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彪悍农女擒夫记-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后头的宋青宛听到这个消息,她身子一软,好在身后的元丰接住了她。

    “娘,爹爹回来接咱们了?”

    孩子一脸的喜意,宋青宛却觉得像做梦似的,虽然不久前张小环告诉过她的,完颜玉会来宋家村迎亲,可是她没有想到这么快就来了,她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

    呆会见到他该如何是好?

    宋青宛摸了摸头发,忽然想起自己跟宋二丫一顿的,连头发都乱了,不成,得赶紧回屋梳妆。

    宋青宛脚步飞快的进了屋,可是廊下的孩子却哭了起来。

    “我的小彤彤诶,是不是知道爹爹来接你了,所以高兴的哭了。”宋青宛爱不释手的抱起孩子,孩子落入熟悉的怀抱中,立即就不哭了,居然笑了起来,宋青宛看着孩子的笑脸,心都要化了。

    这么一耽搁,又把梳妆的事给忘了,宋青宛本想把孩子交给元丰打理,没想元丰才接手,小家伙又哭了,瞧着是不想要她抱,还赖定她了。

    宋青宛郁闷的想,却还是不放心交给元丰,于是抱着一起进了里屋,她一只手没法子梳头,只好慢慢地整理。

    外头的完颜元丰、宋家满、栓子,三个人都不淡定了,元丰在原地来回踱步,忽然脚步一顿,问道:“你们说,我要不要现在去村口接爹爹去。”

    宋家满年纪大点,想事周全些,他说道:“万一村里人又跑来找姑姑麻烦就不好了,不然元丰你跟栓子去,我留下来护着姑姑。”

    “那不成,反正爹爹以后天天能见,要是娘亲出了什么事,我爹还不扒了我的皮。”

    这话是真的,宋家满一路看着,看到姑姑和姑父的感情,那叫一个好的,眼下最要紧的是护住姑姑。

    于是三个小伙伴就在院子里头坐立难安,来回踱步,尖着耳朵听外头的声音,可是好半晌也没有听到什么声音,真是让人挠心挠肺,急死人了。

    等了大概有半个时辰了,完颜元丰终于听到锣鼓声,远远的,像是在村口那边传来的,他猛的跃上屋顶,宋家满和栓子跟着跳上了屋顶。

    三人站得高,这么看去,看到村口人山人海的,那长长的金甲兵马,身系大红锦布竟如此的醒目非凡,与村里人完全区分开来,而为首穿着红衣的、威风凛凛的某人不正是他的爹爹么?

    完颜元丰的心的跳动起来,他也偷偷听到了张姑姑跟娘亲的对话,他一直藏在心里暗暗欢喜,这时候亲眼看到,嗯,他就原谅他爹爹那些年的不辞而别,以及这一次从夏国让娘亲独自回来的事。

    他爹爹还是想念着娘亲的。

    大队伍还在村口,显然由于完颜玉的到来惊动了整个上平郡,除了知州不好意思贴脸跟过来,那知县却是厚了脸皮也要跟上来了,他跟在队伍的侧边,看到宋家村的里正宋志平,立即叫他在前头开路。

    完颜玉却派了人,他没有急着往前走,却是叫下人匆匆往前面去了。

    那些金甲卫一脸笑容,脚步飞快的来到了宋青宛的院子,很快把院子里铺上了红毯,又把院中种的花草树木都缠上了大红锦布,才短短一盏茶的功夫,整个宋家村的树木上都上了大红锦布。

    迎亲的大路上都铺上了红毯。

    完颜玉三人从屋顶上跳下来,正好遇上忙得开心的金甲卫,问他们这红毯铺得有多长,那金甲卫道,从村里一直绵延五里,殿下说了,太子妃娘娘是天下最尊贵的女人,一定要与众不同。

    完颜元丰听着,心里好不高兴,立即回身就要入屋,被宋家满拦住,“元丰,你不小了,姑姑在里头梳妆,你还是别进去。”

    那倒也是,他已经不是以前的小元丰了,不是想冲进娘亲的门就可以的,他已经十一岁,要避嫌。

    完颜元丰就站在廊下来回踱步,心里那个高兴无法言喻,他决定了,以后要好好孝顺爹娘,以后再也不埋怨爹爹,爹爹对娘亲这么好,他要原谅他。

    门外人传来喧哗声,显然红毯铺好,正主儿往这边来了。

    宋青宛听到外头越来越近的锣鼓声,看着怀中的孩子,见她笑得没心没肺的,可是再抬头看着自己凌乱的头发,深深叹了口气。

    “小彤彤是不是也很高兴,你爹爹来接咱们了,可是你吵着娘亲都没法梳妆了,被你爹爹看到这个模样还不叫他笑话我,不哭了,娘亲把你放在一边,梳好了头发便抱着你可好?”

    宋青宛轻言细语的说了一通,小家伙却是抓住她的一缕头发就是不放手,还玩得很是开心,看着这样的孩子哪舍得放下。

    宋青宛就这么的抱着,忽然锣鼓声停了,宋青宛抬头望向门口。

    门帘一掀,一身大红锦服出现在眼前,一脸喜意的完颜玉此时正专注的望着她,一双淡灰色的眸子跟幽潭似的,像要把她吸进去,剑眉龙眸,五官轮廓分明,他那一身大红锦服,衬得他身姿挺拔,稳如苍松。

    那宽宽的肩膀是如此有力,让人安心,他腰间没有别刀,却是带上了她先前送给他的花囊,那是她的信物。

    完颜玉没有急着走过来,目光却是从她凌乱的头发上扫向她光洁的手指,笑容里带着一丝逗笑,“我来了,你却是这般模样,这世上也没谁有你这么心大的女子,就不怕我转身就走么,我还特意走是慢了些,就是给你留点时间打理。”

    宋青宛听到这话可不高兴了,“都是你宝贝女儿给闹的,你瞧瞧,她攥着我的头发不放呢,我能怎么办,你要转身走便走好了,反正我就喜欢宋家村。”

    “当真?”完颜玉没有半点恼意,还而是笑了起来,他一步一步朝她走来,每一步似乎都踩在宋青宛心跳的节拍之上,她越发的紧张起来,他过来了,这个时候,宋青宛多想他给自己一个拥抱,以后即便上山刀下火海,她也无怨无悔了。

    完颜玉走过来,却是站着没动,宋青宛正有些失望时,完颜玉忽然蹲身,一双猿臂就把母女两都抱入怀中,接着转了一圈,往床边走去。

    宋青宛受惊,一手抱住孩子,一手还抓紧他的衣襟,见他往床边走去,忙制止,“你做什么?”

    完颜玉却是不管,把母女俩轻轻地放到,接着从宋青宛手中接过孩子,吻了吻孩子的额头,便把孩子放到了床里头。

    然后完颜玉站在床边迅速的大红锦服。

    这孩子,这会儿放在床里头,居然一个人抓住那账慢玩起来了,怎么不哭了?

    宋青宛半坐在,不明白完颜玉做什么,然而完颜玉很快就把自己了,他欺身上前把宋青宛掀翻在,就迫不急待的把宋青宛的衣裳也给解了。

    “真是渴死了我,这好好的一个正常的男人,居然一年多不近女色,你说说,你怀上小彤彤后身子骨不好,我连碰都碰不得,后来你来了宋家村,这转眼都五个多月了,我算着上次真正亲近你的身子怕是一年多前了,真是佩服我的忍功。”

 第400章一生的承诺

    宋青宛听着这话,捶打着他的胸口,“孩子在呢,你怎么可以这样,外头院子还站着那么多人,要是被人发现……”

    宋青宛的嘴被他堵住,见她喘不过气来,完颜玉松开她的唇,说道:“管那些做甚,孩子这么小,哪懂得,你倒是说说,你还记得你小时候几个月大的事么?自是不记得的。”

    宋青宛当真拿他没办法,不是两人正要成亲啦,这一年了,再忍一忍,洞房花烛夜也新鲜一些,这家伙就这么迫不及待了。

    完颜玉见她分神,又惩罚性的在她唇上咬了咬,“专心些,我就这次机会,呆会上了船,咱们得分房而睡,毕竟是迎亲,当着那么多的将士之面我脸皮也没有这么厚。”

    这一去怕是要一个多月吧,这一个月他看到她却是碰不得她,也当真难为他了,罢了,遂了他的意吧。

    院子里由忽鲁带着一队亲卫兵,一脸肃容的守护在那儿,这队亲卫兵不同,身上除了腰间系的大红锦布,他们穿的不是金甲,却是红色的武士服,完全是喜气洋洋的一片。

    院子外却是整齐肃穆的金甲卫,他们腰间别着大刀,九黎人的特性,喜欢拿大刀,人本就长得高大威猛,往那儿一站,当真吓得村里人连半步都不敢靠近,村民们只能远远的望着。

    便是里正宋志平也是心里发毛,心慌的站在知县的队伍之后。

    往常的知县大人不知道有多威风,出门大轿,身边服侍的人不少,今个儿却没带几人不说,竟然站在两里开外,身杆挺得笔直,一脸严肃的望着这边,动都不动一下,俨然像极了其中的金甲卫。

    整个宋家村上上下下那么多的人,偏偏却静得鸦雀无声,连孩童的嘴巴都被大人给捂了起来,生怕孩子们淘气的声音太过突兀,打破了这个安静,而引来杀身之祸。

    但不管如此,整个宋家村的村民都是震惊的,当今的太子殿下来了宋家村,却是当年他们所见的葛山,原来葛山的身份竟然这么的不简单,却偏偏当初葛山是咱们宋家村的女婿。

    这么说来,是不是他们宋家村的名声也会因此而名声大噪,瞧着这架势,葛山这是要接宋大丫回京城里去,明媒正娶的做太子妃娘娘了么?

    村里人有些懵懂,心思活络,却始终觉得像是在梦里,九黎人他们不是没有见过,只知道他们很凶恶,几年前的记忆还留在脑中,他们是害怕的,但是这几年梁国的税赋,以及地方的政策,却让他们感觉到了安逸。

    他们并不排斥九黎人,所以如果宋家村出了一个太子妃娘娘……

    宋家村的人不敢想,为什么这样的好事会轮到他们的头上,他们觉得是不是自己看错了,想多了。

    于是有村里人再也按捺不住,靠近宋志平,悄声问道:“族长,你倒是说说,大丫是不是要嫁去京城,还要做太子妃娘娘去?”

    宋志平听到这话正要答复,那前边不远处站着像个雕塑的知县大人立即瞪过眼睛,斥责道:“不许喧哗,否则押下去。”

    知县大人是父母官,吓得那个村民的脖子缩了缩,腿打了颤,赶紧走开了。

    宋志平也不再接话了,他心里正疑惑着,他只听宋洐君曾经说过,大丫跟着荣王去了上平郡的府邸,后又入了京城,按理该是荣王妃,可是这话他只敢在心里计较,不敢说半句的。

    终于院子里有了动静,西屋的门打开,忽鲁就见两位主子一身红衣,喜气洋洋的走了出来。

    宋青宛当然是没有准备嫁衣的,她当时听了张小环的话,但内心生怕自己误会,生怕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所以她一直隐忍着,便没有做红嫁衣。

    只是张小环细心,张小环托人把嫁衣送来,她自己在县里相迎,到时铁定跟着她一起回京。

    送来的红嫁衣,当真是贴身,果然是为她量身定做的。

    依着完颜玉的话,这嫁衣的用的是蜀锦,绣功也不是上平郡的水准,苏杭那边过来的吧。

    这么一说,估计张小环在得知消息后,便托人从外地运来了。

    还是她想得周到,宋青宛却是内心感激。

    刚才两人在内室里绵缠了好半会,完颜玉终于心满意足了,便非着宋青宛描妆,就为了画个眉,弄了半响,终于一切办妥出来,太阳都正当空了。

    只是这次是回京办喜宴,这一路上还得走上一个多月的样子,所以倒也是不急的。

    宋青宛出来后,看到院子里忽鲁带着的亲卫军,还有忽鲁身边的元丰和他的伙伴们,此时他们正是一脸的笑容。

    她望着元丰,元丰脚步飞快走了过来,来到父母身边,完颜玉摸了摸孩子的头,“你终于长大了,知道护着你娘,这一路上你也辛苦了,回了京城,你可不能再淘气调皮,得像个大人。”

    “是,父亲。”元丰立即挺直了身子,行了一礼,方应道。

    宋青宛看着孩子站在自家父亲面前转眼就变得成熟了许多,感到很欣慰,这一路上多亏了这孩子,孩子也是挺机灵的。

    宋青宛看着怀中的小彤彤,想着以后两个孩子便是完颜玉明正言顺的孩子了,心终于放下,自从穿越以来,她的心都是七上八下的,没有哪一刻有现在这么镇定过。

    不管进京后会碰上什么,她也不再怕,这一生足矣。

    两人出了院门,完颜玉没有急着把宋青宛送上花轿,却是侧首看她,问道:“你看看,我把你当初送的花囊都别在腰间,你说的这是咱们的信物,那我先前交给你的信物呢?”

    宋青宛这时才想起,连忙从怀里拿出那玉板指。

    “你且带上。”

    完颜玉含笑说道。

    这玉板指可是完颜玉的,宋青宛还从来没有往自己手上带过,再说带了怕是显大,但看在完颜玉那热烈的眼神里,她还是把玉板指带在了拇指上。

    这时完颜玉却执起宋青宛的右手往上一举,只见前面茫茫一片金甲兵忽然齐刷刷的跪下,响声如雷贯耳,声音划破天际:“金甲卫恭迎主人。”

    主人?

 第401章进京

    这是完颜玉的金甲卫,为何唤她为主人?

    完颜玉很是满意的点头,他看到宋青宛眼中的震惊,解释道:“这玉板指其实是我金甲卫的兵符,没有人知道我训练的这一支金甲卫,不过现在都没关系了,我所有的底牌都亮了出来,发现也无所谓了,以后他们认了主,只要你拿着这玉板指,他们便听你的指令。”

    宋青宛还没有从震惊中反应过来,再听到完颜玉这话,只觉得那玉板指千金般重,她下意识的想要拔下来还给完颜玉,他要面对的事情这么多,明明知道入了京如此凶险,他却把这一支金甲卫交给了她,那如何行。

    然而完颜玉却按住了她的动作,“从此以后你我夫妻同体,你跟在我身边只有危险,我若不能护住你,我还是男人么。”

    完颜玉说得轻松,宋青宛却是心疼他,什么事都自己一个人扛,这次明明两人说好的,他会从夏国顺道过来接她们母子回京的,他却一意孤行的入京请旨,居然光明正大的把她娶回京城去。

    宋青宛不知不觉竟然流下了眼泪,这个男人,总是在不轻意间感动他,却说得如此风淡云轻。

    完颜玉瞧着,心疼的很,就这么一句话便感动,女人当真是水做的,他抬手上前,拇指指腹为她拂去那泪痕,上前吻了吻她眼睛,“走,时辰不早了,我倒是恨不能早点到京城,这样咱们可以入洞房。”

    宋青宛被他逗得扑哧一笑,便由着他带着自己坐上了花轿。

    花轿外,完颜玉坐在高头大马之上,连那久经战场的座骑也是一身红,喜气洋洋的,半点威风也没有了。

    队伍走得不快,走出宋家村就费了一盏茶的功夫,可能是完颜玉有意为之,想让轿中的宋青宛还能多看看这宁静的宋家村吧。

    宋青宛果然挑了帘子望着宋家村村民一张张熟悉的面孔,看到他们一脸的惊喜,老老少少,从没有过的喜悦,似乎她的出嫁给了宋家村带来了新的希望。

    也的确是新的希望,先前宋二郎杀了人,宋家村的名声坏了个彻底,现在宋家村出了一个太子妃,很快就会奉为神圣宝地,要是宋志平等人会运作,以后宋家村在这顺成县的地位都会很高。

    出了村,宋青宛便放下了帘子,以后她不会再回宋家村了。

    这一路上锣鼓惊天,敲敲打打的,好不热闹,很快就到了镇上的码头,这次走水路,不会走陆路,中途会换船。

    张小环带着护院早在渡口等着了,看到花轿过来,脸上的笑容就没有停过,比自己出嫁还要高兴。

    渡口停了数艘大船,那两层高大船之上都布了红锦,铺了红毯,上面站的兵卫也是一身红衣,挂上了大红灯笼,远远看着一片红色映着两岸山景。

    花轿上了船,宋青宛被张小环扶了下来,两人立即上了二层的两进屋子。

    终于进了屋,门都关好了,宋青宛才把头饰取下来,当真沉重的很,快受不住了。

    宋青宛坐下,张小环上前给她倒了茶,笑眯眯的看着她问:“感觉怎么样?要做新娘子了,会不会心里压力很大?”

    宋青宛笑了起来,“倒是没有,反正一切都有你们操心,我照着做就是。”

    宋青宛在内心补充,这身衣裳是好的,只是中途给孩子喂奶可不方便。

    张小环似乎看出来了宋青宛想法,她拍了拍手掌,屋外进来两位下人,其中一位是位二十几岁的妇人,胸脯很大,是张小环请来的奶娘。

    “太子妃娘娘,这是我为您请来的奶娘,这一路上还长着,怕是不方便的。”

    宋青宛看到张小环那调侃的笑容,瞪了她一眼,再看向那奶娘,见那妇人瞧着很朴实,人也长得白净,便把孩子交给了她,这一路上的确不方便。

    下人抱着孩子下去了,屋里又只有两人。

    宋青宛才说道:“夫人,你以后私下里只准叫我大丫,咱们这么多年的交情,你要是这样就见怪了,我可是会生气的。”

    “成,我都听你的,那称呼就留到京城里去叫吧,说起来京城里那些贵女千金夫人的称呼,都把我的牙给叫酸了,所以我平时都不爱出门,便是为了这个。”

    “你还不爱出门,你以前最爱骑马逛街,不少少女还被你的风姿给迷倒。”

    张小环大笑不止,“倒是被你说中了,所以现在不敢出门了啊,谁叫我到处拈花惹草的,误了别人花期就不好了。”

    两人又回到了从前那般,说话都比较随意起来。

    这一路上走水路,有了张小环相陪,宋青宛是一点也不觉得闷,张小环的消息比宋青宛的灵通,她说了不少京城里的趣事,至于完颜玉为何忽然请旨娶她为正妻的事,相信张小环也不会知道的,宋青宛便也没有问。

    这个疑团,到了京城,宋青宛自然便会知道,眼下即使她直接问完颜玉,完颜玉也不会告诉他的,他怕她多想,怕她担忧,与其这样,不如自己留心便好。

    只是这一个月多月的水路,倒是把完颜玉给折磨疯了,张小环不准完颜玉上二层的小屋里来,说什么新嫁娘子没成亲前不能见面,果然应了完颜玉先前说的话,以后想亲近都难,难怪他那日那么的急迫。

    终于下了船,还有一段路程要走,宋青宛这次却不是坐的花轿了,免得走得太慢,于是坐上了大红马车。

    马车里头果然宽敞的多,宋青宛把小彤彤放在毛绒绒的毯子上自个儿爬着玩。

    这入冬的天气,赶去洛阳当真要冷上几分。

    她给自己和孩子都穿上了厚厚的衣裳。

    赶了十日的路,终于到了洛阳城外。

    还没有到护城河,宋青宛坐在马车当中就远远的听到了喧哗声,那边应该已经有很多的人了吧。

    队伍停了,张小环忽然从外头进了马车,张小环的脸色有些严肃,她手里拿着一套大红衣裳,竟然还有凤冠,这与先前张小环给她的那一套不同,这是当今皇后赏下的,也是梁帝的意思,也就是宋青宛得穿上这个入城。

    张小环望着她,说道:“大丫,你怕不怕?”

 第402章闹洞房

    宋青宛摇了摇头,“不怕,只要能在他的身边,不管遇上什么,我都不怕。”

    “那就好,着实是好多好多的人。”

    宋青宛双眸一瞪,一脸的古怪,终于破功,“夫人,我以为你说的是什么……”

    宋青宛看着张小环一脸严肃的进来,以为前面会有梁帝等人的为难,没想到她说的是有很多人,真是的,她从顺成县出来的时候,也是人山人海,那有什么好害怕,还这么一脸严肃的看着她,害得她误会。

    张小环是明知道她误会的,自然听到她这话就扑哧一声笑了,“我就是吓唬你的,不过你这话说得挺好,我得转给太子殿下去,免得他担忧。”

    宋青宛的脸都要红了。

    在张小环的帮助下,宋青宛穿上了皇后赐下的嫁衣,倒也是合身的,估计也为她准备的。

    穿上这身衣裳,带上凤冠,张小环脸上的笑容收了起来,她看着宋青宛,语重心长的说道:“以后你就是有夫之妇了,再也不能跟我骑马逛街,逗女孩子了,你可得有自知之明。”

    宋青宛被她一前一后的逗笑了两次,原本还沉重的心思立即开郎了起来,是的,她没有什么好怕的,洛阳是狼虎之地又如何,她以后跟着完颜玉的身边,同生同死,她都不再惧怕,这一生她知足了。

    张小环下了马车,队伍往前驶去。

    上了护城河,城门敞开,共三扇,左右两道小门,中间轴中大门,队伍是从轴中最大的那扇进去的。

    宋青宛才入得城门,就听到京城里百姓的呼喊,前面围得水泄不通,车队一致被停下,又缓缓驶入。

    宋青宛不能像在宋家村一样挑帘张望,她抱着孩子坐在马车里头,身板下意识的挺直了。

    待走出城楼,到了大街之上时,她能感受到两边的百姓,欢呼声近在尺尺。

    有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