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庶子为尊-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自己却说,只要有自己在,谁也动不了找元贤。
  却不知,他成了太子,用千两银子,这处别院,把自己打发了。
  赵元崇,我输了,输的彻底又可笑。
  赵元崇,你说我是你碰过的人,我身上烙着你的印记,你是我的第一个男人,所以赵元贤不会接受我。
  果真,那日赵元贤对我说:本宫若接受了你,岂不落人笑话?
  赵元崇,你是不是也等着看我笑话?
  又或者,你已经把我忘记了。
  “诚王已经打进来了。”书童回答。
  打进来了吗?李墨染看着身边的书卷:“记着,如果哪天我死了,将我书房里这几年写的书卷,送进皇宫,交给当今皇上赵元崇。”
  书童眼一红。
  “然后帮我问他一句:若有来生,可愿当真送我半壁江山?”
  “恩。”
  “如果他说愿意,你便赠送他一句:若有来生,我愿他打那半壁江山。”
  “何必等来生,我今生就送你半壁江山。”还是那温润的声音,但已不是十年前的那般斯文,变得低沉,也霸道了。
  李墨染猛然回首。
  只见身着战服,满身是血的男人,在向着自己走来。那飞扬的剑眉,比十年前更是帅气,削薄的嘴唇,带着温柔的笑,一如十年前在凉亭的那个夜晚。
  泪,一滴两滴,怎么也控制不住。
  “之玉。”男人三步并作两步走的来到自己面前,然后抱他进怀里,把那咸咸的眼泪,全都舔进了身体里。
  “赵元崇。”
  “恩,我凯旋归来了。”
  “但是我错了。”
  “自错能改,就是好孩子。”
  “我一直都不信你十年前说的喜欢,后来才懂,十年前你要了我,让我不断把你的计划告诉赵元贤,这才是你真正的目的,你利用我降低了赵元贤他们的怀疑,当真以为你的失败是因为我做了间隙,但其实你的目的是要退出京城。赵元崇,你布的局真好。”李墨染靠在他的怀里,满头的白发披散在身侧。
  赵元崇揉的他很紧,深怕这一松手,人就没了。
  “我是利用了你。”赵元崇没有否认,他低下头,亲吻着李墨染的额头,“但就算没有你,赵元贤也会送其他的人到我的身边。”
  “这不一样,其他人给的消息,赵元贤不会全信,只有我给的消息,他不会怀疑。”
  “恩。”赵元崇没有否认,“就算如此,我还是喜欢你。”
  第一眼,这个眉飞色舞的少年,就让他刻骨铭心了。所以,他要他,要做他生命里的第一个男人。
  “十年前,在十里亭里,我邀我一起走,可是真心?”
  “十年前,你明明已经猜出了我的计划,为何不向赵元贤告发我?”赵元崇反问。
  
  第8章 重生胎儿
  
  “痛……身体好痛……”
  啪……谁在打他屁股?
  “哇……”那又是谁的哭声?
  “少爷哭了,这是好兆头,快去告诉国公和老国公,李姬妾生了个儿子。”
  这一年的农历十月十二,安国公四公子出生,虽是姬妾所生,但也是安国公府的长子,老国公高兴,亲笔为这孩子提名:墨染。
  日后,关于这个孩子的一生,如同墨般晕染开。
  李墨染现在清醒了,在过了那浑浑噩噩的一个月的时间,他意识到了一件了不得的事情。他不只是没有死,而且还回到了自己出生的时候。
  刚醒来时,他不敢肯定,但今天是他的满月酒,老国公抱着他到处显摆,看着那一张张熟悉,却又比印象中年轻太多的脸,他终于肯定了。
  右相端磊、左相宇文霆……不,这个时候的端磊还不是右相,右相是端磊和先帝的老师,陈世庆。
  端磊是先帝的皇子伴读,先帝登基之后,封陈世庆为右相,端磊为太子太傅,但并没有让端磊进前朝为官。先帝死后,太子登基,也就是文孝帝。
  但陈世庆身体硬朗,而且太子赵元崇是在文孝帝继位的第二年出生了,所以文孝帝则让端磊继续任太子太傅一职。
  端磊任赵元崇的太子太傅两年,陈世庆去世,他才走进前朝,官拜右相。
  李墨染嘴角勾起一抹笑,上辈子赵元崇被废后又封王,是端磊在文孝帝面前嚼了舌根,大家都以为端磊是文孝帝的老师,却忘了他也是赵元崇的老师。
  再细看,此刻正看着自己笑的一脸精明样的,不正是端磊吗?四十出头的端磊,还没进前朝,身上尽是文人的儒雅之气。
  李墨染想跟端磊打招呼,但一开口,只有哇哇的声音,不像是哭,让大家觉得有趣。
  “我瞧着小公子跟端太傅有缘,一见端太傅就笑了。”
  “就是就是,小公子这么小就这么灵性,将来前程似锦啊”
  不管是哪户人家,庶出孩子的地位,永远似家主的行动来决定。安国公府老国公当家,李墨染虽是庶出,但老国公大摆满月席,这就说明了李墨染这个庶出的孩子在老国公心中的分量,京城这地方,谁不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老国公,既然大伙儿都这么说了,那咱们要不要来打个赌?”端磊虽是文人,但豪气却不小。
  “怎么个赌法?”老国公今年五十五,也是好胜的年纪。
  “大家都说公子和端某有缘,那待公子满了一岁抓阄的时候,端某想请个特例,放个端某的记号,如果公子抓了端某的记号,那端某就收了公子做学生,如何?”
  端磊是先皇的伴读,当今皇上的老师,右相门生,现今又是太子太傅,初听端磊提打赌,大家还好奇是什么,而今听到这个赌注,大家忍不住对那个婴儿另眼相看。
  这哪里是赌注,分明是端磊给了老国公一个人情,这婴儿的前途,不可限量啊。
  “赌就赌,我李家的子孙,那是坐在马背上守护边疆保家卫国的,我就不信还能选你。”老国公说着,拍拍李墨染的小脸,“孙子,给爷爷好好听着,要有骨气。”
  李墨染看着老国公慈爱正直的脸庞,突然眼睛红了……纵使这个家没有亲情,纵使嫡母的疼爱别有用心,纵使父亲的疼爱为在算计,但爷爷对他却是真心的好,直到爷爷战死沙场,都不知道安国公今生无法再育,而自己,根本不是李家的骨肉。
  所以上辈子为助静王扳倒太子,他们才那般狠心的算计自己。想到这里,李墨染只觉得心疼,赵元崇,他最后的记忆是死在赵元崇的怀里。
  那个男人,登基为帝后,不顾满朝大臣的反对,封他为后。封后典礼上,赵元崇说:之玉,这就是我送你的半壁江山。
  紧接着婴儿的情绪控制不住,李墨染哇哇哇的哭了起来。
  然后,老国公脸色黑了,端磊肆意的笑了。
  
  第9章 嫡母杨氏
  
  满月酒后,李墨染被送到了安国公夫人杨氏的院子。因为李墨染是长子,所以这个孩子一到满月,就由正室抚养。
  “夫人,老国公差人把大少爷送来了。”杨氏的陪嫁丫头宫娘道。杨氏是裴州刺史的女儿,裴州是富裕之地,杨氏嫁过来的时候嫁妆颇多,在高官府邸,娘家的背景,就是后院的靠山。
  “大少爷?”今日这场满月酒,杨氏因身体欠安没有出席。说到杨氏,端庄温婉,也是难得的美人。当年安国公随老国公打仗路过裴州,杨氏对他一见钟情,于是这婚事,就这么来了。“这往后的日子谁也说不准,就唤少爷吧,把大给去了。”
  这声音很温柔,上辈子,李墨染就是因为这样温柔的声音,才把杨氏当成生母般的尊敬,从而忽略了李姬妾。直到赵元贤被封储君,而他被赶出朝堂,李姬妾才偷偷告诉他,他不是安国公的儿子。
  是安国公怕膝下无子,怕别人知道他断子绝孙的秘密,找了男人上了李姬妾,才有了李墨染。
  真是讽刺。
  “是。”宫娘二十五六的年纪,跟杨氏差不多大,为人十分的精明,听夫人这话,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抱过来让我瞧瞧。”李墨染刚出生的时候,杨氏就去见过,后来便没去了,但差人送去的礼却是样样不少。
  “是。”宫娘把李墨染抱到床头。
  “这孩子长的倒是快,一个月前还是个小毛头,现在五官张开了,这脸蛋儿真是好看。”杨氏伸手,摸摸李墨染的小脸,动作轻柔,怕伤着孩子。
  “样儿倒像是李姬妾,长大了定也是个俊美的公子。”宫娘回话,又轻声嘀咕了一句,“就是不会投胎。”
  杨氏轻笑:“这一年来,咱们安国公府的后院倒也是安静的。”
  安国公李修继承了老安国公的爵位,老安国公被封镇北大将军。李修的后院人口不多,杨氏为正室,还有一位侧夫人张氏,侧夫人是户部尚书的庶出,带兵打仗的,最需要跟户部搞好关系,这位侧夫人长相不出众,安国公娶她的理由,仅仅因为她父亲是户部尚书。
  另一位就是李姬妾了。
  杨氏嫁给安国公八年,生了三个女儿,张氏嫁给安国公两年,无所出。李姬妾进府,就是安国公安排的阴谋。
  杨氏和张氏娘家都有背景,不可能跟外面的汉子苟且生孩子,万一不小心说漏了嘴,事情会比较麻烦。
  而李姬妾出生卑微,她没办法拒绝安国公,所有的委屈只得自己承受,就算有一天大家知道李墨染不是安国公的儿子,那么没有背景的李姬妾很好处理。
  “是,还是李姬妾的肚皮争气,去年才过门,今年就生了个儿子。都是夫人仁慈,否则……”否则,这孩子就不在了。
  李墨染闭着眼睛看似睡着了,但这主仆俩的谈话,他听的一字不漏。
  “成不了大器的,计较什么。”杨氏倒是从未动过除去李墨染的心思,“好了,抱少爷去休息吧,记着,把他当我儿子一样的伺候着,若是出一点意外,你们就都把脑袋赔上。”
  “是。”
  “对了,既然孩子满月了,就别抱去李姬妾那了,明儿给少爷找个好点的奶娘,要健健康康的,可是听明白了?”
  “奴婢听明白了。”
  “下去吧。”
  “是。”
  
  第10章 父亲李修
  
  两个月后,奉命去剿匪的安国公李修回来了。
  “国公您终于回来了。”管家李福在大门口候着。李福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男人,身材虽瘦小,但长着一副精明样,是李修的心腹。早年在李修下面做事,随李修上过战场,后来李福为李修挡过一箭,在脚腕上,这一箭射碎了他的骨头,使他成了瘸子。
  李修不忍,就让他来府上当了管家。
  “少爷呢?”李修一回来,便问了儿子。
  “少爷在灵仪院,夫人那养着。”李福回话。杨灵是杨氏的闺名,灵仪院便以此命名。
  “李姬妾呢?”
  “李姨娘产后虚弱,在院子里养身子。”
  “如此甚好,既然身体不好就好好待在院子,别让她到处走动。”
  “属下知道。”
  灵仪院。
  李修才到门口,便听见了里面笑盈盈的声音。他走近,看见自己的三个女儿围着摇篮在笑,而杨氏则在一边绣花。
  “什么事儿这么高兴?”
  不得不说李修的长相是不错的,从小随老国公在战场上奔跑,所以李修不仅身材高大,还有少许男人没有英雄气概。
  “爹爹。”女儿李玫姿今年四岁,见了李修,便拉着裙摆跑了过去,“爹爹。”
  “姿儿。”深怕女儿不小心给摔倒了,李修赶忙把她抱住,“你们在笑什么?”
  “在笑弟弟,弟弟长得真好看。”
  “哦?有多好看?”
  “跟我一样好看。”李玫姿骄傲道,但孩子软软的声音,倒是让人觉得可爱。
  李玫姿确实长得好看,如果不好看,又怎么可能被赵元贤看上,成为静王妃?
  “对,我们的姿儿最好看了。”李修并不急着看儿子,而是把女儿放下,来到杨灵的身边,他从侧面抱住杨灵,头埋进她的颈脖间,嗅着她身上女人的香味,“夫人,为夫好想你。”这事不假,剿匪两个月,军营里全是男人,可是憋死他了。
  杨灵温柔一笑,转过头在李修的脸上亲了一下。杨灵是个有手段的女人,在床上更是放的开,否则李修的后院不可能这么稀少。
  “晚上好好伺候你。”说着把他推开,“先去洗个澡,臭死了。”
  李修在杨灵的细腰上揉了一把,低声道:“你这绣什么?怎么不让下人做?”
  “怕下人粗心,给墨染绣肚兜。”
  “墨染?”李修一时没想过来。
  “父亲给咱们的儿子取了名字,叫墨染。”
  “哦。”李修这才松开她,来到摇篮那。
  粉雕玉琢的娃娃躺在摇篮里,虽才出生两个月,五官并未展开,但这孩子精致的长相却是事实。白皙的脸上满是口水,估计是自家三个女儿亲的。
  李修的心里很是复杂,自家的孩子长得好看,后院又是一片温馨,他本该高兴的,可是这个孩子……稍稍按下心中的浮躁。李修伸手,抚过孩子的脸。两年前上战场的时候,他不慎闯进敌人的陷阱,中了奇怪的毒。
  要解毒需一草药为药引子,那种草服下之后,在人体内会杀精,也就是说,他李修从此会断子绝孙。为了保命,李修没有选择的权利,待身体好了之后,他不信。那段时间,他在后院的床第上要的特别多。后来娶了侧夫人,在两个女人间更是频繁。
  直到杨氏和张氏的肚子一直没有消息,他又找了不同的大夫询问这味药,得到的结论都是一样的,他才不得不死心。
  也因此有了李姬妾的计划。
  李家不能在他身上绝后,纵使不是李墨染,也会有其他的孩子。从分家过继来的孩子,到底不亲,既然如此,何不自己来个鱼目混珠?
  李墨染不得不承认,上辈子养在杨氏身边的十多年,他过的很好,杨氏对他的照顾精心又细致。但再精心再细致的照顾,都是别有用心。
  李墨染一觉睡醒,很想伸个懒腰,无奈,只能小手在袍子里动了动,然后他睁开眼。看到了蹙眉的李修。
  上辈子,静王被封为储君之后,他和李家,再无联系了。
  赵元崇封他为后,流放了李家,已是看在他面子上,但这男人却来求他。可笑至极,李墨染不是善类,拿剑指着李修问:滚还是要死?
  想到找元崇,李墨染心口又是一疼。重生之后,每每想起赵元崇,便是心疼的厉害。算来太子殿下已经三岁了,养在太后身边,可是安好?
  因心疼而难受的李墨染,两眼泪汪汪的,看在李修的眼里,便是一喜,到底是个孩子,还是个可爱的孩子。
  李修伸手,把孩子抱了起来:“等墨染长大,将来跟爹爹上战场杀敌,可好?”
  待到父子兵戎相见那天,李修还敢如此问吗?
  
  第11章 四年之后
  
  第一次见到赵元崇和赵元贤,不是上辈子的年纪。这辈子,李墨染四岁,赵元崇和赵元贤六岁。
  皇宫。
  “母后,关于母后六十大寿,一切已安排妥当,请母后过目。”文孝帝并非太后亲生。太后是先皇皇后,文孝帝的生母是先皇昭仪,在文孝帝八岁那年去世,于是文孝帝过继到了太后那。
  “就这等小事还劳驾皇上亲为,皇上孝心,哀家感动。”太后又称林太后。仁德皇后去世,太子赵元崇之所以养在太后这边,还有一个原因,林太后是仁德皇后的亲姑姑,赵元崇的亲姑奶奶。
  赵元崇能平安长大,全凭林太后在后宫的眷顾和手段。
  而上辈子,宇文霆等人之所以在赵元崇十八岁之后才敢动他,有一个原因则是林太后命长,到了七十一岁才过世。
  “母后的寿辰,朕岂敢怠慢。”文孝帝对太后是孝心的,如果没有过继到林太后这,他就不可能娶到仁德皇后,不可能坐上这九五之尊的位置。
  但孝心是一回事,八岁之前,他生母是个不受宠的昭仪,他看尽脸色,才生的多疑又自卑的性子。就算过继给林太后,他也是活的小心翼翼。
  林太后笑了笑,翻看关于寿辰当天的事宜:“皇上,哀家有个想法。”
  “母后请说。”
  “太子和静王已经六岁了,再过几天便要选侍读上学了,而今哀家的寿辰不如让官家子弟中六岁以上的公子少爷们都来宫里露露脸,顺便咱们给太子和静王选选侍读?”林太后看似随意的提起这话题,其实心中早就盘算着了。
  “母后考虑周到,这个事情妥当。”文孝帝也没多想,林太后从不插手朝政,也因此,他们母子间的感情还不错。再说,太子和静王的确到了上学的年龄,侍读们的品性是该先瞧瞧。
  “哀家还有一事,哀家听说安国公四公子今年四岁了,但这孩子三岁能作诗、通歌赋可是如此?前有陈世庆三岁能作诗,五岁通歌赋,成为三朝的贤臣,今有着安国公公子,但不知这孩子,是否有陈世庆的贤能。”陈世庆经历三朝,是先帝的恩师,当今右相。
  “儿臣听右相和端磊提起过,端磊更是收了那孩子为弟子,那孩子叫……叫李墨染来着,听说还给老国公和端磊闹了不少争风吃醋的事情。”文孝帝想起端磊那得意的神情,不免带了几分笑意。
  “哦?哀家好奇,皇上给哀家说说看。”
  “这事儿得从那孩子满月说起……然后到了抓阄,那孩子当真抓了端磊放上的将相学,好在老国公沉下脸的时候,又把老国公亲手雕刻的那把桃木小刀给抓了,不然……”
  “不然老国公肯定给端磊翻脸。”太后忍不住笑出声,“如此说来,那孩子倒是个聪慧的娃,那便让这孩子也来宫里玩玩,哀家倒想听听,三岁的娃子,能做出怎样的好诗。”
  “母后说的儿臣也想听听了。”
  
  第12章 贤臣良将
  
  “左出拳,收回。右出拳……马步站稳,对,就是这样,蹲半柱香的时辰。”
  夕阳西下,晚霞红透了半片天。
  汗水,在孩童光洁的额头上滑落,他唇色有些发白,却咬着牙挺着。再细看,孩童有一张俊丽无双的脸,他穿着白色质料昂贵的练功服,衬托出孩童不凡的气质。
  孩童的旁边,坐着一六旬不到的老翁。
  虽是老翁,却精神饱满,看上去无比硬朗。
  “时间到了,今日的练习到此为止。”
  老翁一放话,孩童变全身瘫痪的坐在地上:“好累。”他叹了长长的一口气。
  “明日好好歇息,放你一天假。”老翁把孩童从地上抱起,慈爱的擦去他的汗水。
  “方才老师托人给我送了字条过来,说明日去他府上品茶。”李墨染抱紧老国公的脖子,“爷爷,我一个四岁的孩子又不爱喝茶,为何让我去品茶?”累的有些沙哑的童音,听起来很虚弱。
  “后日是太后六十大寿,圣上下旨,凡三品以上官员,须携带夫人及六岁以上的儿子出席。”老国公解释。
  “这又与我何干?”那日,如果自己能去,便能见到赵元崇了。想到这里,李墨染垂头,掩去了眼底的失落。重生之后已过了四年,尚未有机会见到他,但李墨染不急,在自己羽翼未丰满前,他会耐心的等着。
  “圣上特别交代,安国公四公子李墨染也要出席。”
  “当真?”李墨染眼睛一亮,熠熠生辉。
  老国公好笑的看着孙儿:“小染似乎特别高兴。”
  “那是自然,皇宫是这天下间最富丽堂皇的地方,孙儿有幸能得见,那是占了太后的光,能不高兴?”李墨染看似玩兴大起的说辞,迎来了老国公的叹息。
  “小染还小,不懂这些。太子和静王都满了六岁,要开始上学选伴读了,皇上那圣旨的意思,有心人都看得懂,而且……”老国公看着李墨染的眼神有些担心。
  他的孙子如此聪慧,小小年纪便引得了太后的注意,他日长大成人,这路……怕是会夹在中间。
  “爷爷?”李墨染眨了眨眼睛,故意不懂的看着老国公。
  他怎的忘了,皇家子弟,六岁开始学习知识,选择伴读。上辈子因为年纪相差,所以没能成为皇子伴读,李墨染双手暗暗握拳:赵元崇,今生我不会再浪费十年的时间,我不仅要助你打这江山,还要助你一统天下。
  我们上辈子约好的,要让大召国,四海升平。
  只是自己命薄,未等到四海升平,他便长埋地下,留赵元崇一人寂寞的活着。但这辈子,他会好好爱惜自己,决不再负他。
  “小染长大后,想做什么?”一边问,一边老国公将李墨染的衣衫脱了,把他抱进木桶里,大大的木桶,爷孙俩开始洗澡。
  李墨染坐老国公的身后,帮着老爷子搓背。
  “贤臣良将。”李墨染用四个字来回答,又补了一句,“像爷爷您一样忠君效国。”
  但是,他忠赵元崇一人,也只效赵元崇统治下的国家。
  
  第13章 端磊之孙
  
  “去了端大人家要记得礼貌守规矩,万不可像在家里这般胡闹。”杨氏送李墨染到门口,又给他围了一条羊毛做的围脖。
  “母亲放心,孩儿隔天变去老师家,师母、师兄和墨染都熟悉着呢。”李墨染拍着胸膛保证。杨氏眼中的关怀不假,但这关怀是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