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太上章-第3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伯羿拍了拍虎娃的肩膀道:“仓颉与我是不一样的修士,我主动离开了瑶池仙界,而他却经常跑到瑶池仙界中去拜访少昊天帝,也不管少昊天帝给他什么脸色……与你这个凡人说这些,为时尚早,因你此番相助之恩,我才知无不言。”
虎娃身为地仙已有九境五转修为,然而伯羿仍然称他为“你这个凡人”,而虎娃也不得不服气。这确实是实话,就算拥有九转修为,但没有渡过天刑仍留在人间,对于伯羿而言当然还是个凡人。
而那些九境初转就飞升至帝乡神土的仙家,已经不能称他们为地仙,又该怎么形容呢,或可称为天仙,但好像也不太恰当,虎娃脑袋里突然冒出来一个词——鬼仙?
伯羿说虎娃问这些为时尚早,也是有道理的,有些事情提前知道得太清楚,却是自己尚不能印证的境界,先入为主理解得似是而非,对修行未必是好事。
虎娃又端杯道:“伯羿大人,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是长久以来的疑惑。我在巴原曾见过两位很特殊的修士,分别号称清煞与白煞,他们又是怎么回事呢?”
虎娃在神念中做了一番详细的介绍。按照伯羿方才所言,真仙已超脱生死轮回,若在人间被斩,那就是真正的被斩灭,并没有什么再入轮回的机会。哪怕有一缕残魂在天地间化生为灵,那也不是原先的仙家,只是某种玄妙的缘法。
可清煞与白煞,却是的的确确生在巴原之人。清煞的平生,虎娃并不完全了解,但白煞的身世是完全清白可考的。他就出生在白额氏族人的村寨中,一步步修炼获得地仙成就。可是后来虎娃朦胧有所觉,白煞竟是少昊天帝斩于人间的一缕执念所化。
伯羿也吃了一惊,瞪大眼睛道:“还有这么一回事吗?看来太昊与少昊这两位天帝,至今仍在力求破境啊!”
真仙可不可以再入轮回?理论上仿佛是可以的,那就意味着放弃长生超脱的成就,重新托舍于人间新生。这等于重新迷失于生死轮回中了,完完全全就成了另一个凡人,不再是原先的仙家,除非他能以凡人的身份再度跳出生死轮回。
谁又会这么做呢、这么做又有何意义呢?而且这是仙家修为到达一定境界之后,才能做到的,因为某种特殊的机缘、有不得不这么做的理由。
但白煞很显然并不属于这种情况,少昊天帝还在瑶池仙界中待得好好的呢。这就是一种普通真仙所不具备的神通手段了,至少伯羿是没这个本事的,所以也没办法给虎娃任何答案。或许将来有机会,虎娃可以去问少昊本人,但有些问题问了也没有用,只有自己的境界到了才能理解。
伯羿回答不了虎娃之问,他也感到很惊讶,只能给虎娃介绍了自己所知。说完了这些,伯羿又举杯道:“你这孩子,经历倒是与众不同。”
虎娃却笑了笑摇头道:“是吗?在我而言,却是与众皆同!”
伯羿说的是虎娃修行中所遇,确实太罕见了。而虎娃答的却是自己修行中所悟,就是谙合大道之本源,将每一层境界皆演化到极致,其实与众皆同。
伯羿又指了指周围道:“眼下你要关心的事情并非方才那些问题,而是眼前的这黎山圣地。那‘蛊神’已死,这仙家洞天结界,你又打算如何处置?”
虎娃有些错愕道:“这又不是我的地方,而是黎民传说中的圣地,曾被那‘蛊神’占据。如今伯羿大人斩杀了‘蛊神’,也救助了黎民万众,此地应该怎么处置,当然全凭伯羿大人做主。”
伯羿摆了摆手道:“我对这里不感兴趣。”这倒是实话,伯羿不可能对这个地方感兴趣,更不可能占据此处仙家结界洞天。但这里不仅是蚩尤的坟塚,也是一处仙家洞天结界,在那高丘之后另有洞府,里面还有不少难得的宝物。
虎娃道:“既然伯羿大人不感兴趣,那么就由帝子丹朱大人做主。”
伯羿却摇头道:“这亦非丹朱之地,更非丹朱之物,帝子大人恐怕也不好处置。它其实是一份传承,虎娃,如今掌握传承之秘者就是你,而你想把它传给谁?”
这番话倒是提醒了虎娃,对于他们这种修士而言,不能仅仅把此地视为一个宝藏,更是一份传承。帝子丹朱不可能占据黎山圣地,他碰这些东西恐怕也会引起九黎诸部的不满,而且犯不着为此贪心。
可是九黎诸部现在的情况,这份传承应该留给谁呢,或者说黎山圣地的秘密将来由谁来守护呢?
有趣的是,九黎诸部的首脑通过蛊神潭中的显影,虽然看见了黎山圣地中发生的事情,却不知道黎山圣地究竟在何处,更别提找到并打开它了。能找到这个地方的,还有那飞蜈以及与飞蜈有心神联系的飞黎赤,可是他们也都已经死了。
伯羿斩杀蛊神后就会离开九黎之地,那么掌握这个秘密的就剩下虎娃和太乙师徒。伯羿的意思显然是打算撒手不管了,那么黎山圣地该怎么办,就全看虎娃了。
虎娃叹了口气道:“那个叫华崽的孩子,我当初想收他为弟子,可惜后来方知,他竟早已被那‘蛊神’夺舍。但在此之前,我在黎民中已有一位传人,且看她的福缘吧。”
……
各村寨普通的黎民,并不知道几位大巫公提供给丹朱的妖邪名单上都有谁,只听说伯羿大人已斩尽妖邪,当然是万民同庆。所有人都很开心,然而在蛊黎部养草村中,却有一个小姑娘一直郁郁寡欢,她就是虎娃在黎民中所收的弟子小香。
华崽失踪了,他去蛮荒中游荡玩耍,到现在都没回来。华崽以前也经常独自跑出去,但那也不过是几天功夫,而如今却已经过了好几个月不见踪影。蛮荒深处凶险重重,就算华崽有修为在身,恐怕也难说安全。
按常识,一个人在荒野中失踪这么长时间,那肯定已经是遭遇意外回不来了。巫公养草育提到华崽时,也不免连声叹息。小香一开始是为华崽担忧,到后来便是伤心了。
虎娃又回了一趟养草村,私下正式收小香为弟子。华崽虽不在了,但小香也是在祭典仪式上得到蛊神特别赐福之人,今后在村寨中的地位亦很高贵。只要她谨慎修行,也不会遇到什么大的麻烦。
虎娃叮嘱了这位弟子很多事情,当然包括诸多修行上的指点,临行之前还给她留下了神念心印。若有朝一日小香能突破大成修为,就会知道当初究竟发生了何事,也会了解华崽的遭遇以及黎山圣地的秘密,她就是虎娃所选择的继承与守护传承之人。
但小香如今的年纪还太小,修为尚浅,虎娃不想太早告诉她这些事。虎娃还在神念心印中告诉小香,若有朝一日她修行有成,假如在世间遇到一个人,令她一眼就能想起华崽,那么就要设法去指引此人。如果虎娃当时还在人间,她也要通知虎娃。
虎娃要找的人并非‘蛊神’,而是三年前就已经被蛊神夺舍的华崽。其实那已不是华崽,华崽已再入轮回,新生之人就是另一个人,与华崽此世已无关了,或许根本就不是人。
但对于修行已成的小香和虎娃而言,总算是有某种缘法牵连,虎娃曾动念想收华崽为弟子而未得、小香亦等待华崽而未归,那么再去指引轮回中的另一个他,多少也算是弥补心中的遗憾。至于这个愿望能否实现,亦是可遇不可强求,一切随缘。
第052章、南风(上)
虎娃离开养草村后,小按照虎娃的叮嘱就留在村寨中修炼。虎娃在村寨外的山中石壁上留下了很多刻画,也带着御神之念指引,只有小香能看懂。但小香一直不肯相信华崽已亡于山野,认为说不定他是困在了某处绝境,始终没有放弃寻找的希望。
小香突破四境修为后,也离开了村寨去寻找华崽,足迹几乎踏遍了九黎各地。在寻找华崽的过程中,她探访了各部黎民,做了救死扶伤、扶危济困之事。
她总在猜想,华崽当年会不会是失足摔落了山崖受了伤,或者迷路陷入了困境,救助这些黎民,感觉就像在寻回失踪的华崽。小香受到了黎民万众的敬仰,但她从不在哪个村寨中久留,总是像偶尔路过似地突然出现,不久后便悄然离去。
当年岁渐长,其貌不扬的小姑娘出落为一位美丽的女子,她的事迹渐渐也成九黎之地神秘而美好的传说。终于有一天,她在跋涉间看见了一座山峰,似拔地而起的巨大树干,小香停下了脚步,就在峰顶上结庐而居。
虎娃曾几次回到九黎之地找过她,继续指引这位传人修行,其师兄太乙来的次数比虎娃更多。其实小香在南荒中的种种行止,颇有些像巴原西荒神木族中的青先生。但无论是虎娃还是太乙,都没有直接告诉她——她所居住的这座山峰恰好就是黎山。
小香突破大成修为后,终于解读了师尊给她留下的神念心印,这才知道所居住的座山峰中有一处仙家洞天结界,就是传说中的黎山圣地,也清楚了当年发生在华崽身上的事情。她继承了黎山圣地,后来也历天刑而成就真仙。
小香成仙后仍留在人间两千年,她的足迹并不局限于九黎之地,又走过了更多的地方,终于找到了一个人。此人并不认识小香,也不知小香是一位仙人,平日里小香在他面前就是人间平凡的女子,却在梦中授以仙缘,后世修士亦称为梦蝶之法。
小香代师尊传法,待此人堪破生死轮回境后,她重新飞升仙界。当小香离去之时,此人终于知晓了她的身份,明悟了她的来处去处,鼓盆而歌,于世间号称南华先生。小香回到仙界后求证金仙成就,有人说她便是上古神话中的黎山老母。
再后世两千多年,有名风君子者,根据南华梦蝶之说,又创世间三梦大法……当然了,这些都是后话、后话的后话了,暂且不提。
……
虎娃带着太乙辞别小香,在养草村外居然又碰到了伯羿。伯羿是特意在等他,要同他们一起返回蛊神潭边,与丹朱、侯冈等人汇合。
丹朱南巡九黎,事情都办完了,却一直留在这里没走,就是为了特意等候伯羿返回。其实本没有必要一定这么做,伯羿想飞天与丹朱汇合,随便在什么地方都可以。
但这是重华的建议,丹朱不能就这么走了,必须要留在这里等待伯羿归来,并将九黎各部首脑、各村寨的巫公都叫来,让他们拜迎伯羿,就像迎接战场上凯旋的英雄,更是感谢救助黎民万众的恩人。
所以丹朱多留了几天,九黎各部的首脑都得恭恭敬敬地陪着他,而且各村寨的巫公也都领命赶到了。虽不知道这些大人们还有什么别的事情要处理,但是丹朱不发话,他们也都不敢离开。当然了,很多人是衷心地在此等候,他们也很想当面拜谢伯羿大人。
这一天,重华大人正在蛊神潭边抚琴。琴为古时太昊所制,刳桐木配五弦,以引和万籁之声、万民之风。只听重华抚琴作歌道:“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九黎各部首脑在蛊神潭边听重华抚琴而歌,皆露出敬佩之色,有的人比如飞黎望神情更是如痴如醉,一边轻声拍枫鼓为和。待重华大人歌毕,众人纷纷击掌称赞,而重华大人则微笑着一一点首为礼。这段时间,这是蛊神潭边最常见的情形。
丹朱却没有凑这个热闹,在亲卫用几座大帐围绕、闲杂人等不得接近的一小片空地中,他和侯冈正在下棋。
据说天子帝尧曾劝帝子丹朱,要多关注世事时局,注意观察、掌握错综复杂的中华各部关系。也有人说是帝尧劝丹朱磨砺性情,要遇事沉稳、从容应对,不急不躁尽掌变数。不知丹朱是怎么听劝的,总之他创出了棋,也有人说是帝尧为丹朱创出了棋。
棋是一种游戏,双方各持黑白子相为,似是对阵厮杀,又似是一种智力博弈,落子的每一步都充满变数,一盘棋往往要下很长时间。
两人下棋,又被称为对弈或手谈,是种很文雅的爱好,看上去也确实能磨砺性情,无论棋盘上的对局多么惊心动魄,落子者都显得风轻云淡。
丹朱很喜欢下棋,更喜欢手谈时这份清静,这几天就经常邀侯冈一起下。两人都有大成修为,但谁都没有使用推演神通。其实普通人若和大成修士对弈,往往是很吃亏的,因为大成修士以推演神通算计的速度实在太快了。
当然了,也不是仅凭推演神通就能赢棋,但在棋艺相当时便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侯冈和丹朱都很自觉地没有使用推演神通,这只不过是休闲娱乐,没有必要因此而消耗寿元。
假如是九境以上的地仙或真正的仙人,没有寿元之限,若用推演神通下起棋来,简直就等同于作弊,落子看上去只是片刻功夫,可实际上可以想好几年。但若是两位仙家如此对弈,最终比的还是棋艺高低。
仙家推演神通用以手谈对弈,看似每落一子都能推演出各种可能,但妙就妙在,只要对方尚未落子,这一切尽属未知,仙家推演神通也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若以天下世事为棋局,棋盘可就不仅仅是这么点大了。
侯冈落下一枚黑子道:“帝子大人,您平日无事只好手谈,在这棋盘之上看见的又是什么呢?是两军对阵,还是天下各部相合相争,又或是整个中华之国?”
有些话从侯冈的角度不好直说,如此也算是一种委婉的试探了。丹朱轻轻叹了一口气,淡淡道:“我看见的只是棋子,只要落在这棋盘中便是身不由己。若有选择,我宁愿做那盘外观局之人。”
侯冈也轻叹了一口气,没有再问什么。正在下棋的这两个人的身份很有意思,表面上看,似乎如今的帝子丹朱远比侯冈更为尊贵,但实际上仔细想想,他们有着很相似的出身,差距也许并没有那么大。
仓颉也曾暂摄中华天子位,是高辛氏帝俊到陶唐氏帝尧之间一个短暂的过渡,同时也是天子嗣位之争中的一个小插曲。按照黄帝世系约定俗成的传统,后世中华天子并不能直接传位给自己的子嗣,而是在少昊和昌益后人之间轮流。
少昊传天子位给昌益之子颛顼,颛顼又传天子位给少昊后人帝俊,帝俊之后又由颛顼后人仓颉继天子位。但仓颉仅仅执掌人皇印几个月后便辞天子位,继位者又是帝俊之子帝尧。
其实在仓颉之后,登天子位的本应是帝尧的兄长,可是最后帝尧却取兄长而代之成为中华天子。这已经是很久远之前的事情了,其内情如今也没人能说得清了。
仓颉也曾为中华天子,侯冈是他指定的继承人。没听说仓颉本人有子嗣,侯冈是他的侄子又是他的传人,更是部族公认的下一位伯君。侯冈也可称仓颉之子,这有点类似于骁阳和大俊的关系,但也不完全是这种关系。
上古时称谁为某某之子,并不一定就是某某的儿子,也可以是其后人,或者是部族中的继承人。侯冈虽不是仓颉的亲儿子,可他是仓颉指定的继承人、更是其唯一的传人;而丹朱不过是帝尧众多子嗣中最出色的一位。
小妖叽咕甚至私下里嘀咕过,侯冈氏部族中那么多人,为何仓颉就只偏爱侯冈,不仅立他为部族伯君,还收为传人将他带到身边培养,难不成侯冈是仓颉的私生子?当然这种话也只能私下说说,没人会当着侯冈的面谈论。
如今天子帝尧已年高,有人希望丹朱继承帝位,毕竟其父帝尧也继承了其祖帝辛之位。可是根据天下各部共推的传统,这次应该轮到颛顼的后人,最有力的竞争者当然是崇伯鲧,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说起来,同为颛顼后人还是仓颉继承人的侯冈,从身份上来讲也是有资格争这个天子位的。但实际上这不可能,侯冈本人也没这个心思。
仓颉本人都放弃了中华天子位,怎么可能还有心思让其传人争位,否则也不会在侯冈少年时就把他带到了巴原。从侯冈远离部族领地之日起,就注定他远离了这场纷争,可是待他回来的时候,首先见到的人却恰好是丹朱。
第052章、南风(下)
丹朱身边还有一个重华,重华亦是颛顼后人。重华是帝尧特意擢升重用的,帝尧还将两个女儿嫁给了重华,重华本人也确有才干。也许重华只是帝尧安排的一枚棋子,有可能成为当年仓颉那样的角色,做一个短暂的过渡后再传位给丹朱。
这种打算,当然谁都不会说出来,但重华本人对此应该有清醒的认识。但他会甘心成为这样一枚棋子吗?从重华的出身来看,他应该是愿意的;可是就算重华愿意,也不可能与崇伯鲧相争。
这是侯冈看着这盘棋想到的事情,所以就很委婉地试问丹朱,可丹朱给出的却是这样的回答,侯冈也就没法再问什么了,反正这也不关他的事。恰在这时,有亲卫来报,伯羿大人回来了,随行的还有虎娃小先生、太乙先生。
丹朱起身道:“这盘棋就不必再下了,我们赶紧列仪仗相迎!”
在十多年之后,虎娃又一次被人称作“小先生”。在蛊神潭边亲眼见证黎山圣地中所发生的变故者,当然知道是虎娃揭穿了“蛊神”的阴谋,在场所有人都得感谢他。这件事如今秘而不宣,新赶来的各村寨巫公并不知情,但知情者绝不能失了礼数。
当伯羿走上山坡时,远方吹响了牛角,帝子丹朱列出了亲卫仪仗,五位大巫公带领各部首脑也迎到了营地外。除了帝子丹朱躬身行礼,其余众人皆跪拜在地。虎娃很自觉地向后退了一步,太乙则又退了一步,让伯羿走在最前面。
不料伯羿向后一伸手,将虎娃的胳膊给牵住了,与他并肩把臂而行,并以神念道:“彭铿氏大人,你当受此拜!”
伯羿的身形高大伟岸,而虎娃的形容只是个十四、五岁的孩子,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大人牵着一个孩子施施然走来,后面跟着一位随从太乙。知情者当然清楚是怎么回事,他们在拜谢伯羿的同时也在拜谢虎娃,不知情者尽管感到有些惊讶,但也不敢多嘴问什么。
当伯羿走到丹朱身前时,一手扶住丹朱,另一只手示意众人起身,然后又听枫鼓声阵阵,九黎各部首脑皆作歌赞颂伯羿,还有人围着他跳起了舞,这是黎民的礼节……
恭迎伯羿大人归来,又有一场盛大的饮宴。饮宴后丹朱单独见了虎娃一面,他已经知道了虎娃的身份,口称彭铿氏大人,并向他表示了感谢,同时也请虎娃向少务转达谢意。卢张前一阵子已经回来了,也带回了少务回赠的厚礼。
丹朱即将离开九黎返回帝都平阳,他邀请虎娃同行。虎娃此番也是立了大功,应受到中华天子的褒扬与赏赐,丹朱这是邀他去面见天子领功受赏。而且接下来中华天子还要筹备正式派使册封巴君之事,丹朱也请虎娃同去帝都好协商如何册封巴君。
虎娃很谦和地感谢了丹朱的好意,答道:“我此番斩出化身只是为了印证修行,路遇之事顺手为之。如今我已不在巴国为官,册封巴君之事也不便再参与了。九黎之事已毕,我还想远游中华各地。帝子大人既有使命在身,我也就不必同行了。”
虎娃拒绝了丹朱,但这也不算失礼。一位拥有九境地仙修为的高人,不受天子封赏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尽管来的只是一具仙家阳神化身,但在这种事情上与其本尊无异。另一方面,莫说虎娃如今已辞官,就算他还在巴国朝中,也不应该在未得到少务的意见时,绕过少务参与中华天子册封巴君之事。
丹朱这么说只是为了示好,并未强求。他又告诉虎娃,若是行游中到了帝都平阳,或者在中华之地遇到了什么事情,都可以去找他。然后丹朱又问侯冈有何打算,是否跟随他一起到帝都平阳受爵?
侯冈则笑着答道:“我离开家乡已有十余年,此番陪同彭铿氏大人行游,来到九黎之地只是顺路,接下来打算先回部族。至于受爵之事,由族中上报天子,再待天子之使。”
侯冈将要接受爵位,其实就是接受天子册封。因为他十五岁那年就被仓颉带走了,虽然已经成为部族公推的首领,但并没有留在部族中掌权,在形式上还差一个天子正式册封的仪式,然后亦可称“伯君”。
虽然各部首领通常都是内部推举的,天子册封只是一种名义,但这个名义也是必不可少的。侯冈没有打算跟随丹朱去帝都直接接受天子册封,而是按照自古的传统,先回到部族中,再由部族上报,然后由天子派使册封确认。
上古各部族的习惯,如果已立誓尊侯冈为首领,就算侯冈远行离开,亦得虚位以待,族中事务自有其他首脑以及众长老共同打理。这在后世可能是难以想象的,但在当时却是很自然、很常见的情况,部族民众皆遵守效忠的承诺。
侯冈要回部族领地,虎娃则带着太乙和叽咕与之同行,反正此番游历是为了印证修行,解决了九黎之事,不妨在中华之地多走走看看。
见侯冈如此决定,重华便劝丹朱赐予侯冈信物,派人先行上报天子帝尧侯冈在九黎所立之功,另派人将其功业事迹传至部族之中。也就是说,要以官方的名义先派人去侯冈氏部族打好招呼,宣布侯冈即将回来,并宣扬其在九黎之地助帝子丹朱立下大功,让族人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