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八十年代学霸重生日常-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事还怕以后赚不来钱?”
  顾毓铮深有感触地点点头。
  绕了一圈,小吃摊子是收了,除了两家分的那30来块钱,也不算全无收货,起码思路是打开了。
  赚钱这回事,除了运气,剩下的就是看掌握的技艺和人的品性。小舅和小舅妈能有这觉悟,只要不遇上什么天灾**,总有成事的时候。
  耿霜泠跟着小舅夫妻去一边聊天了,家里的孩子们看大人们商量完事了,就一个个蹿了出来找顾毓铮玩。
  因为天热不愿意出来,顾毓铮好几天没见表哥表姐了,见了几人便聚在一起亲亲热热地说话。没说几句,耿涛忽然说:“我觉得赚钱没意思。”
  “不会啊,我觉得赚钱满好啊,钱多了可以买肉吃,还可以买好多好多东西。”耿姿觉得耿涛是被热糊涂了,竟然会觉得赚钱不好?要是赚钱不好,大人们为什么还要天天上班啊。
  “我不是说钱不好,我是说赚钱。哎呀,和你说不清楚。”
  “为什么说不清楚?”耿姿与四舅家的耿尧面面相觑,“说不清楚就慢慢说嘛。”
  耿涛说:“我觉得吧,钱是满好,赚钱就没那么好了。辛苦不说,还要和人争来争去,又累又烦。”
  顾毓铮无语,这话说了等于白说,谁家的钱是大风刮来的啊。不付出努力,哪来的房子住,哪来的肉肉吃?
  弟弟妹妹不接腔,耿涛也无所谓,自顾自继续说:“我觉得奶奶的摊子收得挺好的。家里又不缺吃喝,弄得五叔叔和小叔叔那么累,五舅妈还要不高兴,人家要抢生意,就给人家好了嘛。”
  那是因为你爸妈供你吃喝了……
  顾毓铮倒是没想到,自家表哥还有视金钱如粪土的潜质啊。
  为什么会这样呢?也许是因为家里长辈经常忆苦思甜,让他觉得现在这样能吃饱穿暖的日子就足够了,所以缺少了对物质的追求?不至于啊。
  顾毓铮觉得自己看不懂这个表哥了,想想前世,耿涛是怎么样来着?
  恩,考大学,报的金融相关的专业?对!是这个。
  当初耿涛高考的时候,正是商贸金融等经济学相关专业被引进国内的时候,势头正好。
  三舅又是银行工作的,想着自己在这方面也有点人脉,将来毕业好安排工作,就帮他填了这个志愿。当时两父子还为这事闹得很不愉快,至于毕业以后的发展,她就不是很清楚了,所以,根源其实是在这里?耿涛不像是个清心寡欲的人啊。
  作者有话要说:  外婆不是圣母,她是眼光看得远,对自己孩子能力的信任,以及对贫苦之人的一点慈悲之心。
  亲们看文愉快,谢谢大家喜欢这本书。
  么么哒(づ ̄ 3 ̄)づ
  特别感谢下,账号我爱美人亲与呤听迩过亲的霸王票。
  这里是存稿箱,蠢作者会用了哦,耶~

☆、第24章 奶奶

  顾毓铮好奇,虽然说在过去的二十年; 人们总把“我家可是三代贫农”作为吹嘘的资本; 可到了现在; 还是想要发家致富过上好日子的吧; 毕竟谁会喜欢天天吃糠咽菜?
  想知道就直接问:“涛哥哥; 不喜欢赚钱; 那你喜欢什么啊?”
  耿涛说:“钱确实是好东西,但是为了赚钱拿家人的身体健康去换,拿亲戚邻里的和睦相处去换; 就不值得了。我认为,人不应该把眼光只盯在钱上。钱够用就行,剩下的时间应该放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那你觉得什么才是更有意义的事?”
  “很多啊,像我们老师,教书育人、还有课本上描写的那些医生、科学家们做的事情都是很有意义的啊,为整个人类进步作贡献呢。我以后要去造火箭,当科学家。”
  “做那个你就不觉得又累又烦了?”
  “怎么可能!不过,为了那种事累和烦是应该的吧。”
  所以……这是在谈人生理想了?为了自己所选择的目标; 再苦再累,都是开心的,值得的!
  八十年代的人,谈人生谈理想,还是社会的主流,曾经也有人觉得太天真,但回到这个质朴的时代背景下; 一切却显得那么的理所当然。
  想想后来,多少人喊着“造XX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可仍旧是有那么多人不去卖茶叶蛋而去选择造XX弹。
  也许,这就是人与人所处的境界的区别吧。
  茶叶蛋人人能卖,XX弹却不是人人会造的。
  钱可以解决人的很多物质需求,却永远无法充实他们的精神世界。又不是人人都喜欢资产增涨游戏,每天光看着账户上数字的堆积就觉得拥有了整个世界。
  毫无底蕴的暴发户也许能买到很多普通人买不到的东西,却买不来别人发自内心的尊重,买不来自己心底的踏实感。
  当然,没有钱的日子也是不行的。现在的华夏,大多数人都还在温饱线上挣扎,耿家的青壮一辈也在为生活奔忙,他们的拼搏与努力,不正是为了提高家庭的条件,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拥有更多自由发展的底气?
  有了家人的庇护,耿涛不需要为钱去汲汲营营。这样保有一份赤子之心,挺好,他只要专心追求自己的理想就行。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谁又能说,只有钱之一物才能称为“利”?
  所有让人追逐的东西,都可以是“利”。人活着,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且可以毫无后顾之忧地去追逐自己的“利”,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况且,如果能将一件事做到极致,其转换的经济效益也绝对能满足大部分的物质需求了。
  那么,自己想要追逐的“利”又是什么?一直以来都只是模糊地知道这一辈子要活得更好,可除了赚钱与学习,其他更为具体的人生理想,却是没有考虑。
  重生回来的第二次,顾毓铮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不过这也是急不得的事,多少人一辈子都看不清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呢,她又哪有那么容易一时三刻就想清楚。
  日子还是照旧过,多留意人生百态,也许哪一天就想明白了呢。现在还是要先打基础,以后找到了目标也不至于手忙脚乱没有底气。
  王健林不就说了嘛,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就先挣他一个亿。到自己这小身板面前,还要再加学上几门课。
  生活又回归到之前的轨道,直到顾奶奶再次出现。
  日子过得太幸福,差点把这个老白莲花给忘记了。(在顾爸面前她很白莲)
  上一次过来没占到便宜,白跑一趟不说还差点丢丑,顾奶奶回家好生安分了一段时间。
  想给儿子发电报告状吧,也不知道儿媳妇有没有先她一步。这次儿媳妇有点长进啊,知道让人帮忙了,不像以前那么好对付了。再说了发电报也要花钱呢,她舍不得。
  相比以往的每月一趟,这次足足在家酝酿了近两个月,她终于重整旗鼓,带着小女儿夫妻上门了。
  可惜,心理建设再充足,她却没想到儿媳妇这么快就搬家了。
  这年头,家哪里是那么好搬的,找个合适的房子能累死人,没见前两年她这么闹腾媳妇也没搬么。
  到了城东租的小单间门口,铁将军把门。星期天还不在家,肯定是又上她娘家去了。
  没关系,自己带了馒头饼子了,吃完了继续等!
  当然了,她可不傻,不会光明正大站门口。给人看见了,儿媳妇直接不回家咋办?所以她找了个僻静的拐角,三个人一起蹲着,让小女婿时不时探个头打探下。
  7月下旬的太阳火辣辣,拐角的屋檐挡不了多少热度,填了下肚子,又没事可做,三人等得昏昏欲睡,没一会儿又脚麻了。
  顾小姑姑心里烦躁,嘴上骂骂咧咧,起来踢腾几下腿。
  顾奶奶也很不高兴:“大热的天不回家收拾屋里,整天就知道往娘家跑,不知道给娘家送了多少好东西!你哥怎么就娶了这么个东西!”
  小姑父虽说老跟着顾奶奶来舅哥嫂子这打秋风,到底还是要点脸,知道自己做的亏心,可谁让自己要贪人家东西呢?只能闷不吭声听娘俩发牢骚。
  天气热,馒头咽下去,口直发渴,小姑姑恨恨道:“等她回来,一定让她再给我们做上一桌好菜!”
  “放心,她呆不久,过会儿就该带她那倒霉闺女回来午睡。”
  “睡睡睡,以为多金贵呢!”
  几人边说边等,一直等到两点多钟,心底的烦躁快要压不住的时候,小姑父再次探头,终于看见远远过来一个骑着自行车的身影,赶紧小声叫唤:“来了来了!”
  再仔细一看,不对啊,是个男的,可是,怎么在那屋门口停下了?
  这人是谁?除了张志强没别人,可顾家人都不认识他啊。
  张志强性格是活不是懒,做事还是很认真负责的,再加上对顾勇军夫妻的感激,简直把这个生意当成自己的来拼。也不讲究什么休息天不休息天了,天天在外面跑,今天忙到这个点回来还没吃午饭呢。
  他停下车锁好,掏出钥匙开门,正要进去,身后冲上来一个男子就往他身上压了过来。
  就算机修班是技术兵种,张志强好歹也是经过正经训练的老兵,反射神经还是不差的,在感觉到头上阴影的时候赶紧一个侧身躲过。小姑父啪嗒一身就砸在了地上,发出好大一声闷响,听着都疼。
  张志强好端端的受到突然袭击,本来是又惊又气,看到这一幕,气也发不出来了,正想要问问情况,身后小姑姑一个包袱就砸到了他头上,紧接着整个人也压了过来。
  简直是飞来横祸!
  他翻身想要反击,一看是个女的,一时就愣了下。当兵的男人可没有打女人的习惯。
  一愣之际,顾奶奶也扑了上来,两个女人探出4四只爪子对着他开挠。
  张志强的身手对付两三个大男人勉强没问题,对着两个女人就没办法了,手忙脚乱之中,脸上就被挠了两下。旁边还有小姑父从地上龇牙咧嘴爬起来,找着机会不时偷袭几下,惹得张志强心头火起。
  不明不白就被人打一顿,这都是什么事!他气得大吼:“你们是什么人,都给我住手。”
  在场的三人谁听他的啊,不管是不是弄错,先打了再说。
  左邻右舍听到动静,探出头来,哟,这三人有点眼熟啊,就是想不起来是什么时候见过。
  张志强在这里住了小一礼拜,每天早出晚归的,与邻居还不太熟,不过耿霜泠倒是和大伙儿关系处得不错,走之前也拜托过诸位对张志强多照顾,这下看人挨打,不管是因为什么吧,先把人拦下来再说。
  当下,就有人上前想去帮忙。
  顾奶奶是多有眼色的人啊,一看这架势,马上扯着嗓子嚎开了:“我打死你这狗男人,臭不要脸的!看我儿子不在,就和他媳妇勾搭上了,让我儿子戴绿帽,大家都来评评理啊,我以为我那儿媳妇就是自私了点,没想到会干出这种丑事啊,你们这对奸夫□□!”
  顾小姑也跟着嚎:“我可怜的哥哦,你在外面吃苦受罪,你家媳妇在家搞破鞋哦,还把人都带到家里来了,你怎么不回来看看啊……”
  邻居听着这话一时又止住了步伐。
  这说的都是什么?张志强不是单身吗?又是和哪家的媳妇搞上了?
  张志强听到这些话可真被气笑了,这几个谁啊,怎么什么屎盆子都敢往他头上扣啊。
  他猛的一直身子,反身一手抱住缩在后面的小姑父往前一档,一手往小姑父肚子上使劲捶。
  小姑父吃痛,连声哎呦惨叫开来。顾奶奶和顾小姑吓了一跳,不由停下张牙舞爪的手,嘴巴上还要骂,张志强大吼一声:“再骂一句试试!”拳头又举了起来。
  张志强的脸原本有几分清秀,机修兵的生活相比其他军/人要舒适地多,近十年兵当下来,倒是养得比在山里还白净结实一点,反倒是回来这些天东奔西跑又晒黑了不少,如今配上狰狞的表情很有几分慑人的气势,一下把三人都给镇住了。
  顾奶奶还想哭闹,嘴刚张开,张志强就冲她吼:“你闭嘴!”
  一边又质问三人中唯一的男人:“当着大家的面你把话说清楚,我行得正站得直,怎么就被你们扣上屎盆子了!”
  这时周围也有人附和:“对,说清楚,男女问题可是大事情,不能乱说。”
  确实是这个理。
  八十年代的人对于名节还是很看重的,不说像以前那样游街挂破鞋,那也是要被众人唾弃的。至于现在说这话的人到底是为了看热闹还是真有心帮忙,就无需追究了。
  作者有话要说:  小剧场:
  张志强一脸懵逼:我倒是想找个女人呢,可我连女人的手都没签过。
  ╮( ̄﹏ ̄)╭求赐媳妇儿。
  谢谢Jurla、清情、宜安、我爱美人、澄晨几位亲的地雷,么么哒(づ ̄ 3 ̄)づ

☆、第25章

  顾小姑父被张志强揪着问,看对方说话理直气壮的; 也有些怀疑顾奶奶之前的猜测; 可当着那么多人的面; 打也打了; 心里再虚也要硬着头皮:“事情不是明摆着嘛; 你都有人家屋的钥匙了; 进进出出这么随意,不是她姘/头是什么。”
  “人家屋?”张志强心里隐隐有了猜测。难道面前的三人是勇军大哥的家人?
  不可能啊,每次听勇军大哥提起他母亲都是贤惠能干; 说他妹妹是乖巧可人,现在这不分青红皂白就挠人的样,贤惠在哪?乖巧在哪?说是泼妇还差不多!也不知道自己脸上被抓了几下,有破相没。
  这时,围观的人里又有人出声了。
  刚才场面闹哄哄的,大家也没看清,现在打斗停止,仔细端详下; 终于想起来了:“这不是耿霜泠的婆婆和小姑子嘛,你们还记得吧,就上次来闹过那个。”
  “对对,是他们,来抢电视那个。”在场其他几个人也纷纷附和。
  自己的猜测竟然是真的!
  听大家的口气,今天莫名其妙挨顿打还不算是误会,人家根本就是撒泼找事成习惯了; 随便找个由头就能给人头上扣帽子。
  顾勇军那么一个正直到死板的人竟然会有这样的妈妈与妹妹,张志强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也不知道嫂子平时都是怎么面对这样的婆婆与小姑的。
  按理,无故打人是可以送派出所的,可牵涉到顾勇军,耿霜泠对自己也是有恩,那怎么处理这三人就成了问题。
  对方现在还梗着脖子在骂人呢,先把事情讲清楚吧。
  张志强道:“正好大家都在,给我做个证。这屋里原先住的是耿霜泠,但她已经搬走了,我是后住进来的,她是我战友顾勇军的妻子,我们两可没一点逾矩的地方啊。”
  众人连声说:“作证应该的。耿霜泠搬了你才住进来的,而且你还成天忙得不见人。你们不会有什么的。”
  有几个油腔滑调喜欢看热闹的也说:“你们有没有什么我们是不知道啦,不过我们确实没看见就是了。”
  这话叫人听着不舒服,不过好歹也没说更过分的,张志强就当没听出其他意思了。放开顾小姑父对三人道:“你们都听见了吧,随便坏人名声可是要坐牢的。”
  顾奶奶气呼呼地说:“我管教自己儿媳妇坐什么牢!你那么帮她说话,你还敢说你们没什么!”
  和这种人根本就说不清。
  张志强也不和她纠缠了,直接对大家说:“耿霜泠的为人大家应该知道,她的丈夫顾勇军是我的战友,我刚回来找不到房子,是他特意交代嫂子给我安排的住处,今天顾家人不分青红皂白就来诬陷,为的什么想必大伙儿比我要清楚,我知道你们都是能分得清是非黑白的,将来要是有什么话传出来也请帮忙做个证,我这里先谢谢大家了。”
  几句话说得干脆又体面。
  众人也不理顾家人在一旁骂骂咧咧,纷纷回应:“应该的,应该的。耿霜泠人好着呢,是这两婆娘不好。”人家都说了,我们是分得清是非黑白的,要是不作证,不就成了好坏不分了?
  顾奶奶那个气啊,想她辛辛苦苦维持自己的好形象,结果上次一个不注意被死丫头戳穿了,搞得现在还要挨人笑话。
  张志强又对三人说:“顾家婶子,你也听到了,耿霜泠行事可是端端正正的。她是你的儿媳妇,你随便往她身上泼脏水,损失的可不止她一个人的脸面,还有你儿子和你自己一家的脸。今天你们做的事,看在勇军大哥的面上,我也不追求究了,你们走吧。”
  走?又要白跑一趟可不行。顾小姑说:“你们说没问题就是没问题啊,你们都是一伙的,还作证,谁信啊!”
  顾奶奶更是干脆赖地上不起来了:“哎呦喂,还说是我儿子的战友呢,我老太婆辛辛苦苦过来,又累又饿,就把人赶走,良心都狗吃了啊!”
  这下张志强的脸再也挂不住了。
  这都什么人啊,是不是还要把你供起来啊,有完没完了。
  张志强不是随便能吃亏的性格,更不是顾勇军。他又不是人家儿子,谁吃这一套啊。
  换成别人对着个长辈级老人可能还迁就一下,对于张志强,他十几岁就离了爹妈,部队里讲究的是一切按规矩办事,最见不得的就是蛮不讲理、撒泼耍横。现在也不是过去那种被人诬陷就吓得半死的日子了。不走是吧,那你就继续赖地上吧。
  好在刚才那一阵打斗都是在门口,张志强直接走过去把门一关,推上自行车就走了。
  “爱走不走,我看你能在地上躺多久。”
  见张志强真的走了,顾奶奶更气了。反正也装不下去了,破罐子破摔,什么形象都不要了,破口大骂起来。
  围观的人虽然觉得这几人在自家旁边吵吵嚷嚷有点烦人,也只能不去管他们。
  要说人与人的区别也就在这了,见个老太婆这么撒泼耍赖的,有些人选择关门回屋,也有一些好事的选择站一旁指指点点等着看后续。
  这年头娱乐少,难得见到个乐子,可比看戏精彩多了。
  顾奶奶骂了一会发现是白费力气,也就停了。她想想还是不甘心,就问周围的人耿霜泠搬去哪了。
  听到这话也能猜到顾奶奶是想过去继续找麻烦呢,要是一般人,念着耿霜泠之前的好也会主动帮忙隐瞒,但现在在场那几个属于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嘴上别说把门了,巴不得把自己知道的都倒出来才开心。
  可惜,耿霜泠当初考虑到自己是搬到大院里去,那边住的都不是一般人,让人传来传去谁知道会说成什么样,所以就没说,有人问起也只是含糊过去了。
  大院位置偏僻,她只要别天天在门口晃,除非特意跟踪,一般情况下也不是那么容易暴露的。
  长久来说当然不可能永远瞒着,好歹能拖一时是一时。时间长了,旁人的潜意识里也就不会觉得有什么了。
  顾奶奶闹了这么一通,好处没得到不说,连个有用的消息也没有,现在是大夏天,她也没了什么精神,最后只能悻悻地回去了。
  张志强在外面饭店吃了碗面,心情也好了点,想想顾奶奶的事,觉得还是应该和耿霜泠说一声,起码给她提个醒,免得到时候万一顾奶奶堵上门去,没了准备会落了下风。
  至于顾勇军那,一开始想着是不是写封信去把今天的见闻说一下,怕他受到家人的蒙蔽。后来一思量,又把这念头给掐了。
  怎么说都是人家的家事,自己哪有掺合的资格。再说了,毕竟是人家老娘亲妹,你让人家相信谁?
  顾勇军在外当兵十来年,想来家里的情况是不清楚的,等以后回来,接触多了也就好了,自己何必去当这恶人。
  还有他们扣在自己头上的那顶“通/奸”的帽子,虽然是子虚乌有,但真要写那么一封信就有瓜田李下之嫌了,还是算了吧。
  下午耿霜泠下班去找张小英核对账目的时候,张志强就过去把事情和她说了。耿霜泠听完又是羞愧又是气愤,连声说对不起,都是自己家连累了张志强的名声。
  张志强道:“说连累不至于,事情说清楚就好了,主要是你,别让勇军大哥误会就好。都是我给你添麻烦了。如果不方便,我还是另找地方吧。”听这意思,是为了避嫌,连工作都不干了。
  “不用不用。”耿霜泠连忙道,“是我们家的事给你添麻烦了。都怪我之前没和你交代清楚。我不是故意瞒你,是实在不好意思说出口。你看勇军他妈那个样子,她要是知道我在做生意,我就更没有宁日了,让你做个挡箭牌,是我对不住你。你要是肯帮我,我感激不尽。你要是觉得这是个麻烦,那我也是不好硬留下你了。”
  这番话说出来,张志强就不好意思再提走人了。他这时候已经通过别人的闲话了解了顾家老娘和小姑的为人。
  别说顾家夫妻当初帮了自己,就是没有,看在顾勇军的份上,也要看顾着点对方啊。现在只是让自己担下这桩生意的名头,于自己是利大于弊,再不答应就显得小气了。
  既然说开了,那就再说清楚一些。
  “嫂子这么信任我,那我就不走了。顾大妈要是问生意的事,我就说生意是我的,你只是因为勇军大哥的托付才来帮我。我们再立个字据,说明实际情况,资产的拥有者还是你。”
  
  回去的路上,这件事还一直在耿霜泠心里梗着。
  顾奶奶是越来越过分了,那样的话都能说得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