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科技狂人-第3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着DVO1系统演示的各种功能,泰德·透纳啧啧赞叹道:“你这是逼着整个广播电视行业进行军备竞赛啊,我这边要赶紧武装起来了,毕竟距离第一届友好运动会的开幕也就几个月的时间了。”
唐焕老神在在地一笑,“那你得赶紧安排人手接受培训了,我的工具再先进,也需要你的操作员素质够硬。”
泰德·透纳微微颔首,话锋一转说道:“也不能总看你的高科技不断进军传统的广播电视领域的成果啊,你答应我的,让有线电视网络和高科技联姻的技术,是时候亮相了吧。”
“我就知道你心急了。”唐焕哈哈一笑,随即做了一个手势,示意对方和自己去上面的一层办公室参观。
泰德·透纳所说的“有线电视网络和高科技联姻的技术”,自然就是利用有线电视双向同轴电缆提供互联网相关应用服务的技术,即原本时空里众所周知的CableModem——线缆调制解调器了。
它的基本原理就是划出一个上行频率供互联网上传数据,而互联网下载数据则占用一个或以上的电视频道带宽。
利用有线电视网络提供计算机网络功能的实践,在1970年代末就出现了,休斯敦的林顿·约翰逊太空中心、华盛顿的沃尔特里德陆军医疗中心等政_府机构,分别部署了试验网络,速度达到了307。2kbps。
相比于当时传统公共电话网络拨号上网方式的普遍速度300bps,这个指标实在只能仰视了,即便现在互联网领域走在前面的太平洋电讯,能够提供的网络接入速度也不过1200bps、2400bps、4800bps几个档次而已,两者有着上百倍的差距。
只不过,试验网络要想真正走入商业应用领域,中间还有很长的路,这个实践成果的影响力,远远比不上互联网的前身——ARPANET。
到了1985年,也就是去年,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的IEEE802委员会定义了一个标准——10BROAD36,用于规范在有线电视网络的同轴电缆上建立一个10M的以太网。
唐焕自然有自己的技术推进节奏,没有必要跟着这些机构摸着石头过河地探索。
现在的互联网,之所以没有办法把速度飙起来,源于底层架构比以太网这样的局域网复杂不知道多少倍;而传统公用电话网络、有线电视网络使用自身的网络资源提供互联网服务,进一步加大了其中的复杂度。
从根本上来讲,把视角放到极致的微观——物理线路和上面传输的信号流,它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各种编码、解码的转换,这也是IT技术的终极奥义所在。不管是机械式、机电式、电子式,还是仍然处于科幻小说阶段的光电式、量子式计算机,只是工具不同而已,它们的演变只是为了提供更快的效率,转换此类数学上的编码和解码。
这些编码和解码属于软件成果,只要智力资源足够,就能推导出来;但转换这些编码和解码的运算器件,就要受制于硬件发展的客观水平了。
类似于唐焕麾下的研究中心已经推出了闪存这一产品,但现阶段只能简单用于板卡之类的固化程序存储,想不惜成本堆积出来一块固态硬盘也很困难,因为拿不出具备足够运算能力的主控制器。
现在互联网同样如此,各种方案里的编码解码和信号处理器运算能力相互制约,研究者们找不到一个最优的解。
唐焕就不一样了,他天生就有全局观,从原本时空几十年后成功的DataOverCableServiceInterfaceSpecifications——有线电缆数据服务接口规范即DOCSIS倒推,便知道现在应该怎么找到解决方法了。
DOCSIS大行其道的年代,有线电视网络基本发展到了Hybridfibercoaxial——混合光纤同轴电缆网络即HFC阶段。
它由光纤干线、同轴电缆支线和用户配线网络三部分组成:从有线电视台出来的节目信号,先变成光信号在干线上传输;到用户区域后,再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经分配器分配后,通过同轴电缆送到用户。
而现在,光纤技术的应用虽然开始得到极大的重视,但有线电视网络还处于CableTelevision——CATV,即干线也由同轴电缆担任的阶段,首先就不需要HFC上电视台到光纤干线的电—光信号转换,以及进入用户区后的光—电信号转换,难度下来了一大截。
在诸如此类的层层分解下,再抛掉QualityofService——服务质量即QoS、VoiceoverIP——网际协议通话技术即VoIP、数据加密解密、网络安全等等暂时用不到或者可以稍后考虑的特性,唐焕终于得到了一套属于自己、符合现在客观条件的CableModem——线缆调制解调器互联网服务技术解决方案。
唐焕之所以肯花十几亿美元的资金,帮助泰德·透纳收购大都会媒体的有线电视网络,除了想让自己的势力进入传媒领域、好莱坞的娱乐产业和传媒产业联姻之外,也是奔着有线电视网络具备提供互联网接入的能力。
要知道,原本时空里再过个十来年,CableModem逼着电信公司大力推动ADSL技术来抗衡,并成为一种主要的互联网接入服务方式。由此可见,它的潜力有多大了。(未完待续。)
第0696章财富对人的改造
10分钟之后再看。
……
“事关切身利益,手段粗暴一些也是没有办法的选择。”唐焕所无谓地耸了耸肩,“太平洋电讯在美国西部的模拟公用电话网络的规模,甚至要超过西欧的一个小国,绝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轻易放弃的。”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在被拆解前,倒也不是光靠着垄断的暴利尸位素餐,它在全美建设的电话网络是这个超级巨无霸引以为傲,向联_邦政府证明自己对电信行业的垄断利大于弊的最大资本。
从当初的一个著名广告里,也能看出该网络的质量如何尽善尽美:一位母亲在长途电话里听到儿子的声音后,差点以为对方就在自己身边,进而被感动得热泪盈眶。
MCI在向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发起挑战的过程里,从服务质量上还真挑不出对手的多大毛病,最后只能把攻击的矛头放在昂贵的通信费用上,并且脑洞大开地恶搞了那个著名广告:母亲听到儿子的声音,同样是热泪盈眶,但不是出于感动,而是担忧第二天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会邮寄来昂贵的话费账单。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被拆解后,七个“葫芦娃”继承下来的最宝贵的资产,就是这个网络了,因为品牌和长途业务一起留给了新的美国电话电报公司。
由于ISDN的前景被看好,像太平洋电讯这样拥有完善模拟电话网络的通信企业压力很大。欧洲那边的通信基础设施整体水平比不上美国这边,自然用不着心疼之前的资源投入,可以毫无负担地推倒重来,在模拟网络的废墟上建设一个崭新的数字网络。
不过呢,唐焕心里有数,他手上掌握着清晰的通信技术发展路线图,明白传统的模拟网络用不着被彻底抛弃,便可以通过DSL的技术改造和升级,从以提供声音服务为主的老业务模式,平稳过渡到以提供数据服务为主的新业务模式,进而在接下来的数字时代里继续大发利市。
要是没有这个依仗的话,当初唐焕殚精竭虑地从美国电话电报公司那里收购太平洋贝尔,不就成了赔本赚吆喝嘛。
DSL技术能够通过铜线或者本地电话网提供数字连接的原理就在于,通过利用现有电话线的附加频段,去克服在话音频带上传送大量数据的难题。
电话系统设计之初,主要用来传送话音调用,出于经济角度的考虑,电话系统设计的信号传送频率范围在300Hz到3。4kHz之间——虽然人的话音频率最高可以达到15kHz,但300Hz到3。4kHz的范围,已经足以保证通话双方很容易地辨别彼此了。
显而易见,本地电话网到最终用户的铜缆,实际上能够提供更高的带宽——至少可以从最低频率到200kHz,具体的上限为200kHz至800kHz不等,主要取决于电路的质量和设备的复杂度。
一般来讲,到最终用户分线器之间,接头越少越有利于提高带宽;线路传输路过的环境,电子干扰越小,越有益于提高线路带宽。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在地广人稀的美国建设的电话网络,恰恰在很大程度上符合这个要求。
普通老式电话服务所使用的频段——300Hz到3。4kHz的区间,DSL会继续保留,然后使用这个范围以外的频率传送数据。
如此一来,DSL在发展数据服务的同时,也完美兼容了原有业务功能。要知道,现在的拨号上网,一条线路无法同时打电话和上网,而那些不思进取、只顾着眼前利益的通信公司,巴不得用户再额外申请一条线路,好给自己多送一锭银子。
拨号上网的连接,是在公共电话网上用户端到端的电话连接,可以形容为,访问美国在线的用户,一旦成功拨号上网,那他就是直接连接到了美国在线。
与拨号上网的连接方式不同,DSL连接在用户设备——DSL调制解调器和电话交换机之间创建,然后交换机通过一些其它的协议,与用户真正要连接的ISP,比如美国在线,再创建连接。
这个区别给看起来完美无缺的DSL带来了一个限制,即如果用户到交换机的距离超过了5。5公里,服务质量会因为干扰而急剧下降。
换而言之,DSL对用户的服务可达范围——从电话交换中心到用户的线路长度,与数据速率成反比关系。
正是因为在信息流编码解码对硬件处理能力要求苛刻之外,诸如服务距离之类的小限制,唐焕才让CableModem在商用方面走到了DSL的前面。
可以说,DSL目前还是一个战略武器,唐焕用它来确保自己的地位,等拨号上网的速度达到56kbps,并且无法满足要求的时候,已经完善得差不多的DSL就必须接棒了。
至于DSL和CableModem的竞争关系,唐焕才懒得去操心,反正这个庞大的市场不可能是自己左右互搏玩——除了太平洋电讯和透纳广播公司之外,还有众多的其它分羹者。
相比之下,唐焕在两种解决方案里都掺合一脚,才是通吃各方、稳赚不赔的高明之举。
见唐焕在DSL和CableModem的布局上有着自己的考虑,泰德·透纳也就不去试图影响了,毕竟对方肯定比自己把握得更到位,层次不一样嘛,于是他转而问起了具体运作CableModem的相关事宜。
“DVO1系统虽然也是全新的产品,但终归还在广播电视的传统范围里,有经验可以借鉴,但CableModem就属于彻彻底底的新生事物了,你可要给我这个先行者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唐焕也不推辞,点头道:“我觉得,透纳广播公司首先可以从自身做起,先通过CableModem建立起来一个企业内部网,就像硅谷库比蒂诺那边一样。”
10分钟之后再看。
……
“事关切身利益,手段粗暴一些也是没有办法的选择。”唐焕所无谓地耸了耸肩,“太平洋电讯在美国西部的模拟公用电话网络的规模,甚至要超过西欧的一个小国,绝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轻易放弃的。”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在被拆解前,倒也不是光靠着垄断的暴利尸位素餐,它在全美建设的电话网络是这个超级巨无霸引以为傲,向联_邦政府证明自己对电信行业的垄断利大于弊的最大资本。
从当初的一个著名广告里,也能看出该网络的质量如何尽善尽美:一位母亲在长途电话里听到儿子的声音后,差点以为对方就在自己身边,进而被感动得热泪盈眶。
MCI在向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发起挑战的过程里,从服务质量上还真挑不出对手的多大毛病,最后只能把攻击的矛头放在昂贵的通信费用上,并且脑洞大开地恶搞了那个著名广告:母亲听到儿子的声音,同样是热泪盈眶,但不是出于感动,而是担忧第二天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会邮寄来昂贵的话费账单。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被拆解后,七个“葫芦娃”继承下来的最宝贵的资产,就是这个网络了,因为品牌和长途业务一起留给了新的美国电话电报公司。
由于ISDN的前景被看好,像太平洋电讯这样拥有完善模拟电话网络的通信企业压力很大。欧洲那边的通信基础设施整体水平比不上美国这边,自然用不着心疼之前的资源投入,可以毫无负担地推倒重来,在模拟网络的废墟上建设一个崭新的数字网络。
不过呢,唐焕心里有数,他手上掌握着清晰的通信技术发展路线图,明白传统的模拟网络用不着被彻底抛弃,便可以通过DSL的技术改造和升级,从以提供声音服务为主的老业务模式,平稳过渡到以提供数据服务为主的新业务模式,进而在接下来的数字时代里继续大发利市。
要是没有这个依仗的话,当初唐焕殚精竭虑地从美国电话电报公司那里收购太平洋贝尔,不就成了赔本赚吆喝嘛。
DSL技术能够通过铜线或者本地电话网提供数字连接的原理就在于,通过利用现有电话线的附加频段,去克服在话音频带上传送大量数据的难题。
电话系统设计之初,主要用来传送话音调用,出于经济角度的考虑,电话系统设计的信号传送频率范围在300Hz到3。4kHz之间——虽然人的话音频率最高可以达到15kHz,但300Hz到3。4kHz的范围,已经足以保证通话双方很容易地辨别彼此了。
显而易见,本地电话网到最终用户的铜缆,实际上能够提供更高的带宽——至少可以从最低频率到200kHz,具体的上限为200kHz至800kHz不等,主要取决于电路的质量和设备的复杂度。
一般来讲,到最终用户分线器之间,接头越少越有利于提高带宽;线路传输路过的环境,电子干扰越小,越有益于提高线路带宽。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在地广人稀的美国建设的电话网络,恰恰在很大程度上符合这个要求。
普通老式电话服务所使用的频段——300Hz到3。4kHz的区间,DSL会继续保留,然后使用这个范围以外的频率传送数据。
如此一来,DSL在发展数据服务的同时,也完美兼容了原有业务功能。要知道,现在的拨号上网,一条线路无法同时打电话和上网,而那些不思进取、只顾着眼前利益的通信公司,巴不得用户再额外申请一条线路,好给自己多送一锭银子。
拨号上网的连接,是在公共电话网上用户端到端的电话连接,可以形容为,访问美国在线的用户,一旦成功拨号上网,那他就是直接连接到了美国在线。
与拨号上网的连接方式不同,DSL连接在用户设备——DSL调制解调器和电话交换机之间创建,然后交换机通过一些其它的协议,与用户真正要连接的ISP,比如美国在线,再创建连接。
这个区别给看起来完美无缺的DSL带来了一个限制,即如果用户到交换机的距离超过了5。5公里,服务质量会因为干扰而急剧下降。
换而言之,DSL对用户的服务可达范围——从电话交换中心到用户的线路长度,与数据速率成反比关系。
正是因为在信息流编码解码对硬件处理能力要求苛刻之外,诸如服务距离之类的小限制,唐焕才让CableModem在商用方面走到了DSL的前面。
可以说,DSL目前还是一个战略武器,唐焕用它来确保自己的地位,等拨号上网的速度达到56kbps,并且无法满足要求的时候,已经完善得差不多的DSL就必须接棒了。
至于DSL和CableModem的竞争关系,唐焕才懒得去操心,反正这个庞大的市场不可能是自己左右互搏玩——除了太平洋电讯和透纳广播公司之外,还有众多的其它分羹者。
相比之下,唐焕在两种解决方案里都掺合一脚,才是通吃各方、稳赚不赔的高明之举。
见唐焕在DSL和CableModem的布局上有着自己的考虑,泰德·透纳也就不去试图影响了,毕竟对方肯定比自己把握得更到位,层次不一样嘛,于是他转而问起了具体运作CableModem的相关事宜。
“DVO1系统虽然也是全新的产品,但终归还在广播电视的传统范围里,有经验可以借鉴,但CableModem就属于彻彻底底的新生事物了,你可要给我这个先行者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唐焕也不推辞,点头道:“我觉得,透纳广播公司首先可以从自身做起,先通过CableModem建立起来一个企业内部网,就像硅谷库比蒂诺那边一样。”(未完待续。)
第0697章无法平静的欧洲
还差一点没码完,过半个小时再看。
……
如何通过“舆论机器”包装一个人大有学问,唐焕的神格是东方的君子风和西方的绅士风;乔布斯则像一位夸张的国王。
为了具有自己的特色,盖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选择了平民路线。
比如,即使坐拥可观的财富,他仍然拒绝乘坐豪华轿车,飞机也是乘坐二等舱;在公开的场合里,试图表现得平易近人,耐心地与怀疑的记者斡旋,毫无倦意地回应绝大多数请求,甚至兴之所至地表演一下。
当然了,这种“造神”运动不管形式上如何花样翻新,本质上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不论唐焕、乔布斯,还是盖茨,都被描述为麾下企业之所以能够创建和发展壮大的神话,以及对外的唯一代表。
只不过,虽然神格可以走捷径地模仿着运作,但神力就需要老老实实地积累了。
这个月中旬成功上市的微软公司,市值接近7亿美元,和当初EA借壳上市的市值十几亿美元、方圆电脑IPO的市值几十亿美元,根本没法比。
所以呢,不管盖茨在各大阵营之间怎么左右逢源,在唐焕面前,其还得谨守小弟的本分,做到有问必答——这也是真正的硅谷霸主纵容他的前提条件。
在车上当面正式祝贺微软成功IPO、盖茨跻身亿万富翁俱乐部后,唐焕问起了自己关心的正事,“IBM的下一代个人电脑PS/2项目,现在进展得怎么样了?”
“从微软和IBM联合开发新操作系统OS/2所用的样机来看,PS/2产品在今年年底上市,应该问题不大。”因为有暗中提供参考情报的秘密协定,所以盖茨也没有藏着掖着,痛快地回答着。
他在这方面确实没什么节操可言,就像他和IBM也称得上合作伙伴了,但通过精心的交易协议设计,转过头来就把MSDOS销售给蓝色巨人深恶痛绝的IBMPC兼容厂商,这部分软件许可费用,成为了微软公司一个主要的利润来源。
观察着唐焕的脸色,盖茨笑道:“看起来,似乎IBM的研发进度有点慢,但PS/2确实非同小可,值得仔细打磨。这个全新的封闭平台,重新设计了一种叫做MicroChannelArchitecture——微通道架构的总线,具有大型机System/360那样的特性,可以搭载Intel8086、Intel80286、Intel80386的全线CPU,再加上支持多任务,以及图形用户界面功能的全新操作系统OS/2,进而在软件上保持了兼容性,甚至可以和IBM大型机平台融为一体。”
唐焕打了一个哈哈,开起了玩笑,“我还以为,PS/2项目进展迟缓,是你通过拖慢操作系统OS/2研发的脚步,暗中帮我忙呢。”
盖茨颇为烦恼地摆了摆手,“我倒是想让你欠一个这样的人情,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啊,联合研发新操作系统OS/2所遇到的问题,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唐焕笑而不语,这一点他当然早就清楚。掌控一切的IBM和雄心勃勃的微软,怎么可能真的琴瑟和鸣,彼此利益诉求的根本性差异,让他们双方从一开始便处于貌合神离的状态。
尤其根据经验,这里面还会滋生一个人之常情的因素,在无形中掣肘——微软成功上市后,只要具有优先认股权的微软程序员们不犯傻,都凭此腰包鼓了起来,这让自视甚高、本来就闹矛盾的IBM工程师情何以堪?
“OS/2的出现,让MSDOS和Windows的地位有点尴尬啊。”唐焕不动声色地刺激着盖茨的神经。
“没办法,能和IBM合作,本身就是一种资源。如果我们不委曲求全,可能就会被别人取而代之了。”盖茨貌似浑不在意地耸了耸肩,“四代方圆个人电脑虽然取得了先发优势,但PS/2也可以通过观察,拿出针对性的反制方法。我倒是挺期待你们双方接下来的这场大战。”
唐焕微微颔首,盖茨倒也没有说错,像IBM这种根基深厚的老牌企业,自然有足够的资源为自己争取一次喘息的机会。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如果连精心打造的新一代个人电脑架构PS/2,最终也落败的话,那IBM可能真的要认栽了。
所以,即将到来的PS/2和四代方圆个人电脑之争,或许还要加上一个已经被蓝色巨人抛弃的IBMPC兼容机的升级者,闹哄哄地参与进来,将成为确定个人电脑标准走向的最终一搏。
事实上,唐焕并没有小瞧PS/2。原本时空里,虽然其因为市场失败而被百般贬低,但主要原因还要归结到IBM的运作存在问题,并非技术本身一无是处。
举一个小例子就是连接键盘和鼠标的PS/2接口了,其甚至在USB接口的键盘和鼠标成为主流的时代里还有容身之地,因为它具备的“全键无冲突”特性,可以让一些机械键盘工作的时候如鱼得水。
人们在新领域的第一个成果往往无法做到尽善尽美,IBMPC便是一个例子,存在着不少设计上考虑不周的地方,尤其和以上帝视角推出来的方圆个人电脑比起来,越发地蠢笨,比如缺少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