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家娘子比我帅-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想当初他在大山县的时候,基本上都没有升过堂,大家有啥事儿顶了天了就是来县衙拜访,那时候有宋县丞接待,基本事情都这么解决了。
  向南觉得自己也能在这边设立个拜访机制,另外像是今儿遇见的这种事,就像大山县时那样由衙役给解决掉。
  过这个就需要重新挑选出一波人单独出来成立一个或两个队伍,专管县城内老百姓纠纷,跟城管类似。
  商户与客户纠纷不能给他们,这个得重新设置个“投诉部门”,让客人也能有个投诉某某商人做生意不厚道的渠道,也算是保护消费者权益……
  “大人,这些人原本乃今日赶大集从乡下来摆摊卖东西的,因为一人趁着别人临时离开私自挪动了别人的摊位,后面的人跟着摆。等这人回来一看自己的摊位都被挤到街道上了,于是就争吵起来,往后挪摊位牵扯的人就越来越多……”
  于是原本只是两个人的事儿,这一来就来了十来个人。
  向南叹了口气,然后命令私自挪摊那个人道歉并赔钱十文,其他被牵连的人虽然先前并不知道,可等知晓前因后果之后依旧拒绝挪开让原本该摆摊摆在那里的人插进来,也不能说就是对的,这些人就训斥两句作罢。
  这事儿也就算是暂时解决了,反正这些人被拉到县衙来,再回去肯定是原本摆摊的位置已经被别人占了,大家也没有异议,跪在下面垂头听了训斥,各自带着自己的东西垂头丧气的出了衙门,希望现在还能再找个位置摆摊,将今儿带来的东西都给卖出去。
  “每次大集市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咱们可不能每次都这么陪着大家吵吵闹闹的闹腾下去。”
  向南叫了壬县丞过来商量这个事。
  壬县丞自然是弓着身连连称是,跟个回声虫似的,向南忍不住又叹了口气,无比怀念还在大山县的老宋以及一干属下。
  想想自己在大山县便是说个话都能派宣传队下乡给老百姓们详细阐述解释,现在呢?现在是啥也没有,甚至还没有了一郡大佬太守作为最强靠山。
  “老壬啊,你也别跟本官打哈哈,本官要的是能替本官办事的,不是要溜须拍马的,你想要更进一步,只要能做出点成绩,本官甚至能跟皇上面前替你讨赏。”
  壬县丞顿了顿,干巴巴的笑了笑,“大人说的哪里话……”
  看着向南的眼神说不下去了,只得试探性的改口,“那啥,大人,要不然咱们派衙役专门去守着摆摊的那两条街?”
  向南无语的一收下巴,“这就是你想到的法子?”
  壬县丞露出汗颜羞愧的表情,不过向南知道是假的,这老小子能汗颜羞愧?
  “本官的意思是,咱们用涂料画出摆摊的摊位,一天收一个铜板,也可月租年租,交了钱这个位置就是属于对方的位置了,要是被抢了就可以找县衙申诉,交了钱的人也能由县衙派去巡逻的衙役保护。”
  武陟县有收保护费的,这个事儿向南已经知道了,这种事向南是反感的,若是街上出来摆摊的人都要被混混儿收保护费寻求庇护,那要衙门来干啥?
  这种事坚决要予以打击,设置摊位费这个事儿就是个契机。
  壬县丞却是落了冷汗,“大、大人,这收保护费都是由县城里长青帮的人……”
  这不是就是直接跟长青帮宣战么?
  向南毕竟是才来武陟县的,要知道前面好几位县令想动都没敢动,有一位倒是动了,可惜最后结果挺惨的。
  女儿都被人家给抓去糟蹋了,还被莫名其妙收到一箱子银元宝,转头就被以收受贿赂的名义告到了郡城去,更关键的是最后还被人赃并获了。
  瞧瞧新县令来了这么大半个月了,人家长青帮的人都没过来拜访,这就是等着向南这边主动去拜码头呢。
  虽然是猖狂了点,可是吧,人家还真是盘在武陟县的一条地地道道的大蟒蛇。
  向南摆摆手表示让壬县丞别担心这个事儿,“本官就是问一问,这个办法老百姓能不能接受,你别关注错了重点成不?”
  壬县丞顿时心里慌得很,大人这是铁了心的要动长青帮啊,可是这可是京城来的,要是向南真个折在了武陟县,怕是他这个县丞也是两头讨不了好。
  壬县丞一边擦着冷汗一边还真不由自主顺着向南的提示去想,“若真这般划分了摊位,自然是能接受的,毕竟现在长青帮收保护费没个标准,一天收几次,便是赶集时老百姓的小摊都要收十几二十文,多来两次的话当天带来的货就得白白没了一大半。”
  向南闻言,更加坚定了要动长青帮的决心。
  不过这事儿肯定不是光有决心就能够动手的,虽然他手上有张寒他们有皇命在身为了保护他可先斩后奏特好用的护卫,可到底也才四个人,便是算上大树蓝天卫江也才七个人。
  长青帮自然不可能只有几十个人,怕是一两百甚至两三百人都有的。
  至于壬县丞暗示的长青帮在郡城有靠山的事儿,向南倒是一点不担心。
  事实上若是官场上的人,向南还觉得好对付一点,毕竟官场上的人谁敢不听皇帝老大的?官场上的人还更懂得趋利避害,轻易不敢动他这个皇帝看重的县令。
  可换做是混黑的,那可就说不定了,混黑的讲究一个道义面子,若是向南这边动了他们,小弟们觉得向南伤了他们老大的面子,冲到县衙里给向南胡乱来一顿,那可就够吃不消了。
  人家可不管什么皇帝不皇帝的,帮派里的老大就是他们的土皇帝。眼看着跟壬县丞商量不出啥结果,向南回头找了闻衙头过来。
  卫江跟大树在当初来的第二天就跟闻衙头交了手。
  大树这三年可是跟着赵悦一起练的,平时还有卫江陪练,还时常在外面跟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傻乎乎只长个子一身蛮力的傻小子了。
  如今大树已经十七,个头却已经有一米八左右,一身肌肉瞧着浑身上下写满了“莽夫”二字,特别是憨憨一笑傻得冒泡,可惜真打起交道来才晓得这“莽夫”滑不留手还有点小聪明。
  至于卫江更是不用说,一身本事可是从沙场上练出来的,出手狠辣直奔人要害,等闻衙头知道卫江从伍上战场在边关杀敌数年,顿时也不再吊儿郎当斜着三角眼看人了。
  不过大半个月,闻衙头已经跟卫江称兄道弟时常一起出去喝酒吃肉,大树也连带着被闻衙头看入了眼,请二人去家里喝了几回酒。
  因着这个关系,向南现在在县衙里反倒是更信任闻衙头,毕竟是卫江和大树认可的人。向南找了闻衙头来,闻衙头因着在大树跟卫江那里听说了向南在大山县的许多所作所为,如今也不再跟一开始那样轻慢了,对向南是心悦诚服秒变迷弟。
  闻衙头进来见了向南先是恭恭敬敬行了礼,然后听向南一说要动长青帮,顿时瞪圆了眼睛忍不住的朝大人竖起了大拇指,然后磨拳赫赫给向南积极主动的出主意。
  “大人,实不相瞒,这长青帮属下早就是想动了,可惜上任县令已经是被吓破了胆不敢动弹,只能任由这群人渣在咱们武陟县作威作福药物杨武,要不是因为属下家里有老娘又有小妹,属下早就跳起来闯了长青帮。”
  感情这位还有个大侠情怀,向南笑呵呵的听完了闻衙头各种阴谋诡计,什么请了长青帮老大赴宴擒贼先擒王啊,什么带着人闯了长青帮直接踢馆啊,甚至还有买通长青帮厨子给长青帮的人下毒之类的都有。
  向南摇了摇头,想着难不成是自己高估了闻衙头那张明显的“阴险小人聪明脸”?
  这些办法后患都太大了,向南自己不怕被报复,毕竟家人在京城,身边还有厉害无比的媳妇儿保护自己,向南可以说是很光棍了。
  可怕就怕在这群人发狂牵连别人。
  向南带着闻衙头回了内院,另外还叫蓝天传话,让卫江去请了壬县丞一起过来,大家齐聚后院,一起商量商量。
  至于为啥要将壬县丞叫过来?向南就怕这厮胆子太小最后害怕到跑去跟长青帮通风报信把他这边的人给卖了。
  壬县丞也明白向南将他拉进来的原因,只能一边擦着冷汗一边听这群人商讨如何对付长青帮,那真是小心肝噗噗乱跳,特别是看见闻衙头闻武这小子蹦跶得最厉害,壬县丞真怕这事儿被透露出去。
  要是被长青帮的人知道了,闻武家里那年迈老母亲和花儿一样的小妹可不就得遭殃了么!
  好歹闻武也是壬县丞看着长大的,两家人还算是邻居,壬县丞反倒成了一群人里面最担心这消息走漏的人了。
  还有那位县令夫人,您好歹也是一介妇人女子,这种事儿您怎的兴致这般高啊,还提议暗杀,哎哟喂真是服气了!
  可以说这一回密谋,将壬县丞搞得是精神恍惚,好几天都回不过神。
  上午升完堂那会儿向南找的壬县丞,中午大家都在后院吃的饭,商量了一下午想出点苗头,等又吃了顿晚饭,终于拍板定下个法子,壬县丞跟闻衙头都留在后院客房没让走,张寒郑浪连夜装扮一番从衙门后门悄悄出去做事,其他人暂且留在县衙里静待消息。
  作者有话要说:  向南:伙计们,搞事否?
  张寒:搞搞搞!!
  闻武:搞!!!!
  郑浪:搞。
  卫江&大树&刘通&金常:搞
  阿悦:搞个大的!
  壬县丞:那就……搞?QAQ
  蓝天:各位领导,喝口茶再喊口号吧!


第127章 宣传队
  之所以让张寒跟郑浪大半夜的出去,盖因两人好歹也是世家出生,哪怕是跟着向南在外奔波一年多,平日里两人也不是纨绔,一身“京里来的”气质还是很好忽悠人的。
  另一个,长青帮的人消息自然灵通,张寒郑浪乃新任县令护卫,这个肯定是知道的。
  向南他们不怕长青帮在郡城那边的靠山,就怕地下这群人要弄个鱼死网破,所以说,从内部去瓦解是最好的,可以说不费一兵一卒。
  任何团体都不可能坚固如铁板一块,更别说是像长青帮这种有些年头且越来越强涉及利益也越来越大的帮派,牵涉到利益地位权势。
  而吸收成员又毫无限制,这种帮派内部抱团想要争权获得更多好处的人,自然是多得不能再多了。
  刚巧闻衙头和壬县丞在武陟县呆的时间不算短,对长青帮内部的事儿也算是了解,长青帮的三当家跟闻武甚至还是一起喝过酒的交情。
  对方吐露过对长青帮未来的忧患,对目前长青帮的行事风格也不甚认可。
  若不是因为三当家乃长青帮发源武馆馆主的唯一儿子,长青帮需要他当吉祥物,怕是早就被弄下去了,目前看来是长青帮里三个当家里最没有存在感的架空人物。
  张寒跟郑浪需要做的就是代表向南去跟这位三当家趁着月黑风高黑灯瞎火的交流一番。
  如果不成功的话,今晚或许那位长青帮的吉祥物就要就此长眠了。
  好在闻武跟壬县丞没有看错人,这一夜的交流很顺利。
  虽然一开始挺不顺利的,哪怕是张寒跟郑浪佩刀都拔出来了对方依旧表现得模棱两可,直到两人将向南写的关于日后县衙与长青帮如何和平共处的初步设想计划书拿出来,对方看了之后果断拍板答应。
  向南倒是因此对这个三当家的高看一筹。之前闻衙头说起三当家觉得现在这样继续下去长青帮长久不了,那时候向南就想着,这个三当家怕是十分在乎长青帮。
  要不然干脆就跟其他人一样,能捞钱的时候使劲捞,出事了收拾东西跑路就完了。
  想想也是,毕竟长青帮一开始就是一家武馆,之后因为当时衙门不作为,于是为了保护街坊四邻,馆主带领学徒巡街保证治安。
  到最后追随者越来越多,馆主一死,三当家当初一开始又是个读书的,自然就被别人把控了武馆,最后甚至改名长青帮,彻底占据武陟县,俨然从保护神变成了地头蛇。
  既然三当家有那个意思,向南也没有必要真就将长青帮给弄没了,一来里面帮众多,需要慢慢来。
  二来么,无论是哪朝哪代,黑道虽然一直在那啥,可却是难以灭彻底根除的存在。
  世界有光,自然会有暗。
  若是用得好,未来的长青帮甚至还能帮上大忙。
  不过三当家那里搞事肯定是需要一点时间的,趁着这段时间里,向南在处理各种鸡毛蒜皮事件中抽空拟定了城管部门,从皂、壮两班中抽调,专门负责县城内小纠纷,协助县城治安管理。
  另外商户管理也需要琢磨一下,毕竟武陟县还是挺多商户的,刚好可以帮皇上试验一下商会管理机制。
  事实上江南那边也不是没有商会的初步模式,可那种都是完全由商人推拒选出的,是纯粹代表商人跟有关衙门对话的组织。
  向南需要的是能让商人与县衙通话,转过头来也能对商人实施有效的有力度的管理监督机构。这个内部成员的构成方式自然就不能像那样单方面选取一方人马了。
  这种限制规定包括消费者、商人以及衙门。
  不过这个后面再慢慢来,现在当务之急还是将宣传队修路队都给弄出来。
  修路队自然是要把县城这边跟下面各乡各寨修通道路方便交流,东云郡这边的大山可是物产丰富,等以后跟山上寨子里的少数民族关系打好了,说不定还能商量着弄个啥东云郡武陟县特产山货卖到大业全国各地去呢。
  当然,一切前提还是转回到民族问题上。
  所以还是先把宣传队弄出来吧,武陟县这边的宣传队可是要冒着生病危险去宣传,所以向南第一个找的就是本身就是苗人的恭依教谕。
  恭依教谕本人真的是超级没有存在感,向南都想不知道恭依教谕是否对于坚持走仕途而被赶出出生成长的寨子而后悔过,如果这样的生活就是他舍弃这么多最终换来的。
  向南是在类似于县衙图书馆的卷宗室找到恭依教谕的,之所以没有派人直接叫恭依教谕去见他,是因为向南希望这场谈话是在私下里进行的。
  捧着书转身之间突然看见向南,恭依教谕显然是意外的,虽然依旧是棺材脸,可眼神愣了愣,而后恢复了平日里一潭死水的模样。
  “大人是来找什么卷宗的么?”
  恭依教谕躬身抬手行了礼,而后低垂眼帘礼貌性的问候。或许是因为不大经常说话,恭依教谕嗓音有些低哑。
  向南看见恭依教谕的时候就已经挥手让四大护卫留在门口,最近向南已经熟悉了县衙,蓝天也被允许可以趁着向南这边没需要的时候跟着大树跑。
  大树就是被抽调出来的城管队小队长,蓝天脑子灵活,跟着跑还能帮上一些忙。一时间卷宗室里只有向南跟恭依教谕两人。
  向南往一边红木案桌方向抬了抬下巴,而后背着手率先走了过去,“恭依教谕,咱们说说话吧,本官正好有件事想问问你的意见。”
  询问一个教谕的意见?
  虽然这种事在别的县衙里还是有可能发生的,可是在武陟县县衙却实在叫人意外,究其原因却是因为恭依教谕的身份。
  恭依教谕已经来武陟县县衙任职八年了,一开始他进来的时候甚至除了自己的房间和县衙大门,其他地方都不允许随意走动。
  一直到上一任县令开明,恭依教谕这才开始接手原本就该属于他的公务,最让恭依莱满足的是卷宗室也可以任由他出入了。
  可惜长达数年的被汉人抵触防备,已经几乎将恭依莱年轻时那种近乎天真的想法磨灭了。恭依莱喜欢汉文化,也渴望自己的族人能够像山下的那些汉人一样生活,他也为此而努力过。
  年幼时因为对汉文化的向往,恭依莱也曾偷偷买了四书五经杂书等物回去自己学习。
  一开始不识字的时候就去悄悄拜访那位一直在教他汉文的独居老猎户,书越看越多,恭依莱开始渐渐明白外面的世界有多大有多精彩,可他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族人。
  既然大家都是大业百姓,为什么不能下山去跟他们一起学习生活?可惜不仅仅是苗人,便是汉人对他们也有诸多隔阂。
  于是他努力读书考取功名,期盼自己入仕之后能够改善这种状况。
  少年时大抵总会豪情壮志的以为自己能凭借一己之力改变世界。
  可惜到最后撞得头破血流,身边没有一个亲人朋友,恭依莱依旧是个没什么存在感手上也没什么力量的生活在汉人堆里的苗人。
  偶尔有地痞流氓甚至轻蔑的称呼他“苗子”。
  新来的县令看起来还不错,可惜这些依旧跟他没有关系,在一切如常的安静了将近一个月后,这位大人突然找上他,说有件事要跟他谈谈。
  恭依莱面上犹如死水一滩,心里却沉得厉害,或许自己的运气终于用光了,这位新来的大人据说是是吴越人,纯正的汉人,在京城也很有背景。
  这样的人若是嫌弃手下有个异类般的苗人因此而想要将他踢出衙门,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或许被踢出衙门之后他还能厚着脸皮回山上独居也说不定,偶尔还能偷偷回去看看父母兄弟姐妹们。
  维持生计的话或许打猎不行,只能试试采摘山货再挖点陷阱期待偶尔能有猎物掉进去……
  恭依莱如此安慰自己,面上不变的跟着走了过去,听见向南谈话的开始段落依旧恭敬的躬身拱手,“大人尽管吩咐。”
  向南自是不知道自己一句话能让这位木讷得浑身上下透着股非主流丧气的教谕内心戏瞬间这般丰富,只斟酌了一下语言,而后说到,“本官欲设立一全新附属部门,名曰宣传队,主要职责是下乡上山为老百姓们宣传一下咱们县衙的一些方针政策,另外也能收集一下民意,比如说哪里有什么困难解决不了的,又或者觉得县衙哪里做得不够好的。”
  “这也算是县衙跟老百姓们的一个沟通传话的部门,宣传部本官在北肃郡大山县任职时就已经实践并确定发展成熟了。不过武陟县毕竟跟大山县不同,这边老百姓成分不一样,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忌讳,若是冒冒然就派人上山接触寨子里的人,怕是要生出些误会纠纷来。”
  “所以本官想着,恭依教谕乃苗人,若是能够提些意见也是好的。”
  说罢拿出自己写好的临时宣传部计划方案,态度诚恳的请恭依教谕查看纠错。
  恭依莱有些愣神,缓了缓才抬眸看了向南一眼,见向南面上表情确实诚恳而非捉弄玩笑,这才迟疑的伸出手,最后将那份装订好的小册子双手接了过来。
  恭依莱甚至内心有些迟钝麻木的想,或许是今天天气比较舒适,所以自己其实已经在卷宗房里不小心睡过去了,现在这一切都是在梦里。
  可哪怕是在梦里,恭依莱也克制不住的生出一种激荡的情绪,骨子里沉寂了太久太久的血液开始渐渐回温,最后沸腾翻滚。


第128章 过年
  恭依教谕思想如梦如幻内心热血沸腾,所以向南发现自己这位棺材脸苗人教谕在看完他的计划书之后,眼神都变得火热了。
  跟瞬间被人魂穿换了一个人似的,说的话也越来越多,并且这种趋势还有似决堤之黄河堵都堵不住。
  索性向南现在并不认为需要堵,所以在恭依教谕说话的时候就拿了自知的炭笔掏出小本子进行速记,将恭依教谕说的话里面有用的点全部都迅速记下来。
  这些等回去之后整理一下就能将宣传队的计划书完善至少百分之六十,向南开始庆幸自己遇见的教谕是恭依教谕了。
  若是没有恭依教谕恰好就是苗族的,怕是向南还要冒着生命危险去努力感化一位有知识学问想法的苗人。
  当然,这种情况下除非向南运气很好的遇见了一位同样渴望改变自己族人现状,同时又对向南这样的汉人抱有一定期待,最好还是独居的苗人。
  三者但凡缺一,向南觉得自己可能会在感化对方之前先被打死。
  这天下午在恭依教谕这里,向南系统的全面的了解了一下苗人的习俗文化忌讳习惯,另外也了解到了苗人的生活状况,这些无疑对以后宣传队进行工作将会带来巨大的作用。
  “恭依教谕,今天你说的这些可是帮了大忙了,不过能者多劳,现在的情况你也知道,宣传队的事还是要劳烦你多多操劳,以后宣传队在吸收另外的汉人以外少数民族队员之前,就由恭依教谕兼任队长吧。”
  宣传队的事向南还要慢慢整理一下资料,毕竟这冒冒然的公开招收宣传队编外人员,到时候大家一听说是要上山跟山寨里的人交流。
  甚至到时候他们小队要几个人进入数百人的山寨宣扬啥狗屁苗汉一家亲鼓励苗人多多下山加强交流,大家伙还不得第一时间担忧自己的小命?
  到时候怕是贴了公告招人,再好的待遇也没几个人敢来,便是敢来了,怕是质量上也达不到向南想要的那种程度。
  想要去跟原本就与汉人有隔阂的民族,首先就是需要性格温和宽厚,并且足够的诚恳善良,这些品质都是最基本的。
  越是生疏的双方,对彼此的情绪越是敏感,但凡宣传队的人有谁不小心表露出不礼貌,怕是就要直接惹恼对方,以后再想上山做宣传工作就更难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