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帝姬-第1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之道。
  福伯含笑道:“我想开了。”莫名的这句话出口鼻头一酸,干涩的眼中竟有湿意,低头吸气掩饰,再次道,“我想开了,这世上有公道。”
  奇奇怪怪的,林家子侄对视一眼,都带着担忧。
  福伯已经转身向外走去,走了几步又停下回头,道:“少爷,你们要记得,那个叫薛青的。”
  薛青?并不陌生啊,且不说都是长安府人,也是青霞先生的高徒,又以状元之身要换去青霞先生公道,林家子侄们点点头:“记得的,他很好。”
  福伯点头:“她很好。”转过身向外走去,犹自点头,“她很好,很好,我没想到她这么好。”抬袖子擦了擦眼角,佝偻的身形挺直走了出去。
  君不负臣,臣定不负君。
  晨光大亮,街上行人渐多,嘈杂也四起。
  “听说了吗?昨晚王相爷家出事了。”
  “一个太监上吊了,说的是当年先帝不是病死是被害的”
  “果然是被害吗?啊我什么都没说。”
  “快说说那太监说的什么?”
  街头巷尾酒楼茶肆也渐渐响起低低切切私语,低语人多成喧哗,上朝的官员们一路走来神情复杂,有阴沉有木然有眼神闪烁,从京城四面八方汇集到御街,向宫门而去,而两边六部衙门也比往日开门早,门外门内不时有官吏窥探低语。
  弑君啊。
  当初这种说法也有过,但很快就被压下,没想到十年后又出现了,且以这种骇人的方式。
  “宫里的医案已经封了,陈相爷王相爷半夜就进宫了。”
  “那又怎么样?医案记录而已。”
  “病这种事可说不清,不是旧疾,也可能是猛病啊,大夫如果能定人生死,那岂不是神仙。”
  伴着这议论,人群缓缓汇集到宫门前,忽的人群中有人噗通跪下来。
  这突然的动作吓了四周的人一跳,正是精神最紧张的时候。
  不待看清跪下的人是谁,那人已经高举起一本册子。
  “老奴为青霞先生喊冤,青霞先生因为查秦潭公弑君之罪,被秦潭公迫害跳楼而亡。”
  “我有证!我有青霞先生查记的证据!”
  嗬!
  四周顿时空出一片,将跪地的老仆展露与人前。
  青霞先生之死,原来,也是因为,这件事啊!
  晨光散去,霞光一瞬间照在宫门上,宫门大开刺目。
  开始了,且这一次来势汹汹啊,宫门前密密麻麻的官员们矗立。


第十五章 明暗
  秋日的京城浓绿中夹杂着灿艳比春夏还要绚烂,正午时分一群士子沿街而行一面走一面说话,但街边的人也只是看一眼就收回视线,没有像以往那般围着指点。
  金殿传胪跨马游街之后,新科已经过去,大家的新鲜也过去了,更何况京城里如今有更新鲜的事。
  “医案上确认是这样记载吗?先帝没有病?”
  “秦潭公提请太医院会诊医案”
  “结果呢?”
  “结果当然是有的说因病有的说不是病的”
  “那青霞先生的证据”
  “这个不太清楚,据说记载了很多人证,朝廷已经派人去寻找上面提到的人了。”
  “原来青霞先生是因为这个死的啊”
  街边酒楼茶肆到处都是低声议论,又一阵急促的马蹄响,街上的人群慌乱的躲避,一队黑衣佩刀人马沉脸疾驰而过,分开的人群再次聚拢,对着疾驰的人马指指点点。
  “是刑部的”
  “宋元这几日又忙了”
  行进的士子们迈进了一间会馆,将街上的喧嚣抛在身后,迎面而来的则是另一种喧嚣。
  “朝考的日子定了,这次是真定了”
  “也不过是走个过场,以前是,现在更是”
  “都在关注这件事,无心理会咱们”
  新科进士之后便是分配为官,按理是当月就要进行,结果先是薛青在金殿举告秦潭公,为了避免再出问题朝考推迟,好容易薛状元安抚下来开始正常交游,朝考准备,结果又有人吊死在王相爷家告秦潭公,再然后青霞先生之死也被指出是因为查罪秦潭公朝廷又乱了。
  “诸位,诸位,薛状元来了。”
  嘈杂中响起一声喊,会馆里坐着的人们顿时安静,一个少年迈进来,正是薛青,诸人起身施礼厅内再次嘈杂。
  薛青一一还礼,扬声道:“我已经问清了,吏部朝考安排在三日后,确定不会有误。”
  虽然已经有多多少少的消息得知,但从薛青口中说出后,大家心落定,奇怪,论家世论消息来源论年纪,这少年可都比不得他们中很多人呢。
  所以是有才者让人折服。
  “大家好好歇息。”厅内的少年接着说道,神情平静眼神清明,“不要被其他的事纷扰,考个好成绩好名次。”
  朝考这个嘛基本是不会与殿试名次有太大差别,就是走个过场,当然这种吉言没必要不接受,不过所谓其他的事
  “薛状元,当时你在殿上指罪秦潭公的时候说没有证据但你知道。”一个士子站起来道,“青霞先生真是因为查秦潭公弑君被害的吗?”
  这话问的真是赤裸裸,无疑是要薛青表态认不认秦潭公弑君,大堂里安静下来,视线看向薛青,有不少人皱眉。
  “这件事还是不要说了。”一个年长的士子道,“薛状元可以轻松些,翰林院是必然要入的。”岔开话题。
  薛青是状元不论考的如何都是要进翰林院的,直接成为六品观政,前程无忧,虽然在金殿上得罪秦潭公,读书人金贵又是为师尊请命,再加上王相爷陈相爷等人文官必然相护,秦潭公也不能坏了他的前程,但弑君的罪名可就不一样了,将来罪名不成立,秦潭公可以直接治薛青污蔑以及辱君大罪,那可没人能保他了,前程就完了。
  虽然一开始对这君子试出身的薛青多有不满质疑,会试后醉仙楼一人做九篇文足以让大家折服了,那是实打实的才学,无可否认质疑,再加上金殿上舍弃前程为先生求公道,这样一个有才有德的年轻人,还是希望他能前程远大。
  厅内诸人都领会到这个意思,最初问话的那位也不再开口,薛青倒是一笑,道:“我这些天没有准备考试,不瞒大家说也是在忙秦潭公弑君罪控的事。”
  竟然要主动说,有士子忍不住再次开口唤了声薛少爷试图制止。
  薛青摆手,道:“我怎会在意这个,如果无公道,要前程何用,我的确知道青霞先生是在查秦潭公的事,但具体查什么并不知道,先生也从不跟我谈起,但福伯是跟随先生几十年的老仆,这件事他既然说了,我一定要查问清楚的。”
  诸人点点头,这种想法是情理之中,可以理解的。
  薛青对他们拱手:“得知朝考日期特来告之大家,我还有些事要忙就先去了。”
  诸生们道谢起身施礼,目送薛青离开,看着那少年骑马急匆匆而去,神情感叹,原本少年状元该是轻松风光无限,这薛青偏偏如此辛苦又前途未卜。
  “天将降大任也。”一个进士沉声道,“能与此等俊才同科,是我等之幸。”
  会馆里诸生应和点头,再次响起热闹的议论。
  细长润糯的酒水倾倒在杯子里,荡漾清香扑鼻。
  薛青嗅了嗅,有一只手伸来将酒杯端走。
  四褐先生将酒一饮而尽,背手俯瞰躺在摇椅上的少年,少年穿着家常青袍,不系腰带,松松垮垮,翘着腿,脚上挂着半边鞋子晃晃悠悠
  “啧啧啧。”四褐先生咂嘴,“奔劳的辛苦的不易的令人敬佩的薛状元啊。”
  薛青半眯着眼伸手重新又倒了杯酒,懒洋洋道:“先生你怎么回来了,不是让你盯着外边吗?”
  四褐先生恼怒道:“晚上让我去窥探,白天让我盯着人马动静,还让不让人歇息了?就是骡子也不能这么用吧?”
  薛青道:“先生啊,现在不正赶上紧要关头。”
  四褐先生围着摇椅转了一圈,看到散落在一旁小桌子上的画本,顿时羞恼:“说过多少次了不许乱翻我的书。”抓起挥动敲打薛青的头,“紧要关头?你怎么闲着?”
  薛青抬手护着头,道:“我这不是准备着呢嘛!”
  四褐先生一怔道:“准备着什么?”
  薛青道:“准备着当皇帝或者跑路。”
  屋子里竹椅嘎吱响,薛青被拎起来扔到一边,四褐先生一脸恼怒的坐在椅子上。
  薛青将手摊在他眼前。
  “我没说错啊,我该做的都做了,先生你扳着手指算一算,我做了多少事了。”
  “让我读书我读书了,让我科举我科举了,让我去地宫我去了,让我进京我进京了,让会试闹事也闹了。”
  “现在他们要的都有了,那接下来的事就是他们的了。”
  让她做的她都做了,不让她做的她做了也不少了,四褐先生皱眉道:“跑路是怎么回事?”
  薛青道:“当皇帝断人财路这种事当然危险了,人肯定要舍命相搏,有赢有输,赢了当皇帝,输了难道等死啊,当然是跑啊。”
  四褐先生从摇椅上起来,抬手打她的头:“断人财路,断人财路,那是你的路,你的路,你还跑,跑,还不舍命相搏。”
  薛青抱头避让,道:“舍啊舍啊,所以让先生你在外边好好盯着,免得一个不小心咱们两个就丢了性命,你可快去吧,这明里暗里不知道多少动作了图穷匕见了就要。”
  那倒也是,现在看起来还在扯皮对质,其实私下都开始收网了,四褐先生甩袖向外走去,又回过神回头瞪眼道:“丢性命也是你丢,管我什么事。”
  薛青道:“先生可知道师生是九族外的第十族,也是会被株连的。”
  四褐先生没有瞪眼反而乐了:“我现在不是你先生了啊,我们是合作。”
  薛青含笑道:“合作啊,那就是同党了。”伸出手,“同甘共苦同甘共苦啊。”
  四褐先生呸了声甩袖走了出去。
  薛青摇摇头,再次躺回摇椅上,斟酒,眯眼,慢饮,现在的确是不需要她做什么了啊,想来陈盛他们也不希望她再做什么。
  难得偷个闲。
  要不要去醉仙楼听个曲儿看个跳舞?薛青顺手将桌子上扔着的画本拿过来盖在脸上,睡去。
  这几日的朝会持续的时间很长,但小皇帝并没能像以前那样睡觉,因为吵闹实在是太凶了,他只能看着朝堂,朝堂上多了陌生的面孔,但不像那一次有很多年轻人,几乎都是年长的,而且他们说的事也是十年前的,那时候他还没出生呢,更听不懂了。
  小皇帝在龙椅上扭动,反正他们吵的很认真也没有人注意自己,而且秦潭公王相爷陈盛他们也不在,身边的太监也似乎心事重重没有喝止他。
  不知道他们愁的是什么,都过去那么多年的事,小皇帝将腿轻轻的晃动。
  陈盛揣着手迈进一间值房。
  “王相爷啊,有件事要麻烦你了。”他说道。
  王烈阳的屋子里坐着七八人,神情惊讶的看着走进来的陈盛,两个相爷只在朝堂上相见,私下从不见的,这间屋子陈盛这是第一次进来吧。
  王烈阳摆摆手,诸人退了出去,门被从外带上。
  “文长啊,都过去这么多年的事了,你真要再拿出来吗?”王烈阳先开口道。
  陈盛在他一旁坐下,道:“都过去这么多年了,也是该拿出来的时候了。”轻叹一口气,“思霖兄,我们都老了,等不得了。”
  王烈阳手扶着几案轻轻的敲了敲,道:“你到底为了什么?”
  陈盛道:“当然是为了先帝。”
  王烈阳笑了笑,道:“先前怎么不为了先帝?”
  陈盛道:“先前也是为了先帝,为了江山社稷皇道正统,如今皇道已稳,是时候清正了。”又笑了笑,“思霖兄,此时天时地利人和,错过了,就没有机会了。”
  王烈阳审视他一刻,斟茶,道:“你要调动多少兵马?”
  陈盛道:“兵马调动多少你说了算,我请你帮忙的是,压下秦潭公的人马调动,外边你帮我稳住,内里我不用你出面。”
  王烈阳将茶推过来,轻叹一口气,道:“怕是要乱啊。”
  陈盛道:“乱一时总好过乱一世。”接过茶没有丝毫的迟疑一饮而尽,神情又微微一怔,“这还是当年先帝最喜欢的茶。”
  王烈阳道:“是啊,先帝招待以及赠人的都是自己喜欢的,其实一开始我还喝不惯,喝多了就戒不掉了。”
  陈盛默然饮茶似乎追忆。
  王烈阳看向他,道:“陈盛,你是真确信先帝先后帝姬都是他做的吗?”
  陈盛抬头看着他,道:“是,我相信,毫不怀疑。”
  王烈阳点点头,道:“好,我等着看你的证据。”
  陈盛放下茶杯点点头转身走了出去。
  在外等候的诸人涌入。
  “相爷,真要帮他?”一人低声问道,“现在相爷您至关重要,您帮谁,谁就会占据上风啊。”
  王烈阳道:“坐山观虎斗,现在不太合适了,陈盛是铁了心,而且这几年竟然弄到了这么多人证物证,他们两个必须分出一个胜负一个去留了。”
  屋中几人皱眉:“陈盛留在朝堂,与咱们来说似乎没什么可喜的。”一山不容二虎,还是个文臣。
  王烈阳斟茶,看着清冽的茶水,道:“朝臣嘛咱们喜不喜的有什么。”抬头看诸人,“皇帝不喜就好。”
  皇帝不喜。
  先帝是皇帝的亲父,秦潭公是皇帝的亲舅,太后是秦潭公的亲妹,秦潭公被定罪弑君,皇帝当为父亲报仇,但皇帝就会因此感激陈盛吗?
  那可不一定。
  所以除掉了秦潭公,陈盛在朝堂暂时会得名得利,但并不会长远,随着小皇帝一天天长大。
  诸人对视一眼明白了,脸上浮现笑意。
  “相爷,王相爷还是不肯出力。”
  走在皇宫的甬路上,石庆堂跟上低声道。
  “如果告诉他帝姬尚在,或许会让他义无反顾吧。”
  陈盛揣着手看向前方摇头:“的确会让他义无反顾,反到秦潭公那边去,因为这对他就没有了利益,如果他真是为先帝清正的人,哪里还用我现在去求他,这么多证据摆出来了,他依旧无动于衷。”
  石庆堂叹口气,又肃容道:“我们也并不指望他出力,不作怪作对就好。”
  陈盛点头道:“告诉方奇,兵马人手可以调动了。”
  石庆堂应声是,停步落后,然后向另一个方向而去。
  皇城奔走的人影越来越多,京城向外四面八方驶出的人马也越来越多,如同织网一般在无边无际的天空下扩散。
  遥远的晴空下,中秋的西北金黄一片。
  金黄之中有寒光如流星般划过,那是一只接一只的羽箭,带着破空的呼啸扎入靶子的红心中。
  “郭子安!全中!”
  有粗狂嘶哑的声音响起,旋即四周呼喝声一片。
  在靶子的另一方,有黑马疾驰而来,临近,勒马,铠甲下露出少年黑红的脸膛,脸膛上散开笑意,将手中的重弩举起。


第十六章 动乱
  马匹越过靶子汇入后方的兵士中,郭子安跳下马,马儿悠然而去。
  “子安,越来越厉害了。”其他的兵士们笑道,抬手。
  郭子安亦是抬手或者与他们的手相碰,或者任凭他们的手落在肩头。
  “看着年纪小,白净,原来这么能吃苦。”有年长的兵士道,“还有真本事。”
  郭子安将盔帽摘下,弩弓背在身后,道:“有没有真本事可不能看年纪。”甚至不能看是男女。
  这边说笑,远处有兵士扬手高喊郭子安。
  “你的家信。”
  郭子安离开疾步向那边而去,看着少年大步走开,这边的兵士们笑着打趣。
  “到底年纪小,家信真是频繁。”
  其实已经有些时候没有收到家信了,郭子安拎着布包走到校场的外,坐在一块石头上打开,包裹里很简单几件冬衣,另有几本兵书。
  郭子安左右看了看,拿起兵书翻看,很快挑出一本其上不显眼的地方印着一小篆,他小手指翘起略长的指甲在封面底端轻轻一划,打开捏出一张薄窄条子,扫过一眼吐口气,将纸条在手中团成一团扔进嘴里,如同嚼着草根一样,一面看向前方无边的阔野。
  长安府的知知堂说,自己一家和小叔一家都未归,子谦也断了消息。
  京城的知知堂说,大伯一家至今未到京城。
  中了状元,为了举办婚事大肆操办,对于世人来说也是可以理解的,更何况郭二老爷郭三老爷都是嗜玩乐的人,趁着郭怀春不在以及允许,借机游玩不归,长安府的民众也不为奇。
  郭子安将口中嚼烂的纸团吐出来,他当然知道这有问题,因为婚事是绝对不会发生的,这一点郭怀春是知道的,这分明是举家逃走了。
  京城那边的消息是路上郭大夫人染了风寒,不得不停下休养寻医问药,渐渐的也不知道哪里去了。
  郭子安随手揪起一根草放进嘴里继续嚼,发生的事太多了,青霞先生死了,她中状元了,她指秦潭公害青霞先生了,有太监吊死指罪秦潭公弑君了。。。。。。
  “郭子安。”
  有脚步声在后传来,同时有人搭上他的肩头。
  “别吃草了。”那兵丁道,又低头看郭子安手里的兵书,“你会读书识字,这次可是有好机会了,快走,上边有调令了。”
  调令吗?郭子安将草根吐出来,兵书扔进包袱里一跃而起。
  营地里兵马已经乱动,兵士们不断的跑过,马儿嘶鸣,郭子安迈进一间营房,内里七八个将官散立,正听正中一红脸大将说话。
  郭子安的身份与他们的兵服截然不同,表示身份地位也不同,但郭子安没有拘束,将官们也没有呵斥,红脸大将还笑起来。
  “子安,收拾收拾,跟我去京城。”他道。
  郭子安施礼:“武将军。”起身道,“我们镇远军都去吗?”
  旁边的将官含笑道:“当然不是,只分两营增补京营。”
  另一个将官道:“特意带你去,听说你妹夫中了状元,你可以去京城见一见了,喝上一杯喜酒。”
  郭子安迟疑一下道:“那其余的两营去哪里?”
  武将军道:“去增补黄沙道京营。”
  虽然皇后和帝姬灵柩已经迁入皇陵,但黄沙道的驻军还未撤,不过想来用不了多久了。
  郭子安道:“将军,我想去黄沙道那边。”
  屋中的人都有些意外的看着他。
  “子安啊,你在这里历练半年多了,差不多了。”一个将官道,“郭大将军的子侄,本就不用质疑。”
  郭子安施礼道谢,道:“我还是想多在营兵呆一段,多学些,将来说起来也更有底气。”
  将官们对视一眼,武将军笑了,摆手道:“好,你既然有这个心思更好,去黄沙道吧。”
  郭子安站直身子应声是,转身退了出去。
  “竟然不想去京城吗?郭大将军真要侄子这样历练?”一个将官道。
  武将军道:“这样也好,在底层多历练,将来直接调任升职更方便。”摆手此事不再提,“大家去准备,今次调令非常急,不可耽搁。”
  将官们齐声应是,转身散去,有一个要走又停下,上前一步低声道:“大人,怎么突然要调动了?”
  这是自己人,武将军沉吟一刻,道:“京城有事了。”
  连边军都开始调动,可见事情不小,将官肃然,那是要出大事了。
  兵马疾驰向不同的方向,白日里奔腾如河,夜晚火把照耀绵延如蛇。
  急促的脚步声在宫内响起,暮色中引路的宫女太监挑着灯笼,这边秦潭公的值房里也点亮了灯火。
  “哥哥。”
  秦太后径直疾步而入,值房里的官员们低头施礼,秦潭公亦是起身,待官员们退出去,秦潭公才再次坐下。
  “哥哥,怎么回事?怎么那些旧事又被翻出来了?”秦太后急急道。
  秦潭公道:“当然是到时候了,他们不是一直准备要翻出来,不奇怪。”
  那倒也是。。。不是,秦太后急道:“我是说现在闹成这样怎么办?这一次他们是铁了心要动手了。”
  秦潭公将几案上的一本文册拿起来翻了翻,道:“没想到他们真找到不少证人,挺好的,省的咱们费力气。”念着其上的名字,“。。。我以为这些家伙都死了。。。。嗯还有这个小子,当年贪生怕死,如今竟然也敢出来作证。。。”又道,“这个,我都不知道他当时也在场?”神情几分追忆,“是了,当时我受伤也不轻,离开时应该有血滴落,这人应该看到了。。。。嗯,我记得当时是有个人影晃过,不过后来他不说话,我也没有理会。”
  看秦潭公竟然饶有兴趣的追忆过往,秦太后跺脚喊哥哥:“都什么时候了啊,哥哥不急吗?”
  秦潭公道:“不急啊,等的就是这时候啊,当时他们不说话,我就放过他们,既然现在他们要说话。”将手中的文册啪的拍在桌子上,灯下儒雅的脸上一丝浅笑,“那他们可以去死了。”
  。。。。。
  。。。。。
  入夜的一座小城中,一辆马车由十几人护送在安静的街道上行驶,他们的方向是城门,就在要拐向大街的时候,前方的巷子口陡然弹出一道绳索,火把照耀下闪着寒光。。。。。
  “什么人!”
  “小心绊马索!”
  疾驰的人马已经看到,急急的呼喝同时勒马,巷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