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衣夜行-第2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迅速登基,宣告新主的确立,这些人势必陷入两难境地,他们是继续忠于已经死掉的皇帝呢,还是投靠一位藩王?如果宣告建文帝的死亡,正式登基成为皇帝,亘在在京与各地文武官员心里的这个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再者,这么多跟着朱棣出生入死的文臣武将,现在也是时候给予他们回报了,不能冷了忠臣的心呐。看看燕王大军一过淮河,多少朝廷的文臣武将倒戈投降,再想想哪怕是在朱棣最危险的时候,他的人也是不离不弃,忠心耿耿,这就尤其显得可贵了。
  最最重要的,就是那句“名不正则言不顺”了。这个名正,不只是指继皇帝位,还是要为他的四载靖难做一个评介。他是以靖难为名起兵的,结果靖难靖了四年,把皇帝靖自焚了,一个要靖的奸臣还没除掉,他如何向天下人交待?
  他要保证自己立场的正义性,就必须得就自己的起兵缘由和皇帝死亡的结果,给天下人一个交待,这个交待就是必须抓出几个人来,让他们为起兵靖难和皇帝建文自焚来承担责任。这几个人,自然就是方孝孺、黄子澄、齐泰,这些人必须死。燕王是为了要清他们才起兵的,如果他们不死,他们就不是奸臣,他们不是奸臣,那朱棣就是奸臣!
  这就是政治,方黄之流不以奸佞的姿态死去,朱棣就要以篡逆的身份活着。
  而这些人都是位居中枢的大臣,朱棣唯有以皇帝的身份来处治他们,才是名正言顺,才能盖棺论定。
  这些事,朱棣其实想的比纪纲更透彻,他只思索了一下,便想通了其中利害,于是颔首道:“本王明白,那就……再等两天吧!”
  纪纲心领神会,立即兴冲冲地道:“好,那微臣去辕门外,劝那些位大臣回去。”
  所谓劝回去,自然是去暗示他们明日再来,朱棣望着纪纲的身影消失在帐口,微微笑了笑:“纪纲这个人,还算能干!”他又转向夏浔,目光更趋柔和:“接管锦衣卫的事,怎么样了?”
  夏浔轻轻一触怀中那卷画轴,微微欠身道:“罗佥事自尽了,臣已接管锦衣卫衙门。”
  朱棣点了点头,说道:“江山未定,人心未定,锦衣卫是可以大有作为的,飞龙秘谍以后就并入锦衣卫,不过要作为其中独立的一支秘密力量!你组建飞龙时,用的是化名夏浔,以后,还是用这个名字吧,夏浔,就做俺朱棣的影子!”
  夏浔躬身道:“是!”他知道,燕王这是已经开始做称帝之后的一些安排了。
  朱棣略一沉吟,又道:“纪纲此人很是机灵,办事也合本王的心意,他是你的知交好友,依你的了解,这锦衣卫指挥使,他可做得么?”
  夏浔心中登时一震:“燕王要把锦衣卫交给纪纲?我的飞龙隶虽是直属于皇帝,可名义上却是隶属于锦衣卫的,燕王这是未雨绸缪的平衡之道,还是对我起了戒心?”
  他不敢让燕王看到他眼底的阴霾,连忙垂目拱手道:“殿下慧眼,臣也以为,纪纲做这锦衣卫指挥使,是很称职的。”
  朱棣颔首道:“嗯,那就是他吧。官面上的事,总要有个人去主持,本王思来想去,除了你杨旭,也就纪纲合适,你既然出不了面……那就让他去做!”
  夏浔有些疑惑地道:“臣……为什么出不了面?”
  “因为锦衣卫指挥使,最高也只是一个三品的官儿。”
  朱棣微笑地对夏浔道:“俺朱棣,是不会亏待自己人的!”
  第409章 草诏人选
  得到了纪纲的暗示,次日一早,在京文武官员、勋戚公卿乃至以周王为首的皇室诸王,再度来到龙江驿劝进,朱棣自然再次拒绝。第三天,就像洪武皇爷在位时文武百官上朝一般,他们依旧准时、齐整地出现在龙江驿燕军大营,恳请燕王继承大统。
  依照古礼,这也算是三辞其位了,不要说文武百官已经急了,就是朱棣手下那些将领,现在也都跟饿狼似的,就盼着朱棣点头呢,到了这一刻,才算是实至名归了,朱棣便道:“本王才轻德薄,本不当承继大统,可俺皇考打下这万里江山,做儿子的总不能为图一己清闲,舍了祖宗家业不管,既然诸位大人一再固请,本王便也不再推辞了。”
  众文武闻言总算松了口气大气,朱棣的部将已忍不住欢呼起来,礼部左侍郎董伦、右侍郎孟浮生立即双双上前,向朱棣拱手施礼:“那就请殿下即刻入宫,举办登基大典吧!”
  礼部尚书陈迪也是削藩派,名列奸佞榜,如今已经下了大狱,礼部自然是由他们两个主持的。
  “且慢!”
  众人乱哄哄的正要簇拥着燕王进皇城,后面陡地传来一声大喝,众人听了不由一怔:“这是何人,此时此地还敢阻挡燕王登基?”不要说百官急了,燕王手下那些大将也急了,众人扭头看去,从众官员后面挤进一个官儿来。
  这人约有三十岁出头、一脸的精神干练,是个文官,因为品秩较低,所以站在人堆后面,这一声喊,才有机会上前。有那认得他的,一见才知这是翰林编修杨荣,众人都瞪着眼看他,朱棣麾下那些武将都攥紧了钵大的拳头,恐怕他一言不对,就要活活打杀了他。
  杨荣趋身赶到朱棣面前,欠身拱手道:“殿下,您是先登基呢,还是先祭祖谒陵?”
  “嗯?啊!”
  朱棣被他一言提醒,不禁恍然大悟。祭了祖登基,登了基再祭祖,这先后的顺序看起来没什么大不了的,其中大有讲究。先登基再祭祖谒陵,报与祖先,那就是说他的皇位继承于建文皇帝,先祭祖谒陵报与祖宗,再黄袍加身,那他就是直接继位于太祖皇帝,而与建文无干。这衣钵来自于建文帝还是洪武帝,对他将来的施政立场,登基的名份,可是大有关联。
  朱棣感激地看了他一眼,问道:“这位大人是?”
  杨荣欠身道:“微臣是翰林编修杨荣。”
  朱棣点点头,把他的名字记在了心里,说道:“祭祖谒陵、登基之事均应由礼部操办,礼部左右侍郎大人郎即刻准备明日一早,本王祭祖谒陵,随后再赴宫中登基。”
  众文武得了准信儿,都欢欢喜喜散去准备,礼部两位侍郎却留下了,登基一应礼仪自有定制,他们照本宣科就是了,虽说时间仓促了点儿,不过此前几天他们已经开始筹备了,倒也没有什么,只是有些事,却得需要朱棣本来来拿主意。
  孟浮生道:“殿下登基,这登基即位的诏书却不能马虎了,当请一位大家名士大家来写,免得堕了皇家气度,臣心中有一个人选,就是兵部尚书茹瑺,茹尚书德高望重,才学出众,太祖在时,便赞他‘中外一人,中流砥柱’,并赐铁券丹书与他,且蠲免了茹家田塘园林的赋税,对茹尚书是极为器重的。茹尚书又曾做过吏部尚书,六部九卿之中,无人可比之比拟,可以当此大任。”
  董伦听了便有些着急,因为他的好友解缙昨天刚刚登门求他帮忙。解缙一直想要拜谒燕王,求以重用,奈何他职微言轻,一个九品的翰林待诏,根本没机会见到燕王,所以他就请托好友董伦,因为董伦是礼部侍郎,请他帮忙,在燕王答应登基时,举荐他为皇上草拟登基诏书,不想如今却让孟浮生抢了先,举荐了茹瑺茹尚书。
  茹尚书确实才学出众,昔日是太祖皇帝十分看重的人物,在朝中文武里面,也是极有份量的大人物,如果燕王点头答应,把这风光的差使交给茹瑺,对茹尚书来说不过是锦上添花,可是自己的好友解缙就没了晋身之阶了。
  一想至此,董伦赶紧道:“殿下,臣也举荐一人,请殿下思量。此人曾是我大明第一神童,五岁应口成诵,七岁著文赋诗,十二岁尽读《四书》、《五经》,贯穿义理,无人能辩。此人少年便入朝做官,太祖甚为倚重,曾赞他是经邦济世之奇才,治国平天下之大略,昔日曾向先帝献上《太平十策》,轰动朝野……”
  他还没说完,朱棣已耸然道:“啊,本王也听说过此人的名声,董大人说的莫非就是鉴湖才子解缙解大绅?”
  董伦倒没想到朱棣远在北平为王,居然也听说过解缙的名声,不禁欣然道:“正是此人!解缙现为翰林待诏,可为殿下拟就登极大诏!”
  “解缙?解缙已经回了京城么?”
  夏浔在一旁听着,想起那个想要跳河的矮子,嘴角不禁浮起一丝了笑意。看着眼前选议登基诏书人选的三个人,他更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那个神奇的传说,那个在《明实录》里没有,在《明史》第一版里也没有,到了第三版却突然冒出来的方孝孺拒绝草诏。
  是啊,燕王还未称帝,未称帝就不能住在宫里,否则便是篡位的大把柄。燕王此刻还在龙江驿,哪来的金殿召见方孝孺草诏,再说,登基诏书何等郑重的大事,会要奸佞榜上第一人来写么?这样的诏书写出来,所谓的靖难岂不成了天大的笑话?
  就说那方孝孺当初受人举荐入朝,朱元璋试评一番,未予任用,又把他打发了回去。这样一件丢脸的事,被人曲笔一写,就变成了皇帝有期待他日后辅佐子孙之意,故而遣他回乡再修学问,朱元璋都是这么给子孙培养辅政大臣的。
  那时候太子朱标还活得好好的呢,太子当时都27岁了,方孝孺才25岁,朱元璋把他打发回家,居然还可以腆着脸说成期以日后辅佐子孙,贴金贴到这个份儿上,都贴得不要脸皮了。历史啊,被一支笔杆子涂抹成了什么模样。
  夏浔这厢浮想翩翩,孟浮生和董伦却在那边争论起来。要说他们推荐的这两个人,论才华都是人杰,不过要论地位,茹瑺位极人臣,一品大员,又曾做过六部之首的吏部尚书,这资历就不是解缙能比的了,但要论声望,解缙可是太祖皇帝身边少数几个可以指斥挥遒、激扬文字的大名士,要不是解缙年少气盛、太恃才傲物了些,在京得罪了太多的官员,也不会被朱元璋施以十年后方许还朝的惩罚,所以朱棣心中有些拿捏不定。
  夏浔见状,便轻咳一声道:“殿下明日就要祭祖谒陵,随后就要举办登基大典,时间仓促,非有急才,不能写得锦绣文章。茹尚书的学问固然是好的,不过茹尚书身在兵部,事务繁忙,恐怕不能及时完成。臣听说解大才子诗赋辞文,下笔千言,洋洋洒洒,一挥可就,况且解缙眼下是翰林待诏,这草拟诏书,本就是他份内之事。”
  朱棣惊奇地看了夏浔一眼,没想到夏浔竟也知道解缙,便笑道:“文轩以为,解缙写得好这登基诏书么?”
  “臣敢以项上人头担保!”
  笑话!大明三百年,一共就出了三个才华横溢文曲下凡的大才子,解缙在这三大才子之中排名第一,《永乐大典》的总编撰还写不好一篇登基诏书么?夏浔可不怕送个顺水人情给这个未来的大明首辅。
  朱棣哈哈笑道:“好,既然文轩都这么说了,那本王的登基诏书,就由解缙草拟吧!”
  孟浮生和董伦都惊奇地看了夏浔一眼,这人是谁,突然插嘴草拟登基诏书这样的大事,燕王不但不怒,还对他言听计从,燕王身边有名有号的文官武将他们早就打听的清清楚楚,却不知道还有这么一号人物。两个人仔细瞧了夏浔几眼,孟侍郎总觉得这个年轻人看着有些眼熟,却想不起在哪儿见过。
  董伦更不知他是何人,却已暗暗记住了他的模样和表字,心里琢磨着回去问问解缙,既在燕王殿下身边有个这么得力的朋友,何必舍近求远,要自己硬着头皮去为他说项。
  董伦离开龙江驿后,立即去找解缙,对他把前后情形一说,解缙也是目瞪口呆,不知道董伦所说的到底是什么人,董伦见他也是一副茫然模样,便感叹地拍拍他的肩膀:“大绅兄,我看你是否极泰来,自有贵人相助啊。这人姓甚名甚,我也不知,不过我听殿下唤他,也只叫表字‘文轩’而不名,想来定是殿下身边最亲近的人了,回头儿你得好好巴结巴结,但有此人相助,凭你满腹才学,还怕不能扶摇直上么?”
  解缙连连点头:“小弟省得,我记住了,文轩,文轩……这人是谁?”
  人说朝里有人好作官,光有本事不成,也得有人给机会。解缙此时还不知道这为他争得草诏机会的人就是三年前劝他消去轻生念头的锦衣卫。
  只因夏浔一言,为他争得了草拟“登基诏书”的机会,解缙一篇锦绣文章出手,果然得到朱棣赏识,几天后就从翰林待诏升至本院待读,从九品升到了六品。一个月后,更是和黄淮、杨士奇、杨荣、胡广、胡俨、金幼孜同时入文渊阁,成为永乐内阁七大学士之首。
  第410章 开导开导
  罗克敌所住的那所小院儿,还是那间房子。
  凉席、矮几,书卷。
  只是壁上少了一幅画,几侧,没有了那只泥炉,不过经久熏陶,身在房中,似乎仍能嗅到那淡淡的茶香。
  罗克敌惯坐的位置空着,夏浔在房中,却没有去坐那个位置,他觉得,那个位置只应属于罗克敌,罗克敌才是那种为了理想和信念,可以牺牲一切,包括他自己的人。夏浔不知道这是不是专属于古人的一种执着,反正他是做不到的。
  他做不到,所以深怀敬意,罗克敌虽然已经不在了,可他的影响已经深深浸染了每一个与他接触、了解的人。
  “大人,罗大人的后事,已经料理完了,还有……萧总旗的后事……”
  “萧千月……我们曾经共事过,没想到他对罗大人忠心耿耿,竟有田横壮士的节烈……”夏浔可不知道在他心目中也如神祇般厉害的罗大人竟然有龙阳之好,对于萧千月的死,他并没有多想,他只是有些感慨,这个曾经与他共事又与他为敌的萧千月,比起那些整日拥在龙江驿劝进的大人,实是更有气节些。
  不过他也不好说的太多,不然不免令玉珏和陈东、叶安难堪,他只喟叹了一句,目光便落在欲言又止的刘玉珏身上。
  刘玉珏鼓足勇气道:“今早……一位姓纪的大人来过,说他将要接管锦衣卫。”
  刘玉珏看着夏浔,那双会说话的大眼睛带着委曲和诘问:“大人怎么能把罗大人托付给你的,交出去?”
  “皇帝的命令,我可以抗拒么?锦衣的振兴,一定要我坐在这个位置上么?”
  今日燕王率文武百官谒孝陵祭祖,回来就要举行登基大典,文臣们很严谨地按照礼仪,在他没有正式举行大典前依旧称他殿下,而夏浔等燕王手下的人,已经改称他皇上了。
  夏浔说完,看看三人有些愤懑的模样,微微一笑:“你们整理一下,纪纲伴驾赴孝陵去了,今天登基大典,他将担任锦衣卫都指挥使兼北镇抚,而你们,要离开这儿。”
  刘玉珏三人睁大了眼睛,异口同声地道:“离开?”
  “不错!皇上将重开南镇抚司,你们,就是我组建南镇抚司的班底。”
  锦衣卫人员和职权最全的时候,是下设南镇北镇的。北镇专门负责皇帝钦定的案件,侦缉刑事;而南镇则负责锦衣卫内部的法纪、军纪,是监督制衡北镇的;在外人面前,令人闻风丧胆的是北镇的缇骑,但是在锦衣卫内部,让人退避三舍的则是南镇的那帮“宪兵”。
  刘玉珏三人面面相觑,还是刘玉珏仗着与夏浔私交甚笃,代陈东和叶安问出了他们想问的话:“杨大哥,你……你要担任南镇抚司镇抚官?那个纪纲……他是甚么来头,还要官居大哥之上?”
  夏浔道:“南镇抚么……不是我!我已向皇上举荐,由你……玉珏,来担任南镇抚司镇司!”
  刘玉珏大吃一惊,失声道:“我……我怎么可以?”
  夏浔微笑不答,又转向陈东和叶安:“皇上打算重建缇骑,恢复锦衣卫的全部职司和下设卫所,你们两个,将是南镇千户。南镇此后,不只负责锦衣卫内部的军纪、法纪,还要负责火器。皇上靖难的时候,曾经吃过南军火器的苦头,皇上对这些火器很感兴趣,鉴于火器的研制当属国家绝密,所以此后火器匠人、火器图纸、火器作坊,将全部移交南镇。
  你们上任之后,首先要制订一份严格的保密措施,还要制订一份研制发明火器的奖惩措施,以激励匠人研制火器,皇上……打算建立一支专门的火器部队,这支部队,将与三千营、五军营一起,成为拱卫京师的主要力量,而这火器,就要南镇来管理和提供。”
  夏浔笑了笑,说道:“这支军队,名字是我帮皇上取的,叫……‘神机营’!”
  陈东迟疑着道:“那……大人……您呢?”
  飞龙的存在是绝密,而锦衣卫秘密力量的存在和规模,原本只有罗克敌知道,就连身在其中的陈东叶安,也只以为他们存在,并不知道在天下间还有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这两件杀手锏,是夏浔的秘密武器,夏浔当然不能告诉他们。
  他揉揉鼻子,摊开双手,无奈地道:“至于我……我也不知道,皇上登基大典的时候,我会过去,然后……就会知道了吧。好了,你们各自去准备吧!”
  刘玉珏还想说话,夏浔微笑着拍拍他的肩膀,亲切地道:“好啦,有什么事,等南镇抚衙门重开了,我请你,还有陈兄、叶兄吃酒,咱们再好好聊,纪纲很快就要接管这里,你们还是先做准备吧。”
  “是!”
  被他一拍,刘玉珏颊上顿时一红,他温驯地答应一声,便乖乖站起身来。陈东和叶安也站起来,又是感激又是兴奋地向夏浔躬身一揖,退了出去。
  他们两个能成为超一流的杀手,脑筋、眼光又岂能差了。刘玉珏的锦衣卫南镇抚司镇抚一官就是眼前这个杨旭一言举荐的,杨旭的职位虽然未定,他将拥有何等的地位权柄还用问么?再说他二人可是因夏浔一言而决,成了千户。
  锦衣卫最盛的时候,下设五个卫所都是满员的,那时实缺千户也只有五人。除了这五个实缺千户,其余都是有官无职只吃俸禄的闲官,只有这五个千户才是真正大权在握的人,夏浔一下子就为他们讨要了两个。另外三个闲缺,想来是给纪纲留的,毕竟纪纲才是锦衣卫的最高指挥使。可是愈是如此,愈可见这个杨旭了得。怎不由得他们心生敬畏。
  当他们走出去的时候,神志还有些恍惚,不过他们都意识到:锦衣卫,似乎要真的重新崛起了,罗大人为之奋斗了一生的理想,终于实现了!
  
  夏浔走出锦衣卫门衙门,门口站着几个人,牵着几匹马,一见夏浔出来,立即向他躬身一礼。
  夏浔翻身上马,那几个人忙也上了马,簇拥在他周围,这几个人和夏浔一样,都没穿什么官服军服,只是箭袖抱肚,做了武人打扮。
  待夏浔在马上坐定,蒋梦熊道:“大人,可要去午门候驾么?”
  夏浔抬头看看天色,说道:“皇上不会回来这么快的,走吧,先在城中走走!”
  “是!”几人立即打马跟上夏浔的马,沿御道驰下。
  “人手已经撒出去了么?”
  夏浔扭头问紧紧跟在身边的蒋梦熊,蒋梦熊道:“是,遵大人吩咐,咱们的人已经全都派出去了。”
  夏浔点点头:“咱们的人,眼下唯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确定那个人的下落、生死!”
  “是!”蒋梦熊犹豫了一下,又小声道:“大人,殿下登基在即,有功之臣都在等着论功行赏,像那纪纲,后来居上,不但坐了锦衣卫使,而且马上就要招兵买马,重建缇骑,咱们飞龙把全部力量去找那人下落……唔……”
  夏浔睨了他一眼:“你想说什么,痛快一点,不要婆婆妈妈的。”
  蒋梦熊嘿嘿一笑,说道:“咱们飞龙,为殿下出生入死,功勋卓著,这时候是不是也该……”
  夏浔脸色一沉,说道:“你们的功劳,皇上没有忘记,该有的封赏,也自然会有,其他的,不要妄想。尤其是你们的身份,手更是不要伸得太长。眼下京城里一潭浑水,易于摸鱼,是么?给我记住,该是你的,绝不会少了你的,但是这个时候,对京中诸事不要涉入,你知道今日高高在上的,明天是否是阶下囚?你知道今日的迎门小吏,明日是否位列九卿?乱伸手,小心拔不出来!”
  蒋梦熊见他震怒,脸色一白,连忙应道:“是,卑职省得了!”
  夏浔在城中转了转,只见各处秩序井然,已经恢复了平静,逃难的百姓大都业已离开京城回去重建家乡,心中这才踏实下来。看看时间差不多了,燕王该从孝陵归来,便驱马往回赶。
  前方经过一处府邸,刚一拐过墙角,夏浔就下意识的放慢了马速,这是中山王府,他曾在此营救徐大都督,使了一招“飞天计”从罗克敌手中逃脱,对这里的地形非常熟悉。
  拐到前方大街上,夏浔一眼便看到前方不远处,路边站着一个少女,身材窈窕,娉婷俏立,秀发垂髫披于两肩,那秀美的脸颊,仿佛一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无一处不巧到极处,美到让人窒息。那一身袭云纹的白裳穿在她那窈窕的身段儿上,宛如一棵临风的玉树。
  夏浔猛地勒住了马缰绳,那是茗儿,她这几天,也一直住在龙江驿军营里,每天里有太多的事情要忙,忙得夏浔这几天根本无暇想起这个伴他一路逃亡,还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