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牧场主-第1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别惊讶。
  这里是上东区。
  一套四卧室或更大的Co ops(合作公寓,业主购买到的并不是公寓产权,他们实际拥有了这栋楼的股份,并且拥有了这家“公司”的长期使用权),平均价格是200万美元。
  有些顶级Co ops理事会,需要有1000万到2000万美元,甚至5000万美元的净资产审核证明。
  很多资产上千万的明星大亨,因为有过不良记录,导致买不到这些地方的公寓。
  唐纳德·特朗普正在规划开发的南中央公园220号,就是按照这种规则建立。
  破纪录将净资产证明,提高到一亿美元,有过案底的人来买房,直接拒之门外。
  即使条件这样苛刻,也已经卖出去三十多套,客户包括中东石油富豪、非洲矿产主、船运大亨、还有些上市公司的董事们等。
  彭博新闻社的迈克尔·布隆伯格、甲骨文软件公司拉里·埃里森等等,印度诚信工业集团的新任董事长穆克什·安巴尼,都将成为这里的住户。
  这些人互相之间成为邻居,对生意和下一代的成长,有很大帮助。
  韩宣让唐纳德在那里帮自己留了栋靠近中央公园的别墅,220号离200号比较近,等螺旋大厦建好后,从中城区回上西区那栋房子太麻烦……
  随着汽车开进停车场,目的地到了。
  刚好放假,惠特尼美术馆外面,排着长长的队伍。
  这次展出油画的创作者保罗·塞尚,是后期印象派代表人物,从19世纪末便被推崇为“新艺术之父”。
  作为现代艺术的先驱,西方现代画家称他为“现代艺术之父”、“造型之父”、“现代绘画之父”等名声享誉全球。
  这次难得一见的精品画展,吸引了全美各地的油画爱好者前来观赏,当中不乏一些著名油画大师。
  安雅从小就接触画,在遇到韩宣之前的生命里,画是她最熟悉的东西。
  现在来到美术馆门口,好像到家了一样,她脸上带着笑容,显得格外兴奋,拉着韩宣去买票。
  冬天的风刮在脸上很疼。
  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强劲,半点没有因为纽约靠近大西洋而减弱。
  韩宣怕别人认出自己,戴好帽子和口罩,见到头顶阴沉沉的天空,觉得或许用不着增雪弹,今天也有可能会下雪。
  察觉安雅走着走着,突然绕了个圈,带着自己往人群里走去,开口问道:“干嘛?”
  “是巴尔蒂斯先生!我刚刚好像看到他了。”安雅踮起脚在人群里张望。
  韩宣没听过这个人的名字,好奇问她:“巴尔蒂斯是谁?”
  “原来还有你不知道的事情啊,毕加索称赞过巴尔蒂斯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画家。纽约艺术博物馆早在1956年,就帮他举办过画展,是一位真正的具像派绘画大师。我曾经的油画老师很喜欢他的作品,刚刚还在这里,怎么看不到了?”
  安雅边介绍边找人,小声说着抱歉,挤开人群往前走。
  “等等。”
  韩宣让安雅停下,指着一位正和周围人说话的秃顶鹰钩鼻老头,问道:“是不是他?”
  “对!哎?你不是说不认识巴尔蒂斯?”
  “能被毕加索夸赞,那肯定很有名气,我看周围人很尊重这位先生,胡乱猜的。”
  解释完,拉着安雅往他那里走去。
  巴尔蒂斯身边,还有位说话带着日本口音的女人,这老头已经七老八十,那女人才刚四五十岁的样子。
  安雅刚才喊得凶,现在站在巴尔蒂斯面前,却不敢说话了,韩宣见她脸皮薄,笑着说道:“你好,先生,我朋友是你的粉丝。”
  老头惊奇打量完安雅,用颤颤巍巍的声音说道:“真美,你能当我的模特么?我可以帮你画张画,之后我会将它送给你当做报酬。”
  韩宣愣住,原以为安雅会答应,没想她往后退了一步,连忙摇头道:“不用不用!我只是想让你帮我签个名,送给我的老师,达·尼·雅勃隆斯卡娅女士。”
  “嗯?我记得她是乌克兰人吧,来过美国?”
  旁边有位扎着辫子,看起来就像是搞艺术的胖老头,问道。
  雅勃隆斯卡娅在原苏联的油画界相当出名,被誉为乌克兰二十世纪最著名女画家。
  她是俄罗斯人,从三十年代起就一直定居在乌克兰,所以这人听安雅说自己是雅勃隆斯卡娅的学生,才会这么惊讶。
  安雅解释道:“她在九二年时候来过纽约,住在我家附近。我的第一幅油画就是她教的,之后我一直把她当成是我的老师。”
  “雅勃隆斯卡娅的画非常棒,有种强烈的个性在里面,我曾经在交流会上见过她一面,已经有二十多年了……所以,你真不想当我的模特么?我可以给你报酬。”巴尔蒂斯再次问道。
  有人从安雅紫色眼睛,联想到条流传的消息,问道:“你是塞西莉亚的女儿对吧,那位紫眼睛的小画家?”
  “她是我母亲没错。巴尔蒂斯先生,真的不用了,我我我……我要回家写作业,所以没有时间,嗯。”
  “那好吧,真可惜。你要是答应当模特,我一定能画出最棒的画!”
  韩宣发誓,这是他两辈子听过最烂的理由,没有之一,目光古怪看向小脸发红的安雅。
  这帮画家们,说着完全听不懂的油画名称,一点都插不上嘴,韩宣突然感觉自己很笨的样子。
  戴着口罩,别人认不出来,失去身份光环,立马就成了不受重视的路人,微微有些无语。
  惠特尼美术馆的馆长也在这里,他是来迎接巴尔蒂斯的。
  跟这些人告别离开,韩宣问出疑惑:“你为什么不答应他?一幅画好几百万美元呢吧?”
  “……巴尔蒂斯先生年轻时候的画,好多女孩都不穿衣服。我不想画那种,最近几年他的画好了许多,但还是暴露。”
  “我去!尼玛的个老变态!”
  韩宣得知巴尔蒂斯,是想让安雅当人体裸模,顿时跳脚炸毛,爆出句粗口。
  周围有位华人,用诧异眼光看过来,口音带着粤语的调调,训斥道:“在国外要文明,别乱说脏话!”
  韩宣一愣,没想到遇见了会中文的游客,立马躬身:“hi!si mi ma sen!”
  “啊~日本人啊!中文说得真不错……”


第574章 那不是葡萄
  韩宣避开这位以为自己是日本人,不断考验自己普通话的香港话痨。
  发现喜欢洛丽塔的八十多岁奇葩老画家,又凑了过来,拉着安雅这只小白兔,远远离开。
  要不是看这货已经被土埋到头顶,离下地狱不远了,真想上去扁他一顿。
  心想这年头真是什么人都能出名。
  将来纽约艺术家雷曼的一张“白纸”,拍卖行竟然能给出两千万美元的高价,那东西别扯什么艺术,“艺术”两个字见到它都会觉得丢脸。
  这要是艺术,那么所有家里人的白墙都是艺术。
  含义什么不都是胡扯出来的,油画市场的虚高,在那幅画上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些人与其说是卖作品,不如说是卖名气,古典主义大师知道要体现出油画的美,越到现代越浮夸,偏偏还能炒成高价……
  美术馆门口,等待入场的队伍没有缩短。
  中午时候降温,再加上没有太阳,而且还刮着风,感觉比早上还要冷。
  韩宣将黑色羽绒服后面的帽子戴好,拉链一直拉到鼻子底下。
  搂着安雅,站在欧文旁边,这家伙身体宽,跟面墙似的,用来挡风效果最好。
  看了看手表,已经快要十二点。
  和巴菲特的见面定在下午两点钟,自己肯定要提前过去,总不能让那位六十多岁的老富豪等着吧,这也太失礼了。
  学普通人排队进场的打算落空,离开队伍往惠特尼美术馆门口走去。
  检票员发现他们想插队,正准备提醒,韩宣掀开口罩,露出这张具有极高识别度的脸。
  两位检票员顿时往旁边走,让出通道,一起躬身问好。
  不用检票就放他和保镖们进去了,按照提示标牌,来到二楼的一间展厅。
  随着玻璃门推开,热浪扑面而来,暖气调到很高的温度,热得游客们都脱了外套。
  怕那三十多幅油画,被暖气里的水分弄湿,都放在密封的玻璃柜里。
  等韩宣见到在人群里穿梭的那些人,才知道美术馆为什么要把温度调这么高……
  在场的服务员无论男女,都只穿着内裤。
  其他部位用五颜六色的彩绘图案遮掩,布满全身。
  这种最近刚兴起的艺术表达方式,从远古时代就有,人们忍受着痛苦,将图腾刻在自己身上。
  而如今,这些彩绘无关祈福与信仰,纯粹是在表达人体的美。
  美国开放没错,但游客对这种形式的艺术,一时半会有点难以接受,表情震惊。
  男人们目光笔直,一眨不眨。
  当中也包括韩宣,他眯起眼睛打量了好半天,想看的都没看到,至于究竟想看什么……你懂的。
  只不过是把“布”换成“颜料”,覆盖在身上,除了能看出真实三围情况,该遮的都遮住了。
  加布里尔看看屋顶,叨念着:“假如这时候能下场雨,全都冲刷干净多好。”
  周围好多男人深表赞同,比划个大拇指,夸赞他机智。
  然后被身边女伴给掐了,脸色涨红痛呼……
  安雅被这幅场景吓到,先捂住自己眼睛,然后再乱摸,捂住韩宣的……嘴巴。
  似乎是察觉到不对劲,胳膊往上抬,说道:“别看,他们没有穿好衣服!”
  “我知道,艺术嘛。”韩宣拿开她的手,再将安雅捂住她自己眼睛的手拿开,说道:“你不是要看塞尚的画,一点半我们就要走,幸好数量不多,快点。”
  “这么短的时间哪里够,一张画最少要看半个小时!”安雅忍不住抱怨。
  “别废话,足够了。我和我爸妈只用半天时间,就看完了法国罗浮宫!”
  “……这是值得骄傲的事情么?根本看不出什么好吧,像绘画技法、颜色那些,都需要时间。”
  韩宣辩解道:“大师不过是因为开创了流派,才能成为大师。你看他的静物油画,我来画都比他好。绘画技法发展到今天,早就超过保罗·塞尚那时候不知道多少倍,随便买本书,都能学到更多。”
  安雅听他喋喋不休,心里明白确实是这样没错,但不想他诋毁大师的作品,瞪眼小声说道:“别吵,小心我扁你。”
  “哟!我两根手指就能捏扁你。”
  韩宣无视她的威胁,今天加上人体艺术展后,说话的人很多,不用刻意保持安静,伸手指着那幅《玩纸牌者》:
  “我今年年初陪我爷爷买古董,在商店里看到过它。当时要价1。2亿美元,你的画什么时候能卖这么贵?”
  “等我死后五百年,我的画也会值钱……”
  安雅站在放着幅名叫《出浴的女子》油画的玻璃柜前,被韩宣说破真相后,顿时觉得没那么好看了。
  明暗效果、透视和比例都不对,要是现在油画初学者画成这样,肯定被老师给骂成狗,但就是因为塞尚成名了,所有一切才理所当然。
  无趣离开这幅画,开始走马观花,前后没花十分钟,看完了这里所有的油画。
  塞尚开创流派的做法值得肯定,但没什么她能学到的东西。
  安雅用漂亮的眼睛,盯着韩宣,撇嘴说道:“你真可恶!恭喜你成功让我不想看画了,走吧。”
  “你说的,别怪我,去吃午……”
  “啊啊!”
  女人大叫声突然传来,然后是“啪”的巴掌声。
  韩宣转过头,往声音传来的地方走去。
  只见一位年纪不大的女人,正单手捂住胸。
  原本用来当bra的葡萄,掉落满地,气得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刚才和巴尔蒂斯在一起的那位留着辫子的胖老头,像是被她一巴掌给打蒙了。
  见周围人围过来,感到丢脸,气急败坏叫道:“我哪知道那不是葡萄!你说可以摸的!”
  “哇……”
  “我想我明白了点什么……”
  人们各自感叹道。
  韩宣眼睛微眯,他也明白了,笑容神秘。
  安雅拉了拉他,迷糊问道:“怎么回事?她怎么哭了?”
  “这位老先生撞到她了,应该是疼吧,没事……”
  韩宣胡乱扯个理由糊弄过去,见经理模样的人过来,和那女人说了几句,然后又低头对那老头说些什么,估计是在当和事佬调停,很快一起走了。
  没看到好戏,拉好自己衣服的拉链,再帮安雅穿上外套,打算离开这里。
  半路遇到巴尔蒂斯想对安雅打招呼,手里拿着张纸,估计是签名,安雅刚才跟他要过。
  韩宣带着警惕神色,直接绕过了巴尔蒂斯,没给他说话的机会。
  这老头年纪大了,惹不起躲着走,万一碰到哪,说不定就去了。
  平白无故背上个杀人犯的名号,到时候找谁哭去。
  走出好远,指指老头背影,认真嘱咐安雅,“以后别跟他说话,他脑子……”
  “嗯?”
  “出了点毛病,反正别理他就好。”
  先前那位香港人也出来了,他发现韩宣,追上来说道:“konn ni qi wa(你好),哎?你怎么那么像那个韩……韩……”
  “……露馅了,快跑!”
  韩宣在他惊讶眼神下,一溜烟没了影子……


第575章 假如佛祖会英语
  俗话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但在美国,这个道理根本行不通。
  最初美国基督教会,把和尚当成异教徒对待,不允许他们在美国传道。
  直到1962年,华夏过来宣化上人,为五个美国人剃度为僧,之后美国的僧人团体,才日益壮大起来。
  宣化上人来美国后,成立了中美佛教总会,接着又成立四大道场。
  旧金山的金山禅寺、洛杉矶的金轮寺、万佛城的如来寺,西雅图的菩提达摩中心,发展几十年到现在,纽约也有些小庙。
  大多是华人和东亚人前去烧香拜佛,如今入教的美国人,数量不足一千。
  想在街上碰到穿着鼓鼓囊囊棕黄色袈裟,剃个光头,还拿着串佛珠的美国人,简直比安雅这种紫眼睛的保护人类还要稀少。
  韩宣此时就幸运碰到一位。
  在美国居住将近十二年,他还是第一次遇见。
  为了赴巴菲特先生的约,刚才从上东区惠特尼美术馆,急急忙忙来到第五大道,没想在36街十字路口,意外碰见了两位和尚。
  其中一位明显长着华人的脸,另一位是鹰钩鼻、大光头的老外,两位站在一起双手合十,画面莫名有种喜感。
  这两人好像遇到了点麻烦,有三辆NYPD的警车,正停在路边,几位警察向他们盘问着什么。
  “停车,我们过去看看。”
  韩宣拍了拍驾驶座靠椅,对杰森说道。
  他奶奶信奉佛教,而且当中还有位是华人,能帮肯定要帮。
  现在才下午一点十分,离约定的两点钟还早,再过几个路口,就能赶到老爹的餐厅,时间足够。
  又往前开了一段路,找到临时停车点,韩宣下车往回走。
  等来到人群那里,韩宣见到位四十多岁的白人妇女,神情激动诉说着这两位和尚向她推销佛珠,还让她给钱,属于诈骗。
  那洋和尚,对警察解释道:“不不不,我们不是诈骗!最近打算在纽约建一栋寺庙,正在请求人们慈善捐款,没有强制要求她给钱。”
  “那他看到我们跑什么?”一位皮肤不黑不白的混种警察,指着那位华人和尚问道。
  那和尚神情疑惑,好像是听不懂英文,低头念了句阿弥陀佛……
  “他刚来美国没多久,看到你们拔枪,被吓到了才会跑,我们并没有犯罪。”
  “他要不跑,我们怎么会拔枪?”
  说话的警察神情有些厌恶,路边那些人则带有害怕神色,有位孩子被他们两人给吓哭了。
  在美国人看来,不吃肉、天天念经的和尚,都是群怪人。
  除非是华夏那种“三教合一”,玉皇大帝和如来佛主可以互相见面,一起吃蟠桃的强大融合能力,不然两种不同的信仰,很难融合到一起去。
  “他刚来美国,看到你们这么多人,害怕是正常的。你们拔枪属于违法行为,他并没有做出有威胁的举动。我会向你们局长反映这件事情,假如今天是白人或者黑人,你们还会拔枪么?”
  韩宣声音传出。
  附近的人见到他,自然而然让出条道路。
  警察们哪会不认识这个孩子,听到韩宣的话,顿时头疼。
  这件事已经被他给拉到种族歧视的程度了,一不小心就要遭殃。
  偏偏还是位华人超级富豪,拿韩宣一点办法也没有。
  “当时这位女士报警说,他们向她强制推销佛珠,见到我们还逃跑,已经违法了。”
  有位年纪看起来五十多岁的老警察,重点表达“强制”这个词。
  “你们并没有证据,看来美国现在已经允许警察,向看到警察时候跑动的那些人开枪了对吧?”
  “我们没有开……”
  “但有这个意图,不然拔枪干什么?他又不是冲向你们,难道会威胁到你们的人身安全?女士,这两位和尚威胁你一定要给钱了么?”
  “……这倒没有。”那位女人摇摇头。
  “穿迦裟上街并不违法吧?而且除非碰触对方肢体,或跟踪路人强行要钱,不然警察没权利进行取缔或逮捕。在街头进行买卖,必须取得执照,可募捐并不受这条法规限制。他们是在送护身符和佛珠作为礼物,向别人募捐建寺庙,属于慈善事业。”
  警察们被韩宣说的哑口无言,有心想要辩解,却不知道说什么。
  当中职务最高的警长,能屈能伸,服软说道:“抱歉,这是我们的错。以后请别穿这种衣服上街,会吓到别人。”
  “美国有信仰自由的权利,《宪法》里也没规定着装要求。”
  韩宣装律师上了瘾,补充完这句话,用中文对华人和尚说道:“好了,没事了,他们已经向你道歉。”
  “谢谢,我对英文不太熟悉。”对方感激道。
  再留下来丢人,警察向那位妇人说了几句,立马上车离开。
  洋和尚念了句腔调怪异的阿弥陀佛,开口道:“上帝啊,幸好遇到了你,不然麻烦就大了!”
  从一位和尚嘴里听到上帝,韩宣怎么想都奇怪,憋着笑:“不是应该说释迦牟尼么?”
  “哦,对!抱歉,我以前是位神父,说习惯了。我叫布鲁斯·汀布莱克,你好。”
  伸手和他握了握,韩宣更加好奇了,问他:“那你现在怎么会变成和尚?”
  “这个啊……
  我以前做了十多年的神父,但是心里始终有个困扰。
  每当有教徒来询问,我总是无法回答信徒们问我的问题。
  例如说,如果上帝是那么伟大而又无所不能的。
  为什么上帝要创造出回教徒、犹太教徒,千年来跟我们作对呢?
  还要导致很多地方打打杀杀,死了许多人。
  而且上帝还创造出许多天生聋哑的人,让他们无法听到上帝的福音。
  我不懂为什么。
  于是我开始读不同的宗教书籍,试图从书中找到答案。
  这个情况持续了几年,直到有一天,我在读《比较宗教学》时候,看到了《佛教篇》,然后从中找到了正确答案。
  原来基督教是不够圆满的宗教,佛法才能正确解释宇宙和人生的种种问题,还给出解决方法。
  所以我就脱下了神父的衣服,开始深入探究佛法。
  刚好那时候发生了很多起神父猥亵儿童的事件,天主教一年间诉讼赔偿多达数亿美元,教皇都公开道歉好几次,导致信徒严重流失。
  现在走在大街上,很难看到穿着制服,传福音的神父和修女了。
  我那座大教堂刚卖掉,被一位先生改成了图书馆,天主教的腐败,已经是掩盖不住的秘密。
  在我看来,还是佛教好。”
  布鲁斯摸了摸已经斩断三千烦恼丝的大卤蛋,手里拨动佛珠,模样滑稽……
  安雅听完他的话,掏出自己脖子上那块弥勒佛吊坠,她家就是信仰天主教。
  不过塞西莉亚夫人并不上教堂,也不祷告。
  与其说是信徒,不如说是成了种习惯,让自己的心灵有个寄托。
  受她影响,安雅也对教派不怎么在乎,不然不会戴这个佛像。
  基督教发展到今天,早就变味了,教条并不严格。
  所以帕丽丝·希尔顿的父亲才会想让她女儿,认无信仰的韩千山当教父。
  老布什让家族第三代长子,乔治·普雷斯科特·布什,认韩老爷子当教父……
  韩宣想了想,写下张二十万美元的支票,这些钱足够在郊区,盖一栋不算豪华的寺庙。
  递给这位名叫善德的华人和尚:“当做是我的捐款,我奶奶信仰佛教。”
  “上帝……释迦牟尼佛啊!真是太感谢了!”
  布鲁斯看见支票上数字,赶忙从口袋里掏出四五串带着香味的佛珠,“我念经时候戴的,愿佛保佑你。”
  韩宣不知道这位洋和尚,平时是不是用英语念经,开光究竟有没有效果。
  但愿如来能听懂英语才好,不然他肯定白念了。
  哭笑不得接过这些佛珠,“谢谢,我还有事情,要先走了……”
  “好的!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