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太上章-第2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玄源一“看见”兽牙神器中的东西,立刻就被吸引了。里面的零碎可真不少,有数十枚未及合器炼化、如鸡蛋般的石头蛋;有足能装满几间大屋子、大大小小的碎石块,是从啸山君洞府的石壁上削下来的,也是可用来炼制空间神器的材质,但远远比不上服常果的果核。
  还有駮马的银角、金兕的金角,都是虎娃亲手掰下来的活祭之器;有被虎娃炼化成法器的紫金葫芦,还有最普通的、人们赶路时用于背水的竹桶;有已经小了的旧衣服、工艺异常精致的葛布、蛮荒中出产的兽皮、不少散碎的黄金,林林总总令人眼花缭乱。
  玄源一边看一边惊呼道:“哇,好东西真不少!这些葛布看似寻常,却编织得异常精美,非神识精妙的高人不可织就。这匹织锦应是红锦城一带的特产,却比我见过的都要漂亮,是怎么织出来的?这个小瓶子里装的是什么?碧灵液,居然是从植株中现场采炼的碧灵液!若是落在别的人手中,恐怕早就拿去炼制成碧灵丹了。碧灵液辅助突破修为的灵效,没有碧灵丹那么大,主要是能助人洗炼形骸。但它润入形神之后,能使天然的体香更宜人,你是从哪儿弄到的?”
  面对这一连串的问题,虎娃耐心地解释道:“这葛布,是我家乡的水婆婆所织……织锦嘛,出自一支特殊的妖族之手,是红锦城郊外的多木族所织,多木族人的眼睛与常人不同……至于这瓶碧灵液,你不提我都快忘了,想当年我遇到了南荒蛇女齐罗姑娘……”
  虎娃一边解释一边在心中感慨,暗道阿源真是太可爱了。兽牙神器中还有六枚被叶片封印收存的不死神药服常果呢,她首先关注的却是布料、香水一类的东西。
  玄源又说道:“碧灵液归我了,这匹织锦我也先拿走,可以给你做身新衣服……齐罗姑娘?南荒蛇女?除了那位阿南之外,怎么又冒出来一位蛇女?这么重要的事情,你怎么没对我详细说过,你和她是怎么认识的,有什么关系……?”
  虎娃只得又详细解释了一番,他与蛇女齐罗结识的经过以及所打的交道。其实此事早就不是什么秘密,剑煞杀了那几名众兽山弟子,还命红锦城城主把人头都挂上了城门,那也是虎娃与众兽山结怨的源头。
  但是巴原上的传闻,重点提到的也就是这些,有关蛇女之事只是一带而过,根本就没涉及齐罗的名字。而玄源关心的重点显然不一样,仔仔细细地打听了一番,最后才靠在虎娃怀中连声感叹,夸赞了自家夫君几句,重点是夸他既未见色起意、亦未被美色所迷。
  虎娃岔开话题道:“看见这艘比翼飞舟,我倒有了一个主意。先别着急把兽牙神器里的东西都挪过去,而是把这里的东西都挪到兽牙神器中。我们可以改走水路,它就是一艘现成的船。”
  玄源:“对呀,飞舟不仅可以在天上飞,展开了也可以就当作一艘船。不当飞天神器使用,船上还能装不少东西呢。”
  这件神器可化为飞天之舟,但使用时比较麻烦,需要先把里面的东西清空了,展开后再装回去。但里面若堆满了杂物,不仅乘坐不便,而且施展其他的神通妙用也不方便。平日它作为空间神器时,其空间就相当于一艘大船的船舱。
  虎娃并非想借助神器飞天,而就是把它展开当成一艘船,而且里面的东西也不必装在船舱里,都可以挪入兽牙神器中。两人说干就干,穿过相城后便离开了原先的大道,驱车直奔一条河流边的渡口。
  这是个连接大路、很热闹的渡口,来往的人很多。虎娃的车马路过,所有人皆跪拜行礼,他们有幸目睹了彭铿氏大人与玄煞大人的真容。车帘挑开,虎娃挽着玄源走下了车。玄源素手一招,水中便出现了一艘华美的楼船。


第008章、虎娃的宝贝(下)
  此船有五丈多长、两丈宽,除了最底层的船舱,船舷上方还有两层楼阁。虎娃挽着玄源上船登上了二楼,藤金捧着金杖红节将之插在了船头,藤花将马车也牵进了船舱中。这艘华美的大船,随即在众目睽睽之下破浪而去。
  船是逆流而行,到了河流中央时,两侧船舷上张开了一对硕大的羽翼,可以向下如巨桨击水,也可以向上张开如一对风帆。楼阁的窗户打开了,虎娃与玄源并肩而立,向着码头上跪拜的民众挥手示意。
  对在场所有人而言,这都是终身难忘的一幕,他们亲眼见证了仙家高人手段!很多民众一直跪拜到天黑,还有人陆续闻迅赶来,在码头边向河中洒下祭神之酒。当此事流传开来,此地便被称为仙人渡,数千年之后犹有其名。
  改走水路之后当然快了很多,且可以日夜不停。巴原上的民众大多靠水而居,建造村寨的地方必有水源,河流两岸亦是人烟密集处。见到这艘楼船经过,沿途民众亦在河岸上行礼跪拜,但没有人再能靠近这艘船,更无法再拦路献上礼物了,使虎娃的行程无阻。
  沿河的民众从未见过这么大、这么华美的船,更别提船上还有两层楼阁了,皆以为神迹。在遥远的东海,很多渔船上已出现了最原始的风帆,但巴原内陆的绝大多数民众还没有见过风帆呢,平日行船只依靠划桨或撑篙,如今也算是开了眼界、受到了启发。
  此船本是一件飞天神器所化,从这里直接飞到步金山都可以,此刻就当成一艘普通的大船行在河中,有风时便扬起风帆,无风时稍加法力催动,根本就不必虎娃和玄源操心。藤金和藤花还稍微控制了一下行船的速度,好让沿途民众能看清,以示彭铿氏大人正在代君出巡。
  离开相城往西北方向走,这一带是虎娃从未涉足的地方,但他却认识路。当年在武夫丘上见过武夫祖师留下的巴原巨图,有一条河流就发源于步金山中,渐渐汇聚了很多支流形成一条水道,流过相城最终汇入大江。
  五百年来,巴原上大多数地方的地形地貌并没有太多改变,虽然有些河道已与当初不同,但这条水路还是直通的。虎娃与玄源一直没有再露面,他们在修炼,更确切地说是在“双修”。
  虎娃虽已行遍巴原五国,但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到过,比如船行的前方,之所以不需要向导引路,只因他看过武夫祖师留下的巴原巨图。此刻的虎娃在定境中,所展开的元神世界景象,就是眼前不断迎来的“新世界”。
  这是一种奇异的定境,元神世界展开,就与此刻身处的世界重合,而玄源在定境中也进入了虎娃的元神世界。一个人怎会走入另一个人的定境,这在通常情况下是非常凶险的,比如遭受了对手的元神攻击。
  虎娃和玄源显然不是这种情况,他们的定境相融、神念互感相通,这也是一种极高境界的双修。所谓双修之法,并非仅指男女欲乐之事。
  行船不断走向未知之地,虎娃越来越佩服当年的武夫大将军。能留下那样一幅巨图,不论是出于什么目的,他必然是走遍了巴原各地,将山川景象尽收于元神,这是一番惊人的成就、亦是一场修行。
  山神当初叮嘱虎娃要行遍巴原五国、以求机缘突破大成修为,虎娃所做到的已远远超出了山神的预期。他不仅行遍了巴原五国、到了很多地方,而且几乎都是脚踏实地走过去的;不仅将山川人烟景象尽收眼底,也在行游中放开形神融入天地灵息。
  回忆起武夫大将军当年所留的巴原巨图,虎娃的元神中也出现了另一幅巴原图景,它是由连续的足迹所铺展而成,就是虎娃所走过的地方。与武夫丘大将军当年留下的巴原图景相比,尚显得很不完整,但已经相当惊人。
  它在定境中展开成元神世界,便成了虎娃的巴原。随着虎娃的心念,他可以回到曾走过的巴原任何一地。这虽只是元神世界里的经历,并不是他真的出现在了现实中的那个地方,对他本人而言却真切如实。
  这个“巴原”的轮廓可以缩小,恰好到达虎娃的元神世界能容纳的程度;也可以放大成任意一处局部的景象,他便身处其中。而虎娃此刻的修炼,就是让定境随身边的现实世界一同展开,随着船行,元神世界中“他的巴原”也在不断地延展。
  虎娃已经意识到,武夫大将军当年就曾以此手段淬炼元神,待到修为境界更高之时,若修炼到极致,恐是一门不可思议的仙家大神通。就算以他如今的境界,这般修炼也可不断地壮大元神。他还将最新的感悟告诉了玄源,两人神念相通,将她引入了自己的元神世界双修。
  虎娃尚不清楚,想当年武夫大将军踏过登天之径后、飞升登天之前,在人间主要就做了三件事。一是在武夫丘道场中布下了锁山剑阵;二是炼制了十四柄武夫神剑;三就是以此方式修炼元神、最终绘成了那幅巴原巨图。
  前两件事,以虎娃如今的修为都是无法效仿的;而第三件事,是最不容易也是最耗费功夫的,却恰恰是如今的虎娃和玄源能去尝试的,他们已经开始如此修炼了。其实这就是一门仙家大神通的根基,是仙家构筑“灵台”之功的源头。
  玄源在定境中进入了虎娃的元神世界,两人之间完全是心念直接交流,但在这元神世界所呈现出的场景里,是他们在凭窗而谈。虎娃沉吟道:“以修行中的见知构建元神中的世界,无论是在人间开辟仙家小世界,还是历代天帝开辟帝乡神土,其根基应源于此。”
  玄源:“难怪你能自悟历代天帝所创的法诀!展开元神世界,内景与外景相融,本不是什么惊人手段,难得你能悟出另一层玄妙、窥见更高境界的仙家神通。”
  虎娃:“这也是得自武夫祖师的启发,因为他在武夫丘主峰上留下了那样一幅地图。此番前往步金山,我当然也在想——那小世界是如何打造成的?仓颉先生问过我这个问题,我如今就在求证这个答案。这门仙家神通,当然也是从修行境界中演化而来。但以你我如今的修为,眼下也仅是锻炼元神的一种方式,待到将来修为境界更高之时,倒可以做更多的尝试。届时继续修炼这门神通妙法,说不定也可以打造我们自己的仙家小世界。”
  玄源亦有化境修为,在元神世界里双修,虎娃便等于将自悟的这门秘法同时传授给了她。玄源笑道:“我们现在就可以试试。”
  她轻轻一弹指,河岸上出现了一头奔行的胭脂虎。虎娃也一弹指,胭脂虎的身边又出现了另一头斑斓猛虎。这是元神世界中独有的变化,而在他们正走过的现实巴原上,并没有这两只虎奔行于河岸。
  玄源若有所思道:“这两只虎,只出现在元神定境中,于身外的巴原并不存在……可是对于你我而言,它们又是真切而存,只是与他人无关。”
  虎娃:“突破大成修为,便足以自了,得证人间大超脱。修为继续精进,方知另有层层玄妙。”
  他们在交流一个问题,为何突破六境会被称为大成?因为此时人已能堪破妄境,当然也掌握了妄境神通,在定境中可以得到想要的一切。入境后只要心想便能事成,唯一的限制便是每个人想象力的极致,而想象力的极致又来源于现实中的见知。
  所以虎娃用足以“自了”,来形容大成修为。在定境中拥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真切如实的世界,普通人是无法想象的。现实中哪怕只是深山敝履、荒野孤庐,大成修士自我享受的世界,亦可与人间帝王无异。
  若只追求人生“自了”,拥有大成修为足矣。但若修为继续精进,破真空、脱胎换骨之后,又会发现这个世界与凡人所见并不一样,可拥有更多常人无法想象的见知。
  虎娃今日自悟了仙家灵台妙法,虽然以他如今的修为尚是不可求证,但也是将来开辟灵台世界的根基、如今修炼元神的方式。另一方面,在元神世界里,他与玄源也拥有了属于他们的巴原,以曾经堪破的妄境为根基,但这个世界已超越了妄境。
  这是一种大成就,也是一种大享受,是他人无法体会的。虎娃从来不是为了修炼而修炼,他一直在思考世上为何会有登天之径,答案也许就在层层境界的演化中。
  ……
  虎娃奉君命持金杖红节“巡视”相地,出发后没多久,消息就传到了相室国朝中。相室国如今的都城,名义上只是临时的陪都,是位于步金山脚下的彩图城。对于彭铿氏大人的来到,在相室国朝会上已有多番商讨,如何应对是一件很头疼的事,争论得很激烈。


第009章、步金山(上)
  这一天,朝会上又谈起了此事,扯皮多日,已到了必须做出决定的时候。兵正大人舆轩说道:“刚刚收到的消息,彭铿氏十日前到达了相都城,他一路将金杖红节插在车前,接受万民跪拜。”
  坐在宝座上的国君紫沫不动声色地问道:“兵正大人有何话想说?”
  舆轩愤然道:“在我国境内,绝不能允许这样的场景出现。应下令沿途民众家家闭户,让那位彭铿氏大人自知无趣、明白这里不是巴室国。”
  紫沫点了点头道:“在他所过之处,令民众闭户,自无不可。就算不下这个命令,也不会出现夹道相迎的场景。但他身为少务派来的国使,本君究竟是见还是不见,若见,又该怎么接见?”
  辅正大人宫羊插话道:“主君当然是要见他的,少务毕竟在百川城之会上获胜了。而且来的是彭铿氏,陪同他的还有玄煞大人。这两位就算不是少务的国使,无论到了巴原哪一国,国君都应该礼待,并无主动开罪的必要。”
  舆轩不悦道:“他们毕竟是代表少务的国使,人可以上堂,但那根金杖红节却绝对不能带到我们的朝堂之上。除非他们愿意另换一根花节,以示两国间的平等地位,而非主从之间的巡视。”
  宫羊又唱反调道:“彭铿氏的金杖红节,巴原上已无人不知,你让他换一根节,又派谁去提出要求呢,难道兵正大人要亲自去说吗?莫不如含糊过去,他愿拿什么节就拿什么节,谁也别提这岔,就当没看见……唉!若不是主君在百川城之会上输了,今日也不必有此尴尬。”
  舆轩忍怒道:“那就按辅正大人说的办,其他的一切礼节,就按招待国使的规格,主君见他一面、听明他的来意即可……他不是要巡视吗,就让他自己去巡视吧,国中不必派人随行伺候,各城廓也不必迎见。”
  宫羊又摇头道:“各城廓怎能不迎见呢?依礼招待是必须的,不论礼数多么隆重,都以招待仙家高人的名义,莫提代少务巡视之事即可。”
  偌大朝堂,只有他们两个人在说话,其余群臣都没开口,就连国君紫沫插话也不多。辅正宫羊与兵正舆轩看似在互相争执,实则是一唱一和,正话反话都让他们给说了,看样子就打算把事情这么定了下来。
  国君紫沫心里明白,这两人平日在朝堂上看似经常见解不和,实际上是一伙的。宫羊就是相穷死后、当时监国的舆轩大人另立的新君,后来因百川城之会而退位,在国中享十爵之尊、可面见主君不拜。
  照说宫羊退位之后,就不应该再插手国事了,否则会让下一任国君很尴尬。可是在兵正舆轩的支持下,宫羊退位而未退朝,竟然屈尊担任了辅正大人。这两人,一个掌政务、一个掌兵权,分明就是想架空国君、继续把持国事。
  紫沫在百川城之会后仍能坐稳国君之位,一方面是得到了残境三座城廓当地势力的支持,另一方面也得到了步金山宗主三水先生的支持。但由此也能看出相室国如今的内部矛盾,想当初樊室国的樊翀在位时,已退位的先君樊康可是赋闲在家,樊翀也不可能允许他再影响朝政。
  群臣正在议事,突然有人来报——彭铿氏大人一行,昨日已抵达相室国境内!
  堂上君臣皆大吃一惊,怎会来得这么快?按原先的预计,彭铿氏与玄煞在路上还得走三个月呢,所以他们才会在这里不紧不慢地商量对策。但如今的相室国消息太闭塞了,外界的传讯手段有限,虎娃离开相城之后便改走了水路,十天之内便到达了边关。
  舆轩赶忙问道:“他们是否在边关受阻?”也难怪有此一问,如何迎接彭铿氏的命令还没有下达,在两军对垒期间,相室国的关防肯定不能放人进来,边关守军可不会服从巴君少务的命令。
  不料那报信者却答道:“彭铿氏大人由水路到达,在关防前登岸,受到了巴室国驻军的迎接,然后直接穿过了我国关防……”
  紫沫亦变色道:“什么!君命未至,关防就直接放他们进来了?”
  报信者方才的话还没说完,连忙接着解释道:“彭铿氏大人乘车来到关前,未报国使身份,却出示了三水先生的信物,声称受三水宗主之邀拜访步金山……他们入境之后便收起车马,展开一艘神舟,飞天径往步金山而去,守军也无法阻拦啊!”
  众人错愕万分,他们正在商量如何应对彭铿氏一行,对策还没来得及布置下去,对方却不需要等这边的商量结果,人就已经来了,令相室国君臣感到措手不及啊。彭铿氏明明是国使身份,怎么又受到了三水先生的邀请?他入境后不来王宫,却直接飞去了步金山。
  紫沫立刻派人前往步金山打探详情,不料这边人还没有出发,那边三水先生派的人就到了王宫。三水先生请相君紫沫前往步金山,据说有要事相商,但究竟是怎么回事,没有详细交代,总之让紫沫先去。
  紫沫不仅是国君,也是三水先生的亲传弟子,立刻结束了朝会赶往步金山,带着满腹疑惑和一头雾水?兵正舆轩更是不放心,不知彭铿氏跑到步金山要搞什么鬼,当然也一起去了。
  ……
  虎娃突然改走水路,来得太快,进入相地之后便直接飞往步金山,而相室国的消息传递手段有些跟不上,才出现了朝会上的那一幕。
  步金山道场很大,是在一片仙家洞府遗迹废墟上重建的,弟子总计近百人。虎娃等人御比翼飞舟而来,直接落在了山门外。如此华美的飞天神器,也令步金山众弟子大开眼界,而三水先生则亲自到山门前相迎。
  虎娃在天上飞得并不高,也在注意观察沿途所见的一切。果如樊翀所说,相室国残境多山,适合耕作的平原土地并不多,有不少都是沿着山脚以块石垒起的梯田,很像龙马城郊外公山村一带的景象。
  当地仅靠田地中的出产恐怕只够裹腹,但靠山吃山,平日也可采集各种山货、打各种猎物,倒也勉强能图个温饱。若论人烟繁华,这里可比巴都城一带差远了。他们如今被大军困于七百里方圆之地,断绝了与外界的交流,又不得不供养一支大军日夜戍边,民众的负担确实很沉重。
  但从地势上看,这里确实不好强攻,发动大军征伐的代价很大,后勤辎重的压力也非常沉重。
  待到进入步金山上空,感觉又有不同,山清水秀令人神清气爽。此地风景虽美,却不适合凡人居住,崇山峻岭间道路难行,更没有地方适合开垦田园、建立村寨,只适于世外高人隐居清修、凿建洞府道场。
  有神通法力的修士,当然与普通人不同,否则怎会经常被称为“仙长”。比如这步金山深处,就是个巴原各国管辖不到、更是没有必要去管辖的地方。无论是农耕文明还是游牧文明,哪怕在上古蛮荒时代,人们所建立的国度,真正有意义的辖境都是适合居住、普通人能开发之地。
  崇山峻岭就算地处国境之中,实现不了实际上的统治,修士在此建立宗门道场,便相当于逍遥于世外。就拿少务来说,他就算要征服相室国残境,所取的也是那三座城廓,波及不到步金山的宗门道场,大军更不可能攻占这里。
  然而此地也不能说完全无关世事,山中的修士也是山外来的,很多步金山弟子就在如今的相室国中任职、出身于国中的各大部族。就连步金山这派宗门,某种意义上也是为山外培养人才的地方。假如相室国残境被巴室国所吞并,步金山的处境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离三水先生的清修洞府不远,山中有一座清澈的水潭。水潭上方有一道飞瀑,左右两侧还各有一条溪涧汇入。在水潭的下方,又有一道飞瀑倾泻,流出山外后便是巴原上一条河流的源头。虎娃乘船而来,就是顺着那条河到达相室国残境边关的。
  此潭是山中三水汇流而成,三水先生便以此为号。步金山尊长平日议事的厅堂,建在下游飞瀑的左方。紫沫和舆轩赶到时,三水先生已率门中众弟子接待了彭铿氏大人一行,宾主入座相谈甚欢。
  威震巴原的金杖红节并没有在这个场合出现,虎娃与玄源于厅中端坐,藤金和藤花侍立身后。他们与三水先生谈及了当年的百川城盛会,又聊起了彭山庆典上的见闻,却只字未提巴室国与相室国的国事。
  见到紫沫时,虎娃起身行礼道:“原来是相君到了。当日百川城一别,如今又在步金山相见,看来你我真是有缘!”这不是使者拜见国君的礼节,就是道友之间的问候。
  紫沫只得还礼寒暄几句,陪座听尊长闲聊,却越听越觉疑惑不解。三水宗主与来访的贵客谈的都是修行事,态度很是恭谨,这完全就是修士拜山的气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