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志乱-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京里乱得一塌糊涂,但是对我们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因为消息根本就传不过来,就算传过来我也会按下不报的。我的军队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努力做好我们应该做的,全力备战,消灭乌桓。
    所以虽然我见到了苏仆延的使者,却并没有答应他的要求。我对那个使者说:“我很高兴,你们的大王苏仆延是个聪明人,他选择了投降,这是个非常明智的决定。如果他采取正面对抗,以你们现在的实力,将被我的军队瞬间化为齑粉。但是虽然我很欣赏他的睿智,却并不能完全答应他的要求。我现在希望他投降,但并不是象他要求的保留辽东的土地和王位,而是完全无条件的投降。”
    “这恐怕很难接受。”从眼神里就可以看出,苏仆延的使者有些敢怒而不敢言。
    “乌桓背弃了大汉,所以作为大汉的臣下,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消灭乌桓,让她彻底的消失。我消灭丘力居以后你们的民族将不会再存在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自然不会再在辽东留下你们的大王。但是我可以保证,把所有的你们大王的臣下都转移到青州去,让他们变成汉人。而你们的大王苏仆延也将在我的青州出任官吏,甚至可能得到我们圣上的封赏。我想这样的让步应该足够了吧。”我的态度十分的强硬。
    苏仆延当然不会答应我的要求,这样的要求确实太苛刻了,连那个使者都恨不能直接跟我翻脸。但是他忍住了,回去报告了苏仆延,苏仆延听到我的条件以后,根本没有再派使者来,而是打算在汶县继续死守,看看能不能有所转机。
    不过死守根本就不适合乌桓人,守住汶县纯粹就是痴人说梦,仅仅是守了一天的城,苏仆延就快要顶不住了。左支右拙的,好像什么地方都是漏洞,让我们打得根本就抬不起头来,要不是我想练练兵,今天晚上就可以进城睡觉了。
    但是苏仆延虽然很困难,也还是在想办法抵御我们的进攻,尽管处处救火,也没有放弃。更没有象难楼那么无耻,把汉人推向城头跟我们谈条件,这让我十分欣赏。所以到了傍晚的时候,我在他马上就要顶不住的时候,下令停止了进攻,把一封早就写好了的劝降信射进了城内。
    信的内容其实很简单,就是说我十分欣赏他的人品,所以我不打算让他就这样屈辱的战败,给他留一线的希望,让他能够主动的出城投降,而不是战败后不甘心的投降。
    我的条件其实很简单,乌桓的族名我是不会让他们在保留了。在战后,我将把所有的乌桓人迁居到青州去,让他们从此成为汉人。我将同时给与他们不低于任何汉人百姓的待遇,分给他们土地和农具,并免除他们三年的赋税,以便他们能够更好的融入汉人的社会,学习汉人的耕作技巧。而苏仆延本人,我将在军队中给他留下一个将军的位置,让他带领一部分乌桓的骑兵,继续征战。至于爵位,我也可以替他向皇上申请,不过成与不成,我却不敢保证。这是我所能够给他的最后条件了,希望他能接受。
    人马全都撤了下来,书信也射上去了。我手下的将领们却有了些意见,意见最大的就是吕布,他认为应该再接再厉,拿下汶县。
    但是他的话马上就被贾诩反驳了回去:“主公的想法是正确的,这样做,才是最快捷的方法。虽然吕将军的办法可能很快的拿下汶县,但是这样做,真的不是最佳方案。主公是想用最快的方法拿下三座城,同时还得到三座城内,所有乌桓人得人心……”
    我冲着贾诩一笑:“生我者父母,知我者文和也。”
    我的办法果然起到了奇效,第二天一早,汶县的城门大开,苏仆延带着重重得黑眼圈亲自出城投降来了,看得出来这一晚上对他来讲还真是挺难熬的,居然让他憔悴如此。
    汶县的投降具有充分的象征意义,同时苏仆延的归顺也带来了巨大的实际效力,在他的帮助下,平郭,北丰皆传檄而定,没费我的一兵一卒。整个辽东现在还在丘力居手上的就只剩下襄平和新昌了。
第三百二十六章 要他命
    可怜的丘力居现在是如坐针毡啊,公孙瓒虽然人马不多,但天天在他城下堵着,讨敌骂阵,出来见了几仗,只赢了一回,根本打不过。
    他襄平城里的兵马倒是比公孙瓒的人多,但是公孙瓒全是精兵,如果真的正面对战还真不一定能赢。而且就算打赢了公孙瓒又能怎么样?鲜卑人还堵在新昌城下呢。而且那个可恶的陈登据说已经把难楼杀败了,如果再加上这支力量,我丘力居肯定就玩完了。
    而且现在最令他头疼的是鲜卑人居然也成了汉人的爪牙,跟着汉人一起祸害他,让他有点儿走投无路感觉了。秽貊本来还支持他,但是现在他们也自顾不暇,陈登已经把秽貊包围起来了,三韩就不用指望了,远水解不了近渴,唯一能够投奔的看来只剩下高句丽了。
    可是高句丽能接受我吗?这是丘力居最不敢确定的,虽然上次跟汉人征战的时候高句丽因为自己国内动荡,政局纷乱,只给自己派了几百人,而且这些人现在全都战死了,现在去投靠高句丽合适吗?
    丘力居在想这个问题,我也在想,这些高句丽人本来就是玄菟郡的一个高句丽部,后来占领了东汉的高句丽县。建国之初仅在浑江、鸭绿江中游占据一小片土地,四面皆敌:西面为汉辽东、玄菟二郡,南为乐浪、带方二郡,北面是夫余,东边有沃沮。因此,除了对周边小邦和夫余、沃沮进行吞并、打击外,根本没有什么发展的空间。
    但是中国有句老话‘穷山恶水出刁民’,在这种极其不利的情况下,这个操着阿尔泰语系语言,却长着一幅蒙古人黄色皮肤的民族顽强的生存了下来,最后竟然在夹缝中不断的壮大了起来,而且还建立了自己的国家。甚至最后趁中国内乱不断的侵蚀中国的疆土,不断地扩大他们的国土,虽然一次次被再次强大的中国打败,纳贡称臣,但是只要中国一起波澜,他们就开始躁动,随时打算再掠夺一些土地,扩大自己的地盘。
    在这些躁动的人里,最著名的恐怕就是自号太祖大王的宫,他居然攻取了东沃沮和东涉,并迫使夫余称臣。不过现在的高句丽已经没那么强了,经过几次跟东汉的征战,现在的高句丽经济下滑,国内政局混乱,再加上又出了个昏庸的次大王,搞得他们国内天昏地暗,民不聊生,军备更是废弛的可以。所以现在的高句丽,根本就不是汉家军队的对手,要不是后来出了个晏留和乙巴素这样的能人,肯定得让公孙是给灭掉。
    ps:公元一零五年春,高句丽人寇略辽东六县,被太守耿夔击破,斩其渠帅;公元一一八年,高句丽与秽貊联合寇汉玄菟郡,攻华丽城;公元一二一年春,汉幽州刺史冯焕等击高句丽,被高句丽用诈降计打败,死伤二千余人;同年夏,太祖王合鲜卑共八千人侵辽东,太守蔡讽以下百余人战死;同年冬,太祖王合马韩、秽貊共万余攻玄菟郡,汉军得到两万夫余军的援助,击退之;公元一四六年袭扰汉乐浪郡,杀带方县令,掠太守妻子。
    实际上高句丽的内乱也是他们制度的原因,高句丽是由王和贵族、平民和奴隶等构成的典型的阶级社会。个人的生活也要受到阶级框架的一定制约。高句丽王是由名为“桂娄部”的特定部族产生的,慢慢地,王室与其它贵族之间出现了显着的差别。虽然王室贵族们拥有巨大的特权,但是有时也成为权利斗争的牺牲品。在构成高句丽的五个部族中,桂娄部以外的另外四个部族——沸流那部、椽那部、桓那部、灌奴部等部族的首领和领导层也被编入高句丽的政治体制内,担任官职,逐渐发展为高句丽的贵族阶层。贵族们通过世袭的方式把地位和财产留给后世子孙的同时,也担负着发生战争时直接奔赴战场参加战斗的责任。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明临答夫,公元一六五年,椽那部出身的明临荅夫发起了弑杀次大王、拥护新大王登基的革命。最初,新大王授予他国相的最高官职。但是这种国内来回动荡的情况以高句丽的国力是很难在几年之内恢复的。
    而历史记载公元一九一年故国川王为了改革纷乱的政局,下令官员推荐新的人才。许多人都推荐了晏留。而晏留却推举了比自己更优秀的人才乙巴素,才解决高句丽内乱的。我现在要是不趁机打死这只病老虎,等他将来翻了身可就麻烦了。
    所以我现在最想干的一件事就是逼迫丘力居弃城出逃,让他逃到高句丽去,这样我就有借口来个一劳永逸了,一句话‘趁他病,要他命’。
第三百二十七章 乌延
    这个世界也是一个‘强权就是公理’的世界,卑微的人只能跟着有权有势的人后面摇旗呐喊,而且随时都有可能丢掉性命。乌桓族本来也是很强大的,作为一个能四处抢掠其他族群的势力,它确实显得很强大。
    但是这个世界还有一句话叫作‘锦上添花处处有,雪中送炭从来无’。在乌桓族强大的时候,很多族群都会派一些人来,参加乌桓人的劫掠队伍。而当他们被围攻的时候,没有任何一个异族敢于站出来支持他们,哪怕是跟他们关系很好的秽貊和高句丽,也不敢招惹汉人和鲜卑人的联军。
    所以丘力居现在也对自己的未来很没有信心,甚至曾经想过与襄平城同归于尽。但是今天早上传来的一个消息令他十分兴奋,高句丽的故国川王同意了他请求,允许他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可以撤进玄菟郡的高句丽县。
    这可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作为大汗藩属国的高句丽做得非常不尽职,不仅不积极上贡(平均二十三年才上贡一次),还跟大汉及大汉的其他藩属国开战。
    当然这上贡的问题高句丽也有自己的话讲,高句丽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大汉的一个行政区,从属程度高于其他的异族。连高句丽的王也享受大汉郡国宰相的待遇,所以大汉皇帝没把高句丽根乌桓他们这些异族同等对待。
    不过,高句丽王借着地处偏远,自己跳了出来,脱离了这种奇怪的制度,把自己等同于异族。
    丘力居现在已经想不了太多了,只要有地方可以存身就好,这样还是可以跟汉人拼死一战的,就算战不过,起码也有个地方可以逃命。
    跑,我当然希望丘力居逃跑了,他要不跑,我怎么取得更多的领土呢?怎么消灭那个叛服不常的高句丽呢?
    所以在我休整了几天之后,就在全军会议上说出了我的意见,“逼丘力居逃跑,彻底消灭乌桓和高句丽”。这一意见得到了大多数将领及谋士的赞同。当然也有反对的,而反对的原因基本上都来自于对洛阳局势的担心,害怕我们受到冲击,却由于劳师远征,失去最佳的反应时机。
    不过我给他们分析了一下形势,也就打消了他们的顾虑:“现在仗已经打到这个份上,撤退太可惜了。不趁现在拿下丘力居和高句丽,几年之后再想消灭他们,很可能就没有这么有利的形势了。而且洛阳的事情有我叔祖和公主撑着,应该不会危及到青州的利益。而且我们大军在外更有利,谁真正掌权都不敢小视我们,不会无聊到招惹拥有超过十万百战之师的青州,否则他自己的位置也会坐不稳,他们最多也就是利用利用我们,给我们添添乱。”
    我的说法当然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于是在调整好了作战方针之后,大军继续挥师北上,直奔新昌。
    新昌城下我遇见了素利和慕容族现在的族长,大家都是老熟人了,什么话都好说,我把我的作战方针和他们俩一讲,立即得到了他们的一致赞同。
    实际上他们真是巴不得我们这么干,因为他们吃到了甜头。
    乌桓和高句丽被灭族,得益最大的,在他们看来就是鲜卑族。汉人是不会抢占他们游牧的地盘的,所以这些土地的实惠就落到了鲜卑人的手里。
    这两个家伙最近已经尝到不少甜头了,乌桓人败退以后,弹汗山现在已经吃进了上谷郡和右北平原来的乌桓领地。而慕容鲜卑则是蚕食了辽西的乌桓人牧场,所谓各得其所。虽然他们也把一部分将士交给了我们,但是有了牧场,他们就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有了共同利益,一切就好谈了,首先我们要合作的就是怎么样拿下新昌城。
    新昌城的守将居然是乌桓人的四王之一的乌延,这个家伙才是乌桓人最厉害的战将呢,这也就难怪鲜卑人打了这么长时间都攻不下来新昌城。
    ps:右北平乌延,众人百余落,自称汗鲁王,并勇健而多计策。《后汉书第90文乌桓鲜卑列传第八十》
    不过我有办法收拾这个乌延,那就是劝降。而其他人都没有我这个优势,因为他们没有我手上握着的一张王牌,那就是同样为乌桓人四王之一的苏仆延。只要他能劝降乌延,我们就只需要吓跑丘力居了。
    等其力居逃跑,我们收复襄平以后,整个辽东郡就算完全控制住了。
    这仗打的,越来越顺了。我现在更是对此战的前景,越来越有信心了。
第三百二十八章 消灭
    天不遂人愿的事情多了,乌桓人大多没脑子,有脑子的基本上都当了头。而这个乌延不仅有头脑,还是乌桓族里最有头脑的人。绝对知道讨价还价是怎么回事,竟然在十几万大军面前毫无惧色,依然不紧不慢的根苏仆延商量价钱。
    不过,我实在是很没有耐心听苏仆延那慢慢的劝说,最终只好自己出马了。
    我拍了拍苏仆延的肩膀,让他站到一边,然后把马往前提了一步,站到了新昌城前:“我是陈登。我不想废话,乌延你到底想不想投降,如果不想投降,我现在就下令攻城了。”
    乌延不是傻子,知道跟苏仆延拖拉可以,跟我这种人是没道理可讲的,于是也只好把态度放低:“陈大人,我知道我肯定是守不住新昌城的。但是就这样投降了,我还真有点儿不甘心,您能不能保证我一些什么。至少也能够让我跟我的族人有所交待啊,您说是吧。”
    我沉吟了一下,然后正色答道:“这样,我知道你也算乌桓人里最强的勇士了,你投降之后,我先给你个骑督尉的位置,这已经是我能给你封的最高官职了。回去以后,我再替你向圣上要个中郎将的职位给你,至于爵位,我不敢向你保证,只能尽量争取。而你的部众,愿意从军的,我全都要了。不愿意从军的,我也负责在青州给他们找到休养生息的地方,这样总可以了吧。”
    这已经比我给苏仆延的条件好多了,乌延考虑了一下形势就派人下城把城门打开了。
    集结了汉军鲜卑人和乌桓人的一支联合军队在两天之后就出现在了襄平城下,襄平城里的丘力居看见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吓得都快哭出来了。
    十几万人足够把襄平城整个包围了,但是我并没有打算这么干,所以我把公孙瓒也请了过来,准备让他配合我们的行动。
    公孙瓒很佩服我这个小师弟的,按他的话讲:“你打仗比我强,就是对外族的人太善了点儿。”
    不过今天晚上在座的还有素利和慕容族的族长以及乌延和苏仆延,公孙瓒这话就没法出口了,只是用目光表现了一下他的不满。我很会意的一笑:“公孙大哥,今天找你来,是想跟你商量个大事情,而且应该很合你的胃口。”
    “很合我的胃口?”公孙瓒一愣:“什么事情?”
    我哈哈一笑,让公孙瓒坐在我右手的位置上,然后自己回到主座,端起早已准备好的酒杯:“今天晚上大家聚在一起,就是要商议一下消灭丘力居和高句丽的大事,希望大家能抛弃己见,群策群力,把这项重任完成好。”
    公孙瓒没想到我的野心这么大,除了要消灭丘力居以外还要消灭高句丽。不过他马上把杯子里的酒一饮而尽,然后高呼道:“兄弟,做哥哥的太喜欢你了,就是要这样,消灭,对付他们这些异族最好的办法就是消灭。”
    素利的脸马上就耷拉下来了:“公孙大人啊,好象我也是异族吧,你是不是也要消灭我啊?”
    慕容族长的脸色稍微缓和一点儿,但是说的话更难听:“只有屠夫才这么嚣张呢,我听说洛阳刚死了一个屠夫,不知道跟你有没有关系。需不需要你去送送啊?”
    公孙瓒的脸马上就甩了下来,人也腾的一下站了起来。眼看两边的人马上就要打起来了,我赶紧让坐在他们身边的人把他们全都拉住。
    我也把脸沉了下来:“公孙大哥,我知道你对异族很有意见,但是你这样做不仅于事无补,有时还会激化我们和异族之间的矛盾,我们需要做的是包容。”说着,我指了指苏仆延和乌延:“他们已经投降我了,而且他们以后将不再是乌桓人,而是汉人了。难楼现在也被我抓住了,乌桓只剩下丘力居这一股势力了,只要我们消灭了丘力居,以后将不再有乌桓这个民族了,他们都将变成汉人。这样你是否能包容呢?”
    公孙瓒气哼哼得喘了口气,想了想:“能包容。”
    然后我又转向了素利和慕容族的族长:“汉人要比鲜卑人多得多,虽然我们彼此之间有过不少的摩擦,但是就像匈奴族的很多人已经融进我大汉一样,将来鲜卑人也一样会融进我大汉的,这些东西都将成为过去。所以看事情要看得远一点儿,不要只记得昨天的那一点儿仇恨。应该把目光放远一点儿,想想怎么样让他们自觉的融进我大汉,而不是怎么样把他们斩尽杀绝。”
第三百二十九章 融入
    公孙瓒瞪大了眼睛看着我,他显然惊讶于我的想法,他根本没这么想过。不过有一点他还是明白的,那就是一个民族必须不断地吸收新鲜血液,否则整个民族的退化就在前面等着他了。这点从贵族和世家们的婚嫁就看得出来,他们就是不断地在更新自己的血液,防止种族的退化,而且还在很早就定出了同姓之间不得通婚的规矩。
    当然这些规矩私下也有人打破,但是这些人毕竟是少数,而且还是偷偷摸摸进行的,根本不敢拿到台面上来。毕竟这样做的后果大家都看得清楚,显然是不利于后代的。
    所以虽然公孙瓒是个绝对的汉族沙文主义者,也并不排斥吸纳异族的血液,还以此为荣,连他自己也有两个异族小妾。不过,他这个人太要脸,把娶异族当小妾的做法,说成是对异族男人的报复。
    因此公孙瓒很快就认同了我的做法,但是仍然显得有些不自然。显然还有一些关键的地方没想通。
    相对于公孙瓒的理解,素利和慕容族的族长就没有这么容易理解我的话了。毕竟谁也不愿意在外族的嘴里听到对方要吞并自己的民族,而且还是这么明目张胆的,最可气的是这种说法还是打着压制超级民族主义的幌子说出来的,这实在是让他们无法接受。
    看着他们瞪得比牛眼还要圆的眼睛,我不得不对他们再宣讲一番:“任何民族的强大都是通过不断兼收并蓄才达到,吸收异族的血液是必然的,你们也是一样,鲜卑人不也是吸收了北匈奴的一部分部族才壮大起来的吗?就拿我们汉人来说吧,最初也是两个民族。”
    慕容族的族长很自然地说:“炎帝族和皇帝族。”
    我又看了他一眼:“你很博学,确实是这样。不仅有这两族,当时的华夏大地上还有一些其他的民族,比如蚩尤族。当然有也人把蚩尤族算成炎帝族的,不过也有不同意的,不过这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只要知道除了他们之外,当时的华夏大地上还有很多其他的族群就可以了。皇帝族的强大,让他们兼并了很多其他的民族,而且他们因此不断的强大,越强大,兼并的速度就越快,最终将华夏大地上能够兼并的民族基本上都兼并了,从而形成了我们现在汉人的雏形。”
    我顿了一下接着说:“但这只是个开始,这个过程还在不断地进行。比如说商并夏,周并商,实际上都是一个民族融合的过程。所谓的姬周说得多么冠冕堂皇,可是他们世代所居住的周原,也是一个外族林立的地区,他们也是不断跟外族通婚的。甚至最终帮助周朝打败商纣的姜太公也是羌族人,所以民族间的彼此通婚和不断的兼并是不可避免的。”
    我又自己给自己倒了一杯酒,看着他们俩说:“你们也许觉得我说的这一切都是对的,但是讲了这么多又跟你们鲜卑人有什么关系?而为什么又因此确定一定是汉人兼并你们鲜卑人,对吗?”
    素利也给自倒了杯酒,冲着我双手举杯:“确实是这样,希望陈大人帮我解除这个疑惑。”
    慕容族的族长和我所有的将领和谋士也都把杯子举了起来:“请大人释疑。”
    我悠闲得坐着,喝了一口酒,把手招了招,示意大家也喝酒:“民族的融合,上古是一国为一族,一部为一族。现在也没改变多少,整个大汉都是一族,而周边的小国小族,人口并不多,而且也没有以一国而兼两族的存在。鲜卑却乌桓同源,却非一族。”
    我看素利好像有话说,但是却没让他说出来,挥手制止了他:“我知道你想说强大的鲜卑人怎么可能和乌桓人是同一个祖先呢?”
    素利点了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