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金枝毓秀-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百八十五章 爱莫能助
“我都说了我不去了,我一点也不想见那个什么南楚公主!更不想娶她!”
晋王府内,高勋像个孩子似得把自己锁在房里闹着脾气,怎么都不肯踏出府门坐上进宫的马车,可把府中的一众下人给急坏了,最后只能派人去燕王府把程金枝给请了过来。
因为在他们都能看出,这位燕王妃在高勋心目中的地位非同小可,说起话来自然也是最有力的。
而听闻高勋正在府中闹着别扭不肯入宫与自己的未婚妻相见,程金枝只好不负众望地再次当起了说客这个角色,在换下男装之后便急匆匆地感到了晋王府。
虽然在她心里,对这位远从南楚而来的元熹公主并没有留下什么好印象,她之所以来这儿加以劝慰,也是出于不想让高勋被周帝责骂训斥的缘故。
“晋王殿下您就去吧,这事先见一面也好有个心理准备啊,所谓一回生二回熟,难道你真要等到洞房花烛夜的时候,掀了盖头再看吗?”
“什么洞房花烛夜,这对我来说就是个噩梦。”高勋气闷地冷哼了一声,“哼,她这才刚进京就敢在城门口和三哥大打出手,肯定是个性格泼辣的女人,我以后,不对,恐怕就连整个晋王府,往后都没有好日子过了!”
“哎呀,殿下您也不要想得这么悲观嘛,虽然她那条长鞭是厉害了点,不过到时候你找个机会偷偷给烧了就行了。”
程金枝伸手拍了拍高勋的肩膀,脑海里竟然不自觉地脑补出高勋往后因为做错一点小事就被元熹公主挥着鞭子在大街上追来敢去的情景,忍不住很是同情地看了一眼高勋。
可与此同时,她脑中也跟着闪过了元熹公主看高珩时那很是暧昧与留恋的眼神,心里那种说不出由头的不安之感,也随之漫上了心头。
回过神来见高勋整个人垂头丧气的,便兀自摇了摇头不再去想这些有的没的,而是收敛神色柔声道:“其实你也只是听说而已,到底如何,也得两个人相处了才知道。说不定你和她很合得来,你们两人一见倾心,就像…就像我大哥和陵容郡主那样。”
一说到程煊和陵容郡主,程金枝心里就不由自主地泛起了一阵内疚之感。
自从传出程煊欺辱白苏的丑闻之后,她就有意地避开陵容郡主,不想,也不敢单独和她见面。
因为她无法做到在背地里伤害过一个人之后,还能在她面前表现出一副心安理得的样子,甚至还与她亦如往常那样亲近。
即使那个人对自己所做的一切都一无所知。
程金枝抿了抿嘴调整好心态,在高勋身边坐了下来,刚想要展开攻势劝上一番,却见高勋突然眸色一转,用一种十分郑重的眼神注视着她,丝毫不像是在开玩笑。
“金枝,要不你也想个办法帮我搅了这门婚事吧?不用漱玉阁这么麻烦,就算是那个花街柳巷,只要我也传出和那个风尘女子有染,父皇知道之后就一定不会再逼我娶她!那我这后半辈子,也就不用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了。”
“晋王殿下,您别说的我好像是专门拆散有情人的变态一样,这又不是玩连连看。之前搅黄了我大哥的婚事,我到现在心里都还不舒服呢。”
程金枝下意识地抚了抚胸口,看着高勋楚楚可怜的眼神,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心里又何尝不想利用这个“馊主意”去帮他一把?
可是她也并非不明事理之人,深知这门婚事其中的驱害利弊,更不想为此而陷高勋于一个更加窘迫的境地之中。
于是只能强迫自己收起那份私心,略显严肃地迎上了他的恳求的目光。
“晋王殿下,要是此计可行,我就算被你父皇降罪我也会帮您。可是这回事关的可不是两个家族,而是两个国家。您要是真的这么做了,公主或许是不用娶了,但是你父皇肯定不会轻易放过你,说不定此事还会连累到宜妃娘娘呢。”
见高勋脸上的倔强之色逐渐转变为一种无力的伤感,程金枝便只能狠下心来继续道:“你应该比我更清楚,你们皇家可是最顾及面子的,我大哥传出这样的丑闻就已经闹得不可收拾,你一个皇子若是闹出这样的事,你让你父皇的颜面往哪儿搁?你让楚王的颜面往哪儿摆啊?我听闻这楚王的脾气向来不太好,他要是一生气,肯定就带着兵马杀过来了,你就算是不为自己考虑,不为皇家的名声考虑,那也得为这天下太平和大周的百姓考虑啊。”
听闻程金枝这番在情在理又和她平时作风略有不符的诚心之言,高勋眼中的伤感之色更甚。
除了浓稠的伤感之外,自然更多的,还是碍于身份与处境所迫,那种无可奈何的绝望。
默然良久之后,他这才抬起头来,用一种有气无力的语气道出了一句。
“金枝,我多想这辈子就这样肆无忌惮,不顾一切地任性一回。我知道这一天迟早要来,可是为什么这么快。。。。。。”
“该来的总归要来,你能躲过是幸,如果躲不过,那就是命。”
可能是被高勋低沉的情绪所感染,也可能是被最近接二连三所发生的事所影响。
程金枝淡淡一笑,一时也不知道自己为何会突然说出这样沮丧而又让人心灰意冷的话。
“好了走吧,别让你父皇等急了,你要是真的不喜欢她,以后就当家里多摆了樽花瓶,她爱怎么样你都由着她,只要别让她碎了就好。”
话音刚落,程金枝便将杵在座蹋上的高勋给用力扯了起来,像是亲妈“虐待”儿子似的,拽着他一步一停地走出了房门。
而看着面前“一往无前”的程金枝,高勋的嘴边泛起了一丝凄凉苦涩的笑容。。
被自己所心仪的姑娘拖拽着去娶另一个全无好感的女人,这天底下,大概没有比这样更难过,更糟心,更憋屈的事了。
却不知道接下来,事情的发展将会全然超出他的想象。
第二百八十六章 远客入朝
太极殿内,周帝一身玄金色缂丝团龙朝服,威风凛凛地坐于龙椅之上,一脸的威严肃穆。
毕竟面见外国宾客是影响两国邦交的大事,不比平时上朝与文武百官议政,所有的细节都有可能关系到国家的荣辱和颜面,绝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马虎。
所以为了让这些跋山涉水而来的外宾心生敬意从而心悦诚服,原本还在正和宫被禁足的赵皇后也临时被请出来坐在凤座之上,好替周帝撑足场面,更添一些气势。
而龙座下方则立着一些朝廷重臣和皇亲国戚,程衍和太子则分别立于两方之首。
程金枝站在高珩身边,漫不经心地抬头望了一眼,见站在另一边的高勋仍旧是一副生无可恋的伤心模样,原本欠佳的心情也就变得更加糟糕。
她作为皇家的女眷本可以不必来参与这场典礼,只是因为心里那股不安的情绪作祟严重,加上又担心高勋会做什么不该做的事,这才硬着头皮站在了这里。
“怎么了?你是不开心,还是身体不舒服?”
耳边传来高珩关切的问话,然而程金枝只是转过头来朝他牵强地冷冷一笑,然后便不再理会。
随着一股酸味顿起,心里的潜台词则是:“你在众目睽睽之下抱那个元熹公主的时候,怎么不问我开不开心?”
正想着,只闻司礼官高亮的声音在大殿上响了起来。
“宣大楚元熹公主,衡王殿下入朝觐见——”
紧接着,只见元熹公主一身红妆盛装隆重,在几名侍女的簇拥下仪态端庄地缓步踏入了殿中。
衡王元鹏也紧随其后,待兄妹二人站定之后,便一同恭敬地朝着龙座上的周帝行叩拜之礼。
“大楚公主元熹,皇子元鹏,拜见周国皇帝。”
看着面前这个被冠以自己“未婚妻”之名的女人,高勋的眼中竟无一丝一毫的波澜,仿佛在看一个和自己完全无关紧要的路人,除了本就存在的那种陌生感之外,还多了分淡漠和冰冷。
这样的反应,即使程金枝不想承认,也确实和她之前所预料的一样。
因为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这对外宾的身上,所以并没有人注意到,此刻坐在凤座之上的,赵皇后的容色。
当视线接触到元熹与元鹏这两兄妹的一霎那,赵皇后瞳孔一紧,猝然间流露出了一抹激动而又的神采,只因为被她很有尺度地控制着,所以并不那么明显。
待这样的神采顷刻便没入眼底深处之后,她那双精明世故的眸子里就像是被蒙上了一层难以穿透的迷雾。
除了她自己,没有人知道,这片迷雾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
见二人礼数得当,周帝和煦又略显锐利的目光从他们身上一一扫过,继而落在了元熹公主的身上。
看她姿容貌美,仪态大方,在与赵皇后对视一眼之后便微微颔首,显然是对这位远道而来的儿媳感到满意。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公主和皇子能够平安到达京城,朕心甚慰,既远道而来,舟车劳顿想必也十分辛苦,快快免礼平身吧。”
周帝说着和颜悦色地朝二人抬了抬手,就听身旁的赵皇后一脸赞赏地笑吟吟道:“陛下,这元熹公主月貌花容,兰心蕙质,一看就讨人喜欢,和咱们的勋儿还真是郎才女貌,十分相配呢。”
她说着刻意看了一眼立在底下的高勋,嘴角虽然挂着笑容,可眼中却分明满是阴冷的敌意。
“谢皇后娘娘称赞。”
元熹公主听闻赵皇后此言,脸上显出了欢喜之色。只见她微微转过头去,可视线所及之人,竟然不是晋王高勋,而是立在高勋边上的高珩。
而这个动作,也被站在这兄弟二人之间的程金枝全然捕捉在眼底,与此同时,心里那股不祥的预感也愈发明显,让她手上不自觉地抓紧了衣袖。
这个时候,她作为女人的自觉几乎可以确定,这个元熹公主对自己的夫君,一定动着别样的动机不纯的心思。
只是他们今日明明才头一回见面,高珩对她的态度也完全只是为了尽宾主之仪,她为何一见面就像是见到相识的故人般大打出手,之后又处处流露出对他的倾心之色。
程金枝无论如何都不相信,这天底下真有这么多所谓的“一见钟情”。
可若不这么想,这一切又实在让人觉得太过匪夷所思。
如果不是碍于这场典礼的缘故,她真想直接冲上去质问:“你这么明目张胆,三番四次地对着我夫君眉目传情,到底是几个意思?”
“嗯,皇后说的是。”周帝笑容满面地点了点头,接着看向了站在人群中,脸色有些漠然的高勋,“勋儿,之前你耍性子不肯成婚,现在看到父皇和你母后为你精心挑选的这位王妃,总该自知是福,无话可说了吧?”
见突然被周帝问话,众目睽睽之下不能有失礼节,高勋只得耐着性子走出来,神色低沉地答了一声:“是,儿臣谢父皇和母后恩典。”
语毕,他却即刻垂目敛神,仍是看也没有看面前的元熹公主一眼。
就在这时,在看到被周帝所指的高勋之后,只见原本还笑意晏晏的元熹公主突然眸色一深,紧接着浑身一震,眼中猛然爆发出了一种巨大的惊诧与困惑之色。
这一眉一眼细看之下甚至有些夸张,似乎是有意想让他人察觉到她突然如此反常的神情。
“公主这是怎么了,为何脸色突然变得如此之差?可是身体有所不适?”
见赵皇后问得恰如其时,元熹公主眉睫微动,立刻一脸无错地朝着赵皇后躬身执礼。
“皇后娘娘,恕臣女无礼,敢问臣女此次和亲被许配的大周皇子,到底。。。到底是哪一位?”
听闻元熹公主这番奇怪而蹊跷的问话,不仅是周帝和赵皇后,就连底下的一众皇亲贵胄也都不约而同地露出了疑惑不解的表情。
只有她的兄长衡王元鹏十分镇定地站在原地,好像早已预料到自己的妹妹会有此疑问。
而程金枝更是十分警觉地蹙紧了两道秀眉,看着面前这位花样百出的南楚公主,心中似乎已经隐隐意识到了什么。
第二百八十七章 混淆视听
“公主何出此言?可是因为楚王还未将公主要许配的皇子人选告知于公主?”
在与周帝疑惑地交换了一个眼色之后,赵皇后眸光微转,带着试探的语气平静地问了一句。
“不,早在臣女出嫁之前,臣女的父王就已将臣女要许配之人事先告知过。”元熹公主垂下眼帘,沉吟片刻,这才小心翼翼道,“只是。。。父王所提到的那位皇子与方才皇后娘娘所说之人,并非同一位。”
“什么?怎么会这样?”
赵皇后眉间一跳,下意识地看向了周帝,想要向当初颁下圣旨的他寻求一个正确的答案。
而听到元熹公主这样的答话,底下的朝臣和皇亲之间也都一阵唏嘘,就连作为当事人的高勋都猛然抬起了头,似乎感觉到这件原本板上钉钉的事已经发生了转机。
而程金枝并没有表现得多么惊讶,而是一声不响地立在原地,侧目看着面色沉寂的高珩,伴随着心头那股强烈的不安,让她不由自主地抓紧了高珩的手。
感觉到手上突然传来了他人的温度,高珩扭过头注视着程金枝,见她眼中溢满了浓重的担忧之色,刚想开口询问缘由,却听凤座之上的赵皇后替周帝询问道。
“那本宫想知道,公主的父王告诉公主要和亲的对象,是哪位皇子?”她说着将视线移到了高勋身上,轻轻抬了抬手,“难道,不是这位六皇子晋王吗?”
“不,的确不是这位晋王殿下。”
元熹公主顺着赵皇后所指的方向抬眼望去,遗憾而诧异地摇了摇头,在嘴角极快地闪过一丝笑容之后,随即略显害羞地抬起了她的手。
而那纤纤玉指所指之人,竟然是高勋身旁的高珩。
与此同时,她清丽高亮的声音盘旋于大殿之上,也在程金枝心里激起了一阵滔天巨浪。
“而是。。。而是三皇子燕王。”
元熹公主此言一出,人群中顿时爆发出一阵惊讶之声,所有人的目光也都齐齐集中在了一直不动声色的高珩身上,均显出了难以置信的神情。
作为受周帝指派迎接公主入京的使臣,高珩确实没有料到,事情竟然会让人如此出乎意料。
他蹙起剑眉,眸色深重地看着面前一脸认真元熹公主,像是突然间明白了什么,再去握程金枝的手时,却发现她的手心已经冰凉。
这一切看似发生在意料之外,却又好像就在自己的意料之中。
程金枝抬起头深吸了一口气,甚至能够感觉到,这位元熹公主对高珩的感情,似乎并非只是一面之缘这么简单。
“金枝,我没听错吧,他说父皇指婚的人是三哥,那是不是就没我什么事了?”
见自己暂时得以“脱离苦海”,高勋一时也没去考虑程金枝的感受便随口说了一句,直到注意到她难看的脸色,这才意识到,元熹公主的这番话,对程金枝来说意味着什么。
“父皇绝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一定是有什么地方出了问题,或者,根本就是有些人的阴谋。”
高珩容色冷峻地说着,伸手将程金枝往自己身边揽了揽,眸子变得深邃而锐利。
“是啊金枝,三哥的性子你还不清楚吗?他已经娶了你这位王妃,不可能再娶第二个女人了。这南楚公主啊,到最后还是得我来消受。”
高勋语带调侃地说着,心里不由升起了一阵复杂而矛盾的压迫感。
他确实千般万般地不想娶元熹公主,却又更不想看到程金枝伤心难过。
而且在他看来,即便元熹公主口口声声说弄错了人,但所谓君无戏言,周帝应当也不会为此去轻易改变自己的决定。
更何况,高珩已经有一位正妻,若是元熹公主嫁入燕王府为侧妃,她的父亲楚王也绝不会答应。
“这不可能呀,陛下当初分明是让晋王殿下娶南楚公主,这一字一句可都是有圣旨为证的,怎么会出错呢?”
“就是啊,这众所周知燕王殿下可是有妻室的人,这南楚公主嫁过去,难不成要当侧妃吗?陛下就算不中意晋王殿下,也断会去选燕王殿下啊。”
“说的对呀,可她现在口口声声说自己要嫁的人是燕王殿下,这到底是哪里出了差错?”
“……”
群臣之间惊悉此事已是议论纷纷,直到周帝很是不满地咳嗽了一声,这才使殿内恢复了安宁。
“元熹公主,此事会不会是你一时记错了?”
周帝眉峰稍聚,虽然眸色有些犀利,但语气还是拿捏得很有分寸。
“三皇子高珩是有妻室之人,朕即便再糊涂,也要为公主的名位考虑,断不会让公主受这般委屈,去为人侧室啊。”
“陛下这么说,难道是怀疑臣女存心欺瞒吗?”元熹公主闻言抿起唇角,显得很是委屈,“就算臣女真的听错了,可陛下的圣旨到达楚地时,臣女的兄长当时也在场,他可是亲耳听到的,难道他也会听错吗?”
“公主误会了,朕对公主并无质疑之意,只是此事事关重大,须得好好确认才是。”
见元熹提到元鹏,周帝眉头一皱,心里虽然满腹诧异,但表面上还是心平气和地看向了元鹏。
“四皇子,公主所言可当真吗?”
“回陛下,臣妹所言千真万确。”元鹏容色坚定地上前回话道,“况且不瞒陛下所说,臣妹在南楚时就早已久仰燕王殿下在西晋一战中的英武事迹,心中敬佩不已,又因为一次偶然得到了殿下一张画像,自此便对他倾心相许。此次也正是因为得知自己所嫁之人正是一心爱慕之人,这才肯离开自小就成长的故国不远千里前来和亲,否则按照臣妹刚烈的个性,恐怕…恐怕是宁愿慷慨赴死,也不肯……。”
元鹏这番郑重其事的帮衬之言,不仅再一次震惊四座,更让程金枝和高珩都为之一怔。
“皇兄,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你说这些干什么?”
元熹公主轻勾嘴角,随即故作责备地瞪了身旁的元鹏一眼,两颊飞上了两团红晕,尤可见其心中欢喜。
直到在看到高珩冰冷漠然的神情之后,眼中的期许之色才稍稍淡了一些。
尤其是在视线接触到他百般怜惜地揽着程金枝,全然没有理会自己时,更是万分失落地垂下嘴角,眼中弥漫起了一阵阴沉的雾气。
第二百八十八章 如芒在背
“三弟,你还真是讨人喜欢啊,就连这位远在千里之外的南楚公主,竟然也对你心生爱慕。”
听完元鹏所说,正站在一众皇亲之首,神色古怪的太子突然侧过身来看向高珩,用着不阴不阳的语气出言讽刺了一句。
“父皇,此事事关两国邦交,万不能轻率大意,到底哪一方所述才是事实,派人取来父皇当日所拟的圣旨便可一清二楚。”
见局势已经对自己愈发不利,高珩终于耐不住性子,直接忽略太子的挑衅,一脸肃然地走到周帝面前执礼请求。
而看到高珩出面,还提到了那道关于和亲的圣旨,元熹和元鹏二人有所警惕地互相看了一眼,眼中却并无惊慌之色,反倒还流露出了一丝难以捕捉的得意。
“这道圣旨是重要的物件,定然也有随公主一同入京,还请问公主,这道圣旨此时在何处?”
高珩说着神色冷漠地看向了元熹公主,却见元鹏故作不悦地拧起眉角,语气略有愠色道:“燕王殿下这是何意?殿下这么说,难道是认为我和妹妹联合起来想要骗婚吗?”
“衡王殿下不要误会,本王绝无此意。”
面对元鹏的质问,高珩表现得很是淡然,但言辞间却分明带着一股不容置疑和反抗的意味。
“只是本王刚才说了,此事事关两国邦交,绝不可轻易草率决断。元熹公主要嫁于我六弟是不争的事实,满朝文武人尽皆知,这圣旨也是父皇派专人护送至楚地,由楚王亲眼接旨过目的。殿下和公主方才所言,分明就是在指父皇在拟这道圣旨时发生了纰漏,难道二位觉得我大周的皇帝,会犯这种低级的错误吗?”
高珩说到最后半句,语气赫然加重,幽深的眼眸中投射出了一道咄咄逼人的厉芒。
与此同时,周帝的嘴角也闪过了一丝快意且欣慰的笑容。
因为高珩此刻所言,也正是他心中所想。
只是他作为高高在上的一国之君,若是当着这两个楚人之面毫不客气地道出这番话始终有所不妥,还会影响两国之间好不容易才得以维持的和平关系。
可他既为帝王,自然最重颜面,如今听到这两个外来之人胆敢当着满朝文武之面质疑自己的决断和旨意,他心里自然咽不下这口气。
所以高珩的出现,不仅很适时地灭了这兄妹二人的威风,更替自己挽回了颜面。
毕竟不单单只是这两个楚人,就连整个南楚,对他的大周也是有所忌惮的。
“燕王殿下也误会了,我们万万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我父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