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八十年代学霸重生日常-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振国道:“这个你不用操心,我找人去给你买好。”
  耿霜泠刚想婉拒,她是想托自己哥哥帮忙的,表舅总没有自家兄弟亲,不好意思随便麻烦。话到嘴边又咽回去了。
  表舅主动帮忙,那是不把自己当外人,自己老那么见外才是不应该。于是便道:“那就拜托表舅了。有你在,我可真是省事了。”
  秦振国笑笑没接腔,赵静云笑着眯了下眼。这个外甥女总算是开窍了。一家人就该这样才好呢。
  车票买到了,时间定在9月11日,那天是星期天,她还能上完头一天的班,第二天一大早再走。大西北的冬天不好过,特别是南方水乡来的人,一时很难习惯,还是趁着刚入秋,早点过去吧。
  送耿霜泠母女去火车站的是大姨家的大表哥。这个大表哥的年纪比身为耿家老小的耿霜泠还大那么一点。他在市里客运站工作,身为内部人员,熟门熟路,有他带着方便不少。
  这时候的长途旅行真心是遭罪。去省会杭州的那点路,换到后世,最多三个小时,可在现在,崎岖的山路弯啊弯,坑坑洼洼的马路颠啊颠,足足要坐上7个小时。
  八十年代的老百姓,坐车机会少,没有经过锻炼,坐着充满浓重气味的客运汽车,享受着绕弯和颠簸,晕车的人一抓一大把。
  现代社会服务做的好,去长途客运站坐车,可以免费领取晕车药,现在这会儿可没这高级玩意。
  关于造成晕车的原因众说纷纭,估计也有个体差异,但终归和体质好差有那么点联系。
  耿霜泠生孩子的时候月子没做好,再加上胃口不好,营养没怎么跟上去,体质就一直不怎么样。上车没过5分钟,她就撑不住吐了。还不是一般的吐,整个人吐得就跟快断气了似的,脸直发青。
  大表哥是坐惯了车的人,也见多了晕车的乘客,没有什么办法都只能靠硬抗。
  前世顾毓铮就知道自己妈有晕车的毛病,不过那时候耿霜泠的身体已经调养得好多了,因为知道自己晕车严重,平时就尽量避免坐车,避免不了的时候就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那时候的路和车又比现在好,就没像现在这么严重过。
  强自镇定,顾毓铮拿出准备好的干萝卜条让耿霜泠咽下。这是前世经历多次折磨后总结的经验,可以稍微减轻晕车的症状。
  耿霜泠勉强吞了,感觉似乎真的好了一点,但仍然难受地瘫在那里。
  大表哥拿了袋子在旁边帮耿霜泠接着呕吐物,宽慰两母女:“没事没事,熬过去就好了,等上了火车就没那么难受了,晕火车的人不多。”
  晕火车的人不多?耿霜泠苦笑,自己正好是那另一小部分倒霉蛋啊。
  作者有话要说:  感觉取消女主的重生设定,再把女主的想法与主意套到耿霜泠头上,这文都可以当一部正经年代剧来看了……所以我当初是为什么要写成是重生的呢?自我疑问脸。jpg
  好吧,答案就是:前世的顾家三口各自有优点也有缺点,重生的女主看明白了问题的关键,回来用自己的力量影响父母让全家人从内到外变得更好……所以包子渣男什么的,别急着盖章啊,尔康手。jpg
  好想加快进程,让女主快点长大啊。
  快要到爸爸出场的戏份了,到时候给大家更全面地展示一下这个一直只存在背景墙上的老爸。顾奶奶真是个坑儿子的货!
  关于有妹子讨论的爸爸给奶奶钱的问题,这个我前面有说明过(第二章有话说)。另外一个原因是,耿霜泠自己也不介意,她的工资养家完全够了。对于她来说,不住在一起,一年见不了几次面,只要婆婆不找事就很满足了。
  说到极品婆婆,八十年代的婆婆,10个里7个看媳妇不顺眼,5个看孙女不顺眼,2个不顺眼到希望儿子离婚或扔了再生……感谢社会的进步,感谢独生子女政策,感谢D和人民23333
  重申一遍:我写的是八十年代生活画卷,不是打脸爽文和虐文,总体来说还是走轻松温馨向的。
  顺便科普下,当时城市正式职工的工资收入购买力还是很好的,一个人的工资足够养活一个四口之家,所以如果是双职工,那就是条件很好的家庭了,子女找对象都简单很多。

☆、第28章

  汽车终于到站,耿霜泠一下车就坐在墙角不动了。这时候还管什么形象啊; 先把气喘匀了再说吧。
  好在火车和客运站离的不远; 休息了一会后; 大表哥叫了黄包车; 将自家小姨和行李都送了过去。
  坐在黄包车上被风一吹; 又喝了些水; 耿霜泠终于缓过一点劲来,但整个人还是怏怏的完全没有精神。这个样子怎么放心让两母女单独坐那么久的火车啊。
  八十年代的火车班次少,速度也没有后来的快。杭州到甘肃没有直达班次; 中途还需要到上海转车,送人送到西,大表哥干脆也一起上了去上海的车,等到帮人转车弄好再走吧。
  于是,大表哥扛着行李,让顾毓铮看好自己妈妈,伸出自己的一只手抓紧小家伙的一只小手,在站台的人海中硬是挤上了车厢。
  坐了几个小时的火车; 耿霜泠就吐了一路,等大表哥终于将她们送上了去往甘肃省会兰市的火车,她又几乎瘫掉了。
  找到位置坐下,大表哥将行李放好,掏出车票嘱咐一声,就又挤进了人群。
  顾毓铮傻眼了,刚才她看见车票上的字了; 买的竟然是坐票?完蛋,去兰市还要两天两夜,这么长时间可怎么过!
  这事却是不能怪买票的人的。
  这时候的卧铺票极其稀少。舅公又不是以权谋私的人,找人帮忙能买上坐票就算很幸运了,更多的人是只有一张站票,甚至是没买到票,就以靠着送行的名义冲上站台,先上车后补票的人。
  对,这句后世很著名的调侃最初就是这么产生的。
  为了挤上火车,还有从窗户爬进来的人。
  这时候的规定,一旦上了火车,只要及时补票就很少有被赶下去的。有条件的人家想要卧铺也不是不可能,早早找到乘务员,有空位是最好,没有空位的话,只要中途有人下车,马上补上卧铺的差价,就可以转到卧铺车厢去了,耿霜泠之前打的就是这个主意。
  等了好一会儿,大表哥回来了,看他的脸色就知道没补上卧铺票,这也是意料中的事。耿霜泠道:“没关系,再等等看,说不定马上就会有中途下车的人了。你别担心,车上有乘务员呢,到了地方还有你小姨父来接,没问题的。”
  其实哪里会那么容易。上车后乘务员会检票,哪一站有人下都登记得清清楚楚,最早一个要等第二天才下呢,只能寄希望于有人临时决定提前下车了。
  大表哥觉得自己没照顾好小姨和妹妹,满脸愧疚,忙上忙下帮着整理行李又给指点了打开水的地方,现在耿霜泠晕车严重靠不住,只能靠小表妹了,又拜托了旁边座位上的人和车厢乘务员对两人多加看顾,直到要出发的鸣笛响起才下车回去了。
  没有补到卧铺票,车厢里拥挤不堪,就连过道上都坐满了人,去个水房都快没下脚的地了,一节车厢从这头走到那头都要花去7、8分钟。顾毓铮心里毛毛的,这几天下来可怎么熬啊。
  仗着人小,她一趟趟地跑去补票的乘务点,还好座位离那边不远,她不厌其烦地问着:“阿姨,下一站有人下车吗?有卧铺位了吗?”
  得到的都是否定的回答。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绿皮火车虽说不像汽车那样颠簸,行驶起来却也并不平稳。持续小频率的一晃一荡下,耿霜泠已经再次吐瘫在座位上,甚至有一次不小心还差点把放在小桌上的食物都挤出车窗外。
  旁边座位上的乘客也帮不上忙。还好绿皮车不是空调车,车窗能打开,不然光这吐出来的味道就受不了啊。
  耿霜泠也没想到会这样。她这辈子还是第二次坐火车呢,上一次顾毓铮没出生,是和丈夫顾勇军一起。那时候虽说也晕车吧,却没这么严重,身边还有丈夫照顾,心理上也安心舒坦很多。这一次身边没有照顾的人不说,还带了个小女儿,要是有个万一……也许,自己就是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
  到了晚餐时间,乘务员推着小餐车出来卖饭,耿霜泠光是闻到味道就又要吐到停不下来了,饭是肯定吃不下的。顾毓铮想了想,又一次起身,跟在移动的餐车后面挤到了补票点。
  乘务员对于这个小不点已经很眼熟了,这么小的孩子出门还要照顾晕车的妈妈,还会自己来补票,太懂事太不容易了,可她也没什么办法啊。如果有人下车,看在这孩子面上自己肯定给她留,问题是没有啊。
  顾毓铮远远看见乘务员对着她在摇头,心情就黯了下来。这次又没有吗?不行,就是没有也要想点别的办法。普通车厢里太挤了,本来3个人的座位挤了5个人,各种味道还混杂在一块,妈妈会更难受。
  这时候的她,眼泪控制不住地就流了出来。她是真的难过。自己怎么就那么没用呢,连妈妈都照顾不好,还说什么其他啊。
  她挤过去,抽噎着说:“阿姨,还没有空位吗?那能不能让我妈妈过来这边过道坐一会?”
  卧铺车厢与普通车厢不一样,管理更加严格,过道上的位置也没站什么人,更没有那么浓重的味道,相对来说舒服很多。
  乘务员摇摇头:“小妹妹,这个真没办法,卧铺车厢有规定的,没有票不能随便逗留。而且马上就要到睡觉时间了,到时候要锁车厢门的,你还是回去吧。”
  顾毓铮再也忍不了了,眼泪流得更是一滴接一滴。
  “哎呦你别哭啊,阿姨也是没办法啊。”这么一个粉嫩嫩的小娃娃当着面的哭,还懂事地不敢哭出声来,小模样显得更委屈了,乘务员赶紧哄。顾毓铮也不想哭,可就是难受就是忍不住能怎么办?
  周围偶尔几个路过的人见了,小声打探什么情况,知道事情的人也小声说了。听说了怎么回事后,在场的人都纷纷唏嘘。
  这是哪家的孩子啊,祖上烧了高香了吧,这么懂事这么孝顺,瞧这可怜的样子,让妈妈看见了得多心疼啊。
  就有人上前对乘务员劝了:“同志,有空位你就补给她们吧。”
  乘务员也委屈啊:“要是有我早给了,今天就没一个下车的呢。”
  这时一个三十多岁干部模样的男人走过来对乘务员说:“同志,我是XX车厢的,就一个人,把我的票换给她们吧。”刚才他打水路过的时候听到了,虽然没插嘴问,对情况也了解了个七七八八。反正他一个大男人的,又没晕车的毛病,不就是不能躺着睡觉,有座位就行,比那些蹲地上的不好太多了?
  顾毓铮听到声音,哭得发红的眼睛瞪得大大的,公交车上让座的常有,火车上让卧铺的真的不多见,没想到让她撞上了,好人!
  周围的人纷纷赞扬此人高风亮节,那男人抿着嘴,一句也没应,直接蹲下/身拿出车票给顾毓铮看:“小朋友,叔叔的票在这里,你带叔叔去找你妈妈,然后搬到卧铺去,好吗?”
  顾毓铮犹豫了下,耿家的教育下,她也不是会占人便宜的人,所以刚才一直问的也是有没有空位补,可从来没想过让别人让的。
  男人又把票往她面前扬了下:“带叔叔去找妈妈吧。”再多一个字却是没有了。
  想到还在难受的妈妈,顾毓铮也不犹豫了,抿抿小嘴,鞠躬郑重道谢:“谢谢叔叔。”
  到了位置上,耿霜泠听女儿说了事情原委,又是连声称谢,在那人的帮助下,将行李搬到了卧铺车厢。
  他的票正好是下铺,对带着女儿又身体不舒服的耿霜泠来说真是再幸运没有了。东西放好后,男人才拿上自己的东西往普通车厢走。他的东西少,一个不大的箱子和一个公文包,还有一个装了食物与水杯的袋子,两只手就拿完了。
  耿霜泠赶紧叫住他,掏出钱来递过去。卧铺与坐票的差价不少,不能让人家好心让位还亏钱的。
  那人也不说什么,接过来塞到兜里转身就走。
  顾毓铮连忙喊:“叔叔,您在这里坐一会吧,那边太挤了,等锁门了再过去。”
  同车厢的几人已经知道发生了什么,一般来说买到卧铺票的都不喜欢普通车厢的乘客过来串门打扰,但是对于目前这个情况态度还是不一样的,也都出言相留。
  男人打量了一圈众人的反应,想想外面确实没有这里条件好,他也不是喜欢自找罪受的人,就把行李放下,坐到了另一张下铺的床上。
  一个车厢共六个床位,对面下铺是一个年轻的学生,看穿着家里条件应该还可以,这也是废话,穷的话,谁买得起卧铺?剩下是一对小夫妻和两个单身的男客。
  耿霜泠躺下迷迷瞪瞪半梦半醒,顾毓铮心放下大半,吃着东西听大家闲聊。
  让卧铺的男人表情严肃,之前整个车厢的人不知怎么的,看到他的表情就觉得车厢里气氛压抑不想说话了,现在觉得他也是个外冷内热的人就放开了胆子说起话来。
  闲聊中得知,在座几人中,坐到终点站的就只有那个年轻的学生,他是甘肃人,刚刚大学毕业响应国家号召回去建设家乡的,刚主动说了,既然目的地相同,让耿霜泠母女就跟着他一起下车。
  严肃脸的男人听到这话才稍微有点笑模样,看样子是对这年轻大学生的行为表示了认可,几人聊天的时候他才偶尔接上几句。
  关于自己的背景他没有多说,只说是出差公干,中途就要下车的,嘱咐顾毓铮等下提醒母亲去乘务点把后面的票钱补上。
  顾毓铮乖乖应了,等到了卧铺车厢锁门的时候,又偷偷往他袋子里塞了几个果子表示谢意。
  第二天耿霜泠起来稍微好了一点,顾毓铮又跑回普通车厢将严肃脸请回卧铺车厢休息。
  小姑娘懂事又诚意满满的样子打动了这个男人,他就没有拒绝。
  一晚上挤着就没休息好,男人的脸色有点差,过来以后,热情的大学生马上将自己的床铺让了出来让他先躺一躺。
  众人压低了声音聊了一会,1个小时不到,严肃脸就起来了,道了声谢,就坐一边听大家说话。到了下午,他要去的目的地到了,冲众人点点头,自己下车了。
  对于他的表现,大家也没有过多议论。从那个纷乱的年代过来,什么样的人没有啊,只要人心善,何必去过多探究。顾毓铮暗暗记下这张好心的严肃脸,将来有缘,说不定自己还能报这一票之恩呢。
  转眼,兰市到了。
  耿霜泠被晕车一番折腾,还没有缓过劲来,好在那位年轻大学生搭了把手,陪着两母女一起走到出站口。这时候好人还是多啊。
  出站口那,顾勇军一身军装,长身而立,焦急地等在那里。
  作者有话要说:  小剧场:
  作者:要爸爸?给你们给你们。
  顾毓铮:到底是谁的爸爸?冷漠脸。jpg
  读者:怪作者,吊胃口。
  作者:喂!我只是想告诉你们,军人家属见个面有多不容易,大家要爱党爱蜀黍。
  严肃脸蜀黍:说得对!正直脸。jpg

☆、第29章

  顾勇军身高一米七八,在这个年代的南方人里几乎算是鹤立鸡群; 在北方人堆里也不至于泯然众人; 长得又是五官出众仪表堂堂; 比之后世的明星也不遑多让; 所以顾奶奶当初才会说出“我儿子那个好样貌; 还怕找不到老婆”的话来。当然; 侧面也说明,耿霜泠婚前也有点看脸的倾向啊。啊,顺带一提; 部队招兵也有参考颜值的。
  这时代的人,对军人是很尊敬的,顾勇军往那一站,周围的人就稍微让出一点位置,在满目一片拥挤之中就稍稍有点显眼。加上身量挺拔,还在排队等待检票出站呢,顾毓铮就看到了人群中的爸爸。
  她激动地扯扯母亲的衣摆,耿霜泠抬眼看到了丈夫; 一激动,精神就好了大半,忙抬手使劲挥了几下。
  顾勇军一直盯着出站口,检票口排了好几排,就算有着好视力,盯了半天眼还是看得有些花。女儿身量小,缩在人群里看不见; 妻子一挥手他就捕捉到了,赶紧往那边的检票口挤。
  等人出来了,他将妻子扶好,又一把将小女儿搂进怀里,这才接过大学生帮忙提出来的行礼,连声道谢。
  大学生看着这么一个气质卓卓的军大哥,忙说“应该的应该的。出门在外互相帮助。”见一家三口团聚,就要告辞离开。
  耿霜泠把人叫住,又让顾毓铮从兜里拿出一点地方特色食物表示谢意。之后双方还互留了联系方式这才各自离开。
  现在的人,对人的防范之心还没有那么重,何况给的联系方式也只是通信地址,这种信息泄露的危害性远没有后世那些的严重。双方的谈吐、身份看起来也都不算差,大家还是很喜欢多交一个朋友的,说不定哪天就有缘又遇上了呢。
  顾勇军将妻子女儿领出车站,路边停着一辆标着军牌的吉普。
  他所在的驻地并不在兰市,回去还要坐好一阵的车,这次是营里有车过来办事,他就顺路搭过来了。
  耿霜泠一看到车,还没靠近,就觉得又是一阵反胃,两父女赶紧扶着她先在路边坐下休息。
  顾毓铮不晕车,但坐了将近三天两夜的车,她也并不舒服。绿皮车用的是柴油发电机作为动力,烟灰从窗户飘进来,浑身脏兮兮的难受不说,在火车上晃荡了50多个小时,人和车的频率都要调整一致了,现在下了车,走在平路上反倒脚下软绵绵的,只觉得小身子都在晃荡。
  车上的司机等了半天看到人出来,到了跟前却不上车,就走下来招呼:“弟妹这是晕车了?没事,休息一会,等下再走也来得及。”
  这是部队的王连长,正好管着他的排。顾勇军为几人做了介绍,耿霜泠道了句“麻烦了。”
  王连长哈哈大笑:“不麻烦,都是顺路的事。”
  驻地离得不近,但相比于江浙地带丘陵密布、环环绕绕的山路来说,这边是一马平川,车子开得平稳多了,再加上有了丈夫在身边,一路上悬着的心瞬间觉得落了地,晕车的症状都减轻了不少。
  为了照顾晕车的妻子,顾勇军与母女两一起挤在后排座位上。耿霜泠吐了那么久,胃里早已经没有东西,再吐也只是酸黄的苦胆水,顾勇军拿出水壶给她漱了口,又拿出衣服垫在座位上让她坐得更舒服一些。
  夫妻初重聚的喜悦慢慢褪去,晕车的力量又占了上风,没多久耿霜泠的精神又萎靡下来,顾勇军见状忙将她的身子慢慢往自己身上靠,一手轻轻摩挲她的后背,另一只粗壮的大手握住她的一只手缓缓按揉虎口的穴位,直到妻子紧皱的眉头稍微舒展开来,这才松了一口气。
  一抬头,正好看见坐在另一边的女儿正两眼亮晶晶地看着自己。
  冷不防发现被女儿看到了自己与妻子的亲密举动,这个一向表现刚硬的汉子瞬间就红了耳根。
  顾毓铮的心里美滋滋的。
  前世的时候年纪小,看不懂爸妈之间那种这个年代人所特有的包含矜持、关心还有羞涩的亲密互动,等到能看懂的时候,这两人已经是老夫老妻了,再做起这些动作来只有长期共同生活后所形成的默契,却缺少了一份年轻夫妻所特有的柔情蜜意。如今冷不防感受到这对夫妻之间充斥的和/谐氛围,真是有种诡异的兴奋感。
  难怪奶奶那么作,妈妈还对爸爸不离不弃,这感情基础还是很深厚的嘛。男人不够浪漫有什么,妻子不舒服的时候能够关心照顾才是好!
  看到女儿那睁着大眼睛满是兴奋看过来的小表情,顾勇军握着妻子的手反射性地就松开了,顾毓铮正要遗憾地叹口气,顾勇军的手又握了回去。
  看就看吧,女儿这么小,能乱想什么,现在还是妻子的身体最重要。
  他冲着女儿摆出一张笑脸,用口型无声说了个“乖”字,指指旁边的座位,示意她坐好。汽车还在行驶中,小孩子不懂事,动来动去万一有个急刹车就要出危险了。
  顾毓铮往座位上缩了缩,把头扭向窗外,对着外面飞驰而过的景色翻个小白眼。不看就不看,当谁没见过黏糊的男女啊,后世街头更劲爆的画面都多的是呢。
  其实还是有点可惜的,那些画面再劲爆,主角不是自己爹妈啊。
  前排驾驶位上开车的王连长往后视镜上看了一眼,看到耿霜泠又不舒服了,对顾勇军道:“你这脾气就是太死板,看看,幸亏是开了这辆车来,要是按你之前自己搭客车的想法,弟妹得多糟罪。”
  这话顾勇军没法接。顺路搭下部队的车接家属是常事,但他之前不是以为没车嘛,特意让人开那么远的路来接人,他还没那么大的脸。
  王连长见他不搭腔也无所谓,乐呵呵地与小毓铮搭话:“小丫头,外面好看吗?”
  “好看!”顾毓铮一挺小身板,响亮地回答。
  秋天的大西北,景色不如江南水乡的灵动秀气,但沿途大片大片的农田和草原湖泊,别有一种粗犷的美。
  “呀,小丫头倒是很有精神。”王连长赞了一声,对顾勇军道,“像你。”
  顾勇军自豪地笑。女儿见得少,但就像王连长说的,像他。
  眼睛和他一样,又大又黑,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