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八十年代学霸重生日常-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安致远抱怨:“爸爸要是不给你买就好了。”
  顾毓铮怒瞪他:“你这是多么令人发指的阴暗心理啊。”
  安致远:“学习好忙啊,你不要剥夺我唯一的放风乐趣嘛。”
  是的,国外的学习真的太忙了。开学半个月以来,全校的学生都是在忙碌的学习中度过的。所谓的大学课业轻松、生活丰富多彩,那都是骗人的!
  除了上课就是作业,还有一堆需要去图书馆查很多很多资料的论文报告,忙得头发都要掉上好几把了。难怪艾丽萨说她会没有时间,现在的她,已经连每天的睡觉都快要不够了,更加不会去抱怨厨房设施太少,因为除了用微波炉热三明治,她根本没有空闲时间去开小灶。少点口腹之欲算什么,作业成绩拿低分才是问题,平时成绩不过关是关系到是不是要重修的大事啊。
  都说勤劳能吃苦是华夏人的美德,其实世界上所有的成功人士,都是靠着勤劳能吃苦才奋斗出来的啊。所谓的学神优势,呵呵,作为世界一流的名校,这里的每个学生都是学神级别的好吗!
  永远都有那么多书要看,永远都有那么多作业要写,还有明年的实验操作课,顾毓铮只想说:“假期啊,快点来吧。”
  而让顾毓铮没想到的是,安致远竟然比她这个重生人士适应的更好。
  就算课业一样紧张,他仍是忙中抽空去市区转了好几圈,还在校外发现了一家味道特别好吃的快餐店。现在,安致远会在每天天刚亮的时候就早早地骑着车子来宿舍楼下等她,然后两人一起跑步去吃早餐,吃完再骑上车子将她载到教室去上课。
  两个东方面孔的小家伙,俨然已经成为这个忙碌校园里的一道风景线。
  顾毓铮侧坐在后座上,一只手搭着车架子,一只手虚扶着安致远的腰,脸旁就是男孩逐渐变得宽厚的背,凉爽的秋风拂面而过,因为学业的繁重而变得焦虑的心重新平静下来。不知不觉,我们两都长大了不少啊。
  有面熟的学生路过,冲他们打了呼哨,大笑着招呼:“安,又带着你的小女朋友吃早餐啦。”
  顾毓铮微微一笑,她没有争辩,误会就误会吧,能够拥有这样充实而温暖的青春,真好。
  作者有话要说:  给大家介绍一位牛人,某媒体排名当今在世智商最高的天才。
  华裔澳洲人陶哲轩,1975年出生,两岁研究数学,8岁升入中学,9岁修完大学数学,十三岁获得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金牌,1996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
  据网传还有一位十三岁考上研究生的华裔?这个我没找到资料,好奇。

☆、第66章

  学习生活当然不可能一直紧绷着神经,当了多年学霸的顾毓铮和安致远在这点上都很有经验; 他们在慢慢调整着自己的节奏。
  毕竟是刚刚换了环境; 一开始适应起来有些费劲; 在经历了修仙一般云山雾绕的两个月; 渐渐习惯了新校园生活的两人终于缓过气来。忙仍旧很忙; 却已经不再手忙脚乱; 而是显得游刃有余,偶尔还能忙里偷闲,出去逛个街度个周末之类的了。
  儿行千里母担忧; 家里的越洋电话总是隔上两天就打一次。
  “忙不忙?累不累?想家了吗?吃得习惯吗?和同学处得好吗?”几个问题每次必问,说没两句又担心打扰到女儿的时间匆匆挂上。
  没有当过父母的人很难理解他们的牵肠挂肚,每当接起电话的时候,顾毓铮的心里都觉得酸得难受。
  她一次次不厌其烦地回答:“一切都好,吃得挺饱的,老师教得好,同学对我也很照顾,学的东西很多; 睡得很安稳,你们放心吧。”
  累吗?当然累,可是为了自己订下的目标,再累都是快乐地向前走着的。更何况,累着累着,也就习惯了,习惯了之后就又不觉得累了。
  耿霜泠告诉女儿:“你安叔叔说我们有时差; 电话打太多会打扰到你休息,他要教我和你舅公舅婆发电子邮件。发邮件要用那个什么电脑,你安叔叔就往我们家搬了一台。”
  “电脑?”顾毓铮意外,“安叔叔真会赶时髦,现在国内用的是486处理器啊,那价格可不便宜。”
  “对,好像就是叫什么486,跟电视机个头差不多,可值钱了,小两万呢,还要学什么打字,他掏钱可真爽快,我看着都心疼。”
  顾毓铮劝她:“别心疼了,你算算你的电话费,越洋电话一样不便宜。我说我这边打过去能省钱吧,你还非要自己打过来。”
  想想三、五年后电脑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的运行速度,以及越来越低的价格,她还是先不要提醒妈妈发邮件要拨号上网,而这个拨号,也是要花很多电话费的。唉,早点出宽带就好了。
  “心疼是心疼,为了我闺女,这点钱花了就花了,还好我把买电脑的钱都还你安叔叔了,不然这人情真是欠大了。”
  顾毓铮哈哈笑:“他是大财主,你是小财主,我和安致远有你们这样的父母真是太享福啦。”
  耿霜泠也笑了:“知道自己享福就乖乖的,早点把书念完早点回家。妈妈不烦你了,你记得多吃点啊,东西不好吃也不能饿着自己。哎呦,我又开始唠叨了,不说了,真不说了,我挂了。”
  “等等,妈,邮箱地址还没给我……”晚了,电话里只剩下“嘟——嘟——”的忙音。
  为了不打扰女儿的休息,耿妈妈打电话的时间都是选在米国时间晚上8点,这个时间正好是顾毓铮吃完晚饭在宿舍赶作业的时候,也算是一种变相的查寝了。
  米国的治安听说不怎么好,女孩子大晚上还在外面晃,远在大洋彼岸的父母会担心得睡不着的。
  第二天早锻炼结束,安致远推着自行车,两人一起向早餐店走去。顾毓铮对他说:“你爸真大方,买电脑跟玩儿似的,太能赶得上时代了。”
  安致远点头:“他一向走在时代的前端,我看他就是那种人们在说的‘弄潮儿’。阿姨给你打电话了?他也给我打了,还把他们的邮箱地址都给我了。”说着从兜里掏出一张写了字的小纸条。
  顾毓铮接过来收了,这时候正好也到了餐厅,两人点了些吃的端到小桌子上,安致远对着面前的三明治和牛奶忽然开口:“你说我要是和爸爸说,想搬出宿舍住,他会同意吗?”
  顾毓铮奇怪:“这种事你怎么会比我还积极?是你舍友又怎么惹着你了?”那个总是摆付清高脸的罗伯特貌似挺烦人的。
  “不是。”安致远解释,“罗伯特也就是嘴巴上讨厌了点,小动作还是没有的。他总说看不起我们黄种人就要在成绩上击败我,其他的不屑做。唉,太傲气了。”
  “那他还是有点可爱的,比起我听说的欺侮有色人种的种族主义者好多了。”
  “毕竟是精英分子吧,再看不起我们,里子面子都还是要的喽。反正对付他,一个就是无视,一个就是在专业上超越,哈哈哈,我才不怕。”说到自己最在意的成绩问题,安致远一脸自信。
  顾毓铮最喜欢看他这副带点小张扬的样子:“那你为什么还想搬?”
  安致远换了张脸似的,立马愁眉苦脸:“我发现我们宿舍的男生竟然会把袜子放进微波炉里,说是除菌。”
  “真是太聪明了,我怎么没想到呢!”顾毓铮的反应竟然是欣赏?
  安致远怒了:“没想到你们学生物的会是这样的人,你们这么做,让我还怎么用微波炉热牛奶和三明治!”
  “受不了的话,你可以再买一个微波炉来专门热你的三明治啊。”回答的竟然还一脸理所当然。
  安致远将三明治塞进嘴里,大口大口地咬:不想和你说话了,你们这些疯子。
  顾毓铮耸耸肩。这边的宿舍公寓有个约定俗成的规矩,不让晒衣服被子,洗完的衣服都用烘干机烘干。H大里到处是医学和生物的高材生,用微波炉转个几秒钟除菌什么的,也不奇怪。
  话说回来,她也好想搬出去住啊,宿舍里太过相亲相爱也不好。最近大家的课程都上手得差不多了,适应期过去,一个个都开始在忙碌中找乐子。同房间的格瑞斯喜欢在宿舍开茶话会,每周都有一天要呼朋引伴来寝室。这种事偶尔参与一下是有趣,老来她就厌烦了。再说,身体的疲惫过去,她的华夏胃又开始闹腾了,超想念自己做的美食啊。
  吃完饭,照例是安致远载顾毓铮去教室,他一边蹬着脚踏,一边问:“老米这边总统换届,杰森说市区有活动,我们要不要一起去看看?好像挺热闹的样子,这种事在国内可看不到。”
  哦,原来老克上台就是今年吗?顾毓铮歪着脖子想了想:“去吧,顺便找家华夏餐厅大吃一顿,安慰下我的胃。”
  事实证明,没见过的老米活动也并不一定好玩。新鲜是新鲜了,可是两个小个子陷在人高马大的人堆里,除了人头,什么也看不见。他们的英语虽说学得不错,总是及不上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一大堆的俚语砸下来,还因为情绪亢奋而变了点调,夹杂在周围的嘈杂声里,他们听懂的句子就没多少。
  至于期盼了好久的华夏大餐什么的,一点都不!满!意!
  后世的时候,她在网上看人说过,在九十年代时期的米国,高档华夏餐厅几乎是没有的,他们所谓的华夏餐大部分是提供给平民吃的华式快餐。不健康,不好吃,去吃的人不是贪方便就是贪便宜。
  这种话她原本是不信的,结果现在,好吧,应该是她的胃被养叼了,或是没找对地方,反正转了一大圈都没找到合心意的。
  同行的杰森好奇:“华夏餐?你们为什么不去叫一份炒杂碎?还有左宗棠鸡,那是我知道的最有名的华夏餐了,而且他们还送外卖,可方便了。”
  “炒杂碎?炒的是鸡杂还是牛杂?”安致远好奇了,他来米国两个月,除了学习就光顾着体会异国新鲜事了,华夏餐什么的,竟然一时没想起来去尝。他兴致勃勃地道,“我们叫一份吧。”
  看过后世报道的顾毓铮:“……”你一定会大失所望的。不过吃就吃吧,让她也见识一下一直被吐槽的“炒杂碎”到底有多不符合华夏胃的审美。
  事实证明,她又一次错了,“吵杂碎”其实挺好吃的。豆芽、猪肉、竹笋、芹菜,这些华夏的常见食材切成片炒在一起,再配上一碗香喷喷的米饭,感觉自己的胃又重新被唤醒了。真是太容易被满足了。
  安致远吃得也挺开心,但他还是嘟嚷了句:“原来他们说的杂碎是说材料杂,我还以为是鸡杂呢,好想吃鸡胗、猪肝、猪大肠……”
  这个要求就有点难了啊,顾毓铮安慰他:“乖啊,等放假,我们去NY的华夏街转转,那里肯定有。”
  安致远表示好奇:华夏菜那么好吃,为什么高档餐厅却那么难找?“炒杂碎”之流当然不能算高档菜肴,顶多就是普通家庭的家常菜级别,放在餐厅里售卖,光是卖像上,就不如人家高卢餐的高大上啊。
  问米国人肯定是不清楚的,才来两个月,接触到的东方人不是和她一样的留学生就是出生在米国的华裔,对这个问题也是一知半解,顾毓铮想,看来还是需要去打工啊,只有自己走出去,才能了解到更多的世界。
  活动回来后没几天,打工的机会就上门了。
  她的同学李爱丽是一个不会说普通话但会一口超流利粤语的华裔,她的父母是早期的华夏移民,这一天她来找顾毓铮:“嗨,想要赚点零花钱吗?”
  王海燕是一位来自华夏的新移民,四年前她和身为大学教授的丈夫一起为了所谓的“淘金梦”想方设法来了米国,现在她成功了,却也和丈夫离婚了。
  今年,她将当初留在国内的6岁女儿也接来了米国,可是已经身为女强人的她工作太忙了,生活上完全照顾不过来,只好找了个保姆。女儿年纪小,突然换了环境要害怕,而且保姆还不会做华夏菜,她就想找一个会做华夏菜的人在每周的周末过来几个小时陪陪女儿,顺便做上一顿饭给家里改善下伙食。
  这个工作不难,时间上也合适,给的薪水挺高,雇佣自己的还是半个同胞,顾毓铮想了想已经完成得差不多了的作业报告,她好像没有不答应的理由。
  顾毓铮到王海燕家的时候,看到的是一栋独立带院子的二层小楼,她有些惊讶,4年时间,一个来米国打拼的女人就能拥有这么一幢房子?这算得上中产阶级了吧,米国人的钱也没好赚到这个地步啊。
  许是很多人有过这个疑问,王海燕出来开门的时候,打完招呼后的第一句话就是:“房子是租的,吃了那么多苦,总要犒劳下自己,房子大点住的舒服。”
  嘴里说着苦,脸上带着的却是开朗的笑容,一看就是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的样子。
  她的身材其实并不高大,身上还带着一股柔柔的书卷气,难以想象这样的一个女人已经在米国这片竞争激烈的土地上闯出了一片天。
  说起来,她重生回来后接触过的女强人不算少,自己妈妈除外,赵雅妍、吴莉佳,还有她认识的一些剧组女导演,都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妇女能顶半边天”果然是这个时代的主流啊。
  米国人是不是也爱八卦这个问题她还没考证过,反正来之前李爱丽和她介绍了,王海燕初来米国的日子,过得并不好。
  她和丈夫在国内都是大学教授,夫妻两个一起来米国打拼,男的想要继续进学校教书,结果四处碰壁,反倒是主动放下身段去工厂找工作的王海燕,在放弃了自己原本的专业后,一步一个脚印,爬到了总设计师助理的位置。
  后来的事情挺让人揪心的,看着妻子一步步高升,一直没找到工作的丈夫心情抑郁,之后又染上了酗酒,接着就是家庭暴力……最终,忍无可忍之下,王海燕申请了离婚。
  婚姻的悲剧在哪个时代都会发生,顾毓铮听的时候很是唏嘘遗憾,不过现在看到王海燕的样子,她就知道人家为什么会成功了: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这首曾经流行一时的诗歌不就是王海燕的真实写照吗?其实,虽然后来毒鸡汤流行,但是在最初的最初,保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还是很有用的。
  看王海燕现在的状态,完全没有对过去的遭遇表现出一点负面情绪,见到顾毓铮的时候还会开玩笑:“你看起来还这么小,是成年了吧?还好只是请你来帮忙照顾小孩子,这个不算雇佣童工吧。”
  作者有话要说:  小剧场:
  小安:学生物的人不止会在饭桌上谈解剖,还会把袜子塞微波炉? Σ( ° △ °|||)︴
  小顾:你有意见?(→_→)
  小安:没有……(>﹏<)
  PS:想要尝试的小仙女一定要记得打湿和只能几秒钟,不然会起火!

☆、第67章

  王海燕的家,很整洁干净。
  许是因为居住在房子里的主人太忙; 没有时间去研究装饰性的摆设; 所以房间里除了必要的家具和电器外; 并没有其他多余的东西。当然; 孩子的房间除外。单由这一点来看; 这位女强人还是努力想当个好妈妈的。
  王海燕在客厅连接厨房走廊的地方收拾出了一小块空地; 铺上一块厚厚的毯子,再摆上一圈各式各样的毛绒玩具,这里就成了小姑娘丹丹的游戏角。
  “丹丹很贴心; 大人要是忙的话,她会自己坐到那个毯子上去玩。我白天要上班,保姆做饭的时候,一探头就能看到那个位置。”
  顾毓铮奇怪:“丹丹6周岁了,她不用去学校吗?”
  王海燕解释:“要送的,我正在给她办手续。她刚过来,英语说得不好,环境也还陌生; 我想着让她在家多适应几天也好。所以我才会找你过来啊,陪她聊聊天,让她尽快熟悉这里,这个工作,对你来说应该不难吧?”
  顾毓铮点头,想当初在于水市的大院,她可是很有耐心地陪了那帮小伙伴好几年呢。不过; 那时候她也是小孩子的一员,现在自己换了个身份,应该……问题不大吧?
  米国这边对孩子的培养是开放式的,虽然很多工作都不允许雇佣未成年人,但像送牛奶报纸、偶尔照看下朋友家的小孩之类的零工还是很受欢迎的。
  王海燕当过大学老师,看人还是有一套的,而且当老师的人,对于好学校出来的孩子,天然就带了几分欣赏,现在看到顾毓铮本人,一副乖乖巧巧还很懂礼貌的样子,对她来当女儿的临时小保姆就很是满意了。
  至于要被照看的小姑娘丹丹的想法,王海燕看了看女儿,她还在毯子上专心致志地玩着她的娃娃。算了,女儿应该也不会有什么意见,那就这么决定啦。
  “接下来,我们来商量下晚上要吃什么吧。”提起这个话题,王海燕兴致勃勃,“在国内的时候,没钱也没东西,吃不上什么好东西,现在到了米国,钱是赚到了,可偏偏只能吃些外国人的食物。想吃点咱们华夏自己的菜肴吧,我的手艺,哈哈,不怕你见笑,实在拿不出手,也就做给自己填填肚子,要让我女儿跟着吃,我是舍不得的。”
  对于这个话题,顾毓铮当然也很热衷:“我来这边快三个月了,最想念的就是华夏菜了,我手艺倒是勉强过得去,可惜学校宿舍没有条件让我做啊。”
  于是,两个女人埋头商量菜单,每决定一个菜自然还要问一下丹丹的意见,不过丹丹不怎么说话,不是“嗯嗯”的点头,就是默默地嘟嘴。
  没问几次,顾毓铮就明白了,点头代表的是“好的,我也想吃。”嘟嘴代表的是“我不想吃,但我不发表意见。”
  感觉这也是一个很可爱的小家伙嘛。
  王海燕坐在女儿身边,摸了摸她的头,对顾毓铮道:“这孩子出生才一年多,我和她爸爸就来这边了,她一直跟着爷爷奶奶过。老人家年纪大了,说话做事有些严肃,结果孩子就养成了不爱说话的性子,这都是我们做父母的不好。”
  听到说到她,丹丹把注意力从毛绒小熊上拔出来,斜抬着脑袋看妈妈。
  王海燕抱住女儿的小脑袋,在她的额头上亲了一下:“丹丹,现在和妈妈住一起了,咱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的,你想要什么,妈妈都想办法给你买。”
  当妈妈的说得情真意切,丹丹却没给出同样热情的回应,她从妈妈的怀里挣脱出来,又低头玩她的小熊去了。
  王海燕无奈:“这孩子,还在生我的气呢。”
  还想说点什么,一看表,赶紧站起来拿钱包:“已经4点半了,再不买菜就晚了,你是带上丹丹和我一起去超市呢,还是与丹丹一起在家里等我?”
  顾毓铮看向丹丹,小家伙已经一骨碌爬起来,啪嗒啪嗒跑门口去换鞋子了。
  看来,用不着她来选择了。
  超市离得不远,开车10分钟就到了。王海燕介绍:“这一片住的华人数量不少,所以这家超市里能买到一些华夏菜常用的食材,换了其他超市,没有它那里的全。”
  顾毓铮暗暗记下,这都是宝贵的常识,要是没有人带,以后想自己做个饭都不知道去哪里买菜。
  进了超市,里面果然有差不多四分之一都是华人顾客。这个比例在超市来说很高了,估计这周围的华人都把这里当成了他们的采购据点了。
  王海燕拉出一辆购物车,将丹丹放到里面的坐档上,又拿出列好的单子:“我去拿东西,你帮我注意着点丹丹,自己要是有什么喜欢的,也尽管拿。二十分钟后,我们在收银台集合。”
  等顾毓铮点头后,她便一头扎进了购物的人潮。
  看妈妈走了,丹丹拍拍顾毓铮的手,冲妈妈一指。
  好吧,看来小姑娘并不想要单独行动,那就继续紧跟着妈妈吧。
  推着孩子跟在王海燕的身后转了一大圈,顾毓铮发现,这个超市规模并不大,也就相当于两三个后世的华夏社区超市的大小。难怪老板会那么贴心地针对华夏顾客进一些在其他地方并不好卖的货物,不搞点特色来吸引特定顾客群,光靠本地的米国人,他的生意估计不会太好。
  等到东西都挑选完,两人去出口收银处排队。超市规模小,收银台自然也不会多,只设了两个,每个前面都排了一支不长不短的队伍。
  虽然排着队,好在收银员的动作倒都不慢,队伍行进得很快,顾毓铮站在队伍里,手里没有手机之类的打发时间,她也就和大多数人一样,时不时就伸长脖子数一数前面还有几个人。
  这个时候,她离收银台的距离已经很近了,排在她前面的三个人,很巧的,都是东方人。
  看样貌,一个是二十多岁的男人,一个是五十多岁年纪的大妈,还有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壮实大汉。根据他们购物筐里的东西推测,不出意外的话,应该都是华人吧。
  顾毓铮正在心里猜得起劲,前面那个年轻男人就出幺蛾子了。
  他提着手上的篮子没往收银台上倒,而是出声:“嘿,妹子,我的心算很厉害哦,我们来比赛怎么样,看是你的收银机算账快,还是我算得快。”
  顾毓铮:“……”
  收银妹子没搭理那个男人,她木着一张脸,一把将男子手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