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志乱-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进确实一点儿好处都没有,但是听了贾诩的计策,我们才不会赶着去呢,慢慢溜达才是上策。
ps:榆中城州西百里。汉县,属金城郡。后汉因之。中平二年,董卓破群盗边章等于美阳,章走榆中。即此。晋为金城郡治。后魏因之,寻又为建昌郡治。后周废。杜佑曰:榆中,即故大小榆谷。误也。《水经注》:河水过大小榆谷北,又东径河关县北,又东径允吾县北,又东过榆中县北。似为得之。又太子贤曰:榆中在金城县东。杜佑亦曰:在五泉县东。俱误也。
葵园峡在州西。后汉灵帝初平二年,张温遣周慎追叛羌边章等于榆中,围之。章分兵屯葵园峡,断慎运道。慎惧,弃车重而退。《读史方舆纪要。正文·卷六十陕西九》
大部队可以慢慢溜达,但是斥候部队可不能停,尤其是在这种险要地方,敌人肯定有埋伏,绝对不可能顺利通过的。这个时候斥候部队就显出它的重要性来了,不仅能探路,还能打仗,破坏敌人的埋伏。
贾诩可能是世界上最无耻的人,绝对不负‘毒士’的美誉,居然在大雪天让斥候们在山谷里喊山,而且是排成队喊,让整个葵园峡都被喊声包裹住,目的是制造雪崩。
这倒好,敌人的部队确实是留不住了,本来埋伏在雪里的韩遂士兵全都跟着雪一起下来了,那场面绝对壮观,整个葵园峡白雾蒸腾,光是等这白雾散去我们就花了将近半个时辰。几个死里逃生的斥候,心有余悸的看着葵园峡直发愣,甚至有的趴在地上吐,但是有的人则是在哭,因为确实有跑得慢,没来得及跑出来的人。
不过既然已经如此了,现在进去肯定也不赶趟了,人估计是没救了,还是先看看成果吧。挖掘工作进行得很顺利,一具具韩遂军队的士卒尸体被挖了出来,足有五六千人。这些人肯定是等在山上的,本来没打算对付我们的斥候营,而是准备对付大部队的,因此就算看见斥候也没有任何行动,但是他们没想到居然被我们的斥候给干掉了。而且是被这种方式干掉的,韩遂要是知道了,估计得被活活气死,不过那样我可省心多了。
虽然死的人不少,但是因为参与挖掘工作的人太多,所以还算及时,很多人都没有死,估计得占总数的将近一半吧。再加上死的那五六千人,韩遂居然在葵园峡埋伏了超过一万人,这家伙看来还真是够狠的,如果不是贾诩的计策,真不知道要死多少人才能通过这葵园峡了。
我们的人也还有几个存活下来的,不过也都跟韩遂的士兵一样,挖出来的时候冻得根棍子一样,浑身上下直打哆嗦,满身的冻伤,有的人手指头都冻掉了。有的士卒确实有点儿不满意,那些人死得太痛苦了,不过我一句话就把这件事压了下来:“斥候部队做得很好,今天他们用不到两百人消灭了敌人上万人,我一定会给你们表功的。所有的斥候大队成员晋升一级,参与了葵园峡作战而又活下来的升两级。那些负伤的兄弟全部退回后方养伤,直到这场仗结束可以不用再作战了。而因为伤残不能再当兵的,从今天开始,你们将享受陈家供奉待遇,一辈子衣食无缺,直到你们离开这个世界。至于死去的兄弟,一律按他们的生前的职位往上升三级抚恤家属。如果谁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可以直接找我,只要合理,我尽量满足。”
效果真是好啊,所有的士兵全都兴高采烈,要知道在这个世界里当兵是很惨的一件事,活得痛苦不说,死了也没什么人管。现在居然有这么好的待遇,那简直是想也想不到的,还有什么怨言可以说呢?于是我没花多少钱,就再次提高了士气,和部队的凝聚力。
不过现在的韩遂真的快气死了,打他听到跑回来的士兵说他埋伏的人马几乎都被干掉了的时候也是吓了一跳,但是听到他的部队居然是被人用这种方法干掉得之后,头发都立了起来:“这个陈登,怎么这么毒啊,这种法子他也想得到。不行,我得想个办法,一定不能让他把我像其他人一样干掉。”
宋扬从后面转了出来:“韩大人,我可听说了,陈登这个家伙又使诡计了,咱们可是损失惨重啊。不过也您不用担心,我已经想到一个办法,让他们有计也使不出来。”
第一百八十八章 后悔
宋扬实际上是个逃命狂,胆小得要死,每一次打仗都是管后勤的,这会儿要不是因为韩遂身边实在没人了,绝对不会出现在榆中城的。不过他还是想到了保命的办法,那就是继续做后勤,但是他想要做后勤也得有借口啊!我们这次的胜利反而给他找到了机会。
“朝廷的大军很多都是南方人,所以对北方不是很适应,尤其是在这么寒冷的天气下,他们很难有什么作为的。我们只要能拖住他们就足够了,这里寒冷的天气肯定会让他们出现大量的伤亡的。但是我们的榆中城太小,不足以存放那么多的粮草牛羊,所以我决定再回一趟陇西,给您多筹备点儿东西,只要您能守住榆中城,我们就赢定了。”宋扬信心十足地说。
“这就是你说的办法?”韩遂诧异地说。
宋扬赶紧小声说:“这可是最好的办法了,一动不如一静,您的防守就是对付他们最好的武器了。只要正面战场不出问题,我们就算拖也能把他们拖死。但是您得注意城防,尤其是后半夜,我可听说这个陈登最善于偷城了,据说到现在为止已经偷了好几座了,基本上都是零伤亡拿下敌人的城池。您可不要在这上面吃亏啊!”
“至于正面战场。”宋扬低头沉思了一下,“咱们比他们人多得多,就算是对拼也不会落什么下风的。拿人磨也能磨死他们,而且这种正面的冲撞没什么计策可言,基本上不会上当,您还担心什么。”
宋扬刚把头抬起来,又低了下来:“忘了跟您说了,这次葵园峡之所以失利,是因为我们打算埋伏他们,所以没有任何的营寨,安全没有保证。但是如果我们出一支奇兵,绕过他们的大营,占领葵园峡,并且在葵园峡立寨,截断他们的粮道,我看他们一定会败得很惨。”
就在这个时候,小校进来禀报,我们的大队人马已经出现在了榆中城外。到了这一步韩遂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好听从宋扬的建议,坚决守城。不过在此之前,他还想再试试我们的野战能力,所以就下令点队出城,准备给我们来个当头一棒,打我们个措手不及,这在兵法上好像叫‘以逸待劳’。
韩遂的意见得到了宋扬的支持,于是很快聚拢了两万人马,出城迎敌。但是宋扬可没那么傻也跟着出城,他以城池需要防守,干脆留下来代替韩遂守城了,所以我到现在也没见到这个传说中的人物。
韩遂的士兵大部分是羌人,而羌人最大的本钱就是骑兵,也就是大家经常说的西凉铁骑。这种队伍的作战能力可不是一般的强,所以谁都不敢掉以轻心。尤其是斥候报告韩遂带着大队骑兵出城来以后,每个谋士心里都有点儿发虚。但是这帮武将可没那么差的心理素质,打仗玩的就是热血,这种对拼的机会可不多。尤其是在我的手下,基本上全是靠计策取胜,几乎每次作战都是撵着人家屁股后面追杀,这样的仗虽然杀敌不少,但是不过瘾。现在好不容易有了这样的机会,那就绝对不能放过,一个个都跟马上要出笼的小老虎一样跃跃欲试。
韩遂的人马早就扎住了阵脚,我们的队伍也渐渐散开,跟韩遂形成了对峙的局面。最前面的就是吕布,赵云带领的骑兵营,既然你拿骑兵出来,我也不能弱过你。我没听贾诩和郭嘉的建议,用弩兵对骑兵。咱们就用骑兵碰碰骑兵,看看谁厉害。
韩遂一举令旗,一个方阵的骑兵就冲了过来,大概有四千人左右,直奔我们的左翼。再一道令,又是一队骑兵直奔我们的右翼,中路完全不动,看来他是打算先看看我们的实力。
左翼的骑兵主将是徐荣,他看到吕布一挥手,也带着队伍杀了出去,右翼的骑兵归赵云统辖,当然也不会比徐荣慢了,胯下的白龙驹撒着欢的就冲了出去。
这个时候我真的有点儿后悔了,以前计策运用得太多,士卒们明显缺乏对战局的把握,说白了就是经验不足。而这些西凉骑兵也真不是吹的,他们的野战经验比我们丰富多了,竟然能够根据两支队伍的速度测算出弓箭的落点来,所以射箭的时机把握得比我们好多了,给我们造成了巨大的伤亡。
真的让我觉得很丢脸,等漫天的羽箭全都落下时,两军已经冲杀到了一处,但是我们明显的处于下风。虽然我们每侧出来的都有五千人,等真正两军碰面的时候,两家的人数基本持平,都剩下不到三千人了,而且我手下的大将徐荣还负了伤,一枝羽箭插在他的左肩上直晃悠。
第一百八十九章 疯了
不过这不仅没有将徐荣的士气打掉,还刺激到了他,这个疯子据说是打仗一般不带伤,而且他基本上不受伤,但是只要一受了伤就会变成疯子,这点好像跟许褚的见血就疯有点儿像。
徐荣像下山猛虎一样直奔敌人的一员猛将,这个人刚刚才斩杀了一个我们新提拔起来的伍长,正在那里得意。就在他准备再斩杀下一个人时,徐荣从侧面过来了,连话都没说,直接就挥刀猛砍,那名将领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哪,左眼已经能够看到右眼了。
徐荣的行为深深的激怒了敌人的另外一名首领,那个死去的人正是他的兄弟,这家伙从徐荣的后面冲了上来,抡起大棒就砸徐荣的后背。按理说徐荣是躲不过去的,可是疯子和正常人是不能同日而语的,他居然们的把夹住马身向前猛冲,并且伏低了身子,正好让过了砸下来的大棒。然后突然双手一按马背,又从马背上弹了回来,一刀砍掉了这个家伙的脑袋。他落下来的时候,正站在那个死去武将的跟前,那员武将的身子向着徐荣就倒了下来,腔子里的热血跟刚刚喷发的的火山一样,冲着徐荣就轰了过来,弄得徐荣满头满身都是血红血红的,那样子十足是一个地狱中的恶鬼。
鲜血喷在徐荣的脸上刺痛了他的眼睛,他愤怒得抹了一把脸,大叫一声将死去的那元羌族统领从马上拽了下来,翻身上马,冲向另外一名羌族将领。这下可把那家伙吓坏了,草原上奉行的一句话就是‘宁肯惹一群奔跑中的野猪,也不要惹一只受了伤的疯熊’。徐荣现在就像只疯了的狗熊,一只因为受伤而疯狂的狗熊。尤其是他那张沾满鲜血的脸,简直吓得那员将领直哆嗦,但是打仗的时候能哆嗦吗?徐荣不废吹灰之力就拿下了他的脑袋。
敌人的大将变成了疯子,连续斩杀了羌人的三员统兵将领,这让羌兵的士气顿时飞降,看见徐荣就有了严重的畏惧心理。这下好,整个冲锋由于徐荣的英勇表现呈现了一边倒的形势,羌人彻底的顶不住了,一个个全都掉头往回跑。
赵云这边也差不多,羌人根本就顶不住赵云的攻势,没几下,就让赵云把几个统兵的羌族首领就全都解决掉了。这些人跟赵云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所以赵云根本就用不着发疯,一样轻松的完成了任务。剩下的那些羌兵虽然有几个不怕死的顶了上来,但也根本就顶不住,没几下也让都给赵云挑下马去了。杀人哪有不见血的,只不过几个回合赵云的那身白色战袍就已经染成红色的了,看且来别有一番味道。
徐荣和赵云正要乘胜追击,两边却都鸣金收兵了。韩遂当然不会跟我们纠缠了,他现在可是劣势,不过这家伙人倒势不倒,临走居然还撂了一句话:“我当北军全都是天兵天将呢,没想到,也不过如此。”
气的张飞在马上大骂:“姓韩的,有种过来跟你家爷爷单挑,看爷爷不废了你的这张破嘴。”
许褚在边上帮腔:“就是,就是,让我们帮你通通气吧,下水道堵了,该从下面出来的,都从上面出来了。”
韩遂听了这话脸一黑:“陈登,管好你的手下,他们的话太多了。”
我微微一笑:“不知韩将军说哪位?好像有人也很无礼吗?居然直呼本将军的名姓,是不是也应该把嘴堵起来?或者干脆封门呢?”
韩遂气的一扭脸,招呼部下回城了。
这时候一个小校突然跑过来回秉:“大人,徐将军晕过去了。”
我们赶紧收整队伍,开始扎营立寨。我的手下现在已经对扎营寨非常熟悉了,哪怕是在这非常坚硬的冻土层上也非常迅速。不到两个时辰,整个大寨就已经初具规模了,这个时候徐荣也醒了,当他裹着伤走进大帐的第一句话就把我们都逗乐了:“真他妈的疼啊,我是不是又疯了?”
第一百九十章 毒士
这场仗打的可不怎么样,虽然大家看起来还算高兴,没什么太多意见,但是我也不能就这样算了:“今天这场仗打得不好,我有责任,我没想到咱们的骑兵跟这些西凉兵居然有这么大的差距,要不是咱们的将领明显强过对方,可能我们就要吃大亏了。”
吕布和赵云齐声说:“末将有罪。”
我肯定不能责怪他们了:“不要过分自责了,你们的错误没有我大,真正有罪的应该是我。”
吕布和赵云刚想分辩什么,我一摆手:“当初你们的训练方法是得到了我的认同的,而且我确实觉得很不错,就算是鲜卑人和羌人也不见得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骑兵训练得这么好。在整个对黄巾起义的战争中,这支部队确实也显示了非同寻常地战力,尤其是对卜己一战,骑兵的作战实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没有让一个敌人跑掉。但是他们正面对抗敌人骑兵的经验确实太少了,几乎都是对付敌人的步兵,或者追击敌人,没有太大的难度。这个原因在我,我喜欢用计策打击敌人,创造绝对的机会,这对队伍的锻炼并不是很有利。所以今天这场仗打成这样,我应当负主要责任。”
贾诩笑了笑说:“我倒不觉得这场仗打得不好。主公的战术看来是有点过于执着保存兵力了,这样虽然对整个队伍的实力保存有好处,却也影响了整个队伍的实力,真正强悍的队伍是要在真杀实砍中直面强敌才能锻炼出来的。您应该听过一句话‘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吕氏春秋·尽数》有言:“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一个部队也只有不断更替成员,加入新鲜血液,随时都有危机感,才能像流水一样达到不腐。您现在的做法就像是在不断地往一潭死水里加入更多的水,看着好像是多了,但是水多了,不等于水活了,那只能是越来越臭。”
贾诩顿了一下接着说:“从来就没有听说打仗可以不死人的,‘杀敌一万,自损三千’这句话说得非常好,不仅要胜,还要有一定的人员损失才行,否则就会像死水一样慢慢变臭了。这些人会因为老打胜仗却不死人,或者基本上没什么损失而有所懈怠,终有一天会吃大亏的,就像今天一样。但是死多少却也很有讲究,打了仗要总结得失,尽量避免下一次在出现类似问题,加强军队的训练和战前分析。所以我们要做到尽量少死人但绝对不能不死人,随时让这支队伍紧张起来,充满活力,这样才能锻炼出真正的好队伍来。”
贾诩的论调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我也是第一次听说这种观点,嘴巴不知不觉张的老大。郭嘉好像也不是很赞同贾诩的观点,这次不仅没有帮他,还提出了反对意见:“打仗死人是正常的,但是能不死人还是不死人得好,我觉得主公这么做并没有错,所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再其次才是伐兵呢。不管是伐谋还是伐交,都是不死人,或少死人的办法。难道《孙子兵法·谋攻篇》上说的是错的吗?”
戏志才也帮腔道:“不仅如此,死太多人对士气的打击也是巨大的,对作战绝对不利,所以《孙子兵法·谋攻篇》有云:“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所以少死人,甚至不死人才是最好的。”
贾诩嘿嘿一乐:“这些都是基础中的基础,你们认为我会不知道吗?可以说你们说的这些话全都对,但是也都不对。”我真没想到贾诩的口才居然也这么好,一句话就把所有人的注意力又全都吸引了过去。
贾诩微微起身:“作为兵法来讲,你们说的都是对的,陈大人的用兵方略也几乎没有什么错误。但是兵法不是指导你怎么样锻炼队伍的,而是指导你的战略战术,跟队伍强弱有关系,却也可以说没关系,因为它不是在兵法中指导你练兵。所以你们跑题了,我指的是主公的作战方法对我们军队的成长有影响,现在的情况就是伐谋和伐交基本上都已经不可能了,那么就只有伐兵了。而打仗除了获得胜利外,最主要的作用就是锻炼队伍。你们认为用非常好的计策来作战,甚至在一个人都不死的情况下锻炼出的队伍会非常有战斗力吗?能达到锻炼队伍的作用吗?这样做,只能让队伍产生自满情绪,认为自己已经学会了一切,就算在战场上也紧张不起来。这样是不行的,骄兵必败的道理难道你们就不懂吗?”
贾诩喝了口酒,继续说:“看看我上次用计,用不到二百人换了韩遂一万人,然后陈大人干了什么,他把当时参与此战的士兵待遇和抚恤一下子提高了很多。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我们可以不断的拿人跟韩遂拼,利用这个机会锻炼队伍,但是抚恤和待遇可以提高,调动他们的作战欲望,这样才能达到我们锻炼队伍的目的。而我们用现在这种方法培养出来的队伍几乎全是骄兵,就算还没变成骄兵也离此不远了,所以我认为,是到了让他们死一些人的时候了。”
现在我终于知道为什么那些人管他叫‘毒士’了,他是真毒啊,绝对没把那些人的性命当回事。
第一百九十一章 弩战
看到我有些发愣,贾诩幽了我一默:“慈不掌兵啊,我的车骑大将军。现在让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死,实际上是为了将来更多人能够好好的活下去。这个道理我想您应该懂,就像今年年初的那场瘟疫一样,死的人是在给活着的人腾地方。他们留下了很多的东西,这有助于这些活下来的人更好的活下去,不是吗?”
我看着贾诩,这家伙还真是个活宝,居然把我利用瘟疫坑跑当地世族的事情办了出来。不过他说得确实有道理,优胜劣汰吗,死去的往往是生存能力比较差的,活下来的人能够更好的利用手中的资源。
不过这个家伙确实太危险了,他也就是在我手里,要是他现在在董卓的手下,估计这天下早就大乱了。
贾诩的意见虽然有些异类,但是确实得到了大家的认同,所以我们已经在开始制定一系列的计划了,而计划的主要目的就是锻炼队伍,当然同时一定要获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否则朝廷一定不会放过我们的。
死人最多的战争一般都是攻城战,我们当然是以攻城战为主要方式开始锻炼队伍。为此郭嘉他们做了一个非常完备的攻城计划,我觉得也非常不错,毕竟这样的作战方案可以少死不少人,而且对队伍的锻炼也绝对是非常有好处的。
但是韩遂并不知道我们打算怎么干,他只能按照惯性思维去分析我可能要干什么,当他听说我的部队又在准备攻城的时候,立即决定不能让我们轻轻松松的接近他的城池。所以又派了两万骑兵出城来打野战,不过这回的效果并不好,因为我们的排头兵已经换成了刀盾兵,而且仅仅有两层,在他们后面的是连续三排的弩兵,这些人可是骑兵的克星。要知道麴义就是靠着强大的弩兵,在界桥一战轻松的战胜了公孙瓒不可一世的白马义从,这才使的公孙瓒彻底退出了三国诸侯的角逐,要不然历史还指不定怎么发展呢?现在我们的弩兵如此强大,韩遂可有难了。而我们的骑兵现在的主要任务变成了保护两翼,从此韩遂将完全失去他在野战中的优势。
ps:大黄弩:
汉代的弩强度按石来计算,分一石至十石,(大约引满一石弩需27…30公斤的力量)其中十石弩最强又被称为黄肩弩,大黄力弩。只有十分强壮的人才能使用,据后世的考证估算,它的射程能达到四百米左右。
我的那位丈人皇帝给的这一万张弩全是大黄弩,当然,不都是十石的,以六石的弩为主。但是这也足够了,二百多步的射程要比弓箭七十多步的射程多了两倍还多。但是韩遂今天带队的将领并不知道这些,他只看到一排盔明甲亮的步兵整排成方阵向他走来。
他立即采取了韩遂昨天采用的作战方案,不过略有改动,离着还有很远就让这些骑兵开始冲锋,而且这些骑兵们是直接奔着中路杀过来的。他以为利用骑兵对步兵的优势应该很好吃掉我们,但是我们的弓弩手会让他这么干吗?所以韩遂手下的这些羌兵,他们的冲锋完全是在自杀。当刀盾兵蹲下以后,第一排弓弩手就开始发射,他们发射完了就是第二排,然后是第三排,然后又是第一排,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韩遂手下冲锋的这些人已经全部都倒在战场上了,巨大的落差让今天带队的将领大吃一惊。战术没错误啊,昨天韩帅就是这么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