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家娘子比我帅-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能做出来。”
  苗大人好奇的在嘴里重复说了一回“价目表”这个词,向南这才发现自己一不留神又给习惯性用现代词汇代替了,头疼苗大人若是问它这个词具体怎么构建的又是啥意思他能怎么回答,结果苗大人念完却是笑道,“这个词忒的新鲜,不过用来概括代指倒是也算贴切。”
  遂不再多提这个词汇的事,只转而问起了别的。
  虽然先前向南就说过几天时间就能做出来,可现在听见向南说出具体的时间,苗大人还是生出另一番惊讶来,“需要其他人帮忙吗?”
  向南想了想,向苗大人要了一个负责帮他整理数据记录中间各项数据的人。
  “这个简单,咱们衙门里也是有账房先生的。”
  到最后向南有些不好意思的挠嘴角向苗大人坦言,“说实话,价目表中各种物品价格虽然齐全,可看起来实在叫人头疼,若是大人不嫌麻烦的话,能否让人重新整理一下这些。”
  表格记录还是十九世纪才出现的,现如今都是挨个挨个写在纸上,前面是物品名字后面就是物品价格,也没有分门别类的记录。
  向南不是专业的会计,只闲来无事跟风考过会计证。
  那时候大家都说趁着能考的时候就把所有有条件考的证都给拿了,万一以后要从事的行业就需要其中一份证书呢?
  结果向南都没想到自己最后跑到个偏僻农村当了个村支书,还一当就当了两年,最后滚到古代了都没能干上其他行业的工作,还得埋头继续读书考试。
  “哦?阿南可是有什么比现在的记录方式还要简便清晰的方法?”
  向南自己也说不太清,只简单描述了一下,“这就是我自己一点模糊的想法,成不成还是需要大人找了这方面的老手来试试才成。”
  “无论是做什么,经验丰富年纪渐长的人,在奇思妙想这方面,始终比不上初出茅庐的小子们。”
  这就是所谓的经验主义禁锢思想了。
  苗大人发了回感慨,答应下午让府里的账房过来看看,不过做表格的事准备交给账房的徒弟来试着做,这东西还可以缓一缓。
  预算的事还是要抓紧时间做好,一来他这里要上交,二来向南那里也需要腾出时间温书备考。
  向南也就是随口一说,下午先让过来帮忙的老账房先生整理一下需要用到的各项资料,自己跟着苗大人以及急忙又赶过来的赵顺,带了几名衙役小厮就赶着马车骑着马去了县城外。
  归属泽波县修葺的堤坝不算太长,来回约莫五六公里,不过因为地势多变,向南几乎用脚走了一下午,测量的事有些地方也需要他自己去盯着,走走停停的,竟是只测了一大半的数据出来。
  向南跟苗大人一样也希望能一鼓作气折腾完,干脆太阳下了山也点着火把继续,好在有的地方河岸线比较常规,一直到晚上十点左右终于测完了。
  一行人累得说话的力气都没了,沉默的往县城里赶路。
  向南回来也顾不上整理了,简单洗漱之后真的是倒头就睡死了过去。
  过来这个世界这么久,便是春耕的那几天都没今天这么累的。
  好在测好了现场,之后就只需要照着数据算一算写一写了,向南蹲在苗大人给他安排的那间房里写写算算两天都没踏出过房门,终于在第三天上午重新整理了一份报表交给了苗大人。
  这种报表苗大人这两天也研究过了,确实比以前那样记录显得更加清晰明确,于是转头让账房先生带着他的徒弟陆陆续续将衙门里其他账本都用这个方式重新登记一下。
  便是卷宗那边也叫管理卷宗的人将历年案子资料都用这方式重新整理存放。
  苗大人对向南那真的是满意极了,送向南走的时候又热情的送了他古代版的“五年模拟三年高考”——历年院试乡试会试殿试精彩策论答卷汇总。
  这可不得了,这原本还是苗先生自己喜欢看优秀文章这才私底下摘录的,现在都舍得拿出来送给向南了,可见对向南以后走科举成为自己同僚有多期待了。
  “阿南你也别说什么走明经路子了,便是以后考个举人分派个小县令也能造福一方百姓。”
  这话说得向南不好意思得很,他也就会这么一些小把戏,这就能造福一方百姓了?向南觉得是苗大人太夸张了。


第35章 收工
  向南离开杏花村一连三天,中途除了第一日连夜勘察堤坝地形地貌记录数据以外,唯一能让向南踏出那间房门的也就是出门上茅房这件事了,便是吃饭睡觉向南都是在那间临时办公房里解决的。
  这样平时瞧着憨傻二缺干起活来却是拼了命的模样,却是叫苗大人更为欣赏。
  之所以苗大人认为向南是为一方父母官的好苗子,就是因为向南的品性。
  向南看着没心机,可颇有些大智若愚的模样,譬如前段时间县城里某些人私底下针对向南设下的阴谋阳谋。
  人家都架好了戏台,又是使用隐私手段想要废了他右手,又是联名请了有名的算术高人来想要在街上光明正大的跟他打擂台下挑战书。
  偏偏向南这小子不按常理出牌,一来就直接跟他这个泽陂县父母官告了一状,把这事儿以最直白简单却更安全有效的方式破解了。
  此时原本就因堤坝预算而起,苗大人自然不可能坐视不管,且管了之后还能对向南不由自主的产生出一种好笑之后的好感。
  至于名声问题?向南这家伙根本就不在乎,反正兜里已经揣上了苗大人给的酬劳,还打包了娘亲妹妹以及阿悦喜欢吃的点心,另外课业上也得了对科举更具有针对性的“资料书”,向南觉得自己跑这一趟完全就是赚惨了。
  说起酬劳,这回向南却是一口气就拿到了五两银子的酬劳。
  原本向南干活的酬劳应该只有几百个铜钱,不过苗大人觉得向南帮了他一个大忙,另外也是爱惜人才,算是对向南科考的资助,自行掏了腰包给凑足了这五两银子。
  向南一开始自然是推谢不收的,毕竟苗大人也就是个正七品县令,一年的俸禄也才二十多两银子,这话叫苗大人知道以后苗大人笑了好久,然后拍着向南肩膀鼓励他走科举的路好歹做个官。
  “等到你做了官,买了铺子挂在下人名下,一样能做生意。朝廷在这方面还是很宽容的,要是真让我们当官的一年就靠着二十几两银子的俸禄过日子,那不知会逼出多少贪官污吏。”
  虽然朝廷给的俸禄除了向南所说的白银二十几两外还有仆役职田俸料以及各节气补贴,可抵不住官场也需要走动人际。
  便是最不喜欢经营关系的人,一年好歹上司生辰年节要送点东西以示尊敬,另外除了同一个体系的同事,走亲访友也需要送礼。
  不说其他人,便是苗大人一年也最少都要花个一二百两银子在送礼上。
  所以当了官的除了会买些田地庄子以外,还会买些商铺之类的挂在仆人名下,这已经算是公开的潜1规1则了。
  只要官员所拥有的商铺不超过一定数量,龙椅上的那位还是能默不吭声的,只在考核收受贿赂这方面越发严格。
  向南没想到朝廷体系里还有这种操作,想着若是想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除了当贪官就是做生意这两条路。
  说实话向南觉得自己做贪官还没那个情商跟智商,若是做生意还勉强可以,毕竟便是他随便做点生活用品上面的发明也能挣上不少钱。
  再不济发明点啥新奇玩具婴儿车之类的也能发财。
  可做生意也只有两条路子,一个是毁了儿子跟孙子的科举路自甘堕落成为商户,另一个就是苗大人所说的当个官再说。
  苗大人看出来向南这回再来,似乎对建功立业有了更多的想法,心里有些好奇向南为何会有这种改变,因此顺嘴一问,这一问之下才知晓,向南这是要定亲了。
  苗大人遥想了当年自己娶夫人的事儿,感慨一回果然“成家立业”这句老话没错,男人都是先成了家有了种责任感,这才能更坚定立业的信念。
  之后向南这边都跟苗大人告辞走到了侧院后门了,有个向南眼熟的丫鬟远远的小跑着过来双手捧着奉给了向南一个精致好看的盒子,“先生,这是我家夫人送给先生未过门妻子的贺礼。”
  说是贺礼,还不如说是对向南的谢礼,不过后院妇人不能怂外男物件,苗夫人这才转念送了向南未过门妻子以示感谢。
  向南意外之后就想婉拒,一边的赵顺却是笑着先拦了向南,“这两日夫人可是对向先生好奇不已,先生瞧着这丫头怕也是眼熟,这丫头便是夫人派过来的耳目,此番夫人送先生未婚妻礼物,一来是祝贺,二来也是致歉,先生万万不要拒了夫人这份心意。”
  赵顺这么一说,那送东西来的丫鬟也不好意思的抿嘴笑了笑,向南也认出了这丫鬟。
  赵顺这么一说向南婉拒的话也说不出来了,只能谢了两回也厚着脸皮收了。
  收完礼物向南脸都是红的,觉得自己来了苗大人这里两回,每回离开的时候都是占了大便宜离开。
  向南想着苗大人府上似乎有苗夫人以及苗小姐,既然都是女子,那下回一定要送点女子喜欢的东西回报一二才行。
  心里感怀着苗大人一家的大方,向南这才跨出门槛告别赵顺一回头,抬眼就看见了等在对面茶棚前的劲装女子。
  向南眼睛唰的一亮,将手上那长条形小盒子反手往书篓里一塞,两手拉着书篓背带就小跑带蹦跶的往那边兴奋的跑了过去。
  若是屁股后面有条尾巴,兴许现在就是高兴得尾巴都要摇断了的那种状态。
  “阿悦,你怎么来了!”
  刚才向南拿到银子还想着一会儿逛街去给娘和阿茶买点礼物,另外还琢磨着要送阿悦啥,毕竟这可是他第一次送礼物给阿悦,一定要挑一个有意义又别致还要实用的东西。
  谁知转头就看见了自己心心念念的人就站在街对面,好惊喜啊!
  原本向南还准备去找狗二说的那个小乞丐带他去找狗二呢,毕竟狗二说了要罩着他这话向南可没忘。
  虽然赵顺已经帮他把那买凶想要伤他的人给揪出来了,可向南还是挺怂的,也没啥孤胆英雄的气概,决定小心为上,便是今儿要回村里也准备找到狗二帮忙。
  赵悦明亮的黑眸仔细看了向南半晌,这才笑道,“很惊喜么?我知道你今天要回去,特意早早的就过来等你哩,今日天色还早,我们暂且逛一会儿再找了牛车搭一截路走回去吧。”
  向南自然是阿悦说什么就是什么,便是此刻赵悦要让他装小狗逗她,向南都要认真的回想一下小狗的叫声是何种模样,以便让自己装得可爱一点。
  “伯母上门提亲的事你知晓么?”
  赵悦走在向南身边,问的第一句话却是关于提亲的事。
  向刘氏跟向南的说辞前后不一,赵悦虽然给了向刘氏自己的生辰八字,也接受了向刘氏一系列的安排,可到底还是要问一问向南是怎么想的,若是向南不乐意,赵悦自当及时抽身。
  不过显然关于这一点赵悦是多想了,说起这个事向南白净的俊脸也是忍不住一红,“阿悦,我娘说早一点订下这门亲事,以后说你闲话的人要少一些。如果你不介意我现在什么都没有的话,你、你是否愿意嫁给我?”
  向南没想过没有鲜花戒指礼物的求婚如何不符合女孩子的期待,此时是情之所至,想说也就说了。
  好在这边因为距离衙门很近,附近只有一个撑着棚子卖碗凉茶的茶摊,行人都没两个,要不然向南突然这般不合时宜的说出这么一番话来,怕不是要被人看了笑话去。
  赵悦没料到自己问一句话就引得这呆子说出这样直白羞人的话来,忒是羞煞人也。
  赵悦小麦色的脸上也瞬间红透了,抬眼眸光盈盈睨了向南一眼,抬手伸出食指戳了一下向南心口处,轻声骂了一声“呆子”。
  “我已是将庚帖都给换了,也收了伯母给的大雁玉佩,等过几日你大姨就会来我家教我一些东西,你这呆子说我愿不愿意?”
  若是不愿意,她又如何会做这些。
  大雁玉佩是吴越郡的风俗,若是繁华一点的城里还能有专门饲养的大雁用以提亲,可吴越郡这边却少有,于是就有了雕成大雁状的木雕玉佩等物件代替。
  向刘氏那里的大雁玉佩还是当年向南早逝父亲跟向刘氏定亲时用的,一连传承了约莫三四代人了。
  虽然这玉佩玉质很是粗糙,可胜在经过数代人温养,如今也是油光水亮,拿去当铺值不了钱,可拿出来订下未来儿媳妇还是拿得出手的。
  向南这才笑得就这三天的时间里向刘氏居然已经把大雁玉佩都给送到赵悦手里了,这就说明赵悦此时此刻的身份,已经是他向南的未婚妻了。
  思及此,向南忍不住咧嘴嘿嘿傻笑,笑得赵悦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转身往巷口走。
  向南连忙跟上了,嘴上嘚吧嘚吧说起自己这几天的事,最后还十分得意的说了苗大人帮他抓住买凶欲要伤他的坏人。
  “有人要废你右手?”
  原本还眼含娇羞的赵悦听了这个话,顿时忍不住眼底一沉。
  向南倒是大大咧咧满不在乎的挥手,“放心吧阿悦,要是真有事我就找苗大人,而且咱们村的狗二也说了要罩着我哩。”
  “对了说起狗二,阿悦,你是不是跟狗二认识啊,她一听你的名字就说你很厉害。”
  想起不止一个人觉得阿悦厉害,向南忍不住露出骄傲自豪的表情。
  赵悦有时候觉得向南跟她认识的绝大多数男子是全然不同的,就凭向南只会因为她的能力感到骄傲而不是鄙夷这一点,就足够让赵悦在满大街的男人中一眼就看中这个目前依旧高高瘦瘦看起来就弱不禁风活似小白脸的呆子。
  遇见向南之前的赵悦是自负又自卑的,她因为自己比之一般男子还厉害的一身本事而自负,认定了自己以后绝对不要找一个比自己还要弱的男子为夫。
  一方面却又因为这一身让她无法符合这个时代众人对女子审美观的本事而感到自卑,觉得自己或许一辈子也找不到一个发自内心不嫌弃她的男子为夫。
  谁承想冥冥之中就在深山老林野猪獠牙之下遇见了向南这样一个特别的男子。
  而她如此珍惜的未来夫君,自然不是那些小杂碎能随意算计欺负的。
  作者有话要说:  向南:阿悦,有人想欺负我,不过被我打小报告给赶跑了【得意叉腰
  赵悦:乖【暗戳戳准备夜探某些人的宅子送礼物


第36章 归家
  向南自认用自己的智慧说服赵悦放下此事之后,两人往人多摊子多的东街一路逛了过去。
  现在正是上午九点多是时候,加上近日逢了三日一次的大集市,街上热闹得很,挑着箩筐走街串巷叫卖货物的,街边摆着摊跟客人卖力推销的,也有顾客与商家嚷嚷着讨价还价的。
  向南挺喜欢凑热闹的,背着书篓小心的避开跑来跑去的小孩子,顺着小孩子奔跑的方向看过去刚好看见了一个举着稻草棒子卖糖葫芦的小贩,向南一拉赵悦衣袖,“阿悦,你在这里等等我。”
  说完也不等赵悦回答,自己挤着就凑到了一堆孩子中间,问了价格,在一群孩子流着口水满眼羡慕中取了三支糖葫芦,其中两支叫小贩用油纸包了起来。
  有些不好意思的朝小孩子们笑了笑,向南拿着糖葫芦又挤回了赵悦身边。
  若是那里只有一两个孩子他还能忍着心疼掏两个铜板买两串赠给孩子吃,可向南眼风一扫就数清楚了,围着小贩的足足有十三个孩子。
  若是他要每个孩子都给买一串,那可就要花十三个铜板,一个铜板两个馒头,这就是送出去二十六个馒头。
  虽然这会儿的馒头都没有发酵而显得硬邦邦没滋味不好吃,可那好歹也是白面做的,家里娘亲跟阿茶便是连玉米窝窝头都还舍不得吃呢,向南可没大方到让自己家里人挨饿反而去可怜街上陌生小孩儿的程度。
  向南把那支没包的糖葫芦递给了赵悦,另外包好的两支也让阿悦帮忙放进了自己背着的书篓里放好。
  他自己倒是可以反手扔进去,可就怕把抱着糖葫芦的油纸弄散了,挂在糖葫芦上的糖稀化开弄得到处都是就糟糕了。
  古代因为生产力低下,糖都算是比较珍贵的,糖葫芦上稀稀拉拉挂着的糖稀十分的薄且少,这是麦芽熬出的糖。
  “阿悦你喜欢吃甜的么?喜欢的话我以后给你做。”
  赵悦拿着糖葫芦正是哭笑不得的时候,听向南这么一说,倒是好笑,“怎么,阿南还会做糖?这样的话以后咱们家没钱了还能靠阿南做个糖葫芦糖人什么的出门讨口饭吃。”
  向南顿时一本正经的反驳,“阿悦放心吧,再如何落魄我都不会让你饿着肚子的。”
  嗯,以后还有他们两的孩子也是。
  向南一边说着话一边垂着眼观察路边摊上的各种卖女子用品饰品杂物的小摊,原本向南是想着现在手上钱不多,干脆学着电视剧里男女主角那样在路边摊上买个精致好看的木簪挂坠之类的。
  可惜向南看了一路发现是自己想多了,这些小摊上倒是也有木簪挂坠甚至编绳,可都是粗糙且毫无设计感的普通货色。
  想想也是,若是真能用木头的做出精致新奇到让人眼前一亮的程度,那设计出这种款式的人肯定是很有天赋,且手上的技术也过硬。
  这样的人除非是来体验生活,否则多是在正规的银楼金楼做个手艺人什么的。
  所以看了一圈,最后向南还是趁着赵悦去打听牛车的时候顺路进了一旁的银楼,花了他到古代以后花出去的最大的一笔钱买了一支银簪。
  这是以后他家阿悦嫁给他以后要用来盘发的,向南也是舍得,足足花了一两半银子。
  这银簪簪体简单大方,用料实诚,簪头却是用镀金银片做出了繁花绽放的造型,镶嵌了细碎的翡翠颗粒作为花蕊。
  因着这颗粒实在细碎,都是玉制品边角料,并不值钱,常常作为金银质地饰品的装饰,以此来提升金银饰品的档次,以便拉高整体价格。
  向南拿着这簪子看了半晌,最后很不好意思的询问掌柜的能否在簪子上加两个字,坦言这是自己与未来娘子的定情之物。
  掌柜也是性子和善,小二来找他说有位客人要见他他也和和气气的下了楼,等看见背着书篓一身寒酸的向南,掌柜也没有露出清高傲慢的神态。
  听向南如此一说,掌柜心思也活泛,顿时眼睛一亮,深觉这是个好主意。
  若是对那些有情人开放了这一项服务,怕是生意又要好上一层,到时候他再将这主意献给上面的人,说不得他一个掌柜还能更进一层楼。
  “就刻南悦两个字就好,两字中间再加一个符号。”
  向南画了个桃心。
  掌柜不明所以,“这符号从未见过,可是有什么寓意?”
  向南只说这是自己跟未来娘子之间的约定,自然不能大大咧咧说这是爱的意思,在外面还是含蓄一点好,要坦诚爱意还是跟阿悦单独相处时即可。
  掌柜抚掌感慨,继而想起了什么事,上下打量了向南一回,突然拱手朝向南行了一礼,“公子可是那算术第一人的向书生?”
  先前县城里传得沸沸扬扬的,虽然最后擂台架好了却没打起来,可后遗症是似掌柜这般普通老百姓却是信以为真的,以为向南果真是泽陂县算术第一人。
  能被那么多人称为第一人的,那可是了不得的人物啊,且听说还深受苗大人喜爱。
  向南可不敢受这第一人的称谓,只说是有人夸大事实了。
  “向公子在县城门那里以双手双目算出一块巨石重量这事儿,咱泽陂县茶馆酒坊可都传了好些日子了。”
  掌柜自让小二将那支银簪拿去后面让师傅加上那两个字以及奇怪符号,自己跟向南聊了几句。
  在银簪上刻字本就简单,只需要有合适的工具便是向南自己也能行,银楼师傅是老手艺了,不过是几个眨眼之间就刻好了。
  听小二说掌柜的对这位客人观感不错,师傅又特意细细打磨了一下,再叫小二拿出来装了盒子,也不过半盏茶的功夫不到。
  “向公子这提议实在叫在下受益匪浅,不瞒公子,这主意在下是想在银楼继续实行下去,倒是叫公子吃了亏。”
  掌柜为人坦荡,竟是直接跟向南漏了这么个底,转头又自己做主送了向南两条编了两颗银珠子的绳编手链以及一对白玉角料做成的耳坠。
  这些东西一般也就是小门户的女子会买,总价也才几百文铜钱,掌柜毕竟也就是个替老板看店打工的,能做主送出的也就这么点。
  向南却是没觉得掌柜送的东西少了,反而觉得掌柜性子不错,这主意也就是他一句话说出来拜托他帮的忙,便是他转头把这主意推广了也不算什么。
  更谈不上剽窃,毕竟这种主意也不是向南自己想的,也是拿了现代的那一套来用,且日后别的银楼金楼稍稍一打听就能学了去。
  掌柜抱着补偿的心态能做到这一步,向南却是对对方生出好感来。
  掌柜亲自送了向南出门,那边赵悦也不知去了哪处打听牛车,这时候都还没回来,向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