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逆袭成女王-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驰低头苦笑,没有说话。道理谁都懂,只道当初情绪撩人,难以自拔。

    平淡重复是生活的基调,偶然被外来的石头砸进去,泛起偏偏涟漪。在二月底时,薛婉婷宣布了一件事。对刘靖瑶来说,犹如平地惊雷,晴天霹雳。

    “我们学院要在三月去香江参加交流会!”刘靖瑶十分诧异地大喊。

    薛婉婷被如此激动的刘靖瑶吓了一跳,她还没见过惊讶的表情能在刘靖瑶的脸上停留这么久。她略感奇怪:“为什么你会这么吃惊?这不像你的风格。”

    刘靖瑶的脸色可谓相当难看,反问道:“育才从没参加这样的交流会,为什么偏偏是今年?”

    “你也知道以前的育才是什么样子,简直是一塌糊涂。”薛婉婷愤愤不平:“这次交流会是由国际上有名的大学发起的,旨在让学生更好了解其心仪学校的文化,尤其是即将大考的学生。”

    刘靖瑶欲张口,却被薛婉婷阻止:“你先听我说完。我知道育才现在有了好的转变,可整体水平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我不想让高考成为唯一评断我学生的准则,我想通过这次交流会告诉他们,外面的世界有多大,可以走的路有很多。”

    刘靖瑶明白薛婉婷的好意,但此行太危险了。于是她委婉的说:“以后也会有这样的机会。再说还有三四个月就是高考了,这样一来,高三的师兄师姐难免会分心。”

    薛婉婷沉吟片刻,低声开口:“那就以自愿为原则,让学生自己做决定。”

    刘靖瑶心里凉了一半,她可以预料到结果堪忧。育才绝大部分的家长就是冲着这里有完善的留学渠道,世界上有名的学府几乎都齐聚交流会,他们怎么会错过这次机会。

    果然,全校的学生都愿意参加这种半游玩半学习的活动。

    薛婉婷以为刘靖瑶是担心这样的游学带来的安全问题,遂拍拍她的肩膀:“我们学院能收到交流会的邀请,有你一部分的功劳。”

    “什么?”

    “这次交流会其中一个发起人是我的同学。在我回国前,和他讨论了育才的情况,我俩都认为要改变现状需要颇长的时间。不过有你起了很好的带头作用,上行下效,育才的转变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我的同学想感受一下育才的蜕变。”

    刘靖瑶惊愕了,此时她想起句话;凡事都有偶然的凑巧,结果却又如宿命的必然。她凄然一笑,人算不如天算,即使提前有了意识预警,也得物无所用。

    沉默过后的刘靖瑶冷静道:“我明白了,学生会配合学院做好准备工作的。”

    薛婉婷笑着点点头,可心里仍然存有疑虑;刘靖瑶的反应太奇怪了,她肯定隐瞒了什么?但即便问刘靖瑶,她也不会说的。

    薛婉婷忽然对这次外出活动多了几分不安和担忧。

    “你打算怎么做?”小King问刘靖瑶。

    刘靖瑶找出一张名片,上面只有一个名字和一串电话号码,决然道:“看来提前和他的一年之约。”

    “你确定找那个老头有用吗?”小king疑惑道。

    “不确定,可我能确定一点;光靠一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刘靖瑶拨通电话,第一次没有接听。再次拨打时,她心想,这是一场豪赌,只希望自己的眼光够准。终于在刘靖瑶快挂断电话时,电话里传来胡睿明沉稳的声音:“你好。”

    “你好,我是刘靖瑶,和你有一年之约的人。”

    胡睿明在接电话前就知道是刘靖瑶打来的,当初因难得遇到一个小小年纪就如此有见地的人,一时间产生了兴趣,就和刘靖瑶定下约定,想看看她是纸上谈兵,还是言之有物。

    但是时间一长,胡睿明差不多忘了这件事,怎料刘靖瑶真的履行约定。

    “你打电话过来是为了一年之约?”

    “是,也不是。在电话里说不清楚,我能和你见上一面吗?”

    胡睿明听了刘靖瑶模棱两可的回答,嘴角上扬:“可以。”

    然后刘靖瑶彻夜整理所需要的资料,她不可能直白地告诉胡睿明,香江会在三、四月爆发S病毒感染事件。先不说他会不会相信,到时真的爆发疫情,他必定猜疑自己为什么会预知未来。不管她解不解释,或者怎样解释,最终只会陷入困境。

    刘靖瑶不愿无辜的人被疾病夺取生命,可她更不能让自己和家人有一丝一毫的风险。若要他人,尤其是处于高位的人,重视你的话,必须拿出你的真材实料,用事实说话。

    索性隔天是周末,刘靖瑶乘坐飞机,来到人杰地灵的苏城。她根据胡睿明的提示,找到一间精致的苏式别院。

 第072章 胡睿明的转变

    开门的是一位老妇人,她一身石青色的锦缎衣饰,面容慈祥。岁月眷顾着她,即使年华老去,也无损她雍容优雅的气质。

    郑舒雅目光莹莹,柔声道:“你是刘靖瑶吧,老胡和我提起过你。”

    “你好,我是刘靖瑶,今日因事登门拜访。”

    “不用那么拘谨,这里没有太多规矩。快进来,外面挺冷的。”郑舒雅拉过刘靖瑶的手,和气的说。

    刘靖瑶在郑舒雅带领下,穿过迂回曲折的小桥流水,以假乱真的山峦丘壑,美不胜收的奇花异草。可惜刘靖瑶没有闲情欣赏此等美景。

    不一会儿,刘靖瑶就看见胡睿明在茗茶,他示意刘靖瑶坐下来,一同茗茶。

    刘靖瑶坐下来,一饮而尽。她迎上胡睿明些许诧异的眼神,坦然道:“不好意思,我不懂茗茶的那些繁琐的步骤。在我看来,茶只是解渴的液体。”

    刘靖瑶的直白令胡睿明蓦然发笑,他回想起师弟也说过这样的话,看来这女娃和师弟有几分相似。

    郑舒雅是个心思细腻的人,她体贴的说:“我去弄点百果蜜糕,你们慢慢聊聊。”

    丝丝茶香,诱人心脾。胡睿明微微后靠,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上次和你见面时,我已经说过天朝虽然消费市场容量大,投资需求旺盛,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资源和环境的压力,技术落后和国际竞争的压力使天朝在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中仍处于弱势的地位。

    胡睿明点点头,他和几个老伙计闲谈时,都讨论过这些问题。

    “天朝经济持续三十多年的高速、粗放发展,消耗了大量的资源能源,导致资源能源日益短缺,为未来的经济埋下了隐患。西方对天朝的技术壁垒,自身的制度和教育的制约,让天朝在国际利益的纷争上多是忍气吞声。”刘靖瑶看到胡睿明认同的表情,接着说:“科技强国,势在必行。我们必须开始掌握主动权。”

    “既然你这么说,表明你是有备而来的。”胡睿明淡淡一笑,开始好奇刘靖瑶准备的小玩意。

    刘靖瑶从背包里拿出一个厚厚的文件袋,递了过去。

    胡睿明摸着文件袋,下意识的问:“这里面的是什么?”

    “你应该听说过石墨烯这种材料吧。”

    刘靖瑶看见胡睿明一脸茫然的样子,才恍悟现在的石墨烯没有后来那么知名。这也难怪,虽然石墨烯本来就存在于自然界,但是难以剥离出单层结构。

    在2004年,腐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家安德烈·盖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成功从石墨中分离出石墨烯,证实它可以单独存在。石墨烯被称为“黑金”,是“新材料之王”,是目前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

    “它是一种可以掀起一场席卷全球的颠覆性新技术,新产业革命的东西。”刘靖瑶笃定道。

    胡睿明觉得起初的想法可能是错的,眼前的女孩只是虚有其表罢了。

    “任何事情都不要太早下定论。关于石墨烯存在的可能性,科学界一直有争论和研究。以前是理论,可现在是现实。”刘靖瑶指着文件袋:“你可以找人检验这里面的东西。”

    胡睿明犹豫了,如果是夸夸其谈,不会有这样的自信。他拿过文件袋,沉声道:“那就让我看看这里是不是有你口中的奇迹。”

    于是刘靖瑶带着等待的心情回去。半路上,小King告诉她,别院的周围都有警卫。

    “说明我没有找错人。”

    “只是见了几次,你就完全相信他了?要知道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对我们来说,没什么特别。可对他们的却是意义非凡。”小King埋怨刘靖瑶的轻率。

    “我怎么可能这么快就把底牌都露出来。”刘靖瑶勾起莫名的笑容。

    去香江的日子越来越近,刘靖瑶始终没有接到胡睿明的电话,不过她并不担心,稍微有点见识的人都会意识那份东西的价值。

    而事实正如刘靖瑶所想。

    胡睿明神情严肃听着电话:“老胡你老实说,从哪里搞到那份东西的?”

    电话里的是胡睿明的多年好友,江博涛,京大的物理学教授,同时也是最高学术机构的院士。

    胡睿明深知江博涛严谨的性格,却在电话里听出他话语间的急促,心里咯噔一下,低声追问:“怎么了?”

    “我仔细研究了那份东西,的确成功从石墨中分离出石墨烯。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它的发现会震撼整个凝聚体物理学界。”

    胡睿明能从江博涛的话里听出这个石墨烯的重要性,可他不知道它重要在哪里,便继续问:“这个石墨烯有什么用?”

    情绪高涨的江博涛职业病又犯了,把胡睿明当成他的学生,滔滔不绝:“它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二维晶体,有完美的二维晶体结构。它的晶格是由六个碳原子围成的六边形···”

    “我是问这材料能应用到那些方面?”胡睿明果断地打断江博涛的长篇大论。

    江博涛的兴奋被当头棒喝,瘪瘪嘴:“石墨烯的应用范围广阔,微电子领域、航空航天领域、新能源领域等等,多得我一时间说不完。但是···”

    “接着说下去。”

    “你给我的资料里只有两种制备方法,不但这两种方法缺少核心数据,还不适合商业化量产。”

    胡睿明哑然失笑,原来她还留了一手。他的真的小看刘靖瑶,不,应该说是没有认真地正视她。

    “我明白了,我会把剩下的部分拿到。”

    江博涛急切的说:“那我和你一起去吧。我想见见那个厉害的教授,我还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想请教他。”

    胡睿明想了想,同意道:“也好,我不懂这些东西,有你在能方便些。但我要提醒你,她有点特别。”

    江博涛以为胡睿明指的是他的怪脾气,凡是有本事的都有古怪的性情,他不以为然:“你放心,我会注意的。”

    在刘靖瑶去香江前三天,等来了胡睿明的电话。

    “你说的是对的,有兴趣和志同道合的人来一场学术讨论吗?”

    刘靖瑶明白胡睿明是想拿剩下的核心资料,便爽快道:“我会把东西带过去。”

    “呵呵!不用了,我和我朋友已经来到你的城市了。”

 第073章 繁荣下的暗涌

    为了见心目中的“教授”,江博涛特意修剪了他一直以来被妻儿笑话是鸡窝的头发,剃了胡须,还穿了得体的西服,怀着紧张又期待的心情等待“教授”的到来。

    胡睿明默不出声,他想看看江博涛见到刘靖瑶的目瞪口呆的表情。谁叫江博涛平日总是绷着一张严肃的脸,有时连开个玩笑都不行。

    江博涛焦急地来回踱布,焦灼的说:“我看还是不妥。为了以示尊重,我们应该亲自登门拜访,怎么能让老人家自己过来。”

    胡睿明刚想说话,门铃就响了。

    江博涛如箭般冲过去,稍微整理一下仪容,再深呼吸几下,才开门。他只看到一个扎着小马尾,有一双晶亮的眸子的女孩,没有其他人。

    江博涛垂头丧气道:“孩子你找错门了吧。”

    “请问胡睿明先生在这里吗?”刘靖瑶很确定自己没记错地址。

    江博涛纳闷了,他记得老胡在这边没有亲戚朋友的。正当江博涛迟疑的时候,胡睿明已经走到他的身旁,笑着说:“快进来吧,某人等你等得很心急。

    直到刘靖瑶和胡睿明都坐好了,江博涛的脑子里都是一片混乱,他望着施然入座的女孩和一脸理所当然的胡睿明,心里蹦出一个不可思议的想法。

    “这是剩下的资料。”刘靖瑶递过另一个文件袋。

    江博涛先胡睿明一步,抢过文件袋,连忙翻阅起来。

    胡睿明见江博涛专心致志的样子,估计一时三刻都顾不上其他的。他开始好奇刘靖瑶这样做的目的,真的是因为一年之约吗?

    “你完全可以自行发表你的研究成果,为什么要把它交给我们?”

    “计划赶不上变化。我只想向你证明;嘴上无毛,办事不牢,这句话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刘靖瑶直视胡睿明,一字一句:“尤其是特殊的时期。”

    胡睿明深深凝视刘靖瑶,意味深长道:“如果是你,这句话的确不合适。”

    当刘靖瑶再开口时,江博涛插进来,岔开话题。他紧紧拿着文件袋,心底还是存有一丝幻想:“这是教授叫你送过来的吧。”

    “教授?什么教授?”

    胡睿明终究忍不住,浅笑道:“我不是说过她有点特别。”

    江博涛瞪大眼睛,指着刘靖瑶,舌头快打结:“你···她···怎么可能?”

    看到江博涛的表情,刘靖瑶已经明了。她张嘴就是:“氧化还原制得的石墨烯不但难以控制品质,还带来环境污染。机械剥离法生产效率低,无法工业化量产。所以我用特殊的细菌法。”

    只要谈到学术问题,江博涛就忘了刚才的惊愕,拉着刘靖瑶讨论起来。

    就在刘靖瑶为日后香江之行提前做准备时,粤市的卫生局局长,马康,已是焦头烂额。从去年底开始,各市陆续报告有多例的呼吸道疾病。起初他没有重视,可后来又多名医护人员均受到感染。

    为了避免引起民众的恐慌,上层决定隐瞒疫情,没有发布相关信息,亦没有向香江方面通报情况,甚至禁止媒体报道有关病情。正因如此,埋下了疫情爆发的祸根。

    那时正值天朝春节前后,由于春运的大量人口流动导致了疫情的扩散。纸是包不住火的,比疫情扩散更快的是谣言和恐慌,在天朝内地开始出现了抢购醋和板蓝根的情况。但由于疫情尚未充分展现,天朝上层在2003年2月之前并没有没有每日向世为组织通报粤城地区的疫情,并且延误申报疾病的蔓延情况。

    当时的资讯远没有现在发达,加上高层有意封杀了关于疫情的讨论,所以普通民众知之甚少。

    马康面色凝重,听着秘书的汇报:“截止目前,共发现305例,死亡5例。其中医务人员感染发病共105例,没有一例死亡。马局长,我们接下来要做什么?”

    马康揉了揉疼痛不已的额头:“密切关注疫情的最新情况,及时向我报告。”

    “我知道了。”秘书迟疑道:“那外面的民众···”

    马康无力地呼一口气:“上面认为三百多病例对于粤城千万人口来说,是个很小的比例,目前也没有新增病例。工程院那边认为非点型肺炎只是局部发生,而且不是法定报告传染病,所以市民到公众场所进行正常的活动应该不会受到感染的。”

    秘书默默地点头,退出办公室。

    由于对病情的认识不足,信息不公开,疫情一触即发,继而一发不可收拾。一无所知的普罗大众仍旧工作,上学,聚会,一切似乎都井然有序。却不知更大的灾难还在后面。

    夜幕降临,纵然江博涛再多的不舍,也要放人。毕竟一个女孩子太晚回家总是不好的。

    经过这一晚的深入了解,江博涛不得不承认刘靖瑶的天资过人。他感慨万分:“老胡啊,看来我们真的是老了,比不上年轻一代咯。”

    胡睿明目光熠熠:“江山代有才人出。不过,她很特别。”

    “嗯,特别聪明。”江博涛点头赞同。

    胡睿明无奈地瞟了他一眼:“你不觉得她今晚说的话有些奇怪吗?”

    “有吗?你别总是这么多心,有能耐的人都有点个性。”

    胡睿明闭上双眼,只道是最近的事多,忧思过重。

    终于到了出发的日子,和以往不同的是,换成刘靖瑶不停地叮咛刘父刘母,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和家里的清洁,最好不要去人太多的场合。

    “你又不是要去很久,用得着紧张兮兮。再说你妈我是个不讲卫生的人吗?”刘母瘪着嘴,有时真怀疑谁才是老妈子。

    “现在刚好是季节交替,人容易生病。”刘靖瑶极力掩盖她的担忧。

    “我们会照顾好自己了,倒是你在外地,要多注意。”刘父沉声道。

    刘靖瑶点点头,用力抱住父母,然后转身走进机场。与此同时,机场的另一边有个同样去香江的人。

    “爸,你的病还没好,就不要去了。”一个妙龄女子不放心的说。

    文剑生干咳几声:“没事的,只不过是普通的感冒。云浩是我的侄子,他的婚礼怎么可以不去。”

    女子心想,香江那边也有亲人照顾父亲,便不再劝止。谁能想到这一别,再见时已是阴阳相隔。

 第074章 疫情蔓延

    2003年3月1日的清晨,香江的九龙城一所住宅区。廖卓宇悄悄地起床,简单的洗漱一番,轻手轻脚地来到女儿的房间,望着她红彤彤的小脸蛋。他会心一笑,亲了亲女儿的额头,就出去了。

    妻子拿来西装,小声的问:“你还记得两天后是什么日子吗?”

    廖卓宇轻笑道:“当然记得,是我们宝贝女儿的三周岁生日。我已经准备好了。”

    “那医院那边呢?”

    “你放心,我也安排好医院的工作。”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飞机准时到达机场,育才的师生分批坐车去酒店。

    因为育才的财力雄厚,不但包专机来回,连酒店的住宿分配都是两人一间。其中当然有刘靖瑶的插手,在情况没明朗前,她得尽量使学校的人避免和其他人群接触。

    前两天一切风平浪静。或许有不少的学生来过香江旅游,但都是吃喝玩乐。可这次以文化为主的游学让他们从另一个角度来欣赏这颗“东方明珠”,领略它的多元文化。

    俗话说得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他们看到的,学到的,要比书本上枯燥的知识更多,更深刻。

    唯独刘靖瑶一直心不在焉,她的意识预警越来越强烈。可恨的是,她最多能知道他们肯定会发生点什么,可具体的却一无所知。

    刘靖瑶的担心很快变成现实。当天深夜,突变降临到华广医院的住院部。

    一名行色匆匆的护士叫住了准备回家的廖卓宇:“廖医生,大事不好了。”

    廖卓宇脸色一凝,镇定道:“发生了什么?”

    “10楼06床病人的病情突然加重,而负责他的谢护士和沈医生出现了和病人一样的症状。”

    廖卓宇面色无比凝重,边往回走边说:“我记得那病人是肺炎,注射了退热药,体温已经恢复正常。”

    那护士紧张得话里带有颤音:“是···不是···那是之前,现在他的体温高于38度,伴有呼吸急促,呕吐。”

    “那谢护士和沈医生呢?”

    “他们从昨天开始就有些不舒服,那时没多想,可到了傍晚时他们病情变重,持续性高热。”

    廖卓宇步伐加快,暗道不妙,因为普通的肺炎在一般的情况下不会有传染性。

    明明只有五分钟的路程,却对此时的廖卓宇来说,显得格外遥远。

    他一进到病房,就听到那三人痛苦的呻吟声。仔细检查下,发现他们还有肌肉关节酸痛的症状。

    廖卓宇听到他们的咳嗽声,环顾四周的其他病人,心下有了决定:“你和其他护士把这三个人隔离起来,我要向院长汇报情况。”

    一通紧急电话把熟睡中的院长叫醒,廖卓宇把情况如实汇报,还把自己的猜测说出来。

    “你怀疑他们患的是内地传闻中的怪病?”

    “那病人是从内地过来。为了以防万一,最好还是采取隔离措施,还要把情况上报给卫生署。”

    电话里的声音沉默须臾,才低声开口:“可是我并没有接到内地的通报,何况现在情况没明,我怕···上面的部门会为了香江的国际声誉隐瞒。”

    “可是如果现在不采取行动,到时很有可能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

    “哎!你先把那三个病人隔离,记住不要声张,其他的···再说吧。”

    廖卓宇有心无力,只好无可奈何地挂断电话。

    病毒散步在城市的每个角落,伺机而动,打算给人类一个难忘的教训。

    不知不觉又过去了三天,明天育才学院就要打道回府。对其他人来说,这五天的快乐时间,转瞬即逝。可对刘靖瑶,却是度日如年。

    这一晚,方招娣没有忙着打包行李,而是担心地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