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崩泪流-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姐,怎么办?我们要不要准备呢?”今天饱受刺激的我,此时已经失去了方寸。
  “我觉得还是缓一缓。寿衣什么的,买起来也方便。不急于一时。如果提前准备,一旦被爸发现了,那么恐怕会带来不好的影响。”姐姐想了想之后回答道。
  “嗯,我也觉得现在就准备有些不好。不过,麻药的事还是及早准备为好。现在,爸的情况谁也说不准,到时候万一来不及就糟糕了。姐,爸的出院证明还在你那里吧?”
  “在!”
  听到姐姐的肯定回答,我就接着说道:“你最近抽空带着出院证明到市人民医院去问问看,开麻药到底需要哪些手续?”
  “好。”姐姐非常干脆地回答说。
  “我们一起上去,好不好?”我有些担心地问。
  “应该没事。我们正好在楼下遇到,又不是没有可能。”
  听了姐姐的回答,我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就跟姐姐一起来到了我家(市区商品房)。
  刚一进门,父亲就有些迫不及待地查问。我将刚才就想好的说辞再次复述了一遍。最终,将是不是在市人民医院输液的选择权抛给了父亲自己。
  听了我的解释之后,父亲并未怀疑,而是一口否决了在市人民医院再次住院的方案。在父亲看来,在哪里输液,其效果都是差不多的。既然这样,还不如就到镇上医院好了。既来去方便,还能够省钱。只是,对于自己要求前来检查一事,父亲似乎大为懊恼。“也真是的,既然知道主治医师水平不咋的,那还来市区干吗?这不是白遭一回罪吗?”
  对于父亲的懊恼和自责,我们当然是竭力劝说了。待父亲情绪平静之后,我暗暗松了一口气。这次危机总算是有惊无险地度过了。
  很快,父亲就想起了堂哥和堂嫂,他让我打电话过去问问,他们的东西有没有买好(堂哥的儿子即将结婚,因此将父亲送来之后,他们就对我父母说要去置办一些婚礼必需用品),如果买好了,那就让他们过来吃午饭。
  对于父亲的这一合理要求,我自是大为赞同。在我的极力争取之下,堂哥和堂嫂才同意过来。
  刚吃完,堂哥和堂嫂就急着回去了,因为堂嫂还得赶回去上班。我将父亲一直搀扶到堂哥的小汽车上,然后才依依不舍地跟他们挥手告别。
  父母离开后,我和姐姐就立刻开始了一次毫无顾忌地深切交谈。
  “难道就这样放任不管了?”姐姐心情沉痛地问道。
  “那我们还能怎么办?主治医师说了,现在绝不能放疗、化疗!”我的心情同样沉痛,但却只能这样无奈地回答。
  “难道你到现在还相信他(主治医师)?别忘了,爸如今这样糟糕的局面,他多少得负点责任。”很明显,姐姐对我的回答并不满意。
  “不相信还能如何?我们又不是医生,对爸的病情可是无能为力的。”我很是无辜地说道。
  “我们是无能为力,但并不代表其他人就一定没有办法!”姐姐固执地说。
  闻言,我脑海中灵光一闪。对啊!我们难道不可以找其他医生帮着看看吗?“不如,我再到南京去看看?”
  “对,就去南京!”姐姐听了我的话,顿时眼睛就亮了起来,“如果南京的专家也说不能放疗、化疗,那么就只好算了。”
  “哪能就这样算了呢!”此时,我的情绪已然被姐姐的话完全调动了起来,“不能放疗、化疗,难道还能没其它办法?不过,如果好放疗、化疗,那我们在哪里替爸治疗好呢?”
  “还用问?当然是在南京了。这次,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再听爸的了。现在,我已经很后悔将爸放在市人民医院动手术了。”姐姐想都没想就回答说。
  “嗯,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明天正好就是星期二。我明天就去。放心,姐。我一定会竭尽所能地追问出治疗爸的办法的!”
  在自己的强烈保证下,我第二天的南京之行就已经势在必行了。虽然我自己心中清楚,这次南京求医,未必会有什么实质效果,但不管怎么说,与跟堂哥交谈时相比,我已经没有先前那般绝望了。
  有了先前的经验,这次,我时间把握得恰到好处。到车站买了票,没等多长时间,我就登上了前往南京的第一班客车。
  在我的预想中,应该能够在九点半之前赶到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在半路上,意外出现了。
  走了大概三分之一的路程,非常难得地在高速路上出现了堵车。那天,可不是什么节假日。那是最不可能出现的堵车的时段。但堵车却出现了。这是个极为反常的现象,而且偏偏被我给碰到了。因此,患得患失的我,就将之视为不好的预兆。无形中,这次本不应该出现的堵车,使我的心里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阴影。


第138章  新的曙光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堵车,反正,这一堵就是三个小时。因此,我上午九点半之前赶到中西医结合医院的计划算是彻底泡汤了。到南京车站的时候,已经十二点了。为了保险起见,我还是先叫了一辆出租车。
  在迈皋桥车站附近下了车,我随便找了一家快餐店,以最快的速度祭奠了一下自己的五脏庙。然后,就来到了医院。
  那时才刚过十二点半,原本熙熙攘攘的挂号大厅显得非常冷清。反正,我也无事可做,于是就随便选了一个窗口并站在那里等待。
  也许是窗口多的缘故,我虽然早早的就等上了,但却并未能拿到第一的号码。轻车熟路地来到三楼,直奔专家门诊室。先将病历按顺序放到桌子上,然后就到门外等候。
  渐渐的,人多了起来。等待是无聊的,因此素不相识的,在简单攀谈之后,就热火朝天地闲聊了开来。
  一中年妇女。估计四十到五十的模样。她说:“一直以来我的身体都非常棒,平时压根儿就不知道医院的们是朝哪个方向开的。唉,可谁想,一生病就是癌症。”
  中年妇女的话,让我联想到了自己的父亲,因此深有同感地感叹道:“是啊。我爸也是这样。平时身体好得不得了。在我们已经开始穿外套的时候,他还依然穿着短袖呢!可是,现在,唉……”
  听了我那感伤之言,四周众人纷纷出言宽慰。依然是那个妇女,似乎是我的话引发了她的共鸣,于是关心地问:“不知,你爸得的是……?”
  “食道癌……”
  “食道癌应该没事!”中年妇女闻言,立刻热心地劝解道,“我们那,好些食道癌的都治好了。现在,医疗水平高了。”
  “可是,我爸已经复发了。”我心情沉痛地回答说。
  “多长时间了?怎么就复发了?”周围有人问。
  “没多长时间,开刀才三个月的时候,查下来就复发了。唉,主要是我爸的肿瘤太大了一些。”我的语气中满是悲伤。
  “唉,我爸是开刀后两年复发的。这次,我来也是想请医生帮着想想法子的。”一个中年男子接口道。估计刚才问话的就是他。
  “没事,没事。复发了不等于就没救了。你看看我,当时得癌症的时候,不也有人认为我没救了。可,我现在不是活得好好的吗?”中年妇女再次热心地宽慰道。
  “那,你得的是……?”话到一半,我就意识到自己问得有些冒昧。
  中年妇女性格非常开朗,她毫不在意地回答说:“子宫癌。”
  “那你怎么一个人?”我惊奇地问。言下之意就是,为什么没人陪同?
  “你看我现在这样子,需要人陪同吗?”中年妇女自豪地反问之后,就接着说道,“别看我现在似乎白白胖胖的。其实,得癌症之后,特别是手术那会儿,可瘦弱了。”
  眼前这个活生生的成功例子,让我又一次看到了希望,于是有些激动地问:“你,你是如何恢复得这么好的?”
  “吃中药啊!”
  听了中年妇女简单而直接的回答,我有些茫然地问:“可我爸说吃中药会感觉全身发软,而且我爸吃了中药之后好像效果并不是很明显。这是为什么呢?”
  “刚开始,可能有点不适应,坚持坚持,也就好了!”一老头子抢着回答了我的问题。
  “大爷,你好,不知道你是陪同,还是……?”我有些疑惑地问。
  “你看我像是来干什么的?”大爷有些戏谑地反问。
  “我看您老生龙活虎的,应该是陪同家人过来的吧。”我有些不确定地回答说。
  “错。我是来跟自己抓药的。”大爷的话语中满是自豪之意。
  “您老今年贵庚?”听了大爷的话,我心中的疑惑更甚。
  “我七十好几了……”
  不待大爷说完,我就用坚定地语气打断了他的话。“那您老肯定是小毛病!”
  “小毛病?”大爷用非常不屑地语气说道,“我开刀都开过两回了,你说能是小毛病吗?”
  我感觉自己似乎有些懵了。“开刀开两回?那你老是什么病?”看他这个样子(起色非常好,一点也不像得过大病的样子),不会是阑尾炎开刀之类的吧?我心中暗暗想着。只是,怕面前的这位老人家生气,因此没敢说出口。
  “肠癌。第一次开刀之后,不到两年就复发了,于是又开了一次刀。到现在,已经十多年了……”大爷一边说,一边似乎已经沉浸在了以往的回忆之中。
  大爷的话,就仿佛一道曙光,照亮了我那已经完全沉入绝望黑暗之中的心灵。特别是“复发”“又开了一次刀”“已经十多年”这些字眼,强烈地刺激着我的神经。因此我有些激动地问:“冒昧地请教一下,你得肠癌之后是怎么治疗的?”
  “除了开刀之外,我主要就是通过中药来调理。中药的作用是固本培元,因此没有中药的帮助,开刀之后的虚弱身体是很难彻底恢复的。要不,刚才我也不会提醒你要坚持吃中药了。中药的药效慢,没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和决心,是很难感觉到它的作用的。”大爷非常耐心地解释说。
  “我家老头子,即便是在肚子不舒服的时候,也一直坚持着吃。从第一次开刀之后,中药就几乎没有断过。”坐在大爷身旁的老奶奶证明似地说道。
  “肚子不舒服?”我有些疑惑地问。
  “是。中药也是有一定的副作用的。我刚开始吃的时候,就有些感觉肠胃不舒服。”大爷解释道。
  “副作用?我爸吃了中药之后,说是感觉全身发软,不知道这是不是吃中药应该有的副作用呢?”我求助似地问。
  “中药的副作用一般体现在增加肠胃及肝脏的负担。我想,中药应该不会有让人感觉发软的副作用。但,即便是有,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这样的感觉应该就会逐渐消失的。”大爷语气很有几分自信。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久病成医”吧。


第139章  希望再燃
  听了大爷的话,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的我,在内心深处不禁又一次生起了希望之火。我有些激动地问:“大爷的意思是,您老现在之所以有这么棒的身体,全都是因为吃中药的缘故了?”
  “那还用问!如果中药没什么作用,那我为什么要一直坚持着吃,为什么自己屁颠屁颠地跑过来抓药?”
  我自然不会怀疑大爷话语中的真实性,因为他根本就没骗我的必要。只是,对于自己心中的疑惑,我却不能不提。“可是,为什么我爸吃了中药之后,似乎感觉没啥太明显的效果呢?”
  “你是找谁开的中药?”大爷的老伴以及刚才那位热心的中年妇女异口同声的问道。
  “徐荷芬的徒弟。”我如实地回答说。
  “那怎么行?”大爷的老伴立即惊呼一声。
  “为什么?我在网上查过了,她的那徒弟跟在她后面抄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药方。我觉得,她应该能够从徐老那边学到不少的东西。”我有些不明所以地解释说。
  “别说是抄药方。就是徐荷芬自己的女儿,手把手的教,其水平也不咋的。据说,在国内实在混不开,就去了美国。传闻,在美国的情况也不怎么好。”热心的中年妇女抢着回答道。
  “就是。那所谓的徒弟,也不过就是挂挂名。她跟徐荷芬之间的差距绝不可以道里计。”大爷的老伴补充道。
  看来,这几位都算是徐老的超级粉丝了。可是按道理来说,他们应该找徐老诊治才对啊!想到这里,我就有些疑惑地问:“今天下午,可不是徐荷芬出诊!你们怎么过来了?”
  “这你就有所不知了,我们已经找徐荷芬诊治过了。现在过来,不过是拿着她所开的药方,让现在门诊的医生帮着对着药方打个药单出来,这样我们才好抓药。”热心的中年妇女第一时间回答我说。
  “对,我们也是这样的。”随后,有好几人附和道。
  “可是,徐荷芬的预约电话很难打啊!我不是没试过,可惜没有哪一次能拨通电话。”羡慕之余,我有些遗憾地说。
  “一个人,当然无法拨通了。你可以发动所有的亲朋好友,在那个时间段一起帮着打。这样成功的几率大得多了。”热心的中年妇女在说完之后,就急匆匆地走进了门诊室。
  通过交谈,我又一次看到了父亲康复的希望。毕竟,那个大爷也是癌症复发,但他就是通过中药调理,而成功地挺到了现在。看来,以前的中药效果不怎么好,应该是因为没找对人。热心中年妇女所提供的方法,让我有信心能够成功预约到徐荷芬的号。至此,因路上堵车这一不好征兆所带来的心理阴影完全一扫而空。我的心情变得前所未有的轻松。
  我们的交流,也影响到了好些人。最起码,在我进门诊室之前,就看到同样为父亲食道癌复发而发愁的那个中年人,已经在向大爷和他的老伴请教徐荷芬的预约电话号码以及预约的时间。希望,他能够成功的挽救自己的父亲吧。可能是很能理解那个中年人心情的缘故,在走近门诊室之前,我默默地为那个中年人表示出了自己最最诚挚的祝福。
  面前的这个专家,对父亲的情况一点也不熟悉。因此,他首先要求我将父亲原先诊治和检查的记录拿给他看一看。我还算是幸运的,虽然不知道自己今天会堵车,但出发的时候,还是将该带的都带齐了。
  根据我父亲的情况,在看了原先邢海燕所开的药方后,这位医生认为其中不少地方应该要做出适当的调整。调整的方向是多加一些抗癌的药。他认为,以我父亲现在的情况,最好是先下猛药控制住癌细胞的扩散势头,然后再想办法固本培元,以图慢慢恢复。我在医学方面可没多深的造诣,只觉得面前这位专家说得似乎有些道理,于是就同意了。因为,已经决定要找徐荷芬了,所以这一次,我只让开了一个星期的药。
  在我问及以父亲的现在的状况,能不能放疗、化疗的时候,这位专家很是明确地说,如果身体过于虚弱,那么肯定是不能的。但,随后,这位专家又说,鉴于自己没有亲眼看到我父亲,因此他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于是,我就简单地描述了一下父亲现如今的具体身体和精神状态。听到我说父亲已经几乎不怎么下定走动了,这位专家就好心地提醒我,现在父亲最好不要放疗和化疗。
  该问的问完之后,我就走出了门诊室。让我意外的是,大爷和他的老伴立刻就凑了上来,并热心地提醒我。他们说,刚开始开的中药可能未必适应,因此要先吃着试试。如果感觉有什么不适,那么一定要及时找徐荷芬调整。再次找徐荷芬(复诊)的时候,就不需要打预约电话了。他们说,徐荷芬人很好的,让我跟她解释一下,私下要个号码。这样,下次复诊的时候,直接打电话找她就可以了。他们强调,一定要等到吃着没什么强烈的不适反应感之后,才可以按照这个成熟的药方找其他人对着方子抓药。
  大爷和他老伴的关照,让我备感温馨。在发自真心的感谢之后,我才来到二楼抓药。
  当我抓药的时候,才真正理解了专家口中猛药的真正含义。不仅仅是价格贵,而且分量也特别大。就一个星期的药,但在提的时候,已经让我恨不得能再多长出一只手来。
  虽然双手拎满了中药,致使回归的旅程相当疲累,但,从心境上来说,还是相当愉悦的。因此,身体上的疲累无形中就被愉悦的心情冲淡了许多。当我长途跋涉回到市区的时候,已经不早了。赶回老家,将药给父亲送回去,明显是不现实的。
  放下满手的中药,不待坐下休息会儿,我就拨了个电话给姐姐。
  “某某(我小名的代称),你从南京回来了?”
  “嗯。上午去的时候遇到了堵车,要不早就到家了。”


第140章  传递希望
  “情况如何?”姐姐有些紧张地问道。
  “我下午才到的,因此没碰到徐荷芬的徒弟。不过,这次的这个专家也认为,就爸现在的情况,并不适合放疗、化疗。”
  听了我的话,姐姐就着急地说:“那怎么办?难道就真的没有办法了吗?”
  闻言,我赶紧安慰道:“姐,你也不用太着急。我这次去南京,也并非全无收获。”
  “哦,那你的收获是什么?”我安慰的作用还是不小的,听得出,姐姐的情绪明显好了些。
  “有好消息,当然也有不好的。你想先听哪一个?”为了缓解姐姐心中的急躁,我特地卖了个关子。
  “先听坏消息吧。”
  我知道姐姐的意思,她是怕在先听了好消息之后、再闻不好的消息之时,自己的心理会承受不了。“这次的专家,开了一期猛药。据他说,如果控制得住的话,那一切就都好说。可是,万一控制不了,那就表明情况已经到了极其糟糕的地步了。因此,他善意地提醒我,最好尽快准备好止疼针。他强调,到了最后的阶段,一般情况下,没有止疼针的帮助,患者肯定是受不了的。”
  我所谓的不好的消息,一下子就将姐姐的悲伤情绪彻底激发了出来。姐姐几乎是用带着哭腔的语气呢喃着:“难道,爸就真到了如此不可挽救的可怕地步了吗?”
  “姐,你可别着急悲伤啊!我不是说过,还有好消息的吗。”见情势不对,我赶紧出言劝慰。
  “都到了需要打止疼针的地步了,难道还真能有什么好消息吗?”在我的劝慰下,虽然姐姐止住了悲伤,但很明显,对我的所说的好消息,她是抱着难以置信的态度的。也许,在姐姐看来,这不过是我为了劝慰她而故意抛出的一个不切实际的话题。
  “姐,你还记得徐荷芬吗?”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先问了一个似乎跟我此次南京之行无关紧要的话题。
  “当然记得。最初的时候,就是我建议找徐荷芬帮父亲开中药的,只是她的预约电话实在是太难打通了。”姐姐有些无奈地回道。
  “这次,我去南京的时候,遇到了好些癌症患者,从他们的口中,我又一次听到了徐荷芬的名字。也正是由于跟这些癌症患者们交谈,我才能带回来这个好消息。”
  “跟我还卖关子?有话就直说吧,到底是什么好消息?”我的话立即勾起了姐姐的强烈兴趣,因此她有些不满并急切地催促我道。
  “一直以来我们都有这样一种误解,就是认为癌症复发了,那就一定没救了。”在姐姐的催促下,我依然不紧不慢地说着。
  “难道不是这样吗?”姐姐不解地问道。
  “当然不是这样。在南京,在与众多癌症患者的交流中,我终于看到了奇迹。那可是活生生的真实病例。从中,我看到了希望。”
  “爸都已经到了需要打止疼针的地步了,难道真的还有希望?”姐姐的语气中有紧张,但更多的却是不可置信。
  我自是听出了姐姐话语中的质疑之意,也许在她看来,我所说的“看到了希望”,只不过是为了安慰自己而已。于是,我不得不继续说道:“这次去南京,我遇到了一位老大爷。那身体,倍倍儿棒。起初,我还以为他是陪同别人来看病的。但通过随后的交流,我才知道,原来他自己就是癌症患者。他得的是肠癌。从第一次开刀之后,就一直坚持吃中药。后来,由于肠癌复发,又开了一次刀。至今为止,已经将近十年了。我估计,从肠癌复发一直到现在,这位大爷最起码已经好好地生活了六七年的时间……”
  “那,你有没有向这位老人家讨教经验?”
  我不紧不慢的讲述虽然被姐姐的急切之语给打断了,但我一点也不生气,相反我还感觉很是高兴。因为,我知道,姐姐已经开始相信我所说的话了。我接着说道:“怎么没问?我当时立刻就被这位大爷的情况给深深地吸引住了。于是,就非常恭敬地向其取经。这位大爷传授给我的经验非常简单,就是一定要坚持‘吃中药’!”
  “吃中药?”姐姐满是疑惑地问道,“不可能吧?爸不也吃过一段时间的中药吗,但效果为什么不明显呢?”
  “我当时也有这样的疑惑。于是,就将你刚才的问题问了一遍,你猜这位大爷是如何回答我的?”
  “怎么回答的?”姐姐好奇地反问道。
  “这位大爷说,我找的人不对。”
  “什么人不对?”对于我的回答姐姐依然疑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