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家娘子比我帅-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也有向南这次要将曾瓜头跟曾氏一起接回京城的缘故,要不然大树肯定还是希望能回去看看自家爹娘的。
  等上船之后刘通才跟向南偷偷报告,说郑浪跟张寒是躲家里给他们介绍媳妇儿的,这两人已经二十三四,也算是老大不小了,偏偏因为一心一意要闯荡不乐意娶妻生子,觉得那样就多了累赘,没有独身一人来得潇洒自在。
  张寒也就算了,郑浪居然也能有这种念头倒是叫向南稍稍吃惊了一下。不过向南也不替人家瞎操心,总归能娶到自己想娶的媳妇儿才是最好的,谁能跟他一样幸运啊,想想就得意。
  苗大人今年依旧留任吴越郡郡城,不过是从从六品稳步升到了正六品,向南到了郡城自然是下了船拜访了苗大人。
  苗大人的女儿已经定亲,赵顺的女儿也定了门亲事,主仆二人依旧除了脸上多了点岁月的痕迹,其他的一切都如同旧时那般,一个温和宽厚脸上总带着温和的笑,一个板着脸将大人身边的事安排得周到细致。
  见到向南,苗大人自然是欣慰的,拍着向南的肩膀念叨了好几遍“有出息”,如同看到自己的子侄后辈闯出名头之后的欣慰。
  向南在苗大人这里留了一夜,说了许多话,第二天虽然不舍,可还是只能拜别,又乘船而下,到三九渡口上岸。
  因为向南这回是突然决定回来接人的,所以并没有来得及通知家里的人,三九渡口自然也就没人接他们。
  好在向南对这边已经是熟悉了,到当初赵悦时常去租马的那里租了几匹马,一行五人甩着马鞭赶路。
  到了中间路段那片树林子的时候,向南还颇有感慨的说起当年自己第一次出县城半路遇劫匪然后被自家媳妇儿从天而降救了的事儿。
  跟着向南这一年张寒他们对于自家大人那对夫人各种夸的习惯已经到了习惯成自然的程度,对于向南说起夫人一点也不意外,反而爱闹的张寒撺掇着向南多说点夫人跟他的往事。
  这可真就是捅了话唠篓子了,向南说起媳妇儿来真是连续不断说一个多时辰都不带歇气儿的,话里话外将媳妇儿夸得是天上有地下无,路上跑着马儿吃了多少灰尘都不在意。
  一直说到了泽陂县家门口,这才意犹未尽的住了嘴,下马招呼几人准备见老夫人。
  金常被大人的话唠逼得满头大汗,此时见状麻溜的跳下马上前敲了门,就盼着赶紧见到大人的家人,好叫大人别再说刚才的话题了。
  这会儿正是吴越郡闷热的时候,曾瓜头原本正坐在大门后面的院子里藤椅上摇着蒲扇打盹儿,老夫人中午才从姑爷那边过来,这会儿正在午休。
  曾瓜头的婆娘曾氏正在后院洗洗刷刷,家里虽然不大,可人也不多,曾氏除了要负责厨房的事儿,还要打扫院子里的角角落落。
  曾瓜头迷迷糊糊正睡得一背的汗水很是不舒服,突然听见大门被叩响的声儿,想着莫不是姑爷那边有事儿来找?
  曾瓜头连忙从藤椅上爬起来,踱着盘圈腿摇着蒲扇去开了门,边开还边打招呼,“来了来了。”
  好叫门外的人别刚好他这里打开了门就抬手拍个空,却没想到打开了一点门缝曾瓜头抬眼往外面一看,突然就跟被高手隔空点穴了一般浑身一僵,而后手上的蒲扇都落到了地上。
  向南笑着上前跟曾瓜头打了个招呼,“怎的,连你家大人都认不出来了?”
  曾瓜头哎呀一声,拉开大门拉着向南激动得不知道该说啥,突然又想起来要去禀报老夫人,结结巴巴语无伦次的跟向南说了一声转身就往里面跑,一双短小的盘圈腿都给跑成了风火轮,也亏得一把年纪了还如此健朗。
  向南哭笑不得的摇摇头,自己进了大门,让走在后面的人关了大门,等到走到后院的时候,被曾瓜头咋咋忽忽喊出来的向刘氏已经站在了厢房外的那棵桂花树下。
  向南先是还不觉得,可等真个见了向刘氏却是突然泪花子就溢满了眼眶,不由自主上前两步就朝向刘氏双膝一跪,深深叩头,“娘!”
  千般万般的话语全都哽咽得说不出口了。
  向刘氏也是双目含泪,见着儿子跪在自己面前,弯腰伸手将儿子抱住了,这才确定自己不是在做梦,张嘴响亮的应了一声,连忙拉着向南站起来,自己捧着儿子的脸左右上下的看了半晌,这才笑着抹了眼泪,“我儿长得更高更壮实了,可见阿悦将你照顾得很好。”
  说到赵悦,向刘氏连忙往向南后面看,没看见儿媳孙子孙女,连忙问向南:“怎的阿悦跟阿泽笑笑没有同你一起回来?你怎的这会儿回老家了?可是有什么事?”
  向南扶着向刘氏简单的将自己离开大山县回京述职的事给说了,“娘,皇上赐了我一座宅邸,原本我跟阿悦是商量着将阿泽留在师傅那里好好读书的,可现在既然京城有了咱们自己的家,我就想着接了你去京城里,到时候我们把阿泽跟笑笑都留在京城,你在那边也好陪着两个孩子,旁的事也有师傅照应。”
  东云郡那边可是真的不适合带孩子过去,比大山县都还要不适合,北肃郡也就是气候干燥贫瘠了些,可东云郡却是能一个疏忽就中毒的。
  自从知道自己要赴任东云郡,向南就决定将笑笑留下。
  可当时没想到皇上会赐宅邸,所以想的也就是将笑笑送回泽陂县交给向刘氏照顾。可两兄妹又要跟父母分别,又要跟妹妹哥哥分离,向南只是在从皇宫回陈府的路上想想就心中酸涩难受得紧。
  向刘氏拉着向南进了屋里,又交代曾瓜头跟他媳妇给张寒他们四人上了茶点好生照顾着,两母子这才在堂屋里相对而坐细细的说起了话。
  听向南说了即将赴任的东云郡,向刘氏也明白为何向南要接她去京城了,那种地方确实不适合孩子们过去,不说阿泽需要留在更好的地方读书学习,便是笑笑也渐渐年纪大了,需要开始学习一些闺阁小姐该学的东西。
  向刘氏想着自家儿子居然在皇上面前都有了点名堂,还引得皇上下圣旨赐了跟陈大人比邻的宅邸,怕是以后也能升上去。
  到那时笑笑可就是正儿八经的官家小姐了,还是颇受皇恩的官员家小姐,言行举止品德才艺自然是也要跟上去才不会被人笑话。
  向南原本以为劝向刘氏同意离开泽陂县要花一些功夫,没想到不过是这边才说完,晚上吃晚饭的时候向刘氏就已经交代好了曾瓜头去收拾行囊。
  晚饭自然是请了阿茶跟狗二以及大宝小宝和他们的弟弟阿涧。
  大宝正是当年狗大临死前叼回来的狗大哥,小宝则是比阿泽大一岁的向南大侄女,大名易安安。
  阿涧则是向南当初离乡时阿茶怀上的那个孩子,如今也已经有三岁了,长得像向南这个舅舅,这一点叫阿茶很是高兴,时常跟阿涧说起舅舅的事儿,逢年过节向南也给两个侄女侄儿挑选过礼物送过来。
  因此这回见了面倒是也不算太生疏,只一开始阿涧躲在娘亲身后偷偷看了舅舅几眼,等到被向南抱着说了会儿话就跟舅舅亲了。
  安安如今已经穿着小裙子温温柔柔的似娘亲,不再像小时候那般活泼调皮了,小时候还要骑大宝呢,向南都没想到这侄女长大几岁后就能端着小淑女的架子温温柔柔的叫他舅舅了。
  狗二这些年也已经升到了衙头,虽然没什么机会继续往上面升了,可狗二也挺知足了,再背地里开了几间铺子,日子也是过得风风火火的。
  “阿茶,我要跟你哥哥一起回京城了,以后家里的地和郊外小农庄都交给你们了,你们爹那里清明春节的都要你们去帮忙照顾一二……”
  说到亡夫,向刘氏还是有些不舍,眼里含了点泪花,不过连忙笑着擦了。
  向南没想到向刘氏这么快就同意北上京城,有点意外,等听见向刘氏这番交代,心里也很不是滋味。
  这一刻他都想着要不然让向刘氏就留下来吧,可想想孩子们,再想想若是向刘氏留下来,那就要跟儿子儿媳孙子孙女分居两地几十年,向南到底忍住了没说出来。
  阿茶原本还高兴哥哥回来了,结果转眼就晓得娘要离开,顿时也是哭成了个泪人,狗二将人揽在肩头靠着,长长叹了口气,“岳母去京城是应该的,像大哥如今这般,除非几十年后辞官归乡,要不然都不可能回泽陂县了,岳母去了京城才好,也能跟阿泽他们一处,多享受些子孙满堂的福。”
  阿茶点着头认同,可就是忍不住想哭。
  已经长成一条成熟大狗的大宝见到女主人伤心,打直了脊背坐着将下巴搭在阿茶腿上,低声呜呜着安慰女主人。
  安安听明白了,也是轻声安慰娘亲,还说以后她长大了就嫁去京城,“到时候娘跟我一起出门子,咱们就又能跟外婆相聚了。”
  这话引得狗二一噎,撩着眼皮子瞪了闺女一眼,这不是当着他的面要拐他媳妇儿么?
  安安就不喜欢这个从小就跟她抢娘亲的爹,也不甘示弱的瞪回去,若不是今儿要在舅舅面前装贤淑,安安这会儿都要跟爹来一场眼神的厮杀了。
  被向刘氏带在身边的阿涧不明白为什么娘要哭,不过还是一脸担忧的跳下凳子,从自己怀里掏出一张素色巾帕挤过去趴在爹身上踮着脚尖去给娘亲擦眼泪。
  阿茶哭得向南心里也跟着难受,叹了口气,端起茶杯跟喝酒似的一口闷完。阿茶也不想破坏了今晚一家人团聚的气氛,哭了一会儿擦了眼泪,尽量不去想那些,笑着问起嫂子侄子侄女的情况。
  向南挑着好笑的事儿说了几件,饭桌上的气氛这才好转了。
  向刘氏想着不能耽搁了儿子的时间,第二天叫曾瓜头去乡下请了自己的姐姐王刘氏一家上县城,大家伙吃了一顿饭说了离别的话。
  对于向刘氏要搬去京城,王刘氏虽然不舍,可还是替向刘氏高兴,“外甥有大出息了,你啊也就苦了几年,以后就好好享福吧,别东想西想的,要是有机会了或是你们坐船回来,或是我们坐船上来看你们,总归也不是见不着面了。”
  向刘氏心里稍感安慰,晚上王刘氏他们一家留了一晚,至于阿蓝阿紫两人则是带着夫婿孩子当天下午就被曾瓜头赶着马车送回去了。
  毕竟两人已经嫁人生子,而且她们跟自己娘的想法差不多,也是不愿意叫夫家攀扯上向南这个当了大官的表哥。
  向南现在已经是她们在婆家的靠山了,若是叫夫家的人一串一串的攀扯了上去,反而搅乱了自己原本的生活不说,还会消耗自己跟向南这位表哥之间的亲戚情分。
  还不如就这么着,以后要是真遇见什么过不去的坎,到时候再上门求助,那时候表哥表嫂定然会帮他们一把。
  聪明的女人,总能让自己过得尽量称心如意,向南也只给了两位表妹家孩子一人一份见面礼,别的也没有多给。
  等到第二天向南跟向刘氏一起回乡下最后一次祭拜向家祖宗时,顺便这才将王刘氏两口子送回了桃花村。
  虽然向南如今也才从六品,可在乡亲们看来就已经是大官了,王刘氏两口子被当了官的外甥亲自送回家,这可是叫人好生羡慕,王刘氏两口子在桃花村的地位也是瞬间拔高。
  等到向南跟向刘氏带着四名看起来就威风的黑脸护卫回来,杏花村可算是瞬间就炸开了,想想好像大家说向刘氏想要儿子考功名想疯了要饿死一家子这种闲话还犹如昨日,转眼人家就要搬到京城去了,有人惆怅有人嫉妒羡慕。
  向南这回确实没什么时间耽搁,只跟里正说了会儿话,这边忙活着去村里祠堂拜了父亲牌位,又去山上祭拜了向家祖宗。
  赵悦父亲那边向南也上去祭拜了,毕竟这会儿带了四名护卫,上山也不怕遇见啥野猪猛兽。
  傍晚向南要走的时候,里正寻了过来吞吞吐吐似有什么话要说,向南却没等对方开口,看了张寒一眼,张寒连忙将一个小包袱递了过去。
  “周三叔,当初多谢三叔对我向家的照顾,对此我感激三叔,如今我又要远行,怕是以后乡亲们有什么困难也没办法及时帮助。这里是五十两银子,希望三叔能用来给村里建座学堂,再请两位品德学问尚佳的夫子好生教导孩子们,相信孩子们以后也能有个好出息。”
  里正闻言顿时红了眼眶,一脸感激的推脱不接,向南又推了几回,里正这才收了,并且向向南保证自己一定将钱用到实处,还要在学堂门口给向南雕个石像,好叫孩子们以向南为榜样,好好读书考取功名。
  他家二儿子考了这么多年都还是个秀才,里正原本还想着开口求向南给搭个关系寻个门路或是带在身边。
  向南京城里的宅邸乃皇上御赐的,这事儿里正已经打听到了,向南能得皇上青睐,若是他儿子能跟在向南身边做事,以后定然也能有个好前途。
  可现在向南都说了这个话了,里正是再不好开口了。而且里正也知道了向南即将要去的是东云郡,听说东云郡有擅长摆弄鬼神的苗人,看一眼苗人的眼睛人就会丢了魂儿化作石头人,这就叫里正顿时生了退却之意。
  如今向南说建学堂,刚好他二儿子是个秀才,到时候做了学堂夫子管理学堂,倒也算是一个好的门路,既有束脩又离家近,娶妻生子都在村里,可不正好?


第123章 向府
  杏花村里那些故人如何向南自是不知道也不会有兴趣了解,只可惜当初还跟他志趣相投教他种地的周六爷居然已经在前年去世了,当初他离开那会儿不是还身体挺健康的么?
  不过周六爷已经是六十多岁了,在古代也算是高龄喜丧。
  从杏花村回去之后准备收拾好东西第二天早上依旧赶早离开,晚上的时候却是叫狗二跑来找向南,问向南介不介意他这个妹夫以后就跟着大舅哥混。
  “你怎的突然就把衙头也辞了?”
  向南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卫江那厮。
  万万没想到狗二居然也能干出这种事,一天的时间就把衙头的职务给辞了不说,还打包好行囊将田地庄子托付给孙子他们几个兄弟,自己收拾包袱带着媳妇儿孩子就准备啥也不管不顾的要跟他回京城发展?
  狗二倒是没觉得有啥舍不得的,抬手挠了挠后脖颈,今天忙得喝口水的功夫都没有,这会儿刚忙完就跑来跟大舅子说一声,这不能都要跟人家上京城去混了还不提前打声招呼对吧?
  浑身上下都是臭汗,狗二感觉有些痒,赶紧说完了好回去洗个澡。
  “也没什么,县令那儿老早就对我占着衙头的位置不满啦,要不是因为知道我有个大舅子是当官的,上头还有苗大人罩着,他怕是早就把我撸下来了。”
  当然,其实狗二是一点不怕这个的,要知道现在他在泽陂县可谓是振臂一呼就能喊来一大堆兄弟,即便是没有苗大人跟向南这两座靠山,狗二想要保住衙头职务也是容易得很的。
  主要还是昨儿看见阿茶哭得厉害,等回去之后更是一晚上想到就哭,梦里都在喊娘和哥哥别丢下她。
  这可把狗二给心疼坏了,狗二想着反正他在泽陂县也没啥舍不得的,干脆第二天早上跑去县衙辞了官回来才跟阿茶说他们一家要跟着大舅哥上京城。
  阿茶虽然生闷气,可也知道狗二是因为她才这样做的,闷闷的有点难受,可事已至此,阿茶还是听狗二的话乖乖收拾东西。
  狗二又把早上忽悠阿茶的借口给拿了出来,“这不是阿茶就你们这些亲人么,我狗二在这边也没亲人,要是跟着你们去了京城,想来以后安安跟阿涧也能有个更好的前途。”
  向南却没阿茶那般傻白甜,身为男人,还是很容易就想到了狗二最根本的原因。
  向南叹了口气,颇为感慨的抬手拍了拍狗二肩膀,“你今日对阿茶的这份心倒是叫我再不觉得将阿茶交给你后悔了,你且放心,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赶紧回去收拾收拾,咱明早天不亮就要走,让安安两姐弟早点休息,别明儿个起不来。”
  狗二得了向南这么一句话,简直就跟被夸上天了一样舒坦,不后悔将阿茶交给他,这就是觉得他做妹夫很好吧?
  “行,那以后就承蒙大哥照顾了。”
  这就转身回了家里。
  院子也托付给孙子帮忙照看了,狗二觉得自己估计是也会跟岳母他们一样去了京城就不大可能回泽陂县了,院子也不急着卖,就让孙子帮忙给租出去。
  等他在京城确定下来干啥之后,这边再做打算。
  向南回头找向刘氏说了这事儿,向刘氏也是直感慨狗二对阿茶确实好。
  “若是别人怕还以为是狗二要攀着咱们,可这几年狗二从来没借你的名头干过啥,但凡有个好东西都要往我这边送,阿茶也是隔三差五的带着孩子回这边陪我。谁家闺女嫁了人能这么自由?也就狗二什么事都顺着阿茶的心思罢了。”
  现在连背井离乡抛下一切就这么跟着他们上京城的事儿都能为了阿茶做出来,向刘氏是真的对狗二满意得不知道咋说话来夸了。
  当然,这也就限于女婿,若是自己儿子是狗二,怕是哪个当娘的都要原地爆炸了。
  如此一来,第二天一大早,向南这边就两辆马车几匹马的出发了。
  向南跟张寒他们依旧是骑着租借的马,曾瓜头赶着自家的马车,曾氏跟向刘氏一起坐一辆马车,马车里放着不少行李。
  后面同样跟着一辆马车,那是狗二家的,两个孩子现在天色还早,都是被狗二给抱进马车里的,这会儿估计又迷迷糊糊继续睡过去了。
  狗二在外赶车,阿茶在里面照顾两个孩子。
  一行人出了县城一路直奔三九渡口,大家带上行李上了客船,马匹还给了租马行,连带着两辆马车也都给卖了。
  虽然因为卖给匆忙是直接卖给租马行的,可人家看见向南腰上挂的双红尾白斑青鱼袋,立马就给了个公道价,不敢压一点价格。
  毕竟民不与官斗,租马行的老板也就是普通商户,平日里就交代下面的人对待有功名的读书人以及官老爷都给小心着点万万不能得罪怠慢。
  这还是向刘氏跟阿茶第一回 离开泽陂县,这会儿不仅离开了县城,还第一回坐了大船。
  向刘氏一开始晕船晕得厉害,好在向南一开始就做好了准备,毕竟从来没坐过船且年纪稍大的人确实更容易晕船。
  药让张寒去煎了两碗来,向刘氏喝了睡了一天,到第二天总算舒服多了。
  第二天傍晚船只路过郡城,这回向南没有单独下船去跟苗大人告辞了,一行人这般在船上憋了二十来天,一路顺利的到了京城。
  向刘氏跟阿茶他们第一次来京城,向南自然是提前给赵悦去了信,因此等向刘氏被向南扶着踏上京城外渡口的时候,赵悦已经带着两个孩子以及几个下人在那里等着了。
  阿泽还记得人,笑笑当年被向南他们带着离开泽陂县的时候也才几个月大,不过笑笑胆子不小,看见哥哥仰头一个个叫人,自己也跟着脆生生叫奶奶姑姑姑父。
  安安端着小淑女的大姐姐姿态温和的叫了表弟表妹,阿泽也回了礼,笑笑倒是对阿涧更感兴趣,毕竟这还是她第一回 当姐姐呢,虽然笑笑也才比阿涧大几个月。
  四个孩子见了面,等到一路从码头到了家里,短短时间里却是已经玩到了一起,安安忘了端架子,笑笑反而更喜欢这样的表姐。
  阿涧还小,性子有点安静,四个孩子反倒是阿泽更像是哥哥在照顾着其他三人。
  孩子们叽叽喳喳的凑一堆去了,赵悦见了向刘氏跟阿茶,三人当初就处得好,这会儿久别重逢自然是亲亲热热。
  赵悦跟阿茶一人一边的挽着向刘氏的手臂,两人说着话,还带着向刘氏说这几年分别的日子里彼此生活中发生的事儿。
  虽然坐了这么久的船实在倦怠,可等见了儿媳孙子孙女,向刘氏却又突然觉得有精神了。
  出了渡口人口拥挤的地方,一行人上了赵悦带过来的两辆马车,因着知道狗二跟阿茶一家也过来了,赵悦原本只添购了一辆马车的,临时又去购置了一辆,就想着以后狗二一个大男人出门办事得一辆马车,家里两个女人带着孩子也得有一辆马车备用着。
  好在这回皇上又给赏赐了些银两,要不然赵悦还真得去找个法子挣点钱才能让家里人不至于饿肚子。
  一家人到了向府自然是一顿热闹,曾瓜头跟曾氏见到长高长壮更有担待出息的儿子自然是好一顿高兴,府里赵悦买了几个正经丫鬟小厮婆子。
  安安跟笑笑身边是肯定得要一个婆子两个丫鬟伺候的,阿泽有个白云,蓝天看着向南的样子是准备带走的,以后培养一下也能用得更顺手。
  向刘氏那里也得至少有个丫鬟伺候,曾瓜头依旧负责门房,曾氏领了一个丫鬟一个婆子负责厨房。
  另外还有一个婆子两个小厮负责宅院打扫,皇上御赐的这座宅子可不算小,虽然也如同陈大人那样锁了两个院落,可还是有三个院子并前面客房大厅偏堂中庭,每日里打扫就是个大活儿。
  向南他们到京城的时候是下午,一行人安顿好又稍作休息,晚上向南请了林渊夫妇还有陈大人钟大人一起过来吃一顿,既是接风宴也是暖房宴。
  等到要开席的时候老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