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志乱-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怜惜的拍了拍小家伙的头:“吃饱了吗?”
小家伙高兴地说:“吃饱了,这里的饭真好吃。”
我想要具体问问张辽到底是怎么回事,只好又拍了拍小丫头的脑袋,冲着公主使了个眼色:“大哥哥这里还有好多更好吃的点心和水果,那个姐姐会带你去吃的。”
小家伙好像明白我们要说什么,很顺从的跟着长公主走了,还故意的装作蹦蹦跳跳的样子,仿佛很开心,但是我在她的眼神里看出了不应该属于她这个年纪的忧伤。
看到小丫头走了,我继续追问张辽:“到底怎么回事?这才几年啊,怎么好端端的会死了呢?”
张辽小心翼翼地说:“因为您,他们才会死的。”
不会吧,怎么会是因为我呢?看到我我一脸惊讶的表情,张辽把貂婵父母去世的原因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说起来还真是我害了他们。
第二百零五章 庆功
也不能全赖我,实际上是貂蝉的父亲太过招摇了。在货币开始贬值的当时,我给貂婵父亲留下的金子真的是好大一笔钱,他的父亲居然利用这笔钱买了个羯胡族的女人当老婆,很快就有了小貂蝉。
那个时代的男子都以能娶外族女子为荣,但是一般都不是正妻,不过貂蝉的父亲不在乎这一套,有个异族老婆就是比别人牛。
羯胡族是匈奴的附庸种族,纯种的白人,随着匈奴的战败也迁徙进了大汉境内,汉末时期分布在并州,河内比较多。一般都是以汉人或者匈奴人的奴仆或奴隶的身分而存在,地位很低下,经常被卖来卖去的。受尽痛苦折磨的民族是会报复的,东晋时期的石赵就是由羯胡族人建立的国家,这帮苦大仇深的家伙居然歇斯底里到大肆屠杀汉人,甚至有的后人把这件事跟后来冉闵的‘杀胡令’混同起来,凭空创造创造出了‘杀汉令’,可见汉人对这件事情的痛恨程度。
他们把汉人等同于动物充当粮食,以‘两脚羊’的形式直接将汉人归为战略物资。这样的恶劣行为的下场就是招来汉人严酷的反报复。魏国皇帝冉闵的父亲本是石赵皇帝的养子,杀戮汉人很卖力,但是冉闵却趁着石赵内乱,篡夺了石赵皇帝的权力,并建立了魏国。同时下达了残忍的‘杀胡令’来报复羯胡人,让上百万羯胡人几乎被屠戮一空,顺带着倒霉的就是那些带有白人血统的种族,其中就有很多鲜卑族裔。拓跋鲜卑和慕容鲜卑为了生存,当然也为了更好的生存条件,跟冉闵打了一仗又一仗,终于把冉闵干掉了,但是各族战士和老百姓死了多少,简直就没法统计了。
娶外族女人做老婆有另外一个好处,生下来的孩子一般都是比较漂亮的,古书中称为美姿颜的很大一部分都是混血,美须髯的也有很多是这样的人物。貂蝉的父亲娶了这么一个羯胡族女子,本来就已经很让人嫉妒了,还到处宣传他的未来女婿是谁。
我当时在大汉已经小有名气了,毕竟‘天下第一神童’的名声在外,尤其是在鸡鹿塞打的那一仗还是给并州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成了智勇双全的代表人物。但是随着黄巾起义的开始,我的形象在老百姓里开始转变,从民族英雄变成了朝廷的刽子手。
张燕的‘黑山军’是一帮打着朝廷旗号的山贼,实际上他们就是朝廷说的黄巾余孽,当然对我这黄巾军的头号敌人极其痛恨了。
他们四处劫掠,人数超过百万,并州当然也在他们的抢劫范围之内。不知道是谁向他们报告了我和貂蝉的关系,黑山军惹不起我,但是小小的貂蝉父母却是能轻松搞定的。于是一帮人下山洗劫的时候,顺道把这对夫妻杀掉了,罪名就是跟我这个刽子手结亲。不过这帮人也挺倒霉的,正好碰上了张汛的马队,张辽也在其中,把这帮人杀了个人仰马翻,就下了幼小的貂蝉。
张辽把这件事搞清楚以后,就把小貂蝉收留了起来,这次听到我回青州的消息,正好顺路把她带了回来。
我和张辽又聊了一会儿,时间已经不早了,就各自回房休息。
第二天,青州刺史府衙张灯结彩,举办这次出征的庆功大宴,一个个的青州官员都吃了个脑满肠肥,花了我海量的一笔银子。要不是出公款,我还真有点儿肉疼。
随后而来的还有各种宴席,我到处吃大户,日子过得也蛮轻松的。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将近半个月,趁着这个机会,我们还举办了几场婚礼。我和车师公主以及日律推演女儿的婚礼早就在议事日程上了,这次干脆一起办了。不过日率推演的女儿就不像车师公主那么好命了,由于她的身分是俘虏,所以只能当妾。
赵云可能是最高兴的,一场婚礼娶两个老婆,还是姐妹花。九吾龙倒也看得开,只是用酒把这个妹夫灌倒了事。最不开心的反而是那个虐待李文侯的秦人灌伊,据说他在潭州的时候就看上了九吾龙的妹妹,要不是因为被海风刮到青州来了,早就向九吾龙提亲了。不过怀念初恋情人的下场也是很惨的,那个把他救起来的渔家女现在是他的正牌夫人,据说虽然貌美,但也极其勇悍,竟然在酒桌上就拧了灌伊的耳朵。而灌伊好像十分惧内,居然甘之如饴,一幅逆来顺受的样子。不仅不敢反抗,还一个劲的赔笑,惹得酒客们纷纷大笑。
半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张辽也很快跟这些人打成了一团,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的武艺确实不错,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我把所有的武将文臣召集到一起开会:“这半个月大家都很高兴嘛,看得出来,一些人的体重已经长了不少。”
这些人哈哈大笑,彼此开始讨论对方的体形变化。我做了个让大家肃静的手势:“该玩的已经玩过了,该吃的也已经吃过了,现在要准备正事了。我准备做一个五年计划,咱们在这个五年内尽量的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
贾诩现在已经改口称我主公了:“主公啊!您有什么具体目标吗?”
底下的人也都看着我,我把头一扬:“五年内我们要拿下倭国。”
第二百零六章 倭国
“倭国!”底下一大堆人全都乱了起来。
虽然大部分人知道有这个倭国,但是总共也没几个去过的,这里面真正去过倭国得只有九吾龙兄妹和灌伊。其他的人对这块地方是只闻其名,根本就毫无认知。
就连沮授这样的牛人也不知道我要干什么:“主公啊!这个倭国我虽然没有去过,但是听说它是个海外蛮夷之国,根本就是一片穷乡僻壤,您要这么块地方干什么?”
底下持相同意见的人还有很多,只有贾诩,郭嘉和戏志才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估计他们是琢磨出点儿味道,知道我这个人肯定不会做亏本的买卖,但是就是不明白我为什么要这么做。
我冲底下摆了摆手:“大家先别急,这个我先不解释。我想先请乘云大哥(乘云是九吾龙的字)把倭国的情况讲一讲,让大家有个初步的认识。然后我再告诉大家,我为什么一定要打倭国。这可是个长远的计划,对我们将来的发展很有利。放心吧,我的计划一定不会让你们失望的。乘云大哥你先给他们说说。”
九吾龙看了看大家:“倭国具体有多大,我也不知道,我们一般只劫掠他们靠近潭州的那个岛。岛上的东西倒是不少,但是他们的人口本就不多,居住还很分散,就我们经常去的那个岛,起码有几十个部落。而且他们之间没有有效的联络方式,基本上是各家顾各家,所以他们根本就形成不了多大的抵抗力量,经常让我们抢走很多东西。”
“最有意思的是这个国家真的蛮夷之地,几乎没有铁,连铜都很少,武器基本都是木制或竹制的。他们的兵器对于当时处在潭州的我们还有一定的威胁,但是对于强大的青州军来讲,简直是不值一提。这应该是我们最大的优势。”
“其他的嘛,我知道的就不多了。”九吾龙顿了一下,突然又补充了一句:“对了,有句话我忘了说了。他们的个子都比较矮,基本都低于六尺,最高的估计也就刚到六尺。反正我从没见过他们有六尺高的。他们的女人可都长得不错,想想吧,你把一个不到五尺高的美丽的女孩子抱在怀里的感觉会是怎么样?那些美女简直就是赵飞燕再生啊!”说着九吾龙露出了非常淫荡的表情,吸着口水。幸亏他妹妹是女将,一般不参加这种会议,要不然估计就他这种表现肯定得跟他急。
ps:汉时征兵制对服役者的身体条件有明确规定:傅籍时,身体赢弱或有残疾者称为“罢癃”,只服劳役,不服兵役。傅籍的身高标准是六尺至六尺五寸以上,不足六尺者称为“小”,不得服兵役。
而日本人的身材矮小是出了名的,明朝时号称东海巨人的今川义元(1519…1560)身高刚刚够六尺,是当时日本的第一高度,相当于王莽时期的巨无霸。可见日本人的身高是多么悲惨。
前面的话没有引起多大反响,但是最后一句话的反响绝对热烈。尤其是武将,简直一个个都要蹦起来了,吕布这厮双手握拳,脸憋得通红,跟喝了酒的关羽好有一比。看样子如果我现在给他一条船的话,他敢一个人驾船出海,斩杀所有的倭国男子,睡遍所有的倭国女人。
说实在的,武将不喜欢美女的根本就没几个,尤其是这帮沙场征战的家伙,几乎没有不残忍的。而残忍的性格和对女性的征服欲加在一起就是对娇小女子的渴望,九吾龙的最后一句话立刻燃起了他们的冲冲斗志。看得出来,现在谁要敢拦着他们,不让他们去征服倭国,就是他们不共戴天的仇人,二话不说一定把他砍了。
文官里有这种嗜好的人也不在少数,只不过他们不像武将表现得那么明显罢了。但是只要是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得出来这些武将的态度,所以就连那些本来持怀疑态度的人也不敢说什么了,那纯粹是找死。
我心里暗笑,暗中为九吾龙竖起了大拇指,说得实在是太好了,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但是这并不能成为我们出兵的理由,如果堂堂大汉朝的青州大军出兵平灭倭国,就是为了抢夺倭国出产的娇小美女,这实在是有点儿说不过去。
所以我开始阐述我的理由:“这次出兵西凉,我突然间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装备损坏的问题。大家不要觉得这是个小问题,装备一直是很浪费钱的,以前咱们的装备都是朝廷花钱置办的,连修理的费用都是朝廷出的,咱们只要出人就可以了。”
“但是这次出兵西凉,朝廷干脆是以青州军的名义征调的我们,除了粮草以外,大部分的武器是我们自己带过去的。修理武器装备的人员和物资也是咱们从青州带过去的,朝廷只是补偿了咱们一些钱而已。所以,如果我们当时没有得到韩遂,边章他们抢来的物资,咱们实际上是打了一场大败仗。”
第二百零七章 损耗
很多人都研究装备,制造装备,但是他们从没有考虑过或很少考虑过装备的损耗所带来的巨大财政负担。打仗就要有装备损耗,而且损耗程度非常的大。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冷兵器时代,一场战斗下来,装备的损坏率大概是百分之六十左右。
实际上想象一下也很容易理解,冷兵器时代的士兵主要是拿着木把的武器作战,这种东西能有多大的强度呢?损坏简直太正常了。就连大将也不能避免这样的问题,所以一般的大将除了有自己的长兵器之外,还有备用的短兵刃。但是士兵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不可能每个士兵都备着几把刀,几杆戟上战场,所以当他们的武器在战场上被敌人损毁之后,等待他们的基本上就是死亡。
我的士兵在装备损坏率上相对好一点,基本保持在百分之四十以下,这跟本身装备的好坏有关系,但最主要的是我们基本上打的都是胜仗,对装备无意中起到了保护作用。实际上就算是钢制武器一样损坏严重,最突出的就是兵刃对碰,几下就能让一口好刀变成废铁。就算不是武器之间的撞击,也一样有损毁严重的情况发生,最有名的就是长社之战,几十万颗头颅,消灭了几乎所有的钢刀。
但是这些还不是消耗最大的,真正的损耗巨头是弓箭兵,不说别的,箭支你就消耗不起。汉武帝时期,那位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李陵之所以被抓住就是因为箭支消耗殆尽。知道他们带了多少东西吗?五千人带了二百万支箭,半个月后就弹尽粮绝了,最后不得不投降。二百万支箭,那得多少钱,就这么一下子就没了。
而且二百万支箭仅仅抵抗了半个月,参战的人数还只是五千人,想象一下动辄几十万大军对战的大场面吧,那经常是经年累月的大战役,那兵器的损耗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绝对比烧钱快多了。这也就是农民起义经常失败的原因,他们没钱,根本就打不起仗。
我用简短的语言,把我要表达的意思表达得很清楚,说白了就是战争太费钱,根本打不起。
他们中间有些人考虑过这问题,但大部分的人根本就没想过,尤其是那些武将,他们认为武器坏了换一把是天经地义的事,从没想到过打仗就是烧钱。
我的讲话引用了一些事实为依据,很多就是我们过去打仗中的一些数据,虽然不是很精确,但也足以震憾这些家伙们了。最后我总结性地说:“现在明白我们为什么总打胜仗了吧?那是我们拿钱堆出来的,原来出钱的是朝廷,我们烧钱无所谓,但是以后呢?我们要花自己的钱打仗的时候,我们还花得起吗?”
底下纷乱了一会儿,大家飞快的交流着意见。几个谋士更是反应迅速,郭嘉首先发言:“那我们要怎么办?”
作为我的副手,程昱在这种场合也不得不说出他的意见:“主公啊。有件事情我不太明白。”
我非常高兴,我知道程昱肯定发现了问题所在,毕竟财政问题现在主要是归他掌管:“你说吧。”
程昱捋着胡须说:“武器的损耗主公已经说得很清楚了,确实很耗钱。不光如此,打一场仗,粮草的消耗也很大。但是我不明白的是,既然消耗如此之大,为什么主公还要打仗,而且目标竟然是那根本不知道在哪里的倭国。而且那地方是个穷乡僻壤的蛮夷之国,连有什么出产都不知道,这样的损耗不是更大吗?”
果然没让我失望,程昱看出了问题所在,我轻轻地敲了下桌子:“问的非常好。”
“打仗虽然开销大,同时回报也是巨大的。”
我的一句话又引起了一阵骚动,我招了招手:“说一个最简单的问题,朝廷在剿灭黄巾军的时候是赚了钱了,还是亏了钱了?”
底下又是一阵骚动,有说赚了的,有说赔了的,我笑了笑:“如果朝廷能够保证十年之内,继续保有这些从黄巾军手中夺回来的土地的控制权,朝廷就赚了。如果保不住,朝廷就赔了。”
“我来算一下笔账,你们看看。朝廷最主要的损失就是战乱时期的当地税收,以及战争期间损失掉的粮草和器械损耗,当然还有胜利后的士兵抚恤,将领升职后的封地和俸禄。”
“但是你们看到朝廷的收益了吗?地方官吏把大批的粮草和钱财存进私库,这些东西是朝廷拿不到的,但是战争平息后,这些钱进了谁的府库里?”
“不要告诉我是当地新任的官吏,是朝廷,这是战后战利品,理所当然地归了朝廷。当地的很多世家大族也被这些黄巾军杀掉了,那他们的土地和财宝归谁了?还是朝廷。另外朝廷还有一项非常好的财源,那些俘虏,有多少是被释放的?很多人变成了家奴,家奴也是需要人买的,朝廷从中又小赚了一笔。所以说朝廷在当时可能是赔了一点儿,但是赔得并不多。只要能够把这些战后得到的土地利用起来,朝廷是稳赚不赔的。”
第二百零八章 狼窝
程昱也没想到我会这么算帐,惊讶之色溢于言表:“没想到主公居然如此精于计算,您要是去当商人,可能所有的店铺都要关张了。”
我笑着看了看程昱:“程先生,一看您就不懂商。‘独木难成林’啊,如果所有的店铺都关张了的话,我也就离关张不远了。”
我微微歉了下身子,换了个姿势:“不过我承认我要是个商人的话,一定会很优秀。好了,咱们先不谈这个,咱们还是谈谈倭国的事。”
“通过我刚才的分析,大家应该已经明白装备损耗的问题,是个很大的问题。实在是太消耗钱粮了,要是在其他的州还好点,不过几万兵马,实际上消耗不了太多。但是看看我们青州的军队,弓弩兵三万人,刀盾兵两万人,长戟兵两万人,骑兵两万人,水军五万人,加起来将近十五万了,几乎顶得上三个州的总兵力。不说别的,光粮草装备每个人一年最少就得花费一万五千钱,这还是在不打仗的状态下,要是一旦开战,这笔钱会打着滚得往上翻。这是笔沉重的负担啊,单靠咱们青州的百姓养活起他们来,实在是太困难了。”
“那么,怎么办?”我看看众位谋士和武将。
戏志才疑惑的看了看我:“难道打倭国就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我严肃地看了看大家,非常坚定地说:“是的。”
“也许你们大家还没明白我的打算,但这是个非常长远的计划。大家应该知道,我们现在之所以能撑下来,并不是靠着青州原有的财力,而是靠着糜家以及一些跟咱们关系非常好的世家大族在财力和物力上的支援才达到的,”我看了一眼鲁肃,然后用手指了指新近加入我们糜竺:“这位先生是糜家的下任族长,糜子仲先生。就是他,一直在大力的支持我们,同时他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那些被吓跑的世家大族,留下来的土地,大部分都已经归到了他糜家的名下。”大家听到这话,嘿嘿的乐了起来。
“他是个非常精明的生意人,对钱财有着特殊的敏感,知道钱该怎么赚,什么时候赚,当然还有什么时候花。所以我会让他当程先生的另外一个副手,主要就是管理我们青州的财务,这也叫人尽其才吧。”
糜竺听到我的介绍就站起来给大家来了个罗圈揖,大家也都给他回了礼。现在的青州就这点好,因为我手下很多人都是寒门出身,但是能力却非常强,所以大家也就习惯了,不怎么看出身的。要是在其他的州府,以糜竺商人的出身,恐怕就没有这么多人给他好脸了。
我把身子直了起来:“大家看到糜先生就应该知道我在想什么了。对,我在这几年里就是要借助糜家的钱财。而且要借用很多,干什么?就是要打造我们的青州军了。”
我顿了一下:“但是借钱并不是一件好事,就算糜家再富有,也不能填满这个无底洞的。所以我们也要自己赚钱,而钱财的来路无非是两个,开源和节流。咱们先讲节流,大家想过怎么节省兵器的消耗吗?”
底下的人大都都摇了摇头,几个谋士却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点——裁军,他们及时地向我传达了他们的意见。
我微笑着摇了摇手:“虽然很有道理,但你们的方法还是不对。你们的想法是错误的,这样做是饮鸩止渴,马上就是乱世了,裁军只会让我们的实力大大降低,安全得不到保障,其他的就不用说了。我告诉你们,最好的办法就是提升武器的质量。如果我们每个士兵手里拿的都是优质的钢制武器,而且这些武器从头到脚都是钢制的,它们的损坏程度还会那么高吗?”
我没有看他们的反应,自己回答了:“绝对不会再有那么高的损坏率了,不仅不会有那么高的损坏率,而且是非常低。同时还能加大敌人武器的损坏程度,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我双手伏案看了看大家:“可是如果我们要把武器装备都更换成优质钢材制造的,需要很大的一笔钱,这钱咱们根本出不起,就算是把整个青州的家底和糜家的全部财产都搭进去也不够。那么,怎么办?咱们就只能一步一步来,就是一点儿,一点儿的换装,而且是非常有计划的。在此之前,咱们还要做几件事,首先就是你们说的裁军,但又有点不同于你们的做法,我的作法是在节流的同时开源,不仅不用裁军,还能给我们带来大笔财富。我们要做的就是屯田,屯矿还有屯盐。”
大家显然被我的新奇说法吸引住了:“屯田我就不多说了,以前不少人都干过,咱们要做的也差不多。只不过咱们要用的士兵都是相对来讲不那么精壮的,甚至有些是在战场上受过伤,有些残疾的老兵。精壮的士兵才是咱们真正的战斗力,而剩下的这些人,他们将改成种田和训练来回轮换的作息方式,只要保证基本的战斗力就可以了。屯矿当然也差不多,我们需要大批的矿石来炼钢铁,更换我们手里的装备,他们当然是最好的劳力。最后我们还要屯盐,这就是水军的任务了,我答应过乘云大哥教给他更好的晒盐方法,能晒出更多的盐来,看来现在到了我兑现的时候了。大量的盐,将成为我们的又一笔收入,肯定能让我们如虎添翼的。”
我笑得非常灿烂:“最后,就说到重点了,那就是开源。而开源的重中之重就是拿下倭国。为什么?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们,倭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