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放牧美利坚-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这小伙子不错。”老汉好像是找到了知音,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笑容。

第二九八章人在曹营心在汉

高西听到老人说没人懂茶,就有些奇怪了,他在来的路上还是看到了不少华人的,其中更有老年人,这老先生怎么会说就没有一个懂茶的呢?

于是就笑着说道:“您老这年纪还年轻得很呢,平日里可以四处走走嘛,找个茶友应该不是问题吧,喝喝茶,下下棋,那日子也是相当不错的。”

“人老了,适应性就不好喽,我们家是老移民了,从我父亲那代就已经过来了,按说我其实应该算是个比较纯粹的美国人了吧,可是事实上却不是这样。我父母是因为一些特殊情况被扣在美国的,所以对祖国自然感情更好,他们并没有让我去念美国的学校,而是在家里教育我,这使得我对中文和中国文化的熟悉以及喜爱程度,远超过了英文和美国文化。这房间里的摆设你也看到了,我除了没在中国住过之外,基本上也算是个地道的中国人了。周围那些人跟我不一样,他们也是老移民,但是很多都不会说中国话,英文倒是说的很溜,而且也更懂得美国文化,说实在的,很难有共同语言啊。我儿子见我无聊,才给弄了这么个农场,最起码有事儿做了,那也就不觉得凄苦寂寞了。”老汉叹了口气说道。

高西还是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就问道:“这附近就没有刚刚过来的新移民吗?比如可风和刘佩佩这样的?”

“有当然是有的。可是港澳台居多,还有就是东南沿海的,他们聊天都是说粤语的,我是个地道的北方人,根本就听不懂啊,就是一块儿下下棋还凑合。别的根本就说不成了。可风夫妇倒是能聊到一起,可毕竟是年轻人,跟我们老人想的事情都不一样,我是图个安乐,人家小孩子还要拼呢。”

“原来是这样啊。”

高西还是能理解的,东南沿海一带的人先富的比较多。所以移民也多,而且那边的闽南语、粤语、温州话等等北方人根本就听不懂的,而且在北方人的眼里,好像东南沿海的人都说粤语似的,其实根本不是的,这个事儿还是高西听吕乘风讲的,吕乘风就是个地地道道的闽南人。

“是啊,在这边虽说吃喝不愁,可有时候我真是想回国去养老。人老了嘛,就越来越恋家了。”老汉叹了口气道。

“您这么些年就没回去过?”高西疑惑地问道。

“没有啊,我听儿子说中国现在还很乱,上山下乡、还有什么各种暴乱,儿子告诉我就待在美国安全,不让我回去。我也不想让他担心,就答应了。”

“啊?”高西给这番话吓住了,这都什么年代了。这老汉的儿子居然如此编排中国,他就不怕露陷吗?

不过转念一想也就懂了。美国的新闻很多时候都带有很严重的偏见,这也导致了很多美国人对中国的认知还停留在上个世界六七十年代,觉得中国还是用不起电、买不起电器、用不起电话的穷国,至于说汽车,那就更别想了。

在这些人眼里,也就北上广深的人能够用得起手机。看得起电视,吃得起炸鸡汉堡。

高西不知道这家的儿子为什么那么说,或许只是怕麻烦,不想让父母回乡,所以故意编造出来的谎话吧。但即便如此,自己的祖国被如此诋毁,他这心里头还是怪不是滋味的。

他这就是人在曹营心在汉啊,虽然都拿了美国国籍了,可是却一直把自己当成中国人,这一辈子怕是改不过来了,跟这个老汉的父母一样。

“大叔,现在都是二十一世纪了,中国早就不是以前的中国了,您真想回去的话,就回去看看吧,我虽然去的地方不多,但就是以我们老家的那个情况来看,您儿子口中的中国怕是跟我所在的不是一个次元。”高西笑着说道。

“哈哈,其实这个我知道,我又没老糊涂,那些新移民也会告诉我国内的情况,有些人是极力诋毁,但也有很多人出了国之后就说自己国家好的,我这叫兼听则明,综合一下他们的那些话,对国内的情况大概就有些了解了。儿子大概还是为我和他妈妈着想吧,我们两个都有那么一点高血压,颈椎也不太好。”

“看起来是我多嘴了啊,原来您都知道啊。”

“不多嘴,不多嘴。但凡有一点爱国心的人,听到别人那么诋毁自己的祖国,肯定是不服气的。”老汉摇了摇头道。

“那您在国内还有亲戚吗?”高西问道。

“有啊,我老家就在陕州的闫城,不知道那里现在怎么样了。”老汉点了点头道。

“怪不得我听您这普通话里头还带着那么些老陕的味儿呢。原来您真得是祖籍陕州啊。我也是陕州人,而且就住在闫城附近的一个小县城。现在闫城很厉害啊,那可是有名的飞机城。估计您的亲戚现在都成了富翁了。”高西兴奋地说道。

“我听父亲说老家的人都在农村,能富个啥么。”老汉摇了摇头道。

“您这可就大错特错了,闫城这些年其实富裕最快的反而就是农村人啊。那边大面积开发,反正闫城附近的那几个村子基本上都搬迁了,获得了不少的赔款,然后又是做生意,又是租赁房子,那里的人,有钱的比比皆是,开的车都是奔驰宝马路虎,甚至还有保时捷、英菲尼迪、兰博基尼这样的豪车呢。”高西对别的地方不太熟,但闫城跟他们家真的不远,他们小时候逛城,一个就是去县城,另外一个选择那就是去闫城,这些年沧海桑田,那边的变化实在太大了。

“对了,我爸说我们老家的那个村子叫南里村,你知道吗?”

“南里村?我知道啊,我小姨他们家就在南里村呢。这个南里村倒是没有拆迁,不过地都卖得差不多了,因为那里弄了个湿地公园,南里村的人都把房子盖得是又高又大,用来租赁了,他们现在是真得什么都不做便可以赚钱,一年百十来万都是小意思,村里头还要给发钱,因为很多租赁出去的地都是集体的。”高西回答道。

“过得好就好啊,那我就可以放心回去了。”老汉笑着说道。

“怎么?穷亲戚您就不想看了?”高西愣了一下问道。

“小伙子你想哪儿去了。我不是瞧不起穷亲戚,可是你知道,如果他们日子过得不好,那我回去那就是穷显摆,没什么意义。穷亲戚也是要面子的啊。现在就不一样了,他们过得不错,我回去了也可以直接认亲,免去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高西暗暗笑了笑,他其实能理解老人家担心的是什么,有钱的亲戚突然从国外回来了,如果都是些穷亲戚的话,那肯定会要求这有钱的亲戚帮忙的,可实际上这老汉的日子在美国也只能说是中产阶级而已,还说得过去,真要帮忙,还真帮不到什么,那就难堪了。

现在情况要好的多呢。

于是他就笑着说道:“说不定您回去一趟,还能找到赚钱的路子呢,咱们老家那边这几年才发展起来,潜力很大。”

“赚钱的事儿我老头子就不想了,头疼,我现在啊,就是把自己管住了,保护好了就行了,不让孩子们担心那就可以了,至于别的事情,还是让孩子们去做吧。我有三个孩子,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儿子现在是大公司在中国的高官,两个女儿都有自己温馨的家庭,算不上富裕,可日子也过得不错,外孙、孙子都有了,我还能有什么追求呢?”

“这倒也是,人老了嘛,还是要注重生活质量的。活得好好地,那就是最大的成功了,再也不要每天风里来雨里去的下苦了。对了,您要是回老家的话,就跟我爸妈一块吧,路上也有伴儿,再说了,那个南里村虽然属于闫城,我们属于富城,但是距离很近的,也就两里地而已,一起回去,也好让我爸妈帮你找一下你那些亲戚。”高西想了想道。

“哎呀,那就太感谢西场主了啊。我有时间,一定先去西场主的牧场上玩玩,有一段时间没畅快地打过猎了,你那里能打猎吗?”老汉笑着问道。

“能啊。”

“那可真是太好了。你看这说了半天,你还没给我介绍这小丫头呢,是你媳妇?”

听到这话,席海娟脸一下子就红了起来,跟个红苹果似的。

“哎呀,你看我怎么忘了,海娟是我表妹,她们家就在闫城,而且是住在城中心的老住户了,对闫城的了解程度,她可是比我多啊。我表妹弄了个旅游公司,这一次是带团过来的。”高西急忙解释道。

“说起旅游,美国还真是适合旅游,这边空气好,而且也能骑马打猎。生意还不错吧?”老汉问道。

“公司才开张,现在也说不上到底好不好,不过从这两次的带团旅游来说,游客们的反应还是蛮好的,而且我们也确实赚钱了。”席海娟红着脸说道,直到这会儿,她脸上的红晕还没有完全消失。

“好,好,我一定找个时间去一趟黄石牧场,说不定还能遇到许多聊得来的朋友呢。”老汉点了点头,显然心情大好。

第二九九章美国的孩子

对于高西能够邀请自己到黄石牧场游玩,老汉显然十分高兴,他和高西不仅仅是老乡,而且老家距离还非常之近,虽说他长这么大也从来都没有回去过,可是对于他来说,心里头呢却始终是有那么一个家的,美国再好,终究不是故乡,也不是心灵的寄宿。

有些人就是如此,尤其是老人,一辈子在美国,可是临老了,却无论如何都要回到家乡去,埋骨于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

当然,乐不思蜀的人也不少,这种选择那也是个人的自由,没有正确或者错误,仅仅只是世界观和人生观不同而已。

席海娟站起了身子说道:“哥、大叔,我去帮阿姨做饭吧。”

几个男人在这里聊天,她觉得待着也没意思,于是就想到了去帮忙做饭。其实最关键的还是刚刚老汉说的话让她一下子感到有点浑身不自然,坐在这里总是怪怪的,这是想要逃走啊。

“小姑娘还会做饭?”

“那当然了,海娟的手艺还不错呢,也就是比我差那么一点。”高西笑着说道。

“得瑟。”席海娟冲着高西吐了吐舌头,然后转身就往厨房去了,刘佩佩也一起跟了过去,虽然说这做饭不是女人的天职,但这会儿她闲着也是闲着,跟几个大老爷们也没什么话说,还不如去厨房里帮帮忙,聊聊天呢。

过了一会儿,高可风请的那风投专家也来了,高西一看,这都是三四十岁的人,年纪都不算大,光是看举止和做派,还有那说话的口气,就知道高可风所言非虚了。这些人应该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而且还做过很多投资的事情,对于这个行业简直了若指掌。

老汉好像跟这几个风投专家也挺熟的,让高可风给倒了茶,然后就坐在那里一起聊了。

谈了一会儿有关风投的事情,高西也算是受益匪浅,他虽说不太喜欢专职干这个,但有时候钱留着也是留着,如果拿去投资的话,那搞不好就能赚到大钱呢。就当是玩吧,有钱人的游戏,勇敢者的游戏啊。

“几位都在美国定居了吧,跟这位大叔一样现在就等着享清福了吧?”聊完了风投的事儿,大家又开始闲扯起来了,之前因为就知道要请人,所以老汉家里准备的饭菜可不少,倒是不怕这几个人都留下来吃饭。

“是啊,他们如今也在美国定居了。孩子们不是上大学,就是上高中,这以后,只怕就是彻彻底底的美国人了。以后回去,也就是旅游或者探亲了,跟我一样。”老汉替几个人回答了问题。

通过聊天,高西也知道了。这几个人都来自中国的南方,经济发达的省份,他们都是做投资赚了大钱之后移民过来的。然后再国内仍然有投资,只不过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国内了,包括东南亚和北美洲都有他们投资的身影,可以说还是做得相当大的。

“我那儿子倒也没给我丢人,考上了哈佛大学,我让他学了哈佛的mba,将来接我的班,继续从事这投资一行。这一行要的就是眼界和眼光,我那儿子还是有这方面优势的。”其中一个搞风投的人显得很是得意,不过倒也正常,哈佛大学别说在美国,就算是在全世界,那也是排名顶尖的大学,能进去,那真得是不容易的。

毕竟美国大学要的不仅仅是成绩,还有很多奇怪的录取条件,反正高西是没弄明白,毕竟他也没打算再美国读书,犯不着搞那么清楚。

不过那个儿子读哈佛的风投家倒是很认真地,很热情地把这个事儿说了一遍。

高西这才明白,这进老美的大学,的确是不光看成绩,还看其他的运动啊、论文啊、社会活动啊什么方面的,甚至就算是社会上做义工,做好事,那都会成为你进入大学的有利条件。

他好像还真听说过,中国就有人仅仅因为游戏玩的好,结果就被哈佛大学还是麻省理工给录取了,那真叫人羡慕得不行。

不过哈佛大学属于私立大学,这学费当然是十分可怕的,美国的普通家庭根本就支付不起,所以如果普通家庭的孩子想要上哈佛或者麻省理工这样的大学,那就最好是争取全额奖学金吧,不然就没希望了。

“说起来,虽然咱中国的高考被无数人诟病,但是真正却是最公平的一种制度,而且也是穷人家孩子出头的众多手段之中最有效的一个。在美国就不行,就算你考试成绩再好,哪怕是拿到了状元,那也未必会被录取,光我知道的,就有好些个人被哈佛或者麻省理工等常青藤大学给拒绝了。”

“不看成绩那看什么啊?举孝廉吗?”高西笑着问道。

在汉代的时候还真就不看成绩,有个举孝廉的说法,这就是真正的素质选拔啊,不过好不好那就难说了。

“西场主还真会开玩笑,不过这还真有点像。这美国高校录取看sat成绩和学生平时的成绩,一旦这这个线过了以后,成绩就没有太大的意义了。也就是说,及格分数跟高分数基本差别不大,关键还是别的,比如会考虑到学生的种族、社会地位、家庭教育、经济情况等等,最可恨的就是这个种族歧视了,咱华人是最容易被这些大学歧视的,我那孩子能考上哈佛真得是不容易啊。”

“也就是说优秀学生上二流大学,普通学生和差生上一流大学喽?”高西问道。

“那也不对,美国大学考虑的比较全面嘛。”虽说自己埋怨可以,但高西一旦那么说,就会被立即反对了。

“对了,说起这哈佛大学,好像中国也有个哈佛大学?”有个人疑惑地问道。

“没有啊……哦,对了,你该不会是说哈尔滨佛学院吧?简称哈佛!”高西突然间想到自己前些日子听国内的朋友瞎侃的时候提到了这个哈尔滨佛学院,说是网上很多人拿这个名字调侃呢,不过这个佛学院的负责人倒是很会说话,说什么这是一种善缘。

“那能一样吗?哈佛大学可是世界顶级大学,许多人削尖了脑袋也想往里面钻呢,可就是进不去。”那个儿子读哈佛的投资家说道。

“别说考大学了,就是从幼儿园开始,那都会非常头疼,如果是新移民的话,没有个一两年,真得是很难适应这里的教育。”

“一两年?有些人一辈子都适应不了的。”

听到这些人的话,高西就纳闷了,于是问道:“到底什么原因啊,上个学都能这么难?”

他自然是很关心这个事情的,现在他已经是个美国佬了,虽然这心还是中国的,可毕竟现实中他已经是美国人,孩子以后肯定是要在美国读书的,多了解一下美国的教育,那没坏处。

这一次倒是高可风开腔了:“是这样的西哥,美国的情况我估计你大概也知道,私立教育比较厉害,公立学校相比之下可以说是很垃圾了。移民来的人,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能够去私立学校上学,因为不仅教育质量好,而且也可以放心,但是真得太贵了,倒是公立学校很容易进,就算你谁彻头彻尾的非法移民,你的孩子也是可以进学校学习的。”

“没有美国国籍和绿卡都行?”

“嗯,都行的。而且美国和咱们中国有一个观点是完全不一样的。咱们中国把孩子是当作父母的孩子,是私有的。而在美国,无论是谁家的孩子,那都属于国家的,这很奇怪是吧,明明是私有制的社会,可是在这一点上却偏偏成了公有制。就算是孩子的父母,如果敢对孩子不好,或者让孩子不开心了,那都有可能会被剥夺你做父母的权利,嗯,做父母好像没法剥夺啊,那就是监护人的权利会被剥夺。所以啊,这在美国,一个孩子受教育,那整个家庭都要跟着转,想要跟国内那样跑去打工赚钱,把孩子扔给家里的老父老母照顾,那是根本不行的。这学校会经常联系家长的,甚至还要约谈,就是要时时刻刻关心孩子的成长情况。”高可风跟刘佩佩也有个孩子,今年才刚刚七岁,就在这农场附近的地方上小学,当然是公立小学,私立的他们也上不起,所以对这些情况了解那还是比较多的。

高西点了点头道:“这样子其实挺好,咱国内的留守儿童可是大问题,孩子父母把孩子扔到家里出去打工,许多孩子都因此或者遇难,或者被糟蹋,也有走上歪路的。我觉得美国这方面真得值得咱们中国学习。”

“道理是这个道理,不过有时候觉得真是很累人的。我和佩佩光是赚钱生活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还要经常放下工作去照顾孩子。被罚了不少钱,真得是很麻烦。”高可风叹了口气说道。

高西沉默了,留守儿童的确是个大问题,可是孩子的父母也是为了家里的生计不得不出去打工,如果国家能够制定个什么政策,让打工子女也可以跟着父母到大城市学习那就好了,那样才是能够解决根本问题的,只是单纯埋怨父母那也说不过去,谁不想整天闲着啊,问题是不行啊。

第三零零章美国高中生其实也挺苦

见气氛有点伤感,其中一个人就笑着说道:“干嘛说这些啊,要说就说点高兴的事儿吧,我家女儿上小学那会儿,学校里面发生过不少有趣的事儿,虽然累是累了点,但每年倒也有几次乐子可以看。”

“什么乐子?”高西也觉得讨论那些严肃的话题没什么意思了,教育这种事儿,不是屁民能改变的,讲多了就只能是平白增添烦恼而已。

“我来美国之前,总觉得美国的中小学生应该都是自由快乐,不用受苦的,对成绩也不是很重视。可是后来发现,为了让学生取得好成绩,美国的老师也是想尽了一切办法,有时候宁愿自己扮丑。我孩子原来的那所小学,没到评成绩的时候,如果班里孩子成绩好,或者说有孩子得了什么奖,那这个老师就必须表演一个很有特色的节目,我家女儿的老师是个男的,我就记得那个时候我女儿在一次钢琴比赛中拿了奖,然后这个老师就当着全班学生和学生家长的面穿着玛丽莲梦露的裙子和高跟鞋,还戴了假发,然后跳了一个舞,当时给我们笑坏了。”

“嗯,说起这个,我儿子原来的小学也有过类似的事情。当时他们那个班级的成绩非常好,结果老师一高兴,就给全班学生还有家长们做了一顿饭,一个人啊,要给几十个人做饭,那可是真够累的,也就是幸亏美国人吃的都比较简单,她也聪明,选择了烤肉,这才算是完成了任务。”

高西疑惑地说道:“我以为美国孩子都不注重成绩的,平日里就是玩,这怎么感觉好像跟我以前在网上看到的完全不一样啊?”

“其实小学还好了,到了中学那可不是一般的累。我女儿现在就读高中,她叫乐乐。美国的中学早晨8点上课。下午3点放学。乍看起来学生学业挺轻松,但现实是,很多学生每天凌晨一二点睡下,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除了完成作业,他们把大量时间投入课外活动,寻找自己‘与众不同的亮点’。”

“与众不同的亮点是什么?”高西问道。

“就是特长,跟中国的素质教育有点像,我家乐乐的生活很忙碌,除了周末要去茱莉亚音乐学院学习,每天练琴外;她的课余时间被各种活动填满:办校报。采访、写稿;参加网球训练,每周1小时;和同学创建社团,去社区为植树筹款;此外,还有她最喜欢的校数学队训练,在男生居多的数学尖子中,她是难得的女队长。每周放学后,乐乐都有一两次集中训练,做各种怪题难题,还要外出参加大大小小的比赛。乐乐带领的团队曾夺得当地100多所中学参与的数学比赛第一名。此类校园俱乐部在美国中学里非常流行。主流的俱乐部有辩论队、奥林匹克科学社团;校报;数学队等。它们往往采取积点制;俱乐部成员要通过比赛次数和比赛表现积攒‘积分’。”

“我的妈呀,这还真是够忙活的。”高西吐了吐舌头,这跟他想象中的美国中学完全就是大相径庭啊。

“是啊,很忙的。而且这些事儿还很麻烦,通常,校际间比赛比较频繁,但只有攒到相当积分的会员。才有资格代表团队参加州际甚至更高级别的比赛;如果积分一直不足,意味着淘汰。有时候,参加俱乐部或社团的压力甚至超过学业。乐乐的好朋友参加辩论队。几乎每周都要比赛,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准备材料、反复修改辩词。有的同学参加奥林匹克科学社团,比如开展“基因”研究,这比课堂学业还要艰深百倍。这些课外活动都在下课后,时间至少两小时,进入决赛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