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帝姬-第2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众人急急的向外奔去。
  暮色降临,黄沙道城四面城门紧闭只有送信的官兵驶出,城外官兵遍布,城内也到处都在搜捕,灯火通明混乱喧嚣整个城都恍若燃烧。
  这边官兵所住的地方也脚步纷乱,大多数披挂着急急的往外走,也有一个兵丁往内里去。
  “郭子安。”他喊道,推开一扇房门,“别睡了,所有人都要去巡查咿?”
  昏昏室内空无一人。
  这兵丁伸手挠了挠头。
  “已经去了吗?”
  夜色里来回奔腾不知几次的马蹄声渐渐远去,荒野上恢复了安静,散落的白骨闪烁着青色的光,一只手从地下探出,人像虫子一般爬了出来,就像与这沙土混为一体,出现的没有丝毫的突兀。
  匍匐在地上的人看向皇后陵的方向,那里火把明亮如银河,这边没有任何遮挡一眼就能看遍的荒野对于官兵来说不是重点,他们的重点在坍塌发生的皇后陵。
  人影忽的又如鱼一般向沙土中一扎,伴着哗啦声将一个人从中拉了出来,夜色里有压低的咳嗽声,只两三下便消失了。
  郭子安用手捂住嘴堵住了声音,露在沙土外的胸膛剧烈的起伏。
  “多谢。”他哑声道。
  先前锁链跌落的时候黄居在上边拉住将他拽出来,当时脚下烈火已经熊熊燃烧,出来后黄居带着他奔走然后扑进了沙土,明明看起来平坦坚硬的沙土下竟然有坑洞,二人潜藏躲过了官兵的搜查。
  黄居没有说话,郭子安也不再说话平息一刻深吸一口气,双手一撑从坑洞中跳出来。
  “我走了。”他道,不是离开而是向那边灯火明亮的皇后陵。
  黄居道:“你现在也可能被怀疑了。”
  郭子安跟他不一样,有同伴有上官,这种时候整个黄沙道的兵马都被调动,少他一个会被发现的。
  现在应该是躲起来或者离开这里。
  郭子安摇头:“现在我只是可能被怀疑,就算把我抓起来,也只是怀疑,这是我一个人的事,但如果我就这样消失了,那就坐实了我有问题,而且那也就不是我一个人的事了。”
  回头冲黄居挑眉。
  “你就放心的躲着吧,我不会出卖你的。”
  黄居神情木然,不觉得这话可笑也不觉得温馨,没有再说话,看着郭子安向皇后陵疾奔,就像投火的飞蛾。
  无数的文书也如同飞蛾般扑向京城。
  “这件事瞒不住了。”陈盛道,看着桌上散落的文书,说的都是一件事。
  宋元窃国,真帝姬蒙难在民间,这句话在各地如雨后春笋冒出来。
  民心惊乱。


第九十五章 明察
  薛青这个名字停留在秦潭公被抓宝璋走上朝堂的那一刻。
  民间熟知的诗词神童,青霞先生弟子,三元及第状元郎的身份也停留在那一刻。
  宋元以亲女代替宝璋帝姬以迷惑秦贼,这是在昭告天下秦潭公谋逆大罪宝璋帝姬归朝时提及的一句话,没有名字,但从此让薛青这个名字成为幻象。
  既然是幻象就该消失。
  后来这个宋元的女儿突然在宫门前反叛逃匿,喊出那句自己是真帝姬的话也只在文武百官中,对于民众们来说,一句逆贼就足矣解释了。
  至于为什么是逆贼,怎么成为的逆贼,这些都不需要多说,也不能说,越说多越麻烦。
  “她一个人,又被兵马追捕,她根本不可能说,更不可能说的天下人都听到。”陈盛道。
  然后抓住她,这件事就解决了,从此不会再提及。
  但现在陈盛翻看着桌上的文书,有人伸手抓起一把。
  “告示,都是随着官府张贴散发缉捕告示时夹杂其中。”宋元说道,翻看着这些各地上报的描述,“不同的地方,时间先后都差不多”
  他将手中的文书重重的摔回桌子上。
  “这根本就不是一个人能做到的!”
  一个官员补充道:“黄沙道城皇后陵还塌了。”
  虽然去年皇后陵塌陷对外说是皇后娘娘显灵,其实真实原因朝廷的官员都知道,那是秦潭公为了寻找玉玺炸开的。
  没有神迹,只有人为。
  “那边查的怎么样?”宋元道。
  “已经派人去了还没有新消息传来。”一个官员回禀,“目前的消息最大的嫌疑是一个小女孩,叫小容。”
  小容?陈盛还记得这个名字,皱眉抬头看过来:“她做了什么?”
  “她其实也没做什么,就是在皇后陵塌的时候跑出来哭,然后民众们就都说皇后娘娘显灵,然后就说是皇后娘娘哭,因为宋元窃国,真帝姬在民间蒙难”最后这句话越说声音越小,官员最终无声,看了眼宋元。
  宋元神情木然,没有恼怒,只道:“杀了她。”
  “官兵抓她了,当地民众有些骚乱。”官员低声道,“所以暂时看管了起来。”
  陈盛道:“皇后陵塌陷这个小容还是做不到的,她就是个”摇摇头,“小骗子。”
  当初皇后陵塌陷她也玩了这个把戏,而且自己还默许以及引导了。
  当初的因,今日的果。
  “我们一直认为薛青只是一个人,没想到原来不止她一个人,能紧随着官府做出这些事,可不是平民百姓能做到的。”宋元道,视线扫过在场的官员,“朝廷里有她的同党,人数应该还不少。”
  被宋元的视线扫过,在场的官员们些许不安。
  “不应该啊,她还没有进入朝廷呢,哪来的同党。”
  “下官认为王相爷极有可能参与其中。”
  大家纷纷开口询问猜测自证。
  “她当然不会是一个人,从她在宫门说出那句话以后,她就不是一个人了。”宋婴说道,手中批阅奏章,并没有因为宋元陈盛的话而停下。
  宋婴不是先前未成年的小皇帝,作为帝姬储君,国事断断决都送到她的面前。
  “臣会严查,将这些人找出来。”宋元道。
  陈盛道:“殿下要不要下诏解释,平复这个谣言。”
  宋婴道:“不需要。”停下笔看向陈盛,明亮的宫灯下神情平静,“孤为此而出来解释,才是荒唐可笑,只要这个人不在了,事情就结束了。”
  陈盛垂目,道:“可是谣言”
  宋婴打断他:“孤不在意谣言,也不惧谣言。”
  说这话站起身来,旁边侍立的太监忙捧茶递来,宋婴接过,看着陈盛宋元。
  “孤知道朝中诸如王相爷之类对于目前的谣言乐见其成,还会推波助澜,但那又如何?就算将来谣言散布,孤又有何惧?他们想要的,在孤掌握之中,既然在掌控之中,都是小事,无须在意。”
  目前来说王烈阳等很多官员想要的是借助真假帝姬这件事弄权,但薛青要的已经不是权,而是天。
  “天不容她。”宋婴道,将茶一饮而尽,重新坐回去拿起了奏章。
  宋元应声是:“她这是自己告诉天下人她谋逆叛乱,自作孽不可活。”
  陈盛要说什么最终俯身应声是。
  沉寂许久的京城夜市随着春日的到来复苏,酒楼茶肆营业,街上的民众也不再脚步匆匆,河中的划过的船上还有丝竹歌弦回荡。
  但春夜的悠闲喜乐又被马蹄脚步声打破。
  一队官兵疾驰而过,并没有向以往出了城门,而是撞开了一户家宅。
  “你们干什么?”
  “刑部搜查”
  “大胆,我家老爷是”
  “让开”
  这宅院位于偏僻的巷子,但嘈杂尖叫混乱还是传到了大街上,引来民众忐忑不安的围观和议论。
  “这是太常寺方大人家啊。”
  “怎么突然就被抄家了?”
  “是抓秦潭公余孽吧?”
  “不应该啊,方大人可跟秦潭公没什么来往的”
  “大概是因为方大人喜好宴乐荒废政务吧。”
  “得了吧,勤政的会被抓,荒废政务的什么时候被抓过?”
  “我倒是听说”
  人群中响起一个声音,旋即又压低听不清了站在人后的一个年轻人神情凝重迈步要上前听,肩头被人按住,他一惊回头。
  张莲塘对他不动声色的摇摇头。
  年轻人哈了声,抬手拍他的胳膊:“莲塘少爷,好久不见。”
  张莲塘对他笑着点头:“最近太忙了。”
  年轻人道:“这京城就我们几个同科同乡了,我听说春阳少爷也回去了?”
  二人一边说一边向另一边走去,似乎要避开这边的喧闹,免得听不清对方的话,人群中有视线看过来
  “是啊,我听我父亲说,柳老太爷身子不太好。”张莲塘说道,“你最近怎么样?忙吗?”
  年轻人道:“说忙也不忙,说闲也不闲,那些文史资料整理起来好累人。”又压低声音,“无聊的很。”
  张莲塘也压低声音:“都这样,熬吧,熬几年外放出去就好了。”
  两人凑近,不知道说了什么,发出低笑说上官的坏话吧,刚入官场的年轻人,这才多久就熬不住了?人群中的视线闪过不屑那边两个年轻人已经分开。
  “我们找个地方喝一杯?”
  “这么晚了,改天吧,多叫几人一起。”
  寒暄几句两个年轻人便告辞了,此时此刻都要急着去打探这边为什么抄家吧,虽然是同乡同科,但官职衙门不同来往结交的人脉也不同了,两个年轻官员的身影溶入大街上,人群中的视线也收回不再理会。
  “最近大家不要再聚会,也不要再与其他人谈论此事。”
  张莲塘关上屋门,看着面前几人低声道。
  “出什么事了?”楚明辉道。
  “朝廷怀疑有同党了。”张莲塘低声道,“适才抄了一个官员的家。”
  “这一点早有预料。”张双桐打个哈欠道,“朝廷又不傻,肯定知道不是她一个人能做到的。”
  楚明辉等人也都点头,神情紧张又几分兴奋。
  “我们不怕的。”他们低声说道,“就等着这一天了。”
  “再说,这又有什么可怕的?”张双桐的声音再次响起,“这可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不是见不得人的事吗?大家看向他。
  张双桐道,“我们不是在质问皇权,而恰恰是在维护皇权,天子血脉真假不容有误,这有什么说不得的?凭什么不让说?他宋元要堵住天下之口,他以为他是谁?”
  陈盛走出值房略有些疲惫的揉着肩头,一面回头看去,隔着重重房屋并不能看到皇宫内里,但他知道皇宫内的灯火还在亮着。
  这个时候的宋婴还在看奏章。
  自从重回皇宫,不管是面对秦潭公承认谋逆,还是面对薛青这个突发意外,她都一直很冷静,她只专注的做一件事,那就是宝璋帝姬。
  与宝璋帝姬来说,论罪秦潭公,官员们意图弄权,薛青反叛都不过是一个帝王遇到的国事而已。
  帝王处理国事,理所当然。
  这孩子的性情跟她父皇一样,陈盛有些追忆过往的怅然,走出门大街上很安静,远处的夜色里却隐隐有嘈杂闪过。
  这么晚了是什么?京城最近很安稳
  “京城没有安稳。”有声音传来。
  陈盛收回视线看向自己的马车,马车边有人走过来,施礼:“老师。”
  不用看清身影,听着声音陈盛就认出来了。
  “满子。”陈盛道,“你怎么还没回去?”
  正是他的弟子曲白曲满子。
  曲白伸手来搀扶,陈盛也自然而然的将胳膊交给他。
  “老师,那些官员被刑部抄家是因为什么?”曲白没有迈步而是问道。
  刑部?抄家?陈盛微微皱眉,知道是什么事了。
  “是因为真假帝姬的事吗?”曲白接着问道。
  陈盛看向他道:“不是真假帝姬,满子,帝姬没有真假,那薛青,是忤逆了。”
  曲白道:“但一直以来不是确实有真假之说吗?”
  薛青一直被说是真的,然后被指出是替身,非要说的话,的确这是有真假之说。
  “事情不能这样说。”陈盛道。
  话没说完曲白打断:“那该怎么说?是不让说了吗?只要说了就是逆贼同党吗?”
  这质问让陈盛明白了,他看着搀扶自己的弟子,道:“满子,你要说什么?”
  曲白看着自己的老师,道:“我要说宋元是不是在窃国。”
  长街上陷入安静,远处的喧嚣也似乎听不到了。
  陈盛看着搀扶着自己的弟子:“所以,这件事你参与了?”
  这件事指的是什么曲白知道,薛青同党在各地散布告示的那件事,他摇摇头:“我没有。”
  陈盛点点头:“我相信你。”轻叹一口气,拍了拍曲白的手,“满子,我知道你对宋元有偏见,他先前作恶是为了迷惑秦潭公,保护帝姬,是无奈之举。”
  曲白摇头道:“老师,我说这话不是因为对他的偏见,也不是受了谁的蛊惑,而是在说事实,现在的事实是,薛青的确一直有帝姬之名,百官心中也的确有疑惑,既然有疑惑为什么不让说?”
  陈盛道:“没有不让说,是她逃在先,不肯来说,又蛊惑民众。”
  曲白道:“既然民众是被蛊惑,那就更要为民众解惑,让大家畅所欲言才能解开疑惑,而不是现在这样,官兵在外将薛青当匪贼追捕,朝廷在内将官员们当逆党戒备,老师,你看看现在,跟当初秦潭公那时又有什么区别?”说罢抬手施礼转身离开。
  走了几步又停下。
  “还有,老师。”他回头道,“无奈之举,作恶也是真的。”
  “我没有想到,第一个来跟我说这件事的是我的弟子。”
  站在马车前陈盛说道。
  “大人。”老仆伸手搀扶,道,“曲大人一定是被人蛊惑了,他肯定是听了别人说话,况且曲大人一直与宋元不合,以奸佞论之,宋大人突然从奸佞变成了忠臣,他难以接受也是可以理解,到底是有偏见”
  陈盛轻叹一声:“又岂是他一人,可见一斑啊。”抬眼看向夜空,耳边嘈杂声似乎又起,如今跟当初秦潭公那时没有区别吗?
  那时秦潭公在外追杀帝姬,在内肆意抓捕官员,意图将帝姬在世自己谋逆的真相掩盖,不,不一样的,秦潭公要掩盖的是真相,他们现在针对的事并不是真相。
  而薛青以及藏在暗处的同党们要做的就是用这些假象扰乱人心。
  “我的确没有想到,她竟然不是一个人。”陈盛道。
  “是王烈阳做的吗?”老仆道。
  陈盛摇摇头:“王烈阳肯定其心有异,甚至会推波助澜,但他不是会主动主导这种事的人,至少现在不是,他有太多的利害要权衡,在没有看到足够的利益之前是不会出手的。”
  是啊,目前的薛青根本就没有利益,老仆不解道:“那是谁?不计较利益,又为了什么做这种事?”
  是啊,为了什么呢?陈盛看着浓浓的夜色,不为利不为益,为了薛青这个人吗?
  陈盛的眼前浮现那少年的形容,暗夜里安静而立,不声不响站在人群中毫不起眼,但他动起来的时候,比如君子试六艺,比如金榜提名蟾宫折桂,比如大殿之上为青霞先生一跪
  这种人,耀眼夺目,见之难忘。
  “她不是一个人,好像也并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陈盛苦笑,又肃容,“查,那些见过她的人吧。”
  深夜的黄沙道城灯火通明,大街上一队官兵疾驰进了营地。
  但他们不是来歇息的,而是径直进了一间房屋内。
  “搜。”
  伴着将官一声令下,这间整洁又简单的屋子瞬时被翻乱。
  “大人,什么都没有。”官兵们很快结束了搜查,说道。
  将官审视室内,衣柜里是衣裳,比其他的士兵多,桌子上摆着一摞厚厚的书信
  “这些都翻过了。”官兵说道,“郭子安的衣裳和家信每次都是搜检后才交付的。”
  将官的手捏起那些信看了眼,这些事他自然知道。
  “他还是什么都不说?”他问道,手指在书桌上慢慢掠过。
  “他只说自己那日去搜查,不小心跌倒在黄沙道遗址的坑洞里受了伤晕过去。”官兵道,“坑洞我们也去看过了,确有这个地方,而且不止一个,掩盖在沙土之下,不小心是会跌落。”
  将官道:“听起来很有道理,但这也太巧了嗯?”他的声音一顿,手停在一本翻开的书上。
  哪里不对呢?
  他拿起书,哗啦一翻。
  “郭子安爱读书,家里总是寄兵书来。”一个官兵道。
  将官没有说话,翻动着书卷,然后停下来,视线落在一页,其上有一个红色的印章,他再次翻过几页,又看到一个印章他再翻回去,看着先前一页的印章,然后再翻过去,看下一页反复。
  屋子里只听到书页响。
  “大人,怎么了?”一个官兵忍不住问道。
  将官道:“此时,平安,勿念。”
  什么意思,官兵不解看过去,见将官的手指将三张书页夹住折叠交错,这交错的书页上都有红色的小印章,看似随意的扣在一行,这一行有两字,那一页那一行有两字,第三页一行也有两字。
  此时,平安,勿念。


第九十六章 秋毫
  黄沙道的大狱也是随同黄沙道城重建的,十年间里面的犯人并不多,因为这里是黄沙道,有皇后娘娘凤灵镇守,又有禁军,民风淳朴连吵架都很少发生。
  此时牢房里站着十几人,皆穿着铠甲,大牢的第一次出现这么多人却是官兵,并不是瞧不起狱卒们的审问手段,而是被关押的犯人是一个兵。
  “我不是犯人。”
  郭子安说道,从刑架上抬起头。
  “你这是污蔑。”
  兵袍已经脱下,单薄的春衫凌乱撕裂,露出其内肌肤,比起在家时倒是有些消瘦,但肌肉却是比先前结实。
  再结实的肌肉鞭打也会留下痕迹,条条血迹,翻开了皮肉。
  将官将手里的书抖了抖:“我再问你一遍,这是什么?”
  郭子安道:“兵书啊,大人不认得兵书吗?”
  啪的一声响,长鞭落在他的身上,凌乱的衣衫顿时飞扬撕裂,其间绽开血花。
  “郭子安,本官不是傻子,这上面的印章是不是传递暗语?”将官的声音冷冷响起,“此时平安,谁平安?”
  郭子安抬起头,嘴角有血迹,道:“我平安,我在祈祷我自己平安,我特别喜欢看到平安这两个字,我第一次离开家这么远我虽然从军是自愿,但我心里还是会害怕,你们不害怕吗?”
  牢房里有几个官兵神情复杂,眼中闪过一丝同情
  啪的又是一声响,打断了郭子安的话,也打断了他们的走神。
  “这本书为什么有夹层?”将官道,又将一本兵书抖开,“里面放了什么?”
  郭子安道:“大人,那是为了保护书,免得被翻破了多加了一层书皮而已。”
  将官冷笑:“郭子安,不要装疯卖傻,你在做什么我心里很清楚。”
  郭子安看向他:“大人,你们日常查我防我,已经早就认定我会做什么,你还问我做什么?”
  将官面色木然道:“我不问你,那就等着别人来问吧。”转身大步向外而去,声音忽的又传来,咆哮。
  “给我打!”
  春日的牢房阴暗潮湿不见天日,鞭打声不知到多久停下来,脚步声散去,牢房里一片死静,两只火把照耀着悬吊在刑架上伤痕累累的人。
  人昏死一动不动。
  “你死了吗?”
  有声音忽的响起,同时啪的一声轻响,一颗石头或者什么打在郭子安头上。
  刑架上郭子安动了动,乱发中微微的抬起眼,牢房的角落一块石头呈现出一个蹲着的身影。
  “你怎么进来了?别被发现。”郭子安道,声音沙哑无力。
  黄居没有说话,在昏暗的角落里盯着他。
  “你别像个野狗一样盯着老子。”刑架上的年轻人用无力的声音骂道,“老子还没死呢,就算是老子要死了,你救老子吗?”
  黄居道:“不。”
  是不能还是不救,郭子安呸了声吐出血水,没有兴趣也没有力气再问垂头闭上眼,昏暗里视线依旧盯着他。
  “你做这些是为什么?”黄居忽的问道,“你跟他们没有仇。”
  “你除了知道为了仇,还知道别的吗?”郭子安垂头道。
  黄居道:“不知道,还有什么?”
  郭子安声音有些恼怒,“能有什么,你的朋友被人追杀,被人欺负,你不帮忙吗?还能为了什么,就他娘的这样而已。”
  黄居道:“我没有朋友。”
  郭子安呸了声:“没有朋友你为什么不让我烧死在地宫里?”
  黄居没有在说话,似乎这个问题难住了他。
  “快滚。”郭子安骂道,不知道是疼痛还是疲惫让他暴躁。
  阴暗的角落里寂静无声,似乎从来没有人出现过。
  牢房外的大街上马蹄疾驰而过,带着这几本兵书穿过城门向京城而去。
  京城并没有宵禁,春夜还在继续,但空气中莫名的紧张,河中的画舫上也听不到歌舞。
  最近查了很多聚会,不管是官员家还是酒楼茶肆中,这让所有人都战战兢兢,不过所有人并不包括王烈阳。
  王府中灯火通明,琴萧鼓齐奏,几个女子们在场中摇曳曼舞,厅中十几个男人团座,或者欣赏歌舞,或者闭目聆听乐声,或者饮酒低声交谈,悠闲而自在。
  “相爷,这生意都没法做了。”李会仙将一杯茶捧给王烈阳,抱怨道,“从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