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神级大矿主-第2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整个双龙矿区,几乎沸腾起来,这里可能有大量优质铁矿石的消息,短时间之内就传遍了整个矿区。
  “真让人振奋,我们这里有储量惊人的铁矿石,听说全是品位很高的富矿呢!”
  “我以前就听说过,这里的铁矿石储量非常惊人,没有想道这是真的。”
  “太好了,我们矿区居然有大量的优质富矿!”
  “……”
  这个大好消息,仿佛像一阵风一样,刮遍整个矿区,听到这样的好消息,每一个员工仿佛过节一样,高兴得不行。
  矿区的那几台地质勘探钻机,轰鸣着,在一直下钻,每一台钻机钻出来的铁矿石样品,基本上没有任何的区别,全是赤红色的优质铁矿石。
  老教授亲自吩咐,安排了几名技术人员,马上取样,开始对这些铁矿石样品进行初步检测和分析。
  他们带有专业的仪器设备,在矿区的那几顶帐篷之中,不少技术人员在忙碌,开始着手对这些铁矿石样品进行检测。
  这样惊喜的发现,让大家在高兴的同时,一个个兴致更浓,在王旭东和吴文值的带领之下,大家一大群人,登上了双龙山的半山腰,居高临下,看着整座矿区。
  站得高,看得远,视野开阔,大家的第一感觉就是,这里的规模真大,第二个想法是,这里居然有储量惊人的优质富矿。
  就在大家站立的位置,几米之下,就是优质的高品位铁矿石,不,整座巨大的双龙山,里面全是优质的铁矿石,表层只覆盖一层薄薄的泥石层,最厚的地方不过十几米而已。
  双龙矿区热闹起来,旭东矿业集团也差不多。
  东海国际机场。
  第一家上门的钢企是京城钢铁集团,在董事长孟刚的带领之下,一行数人,包括副总经理齐升志,大约上午十点左右抵达东海市,大家正有说有笑,走出机场。
  孟刚道:“听说王总不在家,要是能见到王总,那就更好了。”
  齐升志和王旭东的私交不错,回答道:“旭东现在正在他的双龙矿区,听说那里的建设规模很大,那是旭东矿业集团的第五座矿区。”
  孟刚道:“双龙矿区我知道,在太东省,距离我们京城钢铁集团不远,只是不知道那里的铁矿石储量怎么样,将来的产量怎么样,如果有可能,从双龙矿区供应我们铁矿石,那是最好的。”
  太东省紧邻京城地区,从双龙矿区到京城钢铁集团,只有区区两、三百公里,走铁路运输,非常的方便。
  齐升志道:“孟总,旭东从来不打无把握的仗,既然现在他去了双龙矿区,那里的铁矿石储量肯定不小,将来的铁矿石产量也肯定不小,估计我们不久之后就能去双龙矿区拉回来我们需要的铁矿石。”
  这是老规矩,旭东矿业集团不送货上门,需要铁矿石,都是各大钢企安排火车,或远洋散货,去将自己需要的铁矿石从旭东矿业集团各大矿区拉回来。
  两人说说笑笑,后面跟着好几人,全是京城钢铁集团的中、高层管理者,大家从京城赶到东海市,就是要去旭东矿业集团,签订自己明年需要的铁矿石。
  此前和旭东矿业集团签订过几次铁矿石订单,采购了不少的铁矿石,但明年一整年,京城钢企集团需要的铁矿石起码三千万吨以上,这就还有不小的缺口,需要再进行铁矿石的采购。
  大家走出机场,马上就看到前来迎接的旭东矿业集团的人,还拉着横幅,打着标语,一个个精神抖擞,西装革履,穿着非常的正式和隆重,几辆高级商务车停在那里。
  齐升志道:“孟总,看,接我们的人。”
  “嗯。”孟刚点一点头。
  旭东矿业集团的人很热情,安排大家上车,其中两辆高级商务车开始离开这里,其他一些人和几辆商务车留在这里,估计等一下还会有第二家、第三家上门的钢企。
  留在这里的这些人,目送那两辆高级商务车离去,其中有人高兴的道:“没有想道,第一家上门的钢企是京城钢铁集团。”
  “是啊,他们可是特大型的钢企,国内十大钢企之一,每年需要的铁矿石达到三、四千万吨啊!”
  “这一次,肯定有一张大订单,典型的开门红啊!”
  在大家的热议声之中,这两辆高级商务车搭载着孟刚、齐升志等人离开机场,前往旭东矿业集团。
  孟刚等人离开没有多久,又一架飞机在东海市国际机场降落,从飞机上下来的人群之中有一行人特别的显眼,如果有业内人士在这里,一眼就能认出来,这是大唐钢铁集团王玉江一行数人。
  看来,王玉江也不甘示弱,过来的速度也不慢,比孟刚等人晚了不到半个小时。
  走下飞机,王玉江笑着对自己旁边一位副总道:“不知京城钢铁集团的孟总他们到了没有,昨天我们通电话,还赌了一把,看谁第一个先过来。”
  这么名副总笑一笑,“董事长,看迎接我们的人。”
  大家一行人走出机场,看到了旭东矿业集团的人,以及那几辆待命的高级商务车,看到只有三辆车在那里,王玉江知道,估计孟刚等人已经到了。
  果然,询问了负责在这里接待的旭东矿业集团的人,孟刚等人走了不到半个小时。
  王玉江自己晚了一点,并无半点不高兴,而是一笑道:“孟总等人先到了,我们虽然晚了一点点,但等一下铁矿石订单的签订上,我们一定要压过京城钢铁集团。”
  旁边这名副总信心满满的道:“我们明年准备大干一场,自然要订购大量的铁矿石,肯定比京城钢铁集团要多。”
  王玉江哈哈一笑,大手一挥,带着大家上车。很快,这三辆高级商务车也开始离开机场,前往国际金融大厦。
  梁洪波的准备工作非常的充分,不但安排了车和人在机场迎接大家,而且将大家一接到国际金融大厦之后,马上给大家安排下榻的房间,世纪皇家酒店是王旭东的产业,自然也全力配合这次接待工作。
  从上午时分开始,京城钢铁集团,大唐钢铁集团打头阵,接着,一家又一家钢企陆续抵达国际金融大厦,下榻在世纪皇家酒店,接下来,这些钢企将和旭东矿业集团签订一张张的铁矿石订单。
  看到一家家钢企陆续抵达,梁洪波心中的一块大石头彻底放下来,心中再无半点的担心和紧张,代之而起的是喜悦,且马上向王旭东打电话汇报。
  这个时候,王旭东正在双龙矿区。
  带着大家,站在双龙山的山腰上,看着巨大的矿区,意气风发。吴文值和矿区的一众中、高层管理者基本也是一样,不,大家除了一起意气风发之外,还有浓浓的喜悦。
  尤其是看到那几台竖立在那里的钻机,正在下钻,心中就无比的喜悦,大家知道,矿区可能会有储量非常惊人的优质铁矿石。
  有一些人甚至在想,这些铁矿石的储量有多大,是一千万吨,两千万吨,还是三千吨。
  大家心中的猜想比老教授大胆一些,大胆的猜测到了三千万吨,想到这个数据,大家心中又不免一阵激动,三千万吨的富矿,再加上其他一般品位的铁矿石的话,那……
  不用想,未来很多年,整个矿区都不愁铁矿石,富矿都有三千万吨,那其他一般品位矿起码数亿吨,可能十几亿吨。
  如果大家知道,这里没有一般品位矿,全是优质的富矿,铁矿石高度富集,储量达到三十亿吨,不知大家会有什么惊人的反应。
  这个时候,王旭东的电话响起来了,梁洪波打来电话,汇报第一家上门的钢企是京城钢铁集团,接着大唐钢铁集团,安山钢铁集团等陆续抵达,国内十大钢企,现在已经来了四家,很多钢企正在赶过来的路上。
  太好了!
  双龙矿区有储量三十亿吨的优质铁矿石,王旭东还没有这么高兴过,这一家家钢企主动上门,王旭东异常的喜悦。
  见老板接完一个电话之后一脸的喜色,吴文值正准备问一问,突然,到嘴边的话停住了,目光看上远方,看着通往矿区的那条道路。
  很多人也注意到了,纷纷也将目光投向远方,看着那条道路……
  ………
  第二更送上!


第五百七十三章 热闹的双龙矿区

  王旭东收起自己的电话,也同大家一样,目光看向了通往矿区的道路。王旭东视力很好,即使很远也能一眼看出来,那是《华夏矿业报》和《华夏钢铁报》的记者们来了。
  吴文值大声的道:“来了一支车队,难道是凌教授叫来的人,要对矿区进行全面的勘探。”
  五台钻机全部钻出了优质的铁矿石,老教授打了一通的电话,联系更多的专业钻机,大量的专业人士来矿区,吴文值还以为第一批人员过来了。
  即使要过来,也没有这么快,即使是从太东省地质勘探队调集资源过来也要三、四个小时,抵达矿区应该是下午时分。
  王旭东道:“不是凌教授叫过来的人,而是《华夏矿业报》和《华夏钢铁报》的记者们来了。”
  啊!
  不止是吴文值,北岭市和清台县的领导们也是微微一惊,大家深知这两家报纸的权威程度,《华夏矿业报》是国内矿业界最权威的官方报纸,《华夏钢铁报》是国内钢铁行业的权威报纸。
  北岭市的几位领导,更是整理了一下自己的领带,心中想道,如果要是能在这两家报纸上露一把脸,那就好了。
  陈新光也是抱着这样的心思,整理一下自己的衣服,用手理顺一下自己的头发,觉得比较满意才停下来。
  大家的反应,王旭东看在心中,微微一笑,然后挥手道:“走,我们下去迎接我们的记者们。”
  大家一大群人,在王旭东的带领之下,走下了双龙山,当大家走到双龙矿区前庭区的时候,这些记者们刚刚下车,正在忙着将自己带来的采访器材从车上搬下来。
  领头的是一名记者,估计是认出了王旭东,马上热情的过来,带着几分恭敬,“王总,您好。”
  这是《华夏矿业报》最资深的记者,来之前,《华夏矿业报》的总编亲自将这名记者叫过去,仔细的交待了一番,这名记者自然不敢有半点怠慢,见到王旭东也带着一点恭敬,并没有大报纸资深记者的那种高傲。
  这次采访,是华夏矿业部部长陈岳辉亲自安排的,《华夏矿业报》的总编也当成大事,每天的报纸上,头版上几乎全是关于旭东矿业的报道。这些记者临行之前,华夏矿业报》的总编还亲自交代一番。
  另外一名领头的记者也差不多,非常的恭敬,那是《华夏钢铁报》的资深记者,带着他的记者团队赶过来,也是要对旭东矿业集团进行一系列的报道。
  和这些记者们稍稍的握一下手,然后,王旭东交代道:“有什么事情,找我们吴总。”
  接洽和采访配合,自然由吴文值全力负责,王旭东自然不会亲自出面,也不会上报纸,要报道的是旭东矿业集团,而不是他王旭东本人,至于北岭市的领导,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王旭东心中想道,如果有可能,让他们露一下脸,也是可以的。
  这么多记者来矿区采访,吴文值高兴得不行,马上安排一名副总全程负责和配合。
  这些记者们一到矿区,马上就投入到工作之中去,先对矿区来了一个大特写,甚至有记者跑到双龙山的半山腰,架起摄像机,居高临下,拍摄矿区的全景。
  也有记者深入到矿区,采访矿区的员工,也有记者到了开采区,拍摄这两辆联合采矿车的铁矿石开采,或是拍摄300吨级大矿车运送铁矿石的情况。
  有一名记者,扛着摄像机,镜头追着其中一辆满载铁矿石的300吨级的大矿车离开开采区。
  《华夏矿业报》的那名资深记者,带着人来到了其中一台钻机旁边,先对那些钻出来的铁矿石样品来了一个特写,然后还采访了这支地质勘探队的数名技术人员。
  得知这里可能有储量惊人的优质铁矿石,作为矿业界的一名资深记者,他意识到了,这估计是重磅级的新闻。
  这些记者们纷纷投入到了工作之中,地质勘探队的人员自然从来没有松懈,抓紧一切工作,尤其是对铁矿石样品的检测等等。
  某一顶帐篷之中。
  老教授带着几名技术人员亲自在这里,盯着检测仪器上的一些数据,神情一点都不淡定,检测的初步结果已经出来了,不止是老教授,其他的技术人员也是一样,无法淡定。
  “我的老天,品位高也就算了,居然几乎检测不到有害元素,有益元素的含量还这么丰富,这还要不要人活!”
  “真是难以相信,我搞了一辈子地质勘探,第一遇到这么优质的铁矿石,不知道这里的储量有多少。”
  大家都不淡定,老教授也是一样,拿着刚出炉的这份检测报道,双手微微的颤抖,喃喃的道:“这么优质的铁矿石,这是各大钢企之福,华夏之福啊!”
  这么好的铁矿石,不仅仅是老教授知道,旁边这些技术人员都知道,如果有钢企采用这样的铁矿石进行钢铁冶炼,不但冶炼成本大大降低,而且冶炼出来的钢铁质量会非常好。
  几乎检测不到有害元素,这就是说,在整个冶炼过程之中,基本不用进行繁琐的脱硫脱磷等工序,冶炼成本自然大大降低。
  钢铁的冶炼质量和有益元素密不可分,有益元素含量这么丰富,不用想,钢铁质量能差才怪。
  老教授甚至在想,如果国内钢企都使用这样的优质铁矿石,那整个国内钢铁冶炼水平将上一个大台阶,整体质量将大大提高,那华夏不仅仅是一个钢铁大国,也是一个钢铁强国。
  华夏的地位有一点尴尬,是世界上第一钢铁大国一点不假,但是不是第一钢铁强国,那还真不一定,很多高端钢材都需要依靠国外进口。
  老教授这样的想法,还真不是奢望,估计到了明年、或后年真会实现,旭东矿业集团五座大铁矿,全是这样的优质铁矿石,现在,各大钢企正在陆续赶往旭东矿业集团,准备签订一张张的铁矿石订单呢。
  不过,老教授暂时还不知道这些事情,也暂时不知道,双龙矿区不但有大量这样的优质铁矿石,且储量还达到惊人的三十亿吨。
  中午时分,大家在矿区用餐。
  新装修一番的员工食堂基本上是座无虚席,北岭市,清台县的大小领导们,矿区的员工们,记者们,以及地质勘探队的人们,幸好这食堂够大,完全能能满足矿区数百人同时就餐。
  这么多人吃饭,这可将食堂的大厨们忙坏了,如果不是早早的打电话给了清台县宾馆,将宾馆的人叫过来帮忙,估计这一顿饭菜弄出来起码要到下午两点。
  中午十二点,大家准时就餐,饭菜很丰盛,破例的每一桌上了白酒,王旭东端着酒杯,发表了简短的讲话,整个中餐,气氛很热烈和活跃。
  如果不是考虑到下午还有事情要做,如记者们要忙着采访并将稿子发回去,地质勘探队的人要忙着继续勘探,大小领导们饭后还有回去等,如果不是这样,估计大家会喝不少酒。
  稍微控制一下,但一桌一瓶酒还是明显不够,只能算是浅尝辄止,有了这一点酒助兴,气氛很热烈,酒喝完,改用饮料,很多人端着酒或饮料上来向王旭东敬酒。
  饭后,北岭市,清台县的领导们要回去了,吴文值代表王旭东亲自送大家上车离去。
  大家走了,矿区并没有因此而冷清,而是更加渐渐的热闹起来,因为从下午两、三点开始,陆续有车队抵达矿区。
  随同这些车队抵达的,不但有一台一台的钻机,不少的勘探设备和仪器,也有大量的人员,其中有一些还是资深的技术人员。
  到了下午四、五点时分,那就更加不得了。又来了一支车队,不但又来了一支地质勘探队,连华夏地质大学几位几乎不出校门的老教授,老专家也赶过来了。
  动静太大了!
  看到这些老教授、老专家,不管是吴文值,还是矿区的中、高层管理者们,一个个仿佛打了鸡血一样。
  尤其是矿区一些从华夏地质大学毕业的技术人员,中、高层管理者等,那就更加不得了,他们看到了当初在学校读书期间仅仅只是听闻过,一般很难看到的那一位位牛人。
  这里可能有储量异常巨大的高品位富矿,将这么多人都惊动了,这些老教授、老专家们一到矿区,看了钻探出来的铁矿石样品,又看了铁矿石样品的初步检测数据,一个个知道,这里估计会有国内地质勘探史上的一个惊人大发现。
  好几份铁矿石样品,马上被送往华夏地质大学,送进这所学校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开始进行更加细致和深入的检测。
  傍晚时分,一台一台钻机被竖立起来。
  这些钻机,全部是今天下午陆续抵达矿区的,到了这里之后,第一时间进行安装调试,现在,一台一台的被竖立起来,有一些已经开始下钻。
  在钻机的轰鸣声之中,合金钻头开始下钻,长长的钻杆开始慢慢的进入泥石层之中,朝着下面钻去……
  …………
  第三更送上!


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一份订单签订

  清晨。
  矿区周围,清脆的鸟鸣声响起,将很多人从睡梦之中叫醒,大家知道,新的一天开始了,又将投入到今天的工作之中去。
  美丽的朝阳从东方升起,柔和的太阳光洒满整个矿区,不管是开采区,还是双龙山的山坡上,在朝阳之中,一台台钻机竖立在那里,钻机的轰鸣声在告诉大家,它们一直在工作。
  一共二十几台钻机,布满整个矿区一带,包括双龙双的山坡,覆盖范围很大,钻机抵达矿区,马上安装,有一些甚至是连夜抓紧安装,通宵达旦。
  山坡上,一台钻机旁边,地质勘探队的几名人员眼睛之中布满血丝,脸上带着倦容,但神情一个个显得都非常振奋。
  最后一台钻机,终于弄好,开始下钻,看着钻杆一点一点的下去,大家觉得即使搞了一个通宵,这也是完全值得的。
  矿区的一顶顶帐篷之中,大家一一起床了,身为地质勘探队的一员,即使露宿深山老林也是常有的事情,这里比深山老林的条件好多了。
  当然,像老教授他们,年纪大了,王旭东就将大家接到了县城,下榻在县城宾馆之中。
  不过,大家起来得非常早,一大早就出发来到了矿区,根本就顾不上吃早餐,到矿区的第一件事情就去看各台钻机的情况,如下钻深度,尤其是那些钻上来的样品。
  这么多钻机,为了更加全面的了解这地下铁矿石的储量和分布,有一些是垂直下钻的,也有一些是以一定的角度斜着钻下去的,钻得最深的应该属一号钻机。
  这台钻机在开采区,开钻的时间最早,从昨天凌晨开始钻探,到现在已经超过二十四个小时。
  像这种钻机,技术含量比较高,也比较先进,即使是遇到比较坚硬的铁矿石层,八小时的钻探深度大约至少是十至二十米。
  经过二十几个小时,它已经深入铁矿石层三十几米,很快就会超过四十米的深度,钻出来的铁矿石样品,一截截的在地上摆好,拼起来的总长度有三十几米。
  老教授们蹲下来,仔细的看着这些钻出来的铁矿石样品,大家发现,这些铁矿石样品一如既往的非常优质,甚至连颜色上的差别都很小,大家知道,这下面肯定是厚厚的铁矿石层。
  凌教授道:“不敢想象,在我们国内居然有如此优质的铁矿石矿脉,已经钻了三十几米,居然还没有钻穿它。”
  旁边另外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点一点头道:“真是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喜,这条矿脉不但这么厚,而且品位还这么高。”
  大家不知道,这条矿脉形状像一个巨大的元宝,铁矿石高度富集,矿脉的厚度起码有好几百米,现在才钻三十几米的深度,要想钻穿它,还早着呢。
  朝阳从东方缓缓的升起来,矿区更加的热闹起来,大量的地质工作者们又投入到了工作之中,记者们也来了,继续对双龙矿区进行采访,矿区的员工们开始上班。
  一列火车,沿着铁路缓缓的行驶过来,鸣着汽笛进入矿区,停在矿区车站的轨道上,准备装载铁矿石。
  矿区渐渐的热闹起来,又开始了繁忙的一天,而王旭东则没有再来矿区,吃完早饭之后,准备离开清太县,准备回东海市。
  这么多家钢企,将陆续上门,虽然有梁洪波在主导和这些钢企签订合同,但作为旭东矿业集团的老板,王旭东必须回去,坐镇旭东矿业集团,同时也要见一见他的一些老朋友们。
  清台县宾馆前,一支长长的车队已经准备好了,吴文值带着矿区的中、高层管理者,陈新光带着很多大小领导,甚至连北岭市也派了一名副市长过来给王旭东送行。
  这样的高级别待遇,估计很难有人享受到,除了王旭东,估计只有某些高级别官员。
  王旭东谦虚的道:“大家太热情了,不用送,从这里前往太东省机场很方便,三、四个小时就到了。”
  陈新光热情的道:“王总,您在这里这么大的投资,为我们清台县的发展做出这么巨大的贡献,送一送您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