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志乱-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八十九章 两万
西部大人日律推演才是真正最着急的人,这个老滑头已经快五十岁了,他是最早随檀石槐征战四方的人,打仗打得都油了。什么样的战争只要拿眼睛一看就明白,这仗能打不能打,打赢还是打输,基本上会死伤多少人。所以檀石槐在很多年前就对他评价很高,认为他是当军师的料,很多大仗都会听取他的意见。但是随着檀石槐地盘的扩大,他被推举为了西部大人,檀石槐反倒对他疏远了,甚至可以说有所顾忌,他的很多意见都听不进去了。
前年初,大汉派了几万兵马杀过阴山和白山,直奔弹汗山,檀石槐大人终于听取了他的意见,采取分兵诱敌的策略,将汉人个个击破,彻底打破了汉人大军几百年来对胡人作战必胜的神话,让檀石槐大人的声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但是檀石槐大人竟然对他更是顾忌,再也听不进去他的意见了,甚至完全的反其道而行之。他提醒檀石槐汉人,输了一场大仗,必然在幽,并两州布置重兵防守,现在去报复有可能得不偿失,会遇到汉人最强大的抵抗的,不如去掠夺其他部族的好,比如东部的夫余或西部的乌孙。
但檀石槐根本就听不进去,甚至说:“我凭什么要听你的,难道我的判断就有错误?我偏要报复。”结果碰上了赵苞。日律推演对大汉的官员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他知道赵苞很厉害,所以提前派奸细把赵苞的妻子和老婆抓起来当了人质,但是赵苞根本不在乎。两军阵前当鲜卑人把赵苞的母亲推出来时,赵苞居然大喊:“全忠不能全孝。”结果杀的檀石槐大败,檀石槐竟然还受了伤。
ps:辽西太守甘陵赵苞到官,遣使迎母及妻子,垂当到郡;道经柳城,值鲜卑万馀人入塞寇钞,苞母及妻子遂为所劫质,载以击郡。苞率骑二万与贼对陈,贼出母以示苞,苞悲号,谓母曰:“为子无状,欲以微禄奉养朝夕,不图为母作祸,昔为母子,今为王臣,义不得顾私恩,毁忠节,唯当万死,无以塞罪。”母遥谓曰:“威豪,人各有命,何得相顾以亏忠义,尔其勉之!”苞即时进战,贼悉摧破,其母妻皆为所害。苞自上归葬,帝遣使吊慰,封鄃侯。苞葬讫,谓乡人曰:“食禄而避难,非忠也;杀母以全义,非孝也。如是,有何面目立于天下!”遂欧血而死。(资治通鉴●卷第五十七)
檀石槐不仅没有反省自己的错误,反而大骂日律推演,说他行为龌龊,导致汉军将士大受刺激,所以作战勇猛,鲜卑人是被他害的失败的。虽然没有受到处罚,但是他的声誉确实下降了不少,很多部落的首领都以认识他为耻,甚至有的部落要离开他西部大人的辖下。这让他一度很头疼,但是这还没有完,去年檀石槐居然又反对他的意见。他的意见是现在我们人口众多,粮草不足,可以大举进攻幽,并两州,赵苞已经死了,我们没有太强大敌人,可以抢到很多东西。
但是檀石槐继续不听他的意见,来了个东西大轮换,让他带着部队进攻幽州,而檀石槐则带着大部队去进攻鸡鹿塞和云中,却遭到了大汉军的顽强抵抗。没有打胜的檀石槐抢掠了一些东西就带着大军绕过阴山,直逼酒泉郡。遭到了更顽强的抵抗,不仅是汉军,还有羌人,这次檀石槐更惨,虽然抢到了很多的粮草和人口,但是部队损失严重,檀石槐更是受伤多处,回到弹汗山没多久就去世了。而他则从檀石槐那里得到了一个非常有用的消息,有一个叫倭人的部落,会结网捕鱼当粮食。于是他在进攻幽州的时候故意一路向东,果然找到了这个叫倭人的国家,并抓了上千户人家,把他们安置在秦水(西辽河南源,古称乌候秦水。)边上捕鱼,来给鲜卑大军补充粮食。
ps:种觽日多,田畜射猎不足给食,檀石槐乃自徇行,见乌侯秦水广从数百里,水停不流,其中有鱼,不能得之。闻倭人善网捕,于是东击倭人国,得千余家,徙置秦水上,令捕鱼以助粮食。(后汉书卷九十乌桓鲜卑列传第八十)
但他回到弹汗山的时候檀石槐已经死了(终年四十五岁),说实在的他很伤心,但是也很高兴。因为檀石槐死的时候交待自己的儿子和连说:“我的死完全是由于我嫉妒你的叔父日律推演,他太有才华了,我不如他,以前打仗我经常是靠他的意见才取得的胜利。我不服气,我堂堂檀石槐怎么会不如他呢?所以我故意跟他反着来,事实证明我确实不如他,所以我要死了。你们将来一定要听取他的意见,千万不要自作主张,知道了吗?”
檀石槐得到和连肯定的回应之后吐出了他胸中最后的一口气,离开了这个世界。由于和连得到了檀石槐的认可,日律推演又从和连嘴里得到了檀石槐的遗言而一力推举和连,所以和连在今年春天饶乐水(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大会的时候被推举为大人,代替檀石槐的位置。但是大汉消息闭塞,根本就不知道鲜卑人的檀石槐已经死了,现在的大人换成了和连。
但是和连根本就不听日律推演的,完全将他父亲的遗言致诸脑后。他志大才疏,非要完成他父亲都没有完成的任务,他要大举进攻幽并两州,一定要把河套这块肥美之地变成鲜卑人的马场。于是日律推演不得不跟随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和连率大军一起出征,进攻鸡鹿塞,而和连的侄子魁头带兵进攻云中,对河套地区采取夹击之势。
我们高高兴兴的进了鸡鹿塞,守将热情的接见了我们,在城中的营房里设宴款待我们。
就在我们高兴的时候,外面有个小校进来禀报:“将军大人,鲜卑人已经进了山口,看尘土应该在两万人以上。怎么办?”
第九十章 武器
对于魁头这个侄子,和连从小就看不起,觉得他没什么大本事,只会打架,哪里像他这么有智慧。所以这次出兵和连玩了个心眼,把手下的三万人分给了魁头八千,自己带着二万多人杀奔鸡鹿塞,美其名曰:“鸡鹿塞从未被攻破过,这是块难啃的骨头,相对来讲,云中要好攻打得多。既然我是大人,那么硬骨头就由我来啃,但是兵我要多带。”
实际上很多鲜卑的头领都知道和连这个人贪淫无耻,好大喜功,对众人分配不公。但是谁让檀石槐大人现在就剩他一个儿子了呢,所以也就认了,可是一个个心中不无怨言。
和连真的是很怕死,所以就算是进攻一个只有一千人的鸡鹿塞,也带了超过两万人,而且还是鲜卑族里最精锐的士兵,不是简单的西部鲜卑部众。但是,鸡鹿塞里的守军怎么知道这些呢?我们也无从知晓,毕竟语言的差异是巨大的,消息极不准确。
所以当听到这个消息,守将吓了一跳,赶紧劝我们离开这里:“鸡鹿塞将经历历史上最残酷的考验,这一次可能守不住了。”
“来了就不能走,不打死几个鲜卑人就走了,我们算干什么来了?”许褚吵吵上了。
“我也不走。”典韦的发言很简短。
“我反正是戴罪之身,死到抵御外敌的战场上,也算死得其所了。”关羽的话更绝。
“我的母亲是匈奴人,他们杀了匈奴的单于就算跟我有仇,所以我也不走,我要报仇。”吕布说得好像也蛮有道理的。
“你们都不走,我连个保护的人都没有,所以我也不走了。”我索性耍赖:“将军,你看,我们这可不是故意的,没办法,看来我们只能同舟共济了。”
“你们这不是害我吗?要是你们有一个人出点差错,皇甫大人还不要了我的小命啊?尤其是您,我的陈大人,您要是出点事,我们整个鸡鹿塞的人都得为您殉葬,您别忘了您长公主夫婿的身份啊!要是您出点事,光那位老陈大人我们就对付不了,何况还有皇上。”守将真的急了。
“不瞒您说,我们出事一点关系都没有,在我们出来之前,我的叔祖就已经说了,我现在有个弟弟了,所以我不再是陈家那千顷地里唯一的一颗根苗了。要不然他根本就不会放我出来历练。故此,如果我在鸡鹿塞出点事,那就是我自找的,根本不会连累你们。而且我们现在到这里是皇甫大哥特许的,就算出了事也是他扛着,你当了这么多年的边军还不知道他们家人的毛病?”
我说得也算是有理有据,守将的表情轻松了很多,不过他还说:“那您也得注意,实在守不住的时候,您一定得跑,千万不要出事,要不皇甫大人一定不会放过我的。”
“这我知道,除了守城,还有什么我们能帮上忙的地方吗?”
“这个,不好说。我们这里粮草准备充足,你们这次又送来着上千头的牛羊,我们顶他三个月都有的吃,所以粮草上没问题。要说缺口吗?就是守城的武器还是不够,我们虽然有二十万支箭,但是根本就不够用的。”
“怎么会?二十万支箭还不够用?”许褚惊讶得说。
“你以为很多吗?这里的箭枝储备是按照一万人设计的,箭法的差异是很大的,你不能要求一箭一个敌人吧?二十万支箭对付一万敌人还是少说了呢。敌人要是一万人还好说,现在报来的数字是超过两万,这样就麻烦了。你知道胡骑是很猛的,跑得快,箭法准。他们攻城的时候先用铁箭,那些基本上都是历年从咱们这里掠夺走的和咱们射到他们那里去被他们捡到的。咱们实打实的射的都是铁头箭,可是他们并不是。仗打得时间一长,他们就不用铁箭了,而是改用骨箭,这东西射到身上容易裂,虽然杀伤力小一点,但是胜在多啊。他们随军都会带些女眷,专门为他们磨制骨头箭头,每天吃剩下的牛羊骨头,和战死士兵的骨头就是他们的材料。所以他们一点不怕短缺。而我们却不行,那些射进城来的骨箭咱们拿来根本就没有用。而且鲜卑人还有一招更狠毒的攻城方法,就是往城上甩石头,他们每个人都有一条牛筋皮带,把皮带打对折以后将石块放在里面抡,看见咱们的士兵露头就把石头甩过来,又快又狠,一点不比弓箭差,很多士卒都是在这种武器下殉职的。这种武器的唯一缺点就是射程稍微近点,可是咱们的弓箭如果不够用了,这种武器就成了大汉军队的致命伤。现在知道咱们有多困难了吧。”守将说出了他担心的事情。
“没想到还有这种武器,牛筋皮带我们用不了。不过我觉得制造骨箭这种事应该是典韦比鲜卑人更擅长。”许褚若有所思地说。
“为什么?”典韦憨憨的看着许褚。
“因为吃的牛比鲜卑人还多呗。”许褚自己忍不住先笑了起来。
“是吗?”典韦挠了挠头。
这下大家全乐了,刚才那种阴郁的气氛一扫而空。
这种武器我是知道的,就是投石索,到现在一些藏民还用它来打猎呢,当地人管它叫‘炮嘎’。蒙古人过去也没少用,成吉思汗于札木合结安达用的髀石就是其中一种,闲暇时用来游戏,打猎时就是武器。但是我没想到,鲜卑人居然也使这玩意儿。不过蒙古人和藏民比他们还是先进一点,他们把石头改成了铜蛋子或者是铜块,鲜卑人明显不知道这中间的分别。
“那我们还有什么除了弓箭以外的守成利器吗?”我问那个守将。
“我们有火油,石灰,滚木,擂石,还有石包。”
ps:中国古代抛石器械。在中国最早抛射石弹的器械称为‘石包‘,晋代以后出现“石包”字。春秋时军队已装备石包,汉代以后大量使用。形制逐渐完善,多样。唐代李签著《太白阴经》载,石包体是木料制成,接合部采用铁件。石包应用杠杆原理,以人力拉拽发射。形状类似北方农村井边打水的吊杆——桔棒。石包中心有条石包柱,埋在地上,或架在架上,有的装在车上。柱顶端横放一条富于弹性的石包梢,利用它的弹力发射石弹。石包梢长约为二到八丈,轻型战石包为单根石包梢,重一些的则为合股石包梢。根据发射石弹的重量有两梢,三梢、五梢、七梢,最多达到十三梢。石包梢选用优质木料经过特殊加工而成,使它既坚固,又有弹性。石包梢越多,射出的石弹越重量,发射距离越远。石包梢的一端要放弹案,另一端拴着石包索。每条石包索由一到两人拉拽。普通单梢用四十人拽,大型的则需上百人拽,最重要的十三梢石包要用二百多人才能拽得动。在施放时,将石弹放入皮案内,用很多人各自握绳一条,听号令一齐用力猛拉,利用杠杆的原理和离心力作用,把石弹抛至敌方。
“太好了,有石包就行,我帮你们改装一下,作用要比原来大得多,一定让这帮鲜卑人有来无回。另外,石灰也很有用。”我自信的说。
ps:我看到一些书上说汉代没有石灰,这是不对的。
苍梧、桂阳贼攻郡县,零陵太守杨璇制马车数十乘,以排囊盛石灰于车上,系布索于马尾;又为兵车,专彀弓弩。及战,令马车居前,顺风鼓灰,贼不得视,因以火烧布然,马惊,奔突贼阵,因使后车弓弩乱发,钲鼓鸣震,群盗波骇破散,追逐伤斩无数,枭其渠帅,郡境以清。(资治通鉴●卷第五十七)
第九十一章 救星
“汉军有什么动静吗?”和连问刚回来的鲜卑斥候。
“报告大人,一点动静都没有。”
“看来汉军的胆子已经吓破了。日律推演大叔,咱们晚上到鸡鹿塞里吃烤羊怎么样?”
“贤侄啊,你不要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是,我们人多势众,但是我们没有汉军的精良装备,和可以固守的坚城,我看不如用老大人的办法分兵,您觉得怎么样?”日律推演小心翼翼地说。
“我看大叔是被汉人打怕了,一千多人的一座小城有什么可怕的,我们可是带了两万多人呢?就算一人吐一口痰都能把它淹没了,没那个必要吧?”和连显得趾高气昂。
“小心为上啊,昔年檀石槐大人曾经两次带兵攻打过鸡鹿塞。我有幸参加了第一次,那次是三千多人。当时大人刚刚起兵,士卒的精锐程度根本不是现在这些人比得了的,但是除了扔下一千多具尸体,我们什么都没得到。去年,大人还是打的这里,一万人都没有攻下来,最后只好分兵,一部分看着这里,另一部分杀进并州去。但是就因为这样分兵,咱们的补给大受影响,所以还是不得不撤出来,最后只好去打酒泉,来弥补损失。哎”日律推演不无遗憾的说。
“您看,连您都觉得不打下来鸡鹿塞对我们进入并州影响很大,您还劝我分兵,这不是害我么。”
“不,以前是咱们的兵力不够,现在兵力强劲,完全可以在此处派人牵制,大部队进入并州,我们所得的利益会多很多。如果只有一万人马,绝对不适宜分兵。”日律推演据理力争。
“您看,我说您目光短浅吧,您还不承认。如果分兵去并州,咱们能进去多少兵马?拿不下鸡鹿塞,就算攻下并州的城池,也不算咱们鲜卑的,只能抢掠一下,对汉人的统治产生不了实质性的破坏。得不偿失啊!我可不愿意重蹈父亲的覆辙了。我要建立一番大事业,我要占领整个的河套地区,把这肥沃的草原变成我们鲜卑人的马场,所以我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拿下鸡鹿塞,否则一切都是白说。”和连满怀信心地说:“我要超越我的父亲,我要进攻中原,我要汉人的皇帝跪在我的面前吻我的脚趾头,我要把汉人皇帝的女人都搬进我弹汗山的大帐里去。”
和连接着说:“咱们也抢了不少汉人的美女了,虽然皮肤不如慕容,宇文那几个部落的女人白。但是您想想那手感,还有那悦耳的声音,这哪里是那些在草原上长大的女人比得了的?还有那些精美的器物”
和连说的口沫横飞,可是日律推演却总觉得有点不安。到底为什么呢?难道那只有一千守军的鸡鹿塞真的有那么危险吗?说实在的,连日律推演自己都有点怀疑自己的判断,但是为什么心里总觉得不踏实呢?
我看了看设置在城墙四角的石包杆,确实是简单的石包,只有两根石包梢,但是硬度应该不小,弹性也很好。我看了一下他们的投掷物,居然是一个个的大石块,这能产生多大的伤害啊?石包梢不用搞了,改进的时间来不及,但是我可以改进投掷物。
我捡了几块小一点的石头过来,放在石包里面:“你们现在打出去看看。”
几个士兵拉着石包杆往后拽,猛地一撒手,只见几块石头分成不同方向砸了出去,落在地上,尘土四溅。
“这个主意好。”守将立时明白了其中的诀窍。
“还有更好的呢。”我得意地说。
“还有比这个更好的?您快说啊。”守将有点着急了,毕竟鲜卑人离得不远了。
“如果咱们追求的是杀敌,那么用这么大的石头正好。如果只是追求伤敌,让敌人失去战斗力,那么这样大的石头还用得着吗?”
守将若有所悟:“嗯,这个主意好。只要让他们不敢进攻就行了,对吧?”
“大人果然是明白人,一理通百理通吗。”我笑呵呵的看着守将。
“那么,咱们就不用担心箭支不够用的问题了。”守将非常高兴。
“还有可以改进的地方。”我接着说。
“还有什么可以改进的?”
“兜黎(就是头盔)。咱们有没有藤条一类东西作的编织物?”我问道。
“有,这种东西哪里都有的。要它有什么用吗?”
“当然有用,我估计鲜卑人用牛筋皮带甩出来的石头肯定是直接伤及咱们士兵的头面部,对吧?”
“那是当然,其他的地方也打不死人啊。”看来守将还没明白我要做什么。
“如果每个人都有一块藤甲遮面,只把遮挡眼睛部位的地藤条抽掉,他们的石头还有多大用?”我再次笑嘻嘻的看着守将。
守将终于忍不住一把抱住了我:“你真是我大汉官兵的救星啊!!”
说着,居然把脸凑过来,亲了我俩口。
我一下子没防住,竟然失节了!!
第九十二章 前奏
我赶紧把守将大人推开,用袖子在脸上狠狠地抹了几把。看着袖子上那湿漉漉的一摊,我真有一种想要呕吐的感觉,尤其是隐隐的还能闻见一点羊膻味。
“洗脸不要只洗一半嘛,守将大人,那半边也给您留着呢。”许褚在边上打趣我。
我一把抓住他,推到守将大人的对面:“交给您了,不要光洗脸,连头一块洗。”
守将大人笑嘻嘻的看着许褚,那感觉怎么象狼看见羊呢?不会是守将大人看过背背山吧?许褚啊,我为你祈祷,希望你不要碰上无良的红衣主教。看着守将大人美丽的红披风,我心里暗爽,让你再贫嘴,早就应该找个人治治你了。
许褚大叫:“公子,我再也不敢了。你放过我吧。”
我回过头来看看其他人,大家好像都对许褚的事情漠不关心,看着他被守将大人带走,一点同情也看不到,反而看到了解恨的表情。看来众怒难犯哪,以后还是多积点德吧,省得到时候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我感叹着回到了守将大人给我们安排的屋子里。
我突然想起来还有一些事没有跟守将大人说呢。赶紧又带着关羽他们去营救许褚了。
守将大人很奇怪,怎么我这么快就又来找他了?
“您好,守将大人,我还有几个问题忘了跟你讨论。”
“还有什么事?”
“咱们刚才只讨论了武器,那战术您也得跟我讲讲吧,比如您怎么守城什么的?”我作出一幅学生的姿态。
“这个啊!正好管军侯在,还是你跟陈公子谈谈怎么样?”
管军侯大概有四十多岁,个子不是很高,大概也就七尺(一米六五)左右,长得十分精悍。黑漆漆的一张脸上,一道刀疤从左边嘴角斜挂到耳根,显得有些狰狞。就是笑起来也有点怕人。
他大概知道自己长得不怎么待见人:“别怕,我这人实际上还是很好的。不会吃人的。”说着,冲我一呲牙。
说是在我倒是真不怎么害怕:“没事,您说吧。”
看到我这么镇静,他反到有些意外了:“不错嘛,人不大,胆子倒挺大的。”
正了正脸色,管军侯说道:“整个鸡鹿塞是一千人,两个曲的编制,自成一营,由华司马统兵。说实话,他是去年檀石槐进攻鸡鹿塞以后才调过来的,所以对这里还不是很熟悉。我是一直在这里从小打到大的,到今年已经将近二十五个年头了,可以说是踩着兄弟们的尸体一级一级爬上来的。这里就是我的家,所以我对这里太熟悉了。”
我们这才知道原来高手在这里呢。这人是个真正的老兵油子:“战术什么的我不懂,但是我可以给你讲讲别的,比战术有用。”
“鲜卑人没有攻城武器。去年檀石槐进攻的时候也是一样,他们只会一窝蜂的往上冲,利用马快的优势,把箭一支支的射上城头,以达到杀伤我军的目的。”
“那他们的射程有多远?”
“大概在一百步左右,力气小的也可以达到八十步左右。”
“不会吧,一般射箭的距离只有七十步啊?为什么他们能射到这么远呢?”我好奇地问。
“那是因为他们借助了马的速度和力量,要是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