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家记事-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良亦是万万没有想到秦老娘竟能如此果决,不由张大了嘴望着她:“姨娘,您可真有两下子啊,三两句话竟就说动了老夫人,要是被那些个来寻老夫人办事儿的姻亲故旧知道了,还不得傻眼啊!”
俞阿婆听他这话说的不像,忙斥道:“胡说八道什么呢,怎的什么话都敢说!”
秦老娘也笑道:“哪是我说动了老夫人,是老夫人菩萨心肠,怜贫惜弱。”
方良浑不在意俞阿婆的斥责,不住地点头:“姨娘说的也对。咱们家老夫人虽不好管个闲事儿,却最是慈悲不过了。虽说不许家里人仗势欺人,可也肯看护家里人不受欺负。”顿了顿,略一思量,又道:“不过啊,要我说还是姨娘投了老夫人的缘法了。否则老夫人只消交代一声就是了,何须这般大包大揽的。”
“可不是这句话儿!”这话可是说到俞阿婆心里去了,一拍大腿,却又犯起愁来:“只话是这样说,白芹也能放心大胆的种得了,可家里上上下下才多少人,就是一顿不落也吃不了这许多的白芹啊!”
方良听了这话不由一愣,随后看了眼秦老爹与秦连凤便哈哈大笑了起来,又告诉俞阿婆与秦老娘:“方才和方叔吃饭,想请方叔出个主意。方叔吃着白芹菜也是夸个不住,就跟我们提起了老夫人在京里的瓜菜行。只是听说那瓜菜行的头柜二柜都是老夫人的陪房,就是那头柜当年拢共也没在莲溪待过几年就长驻京城了,却是不大搭得上话儿……”
正说着话儿,“咚咚咚”地响起了敲门声,家里的小丫鬟自去应门,来人却是方老夫人身边的体己人郭嬷嬷。(未完待续。)
☆、第八十九章 接二
一众人瞧见郭嬷嬷,饶是今儿的惊和喜就更涨潮似的,一波接一波的,也叫众人有些吃不住了。
袁阿婆“哎呦”一声,使着眼色就领着秦老娘和许氏迎了上去,方良也三步并作两步上前,作揖口称“嬷嬷”,又亲自搀了郭嬷嬷进门,还笑嘻嘻地奉承道:“今儿这可刮得什么风,怎么把您老人家刮来了!”
郭嬷嬷呵呵地笑,亲亲热热的与袁阿婆秦老娘说话,又让门口的小厮把东西抬进来。
大家伙这才知道,原来郭嬷嬷不但亲自来了,还带来了半车子的吃的穿的,全是老夫人的赏赐。
自有跟车的妈妈盯着小厮搬抬箱笼,郭嬷嬷则是拉着秦老娘的手轻声细语地告诉她:“老夫人这些日子食欲不振,吃什么都不得劲儿,我们瞧着担心的不得了。哪里想到这样的时节还能看到这样脆生生的白芹来,老夫人一口气就吃了一碗饭。还要再添,我们好不容易才拦下的……”又目含感激的向秦老娘道:“老夫人胃口开了,这比金山银山都难得,我们这些服侍的也就松了一口气了,这可还得多谢你呢!”
秦老娘却是唬了一大跳,只知道喃喃地道“不敢当”,更不敢受这赏赐。
郭嬷嬷却是道:“不是什么好东西,老夫人知道你家里儿孙满堂,就叫我寻了些颜色鲜亮的衣料尺头出来。大年下的,给孩子们做件新衣裳穿,总比外头买的略强些。”又指着两个半人高的食盒:“都是些茶食细果,给孩子们甜个嘴,或是过年摆碟子请人……知道你手巧,可你也这么大年纪了,也省得你自个儿忙活了……”
看着这满地的物什,秦老娘眼睛都红了,不住地念佛。
郭嬷嬷握着她的手呵呵地笑,俞阿婆愣愣地看着当地,见她说完话儿了才回过神来,忙请她上座吃茶,郭嬷嬷笑着婉拒了:“下回再聚,老夫人那还等着我斗牌呢!”
看着周遭没有外人,又笑着小声告诉秦老娘:“老夫人年纪大了,身边能说上话的人越来越少,你以后有空就回来瞧瞧她和她说说话儿,我瞧着老夫人今儿可是挺高兴的。”
秦老娘听了这话不住地点头,而郭嬷嬷既是这么说了,俞阿婆自是不好再做挽留,只道下回做东请郭嬷嬷吃酒,又从许氏手里接过一个大大的封红袖给了郭嬷嬷。郭嬷嬷也没有拒绝,笑呵呵地由俞阿婆秦老娘扶着送出门外,又扶着她上了马车。
再三再四的作别,直送到半路上,目送马车一径往后门去,俞阿婆与秦老娘才在许氏方良的搀扶下往回走,却是谁都没有说话。
回到家看着满地的匣盒箱笼,所有人都是你望我我看你的,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哪知正在关门的小丫鬟院门还未掩上,刚刚在二门作别的袁妈妈又过来了,所有人面面相觑,又齐齐迎了上去。
袁妈妈在半道上遇到的郭嬷嬷,想到自己待她出了门才听到些许的风声,不由眯了眯眼睛,可还是得下车屈膝行礼,让郭嬷嬷的马车先行。
看着郭嬷嬷喜气洋洋,一派阿弥陀佛的慈悲模样,脑袋里却不由浮现了自家太太方才的话儿来。
“……我们家这个老太太呀,看起来阿弥陀佛一副出世超脱的模样,看谁都是凡夫俗子俗不可耐。实则离着修炼到家还远着呢,还不是同我们一样,在这红尘堆里打着滚儿……可再不服气都无用,老太太就是命里带福时运两济,坐在家里都能捡个天大的便宜,还要叫人感恩戴德当菩萨供着……”
袁妈妈深以为然,老夫人是确实好命!书上都说“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可老夫人这辈子只有儿子儿媳敬着紧着赔小心说好话儿的,哪有半点不自主的时候,更别说看媳妇的眼色了……
可心里再是感叹,看见秦老娘俞阿婆的时候仍旧笑容满面的。
虽说这事儿她心里确实不痛快,明明已是找上了自己了,怎的又求到老夫人跟前去了。可自家太太却不当一回事儿,还说这秦老娘是个老实头,“老太太那么一大摞的好话砸下来,是个人都受不住,更别说一个乡下老娘了。”
细想想,也确实是这个道理。再看那一屋子的箱笼,更是在心里直摇头,老夫人有心截胡,天王老子也没法子呀!
笑呵呵地拿了两封银子与秦老娘,小声告诉她:“这一封里头是五十两,两分一共一百两银子,是我们太太谢你的白芹的定银。”一句话说完,才拂了拂鬓角朗声道:“太太还叫我嘱咐你,家里有多少白芹,留下十斤腊月二十九送来家里过祭祖,其余的明儿最好就能送过来,老夫人和太太等着送人呢!”
秦老娘却只觉得那银子实在烫手,赶忙道:“这银子实在不敢收,原说就是孝敬的,如何能再收银子的。”
“话可不能这样说。”袁妈妈既是拿出来了,自是不肯收回的:“心意到了就是孝敬了,可你们千辛万苦种出白芹来,自然没有叫你们白受罪的道理。何况太太也没有偏着你们,这价格也是按着如今洞子货的行价给的,你就不要再推让了。”
说着又指着自己带来的那些个口袋盒子:“这里有些米面猪腿鸡鸭的,都是太太吩咐给你准备的年货,辛苦了一年了,家去后好好过个年吧!”
秦老娘和俞阿婆已是说不出什么话儿来了,只知道不住地道谢,俞阿婆又袖了个同样厚重的封红与袁妈妈,袁妈妈推让了两个来回才收下,暗中一掂量,不由咋舌,自家太太真是能掐会算。
自己来时她就说过:“不过那老娘一看就是个厚道人,那余嬷嬷又是个聪明的,她们既是你领进门的,你就是她们的领路人,必然不会怠慢了你去的……”
而秦老娘俞阿婆几个自然不知道袁妈妈心中所想,实则也没那个闲工夫去揣测。好生送了她出门,回来看着当地泾渭分明的两堆物什,心中千滋百味,都琢磨出了些许的味道来,有些明白,自己这些人,好像已经搅合进了什么不得了的事儿里了……(未完待续。)
☆、第九十章 期望
可再明白也已经晚了,俞阿婆看着秦老娘面色不大对,忙扶了她,打岔道:“刚刚袁妈妈是不是说府里明儿就要白芹送人的?”
倒是勉强把大伙儿从情绪中拔了出来。
方良虽然没有体会到俞阿婆的用意,却也立马反应了过来:“是啊!”又问秦老爹:“秦叔,家里还有多少白芹?”
秦老爹自是清清楚楚的:“拢共也就壅了六塬芹菜,家里头现在还剩下三塬芹菜,差不多三十斤吧!”
“只有三十斤啊!”方良明显有些失望,不过立马又盘算了起来:“袁妈妈方才说留十斤过年,那就得先拿二十斤过来。”
秦老爹颔首,抬头看了看天色,略一思量道:“这样吧,我现在就家去,还能赶在晚上把芹菜起出来,明儿一早就能送过来了。”说着又向秦老娘道:“你这累了一天了,就在嫂子这歇一晚吧,明儿再一道回家。”
这秦老娘如何能放心的,忙道:“我不碍事儿,我们一道回去……”
只是一语未了俞阿婆已是道:“这又何必,你就在我这住一晚又怎么了。”说着还道:“我这还有事儿和你说呢!”
秦老娘确实也有一肚子的话要同她说的,踌躇之际,方良已是道:“秦叔,我看你今天也别回去了。我身边的小厮旧年还送过我娘我媳妇儿到您家吃椒椒的周岁酒,就叫他跑一回好了。你有什么要交代的,就写下来叫他交给老虎他们,岂不两便。”
“对对对,就是这个话儿。”秦老爹还未开口,俞阿婆已是一叠声地道。又告诉秦老娘老两口:“那孩子是个妥当的,有什么话儿只管交给他,保管给你们办好喽!”
那小厮秦老爹秦老娘都是见过的,确如俞阿婆所说是个妥当的。
方良看着神色有些松动的秦老爹,更是添了一把柴,搀着他就进了屋:“老爷子,我还有话儿要请教您了,您可不能不管我啊!”
秦老爹哈哈地笑,今儿一天一直如个隐身人似的秦连凤突然开口道:“爹,娘,你们今儿就住下吧,我跟着良哥身边的哥哥跑一趟就是了。”
方良听着就转身笑着拍了拍秦连凤的胳膊:“好小子,倒还真有个大人的样儿了。”说着就让家里的小丫鬟把那小厮唤了来。
秦老娘自是担心的,秦老爹却已应承了下来。喜的方良赶紧找来笔墨纸砚,叫秦老爹写下信来。
秦老娘不免交代了秦连凤许多的话儿来,方良看着跑的更欢了,亲自陪着去车马行租了辆车,又把二人直送到东门外才转身返家。
俞阿婆正在和秦老爹秦老娘说话,说的正是之前方良提过一嘴的瓜菜行。
这来来回回添了这么多的事儿,秦老娘已是忘了这码子的事儿了。俞阿婆则是不然,当时听到的时候就恍然大悟,这会子得了空闲,忙和秦老娘说道了起来。
告诉她:“……早先家里头就恍惚有人风言风语的传过这样的闲话,说是老夫人当年跟着老太爷寓居京城的时候,老太爷曾出钱出力给太夫人送了太夫人好些田产铺子。只我们隔得远,这样的闲言碎语没人理会,传了一阵子也就散了。直到前些年才从老二那听说老夫人在京里有间瓜菜行,专供水中八仙。这些年也闯出名堂来了,生意相当好,据说京里好些个高官显宦之家都是老客……依我看,老夫人当时能应承你也是心里有数儿的,你且放心就是,再是不愁销路的。”
秦老娘暗自点头,只是销路不销路的,她本来就没想过这茬,倒也没有放在心上。不过不管怎么说,对方家对老夫人总是信得过的,而有方家这面大旗在,在整个莲溪县甚至于宁江府,不管是谁,在打他们家主意之前却是得先掂量掂量自家的分量的。
只秦老娘虽放下了这桩事儿了,却是另有担忧的。
俞阿婆则是不以为然地道:“你看你这人,没事儿就爱瞎寻思。这算个什么事儿,也值得你这样操心的。”
秦老娘却不理她这茬儿:“你也别糊弄我了,我再不济也是从这府里出去的,后宅的事儿也多少知道一些,这事儿必是没有这样简单的。”
俞阿婆就插科打诨地笑道:“我什么时候糊弄你了,你那么机灵,我又什么时候糊弄过你去。”只是话虽这样说,还是凑过来正色道:“我实话和你说了吧,你也看到了,这么些年休养生息,府里的仆役少说翻了七八倍都不止了。你想想咱们小的时候这条后巷多宽敞,两辆马车并行都是绰绰有余的。可你再瞧瞧现在,到处都在建房子,连个走道的地方都快没有了,依旧不够住。可府里就这样大差事就这么点儿,我们这些人若还想住这样单门独户的小院子,我家庆儿不想去庄子上当个长工卖苦力去,我家两个丫头不想随随便便就配了小厮,就不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
秦老娘半晌无语,这个道理她自然明白,可她也担心因着自家的这桩事儿,害的方家只能去种地。
俞阿婆就呵呵笑着打趣她:“亏得当初把你嫁出去了,就你这点儿老鼠胆子,还想做管事的妈妈?”
秦老娘哭笑不得,俞阿婆却道:“你放心,这事儿我心里有数着呢!大太太对老夫人心有芥蒂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一心想和老夫人比,可福气又岂是比出来的,却是从头就走错了路子了,这走得再快再远又有什么用。”
说起来之前她还有些担心的,投了大太太的门,却求了老夫人办事儿。这样的事儿,摆在哪都是犯忌讳的。她也确实担心被大太太惦记上了,可袁妈妈之前的反应却是叫她大松了一口气的……
而老姐妹俩在里屋说着体己话儿,外头堂屋里方良也在与秦老爹说事儿:“老爷子,要不给我家老二捎个信吧,他在京里这么些年了,肯定认得那瓜菜行的头柜二柜的,叫他牵个线,咱们把白芹卖到京城去。”(未完待续。)
☆、第九十一章 恩情
秦老爹一早就知道方良是个肚里没胆的。
打小做下的那些个事儿就不提了,要不是老子过世的早,方良身为长子上有老娘下有妻小,旁边还有弱弟,只得强忍着收敛脾气撑起这个家,说不得还要惹出什么祸事儿来的。
见他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就告诉他:“这事儿急不得,这白芹菜毕竟是新鲜东西,品质还未定性,壅制的法子我也正在摸索,却还不是时候。”
方良这些年也确实历练出来了,虽然之前已是设想的很好了,听到秦老爹的话倒也不至于失态,只是有些遗憾罢了。不过略一思量也不得不承认,老爷子说的确实有道理。
只是左思右想的,不免又踌躇了起来,看着秦老爹,磕磕巴巴了半晌才有些心虚地道:“秦叔,你说,我能不能种白芹?”
话音刚落,眼见秦老爹一脸诧异的望着自己,忙解释道:“不是我自己要种,我的意思是拿到庄子上去种……”
这么一说,秦老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见他满脸的忐忑不安,不由暗自点头,又笑道:“行啊!”不过还是事先同他通气道:“只不过我揣度着这白芹菜需得冬天才能壅制,否则这天气一热,壅在土里还不得霉烂了啊!你若是想学着种,今年怕是来不及了。这样,等明年入了秋,我若是琢磨透了,就来教你。”
方良张大了嘴巴望着秦老爹,再没想到老爷子竟这样痛快,完全可以传家的手艺说教就教。
可他也是实在没有办法了,府里头比他能干比他有资历的老人不知凡几。他不算顶顶聪明,也不算顶有本事儿,若不是沾了过世老子的余荫,如何能一里一里的爬到现如今的这个位置的。可想再进一步,却是苦思冥想都不得其法……
“我听您的!我听您的!”方良不住地颔首,感谢的话也不说了,都在心里。
又“刷”地一声站了起来,来回走了两步,又想起什么似的,扯开嗓子喊俞阿婆:“娘,您说说,郭嬷嬷、袁妈妈那里,我们要不要也送两把芹菜过去?”
秦老娘与俞阿婆凑在一起,就是三天三夜都说不完体己话儿的,被咋咋呼呼的方良唬了一大跳,闻声出来,一见方良红光满面的模样自是怎么看怎么奇怪的,却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好回归正题:“自是要意思一下的。还有你老丈人家,也得送两把过去。至于咱们家,留个一把给庆儿尝个鲜也就行了。”
方良叠声应“是”,果然喊了许氏分送白芹,俞阿婆就道:“亲家那你去,郭嬷嬷和袁妈妈家,我亲自送去。”
秦老娘眼见这样一分派,一篮子白芹瞬间就光了。可她深知俞阿婆和自己都是一样的性子,穷大方。宁可自家不吃,可人情却是要到位的。便道:“这次罢了,下回我多给你送些来,你好好尝尝味儿。”
俞阿婆就理所当然地道:“那是,你家种着白芹呢,还能少了我的去!”
……
忙活了一黄昏,方良又特地叫了席面,请隔壁方管家吃酒。把堂屋让给男人们,妇孺们就在厢房里摆了一桌,吃完夜饭又吃了茶,缓过劲儿来,才有力气料理起赏赐来。
俞阿婆看着这堆了半间厢房的物什,在心里估算了一回就同秦老娘道:“一辆车怕是放不下,赶明儿叫老大给你们叫两辆车,松快些,也免得压坏了好东西。”
秦老娘却是越收拾越不安,方老夫人的赏赐一清二楚的,除了两架食盒的时鲜茶食细果外,剩下的全是绸缎细布,总有二三十匹,而且果如郭嬷嬷所说,几乎都是大红大绿的鲜亮颜色,蓝紫褚玄的也有几匹,都是长寿纹样,而且都是整匹整匹没有动用过的时新料子。
大太太的赏赐都是吃食,看着口袋众多,可装袋时都是归置好的,收拾起来倒也容易。
只秦老娘看着这一地的东西,尤其是那两封银子,怎么想却都是受之有愧,心底不安。
俞阿婆却是坦然地多的:“既是老夫人大太太赏的,你好好收着就是了。只要拿出来吃用的时候,能想起老夫人太太,多替她们念两句佛,也就行了。”
说着又指了其中一匹石榴红西番莲纹样的缎子,道:“你把这匹缎子留给我吧,我们家两个丫头前些年年纪小,压不住红色,今年我和庆儿他娘正想给她们做件红色的裙子穿,倒是便宜了我了。”
秦老娘忙不迭地称“好”,又将另一匹樱桃红宝相花纹样的缎子拿了出来:“这匹也给她们姊妹,端看她们喜欢哪个****!”说着又翻出一匹褚色的,向俞阿婆道:“你肤色白,撑得起这个色儿。”又看中一匹枣红的:“这个留给良儿媳妇。”比划来比划去的,还挑出了一匹妃色和一匹桃红色的衣料:“这个也给素罗素绢,给她们做件小袄配那那石榴红樱桃红的裙子穿。”
看的俞阿婆眼皮子直跳,忙拦了她:“好了,好了,这是老夫人赏你的,你都给了我算什么。”说着就拿了之前看好的那匹石榴红的缎子:“我拿这个就行了,旁的你都收起来吧!”
秦老娘就看着她笑:“和我弄鬼,你以为我不知道你的心思。”只话虽这样说,却也是实心实意想把那几色料子送给俞阿婆的,自是再不肯往回收的:“我给孩子们的,你拦着算什么。”
俞阿婆就呵呵地笑:“既是知道我的心思,那就该听我的才是。”又道:“这些衣料我们总是有的来的,你这带回去倒是能叫孩子们高兴高兴。况且你家莳萝丫头不是要定亲了么,正好派用场,却是比外头买的要好的。”
老姐妹两个你推我让了一整个晚上,依旧没有分出胜负来。那边厢秦家这一整天下来,小小子小丫头们还则罢了,长辈们却都是颇有些魂不守舍的。以往干活只嫌日头落得太快,还未觉察,已是一天过去了,今儿却只觉得日头怎的爬的这样慢。
花椒更是自打祖父母出了门就心神不宁的,干起活来丢三落四的,吃饭时看着空了的上首座位更是食不知味。还以为今晚必得数着绵羊入睡了,哪知突然听到秦连凤的敲门声。
已是起更了,花椒心里咯噔一下,仗着自己年纪小挂在父亲脖子上就去了上房。闹明白原委后,才觉得三魂六魄归了位。(未完待续。)
☆、第九十二章 学舌
这一整天发生了这么多的事儿,却根本没有他说话的地方,秦连凤早就憋了一肚子的话不吐不快了。
在外头不敢轻易张嘴,回了家了还不敢说么!
不过好歹还知道帮着兄长们安顿好同他一道过来的那小厮儿吃饭烫脚,才关上门同哥哥嫂子们说道起来。
别看他这一天跟隐身人儿似的,可该知道的事儿他一句话儿都没落下。连带着饭桌上秦老爹方良和那方管家都说了些什么,都一五一十告诉了大伙儿知道,就连遣词造句甚至于语气都是**不离十的。
众人却是越听越傻眼,听完后更是面面相觑。
这就行了?
尤其杜氏,不禁在心里嘀咕:“这算个什么事儿?就得了那方家老夫人那么一句不清不楚的话儿,这就行了?”
这到底靠不靠谱啊!
只眼下却暂且论不到这个,兄弟几个心里头都明白,秦连凤再聪明记性再好也不过鹦鹉学舌罢了,若要仔细询问必怕是根本问不出什么来的。况且这样冷的天这两人赶夜路回来,可是为的白芹菜。
秦连凤又嘿嘿地笑:“那府里上上下下都不叫白芹菜呢,只叫‘白芹’。‘白芹白芹’,倒过来可是念做‘清白’呢,那方管家吃完饭吃茶的时候还夸爹爹,说这名儿取得好,又好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