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恶婆婆-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皇子府前段时间一直置于多方人马的监视之下,出自他府里的可能性基本上可以排除。故而,这些话极大可能是源于周府。”
  “周府如今掌着中馈的是何人?”
  乔六略思忖片刻:“属下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五房那位夫人。”
  “不是周懋夫人?”元佑帝有些意外。
  “不是。”乔六摇头。
  元佑帝的脸色有些不怎么好看,但到底也没有再说什么。
  “周氏此事暂且压下,待事情了断之后再作处理。还有,吏部这位齐柳修是何人推出来的,可曾查到了?”良久,他才道。
  “查到了,这齐柳修原是翰林院学士,早些年办差出了点差错被降了职,后来一直郁郁不得志。陛下想来不知,这位齐大人还是英国公的连襟。”说到后面,乔六笑了笑。
  “哦?”元佑帝挑了挑眉,“还与隽航是连襟,看来这两位的夫人关系并不怎么好。”
  “这属下便不大清楚了,只知道这位乔夫人与国公夫人仍在闺阁当中时,两人比其他姐妹要亲近些,直到数年前,也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这两人才断了来往。”
  乔六咽了咽口水,继续道:“这位乔夫人近年来与周府的五夫人走得比较近,两人一起赚了不少不义之财,只是乔夫人胆子小些,不及周五夫人。”
  “乔柳修,就是通过周五夫人的关系进的吏部。”
  “若不是来了这么一出,朕都不知道吏部竟是这么容易进去的。”元佑帝冷笑。
  那人的手已经伸到了吏部,甚至还伸到了宫里,若不揪出来,他这把龙椅只怕也坐不安稳。
  前线捷报频频,大军渐渐逼近戎狄皇廷,戎狄王族派出了议和使臣意欲与朝廷议和,朝臣们都等着元佑帝在朝上提及此事,可左等右等,却等来陛下龙体抱恙罢朝三日的消息。
  没有得到宫里的旨意,大军继续前进,不到一个月,戎狄王宫便被攻破,戎狄王族悉数被擒。
  “太好了,这战事总算是完了,爹爹与大哥他们也可以班师回朝了!”福宁院内,魏盈芷兴奋地道。
  “只可惜蕴福却赶不及在你生产之前回来。”沈昕颜轻抚着女儿的腹部,略有些遗憾。
  魏盈芷产期便在这几日,除非蕴福肋下生出双翼,否则要想亲眼看着孩子出生是不可能的。
  魏盈芷自然也觉得失望,但是身边还有她最亲的人,故而也是相当安心。
  “对了,娘,贵妃娘娘真的已经没事了么?”想到前几日从宫里传来的消息,她不放心地问。
  “没事了,陛下龙体渐安,自然分得出好歹。皇后娘娘纵是占着名份,可贵妃娘娘与陛下这么多年的情份,又哪是她能比得上的。”沈昕颜安慰道。
  太子殿下与三皇子洗脱了嫌疑,瑞贵妃与丽妃的禁足令自然也解了,周皇后复宠得突然,可瑞贵妃又岂是省油的灯,几个回合之后,周皇后已经被逼得节节败退。
  而后宫的掌握权,重又落回瑞贵妃手中。
  魏盈芷是在一个下着倾盆大雨的日子里开始阵痛的,国公府早就已经作了充足的准备,一直在等着她发动,故而虽然经过初时片刻的慌乱,但在沈昕颜的指挥下,很快便有条不紊地忙碌了起来。
  知道女儿心里害怕,沈昕颜一直坐在产房内陪着她,紧紧握着她的手,不时低声和她说说话,以分散她的注意。
  到后面阵痛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强烈,魏盈芷已经连说话的力气都快没有了。
  沈昕颜在她耳畔一声一声地鼓励着她,外间不知什么时候进来的大长公主也不时大声安慰几句,便连杨氏亦然。
  次日点灯时分,在经过十几个时辰的阵痛后,英国公府内终于响起了婴孩落地的啼哭声。
  “恭喜夫人,贺喜夫人,是个小公子!”稳婆抱着小小的婴孩,笑着道喜。
  “快快快,快让我抱抱!”早就按捺不住走了进来的大长公主连忙道。
  沈昕颜笑着将怀里的孩子小心翼翼地送到她的怀中,看着她的双眸一下子就亮了起来,随即氤氲了水汽。
  “长得像蕴福,必也是个有福气的。”片刻,大长公主才将孩子交还给她,抹了抹眼中水雾,笑着道。
  沈昕颜像是没有看到她的泪意,含笑道:“是,这孩子必然是个有福气的。”
  将孩子交给奶嬷嬷后,沈昕颜又进了里间看看昏睡中的女儿,望着她恬静的睡颜,不知不觉间,眸中含了泪水。
  她当外祖母了……她就知道,这辈子一切都会不一样的,她的女儿一定会有一个美满的人生。
  走出屋外,看着府内燃起的烛光,她的脸上扬起了浅浅的笑容。
  如今,只待远方的夫君与长子归来了……
  “夫人,大事不好,门外来了一批官兵,将咱们府给团团围住了!”紫烟喘着气小跑着前来禀报。
  沈昕颜正欲问个究竟,府内的大管家已经急步而来:“有乱臣贼子发动宫变,夫人莫慌,只紧闭府门静候便是。”


第144章 
  “可知道是否仅是咱们府被围?”沈昕颜追问。
  “并不只是咱们府,这一条街上的府邸全都被围住了; 想来只是将各府里之人困住; 不准随意进出。”
  沈昕颜勉强松了口气; 只要不伤人便好,其余诸事也轮不到她来担心。
  庆幸的是魏承钊等小辈一早就回了府; 倒也让人放心几分。
  宫廷生变,这一晚注定便是个不平之夜。
  “二嫂,发生什么事了?我怎的听说有官兵把咱们府给包围了?”杨氏急急忙忙地走了过来; 额上甚至还渗着汗渍。
  “我也不清楚; 如今官兵只是围府,倒也没有其他举动; 应是暂且无碍。”沈昕颜回答。
  杨氏皱起了眉:“真真是多事之秋,这一年来就没个让人轻松的时候。这官兵围府; 难不成宫里头那位要换了?”
  最后一句; 她是压低声音说的。
  “小心隔墙有耳。”沈昕颜冲她作了个噤声的动作,不赞同地摇了摇头; 见杨氏拍了拍自己的嘴巴; 扬了个抱歉的笑容,她才缓缓地道; “宫里头之事也轮不到咱们来管; 且安心等候着便是。”
  “我最近这心里总是七上八下的; 好不容易今日来了件喜事; 这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呢; 外头又闹事了!”杨氏叹了口气。
  “待国公爷他们父子回来; 咱们再热热闹闹地给钊哥儿办场喜事,将那些霉气、晦气全部冲走。”沈昕颜笑着道。
  见她神情轻松,似乎丝毫不担心外头之事,不知不觉间,杨氏整个人也放松了不少,闻言也笑道:“如此,改日便让钊哥儿来给他二伯母磕头。”
  “偏你最最精明,受了他的礼,我这便要豁出去替他大办一场了!”沈昕颜打趣道。
  杨氏欢喜得直笑:“何止要大办一场,你这二伯母的贺礼可也不能薄了!”
  “哎哟,敢情你这是替钊哥儿要贺礼来的!”沈昕颜戏言。
  两人说笑了一会儿,杨氏吃了定心丸便告辞离开了。
  沈昕颜想了想,怕大长公主担忧,便转了个方向往大长公主处去。
  进去的时候不见大长公主身影,一问侍女,方知大长公主去了小佛堂。她干脆便又寻到了小佛堂,一直等着大长公主诵完经,这才上前将她扶了起来。
  “你也累了一整日,早些回去歇息才是,我这一把年纪了,什么大风大雨不曾见过?当年先帝登基时,京城也是腥风血雨没个安稳。今夜这官兵只是把咱们府给包围了又算得了什么。”
  “他们围着才好呢!围着说明他们无心伤害咱们,也不想咱们卷入事端中去。想来朝堂上数得出名号的王公大臣府邸,全部都被围住了。”大长公落了座,不慌不忙地道。
  “到底是母亲见多识广,不像儿媳,方才听紫烟那般一说,险些没把我的魂都吓没了。”沈昕颜喟叹般道。
  大长公主轻笑着拍拍她的手背,和蔼地道:“回去吧!天塌下来也有高个子在顶着,咱们不过是妇道人家,外头之事,纵是有心,也是无力,何苦还要惦记着让自己没个安稳。”
  沈昕颜称是应下,扶着她回了房,和侍女一起侍候她梳洗后,这才告辞。
  但她也没有回自己屋里,而是转身又去看看她的小外孙。看着小小的婴孩睡得正香,她忍不住用指腹轻轻戳了戳那红通通的小脸蛋。
  荣升外祖母,这样的感觉实在太过于新奇,好像不久前她的女儿还是个爱撒娇易冲动极护短的小丫头,她至今还记得当年小丫头如同盛怒中的小老虎一般,死死地护着蕴福不让人将他赶走。
  一眨眼间,小丫头便已经长大成人,成婚生子了。
  她的心思都放在襁褓里的婴孩上,对外头的腥风血雨自然也就关注得少了,心也渐渐地平静了下来。
  待春柳寻过来的时候,她才惊觉自己居然就这般坐了将近一夜。
  “夫人当真让人好找,四姑奶奶醒了,想要看看孩子呢!”春柳有些无奈地道。
  沈昕颜起身揉揉有些酸痛的肩膀,春柳见状忙上前去替她按捏着。
  自然有跟进来的奶嬷嬷将孩子抱了出去。
  “盈儿可曾用过膳了?”沈昕颜问。
  “用过了,一醒过来便喊饿。”
  “外头怎样了?可有消息?”沈昕颜又问。
  “府里各处门都紧紧锁着,也安排了人留意门外的动静,这会儿暂且不见有异响,想来那些官兵还是紧紧地包围着,再没有别的。”
  只是,待天边泛起鱼肚白时,府外的官兵便悄无声息地撤去了,沈昕颜紧绷着的神经顿时一松,随即命人到外头去探个究竟。
  “听说是有乱臣贼子闯进了皇宫,意图逼宫,不承想陛下早就做了充足准备,将贼人全部捉了起来打入天牢。”前去打探消息的护卫很快便回来了,简单地事情经过道来。
  “昨日围府的确是官府里的人?”沈昕颜问。
  “确是官府里的人。”侍卫回答。
  沈昕颜没有再问什么便让他下去了。
  宫里,元佑帝脸色有几分难看地高坐宝座上,一直到乔六进来回禀说已经将诚王余孽悉数抓了起来,神情才稍缓和几分。
  “可有漏网之鱼?”他不放心地追问。
  “一个不留。”
  元佑帝点点头,随即又冷笑道:“身为皇室子弟,为了一己之私,竟然勾结外敌,致朝廷,致百姓于无物,这样之人,纵是死一百次也不够!”
  难怪戎狄初时可以迅速攻下两座城池,诚王当年便是一员战将,对朝廷边防布置有一定了解,诚王世子投靠外敌,自然是将这些泄露了出去。
  所幸的是他所知并不多,故而戎狄连攻两城后,再到第三城时攻势便已经缓了下来。
  “这次朕一个也不会放过他们,必要他们人头落地!”
  这全是当年斩草不除根留下的隐患,这一回他必要将所有的毒瘤挖出来!
  他深深地吸了口气,又问另一旁的黑子:“周懋的伤势如何?”
  “伤口极深,但已无性命危险。”
  “这回多亏了他及时护住朕,否则朕这条命休矣!”元佑帝有几分庆幸。
  乔六挑挑眉,暗道这周懋果然是个够聪明也够果断之人,莫怪魏隽航那老滑头从来不敢小看他。
  周皇后与诚王世子勾结,意图逼宫,这是诛连九族的大罪,可周懋却从一开始便立场坚定地与他们划清界线,到如今周府即将被清算的时候又立下了救驾之功。
  有着这份天大的功劳,至少他一房是保住了。
  这样的人精,脑子清醒,处事果敢,对陛下还忠心,纵然陛下如今对姓周的厌恶至极,但对他却始终留情。
  只可惜这样的聪明人,身边拖他后腿的着实太多了,生父、嫡母、兄弟,甚至还包括他的妻女。
  否则,以他的才能,何至于只屈居一个鸿鸬寺卿之位,并且一坐就是这么多年,再没有挪动半分。
  紧接着的日子,沈昕颜每日都收到又有哪个官员丢官下狱,又有哪位被抄了家。这当中,便有以前的周首辅和他的两名嫡子和两名庶子。
  可以说除了庶出的长子周懋外,周氏一族无一幸免,甚至还包括了宫里的周皇后。
  同样被牵连的还有方氏与方碧蓉的娘家平良侯府。
  看着拼命地向大长公主磕头,请她替娘家人求情的方氏,沈昕颜眼神有些复杂。
  方氏很快便看见了她,哭着扑了过来,抓着她的裙裾便道:“二弟妹,往日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我也无颜求你原谅,只求你向贵妃娘娘说几句好话,好歹留下家父性命,求求你了……”
  一边说,还一边向沈昕颜磕起头来。
  沈昕颜连忙拉住她,不让她再磕:“大嫂,你莫要如此,贵妃娘娘乃深宫妇人,如何能干涉前朝之事。”
  “只求她替家父向陛下说两句好话,留下性命便可。”方氏忙不迭地道。
  “若是旁的事,我豁出脸去找贵妃娘娘也并无不可,只如今牵扯到谋逆,陛下又是一副打算从重处置的模样,却是不好说话。”沈昕颜为难地道。
  大长公主长叹一声道:“沈氏说的没错,陛下正是震怒之时,此时去求情,岂不是往枪口上撞?你也莫要过于担心,令尊只是下了牢,不像旁的那些或被斩首,或被流放,或被抄家的,可见他罪名不算重,陛下还不至于要取他性命。”
  “真的么?”方氏抖着唇,泪眼朦胧地问。
  “母亲何必骗你,快起来吧,若是让孩子们瞧见了多不好。”沈昕颜将她扶了起来。
  方氏就着她的力度起身,口中一直喃喃地说着“不会有事的不会有事的”诸如此类的话,也不知是想说服别人,还是想要说服自己。
  沈昕颜有些同情,有着这种才能见识有限偏又不甘屈于人下的亲人,着实算不得什么幸事。
  她想,平良侯府一系真正的聪明人,想来也就只有方氏一人罢了。
  前朝后宫开始了大清算,每日均有数不清多少人被处置,一时之间,朝野上下人心惶惶,尤其是幸免的那些官员,既庆幸得已保存自身,又难免伤感。
  经此一回,朝堂上的大臣去了五之一二,看着那些或曾有几分交情,又或是总爱针锋相对的朝臣的身影消失在金殿上,余者可谓百感交集,心有戚戚然。
  元佑帝睥睨着瘫坐地上早已经瞧不出半分往日雍容之貎的周皇后,不疾不徐地道:“看在曾经的那点儿情分上,今日我便留你一个全尸。”
  “是么?如此真是要谢陛下隆恩了。”经历过那夜的担惊受怕后,待到死亡到来的这一刻,周皇后反而是松了一口气。
  是生是死已经成了定数,她再怎么担心也没有半点用处了。
  可是,当她看到元佑帝脸上那毫不掩饰的厌恶后,心还是颤了颤。
  如果当年她老老实实地嫁入诚王府,不去肖想那些不属于她的人,今日的结局会不会就不一样了?
  “忘了告诉你,你为之效命的那个人,朕已经命人将他五马分尸,将他勾结外敌,引戎狄人进关等罪名公诸于天下,如今他们诚王一系已经万民唾骂,死后也不得安稳。”
  “不,朕说错了,他们已经不是皇族之人,皇叔祖正式将他们出族了!如今他们不过是毫无根基的孤魂野鬼。你若是走得快些,这会儿还能与那人做一对同命鸳鸯。”
  周皇后面无血色,努力睁着双眼望着他,眼前这个充满杀气,更是对自己厌恶至极的男子,真的是当年她抛弃了诚王世子也一心想要嫁的人么?
  纵然当年她嫁他,确是有对权势的渴望,但也是有着恋慕之情的。
  “来人,赐周氏三尺白绫!”元佑帝已经不想再看到她,转过身后大声吩咐。
  话音刚落,一直候在殿外的内侍便双手捧着叠得整整齐齐的白绫走了进来。
  周皇后面如死灰,只是不死心地问:“这么多年来,难不成你对我竟没有半分情意么?”
  “没有!当年若不是你设计,朕根本不会纳你进门。”元佑帝冷漠地回答,言毕,抬脚大步迈了出殿。
  “请皇后娘娘殡天!”内侍尖细的声音响在殿内,周皇后眼带绝望地望向那个离她越来越远的身影,当脖子上被白绫缠绕时,她也不挣扎,仍死死地望向殿外那人消失的方向。
  呼吸越来越困难,她终于剧烈地挣扎起来,双手用力地抓着脖子上的白绫,像是想要将它扯开,可身上的力气却渐渐使不出半分。
  意识越来越焕散,恍惚间,她又看到了当年碧波亭上那对璧人,琴箫相伴,萦绕在他们身上的那些柔情蜜意,纵是离得远远的她,也能深深地感受到。
  她羡慕地想,若是那个人也能这样待自己便好了。
  可下一刻,诚王世子倒在血泊中的那一幕又出现在她的眼前,她喃喃地又想:错了,一切都错了,她当年便不应该贪恋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而是应该好生去经营独属于自己的幸福……
  良久,她抓着白绫的手终于无力地垂了下来。
  “皇后娘娘殡天了!”不到一会儿的功夫,内侍的声音便响了起来。
  瑞贵妃凭窗而立,怔怔地望着远处出神,皇后殡天的消息传来时,她只是淡淡地道了句‘知道了’,宫女猜不透她的心思,也不敢再说,躬身退了出去。
  死了么?也好,活着也不过是一种折磨,倒不如死了一了百了。
  她知道自己应该觉得高兴的,从此这个后宫便真真正正成了她的天下,册立她为皇后的圣旨就放在御书房内,并且一放就是这么多年。
  她想,或许她早就应该让那圣旨被打开了。
  她与周氏的这场争斗,以她的全面胜利而告终。
  可是,她就真的赢了么?她得到了什么?皇后之位?数不清的荣华富贵?她苦涩地勾了勾嘴角,抬手轻轻覆在双眸上。
  这双据闻清澈得如同稚子般的眼眸,经过这般多的杀戮,早就已经变得浑浊不堪。便连那些阴私手段,她也使用得炉火纯青。
  “娘娘,侯爷有信来了!”
  她怔了怔,身上的冷漠顿时便一扫而清:“取来让本宫瞧瞧。”
  她想,不管后半生的路是否坎坷,她都能毫不迟疑地走下去,为着她关心的这些人。
  英国公府大门再度敞开之时,已是到了大军即将班师回朝的时候。
  府上一扫往日的沉闷,变得喜气洋洋起来,上至大长公主,下至普通的扫地仆妇,均伸长了脖子等着这府邸的男主人归来。
  “人呢?怎的还没有回来?”大长公主左等右等,均不见儿子和长孙归来,一时便急了。
  “还早呢还早呢,如今刚进了城门,还要进宫,只怕要再过阵子才能回府。”早就出去探消息的魏承越一溜烟地跑了回来,听到她这般问,连忙回答。
  大长公主唯有强压着内心的焦躁,任由沈昕颜将她扶了进屋坐下。
  “上一回盼着他们父子得胜归来还是好些年前之事了。”大长公主脸上尽是怀念之色,却听得沈昕颜及在场的杨氏等人脸色微变。
  因为她们都知道,这个父子必然不会指的是魏隽航与魏承霖,因为魏承霖领兵出征还是头一回,绝不可能好些年前便有过了。
  沈昕颜与杨氏对望一眼,均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担忧。
  明明这段时间大长公主已经好了许多,一直不曾再犯过糊涂,没有想到今日居然又犯了。
  “霖哥儿头一回上阵杀敌便有此成就,比他大伯父当年也是丝毫不差,真真不愧是他祖父亲自教养长大的。”杨氏顿了顿,笑着便道。
  “不错不错,这孩子是个争气的,也不算辜负了他祖父多年心血。”大长公主笑呵呵地连连点头。
  沈昕颜与杨氏再度对望一眼。
  这是……又恢复了?
  大长公主并不知道这两人的心思,早就乐呵呵地转过身去逗着魏盈芷刚抱进来的重孙。
  此时的魏隽航也是归心似箭,对元佑帝的问话根本也没有太过注意,他身边的魏承霖亦然,直看得元佑帝又好气又好笑,最终无奈地挥了挥手:“罢了罢了,你们父子便回府去吧,想来姑母也等得急了。”
  两人急急地行礼告退,退出殿外后,迎面便见周懋在内侍的带领下正走过来。
  周懋也看到了他们,脚步顿了顿,淡淡地道了句:“恭喜国公爷与世子得胜归来。”
  “多谢多谢!”魏隽航似是没有感觉到他的冷漠,客气地回了句。
  倒是魏承霖脸上有几分迟疑,亦带着几分难掩的愧疚,恭敬地拱手行礼:“周大人。”
  周懋只瞥了他一眼,没有再说,大步进了殿。
  要他再以平常心对待这魏氏父子,于他而言却是难于上青天,尤其是想到相当于被软禁在府里的女儿,他的心便在滴血。
  今日种种,全因那魏承霖而起,若非是他,女儿何至于会落得这般下场!
  他深深地吸了口气,将满腹的忿恨按下,朝着宝座上的元佑帝跪下:“臣周懋,参见陛下!”
  出宫的路上,魏隽航瞅了瞅身边的儿子,像是能明白他的心思一般,片刻,伸手去拍拍他的肩膀,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
  魏承霖感觉到父亲无声的安慰,心里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顿时便消散了不少,低低地唤了声:“父亲。”
  “回去吧,你祖母与母亲还在等着咱们呢!”
  “嗯。”
  长子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