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异世之夫父有责-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久不在村中行走,却不知如今赵家已大不如前,这几年接连几番变故,将家底耗了个七七八八。赵二兄弟又腿脚不好,至今尚未婚配,如今正是用钱的时候。”
  “我想着,赵大哥是干活的好手,进山担几担柿子应该不成问题,且心性朴实本分,也不会生出些不好的心思来,如此帮他们赚些家用,也能回报一些早年的恩情。”
  季春山记忆中,赵大的确如叶清岚所说是个忠厚老实的人,且又有季宁煦的事在前,他没有拒绝的理由,便立刻应道:“成,就按你说的办。到时赵大哥随我进山收柿子,赵二兄弟腿脚不好,就请他在家里帮忙削柿子皮,你说工钱我给多少合适”
  叶清岚便道:“村里请人帮忙秋收时,一般是一人一天十文,管一顿饭,赵大哥是村里的,怕是不会在咱家吃饭,便再加上几文就是了。”
  “那便每日二十文吧,山路难行,不比在田里干活好走些。对了,明日你还得随我去一趟赵家,说一说,若我自己去,人家怕是不会信。”想到往日村民们见到自己爱答不理的样子,季春山便觉得这件事还是叶清岚来说比较好。
  “好。”叶清岚微笑应道。


第26章 赵家
  次日早饭后; 叶清岚牵着季宁煦; 等季春山拿好东西关好门后,便三人一起; 往村南头的赵家而去。路过一个下坡时,季春山下意识的伸手扶了叶清岚一下。
  叶清岚只感觉季春山突然靠近自己; 紧接着便是手肘处一紧; 耳边传来一道低沉关切的声音,“小心”。
  看了眼季春山扶着自己手臂的双手; 叶清岚呼吸微窒,压抑着身体内涌出的不适,低声道:“多谢。”
  季春山微微一笑,没有说话,又走了几步便已是平地,他便放开了叶清岚,还往旁边挪了半步,和叶清岚之间拉开了些距离。
  叶清岚轻轻舒了口气,放松了不自觉绷紧的心神。
  三人一路穿村而过; 路上遇到不少同村之人; 叶清岚见到熟识的便笑着打招呼; 有些是长辈的,季春山便也跟着叫一声,倒惹得别人意外不已,颇有些受宠若惊的样子。
  顶着几乎达到百分之百的注目率,三人来到了赵家的门前。
  不同于季家的树枝篱笆; 赵家院子是用一堵约一人高的泥巴围墙围起来的,此时院门紧闭,院里一点声音都没有。
  不会是还没起吧季春山看向叶清岚。
  叶清岚抬手,轻轻拍了拍院门,紧接着响起的不是人声,而是一阵汪汪的犬吠。之后,才听到一个男人训斥的声音,“黑子,别叫了。”
  叶清岚又拍了拍门,这回便听到了先前的男声又道:“真有人啊,这么大早的,是谁啊”
  “赵大哥,是我,叶清岚。”叶清岚隔着门喊道。
  这回里面又没声了,但下一刻,院门就被打开了。
  “赵大哥,打扰了。”叶清岚笑道。
  “没啥,你……”赵大在院里一听叫门的人是叶清岚就有些意外,但等打开门后看到和叶清岚并排而站的季春山更是直接愣住了。
  “赵大哥。”季春山笑着叫了一声。
  “赵伯伯。”季宁煦也乖巧的喊道。
  “诶哎,煦儿也来了,快进,进来吧。”赵大这才回神,赶忙把院门开到最大,请季春山三人进屋。
  “坐,坐。”进了屋,赵大又给三人倒了杯水。
  “赵大哥不必客气,”季春山接了水,便要把手里的东西给了赵大,道:“这是自家做的点心点心,给大娘还有孩子们尝尝。”
  “来就来吧,还拿什么东西,忒客气了,快拿回去吧。”赵大摆摆手,却是不收。
  这时,西屋走出个人来,却是一位略显病容的年轻妇人,身边依偎着一男一女两个总角幼儿。
  “嫂子。”听叶清岚这么叫,季春山就知道这人正是赵大的妻子文氏了,便也跟着叫了一声。
  文氏想来在里屋听到了堂屋的声音,见到季春山并没有显出多意外的样子。
  “季兄弟来了,快坐,站着做什么”文氏笑着道,又吩咐身边的两个孩子,“虎子,燕儿,这是煦儿的爹,你们要叫季叔叔,知道了吗”
  叫虎子的男孩儿人如其名,长得虎头虎脑的,叫燕儿的女孩儿一双大眼睛好奇的看着季春山,显出几分灵动,听了母亲的话,两个孩子都乖乖的喊道:“季叔叔。”
  “乖。”季春山笑道,又打开了手里的点心包,给了两个孩子一人一块肉松饼,随后便把点心包放在了桌子上。
  季宁煦叫了文氏婶婶,文氏抱着亲了又亲,可见极喜欢,然后便让虎子和燕儿带着季宁煦去里屋玩。
  文氏这才坐到了叶清岚身边,细细地看了又看,才道:“前些日子听说你病了,一直想去看看,可这身子却又开始跟我作乱,竟是出不得门半步,后来听胡大夫说你已无大碍,我才放下了心,如今真见着了,瞧着你的气色倒是比之前好多了,可见恢复的不错。”
  “是,本不是什么大病,多谢嫂子挂念。”叶清岚微微一笑,又道:“不知嫂子身子可还好我也不知,不然早几日就来探望了。”
  “没什么,就是这天气一日凉过一日,我一时大意,不慎着了风寒,不怎么严重,吃了胡大夫几服药便好了,不然今日我也不敢出来见人了。”文氏笑道。
  “那便好。”叶清岚点点头,又问:“大娘不在家吗”
  文氏道:“去虎子他姑姑家了。”
  这头叶清岚和文氏说着话,那边季春山也对赵大道:“今日登门,却是有事来请赵大哥帮忙。”
  赵大也觉得今日季春山突然来他家,还带着礼是有事相求,便道:“季兄弟有事直说便是,只要是我能做到的,绝无二话。”
  季春山却没先说什么事,而是问道:“不知赵二兄弟可也在家”
  “自是在的,”赵大迟疑了一下,却是苦笑道:“季兄弟有所不知,我那弟弟前几年在外做工摔断了腿,如今虽能走路,却吃不了什么劲,干不了什么重活,怕是帮不了你什么。”
  他弟弟赵二当年摔得挺重,东家又是个黑心的,随便找了个赤脚大夫给他弟弟治,还舍不得花钱,搞的他弟弟最后差点要锯腿保命,最后还是多亏了胡大夫救了他弟弟,只是到底晚了些,耽误了治腿的最佳时机,胡大夫倾尽全力,也不过让他弟弟能够走路罢了,还是一瘸一拐的,但和当初要么留腿要么保命相比,他们已经很知足了。
  “赵大哥放心,不是什么太费力的事,只是到底做不做还是得听听赵二兄弟本人的意思不是”季春山道。
  赵大也觉得不能自己就替弟弟决定了,便道:“成,我这就去叫他。”
  说罢,赵大便起身出去了,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回来,“季兄弟,对不住,久等了,这就是我二弟。”
  赵大进了屋,季春山才看到他身后的一个低着头看不清面貌,但身形精瘦的年轻男人。
  “赵二兄弟。”季春山站起身,笑着叫了一声。
  那赵二却是抬起头露出一张显出几分颓废和阴沉的脸,他面无表情地看了季春山一眼,一句话没说,挪了两步就蹲在了墙角。
  赵大有些尴尬,歉意地季春山道:“季兄弟别介意啊,我弟他自从坏了腿之后就不大爱说话,平日里和我和虎子他娘一天也说不出三句来,不是冲你的。”
  “无妨,无妨,”季春山摆摆手道,对于赵二的态度他十分理解,自不会介意什么。
  如今人到齐了,他就说明了来意,“是这样,我前几日进山,发现了一大片的野柿子林,正好我手里有个制柿饼的法子,我就想着把那片柿子林收了,也省得再去花钱收柿子。只是我一人每日能收的柿子有限,要想都收完得花上一个多月的功夫,那时柿子熟透了软了就不能做柿饼了,所以想请赵大哥帮我进山一起收……”
  季春山话未说完,赵大便一挥手,一口答应了下来,“我当是什么,不过收些柿子,没问题,今日我就随你进山。只是我二弟他……”赵二瘸了腿,平整的地面都要慢慢的走,山路却是无论如何都走不了的。
  季春山赶忙道:“我明白,进山有赵大哥和我就足够了,赵二兄弟我是想请他帮忙削柿子皮的,这个不难,而且轻省,但和赵大哥一样,都是每天二十文的工钱,如何”
  “啥?还给工钱,二十文!”赵大有些不敢相信,惊的瞪出了一双牛眼。
  虽然听季春山说要进山摘柿子,知道不是个一两天就完事的活儿,但他知道季家的家境,又和季家有些交情,便想着豁出去几天功夫,把这忙帮了,但却从未想过要什么工钱,还每日二十文,他和他弟弟在镇上和县里打过不少散工,都没见过这个价,都够雇两个人的了,莫不是他听错了
  原本阴沉不搭理人的赵二此时也抬起了头,直直地盯着季春山。
  季春山一笑,道:“就是每人每天二十文,只是我不供应饭食,赵大哥和赵二兄弟只能每天中午回家吃饭了。”
  “一顿午饭算什么,这么高的工钱,不吃饭也得干啊。”赵大心思简单,季春山一句话,他的注意力就从工钱转到了吃饭上。
  “那我就当赵大哥答应了。”季春山紧接着就道,不给赵大改口的机会,又看向赵二,“赵二兄弟的意思是”
  赵二眼神明显亮了亮,张了张嘴刚要说话,就听一旁的文氏道:“季兄弟,都是一个村的,互相帮帮忙没什么,可你还开这么高的工钱,这实在不合适啊。”
  又对叶清岚道:“岚哥儿,这事你也知道吧,怎么也不劝劝,挣钱都挺不容易的,可不能这么,这么……”败家两字文氏就不好意思直说出来了。
  叶清岚却是一笑,没说话,显然是默认了季春山的话。
  赵大这时也回过神来,也道:“虎子他娘说的是,刚才我不过随口一说,季兄弟可别当真。随你进山收柿子没问题,去你家帮着削柿子皮我也替我弟应了,至于工钱的事还是别再说了。”
  这赵大夫妻果然是极热心厚道的人,宁可自己家吃亏受累也不愿占别人的便宜,可赵家本就对季家有恩,季春山又非自私重利之人,自然不会白白指使别人,更不愿再欠人情。
  季春山便道:“赵大哥赵大嫂先听我说,我是绝不能白白让你们帮我出力的,至于那二十文的工钱,我也不是随便定的。我听清岚说过,村里农忙时雇人是一人十文,还要管一顿饭,我这不管饭的自然要再加上几文,再者,山里的那片柿子林离着村里有着大半个时辰的路程,且山路崎岖难行,我估量再三才定了二十文。”
  “只是这样也未必找的着愿意随我冒险进山的,赵大哥若是应了,那就是帮了我的大忙,若是不愿,那就算了,只当我一家今日未曾登门,我再去别处寻人就是。”
  季春山的话最后说的有些重了,赵大夫妻一时都有些说不出话来,可他们心中知晓,季春山本是好意,什么找不到合适的人,不过是想让他们答应的说辞罢了,若是再拒绝,就真的有些不识好歹了。
  “成。”赵大还有些犹疑,赵二却突然开口应了。
  季春山立时朗声笑道:“好,还是赵二兄弟痛快!”说罢,又看向赵大。
  赵大苦笑道:“季兄弟,你真是……我若不应,你日后怕是就不再登我家这门了吧”
  季春山只笑,不说话。
  “得,就按你说的,我应了就是。”赵大只得道,心里却想着,回头一定要每日多担几次,每次多担些,争取早日收完了那些柿子,也不算白拿那么工钱。


第27章 合作
  赵大是那么想的; 也是那么做的。在随季春山进山跑了个来回; 记住了路后,他便不再和季春山同行了。
  季春山是一日担两次; 每日早午饭后各一次,而赵大却是一日担四趟。
  早上天刚蒙蒙亮他就起来先去收了一次; 而后回家吃过早饭后再次进山; 将季春山已经摘下装好的四筐果子连着担两个来回,送到季春山家; 然后再回家吃晚了许久的午饭,午饭后再担上一回,便天黑收工了。
  这样和季春山收的加起来,每日就能收上上千斤的果子,小山一样堆在季家的前院。
  季春山和赵大收柿子的速度快,赵二削柿子的速度更快,还有空闲的时间,照着季春山先前搭的架子搭了新的,并将自己削好的柿子挂起来晾晒。
  见赵大和赵二都那么卖力; 季春山倒觉得自己那二十文的工钱有些定少了; 便和叶清岚商量着要不要再加些; 叶清岚却没有同意,只道若再以银钱感谢,怕是会伤了情分,不如等事情完了,准备一份厚厚的谢礼就是了; 季春山觉得叶清岚说的很有道理,便这样决定了。
  期间,有几日季春山要去集市或去镇上买药,家中只有叶清岚和季宁煦二人,赵大和赵二作为外男,男主人不在家便不好上门,他们又不想多耽误时间,文氏便提议,到时她带着虎子和燕儿去季家串门,有她和孩子们在,赵大赵二左右又不进屋,最多到院子里,想来便无碍了。
  季春山见文氏带着两个孩子来了家里自是欢迎的,还拿出点心吃食招待,他并不晓得赵大赵二的顾忌,只当文氏是闲来串门的,还邀请文氏常来,也有人陪叶清岚说说话。
  文氏来时叶清岚正教季宁煦和王小二读书,她见了不禁十分羡慕。
  她的儿子虎子比季宁煦还大上几个月,若是从前家境还好时,早就送到镇上的学堂读书了,可如今,却连每月二钱银子的束修都拿不出。
  如今见叶清岚在家教季宁煦和王小二念书习字,她心中不免有些意动,可想到叶清岚大病初愈需要好好休养,不能太过操劳,就不好意思开口让叶清岚也收下自家的孩子了。
  可叶清岚却没有忽略文氏眼里的艳羡,且不说两家人的交情,就说虎子和燕儿两个本就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又都是极懂事的孩子,他也是很愿意教导的。
  所以,他便主动提出可以让虎子和燕儿来季家和季宁煦王小二一起读书。
  文氏自然喜不自胜,又怕太麻烦叶清岚,便说只虎子一个人来就成了,燕儿一个丫头,不必学的太好,回头让虎子教她识几个字就行了。
  叶清岚又劝,一说女儿家多读些书,日后好找婆家,婆家也会高看一眼,二来若只留燕儿一个人在家难免孤独,左右孩子们都还小,在一块儿学习没什么,等回头都长大了,他想教也教不了了。
  文氏何尝不晓得这些道理,不过是不想太麻烦叶清岚,既然叶清岚并无勉强之意,她自然也是希望闺女能多学些东西的。
  只是到底觉得让叶清岚白白帮着教导两个孩子有些过意不去,想说给钱叶清岚也不收,最后赵大夫妻俩和弟弟赵二商量了下,决定不要工钱了,给季家做十来天的工,就当付孩子的束修了。
  季春山也是收完柿子准备结工钱的时候,才知道了赵大兄弟的打算,可这会该干的活都干完了,钱却说什么都不收,季春山也没法子了。
  知道赵家人如此是因为孩子在季家读书的缘故,季春山后来便用原本应该给赵大兄弟的工钱给虎子和燕儿两个孩子买了一套纸笔,叶清岚又亲自用季春山裁剪出来的纸将家里的三本儿童启蒙书都誊抄一遍,最后做成了三本新书,送给了虎子和燕儿两兄妹。
  赵大夫妻自是意外欢喜又感谢不已。
  季家小院在后山山脚下,虽然远离村子,但村里时常有人进后山砍柴搂草,那一大片的晾柿子架哪里忽略的了。
  他们顾忌季春山,自不会上门招惹,可和季家关系极好的吴婶儿,还有帮助季家摘柿子处理柿子的赵大家就不同了,很是受了一番叨扰。
  只是吴婶儿也好,赵大夫妻也好,看着是个随和好说话的,可也都是极明白,嘴也很严的人。
  村民们问不出什么,也只能是眼红的感慨两句,至于其他的心思,他们不是没有,只是不敢罢了,毕竟季春山名声在外,可不是什么好相与的人。
  不知不觉赵大已经帮着季春山已经收了九天的柿子,如今已经将山中的柿子收的七七八八了,季家小院后面和东面的大片空地都已经被晾晒柿子的柿子架占据,规模着实不少,前院里的柿子皮也已经堆积在一起像小山一样,柿子皮后面还有用,却是不能丢的。
  又过一日,便是镇上李记杂货铺约好来送大缸的日子,季春山便没有进山,而是在家里等着。
  大概辰时刚过,季春山站在院子里,就见不远处的竹林小道内连着走出了五辆驴车。每辆驴车上都绑着两口倒扣的大缸。
  走的进了些,季春山发现,坐在第一辆驴车上的两个人中,其中一个竟是李记杂货铺的李掌柜,不禁有些意外,不过送几个缸,怎么李掌柜还亲自来了
  季春山赶忙迎了过去,“李掌柜,有失远迎,有失远迎。”
  李掌柜下了车,拱手笑道:“哪里,也是我突然造访,季小哥别怪我不请自来就是。”
  这李掌柜没提前说一声就贸然上门,其实是有些失礼的,但季家不过是一普通农户,季春山也没那么多事,也就罢了。
  “李掌柜客气了,快快请进。”说着,二人已到了季家小院前。
  “不着急,季小哥还是先看看这些大缸吧,看看有无问题。”李掌柜却道,说着让身后几家驴车的车夫下车,解绳子卸大缸。
  季春山便也随着几个车夫一块将十口大缸搬到后院,也同时检查了一番,自是没有问题的。
  李掌柜跟着到了后院,在看到一大片正在晒着的柿子,不由惊了一惊。
  他的杂货铺每年到了年下也都会进一些柿饼卖,虽不清楚具体的制作工序,但也知道是需要长时间晾晒的。
  没想到季春山还有做柿饼的手艺,再一想到在前院看到的那些坛子,李掌柜越发觉得,自己今日这一趟真是来对了。
  十个大缸放置妥当后,季春山便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八钱银子准备交给李掌柜。
  李掌柜却道:“这个先不着急,其实我今日特地登门,是有些事要和季小哥说说。”
  季春山也觉得李掌柜无事不登三宝殿,便道:“那李掌柜请进,咱们屋里说。”说着先进了屋,倒了两杯茶水。
  李掌柜随季春山进了屋,他身边还跟着一个二十左右,身高六尺有余的壮硕青年,也是和李掌柜同坐一辆驴车的人。
  没等季春山开口问,李掌柜便拍了拍青年的肩膀,笑道:“这是小子宝根儿,今年二十二了。”
  看着青年和李掌柜三分相似的容貌,季春山听李掌柜这么说倒不觉得意外,便笑道:“我今年二十有四,忝长两岁,就称大,叫一声宝根儿兄弟了。”
  “季,季,季,季……大哥!”叫宝根儿的青年一张嘴却是说话有些结巴,也不知是先天如此还是后天导致。
  虽然季春山神色言语并未表现出来,但李掌柜还是叹了口气,道:“宝根儿小时候不这样,都是三岁那年发了次烧,发现的晚,有些烧的狠了,后来病好了却落下了结巴的毛病。”
  而更让李掌柜心中抑郁憋闷却不能明说的是,当时儿子宝根儿是跟着奶奶的,可他娘却一心扑在小儿子身上,他儿子烧的人都晕了,才去叫了大夫,后来还反怪儿子自家不说,可儿子那时才三岁,他又知道什么。
  “李掌柜想开些,儿孙自有儿孙福,我瞧着宝根儿兄弟是个好的,日后必不会过的差了的。”季春山也知道外人的安慰其实没多大用,尤其已经过去那么久了,便说了几句好听话,这总都是爱听的。
  李掌柜果然笑了,道:“那就承季小哥吉言了。”
  又寒暄了两句,季春山看天色不早了,便直接开口问道:“不知李掌柜今日来是”
  “那我就直说了,不知季小哥愿不愿意和我李记杂货铺合作”李掌柜直言道。
  今日既然主动找上门来,就已经把主动权递到了对方的手中,经商多年的李掌柜不是不明白,尤其是他又打听到季春山曾经的名声,可如今他的杂货铺已经是入不敷出,若再不想想法子,不出一月就得关门了。
  季春山心中一动,面上却不显,只笑道:“合作李掌柜请明说。”
  见季春山似乎兴致乏乏,却没有直接开口拒绝,李掌柜心中一时说不出是何滋味。想他李记杂货铺开店数十年,在洋河镇和附近的十里八村也算是有些名望。若是一般的农家见自己主动上门求合作,不说欣喜若狂,也不能像季春山这般一点都不为所动,倒让他心里越发没底。
  想到自己今日在季家见到的一切,李掌柜定了定神,道:“我也就不瞒季小哥了,想来季小哥也应该知道,最近镇子上新开了一家南北货栈,其地段位置,铺面大小和货品的数量种类都不是我那家小店可比的。”
  “虽然我这李记杂货铺在镇上开了有几十年,也有一些老主顾,但如今也都……唉。我听根儿他娘说,季小哥如今又做出了栗子饼和山楂糕两样点心,我便想着,季小哥不若将你的点心还有那些香干素鸡之类的都在我的小店内代卖,如此一来即可方便他人购买,而来也免得日后一天冷过一天季小哥还要去集市上摆摊儿。”
  “我这儿子虽然说话不太顺溜儿,但赶个车送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