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志乱-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犯了,我提醒自己。
    “那现在咱们是不是该回许县了?”我问荀攸。
    “现在天色已经有点晚了,明天再回去也不迟。”
    “那也好,就在这里住上一晚,明天去许县。看看我哪几个舅舅去,而且我一定要去颖川书院看看。”
    “这就对了,书院是一定要去的,我在书院也算是小有名气,等明天见过了几位伯祖,叔祖,我领你去看看。”
    一夜无话,第二天太阳还没升起,我和几位兄弟就来到院子里习武。我们连跑带跳的可能是声音大了,把荀氏哥俩个吵醒了。
    “诸位早。”荀攸打着哈欠说。
    “不早了,太阳都快升起来,这都到卯时了,可不能说早。”典韦说:“记得公子说过,什么点卯不到要杀头的,是想当兵的必须得在卯时之前起来。要是误了时辰那就惨了。”
    “那你们每天都这么早起?”
    “那可不,我可不想当了兵因为早上迟到被杀头。”典韦一边打着拳一边回答。
    “那你累不累?”
    “那哪能不累呢?不过公子说了一大堆的话,都挺有道理的,就是让我多练习,我也不是太懂,但是公子对我好我知道,所以就努力练习,就当是报答公子了。”典韦傻笑着回答。
    “那你们公子都跟你说的是什么道理啊?”
    “呃,好像是什么‘战时多流血,平时少流汗’什么的。话多了,我也记不住,而且我也不是太懂。公子教得多了就记下来这一句。”
    许褚练得累了,正在喝水,站在一边听着典韦和荀攸聊天,正想插嘴呢,突然听见典韦的这一经典反装句,当场就喷了,彻底地给典韦洗了个澡。
    典韦立马就急了:“我还没练完呢,你干吗拿水喷我啊?你看全身都湿了。
    典韦的声音那么大,我们在旁边能没听到吗?一个个的也都泄了力了,坐在一边直乐。
    典韦一看也明白了,挠着后脑勺道:“我又记错了,不应该吧?我背了好几遍哪?当年那位打猎的叔叔教我的时候直夸我聪明,什么样的身法招式一学就会。怎么公子这几句话这么难,居然老是记错。”
    “是记错了,不过有进步,字都对了,就是位置搁的不对。”我笑着说。
    “我就说嘛,我可是费了不少劲呢,还能没点进步?咱不是把字全记对了吗,下次就能全对了。”
    “不错,要的就是这个劲,有出息。”
    “字倒是全对了,可意思全反了,要是拿着这句话去练兵啊,估计都得练成怂包。”许褚看来是唯恐天下不乱。
    我们一听有都乐了。
    典韦可不干了:“你怎么老跟我对着干哪?公子都说我进步了,就你不依不饶的,是不是还想再打一架啊?”
    “求之不得,辗转反侧!来吧,美女!!”许褚这家伙就这点毛病,输不得,上次输给了一次典韦,非要跟典韦再打一场不可,典韦不愿意,现在好,拿话挤兑得典韦是不打都不行了。
    “太阳出来了,咱们去收拾早饭,让这两个家伙继续练去吧。走!”
    我带着一帮人去忙活早上的饭菜了。实际上没我什么事情,我的主要任务还是培荀攸聊天。
    “他们没事吧?”荀攸有点担心地看着我。
    “能有什么事?”“对身体有好处,又不是要命的事,没关系,你没看大家都去忙早饭了吗?没事的。”
    一会儿,两位角斗士回来了。一人一个熊猫眼,勾肩搭背的近了饭厅。我指着他们俩对荀攸说:“你看,我说没事吧,这不挺好的吗?”
    荀攸看了我一眼:“这叫好吗?我的主公,眼睛都青了!”
    我没事人似的看了荀攸一眼:“你不懂了吧,这叫活血化淤训练法。知道为什么人家说根棒底下出孝子吗?”
    “不知道?”
    “因为常挨打的孩子身子骨结实,等长大以后就会念父母的好了。”
    “这是歪理,我绝对不会同意的,难道您的父母也常打你吗?”
    “常打。但不是我父母”我冲着荀攸一笑:“是忠伯。”
    许褚这家伙居然这时候插话,跟我同时说答案,这家伙看来最近要翻天了:“怎么样,是不是咱们个俩也打一架啊!”
    许褚看看我,自顾自地走到饭桌旁,拿起个蒸饼(三国时的馒头叫蒸饼,馒头是诸葛亮发明的词汇)放进嘴里,瞥了我一眼,小声嘟囔道:“小肚鸡肠。”
第三十三章 知名
    估计是叔祖修皇宫修出感觉了,所以这许县的荀氏大宅院盖得富丽堂皇的,让人一看就与众不同,感觉上比曹家的大宅院并不差。
    但是曹家可有好几个大官员在朝廷里任职呢。荀家现在可是没人在朝了,他们住这么漂亮的宅子就不怕别人诟病吗?
    黄忠拿着我的拜贴递到了门房,当然还有附加的礼单,虽然是外甥见舅舅也不能空手。荀氏兄弟根本就在车上也不出来,按他们的意思不进去才好呢。我可不行啊!到了舅舅家门口都不进去,于理不合吧。
    一会儿从人出来把拜贴还给我,大门打开,让我们一行人进去。
    这是我舅舅的家,当然我也就不客气了,招呼大伙鱼贯而入。进了门从人在前领路,见了三进才到了我大舅荀俭的书房,他根本就没在厅里接待我,只是把我当作个孩子,叫到书房来训话的。
    “舅父,孩儿陈登拜见。”我跪了下去。
    “起来吧。”我就直起了身子,往上看了一眼。
    “你就是登儿啊,都长这么大了,舅舅还是第一次见你。”我这个大舅眼中还是有点慈祥的,但是为什么感觉有些皮笑肉不笑呢。大舅的身材中等,坐在书案后边,案上放着一卷竹简。一身皂服,束发薄冠,典型的世家打扮。可能因为在家中,并未着履,赤着一双大脚(三国是很少有人穿袜子的)。
    “孩儿不孝,未能及早前来拜见舅父,请舅父见谅。”与我们同来的车上有荀家的两位,我们又是从西门进的城,我估摸着我这个大舅再怎么样也知道我到过什么地方了,当然对荀家的事也知道个大概了,所以先把自己的罪过说出去,占个先机。
    “无妨,毕竟你才四岁,能够孤身来到这里已属不易,我怎能苛求。”我这个舅父的脸上果然有些不自然。
    接下来的话语就是无关紧要的家长里短了。舅舅好像对我们陈家现在的情况很感兴趣,关于我叔祖和父亲方面的问题特别多,就连我那个刚刚行过冠礼的叔父也问了不少,就是对于母亲基本上没什么太多的问题。关于我的学业,我这个舅父也少许提点了一下,说了说他的成就,然后就让我住到客房去,顺便可以去拜访其他几个舅父。
    但是临到我要出门,舅舅突然站了起来,拍了拍我的头:“回去告诉你母亲,荀家欠她的.....”
    “算了,不要跟你母亲说了,有什么要求就跟舅舅说,能帮你的,舅舅尽量帮你就是了。”这话说得很无奈,我听得出来。
    我转过身来,躬身一揖:“您放心吧,我会让母亲开心的,就算替你了心愿吧。”
    我明显地看到大舅的眼里惊讶的神色,然后转为了慈祥,那面上言不由衷的笑容已经消失,换来的如春花般慢慢绽放的微笑。大手在我的头上抚摸了两下:“去吧,孩子,我相信你。”那言语间传来的是真诚的关爱和信任,我也不禁为之感动。
    颖川书院是颖川的招牌菜,绝对没有人反对,我和荀攸就站在颖川书院的门口,这个已经快二百年的古代学院前。
    说句实在话,这里外面真看不出有什么与众不同,门额上居然只有两个字颖川,要不是有些读书的声音从里面传出,告诉别人这里是教书育人的书院,还真不知道这里是书院,我看怀疑这里是衙门的人会更多。荀攸领着我往里走,书院内的绿化做得不错,这是我的第二感觉,到处都有花花草草,盛夏之际引来蜂蝶无数,倒也别具情调。有两个书生气质的人从身边走过,看来可能是书院的老师,荀攸躬身行礼,叫着先生。
    “荀攸,怎么不在课堂读书,却在这里闲游,是何道理?”
    “司马先生,这位是我的表叔,乃是沛国相陈公汉瑜之子。近日到颖川探亲,住在学生家里,知道我们书院的名声,特地前来参观的,我只是引领之人。”荀攸很恭谨的回答,并且帮我做了介绍。
    我也赶紧躬身施礼:“无知幼童陈登,见过几位先生。”
    “可是那位人称半岁能语,周岁能文的陈公子?”看来这位先生真是慕我名许久。
    汗!!!好事不出门,恶名传千里。怎么好象什么人都知道似的。
    “此乃他人谬传,稚嫩之子岂有如此能耐。”
    “不然,看你年虽有小,谈吐已是不俗,不如随我等花厅一叙。也让我司马德操见见这当世神童的风采。”
    巨汗!!竟然是司马徽!
    “学生敢不从命。”于是我们几个就随着司马徽进了一个偏门,来到了一处客厅,厅中居然摆放着几盆花草,怪不得叫花厅了。
    各自落座,我不得不问问司马徽从什么地方知道我这个小孩子的名声的:“不知先生从何处知道学生的。”
    “这且不忙,我给你们介绍一下,此乃我只至交,汉南黄承彦是也。”我们赶紧躬身行礼。又一个牛人,诸葛的岳丈也出来了。
    “吾求学诸门,其中就有你的舅父荀公慈明(荀爽),他现在避党人之祸在汉水之滨,承彦兄能够见到你的舅父,向他请教学问。你的舅父闲聊时就把你小时候的各种不同寻常的是说个承彦兄知道了,我和是好朋友,所以知道。”
    “而且我还从别人那里听说过你的事情。你的叔祖现在是廷尉,他结交的人很多,他现在最喜欢说的一件事就是你是神童,是陈家未来的希望,你有多少与众不同的地方。现在这些事情恐怕连皇上都知道了,洛阳几乎人人都知道,你说我能不知道吗?”
    汗!!超汗!!!我要到洛阳找老师,这还没到洛阳呢,居然已经有无数人知道我了,而且当今圣上也可能知道我,这种是对我会有什么影响呢?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有个超大嘴巴的叔祖,居然把我象宝贝似的说得天下皆知。
第三十四章 治国
    就在这个时候,门外又进来一个人,这个人屁股后面还跟了一个孩子。
    “呦,陈先生怎么有空跑到这花厅来呢?”司马徽站起来很惊讶的对着外边进来的人说。
    “我倒想不来呢,可是学生不让我舒服啊!来,你给我进来。”那位陈先生把后面的那个小孩子叫了进来。
    那个孩子一进来,司马徽就乐了:“看来今天是你们荀家人的大聚会啊。”
    那位陈先生闻听此话一愣,看了一眼我们这边:“荀攸也在啊!这位童子不会也是荀家的人吧?”
    司马徽站了起来:“我来介绍一下吧。”于是我们所有的人都站了起来。
    “隆重介绍,此乃我颖川大贤陈公元方,其父陈公仲弓天下知名,乃‘颖川四长’之一。你的外祖父荀公季和就是‘颖川四长’的魁首,你不应该不知道吧。”
    司马徽的后一句话就是对着我说的,我能说不知道吗?我刚要说话,司马徽有一挥手:“再给陈先生介绍一下,这位虽然不是你们一家,但是一笔写不出两个陈字,这位小神童是沛国相陈公汉瑜之子。想来陈先生已有所耳闻吧?”
    “那是当然,我早就听说了,他还真是荀家的半个人。”
    我赶紧走上前施礼道:“学生陈登有礼了。”
    “好了,起来吧。不必多礼。”陈纪(这位可是很有名的,写过《陈子》,是陈群的父亲。)把我扶了起来。
    “小神童之名我可是闻知已久,不想今日在此一见,真是幸运哪。”陈先生看来对我的印象还不错。
    “愧不敢当,学生也是今日听德操先生提起,才知有此一说,实在汗颜。”
    “别太谦虚了,这一套在颖川学院可不吃香。”司马德操说话了。
    “德操说的是实话,在颖川有没有真东西,大家几句话就能问出来,所以装出来的学问在颖川没用。你们荀家就是凭着真才实学得到的赞誉,要是没真本事,就没人去捧那臭脚了。”说这陈纪一笑。
    “咱们来考考他如何?”陈纪对着司马徽一笑,感觉坏坏的。
    “那就请陈公出题吧。”司马徽也是笑嘻嘻的。我心里讲话,‘咬人的狗不叫’。
    “嗯。”看来陈纪的思维也很快,从他的表情上看得出来,这题目已经想好了。
    “好,就拿今天的事情来做题目好了。”陈纪一指边上的孩子:“这是你的表哥你应该认识吧?”
    “对不起,陈先生,我今天刚来许县,很多亲戚都没见过,故此不知这是哪位表哥。请先生指点。”
    “这是你的表哥荀彧,最是淘气,今天的事情就是因他而起。不过这也是你的题目。听好了啊”
    “今日说《论语》,讲道其中一段。“民可使由之,民不可使知之。”这很普通吧,但是你这位表哥在断句是采用了另外的一种断法,你知道吗?”
    这简直就是撞到枪口上的问题啊,陈纪刚想要说,我抢先了:“可是“民可使,由之,民不可使,知之。”
    一屋子的人全傻了。
    “呵,不简单,果然是神童。”陈纪乐了。
    “那你可不可以为我们推断一下那种断法是正确的?”
    “学生学识浅薄,若有推断不佳,请各位先生见谅。”我先谦虚了一下。换来的是一对鄙视的目光,看来这个地方的文风还真是比较古怪,也怪我没记住陈纪他们的话,自己找的,怪不得别人。
    “我认为两种断法都对,只是出发点不一样。”一句话,所有人的目光已经发亮了。
    “先说‘民可使,由之,民不可使,知之。’这话非常正确,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是这么干的,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比如颖川学院的缔造者黄太守,他就是靠将朝廷法令传播乡里,使民众知道朝廷法度而使全郡安然的。那个时候朝廷严刑峻法尚不能使百姓俯首帖耳,可是黄太守只是宣传法令,让大家知道法令的由来,该如何遵守,戴民以宽,却得到了其他州府乃至朝廷苛行律令都达不到的效果,这难道不对嘛?黄太守同时还作了一件事就是颖川学院的建立,秉承的是什么?孔子的‘有教无类’,什么叫‘有教无类’?就是士农工商,不分彼此,全都教育的思想,这样才有了现在颖川冠于当世的文风,难道不是吗?这句话这么断句没有错吧?”
    大家已经想鼓掌了,他们都以为我的话完了。
    “但是。”我加重了语气,为的就是压住他们想鼓掌的热情。
    “那么‘民可使由之,民不可使知之’这样的断法就错了吗?也没有错,这是出发点不同所造成的。庄子说过一句话:‘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也?’多么精准的一句话,民众的乐趣不是当政的人想象的那样,因为你跟他所处的位置差距很大,不是所有的人都希望知道那么多的,知道了这些只会让他们生活中的乐趣一点点变少,(看看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就知道了),干什么都不自在,不自由,限制了他们的乐趣所在,随时他们都要担心自己超越了律法的界限。所以你觉得你告诉他们事实的真相是帮助他了解这个世界,了解朝廷的想法,等等很多,你觉得你是在帮他们,你哪里知道你也是害了他们,你让他们失去了快乐,你让他们失去了自由,你让他们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他们不需要知道那么多,他们只需要知道道德理念就可以了,一个大家都以道德标准处世的社会绝对要强过法制强迫约束民众的社会,民众只要知道敬老爱幼就可以了,知道男耕女织就可以了,让他们在饭碗之前转,比让他们为朝廷的法纪发愁要好多了。知道得多了,反而是破坏了他们的幸福,救世主不是想当就当的,尤其是害人的救世主。‘以德治国’,永远要强于‘以法治国’,但是除了遥远的上古时期,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达到‘以德治国’啊。”
    “所以两种断法都对,‘民可使,由之,民不可使,知之。’适用于‘以法治国’的当今社会,‘民可使由之,民不可使知之’适用于‘以德治国’的理想社会,这是出发点不同造成的。不知道我的说法,各位有什么意见吗?”
第三十五章 娶妻
    我的话完了,场中一片寂静,我自己也知道这番言论的惊世骇俗,虽然我只有四岁,但是他们想要反驳我的这番言论还是很困难的。
    就在这时,我的那位没经过正式见面的表哥荀彧说话了:“套用你的一句话,‘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也’,你是世族子弟怎么会知道百姓的想法呢?”
    “继续套用庄子中的话,‘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也’,如果你注意观察身边百姓的喜怒哀乐,你就会知道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庄子的书里面还有这样的言论,你可记得?”
    “人睡在湿地上则会腰痛,泥鳅会这样吗?人在树上则心惊胆战,猿猴会这样吗?这三者谁知真处?人喜欢吃蔬菜肉食,廖鹿吃草,蜈蚣爱吃蛇,猫头鹰嗜鼠,人、兽、虫、鸟这四者谁知真味?狙爱雌猿,糜爱与鹿交,鳅爱同鱼游。毛嫱、丽姬,人认为美;可鱼见之则深入于水,鸟见之则高飞于天,糜鹿见之则远逃于野,这四者谁知真正的美色?在我看来,仁义之端,是非之途,或对我有利,或对彼有害,利害各有其标准,我怎能搞清其中的区别?”
    “就连辩论的胜负庄子也说无所谓胜负,实际上只要有道理就可以了,你说我讲得有道理吗?所以要说完全把老百姓的所思所想弄清还是不可能的,我也只知道大概。但是我可能是个世家子弟中的异类,我跟寒家子弟可能接触的更多,所以我应该在这一点上比较有发言权。”
    荀彧不说话了,我把他的话都堵死了,连胜负都不论了,你还想怎么样?
    司马徽轻轻击掌,其他的人也开始附和:“说得好,怪不得可以得到神童的美名,看来公子读书颇多,而且理解也别出心裁,在这么大的年纪可以有你这样的成就的,我还真想不出谁?”
    “先生缪赞了,鲁国之孔融让梨也不过四岁。”
    “真是不错,这个孩子我也喜欢。”陈纪说。
    “我要有女儿,现在就去沛国找陈公商讨婚事。”黄承彦如是说。我心里讲话,黄月英确实有才,但是据说容貌.....
    “黄先生错爱了,我估计我会找很多夫人的,您的爱女若嫁给我,恐怕过于孤寂。”
    我这话说完,厅里又乱了,陈纪说道:“你怎知你夫人很多?”
    “我家虽然是世族,但是人丁不旺,如果我要是不多娶几房夫人,恐怕子息有难。要知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我总不能让父母忧心吧!”
    “再说了,《孟子》中有记载,乞丐尚得二妻,我只娶一个,是不是有点对不住自己?不知各位先生觉得学生说得对吗?”
    几个先生全都笑了,司马徽更是击节叫好:“有理,实在太有道理了。”
    “老黄啊,这样,只要你有了女儿我就替你去提亲,不管他有几个夫人,都得娶你的闺女如何?”
    “行啊,这样的女婿谁不想要,只要你能把亲事定下来,我一准把女儿送过门。”
    我心想,坏了,想不要来这,怎么反了?这下黄月英变成我老婆了,汗!!
    “算我一份。”陈纪在边上也不甘寂寞!
    “喂,陈先生,同姓不通婚的,这您不会忘了吧。”荀彧也插嘴了。
    “又有你的事,一边儿待着去,我是说我帮着保媒。说不定再附送几个名门闺秀给我们的小神童。”陈纪坏坏的笑着。
    我那个汗哪,还有这样的,本来是不想娶黄月英,结果闹得现在我好像已经成了黄家未来的女婿了。
    “对了,陈公子,你这次到颖川是来探亲的吗?”司马徽问道
    “不是,只是路过,顺道来看看几位舅父大人,我是去洛阳求师的。”
    “不会吧,这简直就是舍近求远嘛,这里才是真正的经学大家聚集之所,你为什么还要去洛阳?难道是看不起我们颖川?”陈纪好像有点不高兴了。
    “不是这样的,学生哪里敢看不起颖川名士,只是这次求学不关经学之事,乃是音乐之学。我父亲让我去到洛阳,拜大鸿胪蔡公伯奢为师,学习音乐。”
    几个先生一听,好像有点无奈,要论到音乐颖川的各位名士还真没法跟蔡伯奢比,所以他们也没法说了。
    “可惜呀!你这么聪慧,我要是能收你这么个弟子该多好啊。”司马徽有点感叹。
    “谁说不是哪。”黄承彦随声附和。
    荀彧好像跟边上很不满意,直拔胸脯子,陈纪看了他一眼:“怎么着,还不服气啊,人家比你强多了,整天就知道给我惹事。我也想要个陈公子这样的学生,可惜没那么好运气,像你这样的学生到叫我碰上了。”
    荀彧脑袋里马就低下了,眼睛里对我有点敌视。
    再汗!这是我要找的人才,现在倒让我给得罪了,现在可怎么办哪?
    我脑袋有点微微见汗了,脑中思维电闪,猛地我想出一条妙计。我出了一口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