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一将难求-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军中那些见过的将军都很好奇,这信里究竟写了些什么,又哪里有那么多事可以写?要知道,他们一年半载的收到一回家书,也不过两三页纸而已。不过这种事程子安当然也不会拿出去说,渐渐地,其他人便也习惯了,只知道程将军家的小媳妇格外粘人。
    程子安拆开了信封,借着火光一页页的看了起来。
    一个月几封信,其实也并没有那么多要紧的事写,所以楚翊书信里的内容总是很琐碎。比如她见到了什么稀罕的东西,遇见了什么好笑的事,碰见了哪个有趣的人,又或者程家最近发生了什么,也提上一句。不知不觉,信就厚了,可写信的人却总也觉得写得不够。
    程子安一页页看下去,只觉得心都跟着渐渐地柔软起来。原本的烦心事被放在了一旁,心里想着的,便只有那个远在京城里的人。
    厚厚的一叠信纸,可要看完却也用不了多少时候,程子安看得不快,但也很快就翻到了最后一页。
    最后一页信纸上,楚翊写着:子安,五年之期将至,再不回来,当心朕不等你了。京中尚未婚配的青年才俊尚有许多,礼部又上书劝朕选秀了……
    程子安失笑,这类似的话楚翊这两年在信里没少写,估摸着她离京之后,朝中那些大臣又看见了希望,是以没少将适龄的子侄往楚翊身边凑。不过幸好,楚翊从未动摇过,每回都是调侃般提起,程子安也渐渐地从紧张变成了习以为常。
    灯火下,程子安眉目柔和的将手里的信又看了一遍,这才取了笔墨来,开始回信。
    如往常般,写了些琐事,报了平安,只是如今忻州这边战事正紧,她不确定归期便没写。末了,想了想今日吕恒说的那番话,还有于将军站队的事,便也当做正事写上了。
    ***************************************************************************
    楚翊最近有些心烦,五年之约眼看就要到了,可近来程子安的回信之中却始终没有提及归期。
    这还不算,两年过去,朝中那些大臣们似乎都有志一同的选择遗忘了程子安这个人。上书劝谏女帝大婚的奏折已经堆满了御案,皇亲宗室,文武重臣,有事没事的就会领着几个所谓的青年才俊在她面前晃悠。这些人通常都长得不错,然而向来爱看美人的楚翊现在都不敢多看一眼了,就怕被赖上!
    楚翊心累,不过比起那些她碰都不会碰的奏折,更让她心累的是身边还有个让人无比心塞的对比。明明同一天下的圣旨,她和程子安两年了还没着落,李霖那货不仅顺利成亲娶到了媳妇,还十分迅速的给李家添了丁——她上个月还去了李霖他儿子的周岁礼!
    小伙伴儿的儿子都会叫爹了,她究竟还要等多久才能修成正果啊?!
    自入秋开始,皇帝陛下的心情几乎可以称得上每况愈下,除了上朝之外的时间几乎都是蔫蔫儿的。安义有些愁,他虽不知陛下为何突然间有此改变,但也知道这事儿明显和远在边关的程子安有关,因为每次陛下兴高采烈的收到回信,看过之后心情都会更差。
    所以说,这两人相隔千里的黏糊了两年之后,终于闹别扭了吗?!
    如果让朝中那些大臣们知道,恐怕得高兴的在家里放两挂鞭炮来庆祝了。可惜安义不敢说,龙腾殿的宫人也没有一个敢向外泄露半句。
    拿着忻州刚送回来的公文,安义几乎是苦着张脸给楚翊送进去的。他已经可以预见御书房里即将迎来的低气压了,不过人总是心存侥幸,他也稍稍期待了一下陛下的脸色会稍有好转。
    然后很快,安总管就发现自己果然想得太美了……
    楚翊每次收到回信都是最高兴的时候,虽然程子安的回信永远不会如她送去的书信那般厚实,但她每一封信都会回,也从不敷衍。楚翊便小心的将所有的回信都收了起来,在御书房里专门腾了个暗格出来藏着,至今也已经有厚厚的一摞了。
    回信与去信一般,都是随着公文来回的,安义送来的公文被楚翊随手放在了一旁,楚翊先拆了程子安的信来看。
    信只有两三页,程子安言简意赅的述说着自己这小半月的经历——军中多战事,但日常除了打仗就是操练,即便谈不上枯燥,也实在比不得京城的生活丰富多彩,所以程子安哪怕想多写些琐事,也远比不上楚翊有那么多事可以说。
    楚翊习以为常,乐滋滋的看着那两三页的回信,几乎都要忘记自己忧心的五年之约了。
    可也只是几乎,等到看完了书信发现程子安依旧没有道明归期,她的心情就不自觉的沉闷了下去。再看过程子安最后写的吕恒准备告老,想让她接替镇守忻州之后,楚翊简直整个人都不好了!
    在前世,程子安可不就是接替了吕恒的位置,最后在忻州那地方一待就是若干年。
    仔细回想一番,那些年里,镇西将军可是一年也不见得能回京一次……
    不成,婚都没成就想着两地分居,这果断不能忍啊!!!
    作者有话要说:  楚翊(嘚瑟):好多美人勾搭朕呢,少年你再不回来小心朕变心啊
    程子安(淡定):哦,知道了
    程子安(继续淡定):对了,吕将军说想让我留在忻州不回去了
    楚翊(炸毛):什么,居然有人敢跟朕抢人,不想活了吧



   ☆、第208章 那个乍惊喜的将军

    程子安近来少有的焦躁; 不仅身边的亲兵察觉到了; 稍远一些的副将参将也察觉到了。
    这一日难得清闲没有战事; 程子安也没兴趣去校场看着手下练兵,只闷在营帐里看兵书。最后自然是看不进去的; 她举着兵书目光直直地盯在书页上; 然而一刻钟过去了; 却是连翻页也不曾。
    小半个时辰过去,程子安终究叹口气放下了手中的书册; 不做这无用功了。
    收起兵书; 程子安想了想,又从营帐一角翻了个锦盒出来。
    盒子不算小; 上面落了锁,一直被收藏得妥帖。程子安自贴身处摸出一把钥匙来,打开了铜锁又掀开了盒盖,里面的东西便暴露了出来。
    那是一封封的书信; 每一封都很厚,每一封都是小心翼翼的被收起来的。
    程子安取出这两个月新送来的那几封书信又看了一回; 好看的眉头忍不住再次蹙起。信中与往常一样; 写的多是些琐碎的小事; 偶尔也有思念之语。没有什么不同的,也不曾有什么机锋暗示……一切都很正常,可是为什么独独这近一月断了书信往来呢?!
    是的,程子安将近一个月没有收到楚翊的书信了,按照往常的频率; 这近一月的功夫楚翊原本至少是要送两回信来的。这很反常,更反常的是程子安忍耐不住,主动随着公文往京中去过一回信,也是至今没有回应。
    如此,也不难理解她的焦躁,偏偏这种事她还无处诉说。
    把书信又来来回回的看过几遍,程子安颇有些怅然。她其实有些坐不住了,一颗心都飘回了楚京,然而如今边关战事频频,吕将军又有意告老,以至于军中人心多有浮动,实在不是个离开的好时机。
    呆坐了片刻,程子安又将取出的书信小心的收好了,仍旧谨慎的上了锁,仍旧小心的藏了起来。末了整整衣衫,打算往主帐那边去一趟。
    吕恒告老的奏折已经送上去了,不过这种事自然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说吕恒如今的位置何等的重要,就算是一个最寻常的职位,只要有实事做,交接便是必然,辞官也不是一封奏折一个批复便算完的。这忻州大营统帅一职想要交接,至少还得小半年,吕恒之所以提前说出来,不过是因为他还未寻到继任者,想要趁着近来战事频繁再让众人努力表现一番,也让他再选一选。
    可惜,最出挑的仍是程子安,而程子安的身份注定她不可能长留边关。
    程子安的出现吕恒一点也不意外,也知她所为何来,于是不等程子安开口他便说道:“今日京中有公文送来。”说完便见程子安眼中一亮,不过不等她露出欣喜之色,吕恒便又继续道:“与之前几回一般,没有书信。”
    那暖棕色眸子中的亮光须臾便又黯淡了下去,程子安整个人眼见着消沉了下去。
    这般变化吕恒也看过不止一回了,心中却仍旧有些忍不住气恼——程子安不能接替他的位置镇守忻州除了她的身份之外,也因她并无接掌之意,堂堂程家儿郎,不思建功立业重振门楣,反倒耽于情爱,他都替老将军生气!可耽于情爱的那个情爱是皇帝,吕恒便也不能说些什么了,至少不能明说。
    眼不见心不烦,吕恒见不得程子安那消沉的样子,当即摆了摆手道:“行了行了,军中那么多事,别在我这里消磨了,回去吧。”
    程子安抿着唇,迟疑了片刻,还是忍不住问道:“吕将军,近来京中可是有事发生?”
    吕恒岂不知她所想,虽气恼,却还是回道:“不曾。陛下算得勤政,这两年又是风调雨顺,国内一派海晏河清之象,于政事上并未听说有何变故。至于私事,那便不是我能知道的了。”
    程子安仍旧想不通关节所在,不过得了吕恒的话,她总也放心了些许。恭敬的道了谢,然后满腹心事的告退出去了。
    一出主帐,程子安便撞见了自己麾下的几个副将参将。她只当有事,便收敛了心思快步上前问道:“可是军中出了事?”
    姓孙的副将连忙笑道:“不曾,将军放心,军中一切安好。”
    程子安放下心来,继而又奇怪道:“那你们凑在一处做什么?”说完顿了顿,又看了看身后的主帐,说道:“莫不是你们是来寻吕将军的,而非寻我?”
    副将参将们闻言顿时一阵紧张,连忙摇头否认。军中也是等级分明的,程子安是他们的主将,若是有事,他们也当向她回禀,越过她直接找上吕将军,那便是逾越,在旁人看来便是对主将不满。
    另一个姓周的参将解释道:“非是来寻吕将军,我等前来正是来寻将军你的。只不是什么公事,今日难得无战事,算算日子恰好还是休沐,便想邀将军同往临阳。”
    军中也有休沐,士卒常日操练,战时打仗,休沐的时候比较少,但将官们却与朝中官员一般,每旬便有一日休沐。若遇战事这休沐自然便没了,寻常不打仗了便很松散,这一日愿在营中好好休息便好好休息,若是想去不远处的临阳也尽可去得。
    程子安偶尔也会去临阳逛逛,她毕竟世家出身,于吃穿用度上多少有些讲究。若是迫不得已她自然也能忍耐,但在有条件的时候,她还是愿意让自己过得更舒适些的,所以这两年也陆陆续续的在临阳置办了些东西带回营帐去用。
    不过今日心事重重,程子安显然没那个兴致。
    眼见着程子安眉头微蹙似要拒绝,孙副将忙又道:“将军近来看着不甚开怀,我等方才想要邀您一游,散散心也好。正巧周立家就在临阳,也可去做个客。”
    众人一脸真诚,倒弄得程子安有些不好拒绝了。只这一迟疑间,众人便是一哄而上,半推半拉的就把她往营门推——今日无战事,程子安也没穿戴盔甲,一身军装出现在临阳倒也不会突兀。
    好意总是难却,军中人又多耿直,程子安推脱不得只好半推半就的跟着去了。
    出了营门,外面却是已经有人牵马在一旁等着了。这还不算,一旁更有一个身着大红衣裙的女孩儿仰头张望,见着他们一行人出来便高兴的直挥手。
    女孩儿十五六岁的模样,明眸皓齿,肌肤比不得京中那些世家女吹弹可破,在这风沙漫天的边关却也是难得的白皙。更难得的是她身上朝气蓬勃,有一股世家女少有的英气,使她看着别有一番风情。
    营门值守的军士总是忍不住将目光落在她身上,出来这一行人见着她也很是高兴的模样。
    程子安没见过她,却也没多问,倒是参将周立笑了起来,顺便介绍了一句:“这是我家小妹,听闻我今日休沐,特意来寻我的。”
    之前孙副将就说过,周立家就在临阳,如此倒也不算奇怪。
    程子安便问:“可是你家中有事?”
    周立便不在意的摆了摆手道:“哪里有什么事,只是小妹喜玩闹,想跟着我们一起玩罢了。”
    楚国的民风本就算得上开放,边关之地更是如此,女子抛头露面与男子同游算不得什么,更何况她还有兄长在侧,更是没人会说道。程子安便不放在心上。
    几人出了营门,那周小妹便笑盈盈的凑了上来,先冲着周立喊了一声“大哥”,然而又冲着其他人一连声的喊了过去,显然都是相熟的。只是喊到程子安这里时愣了愣。
    周立便介绍道:“小妹,这是我家将军。”
    周小妹闻言笑得眉眼弯弯,也没客气,直接喊了一声:“程大哥。”
    周立没说姓氏,但周小妹却一口喊了出来,显然是他之前提过。
    程子安虽常年冷着张脸,但相处得久了,大多都知道她一副好脾气。果然她也没介意周小妹这有些逾越的称呼,只略微点了点头,算是回应了。
    周小妹偷偷打量了程子安几眼,见她长得好看脾气也好,眼中的光亮比平日更甚几分。
    周立也不知有没有察觉,便开口道:“走走走,现下还早,到了临阳逛一逛,正好可以去我家用午饭。”说完一顿,回头问周小妹:“你与爹娘说过了吧?”
    周小妹回神,白了周立一眼:“自然说了,哪一回是我耽误了正事的?”
    周立哈哈一笑,扭头招呼:“别耽搁了,都走吧。”
    不远处牵马等候的马奴闻言牵马上前,众人便也迎了上去,没几步的距离,周小妹不知怎的就凑到了程子安身边。她偷偷打量着程子安的侧脸,只觉得整个忻州再没有比她更好看的人了,而这个好看的人还很有本事,年纪轻轻就战功赫赫,她大哥在家时没少提起。
    少女芳心微动,正欲开口搭话,突然便听到远处传来一声厉喝:“程子安!”
    程子安猛然抬头,几乎以为是自己的幻听,不过看周围众人都寻声张望的模样便知,那一声喊并不只她一人听见。于是原本没什么神采的眸子顿时亮了起来,寻声望去便见着一队人马匆匆而来。
    只一眼,她便认出了领头那人,于是俊脸再也绷不住,扬起一个大大的笑脸来,想也没想就拔腿奔了过去。
    身后众人都是第一次见她如此失态,傻眼之余有人不禁低喃:“将军,这是怎么了?”
    有人很快给出了答案:“这是京城的小媳妇追来了吧?!”
    作者有话要说:  楚翊(气愤):一眼没看住,就在勾搭妹子!
    程子安(泪):千古奇冤!!!
    PS:总觉得可以这样完结了?

   ☆、第209章 那个跪搓板的将军

    两年未见; 曾经熟悉入骨的人; 也与记忆中多了许多变化。
    程子安狂奔而来时; 楚翊便勒停了坐下马匹,嘴角微扬的看着她跑近。但等到人当真要跑到面前时; 她却又压下了嘴角; 板起了一张俏脸。
    “阿楚。”程子安跑到楚翊的马前; 脸上还扬着大大的笑,如夏日骄阳一般; 格外耀眼。
    楚翊瞄了一眼; 又偷偷地瞄了一眼,心里大呼受不了; 却仍旧努力的板着一张俏脸装冷漠——她为帝日久,心思愈沉,想要板起脸隐藏心思实在不是什么难事。
    “阿楚?”程子安的笑脸稍稍隐去,有些疑问的看向了马背上的人。
    楚翊骑在马上; 比站在地上的程子安高出许多。她仰头看着她,两年未见; 楚翊的容貌变化不算大; 但一身威严却远非当年可比。而在当年; 楚翊在她面前却是从未摆出过帝王威仪的。
    不知怎的,心头突然失落起来,程子安脸上的笑容终于全部消失了。
    楚翊偷偷观望着程子安,自然是看见了这一幕的,她心里仍有些介意和别扭; 但也不愿刚见面就惹得双方不快。于是暂且将心中那一点点酸压下,她微微侧身将手送到了程子安面前。
    皇帝陛下养尊处优,一双手保养的极好,肌肤吹弹可破,手指白皙修长,在阳光的照耀下有种几乎透明的美感……
    程子安茫然的眨了眨眼睛,看着楚翊的手下意识的便伸手扶住了,然而她并不知楚翊突然将手伸到自己面前是要做什么,茫然片刻后,竟是凑上去一低头,在楚翊的指尖轻轻吻了吻。
    在秋日灿烂的阳光下,这一幕美极了。
    然而下一刻楚翊却像是触电一般迅速的将手抽了回来,同时脸颊“唰”的一下红了个通透。
    程子安似才反应过来自己做了些什么,面上也有些泛红,不过比起楚翊来,却仍是镇定,脸上甚至又带上了笑——楚翊两年为帝学得心思深沉了,她在军中与那些糙汉子接触得多了,却是比以前更放得开了些,毕竟在满是糙汉的军营里,谈论女人的话题简直随处可见,而且颇为……露骨。
    楚翊见着程子安居然在笑,顿时恼了:“你笑什么笑?!”
    程子安脸上笑意不减,见着楚翊她是真觉得开怀:“阿楚的手甚美,我不过是情不自禁罢了。”
    楚翊的脸更红了,不过听到心上人夸赞,心底却也有些窃喜。她努力板着张红彤彤的俏脸,没好气道:“我只是想让你扶我下马罢了,谁知你,你……”说到半道忍不住消声了,然而转念一想,楚翊又觉得不好,顿时柳眉倒竖:“不对,你是跟谁学的,怎变得如此油嘴滑舌了?!”
    程子安轻笑,她上前一步,一手抓住了楚翊的手,另一只手扶住了她的腰身,微微用力,便将她整个人从马背上拉了下来。
    楚翊惊了一跳,下意识的便伸手环住了程子安的脖子,程子安则是敞开了怀抱将人接了个正着,然后牢牢的把人抱在了怀里。明明已经将人从马背上接下来了,却也没有要松手的意思。
    不等楚翊嗔怒,程子安便道:“不是油嘴滑舌,而是真心实意。”
    时隔两年,程子安的怀抱依然那样温暖柔软,让人安心。楚翊窝在她怀中顿时有些恋恋不舍,但她还记得,这里并不只有她们两人,除了不远处的忻州大营有人来人往,更重要的是她身后还跟着一队羽林。这般小女儿情态让他们看见了,她这皇帝的威严只怕分分钟就要碎成渣。
    感受着程子安环住她的手臂坚定有力,楚翊在她怀中稍稍磨蹭了一下,便是推了推她道:“放我下来吧,这里还有许多人。”
    程子安没有强求,从善如流的将人放下了,却又顺势牵住了楚翊的手,问道:“怎么突然来了?”
    楚翊闻言顿时没好气的白了程子安一眼,刚欲说话,便见之前随程子安出来的那群人迎了过来。孙副将远远地便笑着喊道:“将军,这位便是将军夫人了吗?”
    这称谓倒是新鲜,程子安和楚翊都是一愣,随即程子安便笑道:“是啊,夫人从京城来看我了。”
    程子安不常笑,倒不是她本不爱笑,只是因为平日里冷着脸气势会更足些罢了。随着年岁渐长,与她同龄的男子大多已是肩宽体阔,唯有她还如少年人一般单薄,为了不让人看出端倪,她便也只能在气势上下功夫了。让人畏惧,让人轻易不会注意到她单薄的身体。
    也正因为不常笑,所以程子安此刻的笑容便显得格外的难得和耀眼,不止几个参将副将看得有些愣神,一旁的周小妹更是看直了眼,目光中的爱慕毫不掩饰。
    于是程子安的脸上的笑容还没收起来,腰间便突然遭袭了。亏她绷得住,脸上的表情自然恢复到平静,然后才偷偷拿眼去瞥身旁的楚翊。
    没得到任何提示,只看见了一个黑乎乎的后脑勺,皇帝陛下已然转身向着军营走去。
    *******************************************************************************
    程将军的小媳妇从京城追来了!
    这个消息在短短时间内传遍了整个忻州大营,速度快得完全出人意料。除了因为程子安在军营里属于风云人物,更因为营门外发生的那些事,不止是被随行那些人看见了,更有许多趁着休沐出入军营的将士都看见了。
    王将军听到这消息的时候,还忍不住笑语了一句:“定是小程太闷,他都准备今年回京成亲了,却没和他小媳妇说一声,害得人千里迢迢跑来寻夫。”
    周围人听了都是一阵哄笑。
    稍晚些时候,王将军去主帐向吕将军禀事,正事说完之后便也提了句,顺便还没忘打趣两句。然而吕将军听完之后,却是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
    程子安的小媳妇是谁,旁人不知道,吕恒还能不知?!可那位明明应该稳坐京城的,怎么可能一点儿征兆也没有就突然出现在忻州?!
    吕将军想想觉得不可能。他镇守边关多年,女帝登基之后只回京拜见过一回,君臣之间虽然没有什么交集,但看这两年施政也知,这位陛下并不是个庸碌之人。他之前与程子安说陛下勤政,并不是客气的恭维,而是真这么觉得的,要这位勤政的陛下突然放下朝政跑来找人,他是不信的。
    不过想归想,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吕恒还是有些坐不住了,思忖一番便决定去程子安那里看上一眼。信与不信的,且先换个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