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志乱-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实在对不起,都是我们不好,不明情况就出手,让这个坏蛋给跑了。”我拉着许褚和典韦一起向他道歉。
萧风确实蛮豁达的,他又笑了笑说:“没关系,他命大,不过千万不要让我再找到他。”
许褚赶紧说:“没问题,以后我们帮你一起找他,找到他,我把他全身的骨头都砸酥了再给你送来,看他还怎么跑?”
大家听了都哈哈大笑。我突然想起一件事:“对了,那家伙的道观里也许还有什么好东西他没来得及没带走,咱们去翻翻怎么样?说不定能知道些太平道的秘密呢?”
这时一直坐在旁边的蔡邕说话了:“过会儿回来给我讲讲东边的风俗。”
第一百零七章 赵云
说实话,老方士的道观里真没什么值钱的玩意儿,除了几本破《太平经》之外,几乎毫无所得。我估摸着萧遥不至于把东西带走,总会有个隐秘的地方的。本着灯下黑的道理,我找了一下厨房,果然在厨房的水缸下,发现了一个小瓦罐,居然是埋在土里的。不把水缸搬开,你休想看到,但是要挪动水缸必定有声音,一定会被逍遥发觉。可惜现在他被萧风打得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所以里面的东西就便宜我了。
实际上里面真没什么好东西,除了几粒罂粟种子我认为比较有用以外,其他的也没什么意思,就交给许褚他们解决了。
萧风打算告辞了,我们也不好意思多留人家,不过萧风临走前问的一句话帮了我们大忙了:“命运真是神奇啊,本来我们素不相识,彼此天各一方,如果我不是过来帮着找人根本就不会遇到你们。现在却交了几位好朋友。”
我高兴得说:“这就叫有缘千里来相会嘛。实际上我们也是路过这里顺便来找个人的。”
萧风说:“这一带我比较熟,你们找谁?”
“我们找一个叫赵云的十几岁少年。”许褚抢答的能力一向比较强。
“你们找他干什么?这孩子连附近的人认识的都不多。你们从哪里知道的?”萧风问。
我高兴坏了,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原来萧风就知道。
“我们也不知道,不过是一个老神仙让我家公子找的。本来以为好找呢,没想到这地方满城都是姓赵的,赵云就有好几个,偏偏没有十几岁的。既然萧大哥知道他的下落,能不能带我一起去一趟啊?”许褚的嘴真得快。
“老神仙?”
许褚跟萧风贫了半天,终于是把事情搞定了。原来萧风也是来找赵云的,这个赵云是个十分招人的小伙子,别看现在没多大,但是已经有人看上他了。那个姑娘就是流落到潭州的那对兄妹的小妹妹,萧风作为委托人倒也忠于职守,这次就是跑过来做媒的。但是赵云现在正在守孝,所以他想先问问赵云的意思,提前搞定这件事情。
“看来你跟赵云很熟。”我问萧风。
“那是当然,我们也可以说是师兄弟。不过他学的是枪法,马上步下,攻杀战守,完全跟我们几个师兄弟不一样。”萧风自豪地说。
“师兄弟怎么学的东西差这么远?”许褚的话总是很快的。
“嗨,他的师傅本来是另有其人,是我师傅的朋友,但是这个人在跟鲜卑人作战的时候战死了。我师傅就把他收到门下照顾他了。但是他只算是记名弟子,主要的东西还是他师傅当年教的哪些。”萧风对赵云的情况真得很熟悉。
“走一起去见见他。”萧风招呼我们一起去找赵云。
赵云居然住在恒山里,怪不得我们找不到呢。
萧风轻叩柴扉,没人出来,看来是不在家。萧风一点都不客气,拉着我们进到院里,在院中等待,顺便考教我们的功夫。虽然我们一个个觉得自己的水平都不错了,但是在萧风看来那真是漏洞百出。
“技击之术,讲究的是灵动轻巧,以气运力。你们的底子打得都很好,非常的好,尤其是陈公子和许褚兄弟,但是你们现在全是在用蛮力,明明一分劲可以做到的事非要使十分力。虽然你们力气大不在乎,但是这样做很快就会使自己疲劳,这在对战当中是非常不利的。打个比方,你我的实力相当,但是对战起来,用不了半个时辰我就可以要你们的命,并不是因为我的力气大,而是我把你的力量磨掉了,所以形式就会对你越来与不利,当我掌握主动的时候,你就会更难受。轻巧的招式,完全可以让你有力无处使。随着你力量的流逝,你的生命也就在流失。而且不止如此,如果你全力进攻则无回力,这样对于自保是非常不利的,很容易受伤。要知道一个人在受伤的情况下,战力的下降是非常快的,血液的流逝会带走你的力量,让你有心无力,所以一定要注意防守,十成的力量至少要留三分。因此技击高手出招,是用最合适的招数而不是用最霸道的招数,明白了吗?”
我们一起鼓掌,果然高深,不愧是王越的弟子,讲得真棒。但是不仅我们在鼓掌,门外也有人在鼓掌,一个身高八尺有余的少年一边鼓掌一边走了进来。他放下肩头扛着的一只死虎,然后高兴得说:“好久没听到萧大哥的高论了,果然精彩,小弟我佩服,佩服。”
“讨打是不是,别再欺负你哥哥了。”萧风笑眯眯的介绍:“这就是你们要找的赵云了。”
我打量赵云,果然是潇洒飘逸的美少年,身高体壮,猿背蜂腰,虽然穿的是土布衣服但是浆洗得干干净净。一张国字脸,浓眉大眼,颧骨略高,最夸张的是皮肤白皙,看来好像是女人一般。怎么会这样呢?
就在我打量赵云的时候,萧风已经开始介绍了:“这位就是赵云,这位是陈公子,你应该也知道的,那位天下第一神童。”
赵云一听,赶紧走上前来一抱拳:“可是元龙公子?我可是非常欣赏你的以德治国之说。”
我听到这话可高兴坏了,看来赵云对我还是有一定了解的。对于这种人我想还是开门见山的好,于是我赶紧躬身还礼:“哪里,哪里。我的这以德治国之说并不成熟,所以我也是正在寻求他人助力,以求完善。这不是找到你这里来了吗?”
第一百零八章 去向
赵云听了我的话一愣,他肯定没想到我会来请他:“在下寂寂无名,就算同为乡里之人,知道我的也不多,公子从何处知道我的?”
赵云又看了一眼萧风:“不会是萧大哥介绍的我吧?他肯定是故意抬高我,我可没有您想象中的那么好。”
“这你可就错了。”插话的人还能是谁?我不用看都知道是许褚。不过也有个好处,省了我很多的唇舌。
“我家公子是从一个老神仙那里知道你的,说得你天上少有,地上所无。所以我们就特意找过来了。说实在的”
许褚的啰嗦我算是服了,不过看来赵云挺喜欢他,这样也好,兄弟越多,越有感情,希望他能尽快地融入我们这个小圈子。
“我是很希望现在就跟着陈公子您去闯荡一番,但是现在真的不行。我还在守孝,大概再有三个月孝期就满了,到时候我会去找大家的,希望您能给我留个去处,也好让我有地方找您啊!”赵云说得很真诚。
太高兴了,我以为要费多大事呢?没想到这么容易,这可是超乎希望值的丰收啊!!
“三个月后,我们应该已经到了青州了。我要去东莱县南山下寻郑公康成(郑玄)拜师,学习今文经学。听说他的弟子很多,我希望能再找到些高人,这样对我们将来成就‘以德治国’的太平盛世会有所帮助的。”我兴奋的告诉赵云:“你可得早点来啊!”
“一定,一定。不过现在天已经晚了,不如吃过饭再下山吧?”赵云很诚恳地说。
“那当然好了。”我也很想跟赵云联络联络感情,毕竟这样的机会不多,现在要能把他的心拴住就再好不过了,这可是一员忠勇的大将啊!
“我说嘛,我来了,你连顿饭都不让我吃,确实有点太小气了,而且我还有事情要和你商量呢。”萧风开始打趣赵云了。
收拾老虎的事情都不用我说,典韦和许褚就上手了,一会儿工夫两个人就抱着赤条条的大虫从溪边转回来了。
典韦的大戟把老虎穿了个通透,关羽则是在那里大练劈柴功。说实在的,关羽最近有点郁闷,自从关羽见到蔡邕,立刻被蔡老先生的风采所折服,马上拜倒于蔡先生的脚下,也成了蔡先生的学生,现在和我们几个成了师兄弟。再也不是那个只捧着一本《春秋》从早读到晚的关公了,但是他的水平确实有限,蔡先生对他也严了一点,所以最近比较悲惨,因此那些摆在跟前的柴就成了关羽同学的发泄对象了。
赵云在边上看得都愣了:“关兄的发力真狠哪!他们家是不是有谁被树砸过?”
连吕布都乐了:“赵兄弟太有想象力了。他只是最近被我们的老师说了,他这个人太好面子,所以总得找个地方出气。你看许褚被说的时候跟没事一样,还是一样捣蛋。典韦是个木头,除了练武什么都不会,就算是被说了也是挠挠后脑勺了事,什么作用都不起,所以师傅也不管他了。我虽然也被老师说,但是我笑笑也不往心里去,就是关兄弟,他心气太高了。哎,希望他能早点习惯。”
“原来是这样,你们的老师是谁啊?这么厉害?”赵云也很好奇。
“蔡公伯喈先生你应该听说过吧,那就是我们的老师。”吕布说话的时候故意地挺了挺胸脯,显得很骄傲的样子。
“那哪能没听说过呢,我要是也能拜个这样的老师就好了。”赵云看来很羡慕我们的这个老师。
“没问题,等你守孝结束,我替你引荐,以你的资质,蔡老师一定收的。”我自信这点事情我还是能办到的。
“那我就提前谢谢公子了。”赵云给我作了个揖。
我赶紧还礼:“这就没劲了,既然大家是兄弟,就不要说谢谢,那就见外了。”拉拢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当兄弟,这一点我早就知道了。
萧风在边上插嘴了:“没想到陈公子的面子这么大。要是这样的话,等我有空了,你也帮帮我,我也想学点东西。像蔡公这样的老师可不容易找啊。我没想到你们跟蔡公那里这么说得上话,否则刚才早开口求你们了。”
肉烤得挺快,我们围坐在篝火旁,一边吃一边聊,气氛很热烈,关羽已经发泄得差不多了,这会儿正对着老虎肉发狠呢,估计很快就能调整好了。
“我说赵大哥,我问你个问题,你可不能急啊!”我一边吃着肉一边问赵云。
“说吧,我的脾气好是出了名的。”赵云笑嘻嘻的看着我。
“赵大哥,你的皮肤这么白,是不是有胡人的血统啊?”我小心翼翼的问。
赵云听了哈哈一笑:“这个连我都不知道,不过这里白皮肤的人很多,不是只有我皮肤白的。你知道为什么吗?”
“不知道。”这让我上哪儿知道去,我只知道北方皮肤白的人多。
“看来你的史书学得还不到家。这里往北一点在春秋时叫鲜虞国,是白狄人所建,结果被晋国灭了。那些白狄人后来又在这里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家叫中山国,结果又被赵国给灭了。现在这里很多人都是他们的后裔,我可能也有他们的血统,所以皮肤白点,不过不知道我是不是正统的白狄人后裔,因为很多人后来都改姓赵了。白狄人原来可都是姓姬的,那可是周室的王姓。”赵云侃侃而谈,看来他对这一段历史还是颇有研究的,至少我就不知道。
吕布说话了:“实际上皮肤白的可不仅仅是白狄一支,鲜卑中也有白鲜卑,像什么拓跋,慕容什么的好像都是白皮肤,匈奴人中也有白皮肤的,不过不是很多。不过跟着南匈奴一齐搬进来的羯族几乎全都是白皮肤。”
ps:羯:古族名,源于小月支。一说和匈奴有渊源关系,一说属粟特系,曾附属于匈奴。魏晋时散居上党郡(今山西晋东南),与汉人杂处,从事农业,受汉族地主的奴役,被称为“羯胡”。信奉胡天“袄教”(拜火教),晋时石勒曾建立后赵政权存在二十二年,灭于冉魏。
第一百零九章 东莱
巨鹿郡就在常山国正南,这里是黄帝和蚩尤的古战场,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三国时期的巨鹿郡出的最牛的人应该是田丰了,但是也有人说他是渤海郡人士,连《三国志》上也没说清楚,不过它的州治在下曲阳,我们在那里没打听到他这个人。倒是一路上太平道的人越来越多,我们也不愿意多作停留,只好继续南下。
巨鹿之南是广平郡,这里是沮授的故乡,可是沮授居然也出去游历了。这下好,等于白跑了两个地方,还不如直接取道河间过找找张郃呢,虽然他比我大不了几岁。
现在我们一路向东,也懒得再找什么人了,穿过广平郡,阳平郡,我们到了东阿,就是《水浒》里面的阳谷县城,这里有个人还是比较有名的,就是程昱。程昱可是有岁数的人了,现在已经四十岁了。我们找到程昱的时候,他正在办寿宴呢,我们正好凑个热闹。
说实话,程昱并不出名,要不然也不会四十岁了连个县令都当不上,不过老百姓都很服他。因为他虽然是家中有些资财,但并不为富不仁,偶尔还接济乡里,修桥铺路什么的。可是他们家好像没出过什么能人,所以根本不算世家,而且他又不愿意贿赂官员,因此他到了四十岁也没当上官。他倒也逍遥,对这个看得挺开,觉得无所谓。
蔡邕的名声谁不知道啊?程昱立即亲自出门迎接,两个老人家互致问候,显得很是亲热。让我没想到我的是我的名声也挺响,不管怎么说,我现在也是白身,大家都一样,我的岁数又比人家小那么多,就只能行弟子礼了。
可是程昱不敢受我这么大的礼,他赶紧搀扶我:“陈公子乃是当世知名的人物,我怎么能让你给我行弟子礼呢?你这样是要折我的寿的。”
“没什么可折寿的,他是我的学生,现在也算是白身,等他当了官你当然不能受此礼了,但是现在那是应该的。”蔡邕的话还是比较有说服力的,程昱欣然接受。
说实在的,这年头没什么好吃的,最好吃的就是所谓的脍炙了,于是生鱼片上了一桌子,剩下的就是烤驴肉了。生鱼片我是不敢吃,历史上我可就是死在这上面的,对此物我可是避之唯恐不及,哪还敢吃啊?所以就专挑那些烤驴肉吃。
程昱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我放着一大堆的生鱼片不吃,在这里猛吃驴肉。于是就说:“陈公子看来是久居京城,常吃美食,这小地方作出来的鱼不和你的胃口。”
我赶紧澄清:“我在洛阳也是不吃生鱼的,我好熟食。实在是不好意思,让您误会了。”
“而且这驴肉也非常好吃,滑嫩爽口,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在洛阳我可从来没吃过,所以就吃得多了些。”我接着回答。
“此地盛产阿胶,乃是上好的驴皮熬制,功能滋阴补血,故此这驴肉也多,本地人喜好吃驴肉的就更多了。”程昱弄不好是卖阿胶的。
“有人说‘天上龙肉,地上驴肉呢’,这驴肉确实好吃。此地的胶好靠的是驴皮好,水也好。但是此地的驴肉却并非最好的?这天下哪里的驴肉最好,陈公子可知道?”
“没听说过,请先生告知。”我诚心的请教。
“天下驴皮出东阿,天下驴肉出郿县。这郿县的驴肉才是最好的。肉质滑腻,不肥不瘦,那才是极品。”程昱的话还真是第一次听说。
长知识,别看这吃,也是一门学问,这说法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长学问归长学问,但是程昱的话老是不咸不淡的,不知道他想干什么,完全揣摸不透他的心思。不过他和蔡邕倒聊得挺开心。
又是毫无所得,这一路上我们什么收获都没有,一直到东莱我们就没顺利过。唯一的所得就是发现太平道的人越来越多了,看来张角的势力发展很快。
来到南山下,郑玄家倒是很好找,那一排竹篱笆围成的院子就是他的家了。蔡邕很积极,拦下我们自己上前叩打柴扉,一个二十岁左右的人过来开门:“请问您找哪位?”
第一百一十章 太史慈
蔡邕把拜贴交给那个青年人,然后小声地说:“对康成说,故人蔡伯喈特来一叙。”
要么说‘人的名,树的影’呢,那青年一听这个名字,立即躬身施学生礼:“学生管宁管幼安拜见。”
蔡邕听到这个名字没什么表情,我可是吓了一跳。十几年后,管宁可就成了世之大贤了啊!这个人可是太厉害了,是个谁都不鸟的人,就是曹操拉他当官他都不干。但是他的才学和道德却普传于世,虽然连官都没有当过,却在死后得到了非同寻常的赞誉。
ps:后人称他为一代“高士”、管宁故乡的人们为怀念他,褒扬他的高风亮节,特建管宁祠,筑管宁冢,邻近五村无不以“管公”名村。
不过蔡邕可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人,只知道他是郑玄的学生,于是笑呵呵的拉他起来:“不必如此,你去请你家老师来就可以了。”
郑玄当然也是迎出门外,连学生的课都不上了,干脆给他们放假。可是学生们谁都不愿意走,一个个都要目睹名士风采,把我们都当成动物园的熊猫了,肆意参观。不过郑玄的学生确实比较老实,见了蔡邕没有人不躬身施礼的。
郑玄比蔡邕大五岁,两个人见面的机会很少,可是古人的话说得好,君子之交淡如水嘛。他们见面以后倒是挺谈得来的,两个人一碰上就把我们打发出来了,然后在里面唇枪舌战起来,那声音有时候大到我们都可以听得清。两个人为了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正在大肆讨论,谁都不让谁。实际上真不知道他们有什么好争论的,不知道百家争鸣吗?何必弄得像现在这样如火如荼的。
我们几个虽然被赶了出来,但是依然没逃过这些学生的追问,尤其是听说我就是那个著名的神童以后,更是对我进行了轮番轰炸。
“蔡先生都有什么著作?”
“蔡先生总共有几个弟子?”
“蔡先生还收弟子吗?”
我们实在是有点招架不过来,于是我赶紧说了个谎逃出屋子,外面的世界果然是清静许多。
在郑先生的院子里居然有一个人在练枪法,而且似模似样的,那水平绝对比我高,就是有一点,他没我有劲。被精神轰炸了半天的我,正好缺个可以发泄的地方,于是我冲着那个正在练枪法的少年打了个招呼:“朋友,对练怎么样?”
那个少年也就在十四五岁年纪,但是身高已经有七尺左右了。听到我的话他显得非常高兴:“好啊,很久没和人对练了。”不过他怕又伤到我:“小兄弟,我的枪法水平可不低,你可要小心了。不过我也会注意,尽量不伤到你。”
看来他对自己的武功充满了自信,我可不管这一套,现在的我只想松松筋骨:“尽管来吧,这青州能伤到我的恐怕不多。”
这少年听到我的话先是一愣,然后哈哈大笑:“有气魄,那我就上了,你自己小心啊!”
于是我们俩枪来剑往地对战了起来。他的枪法确实好,尤其是善于利用枪杆的柔韧性,来回的抽击。不过他明显经验不足,没有能够完全利用上长兵器对短兵器的优势,所以我还能够突入他的进攻范围,对他造成一定的威胁。
只见他把枪一拧,直奔我的心窝,我稍微往右闪身,手中的剑轻轻一挂他的枪尖,然后顺势直划他握枪的手指。他往后轻轻撤枪,并用力向右下方压我的剑。虽然我比他的力气大,但是我的剑力矩太短,还是吃亏,所以只好撤剑防守。他见我撤剑,又再次直刺我的胸膛,我干脆闪身避开,他竟然利用枪杆的柔韧性横扫我的腰腹。我只好拿剑把他的枪硬磕了出去,震得我手心发热,看来这武器用的不合适确实吃亏啊。
不过他也不好受,他没想到我的力量这么大,所以枪被崩出去的距离是他没估计到的。我一看机会来了,赶紧往前冲,有求近身搏斗。没想到,他居然利用枪被崩出去的瞬间,身随枪走,转个身,把枪纂向我扎来。我赶紧后撤,要不然就装在枪纂上了。
利用这个时机,他把枪横的的一抡,直接攻击我的中路,我只好再次撤步。但是抡过去容易,抡回来难,这就是我的机会到了,枪尖过去的一刹那,我再次前冲,准备进身攻击,没想到他也往前迈步,左手向前伸,一使劲,把枪竖了起来,正好打住我的攻击路线。紧跟着他左手把枪往后一拉,整个强成了弓形,一撒左手,整个枪从上到下带着一股劲风直击我的头顶。我只好闪身躲避,再出手扎他的软肋
兔起鹘落,我们打斗了多长时间谁都不知道,他虽然拿我没什么办法,但还是占据着一定的优势。不过我也曾经带给他一定的威胁,所以我们还想接着打下去,就在这时候有个人用大戟把我们分开了,我回头一看居然是是吕布:“行了,别打了,老师让我们进去吃饭了。”
我赶紧把宝剑收起来,一看天色,太阳已经看不见了,一朵朵的彤云密布西山。
那个少年也把枪收了起来,问道:“打了这么半天,我也有点累了,你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