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银河之舟-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握,那么这就有了一定的可信度,已经值得季华重视了。
以及,季华所重视的其实并不是具体的证明过程,季华只是想知道谢尔文的结论是否正确。如果谢尔文的证明是正确的话,那么这就为宇宙之中所有智慧生命设定了一个科学上限,凡是智慧生命范畴的,都无法突破这个上限。而……宝瓶座文明毫无疑问也属于智慧生命范畴。
这样一来,季华就可以知道宝瓶座文明的大致科技程度。这一点十分重要。
这正是季华来寻找谢尔文的原因。
在季华的注视之下,谢尔文用面前的电脑登陆了某个文件系统,然后从其中下载了一些数据,之后又将所下载的文件打开,那密密麻麻的证明过程便呈现在了电脑之上。
谢尔文用一种略带挑衅的目光看着季华,语气之中也充满了轻蔑:“需要我向你解释具体的证明过程吗?”
“不必了。”季华微笑着摇头,“我并不是理论物理学家,你的证明过程我大概是看不懂的。不过没有关系,我会召集一个物理学家团队过来,你需要做的,是向他们证明你的理论。”
谢尔文的语气之中便多了一些傲慢:“你想找谁来?卢曼?维克多?朱振云?明白告诉你,我曾经将我的理论发送给了他们,但他们毫无例外全都无法搞明白我的理论。”
谢尔文所说的那三个人都是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在科学界之中拥有极高的地位。如果就连这三人也无法搞明白谢尔文的理论的话,人类文明之中恐怕就没有人可以搞明白了。
“不不不。”季华继续微笑着说道,“或许只是他们懒得在你的论文之上耗费精力和时间罢了。你的结论毕竟太过匪夷所思,一个正常人会下意识的认为这是错误的,当然也就不会再去耗费时间和精力去理解它。不过我会让他们去仔细分析你的论文的。”
谢尔文悻悻说道:“那随便你了。”
季华便打了一个电话出去,安排了这件事情。在等待科学家们到来的这段时间之中,季华也尝试着翻看了一下谢尔文的论文,尝试着以自己的科学素养去理解它,但很快季华就放弃了这一点。
因为季华发现,以自己的科学素养去理解它们根本就是不可能的。相比起前一段时间,自己在科学部内网上所看到的那篇谢尔文的论文,此刻的证明过程更加精细且复杂,不仅填补了之前论文的漏洞,且在原来的基础之上有了许多延伸。
这就超出了季华的能力。面前的这篇论文不是季华所能理解的。不过,虽然无法理解这篇论文,但季华仍旧可以看出,这篇论文结构严谨,思路清晰,条理分明,如果没有极高的科学素养以及极具智慧的大脑,是断然做不出这篇论文来的。
物理学家团队在一个小时之后来到了这里。带队的正是谢尔文之前所提到过的著名物理学家,朱振云。
朱振云是一名身形瘦小,带着厚厚眼镜,满是知识分子气息的中年男人。在看到季华之后,朱振云立刻走了过来,对季华说道:“季华你好,不知道你找我们有什么事情?”
季华说道:“我有一篇论文需要你来帮我验证真伪。我想知道这篇论文是否是正确的。”
说着,季华将电脑推到了朱振云面前。但仅仅只看了一眼,朱振云就皱眉摇了摇头:“这篇论文没有价值。我前段时间曾经看到过它,哦,对了,这是出自谢尔文之手吧?”
季华微笑道:“是的。谢尔文也在这里。我希望您做的事情是,先不要着急否定它,而是仔细的去看一看,去尝试着理解一下它的内涵。谢尔文会实时向你们解释这篇论文的证明思路。”
朱振云皱着眉头思考了片刻,最终答应了下来,“好吧。”
一行人来到了一处会议室之中,谢尔文便开始了对自己论文的详细阐释。
在一开始的时候,朱振云等几名科学家还会高声反驳几句,试图指出这论文之中的错误,但是一段时间之后,朱振云等人就沉默了下来,开始苦苦思索,和谢尔文之间的交谈也变成了讨论,而不再是批判。
讨论足足持续了两天时间。两天时间之后,谢尔文离开了这里,而季华也遵守了自己的诺言——在季华的吩咐之下,王大鹏重新找到了一处地下酒吧,将谢尔文扔了进去,且给了谢尔文一大笔钱。这笔钱已经足够谢尔文醉生梦死到真正死去了。
谢尔文离开了,物理学家们的讨论却仍旧没有停止。季华也没有催促,只是在那里默默的等待着朱振云等人得出最终的结论。
讨论最终在五个小时之后结束,但面对季华的朱振云神情却有些怪异。
季华便问道:“请问,现在您可以告诉我最终结果了吗?”
“我们的结论是没有结论。”朱振云苦笑着说道,“我们既没有办法证明它是错的,也没有办法证明它是对的。”
“哦?”季华表示了自己的疑惑。
“情况是这样的。”朱振云努力的组织着自己的语言,“从逻辑上来说,这篇论文堪称完美,无懈可击,通过这其中的逻辑,也确实可以得出那个结论,但这仅仅只是逻辑上的,而逻辑正确的事情并不一定就真的正确,比如,在伽利略之前,无论是谁都认为大的铁球先落地是逻辑正确的——我的意思是,我们没有办法证明这篇论文所使用的逻辑,以及一些用于变换的数学方法是否正确,虽然他们看起来都是对的。”
季华说道:“据我所知,验证一个新理论最有效的办法不是看它解释了什么,而是看它预言了什么。那么请问,这篇新理论有没有预言一些可供实际验证的物理现象?”
比如水星进动问题,它有一千万种理论可以解释,甚至认为是某个神灵施展了法术也可以算作解释的一种,但这所有用于解释的理论都无法像是相对论那样,不仅解释了这个问题,还按照理论计算做出了之后的预言,且预言最终被证明是正确的。
所以,一个理论可以解释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可以预言什么,且预言的是否正确。
换到现在,谢尔文的理论确实完美解释了为什么科学家始终无法寻找到大一统理论,始终无法将四种基本力综合起来,解释了为什么超弦理论始终无法圆满,解释了标准模型为什么无法完善,解释了许多许多,但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可以预言什么,且预言是否正确。
“有的。”朱振云说道。
第五十章 银河之舟
“按照这篇论文的逻辑,它至少预言了两个物理现象,第一,在比现有最大粒子对撞机高出五倍能级的对撞之下,现有所有理论将失效,碰撞过程将随机生成新粒子。第二,无论何等强度的引力波都存在一百万分之一的随机强度变化。而要观测到这种变化,需要将我们目前拥有的最高精度的引力波望远镜观测精度提高一百三十倍,且还是在最理想状态下。”
听到朱振云教授的回答,季华的眉头紧紧的皱了起来:“这两个预言都是我们现在无法进行验证的。”
朱振云教授回答道:“但它至少预示了未来验证它的可能。所以这个理论仍旧是有价值的。”
季华缓缓点了点头:“我明白了。”
朱振云教授苦笑了起来:“坦白说,这篇论文甚至冲击到了我的世界观。我感觉,随着这篇论文的诞生,整个物理世界都和以前不一样了。我决定将这篇论文上报到科研部,提交给整个科学界去讨论。”
“希望这篇论文是错的,希望它是错的。否则,它会杀死自然科学。”另一名科学家喃喃说道,“如果连自然科学都死掉了的话……我们所进行的一切努力,无数个日夜的殚精竭虑,无数次计算,为了研究而付出的所有心血……这一切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们科学家的存在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名科学家的话语让所有人都沉默了下来。半晌,朱振云教授才说道:“现在说这些话还为时过早。虽然我们无法从计算以及逻辑上寻找到这篇论文的错误之处,但这不意味着它就是对的。一切还要靠实验来验证。等未来我们的子孙有了验证这篇论文的科技实力,我们才能真正知道它是对的还是错的。所以,我的建议是,我们可以就这篇论文进行探讨,分析,但不要让它影响到我们现有的研究任务。”
几名科学家对视一眼,俱都点了点头。又一名科学家说道:“我听闻谢尔文已经堕落了,我想,这样杰出的人才,放任他去堕落是我们科学界的损失。季华,你有没有办法让他重新回到正轨上来?”
季华摇了摇头:“首先,我没有办法。因为堕落是谢尔文自己的选择,我们无法凭借外力去改变他的心意。其次,就算有办法也没有意义。因为如果谢尔文的理论是正确的,自然科学存在上限,那么他回归与否就无所谓了,又如果谢尔文的理论是错误的,这就否定了他的杰出,他回归与否仍旧无所谓。所以,不管怎样,他的回归都没有意义。还是任由他自生自灭去吧。”
季华的话语虽然冷酷,但这其中的逻辑却无法质疑。几名科学家叹息了一下,也就没有继续在这个话题之上纠缠下去。
“那么再见了。”朱振云教授说道,“我们还要回到科研部去,组织人手继续对这篇论文展开分析讨论。”
“好的,再见。”季华说道,“如果有什么新的进展,请一定立刻和我联系。”
几名科学家一同答应了一声,之后就离开了这里。
随着科学家们的离开,会议室之中立刻安静了下来。季华静静的思考了一番,最终也叹息了一声,走了出去。
这次事件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但有时候,没有明确结论就已经是一个结论了。这至少证明,科学家们没有能力通过逻辑、科学思维、数学计算等属于科学的范畴去证伪它。反过来就是说,它已经有很大几率是正确的。
而……如果“自然科学存在上限,智慧生命永远也无法掌握比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更加基础的物理理论”是正确的,那么,这个宇宙又该是什么模样的,生存于其中的智慧文明们又是怎么样的,更直白一点说,宝瓶座文明……又会是什么样的呢?
季华感觉,笼罩在自己面前的那层迷雾已经变淡了一些,真相已经在前方若隐若现,仿佛只要自己再努力一下,就可以将它掌握在自己手中。只是,或许还缺少什么最为关键性的东西,季华仍旧无法将这一切融会贯通。
叹了一口气,季华也回到了科研部自己的办公室之中。
像是往常一样,秘书仍旧准备了许多近期人类社会之中的动态,并且将其整理成册,送到了季华的办公桌之上。
这些动态涉及到方方面面,有最新的科研进展,有防御工事的建造进程,有能源供应的情势变化等等,但基本上没有什么新的东西,一切都在按照当初的部署在稳步推进。虽然这过程之中也偶有坎坷,比如小规模的暴、乱,比如某些意外情况等,但总体来说仍旧是平稳的。按照当前进度,在宝瓶座文明最终到来之前部署完一切还是可以做到的。
这或许可以算作是一个好消息。至少,这意味着在未来的难关之中,人类文明已经拥有了一点可以倚仗的东西,只不过这倚仗的可靠性到底如何还暂时无法确定。
将那些资料放下,季华拿起了最后一份通告。
自从前几天赫拉托尔深空望远镜实地探测到宝瓶座文明飞船之后,人类文明就调集了一切观测力量去观察目标,组织了最为精锐的科学家团队对其进行分析。这份通告就是关于此次事件的。
通告并不长,内容也不多。季华仅仅只用了几分钟的时间就将其看完。但这些关于宝瓶座文明飞船的分析并没有能让季华心中的疑惑减少,反而让季华更加的……迷茫。
季华轻轻放下这份文件,走到了窗户之前,抬起头,遥遥的望着宝瓶座的方向。
虽然在这个方向除了一些星星之外什么都看不到,但季华知道,宝瓶座文明所乘坐的飞船就在那里。
这一点在经过众多科研专家们的分析之后已经得到了证实。那个巨大如同月球一般,但质量仅仅只有月球百分之二点七的非天然物体……就是宝瓶座文明所乘坐的飞船。除此之外没有其余的解释。
已经探明,这艘巨型飞船之上至少有三百万个正在工作着的喷射口,正是因为它们在工作着,所以这艘巨型飞船看起来才会如此明亮。
它们采取无工质辐射推进技术——这项技术已经被人类知晓但并没有被人类掌握,就像是可控核聚变一样。
它们通过辐射电磁波来为飞船提供动力,而可见光也是电磁波的一种。单个喷射口只能提供极小的推力,但胜在持久且节省物资。至少三百万个喷射口一同长时间的工作,便可以为这艘巨型飞船提供足够的动力用于减速。
根据计算,它最终到达太阳系的时候,其速度将会由亚光速降低到每秒钟两千公里左右。届时,科研专家们估计,它会把无工质推进切换成有工质推进,以此来为飞船提供更为灵活的机动。
科研专家们甚至通过光谱分析确定了这艘飞船的外壳构成。它主要是由钛合金制造的,虽然它的性能比人类文明所能制造的最先进,性能最好的钛合金还要好,但它……仍旧在人类文明的理解范围之内。
据推测,这艘巨型飞船是由核聚变来提供动力的——这一点虽然还无法百分之百的确定,但综合各项线索,它的可信度甚至已经高达百分之九十。
如果它是空心的,那么它的体积将高达两百亿立方公里。去除掉工业用地、农业用地,各种建筑用地、资源储备、仿自然景观、船体机械用地等等一切之后,如果让人类去居住的话,它至少可以供五百亿人舒适的生活。
哪怕宝瓶座文明的生命个体比地球人类大十倍,资源消耗量也大十倍,以可控核聚变为能量来源的话,它至少也可以供五十亿名宝瓶座文明生命居住。这还只是最松散的情况。实际数量很有可能比这大许多。
人类文明的一切观测数据都在表明一点,那就是,宝瓶座文明真的是人类文明可以理解的,换句话说就是……他们的科学并没有领先人类文明太多。
但正是这样才更让季华疑惑。
一个可以随随便便拿出几十上百年时间来进行星际远航的文明,为什么科技程度会如此之低?
又或者……谢尔文的理论,真的是正确的?智慧真的存在极限,自然科学真的存在终点?
这无边的银河系就像是一片汪洋大海。那如同月球一般硕大的飞船就像是漂浮在银河大海之上的一叶孤舟,这一颗一颗的恒星就像是银河大海之中的一个个孤岛。
现在,那航行在银河大海之上的孤舟正在向太阳系这个岛屿前进。最终到达时间已经被确定为是……一百一十三天之后。
望着漆黑的夜空,季华的手掌再一次握成了拳头。
“来吧,让我看看你们到底想做什么,让我看看,这生存于宇宙之中的智慧文明,到底是什么模样的……”
第五十一章 只有我们
又一次会议被紧急召开,在元首的主持之下,各学科的科学家代表,以及人类文明政府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再一次聚集在了这里。季华也接到邀请来到了会议室之中。
“宝瓶座文明正在逐渐褪去它们身上那层面纱,它们的真面目正在逐渐在我们面前呈现。”元首说道,“最新的观测进展想必大家都已经知道了,那么我想问大家,我们原本制定的应对策略是否需要调整或者修改?”
仍旧是霍顿部长第一个发言。对于这个询问,霍顿部长很显然早有准备,所以他的发言全面而有条理:“元首,我认为我们目前的应对策略不需要修改,原因如下。”
“第一,观测结果证明,宝瓶座文明的科学水平并没有比我们超出太多,这进一步证实了‘我们双方之间是可以进行交流的’这个推测。我们的智慧水平应该相差不多,科学发展、理论相差不多,对宇宙的理解也相差不多。所以,像是当初美洲大陆的印第安人被大规模屠杀这种事情并不会在我们和宝瓶座文明之间重演。”
“第二,至少到目前为止,宝瓶座文明的意图仍旧不明朗。它们虽然首先进攻了我们,屠杀了我们的宇航员,剥夺了我们使用裂变能源的能力,给我们造成了重大损失,但请注意,这并不能成为宝瓶座文明对我们有恶意的证据。最多也不过是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而顺手为止而已,对于我们人类文明来说,宝瓶座文明虽然称不上是善意文明,但也绝不是恶意文明,我认为,应该是属于中立文明的范畴。”
“第三,基于以上两点,我仍旧坚持我以往的看法,也即,既然宝瓶座文明是可以和我们交流的,又属于中立文明范畴,那么就有很大可能可以通过协商交流来解决此次事件。而我们现在所做的应对手段已经足够,不需要再另行添加额外的策略。事实上,我甚至认为,我们不应该在战争准备这件事情上继续投入那么多资源。有些统计数据我想让大家知道,那就是,因为全面开发战略执行的缘故,我们人类的生活幸福度已经下降了百分之七十,因为施工意外、社会治安恶化等原因,每天都有数万人死去。而这些人原本可以不死的。”
霍顿部长的发言引起了与会人员们的纷纷议论。元首等待了片刻,等到议论声稍微小一些之后才说道:“有人有不同意见么?”
季华静静的坐在会场角落,神情没有任何变化,也没有任何动作,就像是没有听到一般。
军事部门负责人则说道:“元首,请允许我先向科学家们询问几个问题。”
元首点头同意,军事部门负责人便继续说道:“我对于到底是通过协商交流还是战争准备来解决这件事情并不关心。身为一名军人,身为我们文明武力的掌控者,我只关心这个问题,霍顿,你说宝瓶座文明的科学水平并没有超出我们太多,而现在,最新的观测结果也表明确实如此,我们甚至大概知道了他们的应用科技水平,那么,我们的武力是否有威胁到他们的能力?——我知道我们不可能通过武力战胜他们,那么威胁到他们有没有可能?”
霍顿说道:“请你稍等,我让专家们讨论一下。”
一个由武器专家、战争理论专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等组成的团队迅速成立,开始论证这个问题。讨论大概进行了半个小时便得出了结果,而在这半个小时之中,在元首的主持之下,与会者们讨论了一些其余的问题。
等这些讨论告一段落,霍顿继续做出了发言:“你之前所提的问题专家们已经讨论出了结果。很遗憾的告诉你,哪怕宝瓶座文明无论是科学理论还是应用科技都没有超出我们太多,我们仍旧没有战胜宝瓶座文明的可能,甚至连威胁都做不到。”
军事部门负责人颇为不服气地问道:“我们已经确定宝瓶座文明飞船由钛合金制造,且它们并没有什么诸如能量护罩之类不可理解的东西,那么请问,如果我们丢一颗氢弹在它们飞船附近爆炸,我们仍旧无法伤害到它么?”
霍顿说道:“当然可以伤害到它,我们甚至认为,在太空环境之下,如果在五十公里距离内引爆我们现有最大当量的氢弹,我们甚至可以将这艘飞船撕出一个直径最少有二十公里的破洞,但是请你明白,我们根本就不可能将一颗氢弹运到它们的飞船附近。
专家们从战争理论、战术安排等各方面仔细推测了战争环境,尝试了包括核武器、激光武器、动能武器等在内的五千余种武器,安排了数万种不同的进攻模式,但结论却是,如果宝瓶座文明不是没有一丁点战争素养的白痴,它们就有至少数万种不同的手段化解我们能使用的最凌厉的攻势,而且轻松随意。比如最为直观的一个例子,专家们估计,以宝瓶座文明的科学和科技水平,它们至少可以拥有飞船周围十万公里的完全监控以及精确打击能力,哪怕我们再将这个数字缩小十倍,变成一万公里,那么请问,我们有什么武器能在一万公里之外威胁到宝瓶座文明的飞船?”
军事部门负责人便沉默了。
就像是原始人手中的石斧。如果能靠近现代军人的话,一柄石斧也可以将现代军人杀死。但是问题在于……只要不是白痴,现代军人怎么可能允许原始人的石斧砸在自己脑袋上?——在这之前,现代军人有一万种方法可以将原始人杀死。
霍顿部长的发言让会场之中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哪怕是最乐观的与会者都没有料到现实会是如此残酷——就算双方之间科学和科技没有相差太多,人类文明仍旧没有哪怕仅仅是威胁到宝瓶座文明的能力。
“所以,我需要补充关于我论点的第四点论据。”霍顿部长缓缓说道,“那就是……我们只能采取协商交流的方式来解决此次危机。因为我们完全、彻底的没有对抗宝瓶座文明的能力。”
元首有些无力的摆了摆手,军事部门负责人则颓然坐下。
“还有人有不同意见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