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科技狂人-第3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真要那么做的话,那我们就是下一个IBM。在大型机时代称王称霸的蓝色巨人,在目前的微型机时代如何举步维艰,甚至距离被华尔街分拆只差一步,大家有目共睹。”

“而截止到目前,还没有任何实际收入的NeXT,仅凭创新就得到了多少人的追捧?说不定,人家真的可以在下一波技术进步大潮中独在鳌头呢。”

“站在高处,纵然风光无限,可我却更加忧心于我们的大船,下一个明确的方向在哪里?还能航行多远?”

“好在,你们依然保持的务实工作态度,让我安心了不少。”

……

听着大老板的警醒之言,众人凛然受教。接下来的例行年度春季开发者大会,以及studiOS1988发布会等等事宜,越发紧锣密鼓地展开了。

这天下午唐焕刚从哲儒研发中心出来,一边背着手往自己的办公室步行,一边在心里总结现阶段所取得的技术成果,以对照通盘的路线图,突然听助理在身后提醒道:“老板,乔布斯在和您打招呼。”

唐焕闻声抬头望去,正好看到乔布斯一脸不爽的样子,连忙哈哈一笑,“非常抱歉,史蒂夫,刚才想事情入了神,没有听到你说话。”

乔布斯释然地点了点头,“看你刚才走路的姿势,和那些老人家没什么不同。唐,我们同岁,可你开始显出老态了。听我的建议,修习禅宗,每天也抽出时间进行冥想吧。”

“胡扯,我的身体棒着呢,现在就去当电影动作明星都没有问题。”唐焕连忙摆手,断然拒绝乔布斯的推销和蛊惑,转移话题道:“NeXT计算机的研发进度如何了,上次融资的时候,你可是拍着胸脯保证,今年一定会推出产品。”

“我的NeXTSTEP,在IBM那里有多受追捧,你不会没听说吧。难道对方还会相信一个没有影子的产品?我这次来找你,就是谈NeXT计算机发布会的事情。”说到这里,乔布斯一脸的悻悻之色,“本来,我计划直到产品发布的时候,才公布IBM购买NeXTSTEP授权的消息,好给盖茨一个‘惊喜’,可IBM非要坚持按照流程马上披露,该死的官僚作风。”

“终于有产品推出,能看到销售收入了,真不容易啊!”唐焕肆无忌惮地打趣了一句。

“没有收入怎么了?”乔布斯不以为忤地嘿嘿一笑,“唐,我告诉你,最近日本佳能打算注资NeXT一亿美元,以取得NeXT的16。67%股份。现在,NeXT的价值,已经从1。25亿美元,上升到了6亿美元。”

微微一愣的唐焕,朗声大笑,“拥有我的名、你的口才,NeXT还真能到处招摇撞骗啊!”(未完待续。)

第0791章1G容量硬盘

好像小区物业在给墙体刷涂料,断了网络,幸好我已经有了经验,不用跑网吧,找到了应急的办法。

……

这些天,关于NeXT公司的近况,已经汇总到了唐焕手上,可佳能注资这档子事,他还是头一次听说,不过转念一想,也就释然了。

正如原本时空里,乔布斯终其一生也不曾赏脸到中国一趟,以至于没能给捧他臭脚的粉丝们一个闻其体味的机会,但却频频光临亚洲另外一个国家——日本。

现阶段,乔布斯仍是日本的常客,进而NeXT项目研发,得到了日本业界的重要支持。

按照设计,NeXT计算机的外部存储器系统解决方案当中,除了硬盘之外,还有一种名为磁光盘的设备,以替代容量小且读写速度缓慢的软盘、容量虽大但体积也较大的CDROM。

磁光盘的技术实现原理为克尔效应,即物质因响应外电场的作用而改变其折射率的一种效应,包括佳能、索尼在内的不少日本公司,都在这一领域积极攻关。

熟知技术发展路线图的唐焕,当然知道磁光盘这个应用概念,所以兴趣不大,也没动力涉足这一领域。

索尼对磁光盘研发表现得如此积极,那是因为诸如随身听之类的消费电子产品,是其一大主营业务,可CD随身听有着非常明显的美中不足之处——设备体积过大,并且不能擦写,而磁光盘随身听则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

原本时空里,索尼确实在这个方向上取得了成功,最终推出了风靡一时的MD随身听,直至被MP3播放器击败。

不过,磁光盘的应用范围相当有限,主要集中在日本。

当然了,现阶段的磁光盘,还是一个显得生机勃勃的新生事物。而佳能提供的磁光盘计算机存储解决方案,满足了乔布斯对NeXT计算机在机箱尺寸上的苛刻要求,进而成为了NeXT计算机的标准存储设备。

自然而然地,被NeXT公司的光鲜背景忽悠住了的佳能,希望自己成为NeXT计算机的唯一磁光盘存储设备供应商,而没有比成为NeXT公司股东更有保险的方法了。

只能说,现在日本太有钱了,佳能不介意自己被忽悠着花一亿美元赌一个未来,可谓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了。

对于唐焕这个明显的挪揄,乔布斯难得平静地点了点头,“必须承认,NeXT公司股东名单上有你的名字,确实会带来一些与众不同的便利。”

唐焕慢慢收起笑容,不动声色地端起面前的杯子,浅浅地喝了一口。盖因乔布斯可不会如此好说话地把功劳分摊给旁人。事出反常必有妖,接下来,这伙计肯定有不好打发的事要说。

果不其然,只听乔布斯继续说道:“我这就要为NeXT计算机举行发布会了,你有时间参加吧?”

“应该没有问题。”唐焕点了点头。

“我听说,哲儒最新版本的图形用户界面操作系统——studiOS1988,也准备在上半年发布?”乔布斯大言不惭地要求道:“不如把上半年留给NeXT计算机吧,studiOS1988等到下半年再发布。既然你那么喜欢数字‘8’,那不如把发布时间安排到8月8日,甚至当天的8时8分8秒开始。我给你的这个建议,绝对有创意吧?”

看着乔布斯莫名其妙地得意的样子,唐焕摇了摇头,没好气地说道:“这个馊主意也叫有创意?莫非你真的以为,我那么多的部下当中,就没一个人想到在这个时间点上做正面文章?”

“只不过,我感觉,要是刻意追求这个时间点上的诸多巧合,那最终必然舍本逐末,除了劳民伤财之外,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上的好处,这才拒绝了。”

“无所谓了。”乔布斯不耐烦地一摆手,“那你到底同意不同意,NeXT计算机和studiOS1988的发布会,彼此错来,免得浪费了各自的宣传资源。”

唐焕眉头一挑:“你总得让我具体看到,NeXT计算机到底开发成了什么样子,才谈得上发布会的事情吧。否则的话,如果studiOS1988给了一个蹩脚货让路,那岂不是太不值了。”

“笑话,我的NeXT会是蹩脚货?”乔布斯哼了一声,“反正已经基本大功告成了,我们现在就可以去看看。”

NeXT公司和EA一样,都在旧金山湾区的红木城。距离库比蒂诺这里不远。

唐焕瞧了一眼时间,还很充裕,便吩咐助理“呼朋引伴”,一起过去参观一下。

虽然NeXT计算机的前景未必会多好,但唐焕相信,其绝对可以发挥“鲶鱼效应”,在某个方面启发到自己的部下。

见此情景,无力阻止的乔布斯,只能悻悻地说道:“去吧,去吧,都去吧,就当发布会的预演了。”

唐焕笑着拍了一下乔布斯的肩膀,安慰道:“他们的嘴一向很严的,不会让你的发布会失去神秘感。”

……

别看NeXT公司现在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销售收入,但它的办公室非但不寒酸,反而豪华得只能用“果然不愧是一家现代化的科技公司”来形容了,就连招待客人的胡萝卜汁,都是最贵的奥德瓦拉牌。

见不少人露出惊讶的表情,乔布斯不无得意地说道:“和EA同在红木城,倒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在我们的娱乐室里,总能找到最新的游戏。”

唐焕嘴角牵动了一下,真想说一句,“目前NeXT公司仍然处在创业期间,如此奢侈地摆排场,简直就是为了忽悠而烧钱。”

NeXT团队的工程师,对于向唐焕等人展示自己的大作,非常兴奋。这个不断跳票的产品,终于露出了庐山真面目。

乔布斯率领的这帮人马,很多都出身于苹果公司,所以顺着技术积淀和习惯,他们为NeXT计算机选择的CPU,仍然是摩托罗拉一系的微处理器。

本来,NeXT也想赶个时髦,搭上当下轰轰烈烈的RISC豪车,可惜摩托罗拉的RISC微处理器MC88000,进展并不顺利,最后只能回到MC68000系列CPU上。

摩托罗拉不像英特尔那样紧紧握住自家的Intel80386、不对外放出第二供货商的许可,MC68000的第二供货商可谓遍地开花,尤其日本方面,有很多公司得以自己制造MC68000兼容微处理器。

可以想象,唐焕曾经靠着自家高端晶圆厂垄断高端MC68000的局面,不可避免地被打破了。经过工艺优化,功耗更低、运行频率更快的MC68000,开始普及开来。

NeXT计算机所使用的微处理器,就是运行频率达到25MHz的MC68030。

在内存容量上,乔布斯的NeXT计算机终于豪爽了一把,配置从8MB到64MB之间。

硬盘也不可少,用一块40MB的硬盘来专门做为交换分区盘,以支持操作系统NeXTSTEP的虚拟内存功能。此外还可以选配容量为330MB或者660MB的存取数据用途的硬盘,而这个配件至少要再花2500美元。

对于工作站而言,仅标配一个容量40MB的硬盘,而且还是专门做为操作系统的交换分区盘,用户平常的数据存取需求,势必会受到极大的限制。

NeXT计算机给出的解决方案就是磁光盘,其搭载了一个佳能提供的、容量高达256MB的磁光盘,做为标准存储设备。

唐焕看了一下演示,磁光盘的读写速度确实比较理想,但也有一个毛病,反应有点慢,比如设备启动工作的时候,似乎在考验用户的耐心。

NeXT计算机还支持以太网,这没有什么稀奇之处,毕竟网络功能,现在也已经成了标配。

倒是唐焕的目光,停留在那台黑色的17英吋NeXT计算机显示器上,久久没有离开。

这台显示器除了分辨率可达1120×832像素之外,还集成了单声道麦克风、单声道扬声器、双声道RCA端子、一个3。5mm的头戴式耳机接口,以及一个键盘插座。

由此可见,NeXT计算机在多媒体支持方面,颇下了一番功夫。

见唐焕盯着曲线优美的显示器支架看个不停,乔布斯很是自得地演示了一下,“这台显示器可以调整仰俯角度,我已经为其申请了专利。”

唐焕由衷地竖起了大拇指,他只能在技术上指点自己的产品,还真没有心思经营到如此细致的地方。

总体而言,有着绝对完美立方体、每条边都正好一英尺长,每个角都是90度的主机箱,以及一台创意十足的显示器,NeXT计算机显得非常华美,充满了乔布斯所热衷的艺术气息,绝对可以在外观上打动初见者。

不过,在实际功能上,NeXT计算机就只能说一般了——即使乔布斯在演示上刻意有所保留,也逃不过唐焕的火眼金睛。

“NeXT计算机的售价定下来了么?”唐焕顺口问了一句。

乔布斯的目光扫过自己的部下,低声说道:“这些人热衷于推出价格不高于4000美元的大众产品,不过我会在发布会那天宣布,售价为6500美元。”

“如果是这个价格的话,那还真不贵,毕竟这是工作站产品,而且还充满了创意。”唐焕点了点头。

只是在心里,唐焕则认为,乔布斯所说的6500美元仍是忽悠用户。

先不说必不可少的打印机会价值不菲,光是NeXT计算机创新性地采用磁光盘,就逼着用户不得不额外配置一块硬盘,甚至考虑是否可以加装软盘。

因为目前NeXT计算机这套存储系统解决方案,只能通过网络共享数据,想像软盘那样在用户之间自_由地分享数据——没门。

如此简单的问题,NeXT项目组应该不会没注意到,可就是坚持如此,只能说这帮人被乔布斯拐得也跟着莫名其妙了。

最后,乔布斯重新提起了那个话题,“怎么样,我的NeXT,值得studiOS1988在发布时间上让路吧?”

不得不说,乔布斯虽然一向狂妄,但也非常现实,他知道初出茅庐的NeXT,再如何优秀,也肯定抢不过已经形成真正体系的方圆电脑和studiOS的组合,这才异想天开地来找唐焕协调。

“我可以答应你的提议。”唐焕给出明确的答复后,话锋一转,“不过,你也要答应我一个条件,那就是,对NeXTSTEP和IBM个人电脑平台的合作,表现得认真和热情一些。”

乔布斯脸色一变,质问道:“你什么意思,莫非看不起我的NeXT。”

“我没这个意思,而是另有考虑。”唐焕面无表情地转过身去,背着手继续参观。

乔布斯想了一会,笑着追了上来,“我明白了,你这个人果然很阴险啊,是想让我的NeXTSTEP破坏IBM个人电脑阵营和微软操作系统的同盟关系。听说,虽然盖茨极力游说,但哲儒办公软件的宏语言,还是没有采用微软的BASIC。你们的关系也因此闹僵了吧?”

唐焕不置可否地说了一句,“随你怎么想,反正NeXT不会吃亏就是了。”

……

参观完了乔布斯的NeXT,唐焕出席了希捷公司兼并数据控制公司硬盘部门业务的签约仪式,并在面对记者提问的时候,谈到了哲儒研发中心的一项最新技术成果——巨磁阻效应的发现,以及在硬盘技术上的应用。

“早在1980年,IBM就推出了容量高达1。26GB、售价40000美元的硬盘产品,体积有一个冰箱大小,重量为249公斤。”

“巨磁阻效应的发现以及应用,可以实现更高的单位存储密度,在5。25英吋硬盘,甚至3。5英吋硬盘当中,提供超过1G的容量。”(未完待续。)

第0792章好莱坞大亨终于伸手了

要知道,现阶段的个人电脑所配备的硬盘,主要是5。25英吋,容量通常为几十MB,而3。5英吋硬盘还属于小众,至于容量就更没有优势可言了;像方圆个人工作站之类的工作站级产品,其所配备的硬盘容量往往达到数百MB;再往上的高级企业存储,硬盘提供的存储容量就可以突破1GB大关了,但盘片规格肯定要增大到8英吋,甚至10英吋。

所以完全可以想象,当唐焕正式宣布,哲儒研发中心将会在5。25英吋硬盘、甚至3。5英吋硬盘当中,实现1GB容量后,给在场众人带来如何强烈的震撼。

哲儒研发中心的阿尔贝·费尔团队,是在去年底确定了巨磁阻效应的存在,并完成了论文提交等相关工作。

这一进度远远快于另一个独_立研究团队——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的彼得·格林贝格小组,至于其中的原因,相信只有始作俑者——唐焕最为清楚了。

阿尔贝·费尔团队研究了由铁和铬组成的多层材料,在实验当中,得到了电阻下降50%的结果,进而做到了能够准确地描述巨磁阻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

巨磁阻效应在硬盘技术上的意义表现为:随着单位数据存储密度越来越大,对读写磁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由巨磁阻物质组成的读写磁头,能够做到,即使磁场很小,也能输出足够的电流变化,来识别数据,从而大幅度提高数据存储的密度。

如果非要用一个具体显化的数字来形容这个技术飞越有多么了不起,那就是,磁盘记录密度至少可以比目前的水平提高20倍。

自然而然地,哲儒又将一大类专利揽入怀中。

事实上,在存储领域,出自哲儒之手的技术标准,几乎已经做到无差别覆盖了。

比如数据传输接口方面,就有个人电脑使用的、面向低端的ATA,还有个人工作站、网络服务器使用的、面向高端的SCSI。

再如,为了达到增加处理量、增强容错功能、提高数据集成度等目标,又有RAID0、RAID1、RAID5之类的一系列技术。

基于这种业界领袖的地位,在唐焕谈论个人电脑未来几年就会使用上容量高达1GB,进而可以得到包括更佳的多媒体体验在内的诸多好处的时候,周围众人无一怀疑,记者们快速地记录着,不知道比乔布斯的信用强了多少倍。

陪坐在一旁的希捷首席执行官阿兰·舒加特,面带微笑地配合着唐焕,和台下的记者们热烈地互动着,以期这场收购仪式的宣传效果可以达到最大化。

现阶段,希捷在个人电脑市场占据了大约百分之四十五的份额,为方圆电脑公司提供了产品所需硬盘数量的百分之五十,堪称业界翘楚。

不过,希捷虽然业界最先地推出5。25英吋硬盘,抢到了市场先发优势,但这个领域的竞争惨烈程度,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现阶段居然有70多家“活跃”的公司从事此类业务,为的就是能够分羹每年硬盘需求量超过2000万块、市场产值超过200亿美元的大蛋糕。

当然了,在如此残酷的竞争形势下,市场淘汰起来也是铁面无情,尤其像那些遇到类似IBMPC/XT硬盘门的产品质量事故的公司,结果更是只有一个,那就是死路一条。

一直绷紧了神经,如履薄冰一般应对着同行竞争的希捷,内部也出现了问题——联合创始人之间出现了理念上的冲突。

阿兰·舒加特热衷于在5。25英吋硬盘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容量、传输速度等硬指标上的改进;而费纳斯·康诺则坚持认为,对于微型计算机系统而言,5。25英吋硬盘过于笨重,3。5英寸硬盘更为适合,是未来的大势所趋,希捷不能错过这个技术潮流。

此类分歧还真无法分得清谁是谁非,争来争去就是一个离心离德的结果,最后不可避免地传到了唐焕的耳朵里。

唐焕对希捷的控制力度一直都在加大,从早前的持股百分之二十,增加到了目前的百分之三十五。其目的无非就是为了保证方圆电脑的供应链。硬盘市场的巨大利润,自然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做为最大的股东,责无旁贷地必须出面解决希捷管理层的不睦。

唐焕当然知道,5。25英吋硬盘确实属于过渡品,最终走入历史垃圾桶,地位被3。25英寸硬盘取代。

但技术应用必须考虑实际情况——现阶段,随着个人电脑大潮浮出水面的5。25英吋硬盘,正处于如日中天、大行其道的阶段。任何人都不会为了还没到来的前景,而愿意放弃眼前的巨大利益,唐焕也不能免俗。

最后,首富先生干脆和了稀泥——既然费纳斯·康诺如此痴迷于3。5英吋硬盘的研究,那么自己便出资让他另起炉灶地单干好了。等有了真正的成果,希捷可以考虑将其收购下来,吃一道现成的炒菜。

就这样,这两位创始人和平分手,总算没有撕破脸,影响到正处于快速成长期的希捷——费纳斯·康诺另外创立了一家名为康诺的硬盘公司,研发和运营3。5英吋硬盘;阿兰·舒加特则继续担任首席执行官,率领希捷向前发展。收购控制数据公司硬盘部门业务,便是从个人电脑市场向企业级市场拓展的重要一步。

这个契机来自控制数据公司正在卖掉公司大部分资产的行动,说起来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唏嘘。

控制数据公司在1960年代那可是和IBM一样,同为屈指可数的重要大型计算机公司之一。产品CDC6600被认为是第一个成功的超级计算机,从1964年到1969年一直占据着世界最快计算机的宝座。而最近几年和方圆电脑公司在超级计算机上你追我赶的克雷研究公司,便是出身于控制数据公司的希穆尔·克雷,在老东家的支持下,一手创建起来的。

但在进入1980年代后,控制数据公司这个超级计算机的先驱,出现了一连串的决策失误,不得不决定卖掉公司大部分资产,离开电脑制造行业。这个现象也从另外一个角度佐证了大型机业务的江河日下。

做为可能要花费数年时间的繁琐清算过程的第一步,控制数据公司首先把硬盘业务出售。这可是一个香饽饽,相比于大型机产品的落伍,其存储技术的沉淀到现在依然留有余香,当即被希捷盯上,并抢到了手中。

阿兰·舒加特有理由相信,等走完这一步后,这几年一直依赖方圆电脑的希捷,可以真正从业界脱颖而出。

“个人电脑有了更大容量的硬盘后,用户可以更加自如地处理图片、音频,甚至视频,从而得到非同一般的多媒体体验;网络服务器可以存储更多的数据,适应互联网上难以计数的应用请求。”唐焕不厌其烦地阐述着,G级容量硬盘的普及,给整个计算机行业发展带来的美好前景。

最后,阿兰·舒加特信誓旦旦地放出话来:“希捷将会和哲儒研发中心通力合作,在三年内,把巨磁阻效应的研究成果,转化进硬盘工业当中。”

签约仪式结束后,希捷在纳斯达克的股票暴涨。就连硬盘发展的老祖宗——IBM,也极为重视这个技术突破,不顾自身正处于经营危机当中,闻风而动地宣布会进入竞争行列。

……

好在,希捷再如何抢风头,也只是局限在硬盘上,并没有影响到大家对NeXT计算机发布会的关注。

没有任何约束的乔布斯,这次可以更加无所顾忌地追求他所强调的细节,甚至额外花了6万美元,专门请了哲儒下面专门运营视频投影应用的子公司,来负责整场产品发布会的视听效果技术支持。

这种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