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美人临安-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觉得,秋遥才是那个将万事都算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人。但是这样的秋遥活得很洒脱,并没有斤斤计较的尖酸气息。
自这个夜晚开始,宋酒才算是和秋遥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她很珍惜这样的友谊,也同样珍惜秋遥这样的朋友,有了她,这一世应该可以活得很自在!
第一百三十九章 :投诚
杜氏没有想到采蓝办事很利索,竟然不用她亲自出马,就已经把晴娥和忆娥两人带来了。只不过两人来的时候是哭哭啼啼的模样,显然是受了什么委屈。
杜氏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采蓝说过晴娥和忆娥是比较忠心的丫头,她一定得牢牢地将她们掌握在自己的手心,为自己所用。
采蓝只将晴娥和忆娥留在门外,独自一人进屋对杜氏说道:“夫人,眼下您的机会可算来了!晴娥今儿早不小心打翻了热水将秋遥娘子烫伤了,秋遥娘子一怒之下就扇了晴娥一巴掌。忆娥又护短,见不得晴娥被人欺负,有心去保护晴娥,结果两人都被秋遥娘子给赶出来了。”
杜氏满意的拍了拍采蓝的肩膀,手伸到了妆奁中摸了摸,实在找不到有小又不值钱的首饰,就难为情的对采蓝说道:“采蓝啊,眼下我这里正吃紧,等到了下个月,我再赏赐你更大的!”
采蓝平日里伺候杜氏,怎会不知道她有多少首饰?只是杜氏向来吝啬,她也懒得为了这点蝇头小利坏了大事。她善解人意的一笑,“夫人,不碍事的,婢又不图这些。您还是趁着时机大好去安慰安慰晴娥她们,切记一定要提您身边缺少得力的丫头伺候,这样她们才能听懂。”
杜氏了然点头,随手端着桌上的一盘精致的糕点出门去。
晴娥和忆娥正坐在院里的石板上抱头痛哭,没有察觉到沈氏已经到了身边。
沈氏将自己的手帕递给她们,安慰道:“你们受了什么委屈,怎么跑到这儿哭来了?”
两人吓得当下就惊慌失措的站起来。
忆娥哽咽着答道:“回二娘,婢名叫忆娥,她是我的妹妹,叫晴娥。我们姐妹二人是伺候秋遥娘子的,今日一早被娘子赶出来了,不敢再回去。还好采蓝姐姐心善,带着我们到这儿来,不然我们真不知该去哪儿。”
沈氏见晴娥一直哭个不停,捻了一块糕点递到她的嘴边,晴娥顿时就不哭了,拿着糕点吱吱呜呜的吃着。
“你们的事方才采蓝也跟我说了,只可怜了你们两个,伺候什么人不好,竟然去伺候一个所谓的老太太的恩人!”杜氏爱怜的摸了摸晴娥发红的侧脸,“下手也够狠的,都肿了。”
杜氏回头对屋里的采蓝喊道:“采蓝,拿盒膏药出来!”
采蓝早就准备好了,只等着杜氏唤她。甫一听见杜氏的声音,她便应了一声,隔了一会儿才出门来。
杜氏接过药膏,亲自替晴娥上药。为了将她们两个收入帐中,她也算是煞费苦心,反正这种上药的事情她在乡下也常做。
替晴娥抹完药,杜氏又吩咐了小厨房准备了一些饭菜,让她们姐妹二人吃个够。
晴娥和忆娥并不客气,卯足了劲儿开吃,一顿狼吞虎咽之后,才意犹未尽的放下碗筷。
杜氏笑吟吟问道:“吃饱了没有?不够我再让厨房的人做。”
晴娥和忆娥连连点头,答谢道:“吃饱了,多谢二娘如此厚待我们姐妹两个。只是眼下也不早了,我们也该回去伺候秋遥娘子了。”
杜氏等了这么久,没想到这两人还是要回去,原来的笑就沉了下去。
采蓝见状,小声提醒道:“夫人,您难道忘了婢说过什么?晴娥和忆娥可是忠心之人,就算秋遥娘子打了她们一巴掌,她们也会回去继续伺候她的。这种事情急不得,等会儿您只需要略施小计,保管她们两个对您言听计从。”
小李氏心急,赶紧催促:“你快说说,怎么做?”
采蓝在她耳边耳语了一阵,小李氏便起身往外走,不一会又回来了。
晴娥和忆娥仍旧说要走,害怕秋遥找不到她们回去老太太那儿告状。
小李氏答应不再强留,笑着将她们送到门边。
这时,门外突然吵杂起来,其中还有呼唤晴娥和忆娥的名字的人。
“晴娥,你这惹事精,还不快随我回去!娘子听说你私自逃跑,要打你三十板子,以儆效尤!”
“忆娥,你也逃不了,还不随我速速回去!”
晴娥害怕得依偎着忆娥,含着哭腔道:“姐姐,怎么办,三十板子可是要死人的!我不要回去了!”
忆娥也是小脸惨白的站在门前,不敢朝外面走。
“晴娥,忆娥,要不你们今日就留在我这里。”杜氏趁机说道:“我好歹也是二房的夫人,她们不敢把我怎么样的。如果你们能留在我身边伺候,那就更好了,那些人就不敢抓你们回去了!”
晴娥和忆娥面面相觑,外面传来死亡般的呼唤,而里面是救人一命的活菩萨,是个正常人都知道该如何抉择。
晴娥和忆娥当即就跪下了,哭得梨花带雨。“二夫人,求求您救救我们!”
杜氏瞟了一眼采蓝,暗想采蓝的点子着实不错,三两下就成功了。
杜氏亲自将她们牵起来,让采蓝带着她们从偏门离开,到后院去。而她则是出去让那些上了年纪的老媪们各自散了,欣欣然又回到屋里。
采蓝回来的时候,杜氏正得意洋洋的坐在窗边打算盘,又在盘算自己能赚多少银子了。
“夫人,晴娥和忆娥已经安顿好了。等明儿一早,她们就会来伺候您!”
杜氏心不在焉的应了一声,继续拨着算盘。她没有注意到,采蓝笑眯眯的看了她好一阵儿,然后转过身离开了蒹葭居。
……
宋淮宥从县衙回来的时候,见院里多了两个眼生的丫头,就随口问了杜氏两句:“她们是你买来的?”
杜氏喜滋滋的摇头,“她们自愿跟着我的,我可没有花一分钱!”
宋淮宥知道她精打细算,也就不再问了。自从秦氏将留清和留欢带走之后,蒹葭居确实缺少人手,如今添补两个也没什么大问题。
杜氏和他说笑了一会儿,谈起了正事:“老爷,琦儿的事情你可有想想?将来他是要做官还是……”
宋淮宥摇头,眉毛紧皱。“琦儿的武功不错,可以去考武试。文试不适合他这种舞刀弄剑的人,唉,还是让他自己想想吧。”
“可是琦儿万一去了军营,回不来怎么办?”
“你就是妇人之见!”宋淮宥烦躁的起身,“男子汉大丈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要事,整日窝在这后宅,难道要学你们穿针引线吗?”
杜氏见他生气了,赶紧去认错。“是妾身多言了,夜深了,老爷还是早些安寝吧。”
第一百四十章 :推卸
老太太的病大好,宋酒去看望她的时候,她已经能站在窗边嘟着嘴逗鸟儿了。她的病一好,总爱将闲在家里的媳妇儿、孙女儿们叫来热闹热闹。
今日便是宋酒和秋遥一道来静得堂陪她说话解闷儿。
老太太对秋遥很是喜爱,对宋酒也不差。一个是自己的救命恩人,一个是自己的亲孙女儿,而且还是才刚被自己亲爹抛弃的孙女儿,她总会多疼爱一些。
遇夏和遇春从外头进来,身上满满都是阳光的味道,温暖中带着一股清香。
遇夏笑呵呵的对老太太说道:“老太太,外头的天气可好了!太阳足,要不您出去走走,对您的身子也有好处!”
于媪当即就走到门边往外瞧了瞧,阳光透过帘子的缝隙跑到屋里,透明而轻盈,像极了春日的暖阳。
老太太远远的看了一眼,觉得遇夏的提议不错,便叫上宋酒和秋遥一起到外面走走。
老太太故意不让于媪搀扶自己,而是让宋酒来扶她。她一步一步的慢慢往前走,身子有时候不受控制的会往宋酒身边倾斜。
老太太老了,再加上身子有些发福,靠在她身上的力气自然是有些大的。不过宋酒没有抱怨,只是暗中使劲扶着老太太,弄得额头上布了一层细密的汗珠子。
“阿姝啊,你爹把你过继到你伯娘名下,你恨他吗?”老太太忽然开口问她。
宋酒颔首,淡淡的答道:“恨,不过不是恨他抛弃了我和七哥,而是恨他抛弃了娘。他从前从未把我和七哥当作子女来看待,这些我都是知道的。”
老太太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满是皱纹的手牵着宋酒的手,感慨道:“你恨他也好,不恨他也罢,他始终是你爹。我老了,不指望你和玉恒能够重新回到他身边,只希望将来他垂垂老矣的时候,你们能看在他赐予你们兄妹二人生命的份儿上,堂前扶棺时能够帮上一把。”
宋酒没有答应老太太的请求,垂着脑袋沉默的扶着老太太往前走。
老太太见她不同意,但也无可奈何。因是宋淮宥自己种下的,后果自然也得由他来承担,自己已经仁至义尽了,问心无愧。
老太太正想着,于媪在她身后疑惑的小声说了句:“那两个不是晴娥和忆娥么,怎么会在杜二娘身边?”
宋酒没想到陪老太太出来散步,也能撞上杜氏。秋遥在一旁朝她使了个眼色,示意眼下是个不错的机会。
宋酒回了秋遥一个感激的眼神,随即对老太太说道:“祖母,我记得晴娥和忆娥是您院里的丫头,怎么会在……”
她惊讶的看着杜氏,仿若浑不知情的模样。
老太太的眼中闪过一道暗芒,看杜氏的眼神是嫌弃的、厌恶的。“过去看看是怎么回事。”
于媪领命,快步走向杜氏那边,和杜氏说了好一会儿的话。
因为隔得远,宋酒她们听不见于媪和杜氏在说什么,但见杜氏神情变来变去,比变脸还要快。于媪侧着身子,只能猜出她大概是因为杜氏的不信自己的话,红着脸说得异常激动。
老太太拉着宋酒往前走,“让晚夕搞不定的人,我还是头一回见到。”
宋酒担忧的劝道:“祖母可千万不要动气,您身子才刚好!”
杜氏正在和于媪争执不休,抱着两手趾高气扬的说道:“你是什么东西,我身边的婢女也是你能指指点点的?难道没有人教你规矩,见到主子要行礼吗?”
“你如今还不是正经的主子,就敢教训起我身边的老人了。要是将来让你当上了二房的女主人,岂不是要独霸整个勤园?”
老太太中气十足的声音从于媪身后传来,一听就知道她的病已经全好了。
杜氏看着老太太穿着一身青黄褙子,在宋玉姝的搀扶下前来,一时间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老太太在宋家可谓是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任何人都不能忤逆她的意思。虽然杜氏刚来不久,却是知道这个道理的。
杜氏规规矩矩的给老太太行礼,吊着嗓子喊了一声:“母亲。”
老太太眼角一扫而过,冷声道:“宋家只有正牌的夫人才能唤我作母亲,我倒不记得老二何时八抬大轿将你娶进门的?”
杜氏的脸一僵,找不到话来回答。
老太太眼下气焰正旺,继续逼问:“晴娥、忆娥两个是我院里的人,怎么跑到你身边去伺候了?难道你们见我已是垂死之人,就想趁早瓜分我的东西不成?”
杜氏被老太太的气势吓得连连后退,一边拨浪鼓似的摇头一边瑟瑟发抖的说道:“母……回老太太的话,儿媳并没有这个意思。儿媳是见……”
老太太抢过话:“见什么见?我知道你贱,但没料到你竟然如此不要脸,光天化日之下骂自己贱!”
“老太太,你冤枉我了,我并不是这个意思……”
老太太瞪了杜氏一眼,吩咐于媪:“晚夕,把她给我打趴下!还有晴娥和忆娥,要是不想死,就给我动手!”
于媪是老太太身边的人,自然是听老太太的号令。而晴娥、忆娥两人本就是假意投身到杜氏身边的,下手自然不会轻。
晴娥和忆娥分别架住杜氏的两只胳膊,于媪绕到后方,对着杜氏的膝盖后方的腘窝就是一脚。这一脚下去,让杜氏喊着疼跪在了地上。
杜氏痛得眼泪跟牛泪似的样大串大串的掉落,她声音嘶哑的喊道:“老太太,你真的冤枉我了。”
老太太狠狠的朝她的肩头踹了一脚,冷若冰霜的脸上没有一丝笑意。“杜氏,不要妄图跟我斗。我走过的路比你吃过的盐还要多,你那点儿小伎俩太嫩,上不了台面!你的生死不过是我的一句话而已,你要想在宋家做你的宋二夫人,最好不要搞小动作。老二傻,我这个当娘的可不傻。”
杜氏嘶嘶的捂着自己的肩头,突然想起晴娥和忆娥原本不是自己身边的丫头,她事先并不知情啊,如果老太太知道了这件事一定不会责怪自己的。
“老太太,我当真不知晴娥和忆娥是您身边的人,我要是知道了,就是借我一百二十个胆子,我也不敢抢您身边的人啊。老太太,她们两个之前是服侍秋遥的,不信你问问秋遥!”
第一百四十一章 :责罚
老太太闻言,转头去看秋遥。她的脑海中闪过无数的念头,秋遥怎么会将自己身边的人弄走了?难道秋遥的手段高明到了这样的境界,竟然神不知鬼不觉的就将她身边的人给撬走了?
秋遥见杜氏将黑锅推向自己,她也不着急,从容不迫的走上前来,向老太太解释:“老太太,其实晴娥和忆娥先前确实是在伺候我。但我没想到她们是您身边的人,大郎君将她们带到撷芳斋的时候,只说供我差遣,并没有讲明是您身边的婢女。”
老太太见此事又牵扯到宋锦泽,顿时觉得一个头两个大。其实秋遥差遣晴娥和忆娥并不要紧,要紧的是她今日要对付的是杜氏,自然是什么屎盆子都要往她头上扣。但是杜氏还不算蠢,知道推卸责任。
如果是宋锦泽将晴娥和忆娥叫走的,那她觉得这其中并没有什么问题。她院里的人做事向来稳重,宋锦泽挑一两个去伺候秋遥这位救命恩人也是情有可原的。
于媪和老太太心有灵犀,见老太太眼下正为难,她顿时心生一计。“老太太,先前大郎君来找我借两个丫头,说是有用。婢当时忙着照顾您,也没怎么在意。眼下想起来,晴娥和忆娥两人去伺候秋遥娘子是合情合理的,并不是杜二娘所说的那样。”
杜氏眼看着仅有的一线生机在顷刻间消失于无,心里乱成一团麻,怎么理也理不清楚。“老太太,您饶了我这次吧。我真的不知道啊……老太太……”
杜氏知道此刻如果不向老太太求情的话,自己极有可能死得无声无息。可是她不想死,她还没有将二房的财产拿到手,还没有看着自己的儿子功成名就,怎么能死?
“老太太,求求您,你大发慈悲,绕了我吧……”
老太太绝情的退后,冷冷的吩咐道:“杜氏进门未满三月便将长辈的婢女据为己有,是为偷盗。偷盗为七出之一,违者当休!但念在杜氏无知,只罚去祠堂抄写经书五日!”
于媪虽然老了,但是力气还是很足。她将杜氏从地上提溜起来,打算将她扭送到祠堂去。
老太太又加了一句:“晚夕,她不是正妻,没有资格进祠堂。就让她跪在祠堂外抄写吧,免得惊扰了祖先。”
等于媪和杜氏离开之后,老太太才看向晴娥和忆娥两人。
晴娥忆娥两个虽然极少接触老太太,但是老太太今日的作为早就将她们吓得一愣一愣的,那还敢说什么求饶的话。她们赶紧在老太太的面前跪下,紧闭着双眼等老太太的发落。
“晴娥、忆娥,你们先后背叛了我两次,已经不能再留在静得堂了,更不能留在勤园。你们收拾好细软,趁早走吧。”
忆娥赶紧磕头谢恩,晴娥紧随其后也磕头谢恩。采蓝说的话果然没有错,老太太只是将她们赶走而已,并不打算要她们的性命。
宋酒见老太太疲惫的揉了揉鼻梁,小声问道:“祖母,我送您回去?”
老太太点头,将身子靠在宋酒身上,慵懒的往回走。
秋遥没有跟上她们,而是留了下来。她将晴娥和忆娥牵起来,将一份简化的地图交到忆娥手中,“这上面画着去宅子的路线,你们到了之后对守门的人报我的名字,就可以进去了。”
晴娥感恩戴德的问道:“娘子什么时候回去?”
秋遥含笑摸了摸晴娥细嫩的脸蛋,“等我的事情办完了,就回去!”
……
汲雪楼内,宋锦瑶正趴在榻上裹线团,小李氏则是坐在一边挑选最新的一批首饰。
小李氏时不时的要观察宋锦瑶一眼,见她安安分分的玩儿自己的线团,心中才安定了不少。
哪知她脑子里刚飘过安定二字时,宋锦瑶忽然停了动作,朱红的唇勾出一抹难以形容的笑,像是在幸灾乐祸。“娘,又出事儿了!”
不一会儿,兰秋就风一阵儿似的出现在小李氏眼前。“夫人,天大的喜事儿!杜二娘被老太太罚去了祠堂抄经书,而且特意吩咐了不准进祠堂,只能跪在门外抄写!”
小李氏只觉得心头飘过一阵凉意,转头去看了宋锦瑶一眼,宋锦瑶已经低头去玩儿她的线团去了。小李氏狠狠的甩头,一定是自己在胡思乱想,锦瑶最近一直安安分分的,方才的笑一定是自己的错觉。
兰秋问道:“夫人,您不高兴吗?杜二娘被老太太责罚,这说明二房大势已去,对我们构不成威胁了。”
小李氏点头,赶紧吩咐兰秋将披风找来。“你随我看看去,没有亲眼见着,我心里不踏实。”
宋锦瑶抬头插话:“娘,我也去!”
小李氏皱眉,拒绝宋锦瑶的跟随。
女儿的心理已经扭曲了,可不能再看自己做那些落井下石的事情,要是她将这些学了去,将来成为一个杀人狂魔就是自己的罪过了。小李氏虽然坏,但是她不想自己的女儿跟她一样。
“你留在家里,哪儿也不准去!你祖母最近身子渐好,今儿才刚见了九丫头,明日肯定会叫你过去。你好好准备准备,别给娘丢脸!”
宋锦瑶木然的点点头,撇着嘴继续玩儿自己的线团。
小李氏左右都看不到岁燕和岁华的身影,不满的说道:“你身边伺候的人怎么都这么粗心大意,时常看不见她们的身影。”
宋锦瑶若无其事的回了句:“我让她们上街去买蜜饯了,一会儿就回来。”
兰秋也在找人,找的是明秋。“夫人,婢好几日都没瞧见明秋了,您可有见过她?”
“锦瑶,明秋前几日不是陪你散心吗,她人呢?”小李氏见宋锦瑶一直抱着手里的线团不松手,心想那线团有什么好玩儿的,值得她这么关注?
宋锦瑶摇头,低声道:“我哪儿知道,许是贪玩儿,自己跑了吧!”她笑嘻嘻的举起手里的线团儿,对着小李氏的脸问道:“娘,就是一个丫头而已,没了就没了,瞧把你担心的!”
小李氏懒得再和她废话,匆匆带着兰秋就出门了。
宋锦瑶将线团儿放到怀中,找到线头,一圈一圈的拆开,绳子一环一环的垂在地上。
等线团拆到一半的时候,里边赫然隔着一只细嫩的白白的手。
“既然你这么喜欢这儿,就留在这里好好陪着你的主子吧!”
宋锦瑶的眼睛闪着光亮,又一圈一圈的绕着线团,恢复它最初的样貌。然后她将线团滚到小李氏的床底下,慢悠悠的离开。
第一百四十二章 :落井
宋家祠堂门前,于媪毫不怜惜的将杜氏扔到门前。于媪拍了拍手掌心,弹去手上沾染的脂粉,不冷不热的说道:“烦请杜二娘好好在此抄写经书,婢先走了。”
杜氏对着于媪远去的背影呸了一口口水,“狗仗人势的东西!老娘几十年没有动过笔杆子了,你个老东西让我抄经书,也不怕到时候闪瞎你的狗眼!”
“有闲心在这里骂街,倒不如赶紧动手抄写经书!”
小李氏扭着细腰走上前来,雍容华贵的狐毛领衬托着她精致的脸。两人一站一坐,一笑一怒,高低尽显。小李氏上下打量了一番仪态尽失的杜氏,捂着嘴偷笑:“老太太的话向来被奉作金科玉律,若是有人敢违背她,下场一定会很惨。我见你实在可怜,好心提醒你,千万要将这经书抄好咯!”
“四夫人专程跑来看我的笑话?”杜氏嘴角一勾,还不忘整理一下自己的妆容,好让自己在小李氏面前不输身份。
小李氏自然看穿了她那点小心思,讥讽道:“山鸡永远做不成凤凰,何必自取其辱,我可不是你这种小人物能攀比!知道什么是前朝后裔吗?那是天生的贵族,与你这等凡夫俗子不在一个等级。我李家虽然失了天下,但仍旧有显赫的皇族身份,在你这具卑屈的身子面前不知要高贵多少!”
杜氏暗哼一声,艰难的从地上爬起来,吊着嗓子挑眉道:“我常听别人说,越是高贵的人,底子越是肮脏,往往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放肆!”兰秋啪的一掌,将杜氏扇得头晕目眩。
小李氏掩笑,“侮辱皇室贵胄,未来的宋二夫人,您可承受不起呢!”
杜氏扭了扭牙,将腥味的血吐到地上,恨恨的瞪向小李氏。“四夫人,我与你井水不犯河水,你来看笑话也看够了,可以离开了!”
“杜蒹葭,我告诉你……”小李氏一步一步的走过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