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科技狂人-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还沉浸在成功喜悦当中的联华电子,被唐焕泼了一头冷水后,也只能乖乖地受着,毕竟差距就在那里明晃晃地摆着。

不过,联华电子也不能说没有委屈,要知道,人家AMD在生产兼容产品的领域,可是经营多年、已经颇有底蕴了。

包括CPU在内的每种芯片里,都存在着大量的电路门,其在理论上是完全可以用布尔数学逻辑来表达的。

做为站在前人肩膀上进行改进的兼容厂商,优化内容就包括精简电路门。

联华电子好比初一的学生,代数合并同类项只会做a*c+b*c=(a+b)*c这样的简单题目;AMD好比高年级的特优生,连奥数难度的题目都不在话下了。

在双方之间具有如此明显差距的前提下,能做出题目的正确答案就已经不错了。

所以,没从唐焕这里得到多少表扬的联华电子,还是挺冤枉的。

在显示器部件、主机电源等等的外围设备生产上,郭氏兄弟的鸿海表现的非常抢眼,唐焕暗自点头不已,果然有代工大厂的潜质。

简而言之,本次视察,唐焕把凝聚在自己身旁的产业伙伴,基本上都敲打了一遍,让其共同分担来自外部市场的巨大竞争压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向心力。

不过,等到了大学演讲的时候,唐焕就立刻换上了让人如沐春风的笑脸,和学子们交流起经验和心得来。

宝岛在大学教育方面,着实培养了一批功底扎实的理工科人才。

原本时空里,这批华人在硅谷俨然成了一小股技术中坚力量,虽然没有雅虎杨致远那么赫赫有名,但同样成就斐然。

唐焕在谈笑风生之中,也是在找印象当中稍微有点名望的人。

校园学子们对唐焕的欢迎,除了对其成功的崇拜之外,不排除利益因素在内。

因为唐大老板实实在在地推出了资助赴美留学深造计划,而且不但学业成绩优秀的人有希望得到这个名额,在诸如体育、艺术等等方面具备特长的人,也在考察范围之内。

……

等到晚上的时候,一直做着隐形跟屁虫的翁菁晶,笑嘻嘻地问道:“大人物是不是也能当一个好演员呢?比如这些天,我就发现你形象切换非常频繁,而且天衣无缝。”

“你这是在讽刺我么?”唐焕笑着拍了一下翁菁晶,相比于关芝琳那个小草包的可爱,眼前这个小魔女也同样非常讨喜。

“怎么会呢。我只是觉得你好厉害,不管做什么都能精通。”翁菁晶迫不及待地送上崇拜的表示。

“我让人带着你去游玩,你怎么不去?”唐焕惬意地问道。

“没意思,还是呆在你身边好玩。”翁菁晶不假思索地回答了一句。

迎着少女清澈的崇拜目光,唐焕的征服欲又开始泛滥了。

……

宝岛之行,可谓皆大欢喜,一扫之前由邓俪珺劳军演出所引发的阴霾。

见事情处理得差不多了,唐焕赶紧动身前往日本,除了照例视察之外,主要是想搜刮点好东西。

米高梅这个赔钱货,被唐焕接管之后,由于积弊已久,一时半会很难整顿出成效来。

亲眼见识到米高梅的糟糕后,唐焕甚至开始怀疑,科克?柯克里安是不是像原本时空的那样,打着等对方熬不住了,再将米高梅买回去瞎折腾的算盘。

虽然有着科威特王室的资金支持,可以慢慢调理米高梅,但这显示不出来唐焕与众不同的本事,搞不好还会让那些打算通过此事检验自己能力的合作伙伴,产生不过如此的念头。

毫无疑问,越早出成绩,对唐焕越有利。

于是乎,唐焕把脑筋动到了米高梅庞大的影片库上。

原本时空里,泰德。透纳之所以买米高梅,就是冲着这一点,打算用其影片库来充实透纳广播公司的播放内容。

像北美这种拥有成熟商业环境的地区,版权保护的意识,早已经深入人心。

当然了,具体操作过程中,也要看利益相关方,是否能够承受得起金钱、时间等等方面的保护成本。

但在电视台这个已经算得上老资格的行业里,大家还是非常守规矩的。

米高梅可以在这个领域里,进行授权方面的接触和谈判。

不过,彼此都是精明的商人,对方未必肯在这种没谱的生意上投入过多资金。

泰德。透纳也是因为有了自己的电视网,才如此一掷千金的。

唐焕有心学泰德。透纳,可他只有香江和奥克兰的两家独立电视台而已,暂时无力在这个领域进一步地扩张了。

有鉴于此,唐焕把目光转向了范围更广的大众消费市场,这里才是出真金白银的地方。

原本时空的1983年,VideocassetteRecorder——录像机即VCR,已经成了美国家庭的常见消费品,由此带来的各种经济效益,蔚为可观。

其在美国市场根深蒂固的地位,连1990年代风靡一时的VCD也无法撼动,直到DVD时代才开始松动,然后进入高清视频时代。

从录像机、VCD、DVD到蓝光,不管何种产品,都有逻辑上的三要素,即播放器、内容载体、存储格式,综合起来说,也就是所谓的视频标准了。

播放器——不管实际的家电还是计算机当中的软件,内容载体——不管是录像带、光盘还是硬盘文件,使用者都能有个明确的观感。

相较而言,确定内容如何存储的格式协议,就明显属于路人的角色了。

而各家厂商在视频标准的争夺上,向来都是刀光剑影,成者王侯败者寇都不足以形容这种惨烈,完全是赢者通吃,失败一方则是血本无归。

继DVD波澜不惊地一统天下之后,高清时代则是BlurayDisc——蓝光和HighDefinitionDVD——HDDVD两大阵营血拼。

蓝光一方为索尼、松下电器等企业组成的BlurayDiscAssociation——蓝光光碟联盟;HDDVD一方为东芝、NEC、三洋电机等企业组成的HDDVDPromotionGroup——HDDVD推广协会。

两者在技术方面有很多类似之处,差异明显的地方在于,蓝光光碟单面单层容量为25GB,单面双层容量为50GB;而HDDVD单面单层容量为15GB,单面双层容量为30GB。

所以,两个标准究竟谁能胜出,主要是看哪一方的支持者给力。

蓝光阵营的索尼,直接有自己的游戏机PlayStation3、好莱坞的哥伦比亚助阵。

HDDVD阵营得到了微软家用游戏主机Xbox360的支持,好莱坞的环球也加入进来。

当然了,也不乏两面下注的,如HP、派拉蒙等等。

这场每时每刻都在烧钱的标准大战,从2002年开始,直到2008年,才以东芝公司宣布决定终止HDDVD播放器、录制器的开发,停止生产PC/游戏用HDDVD光碟机,并结束其HDDVD业务而告终。

别看两个以日本公司为主角的标准阵营,斗得你死我活、精彩纷呈,但讽刺之处在于,真正决定他们命运的,并非完全是靠自己,而是美国的公司,比如好莱坞,甚至还有看起来不相关的零售业巨头沃尔玛。

同时,据说青睐于蓝光大容量存储能力的色_情电影工业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只不过这个因素,像其带动宽带互联网需求发展一样,无法摆到明面上来大肆讨论罢了。

彻底赢得高清视频标准之争的索尼,在往前倒二十多年的1980年代,却在录像机标准之争上栽了跟头,这里面未尝没有痛定思痛。

而唐焕这次到日本,自然知道去选择哪个标准才会稳赚不赔。

从技术角度来讲,播放器、内容载体、存储格式三者当中,播放器操作内容载体,而内容载体服务于存储格式。

因此,录像机大体上跟着录像带的历史而进步,而各自为战的存储格式纷争则由来已久。

录像带系统的发展,动力来源于更早时期电视机在美国的普及。

由于美国东部和西部时区不同,因此美国电视行业需要寻找一种设备,记录下东海岸的电视节目,等到西部也到了节目播出的时间再播放。

以此为契机,RCA、BCE和Ampex等多家公司,都参与了开发工作。

成立于1944年的美国存储设备制造商Ampex,算得上是这一行业的重要先驱之一,美国第一款实用的录音磁带和录像磁带,就出自它的手笔。

在制作了多台实验性的设备后,Ampex于1956年推出了第一款取得市场成功的磁带录像机。

该产品使用了两英寸即5。1厘米的磁带,被称为2‘Quadruplex格式,“Quad”的前缀,来源于其所使用的4个磁头,这种记录方式也被称为TransverseRecording——横向记录。

它录制NTSC格式时,转速为每分钟14400,PAL格式时对应的转速则为15000。一盘标准影带的长度为4800英尺,可录制1个小时的电视节目。

2‘Quadruplex录像机虽然成为了世界上第一种进入实用的电视录像机,但由于高达50000美元的价位,只有电视网以及最大的私人电视台,才能买得起它。

1959年,日本公司进入了这个领域,东芝研发出来一种不同于Quadruplex,新的磁带记录方法HelicalScan——螺旋扫描;可实现于ReeltoReel——卷对卷的磁带,这种形式基本上就是现在所流行的,世人所熟知的双磁头磁带结构。(未完待续。)

第0290章彼之英雄我之仇寇

索尼很快利用这项技术开始发力,它在1963年针对商务、医疗、航空和教育用途,推出了第一种ReeltoReel录像机2‘PV100,飞利浦的类似产品为1‘EL3400。

这些应用属于专业领域,而第一个针对家庭应用的录像机同样出现在1963年,是UKNottinghamElectronicValveCompany——英国诺丁汉电子真空管公司的Telcan。

但这个产品缺点太过明显,价格昂贵,一次只能记录20分钟,仅支持英国唯一可用的黑白格式,而且用户自行组装的时候,颇有难度。

可日本公司最善于解决这些问题,索尼在1964年推出了更成熟可用的家庭录像机CV2000。

Ampex和RCA也随之在1965年针对家庭消费市场,推出了他们自己的,价位在1000美元以下的ReeltoReel黑白录像机。

以此同时,非封装盘式系统逐步演变为了盒式。

1970年,索尼与其它七家合作制造商一起开发了一个工业标准,即索尼Umatic系统,其为世界上第一个商业化的盒式录像带格式。

这种录像带使用3/4英寸——1。9厘米的磁带,最大播放时间为90分钟。

由于使用的方便性,Umatic录像机很快横扫日本和北美市场的其它录像带系统,在电视台、学校以及商务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可以说,从1950年代到1970年代,录像带系统的发展,属于技术积累和优胜劣汰的阶段,还远远没有取得大众市场的成功。

直到1970年代后期,当欧洲和日本公司开发了带有更加精确的电子计时器和更长的录制时间的先进机器之后,VCR才开始成为一类大宗消费品。

到现在为止,市面上存在三种相互竞争的、物理上不兼容的不同盒式录像带技术标准。

其中,排在第三位的Video2000格式,是飞利浦在1978年推出的。

这种产品只在欧洲销售,由于其有限的特色,以及不可靠的名声,前景悲观,可以视为路人角色,直接忽略掉。

不得不说,日本的创新能力,未必具备多大的优势,但在技术改进和优化上,则屡屡占据着世界头把交椅。

而这次录像带格式之争,便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剩下的两个标准都属于日本企业,一方为率先推出Betamax的索尼,另一方为迅速跟进推出VideoHomeSystem——VHS的JVC——杰伟世。

当然了,在录像带系统发展前一阶段参与进来的厂商,虽然成了看客,但无碍于他们跟风生产来赚钱。

通过Umatic的初战告捷,索尼在录像机这个领域可谓是积累下了深厚的技术底蕴,Betamax便是从Umatic演化而来,于1975年推出的,其使用0。5英寸——12。7毫米录像带,存储方式为螺旋扫描,磁头数为2。

通常情况下,Betamax和Umatic一样,按照专业领域的使用习惯,支持的记录时间为60分钟。

不过在1977年,索尼推出了采用这个标准的、支持长时间的录像机sl–8200。可提供两个小时的记录时间。

而VHS标准则由JVC公司在1976年开发,背后有松下支持,其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在通常情况下,直接支持两个小时的记录时间。

两者相较而言,VHS提供了比Betamax更长的播放时间,同时磁带传送机构没有Betamax那么复杂。

另外就是,VHS比Betamax的快进和后退速度快很多,因为在磁带高速卷动之前,播放磁头就已经离开了磁带。

画质方面则是Betamax格式比较好,但这个优势对用户而言,往往没有更长的播放时间吸引力大,并且在进入美国的时候,被害怕冲击电影业务的环球告上了法庭。

索尼的Betamax之所以在第二阶段的录像机标准竞争中落败,原因非常复杂,比如自身因为第一阶段的市场竞争胜利而变得骄傲自大,专利技术并非足够优秀但却固步自封、运营上太独导致缺少合作伙伴等等。

而JVC以及它的后台老板松下,则姿态足够低,态度足够灵活,当RCA要求通过降低画质的方式增加播放时长的时候,索尼拒绝了,而松下则跪舔了。

于是就这样,双方阵营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决定性的变化。

不过,在大众应用领域败北的Betamax,在广播级应用领域当中却受到了青睐,毕竟后者更在意的是画质。

按照历史轨迹发展,这场标准之战的走向,要到1984年才会变得明朗起来,在此之前则各自拼命地跑马圈地,抢占市场。

唐焕熟知其中的利害关系,也知道如何选择,但自己的实力毕竟蔚为可观了,如果站到索尼这边,没准真能让索尼最后胜出了。

所以,原本时空的态势只能参考,唐焕还得实际考察一番,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在安川英昭的提前安排下,唐焕首先访问了索尼公司,其会长盛田昭夫和董事大贺典雄等人亲自出面招待,而社长岩间和夫则因为身体健康原因未能露面。

唐焕对此并未在意,因为他知道,按照历史轨迹发展,就在明年,岩间和夫会因为癌症撒手人寰,由大贺典雄接替社长的位置。

换而言之,未来的十几年内,索尼的当家人,就是眼前的盛田昭夫和大贺典雄。

虽然看起来自己被盛情款待,但唐焕并没有任何情绪波动。

自己值得如此的规格,而且日本人的礼遇,只是出于对强者的一种尊重罢了。

纵然点头哈腰、彬彬有礼,但其脑袋里的鬼主意仍然照打不误。

在寒暄过程中,唐焕对在日本国内极有声望的盛田昭夫,倒是特意观察了一番。

此人在二战期间曾经担任海军技术中尉,并认识了井深大,于是到了战后,两人共同创立了索尼。

和大部分公司创始人组合一样,井深大专于技术研发,而盛田昭夫则擅长公关。

其对索尼的贡献表现在多个方面,比如索尼在美国的融资和上市、创造了极为成功的Walkman“随身听”品牌、收购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可谓一路将SONY品牌推广至全世界。

不过,盛田昭夫并非一个安安分分的生意人,他的言论更是引人注意。

比如在1960年代,盛田昭夫创作了《学历无用论》,书中强调企业应该注重个人能力,而非学术背景。

这种观念对日本传统的雇佣积习提出质疑,并在当时的日本引起极大的反响,成为超级畅销书,再版十多次。他也借此博得了“打破传统框框,不拘一格起用人才”的美誉。

原本时空里的1980年代最后一年,盛田昭夫和政治人物石原慎太郎,共同编著了一本书——《日本可以说不》。

这本书的出版时期,正是日本经济形势表现最疯狂的阶段,索尼买了哥伦比亚,松下买了环球影业,三菱买了洛克菲勒中心……给人的感觉就是,日本恨不得把整个美国都买下来。

在这种日本经济强势增长的大气候下,该书迅速成为讨论热点,许多未得到授权的版本,被翻译成英文并在美国流通。

可以说,这本书因鼓吹日本应该在包括经济和外交的各个领域,提高自主地位,尤其是相对美国的自主地位而著名。

书中说道:“无端挑起战争的好战的日本人,制造南京大屠杀的残暴的日本人,这是人们对日本人的两个误解,也是‘敲打日本’的两个根由。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消除它。”

不过,在被授权的翻译中,并没有包括盛田昭夫的文章,据说是索尼公司担心自身利益受到影响所致。

彼之英雄,我之仇寇,如是而已。

虽然唐焕对盛田昭夫不感冒,但这不会影响到和索尼做生意。

何况,有了交流的渠道,才会有下手的机会不是。

就像翁菁晶曾经问的那句“大人物是不是也能当一个好演员呢”,答案当然是了,每个人的心里,可都是有一本《演员的自我修养》。

“这次来索尼公司打扰,感觉十分过意不去,我特意准备了小礼物,表达一下心意。”唐焕一摆手,随从送上来几幅他写的字,其内容均来自于《论语》,这部经典在日本上流社会里还是有一定地位的,日本皇室取名字就常常进行引用。

唐焕的书法完全拿的出手,盛田昭夫和大贺典雄显得十分高兴。

“我们也是准备了小礼物,倒是和唐先生心有灵犀一点通了。”盛田昭夫用目光示意了一下,随即秘书送上来一个精美的礼盒。

唐焕打开一看,原来是索尼正在极力打造的,同样也是盛田昭夫的得意之作——“随身听”Walkman。

“这个产品我可是闻名已久了。”唐焕装模作样地惊喜一番,甚至带上耳机,按下了播放键。

不可否认的是,索尼产品的质量确实有独到之处,就拿眼前这个耳机来讲吧,几十年后的大众货都未必能在音质上比得过。

唐焕微微一挑眉头,并非因为对索尼Walkman优秀品质的赞叹,而是他竟然听到了邓俪珺的歌曲,这是歌后今年上半年在日本发行的新单曲——《最初的梦想》。

看来,在礼物的选择上,索尼可谓是煞费苦心啊。当然了,这也显示出了索尼的公关能力。

通过这种礼尚往来,双方的会谈气氛自然更加融洽了,很快将谈话内容转向了正题。

唐焕并没有直接说,我想看看你们的Betamax和JVC的VHS,究竟哪个更好,而是走的迂回路线。

索尼今年在3。5英吋软盘和相应驱动器研发方面,取得了十分明显的进展。对此,二代方圆电脑是真的十分感兴趣。

要知道,目前在个人电脑上大行其道的外部存储设备是5。25英寸的软盘系统。这样的个头,实在让主机的机箱设计感到了不方便,而其在容量上的表现也差强人意。

另外,随着数据库应用研发的深入,新一代的计算机监控系统,也被列进入了哲儒的计划,顺理成章地,索尼的Betamax标准成了重点考察对象。

对于这两个潜在的市场,索尼公司都十分动心。

二代方圆电脑在全球范围内的月出货量,已经超过了10000台。

简单地算一下,如果索尼刚问世的3。5英吋软盘系统,能够成为二代方圆电脑所搭配的标准设备,那就意味着,具备了10000台的销量。

如果在高端机型当中,采用了常见的双软驱的配置模式,这个数字显然会再增加一些。

至于监控领域,索尼在之前的录像带发展第一阶段就有所涉猎,但由计算机控制的新一代监控系统,它还真是感觉到了新鲜和兴趣。

因此,当唐焕开始参观的时候,索尼尽力地展示着自己的优势,堪称毫不设防了。

在心里无视了索尼工程师们列队恭迎的虚礼后,唐焕把注意力直接放在了软盘系统的样品上,其规格为双面80轨9扇区,容量达到了720KB。

唐焕一挑眉头,这个指标只能说是中规中矩,如果考虑到3。5英吋的体积优势,还是极具市场竞争力的,但那是对索尼产品销售而言,自己的需求并没有得到满足。

随着唐焕的微机数据库系统、桌面出版系统的推出和流行,其对数据载体容量的需求日益迫切,最起码,突破1M是个硬指标。

在原本时空里,要到1984年,苹果电脑才开始采用索尼的3。5英吋软盘系统,而规格应该就是眼前这个样子,竞争对手IBM则在5。25英寸软盘系统上实现1。2M容量来应对。

唐焕相信,只要美国那边的市场需求刺激到日本这边的各种厂商,从双面80轨9扇区,跨越到双面80轨18扇区,将容量由720KB翻倍提升到1。44M,这个技术门槛最慢也能在今年年内迈过去。

像索尼这些骄傲自负的技术研发人员,大致都有一个通病,你可以提出合理的、拔高的、困难的需求,即使眼前做不到,他也不会如何反感。

而像RCA那样,要求Betamax录像带牺牲图像质量,来换取更长的记录时间,会让他感觉侮辱了自己的完美作品,心里如同吃了苍蝇一样不爽,从而拒绝改动也就理所当然了。

所以,当唐焕说道:“目前的这种3。5英吋软盘系统,我可以列入二代方圆电脑的可选配件名录当中,但如果你们能在年内将容量倍增至1。44M的话,我就将你们的产品定为必选配件。”

听到这个表态之后,索尼的技术负责人在稍作犹豫之后,立刻弯下腰去,撅着屁股回答,“哈伊,我们一定可以做到让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