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彪悍农女擒夫记-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没多久,便有亲卫过来催他,令完颜玉不得扶着她起了身。

    “我要出发了,今日与徒单家有一场硬仗要打,乘着徒单家一团乱之际,会把我哥从宫里救出来,你好好的在营地里等着我,等我的好消息。”

    完颜玉这么说着,脸上却是一片轻松,他握紧宋青宛的手,捂在胸口时,宋青宛觉得他身上的铠甲都被他的胸给暖热了。

 第452章救出梁帝

    宋青宛点头,“你一定要平安回来,我在营帐里等里。”

    “嗯。”完颜玉低头吻了吻她的唇,两人接着上马往回赶。

    来到主帐外,忽鲁和文祥还在,文祥正安排卫三刀带上金甲卫精兵守好营地,其他人跟着他们走。

    宋青宛看着他们离去的,她便回了营帐,哪儿也不去,桌上的菜她放入了饭,下人把东西撤下,营帐内又只剩下两人了,辽国公主伸了个懒腰,靠在软枕上,叹道:“好久不曾睡过一个安稳的觉,也没有吃上这么一顿美味的吃食,多谢太子妃款待。”

    宋青宛扬了扬唇,没有接她的话。

    然而辽国公主却是看向她,叹了口气,方道:“我算是明白了,兜兜转转,我又回到了原地,然而皇上却是老了,可我还年轻,并不想死。”

    这话可就大逆不道了,宋青宛目光淡淡的瞥了她一眼,有点警告意味。

    辽国公主却当没有看到,接着说道:“太子妃有太子的疼爱,自是不懂我的心情,以前我也看不透,觉得自己不可一世,能得到天下之主的宠爱,是多么的荣幸,可是这一切都只是幻影,这宫中的生活什么也没有给我留下,唯练就了我这颗破碎的心。”

    “有时候真的好羡慕你跟太子的感情,两人生死与共,不曾有二心,便是眼下危急之时,太子也是以你的安危为首,这世上恐怕也只有太子这个男人才是有情有义的,当真是难得。”

    辽国公主三句两句离不开完颜玉,这令宋青宛有点吃醋,瞧着是表扬完颜玉,可是却令宋青宛高兴不起来。

    “娘娘还是别说了,你可是皇上的妃子,怎能谈别的男人,娘娘不懂规矩,我可是懂的。”

    宋青宛制止辽国公主再说下去,辽国公主这心态,若不是梁帝念着她的好,会在这危难之时还把她带出宫来不成?

    “娘娘也别说这样不中听的话,皇上对你的爱是真的,不然怎么会把你带出来,在这危难之时何不把你留在宫中,多了一个拖累。”

    辽国公主听到宋青宛这话,苦笑一声,“你怕是不知道,他把我带出来也是为了他自己,国师把丹药交予我,这便是我的保命手段,他救我出来,也只为了丹药而已。”

    这下宋青宛无话可说了,梁帝吃丹药到了这地步也没有谁了,再跟辽国公主废话就是自寻烦恼,宋青宛不说话了,辽国公主也噤了声。

    宋青宛靠坐在主榻上,接着看书。

    到了晌午,有兵卫过来请辽国公主出副营帐,原来是兵卫们已经把梁帝和辽国公主的营帐扎好了。

    辽国公主面色却有些不好看,她虽然跟太子妃有过节,但她宁愿呆在太子妃的营帐里也不愿意住在梁帝的营帐里头。

    可是这话她不敢说,如今她的生死还得依仗在梁帝的身上。

    辽国公主走了,宋青宛就轻松了,立即叫人把先前辽国公主坐过的榻几换了出去。

    刚把副营帐收拾好,完颜玉就走了进来,看到宋青宛,便把她揽入怀中往内室里推。

    “陪我睡一会,昨个儿一夜未睡,有些犯困。”

    宋青宛无奈的跟着他进了内室里头。

    梁帝这一住又是好几日,转年到了除夕之夜。

    过了除夕后,初四那日早上,宋青宛为完颜玉穿上衣裳,天未亮,完颜玉便被文祥和忽鲁请命去处理公务,这除夕过后,完颜玉悠闲了三日,第四日便要忙碌起来了。

    主帐内只有君臣三人,文祥和忽鲁两人跪于中央,完颜玉坐在主座上,见状立即起身,上前把两人扶起。

    “先生快起,先生的提议我必会考虑。”

    文祥却是不起,坚决的说道:“主上,不能再犹豫了,已经过去多日,荣王还不知道下落,乘此之机,逼皇上写下旨意,玉家军寻回荣王,并与荣王配合出京召回汴州一万精卫。”

    “若主上不能狠心,便由臣去做吧,若是臣的一条性命能换回来主上的十年安康,便已是足够。”

    完颜玉听后,胸口翻涌,难下决断。

 第453章宋青宛撒骄

    文祥要逼他写下圣旨,帮他赶走徒单氏,处置了犯上作乱的人后,答应他带着一家人回封地,太子之位易主给荣王,从此岭南藩地与梁国分廷而冶,十年内互不侵犯。

    毕竟是完颜玉的哥哥,想起自个小的时候,不知事之时,他留下了他,悉心把他养大,他怎么做出这样的事来?

    这么多年以来,完颜玉对这个不是没有恨意的,可是想起若不是当年他把他养大,他早就死在狼群里头,哪还有今日。

    完颜玉没做声,见文祥和忽鲁固执,便也没有再强行把两人扶起,而是大步流星的走出了营帐,走之前留下一句:“且让我想想。”

    “主上,不能再犹豫不决了,您已经想了好几日,再这样下去,只待荣王寻来,什么都晚了。”

    完颜玉没有做声,却是走了。

    主帐内安静无声,文祥看着完颜玉匆匆离去的背影,痛心疾首,他也跟着起了身。

    “瞧着这事不能再这样折腾下去,待我去找娘娘商讨。”

    文祥说完刚要走,忽鲁却道:“可是先生不是说娘娘一戒妇人,怎能参与政务?”

    文祥一甩袖口,怒其不争的说道:“眼下也只有娘娘能劝动主上,在这个时候哪还能顾及这么多,倨我猜测,最多两日,荣王必会寻来。”

    忽鲁一听,心下一惊,也不再制止,跟着文祥出了主帐,直接往副营帐走去。

    宋青宛正在看书,听护卫报文祥和忽鲁来了,立即放下手中书,起了身。

    两人进来,砰的一声就跪下了,宋青宛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儿,请两人起身,两人却是不起。

    文祥把来龙去脉说了,宋青宛当真心情复杂,她甫一听文祥的计谋,内心一万只草泥马奔腾。

    原来这事儿还可以这么操作,文祥该早告诉她的,完颜玉能再次就藩于岭南,并与朝庭分廷而冶,十年来互不侵犯,岂不是天下掉了陷饼,这事儿必须得劝完颜玉同意,他不同意她不准,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宋青宛应了文祥的请求,两人终于放心的走了。

    夜里,宋青宛亲自做了饭食等着完颜玉过来休息时吃上宵夜。

    正是除夕过后,完颜玉手中的事务并不多,徒单氏那边也歇了战,他便早早的回了副营帐。

    宋青宛亲自为完颜玉倒了美酒,她给自己却倒了茶,免得一杯倒,正事没有干成。

    劝完颜玉喝下几杯酒下肚,完颜玉一时高兴,便上前把宋青宛揽入怀中,为她暖了暖她的手。

    这大冷天的,他是行军打仗惯了,没有什么,可是小女人却是受不住,特别是生下暖暖,月子没有坐好,身子最不能受凉。

    完颜玉温心的说道:“宛宛想不想回岭南去,那边虽是化外之地,冬季却是暖和,不像洛阳这边会下雪。”

    宋青宛靠着他的胸膛,立即点头,“那当然欢喜,我特别喜欢海,你真带我回岭南去?”

    “宛宛想去咱们便回去。”

    “那好,我且问你,你怎么不同意文先生的提议,我觉得文先生的提议并没有错,你与皇上是兄弟,正因为你顾念兄弟之情,你才应该提出就藩于岭南,十年互不侵犯,兄弟之间的感情也不至于鱼死网破,你说呢?”

    宋青宛就势说出来。

    完颜玉面色微微一暗,他没有接话,他何尝不想,可是分廷而冶,这岂不是要造反?

    “就藩于岭南是好,可是藩王与分廷而冶是不同的,我岂能说出这样的话来,我一向没有造反之心,只是想一家人平平安安的在一起。”

    “可是身为皇家人,一家人平平安安在一起便是很难,你若想一家人在一起,不再受分离之苦,便只有强势,你本无造反之心,那提出这样的建议也只不过是自保,若是你哥同意,证明他还视你为兄弟,若是不同意,恐怕待京城局势稳定,咱们一家人与先前有过之而无不及。”

    “你可是还要与我分离不成?还是想囚禁在这京师牢笼,做困兽之斗?”

    完颜玉犹豫不决。

    宋青宛接着说道:“你说好带我去岭南的,眼下就要食言了,你说的话我是一句也不信了。”

    宋青宛从他怀中起身,强行挣脱他,去了另一边的榻上,披上狐裘。

    完颜玉坐不住了,也跟着起身,来到宋青宛身边坐下,“你就这么倔强,宁愿披着狐裘,也不愿意在我怀中取暖,我喝了几杯酒,正全身热着,你为你暖一暖。”

    说着又要上前揽住她,宋青宛把他推开,“你不顾自己的安危便算了,小彤彤和暖暖怎么办?他们还小,先前你被关入天牢是个什么情形,若没有英王之乱,咱们恐怕不能团聚,此时天各一方,也有可能阴阳相隔,你可从想过?”

    “你若不敢做这事,由我来,若能用我一条性命,换来一家人的平安,我愿意。”

    宋青宛沉了脸,这么多年以来跟在完颜玉身边,宋青宛就不曾与他红过脸,一向都顺着他,从不插手他的政务,这一次她决定任性一回。

    宋青宛还要再说,完颜玉却痴痴的望着她,接着低低一笑,叹道:“你生起气来也是这般可爱,明明气极了我,偏要忍得这么辛苦。”

    “你还笑得出来。”宋青宛冷哼一声,背着他不作声了。

    完颜玉却像狗皮膏药似的粘了过来,从背后把她揽入怀中。

    “我听你的,今日便跟我哥好好谈谈,有些事虽然违背了我的原则,但是为了你和孩子,我还是愿意一试的,只是——”

    “没有只是,这事宜早不宜迟,我便是成了千古骂名的妖妃,也要逼你去做不可,你倒是同意我的话,可好?”宋青宛回身,抱住他的腰身,小脸在他的胸口噌了噌,噌得完颜玉心痒难耐。

    他扶着她的肩,无奈的应道:“好,我应了你,你别再生气了,你一生气,这个冬天便更加的冷了。”

    合着说她比天气还冷,宋青宛在他肩头咬了咬,惹来完颜玉一声笑,接着一个起身,便抱着她往内室而去。

 第454章逼迫梁帝下旨

    第二日天未亮,完颜玉便醒了,他一夜未合眼,看着臂弯里睡得正安稳的小女人,他思绪翻涌,接着轻手轻脚的起来,穿上衣裳便往外走去。

    出了副营帐,便看到文祥和忽鲁两人正站在那儿,也不知道站了有多久,完颜玉却是阴沉着一张脸,君臣三人心照不宣的进了主帐。

    主帐内,完颜玉坐在主座,底下两臣左右各一方,身前是热炉子和热茶,主帐内半晌没有声音,只有那炭火吧吧吧燃烧的声晌。

    完颜玉沉声说道:“你们倒是厉害,竟然说动了太子妃。”

    文祥没接话,忽鲁不敢接话。

    完颜玉在两人身上扫了一眼,“今日皇上与我共进早膳,我会把此事提提,你们且准备准备,晌午过后便出营,营救荣王。”

    文祥和忽鲁松了口气,脸上展了容颜,立即起身领命。

    早膳时分,完颜玉坐在当梁帝的对面,自从梁帝被完颜玉救出来后,两兄弟之间的感情好了不少,这么多年的僵持,到这个时候又似乎恢复到从前。

    喝下最后一杯茶,完颜玉还是把自己的提议说了出来。

    梁帝身后辽国公主正帮梁帝揉肩,听到这话,手微微一顿,接着按压下去,却是这个细微的动作还是引来梁帝的不满,他皱了眉头,沉声问道:“你是朕最小的弟弟,你一向对我忠心耿耿,不知这话可是你底下的文先生提起的还是弟弟自己的意思?”

    “臣弟从小由皇上养大,是兄也是父,以前孤身一人,一人一马无牵无挂,现在不同了,家里还有幼儿,身边还有妻子,臣弟只想带妻儿回封地,一家人团团圆圆过上安稳的日子。”

    “安稳的日子?身在皇家,岂能安稳?”梁帝沉着脸看向完颜玉,“遂不知你也会在这个时候对朕下手,朕是老了,没有你那精力,你有枕边妻与你同心,你比幸福,既然如此,便成全于你。”

    “至于荣王的事,你今日便出发吧,不能再有拖延。”

    完颜玉起身向梁帝跪下了,领了命起身,接着吩咐下人,呈上笔墨纸砚。

    梁帝面色一变,冷眼看他,“怎么,怕朕食言?”

    完颜玉立即跪下,“臣弟并无此意。”但那笔墨纸砚早有文祥准备妥当送到桌案前。

    梁帝看向桌案上的笔,心里很是不甘,先前还想着应付了这个弟弟,把自家儿子平安救回来再说,没想到这个不开窍的弟弟居然是来真的,居然硬逼着他写下圣旨。

    一向温驯的弟弟绝对想不出这样的办法,必是他底下那个幕僚起的心思,此人不除,后患无穷,梁帝在内心暗下决定,人却不得不执笔写下圣旨。

    完颜玉收起圣旨,立即起身,准备带兵出发营救荣王,梁帝算是落下心来,这些日子他是安稳的住在这儿,可荣王却落入徒单氏一族的手中,若再不救出来,恐有性命之忧。

    完颜玉来到主帐,文祥便讨要了圣旨细瞧,完颜玉的脸色有些不好,看向文祥就想起刚才自家的脸色,想起自己小时候的场景,那时他还只是一方之首,还不曾打入中原,可是便是这样,他身上所有的本事都是他哥哥教的,如今他却要反过来与他哥分廷而冶,瓜分他的江山,他知道他最看重这中原,岂容他瓜分?

    文祥看完,算是安下心来了,有了这道圣旨,便是他们以后的保命符,就算以后皇上还要对付寿王,也不能在明面上,只要不是明面上,文祥就不怕暗地里头来人,反正他自有手段保命便是。

    晌午饭没吃,完颜玉便被梁帝催着出去救人,由文祥在营中坐阵。

    京城大街之上空落落的,一个人也没有,只有偶尔跑来几队巡逻的兵卫,但很快就走了过去,洛阳街头的百姓全部躲回家中,连声音都不敢发出。

    完颜玉带着一支精兵,从街头一角冲出来,避过几队巡逻的兵卫,往徒单家府邸而去。

    如今的徒单氏一族由于家主损落,几房人开始窝里斗,连皇上都被赶跑,这天下之主正悬在当空,英王登基在即,几房人马开始各自讨好皇后与英王这对母子。

    倒是让完颜玉抓了个空子。

    到了徒单家府门外,高高的围墙上利用绳索,众护卫迅速的爬上围墙跳入府内,一溜烟的往地牢而去。

    荣王当初身边带的人马并不多,从幽州带回来的一万精兵全部留在了汴州,不曾招回京城,梁帝被软禁在宫内之时,荣王早已经被徒单家家主给抓了起来。

    到了地牢里,荣王半个身子浸泡在水中不能动弹,完颜玉出现,叔侄两人在这种情况下打了个照面。

    荣王冷哼一声,没有理会。

    完颜玉却招集下属把荣王从水牢里解救出来,此时的荣王已经瘦了好大一圈,眼神却依然凌厉,还是那一脸的傲骄,完颜玉真庆幸这徒单家留下了荣王一命,不然依着荣王的暴脾气,还真是性命不保了。

    把人救起来了,完颜玉叫人把荣王打晕,直接扛着他往外跑。

    大白日的救人,恐怕谁也没有想到,何况在宛如铁桶般的徒单家府邸内,自然巡逻的兵卫也放下了警惕。

    便是这小小的差别,才令完颜玉窜了这空子,就这么顺顺当当的把荣王给救了出来。

    到了街头,一行人正快速飞奔,准备出内城往外城北边而去之时,没想迎面碰上荆王的人马。

    如今的荆王主动臣服于英王,先前本就留在京城之中,此时成了英王手中的一把利刃,先前还有几次曾与完颜玉交过手,不过手段不过高明,并没有讨到好,反而在战力上,荆王对这个英勇善战的皇叔有些俱怕。

    两队兵马立即停住,荆王在前看向对面前边身子挺拔站着的完颜玉,还有他身后后头扛着的荣王,荆王一切都明白了,内心却是一惊,他皇叔到底有多厉害,居然直接从徒单府中把人救了出来,眼下却没有引来大乱,居然就这么轻松的逃出来,无人发觉?

    荆王在心里头捏了一把汗,眼下被他碰上,他该怎么处置为好?直接与他皇叔对上,他只有死路一条,就这么把人给放走,事后英王得知,他也讨不到好果子吃。

 第455章救出荣王

    荆王犹豫了一会,便抬手示意,身后的兵卫立即峰拥而上,与完颜玉这边动了手。

    完颜玉直接往荆王冲来,擒贼先擒王,完颜玉打架向来干脆,本就功夫了得,岂是养尊处优的荆王能比。

    转眼他就来到了荆王身后,大刀架在荆王的脖子之上,所有人都停了手,荆王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完颜玉带着人马而去,事后他摸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感觉自己从鬼门关走了一遭。

    荆王的队伍死的死伤的伤,身后的幕僚上前问道:“王爷,不如咱们也回府,权当此事不曾发生。”

    荆王却是摇头,“还回什么府,赶紧出城回藩地,不召不回京,这京城当真不是人呆的地方。”

    荆王一甩袖口,带着属下就往城门奔去。

    完颜玉是白日里救的荣王,但把荣王带出外城,却是夜里头,待他把人带到外城正要往北边的营地而来时,徒单家府上有人发现了荣王不见了的事,立即全城搜捕,完颜玉且战且退,终于逃出包围圈。

    到第二天天堪堪亮的时候,营地里有了晌动,有人敲响了鼓,宋青宛一夜未合眼,一听到声音,立即从副营帐里出来,就看到文祥和忽鲁从主帐中出来,脚步飞快的往前方而去。

    宋青宛一戒妇人,不宜在营地里走动,便在那儿等着,只要完颜玉回来,他是一定要回主帐的,所以她一定能看到他便是。

    等了没多会,果然完颜玉风尘仆仆的回来了,来到主帐外正要进去,像是心有灵犀似的回头一望,正好看到副营帐前边站着的宋青宛,两人隔空相望,宋青宛露出安心的笑来,完颜玉向她抬了手,示意她回帐内暖和去,待他处理完公务便会回来。

    宋青宛听话的进了营帐。

    梁帝得知消息,很快就来到了主帐中,看到瘦了一圈的儿子,心里那个难受。

    荣王披着狐裘,正在狼吞虎咽的吃着饭,一旁的完颜玉吩咐下人在隔壁帐中为荣王准备了热水,呆会荣王洗了热水澡,待一切收拾妥当后再议事。

    荣王收拾好后便回到主帐,梁帝坐在主位上,看向底下的儿子,开了口:“朕年事已高,昨日与你皇叔议事,你皇叔决定把太子之位禅让于你,那朕今日便落下口谕,立荣王为太子,封完颜玉于为寿王,来日时局稳定,再一并召告天下。”

    荣王面上一惊,看向完颜玉,见他依然淡定,荣王没有再说多话,两人领了命。

    梁帝亲手把兵符交到荣王手中,“由你皇叔今夜护送你出城,你带着兵符去汴州,召集精卫在李将军赶回京城之前解了京城燃眉之急。”

    荣王收下兵符,那兵符当初可是完颜玉的,完颜玉看着没有做声。

    荣王在帐中休息,待所有人都下去了,荣王忽然起了身,他乘人不注意,往副营帐去了。

    副营帐内,宋青宛坐在火炉旁看书,听到两声闷哼,宋青宛立即警觉的起了身,却看到荣王把营帐外的两位守兵给打晕在地,他匆匆进来。

    看到瘦了一圈的荣王,宋青宛原本要指责出来的狠话竟是说不出口,只能这样看着他走了进来。

    “你是不是要回岭南去了?”

    没想荣王一开口便问起了这话,宋青宛如是点头。

    完颜宏的心犹如刀割,在梁帝决定立他为太子的时候,他便知道,她要跟着他皇叔回岭南去。

    “你回岭南也好,以后再也没有人会拘着你了。”荣王这么说着,便在火炉旁边坐下,半晌没有出声。

    宋青宛给他添上热茶和温热的糕点,关切的劝道:“你多吃点,瞧你瘦的,这几月怕是受了不少的苦。”

    随着她关切的声音,荣王抬头看她,那一双淡灰色的眸子里有希翼的光茫,但很快又暗淡了下去。

    “你是愿意跟着他去的,对吗?”

    “我是你的婶子,自然跟着你皇叔去了,我听说你已经成了太子,以后我跟你皇叔可还要仰仗于你。”

    宋青宛本想再说两句,见荣王的气色很是不好,便也噤了声。

    “仰仗于我?若是以后我召你回京,你会回么?”

    “不会,我喜欢南方,那儿不冷。”宋青宛想也没想的答道。

    “那里可是化外之地,中原之士避之不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