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家记事-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连凤眼睛一亮,忙道自己二人将腊八粥带回去就行了,就别让两个侄儿再跑一趟了,路上可不大好走呢!
只顾氏如何肯答应的,使了个眼色催了二人赶紧出发,又给秦连凤奉茶:“已是我们失礼了,如何还能这样怠慢的。”
秦连凤接过茶盏,只觉得自己脑袋都要冒烟了。一直不曾开口的小姚氏看着乐不可支,总算肯帮他们说句话了,悄声向顾氏道:“大嫂,您可别这样外道了。都是自家人,你就把他们当做自家子侄好了,否则两个孩子可该不自在了。”
顾氏回过神来,看了看正襟危坐的叔侄俩,不禁自己也好笑了起来,推着小姚氏道:“知道了知道了,我这不是太高兴了么!”
可话虽这样说,顾氏也确实是这样做的。可依旧热情的招待在这小叔侄俩的角度看来,也不过是从几乎透不过气来,稍稍好转至勉强透得过气来的程度罢了。
说起来小叔侄俩之前出门的时候,还收到了一大串小小子们的艳羡目光,却是直到现在才闹明白,这世上可没有白吃的午饭。
好在的是没坐多久,顾氏的娘家内侄儿过来送腊八粥,顾氏忙给三人引荐,又留下内侄儿吃饭。
秦连凤松了一口气,与同龄人应酬自是比与顾氏寒暄自在的多的。而且顾家那个小子也是个活泼的性子,三个人很快就说到了一块儿去了。
只有小姚氏,在一旁瞧着走路都带风的顾氏,忍不住发笑。
而待秦连凤秦传根好容易用过饭,告辞回家,半路上又遇到了舒家的从兄弟俩,又寒暄了两句回到家,才发觉这半天的竟比下地都要累。
至于舒家从兄弟两个回家后会不会受到顾氏的问询,叔侄俩就不知道了,只知道他们今儿不说清楚,却是别指望脱身的。
厨房里花椒正乖乖垂着脑袋闭着眼睛由大堂姐莳萝用烧热的雪水帮着洗头,耳朵却打开的大大的听着秦连凤直说到口干舌燥,忍不住发笑。
莳萝见她小脑袋一点一点的,还以为眼睛里进水了,忙拿了帕子与她擦脸,花椒忙不敢动了。
只不过头发洗干净还未烘干,一家子正待吃夜饭,新姐夫过来了。(未完待续。)
☆、第七十五章 红娘
若是按着一丝不苟的规矩来说,今儿的腊八粥自然应当由刚刚定亲的新女婿舒秉庚亲自送到门上来的。
只是端人碗受人管,历来如此。
舒秉庚不过是汪德隆的一员小伙计罢了,之前能告假回家定聘还是看在舒父的面子上。这会子才几天光景的,自然不能再随随便便告假的。
顾氏是个心中用事儿的有心人,早早的就考虑到这则了,小定那天也亲自向秦老娘与姚氏告罪了。
至于秦家本就是不是那种疙里疙瘩难说话的人家,自然能够体谅。况且又不是什么天大的事儿,舒家能有这个心能摆出这个态度来,已然够了。
却没想到上半晌腊八粥已然送过来了,又都这个辰光了,新女婿竟过来了。
自然欢喜,忙让着他进屋取暖喝茶。
舒秉庚却着实有些忐忑的。
这是他第二回登秦家的门,可上回七七八八来了这么多人,今儿却只他一人。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自然心里没底儿。
至于送粥一事儿,他早就知道今儿会由族里的从兄领着弟弟过来送粥的。今儿一大早他母亲就起来熬粥了,也说要先给亲家送去。
可一大清早去了铺子里,就见街面来来去去的都是提着腊八粥的行人,心里却是不安起来了。
待到下半晌,虽说铺子里的生意已是有了起色了,可今儿腊八,老百姓都在家吃粥过节呢,却是用不到油酱茶食的,生意比照平时还略清减了些。东家眼见如此,又瞧着天色也不大好的模样,索性提早收门,放了大家伙家去过节。
他也不知道自己当时怎么想的了,就在铺子里买了四色这两天刚刚出炉的新鲜茶食,攒了一个八角包,提着就出了门,走着走着就一路忐忑着走到了周家湾。
好在秦家大大小小看到他的目光都很亲切友善,这叫他长长出了一口气,说起话儿来也顺溜了许多。
因着没有让人捎话儿,担心家中母亲盼望,婉拒来的秦家留饭的邀请,喝了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舒秉庚就起身告辞了。
被一大家子亲自送出门,舒秉庚惶恐不安,忙再三再四的请了长辈们回屋。可真待长辈们陆续回去了,他却又踌躇了起来了。
回头望了望身边的这一串儿的小舅子,想到自家胞弟也是差不多的年纪,正是猫嫌狗厌的年纪,他自己就先怯了三分了。
又去看几个小姨子,只他的目光刚刚移至丁香脸上,想到小定那日就是这个嫡亲的小姨子对着自己横挑鼻子竖挑眼的评头论足,看得他恍惚都觉得自己就像那柜台上的茶食似的,正被那些个顾客挑三拣四着,他就不敢开这个口了。
视线又掠过规规矩矩站在那里的茴香,舒秉庚的目光就定在了年纪最小的花椒和香叶的身上。
看着小定那日就朝着自己笑的那个最小的小姨子,见她这会子又在冲着自己乐呵,舒秉庚悄悄上前两步。
花椒早就发现了新姐夫的异样了,见他哥哥姐姐一个一个的看过来,这会子又朝自己走过来,身边的香叶已是不自觉地往后退了半步,随后新姐夫就敏锐地停在当地了,不由咧了咧嘴,上前两步,小小声地唤了声“姐夫”。
听到花椒的称呼,舒秉庚心里欢喜脸上却飞起了红晕,急促地点了点头应了一声,又蹲了下来,想了想,才期期艾艾地从怀里取出了个小小的纸包来。
看着自己都已经蹲下来了,还是刚到自己脖子的小丫头,舒秉庚捧着纸包的手突然顿住,突然觉得自己是不是傻了,竟然会想让这么点子的小丫头给自己帮忙,花椒却眨了眨眼睛,想都没想就已伸手,小声问他:“是要给我大姐的吗?”
舒秉庚唬了一大跳,哪里还顾得上旁的,急忙转头看了看,就见昏暗之中基本上没人注意过来,忙点了点头,也小小声的告诉她:“五妹妹帮我把这个给你大姐好不好?”又应承她:“下回过来我给你带好吃的。”
花椒就嘻嘻地笑,从他手里接过纸包,直接道谢。
舒秉庚愣了愣,随后站起身来,与小舅子小姨子们告辞,三步一回头的离开了周家湾,整个人仍旧云里雾里的。
花椒却始终都很镇定,拉着从头到尾盯着她手里纸包的香叶一径去了莳萝屋里,笑嘻嘻地把纸包递给莳萝。
还要告诉她:“姐夫脸红红,我帮他给大姐。”
莳萝听懂花椒的意思后,手里的纸包瞬间就像个烫手的山芋似的直烫到她心里,却又扔不得。
“大姐,是什么?”花椒没容莳萝多想,已经撺掇着她打开纸包看了。
香叶也在一旁眼巴巴的盯着,莳萝只觉得自己手指头都是滚烫的,打开纸包,豆大的灯光之下,一朵丰满圆球状的红紫色的八仙花出现在三个小姊妹的面前。
就听花椒、香叶两个齐齐“哇”了一声,香叶嗅了嗅鼻子,反应过来,一脸疑惑的问道:“不是真的花?”
莳萝脸上的红晕已是蔓延到耳后脖子了,点了点头,告诉两个小东西:“不是真花儿,是通草做的。”
两个小东西就不住地点头,花椒就嘻嘻笑着牵了香叶一径去找祖母和大伯娘。
悄悄把自己帮着转交通草花的事儿告诉她们:“姐夫脸红红,不好意思,我帮他给大姐,大姐脸也红红。”
秦老娘和姚氏俱是一愣,随即又笑了起来,姚氏更是抱了花椒问:“椒椒怎么知道姐夫是要送东西给大姐的?”
花椒就嘻嘻地笑:“因为他是大姐夫啊!”又凑到姚氏耳边同她咬耳朵:“姐夫答应给我带好吃的。”
姚氏听得哈哈大笑,忍不住香了花椒一口:“你这个鬼精灵。”
花椒也笑得没心没肺的,可心里却是再明白不过的。
莳萝和舒秉庚已是过了小定的未婚夫妻了,互送礼物自然不能算作私相授受的,否则就是借她豹子胆,也不敢充当“红娘”的角色的。不过即便如此,再过了明路,自然再好不过的。(未完待续。)
☆、第七十六章 炫目
“小孩小孩你别哭,进了腊月就杀猪。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花椒记忆里有首民谣好像就是这样唱的。
可到底是过去的老民谣了,今非昔比,随着她越长大就越能体会到年味儿的缺失。待她踏入社会后,通常也就大年三十儿那天还有点子的味儿,随着零点的钟声一响,味儿也就随之渐渐淡去了。
可搁在这个世道生在这样一个大家庭,花椒却发觉但凡进了腊月,这年味儿好像就没头没脑的从犄角旮旯里钻出来了。
杀猪宰鸡,院子里的节节高上很快就挂满了腌制过的猪腿腊肠整鸡整鱼,屋檐下的风凉处还挂着带毛风干的草包鸡。在后院的磨棚里舂米磨面,酿米酒、春年糕、裹粽子、蒸馒头、蒸团子、包馄饨、炊发糕……将近一个月的光景,家里头****蒸汽缭绕的,米香面香扑鼻而来。再等临近年关,开红锅卤兔子酱鸭子,开油锅爆鱼块炸丸子。还要搡芝麻糖、炸油豆腐、洗面筋、炒瓜子、蒸八宝饭、卷春卷儿、发豆芽……
****忙得团团地转,而那年味儿就从这忙忙碌碌中一点一滴缓缓渗出。
已经快忘了年味儿究竟是何样滋味的花椒非常迷恋这种催生年味儿的仪式感。
即便今年的这个春节必然清寡极简,可过年就是过年,由秦老娘当家操持着,该准备的吃的喝的穿的用的,依然一丝不落,只是没有往年那般肥厚敦实罢了。
女眷们忙着预备吃食裁剪新衣絮棉袄,男人们今年虽说无需再修整房舍修补门窗,却还是得准备明年一年所需的柴炭。
尤其砍伐无用枯枝留用的同时,还得趁着这几天天气晴好赶紧补栽一批苗木。
秦家人都喜欢热闹,不但家里头人气儿旺,房前院后的也花团锦簇热闹的很。不但种了好些个木本草本藤本的花草,后院的边边角角还种了好些个果树,不但好看,还好吃。
只是现如今家中的花木除了那两株银杏树存活了下来之外,其他的石榴、樱桃、枇杷、柑橘、花红、包梨、桃子等等的果树全部死绝,其余花草就更不消说了。就算没被烈阳烤焦活活旱死,也被之后的洪水淹死了。
尤其是秦连龙为着制作秤杆种下的那一片柞树,也都被祸害了。
说起来家里头自打决定送了秦连龙去学钉秤,秦老爹就听了老友的话开始在家种植柞树了。
毕竟秤杆的取材非常讲究,而秦连龙的师傅兼老丈人又只肯用硬骨头的柞木制作秤杆。不管是去林子里伐树还是去木排行采买木材,都是一笔开支。这在他们这样的人家,却是不必,完全可以自己个儿种树的。这一种就是十来年的,已然成了气候了。
除了树干笔直的柞树可以派上用场用来制作秤杆之外,所有的柞树还可以用来放养柞蚕。而长到十来年树龄的柞树若是不成用了,还可以锯断排在背阴处的空地上,砍树困山产耳。通常头年困山,二年腐烂,三年就能见耳,四五年的就能开始采收了。
据说沈家光靠困山产耳,一年就是一笔不菲的收益。
只是花椒家今年刚刚见耳,结果老天不开眼,却是连木耳带木头全被糟蹋了。
虽说家里还保住了一批砍伐后需要阴干的木材,可种树也是迫在眼前的一桩事儿。
秦连龙便拖了大舅哥帮着采买了些柞树苗,而深知秦家景况的沈大舅又帮着寻了好些花果树木的硬枝,好用来扦插。
都是冬至之后立春之前刚好扦插的落叶果树,有花红、包梨、桃子、樱桃、石榴、杏李等等品种,都是能耐低温的树种。至于柑橘、杨梅等等的常绿果树和一些花草,就算需要扦插,也得等到明年开春了。
果树扦插是件细致活儿,有的要卧插,有的得斜插,有的得垄插。还有的需要盘插,有的需要刻伤剥皮,总之用尽一切方法都是希望能够提高扦插的成活率罢了。
家里头只有秦老爹深蕴其中的门道,花椒非常好奇自家祖父怎的什么都懂,却什么都没有问,只是安安静静的跟在他的身边,眼睛眨都不眨地盯着他手里的动作。
这可是难能可贵的学习机会,说不得就能对她壅制芹菜有所帮助的。
而显然秦老爹也还记挂着家里几个小东西壅制的芹菜的,在给一株叫做“紫水晶”的葡萄垄插的时候,突然想到了差不多壅土方法壅制的芹菜,就笑问跟手跟脚跟在自己身边的花椒:“我们椒椒壅的芹菜什么时候可以吃呀,祖父可等着呢!”
花椒一听这话,眼睛不自觉地觑了觑旮旯里的芹菜,在心里长长吁了一口气,才磕磕巴巴地回答道:“现在,现在就可以吃了。”
明明前几天她还担心大雪大寒的将芹菜给冻死,恨不能提前起收出来。可这几天日头出来,积雪渐渐化去,她又缩手缩脚踌躇不前起来了。
只秦老爹就算再博学,也闹不明白小丫头家家的心思,尤其还是花椒这么个异类。
他问那话儿,也不过是随口逗着花椒玩儿罢了。不过听花椒说芹菜已经可以吃了,倒是来了兴致:“那我们待会就去把芹菜起出来好不好?”
“啊?”花椒掩饰不住的诧异脱口而出,可随后就握紧小拳头重重地点了点头:“好啊,我们去起芹菜!”
说干就干,等秦老爹将所有的果木硬枝都扦插好后,花椒当即就拖了他去起芹菜,又大声招呼哥哥姐姐们。
听到消息,家里人纷纷围拢了过来,跟看西洋镜儿似的。
虽然之前家里头只有花椒和香叶两个小的对这芹菜上心,大家伙都只把这当做两个小东西的游戏之作。可随着定植、灭缝,看着芹菜在眼皮子底下渐渐长大,不说丁香六哥****都要过来看一回,就是其他人也开始好奇起来了。但凡得闲,就要过来转一转的。
只是虽然已经下定决定,可不知怎的,花椒手心还是开始出汗。听着哥哥姐姐们争论着该怎样起芹菜,又是拔又是割的,更是一头冷汗,不禁拉着祖父的衣袖,道:“祖父,祖父,要连根起才行。”
香叶也跑过去拉了祖父另一只衣袖,连声附和:“祖父不听哥哥们的,要把土扒开才行。”
对于这则,两个小东西早已达成了共识了。
秦老爹呵呵地笑,取来钉耙果然开始扒土。花椒香叶齐齐凑了上去,又被抱开。就见秦老爹小心翼翼地一点一点地将培土扒去,很快,黑色烂泥之中隐隐露出了一点异色。
花椒眨着大大的眼睛盯着那点子异色不自知地不住地点头,头一回知道,原来白色也能这样炫目。(未完待续。)
☆、第七十七章 恩赐
很快一整行芹菜就被秦老爹用钉耙从芹菜根部连带着根须泥土一道铲起,又一把把的捋直了放在地旁,大家伙都围拢上去看,即便被湿泥团团包裹住的芹菜还根本看不出什么来。
花椒心里却已一块石头落了地,晃晃悠悠,差点一屁股坐在泥地里。
在心底长长的吁了一口气,这一个多月来的劳心劳力总算没有白费,如释重负,突然间觉得天高地阔,打心里说不出来的满足。
而一直目不转睛地盯着脚下芹菜的秦老爹神色之间却越来越显凝重,一行芹菜全部铲起后就放下了手里的钉耙,将五把芹菜全部收拢在手里,直接走向水笕处。
用潺潺的山泉水把裹在芹菜上的烂泥一点一点的冲洗掉,洁白光亮,顶着绿色黄色叶片鹅黄色嫩芽的白芹很快出现在了大家伙的面前。
所有人目瞪口呆,之前还嫌弃那烂泥地的丁香已经看傻了,这叫什么,出淤泥而不染吗?满脑子就只有这么一个念头在横冲直撞了。
而四堂哥几个却是围着芹菜团团的转,指着芹菜的茎叶大呼小叫:“怎么还有白色的芹菜?”
秦老爹亦是诧异不已。
从一开始他就觉得自己的这两个小孙女说不得还真能折腾出点子名堂来了,就是因为他大概知道韭黄的栽种技艺。
隔绝光线,培土栽培,但又不曾完全埋于土下,和这两个小东西折腾出来的壅制芹菜的手段差不多的道理。
他就在想,韭黄之所以变黄就是因着不见日光,那会不会也种出黄色的芹菜来?
当然,这也不过是他凭空想想罢了,却没料到这样方法壅制出来的芹菜并不是韭黄的黄白色,而是晶莹如玉的纯白色。
瞬间许多想头在心里成型,不禁蹲下身来搂着花椒香叶呵呵地笑:“这可不是自己长出来的白色,这可是我们椒椒香叶壅出来的!”
香叶就瞪大了眼睛,又伸出食指虚点了点祖父手中的芹菜,却是小小声地问道:“那这白色的芹菜还能吃吗?”说着话儿又去看一直没有做声的花椒,见花椒也微微皱着小眉头,不禁伸手抱了抱她。
秦老爹听了这话,更是哈哈大笑了起来:“能吃,当然能吃!说不定比芹菜还好吃呢!”
听说能吃,香叶立马就放下心来了,笑眯了眼睛不住地点头,又抱着花椒嘻嘻地笑:“祖父说比芹菜还好吃呢!”
花椒也抱着她笑了起来,可眼睛盯着那白芹,心里却仍在犯嘀咕。
实在是她也有些傻眼。
却是高兴的太早了的缘故。
她喜欢吃白芹,曾经吃过的白芹也是不知凡几。当然知道白芹的单株高度少说也有五十公分,也就是一尺半左右。而且可食用的嫩茎部分也特别的长尤其粗壮,叶柄部分就只有顶梢那么一截,只有整株白芹的三分之一左右。
可自己壅制的芹菜怎么只有这么点儿大?
她估摸着平均高度也就只有一尺左右,而且估计着还只有左,过不了右的。至于那嫩茎也特别特别的短,伸出小手比划了一番,顶破天也不过三寸来长,上头就全是分叉的叶柄和新茎了。
而且也并不像前世自己见过的白芹那般嫩茎雪白,白到毫无瑕疵。这会子洗干净了再看,没有泥土黑白分明的做比,还是能看出泛着淡淡的黄色的。
怎么看都是一副营养不良的枯瘦模样。
花椒略有些失望,更多的是疑惑,不知道究竟是哪个步骤出了问题。
不过随着之前她和香叶一道壅下的那五行芹菜俱被秦老爹一一起出,冲洗干净、剔去老叶后摆在面前,花椒已是整理好心情了。
虽然距离自己的目标勉强只算成功了一小半,可自己的蹩脚技术不但把白芹似模似样的壅制出来了,而且壅制的路子显然已经走对了,剩下的就是一步一步的去试验去完善了。
这已经是意外之想了!
很快振奋起来,花椒抱着秦老爹的大腿就要往上爬,雀跃道:“祖父,祖父,我还要壅白色的芹菜!”
花椒记得白芹虽然是冷季蔬菜,只有冬天供应,可前世初春时节清明前后也是有白芹大量上市的,她要试一试。
秦老爹笑呵呵地一把抱住穿着棉衣棉裤圆滚滚的花椒,满口应承:“行啊!”又笑着问她:“你还知道这芹菜是怎么壅出来的吗?”
“呃!”花椒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而就这么刹那的迟疑工夫,一串儿的小小子小丫头们就都蹦了起来了,个个指着自己:“我会,我会壅芹菜。”
尤其是丁香,说着话儿的工夫已是跃跃欲试地想去溪边挖水芹了。
白色的芹菜!她也要试试!
被秦老爹笑呵呵地拦住了:“今儿已是太晚了,明儿咱们再壅。”
如打了霜般,只得不情不愿地点了头。
只当秦老爹说今儿夜里就吃白芹菜的时候,一个个的哪里还顾得上旁的,之前的低落瞬间扔到了天边,气昂昂地护送着芹菜进了厨房,还都舍不得走,把本就不甚宽敞的厨房塞得连个转身的地方都没有,全被莳萝撵了出去。
当天夜饭的主菜就是一道清炒白芹,秦老娘也从未见过白芹,可她到底是烹饪的行家,折了一小段儿尝了尝,直接就当芹菜做了。择净切断,除了油盐,什么都没放,只是大火爆炒而已。
花椒站在厨房门口不住地点头,白芹本就吃的原味,太多调味岂不喧宾夺主。
只是不知道,这原味究竟又如何的。
花椒心中有些忐忑,待到饭菜上桌,秦老爹秦老娘都催着大伙儿趁热吃,却没想到竟赢得了阖家老少一致的好评。
都说口感脆嫩爽口、清香微甜,竟是色、香、味、形俱全,蔬菜里头也能算上一算了,就连从来不吃葱韭蒜等等异味蔬菜的香叶也吃的不住地点头。
一直都在暗中观察着众人反应的花椒就更是迟疑了。(未完待续。)
☆、第七十八章 经济
看着长辈们略尝了尝味道就不约而同地缩了筷子,把白芹让给孩子们吃,花椒自是迟疑的。
还在心里想着是不是因着只收了一斤零一点儿的净芹,算起来家里大大小小都只能分到两筷子尝尝鲜儿的缘故。
毕竟这些日子家里饭桌上除了青菜还是水芹,饶是秦老娘手艺精湛,煎炒烹炸花样翻新,可到底脱不开这两样蔬菜,实是有些吃够了,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