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刘尚传-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在黄祖对明日怀着希望的时候,三江口水寨之中,刘尚也仰头望着天空,算计着明日的安排。因为自己下令军士尽情放箭,原本需要两天才能放完的箭簇,不到入夜时分,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最多还能坚持抵抗黄祖两轮冲击,这些箭矢必定告罄。但是,如果就这样撤退,还并不能令黄祖完全放心,尽管刘晔说得很肯定,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如果黄祖军中突然又聪明人看出了破绽,这脚下的士卒可就是死路一条。
  他现在需要思考的就是如何能够最大程度的麻痹黄祖的眼睛,同时,令这支哀兵变成骄兵。
  轻微的脚步声响起,一个人影从暗处走来,借着火把橘黄的亮光,那人的影子被拉的老长,就连头上的冠帽,也因为光线的原因变得像个渐渐的宝塔,不用说,能够不经过亲兵阻拦而来到这里的人,只有刘晔一人。
  看到刘晔,刘尚收拾好心情,让他坐在自己身边,笑道:“天寒地冻,子扬不回营睡觉,如何出来闲逛?”
  刘晔微微一笑,也学着刘尚的样子,找了块干净的石头坐下,只是,他到底还是斯文一些,在石头上垫了一块干净的白布,不像刘尚那样,也不管石头脏不脏,一屁股就坐了下去,最多起身后,拍拍屁股走人。而且,对于跪坐,不知道是不是椅子坐久了的原因,刘尚老是觉得不舒服,最近已经开始琢磨着找些工匠,打造几把椅子出来,不然,老是大家跪坐在一起,可就苦了他的一双腿了。
  对于刘尚这些稀奇古怪的想法,刘晔也是颇为无奈,同他相处久了,刘晔也发现了刘尚的许多缺点,比如对于礼仪,那绝对是能省就省,而且,刘尚也算是个儒生,又是坐镇一方的辅国将军,在朝廷里,这样的官爵算不上多么的尊贵,但是在乱世,有兵有地盘,最起码这排场也该是极大的才对,但是看看刘尚的身上,衣服还是他当初在湖口的那一套,并没有多大的改变,身边的亲兵,依然是那些最早就追随左右的人,这些人因为刘尚的崛起,地位也是极高,但是,没有一个人敢于胡作非为。这些倒还好说,唯独有一件事,不单是刘晔担心,就是鲁肃太史慈等豫章大小文武官员都是心里焦急。而且这件事,还关系到他们这些人未来的前途,只是因为刘繇的突然去世,所以一直没有跟刘尚提起,明里暗里,这找刘晔吹风的人却是络绎不绝,今日有空,刘晔也想起同僚的所托之事,所以特意前来。
  刘尚也知道刘晔趁夜前来,必定是有事情要跟自己说,不然,恐怕他现在早就捧着线装书,躲在灯光下,一边烤着炭火,一边摇头晃脑的之乎者也了。因为造纸技术的突破,尽管竹简作为传统的书写工具,在豫章偏远之处还有人使用,但是在豫章各大县城,尤其是武昌湖口两地,以纸作为书写工具已经成了时尚,与此同时,线装书也正式出现,薄薄的一本书,可以把需要几百斤竹片记录的儒家经典囊括其中,这对于读书人来说,绝对是一种福音,像刘晔这样,没事就捧着一本线装书,来上那么一两句圣人教训,在豪族中也是普遍,再好学一些的,都会在晚上空暇之时仔细温习。家中长辈见了非但不会责骂,反而会赞赏那么一两句。
  刘晔此来,当然不会跟刘尚说儒学,也不想跟刘尚说儒学。对于圣人,现在的人比起后世来,依然敬畏又加,独有刘尚这个异类,见惯了各种权威,对于孔子虽然敬仰,还是能够发表不同的见解,这些见解,对于独尊儒术数百年的汉人来说,显得是过于的尖锐,所以,虽然在理,到底心里也是有些不舒服。
  这一次,刘晔可是带着大家的期望而来,两人闲聊过了,看看气氛轻松,刘晔也就坦言道:“晔此来,却是有一件大事要告之主公,只是我知道主公素有主见,听了我的话,可不要怪罪我们才好。”
  刘尚心里纳闷,这刘晔吞吞吐吐,难道豫章出了什么大事,他脸色肃然,问道:“可是豫章有变?”
  刘晔微笑着摇头,道:“非也,而是主公内宅有变!”
  “我的内宅?”刘尚指着自己的鼻子,被刘晔的话给搞糊涂了,刘繇死了,他的妻妾一直被自己安排的妥妥当当,也时常前去探望,衣食无忧,刘基也是被自己派了心腹手下监视,到现在还在山中结庐守墓,能有什么变化,他仔细看了眼刘晔的脸色,也没有发现什么不好的信息,于是也放下担心,奇怪的问道:“子扬有事可以名言,我不怪罪就是了。”
  听了刘尚的保证,刘晔明显松了口气,只是那脸上,却是露出一丝丝诡异的笑容,道:“主公今年满二十一了吧?”
  刘尚一楞,屈指一算,还真是这样,这年头又没有长一岁就要过生日的习惯,连带的刘尚也差不多快忘记了,早在秋季的时候,自己已经二十一岁了,比起孙策,还小了那么两三岁。不过军营之中,刘晔突然问起这事,刘尚心里更加的疑惑,又见了原本正正经经的刘晔突然脸上笑的十分的诡异,那种诡异,总让刘尚有种全身起鸡皮疙瘩的感觉。


  第六十五章 并黄祖(六)
  深更半夜,一个大男人对着自己暧昧的笑,对就是暧昧,刘尚想来想去,终于在脑子里想到了这么一个词语来形容刘晔脸上的那种怪异的笑容,这样的笑容,令刘尚从头到脚都升起了一股子寒气,搞不懂刘晔到底要干什么,于是,他脸色一沉,道:“子扬有话快说,你脸上的笑实在令人发憷!”
  刘晔笑脸一僵,不自觉的摸了摸自己的脸,心想自己形容俊逸,好歹也算的上个美男子,这笑起来也没有这么吓人吧,不过看到刘尚板着脸,他也不敢在开玩笑了,也是收敛了笑容,起身禀报道:“实不相瞒,晔这次前来,乃是受了豫章所有文武官员所托,来请主公早日娶妻的!”
  “娶妻?”刘尚也是吓了一跳,他这才多大啊,这就要娶妻子了?再想到刘尚方才的一番话,他的心里突然冒出个荒谬的念头来,这些人该不会已经给自己选好了老婆吧?
  万恶的旧社会!刘尚在心里狠狠的唾了一口,一想到万一这些人先斩后奏,真的这么做了,自己面临的问题可就大条了,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刘尚小心的问道:“这个子扬啊,你看父亲才过世不久,我这就娶妻是不是不妥啊,还有,婚姻大事总是该父母做主,父母不在,兄长也当代劳,我看,这件事还是问过兄长才好。”
  刘晔大笑,难得看到刘尚小心翼翼的样子,这可和平日里那个杀伐果断的主公判若两人。不过,这样的刘尚,显得更加的亲切,也更加的让刘晔感动,如果,一个主公,能够在下属面前真情流露,这本身就代表了无上的信任。
  但是,娶妻生子,对于平常的百姓来说都有诸多的障碍,不能保证万事如意,更何况是刘尚这样的一方诸侯,最主要的是,刘尚的前途一片大好,只要是稍微明智一些的人,都能看出其定非池中之物,总有风云化龙之时,这样的一位诸侯,对于妻子的人选当然要谨慎万分,因为,这已经不是他一家的私事,而是关乎到所有投效刘尚的人往后的前途,以前豫章还没有稳定的时候,大家心里都或多或少有些不安,以为是一时富贵,也没有前来催促刘尚关注婚姻大事,但是,现在豫章已经稳如磐石,将士用命,一时的富贵已经无法满足大多数的心愿,一生的富贵,世世的富贵,必然在大家的心里生根发芽,这个时候,不近女色的刘尚自然令大家心中焦躁。
  诸侯之家无私事,作为刘尚最亲近的谋臣,刘晔自然要站出来给自己的主公提一个醒。也不容刘尚说出更多的推托之词,刘晔脸色却是从未有过的严肃,看着刘尚道:“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些都是百姓所应遵守,天子之家,诸侯之室,牵一发而动全身,哪怕一言一行,无不关乎万人生死。现在豫章虽稳,人心依然犹疑,如果主公不早日娶妻生子,恐怕现在的人心,顷刻就会散去!”
  虽然知道刘晔说得有理,但是习惯了单身,这突然间就冒出来一个不认识的女子将要和自己相伴一生,刘尚的神经在坚韧,心中还是极为的别扭,谈论是一回事,做起来那又是另一回事,世间万事大抵如此,刘尚不过凡夫俗子,如何能够免俗。
  不过,刘晔说得话也是极为的振聋发聩,刘尚自己心里也是清楚,如果不能在未来的前途上给予大家最大的期望,说什么提雄兵十万,荡平天下的理想那就是镜花水月,所以,尽管心里十分的不自在,他还是点了点头,有些无奈的说道:“听子扬之言,你们却是已经先斩后奏了,我依从就是。只是女方是谁,这个总要令我知道才好?”
  刘晔微微点头,看到刘尚终于同意,心中也有些欢喜,道:“主公放心,我们商议的时候,除了家世,这女子的品貌也是再四斟酌,现在已经选定了两家女子,皆是品貌一流的豪门大户,其第一家,主公却是熟识,皖城乔公,江左名望,其女大乔美貌天下难寻,更兼才艺绝佳,可为主公良配!”
  大乔?刘尚暗自点头,心里不自觉的升起一股子自豪,这可是江东的第一美女,别人的老婆,自己抢过来娶了,这心里果然是痛快!而且,说不定还能抢一送一,来个姐妹共侍一夫,传到后世,那也是不可多得的一段美女配英雄的佳话!
  刘晔自然不知道刘尚心中的邪恶念头,又是说道:“第二家乃是孙坚之女,孙策之妹,名叫孙尚香,今年也是一十七,虽然艳丽不如乔氏双珠,依然是闭月羞花,更兼孙策并有江东,势力强大,娶了她,两家可为同盟,守望互助!”
  孙尚香?刘尚不自觉的看了眼周围的军营,据说那可是个辣妹子,舞刀弄枪的,万一自己同她凑成一对,以后床头失和,那还不得被欺负死?不过,能够征服这样的一个虎妞,仿佛也是极有挑战性。
  说了两家的情况,刘晔又等了一段时间,让刘尚心中自己计较了一番,然后笑道:“两家女子我已经说了,不知主公愿意向哪一家求亲呢?”
  “我两个都想要!”刘尚心中暗道,这不来还好,一来就是两个,真是哪一个放手了,都是心底遗憾,不过,他也知道,刘晔既然把乔氏放在第一位,其心中肯定也是愿意自己娶乔公之女的。毕竟,看起来,娶了孙尚香确实可以让两家结成同盟,但是,豫章之地毕竟威胁到了江东的安全,孙策时刻都想夺回,两家明面上罢兵,湖口宣城的防御反而时刻都在增强,就是害怕哪家突然进攻,失了先手,彼此顾忌之下,这求亲成了还好,不成的话,反而丢了自己的面皮,豫章的官吏之所以把孙氏考虑在内,无非是从政治上考量。
  明白了前因后果,加上心中那不可遏止的邪恶念头,刘尚很是痛快的说道:“娶孙氏女成功的希望不大,与其把大事借助于两家的联姻,我更信奉手里的实力,倒是乔公在我危难时屡次出手相助,于公于私,我当娶大乔为上!”
  刘晔更喜,他的心中也是偏向乔氏,只是豫章官员之中,许多人出于侥幸的心里,才硬把孙氏女也算在了其中。见刘尚拿定了主意,又道:“主公既然选定主母人选,可修书一封传往武昌,令鲁子敬先带上礼物前去拜访。”
  刘尚苦笑,道:“子扬未免太心急了,还是等退了黄祖大军,回到豫章再计较不迟!”
  刘晔也笑,依然执意说道:“黄祖将死之人,岂可阻拦主公步伐?依我之见,先让子敬去信通知乔府准备,然后等到主公破了黄祖大军,可直接带着得胜之师前往乔公府上求亲。如此,一来可以彰显主公威名,而来,也可安定人心,毕竟,荆州刘表势力强大,黄祖更是其心腹,我们攻占江夏,刘表必定不会善罢甘休,只有豫章上下齐心,皆效死力,方能保的基业不失。”
  说道黄祖,刘尚脸上的笑意也渐渐的消失,反而站起身,眺望江面的万千火把,沉声道:“黄祖大军在外,我心时刻不安。子扬计策虽然绝妙,但是如果不妥善布置,万一被其军中能人识破,不但地下的精兵必死,最可怕的是战事拖延日久,令的荆州有了准备,我独自在此思考多时,心中也有一计策,其中不妥之处,还望子扬指正!”
  明知道刘尚故意岔开话题,刘晔也是无奈,不过军情为上,听到刘尚发问,刘晔肃容施礼,道:“愿闻其详!”
  “子扬可知黄祖最大的弱点所在?”刘尚看着刘晔,语气幽幽的问道。
  刘晔一愣,下意识的道:“当然是丧子之痛,黄射之死,已经让黄祖陷入了疯狂,才会不顾兵家大忌,以弱旅临坚城。”
  “现今黄射人头还在我手中,你说,如果我令人把黄射的人头挂在旗杆上,遍视军中,更令黄祖观瞧,以黄祖现在的模样,该当如何?”刘尚眼中幽光更甚,带着一丝淡淡的杀气。
  刘晔倒抽口凉气,如果刘尚真的这么做,不用说,看到自己儿子的人头,黄祖不疯了才怪,那时候,别说小小的陷阱,就是明知道是火坑,他也会下令大军前来抢夺。到时候,他们在以黄射的人头为诱饵,引诱黄祖一路追击,别说黄祖无谋之辈,就是其军中智者无数,当所有人的视线都因为黄祖的疯狂而转移的时候,谁又能在攻下水寨之后,再仔细的检查里面是否有陷阱呢?
  想到这一点,刘晔眼睛发亮,赞叹道:“主公此计可行,但是不能主公来行,明日军中议事,晔当献此计策,主公只需装作无奈接受即可?”
  深深的吐了口气,刘尚看着刘晔,只是用力的抓住他的手臂,他知道,刘晔这是为了他好,毕竟,一个郡主,他可以不择手段,但是明面上,他必须是仁义无双,这条计策如果是他想出来的,必定会引得卫道士的非议,而刘晔,就是在为他背黑锅啊。
  刘晔微微一笑,也用力的抓住刘尚的手臂,两人同时大笑,此时,两人虽是君臣,更是兄弟。


  第六十六章 并黄祖(七)
  清晨的长江之上,一大片白色的浓雾遮住了双方的视线,远远望去,仿佛天地未开,混沌一片,就是在水寨之中,也是一片寒烟,三米之外都看不太清楚,这样的天气,两边都无法进兵,只能停下兵戈,令士兵们休整,但是,水寨之中的士卒,因为来的时候就下发了足够御寒的衣物,大家来来往往尚不太感觉到寒意。黄祖大军仓促前来,很多人还是穿着蔽体的单衣,在这寒冬时节,不消冷风吹来,已经是瑟瑟发抖,满脸苍白,不得已,许多人不管长官的命令,开始在船上生了火堆,然后大家挤在一起,借着熊熊的火光开始取暖。
  刘尚中军大营之内,天色微微亮,一大群将校已经悉数到齐,刘尚穿着明晃晃的甲胄,身边还配着宝剑,高坐在主位之上,他的下手,分别是太史慈。甘宁这两位亲近的武将,然后,就是刘晔李通二人,其余的将校,按照职位的高低分成两列就坐。
  看看大家做好,刘尚冲刘晔隐蔽的点了点头,然后开言道:“昨日一战,我军将士用命,连续打退黄祖数十次进攻,此乃大功,当记录有功将士名册,分别赏赐!”
  有功就赏,绝不含糊,这是刘尚军中的铁律,在坐的众将早有准备,现在听到刘尚亲口许诺,大家虽然欢喜,也没有特别大的表示,而且,他们知道,今日的军议并不是表功那么简单,昨日一战,大家固然守的漂亮,至始至终,都没有让黄祖的战船接近水寨之外,但是,消耗的箭矢火油却是极为的惊人,按照刘尚下发给各处将士的箭矢,恐怕只能在支撑几轮攻击,就要告罄了。
  刘尚很满意大家的反应,比起以前那种一听到赏赐就欢呼雀跃来,能够保持肃穆的军队,无疑更加精锐。他环视一周,然后眉头深锁,沉声道:“我们固然守的漂亮,但是想要取胜却是不易。守寨容易,撤退却难,如何能够不让黄祖起疑心更难。”
  众将都是叹气,毕竟,外面可是有六万人,就是六万只猪一起冲锋,大家也只能暂避其锋芒更何况是人?所有人都把目光放在刘晔身上,诱敌深入可是他提出来的,这如何决胜,当然也需要军师谋划。
  看到大家的目光都望着自己,刘晔微微一笑,起身施礼道:“主公无须担心,晔昨日沉思了一夜,也是再想这件事情。黄祖虽然无谋,难保他军中没有智者。万一他占领水寨,找人仔细搜查一遍,我们的伏兵之计必败,所以,思来想去,我倒是想出了一个主意,保管黄祖一心一意死命追击,绝不会有片刻的耽误!”
  两人早就商量妥当,当下,刘尚装作有些惊喜,有些急切的样子,问道:“子扬有计尽管说来。”
  帐中的将领也是目光火热,听到刘晔又有计策,纷纷扭头看着他。刘晔呵呵一笑,拱手道:“此计说来容易,黄祖此来,却是为了替黄射报仇,丧子之痛,能够蒙蔽心神,使人疯狂,现今黄射人头还在主公手上,主公何不令人悬首军营,黄祖得知,必定全力进攻,前来抢夺,那时候,主公且战且退,作出不支的样子,人马弃了辎重,往蕲春方向逃去,黄祖见了,一来为了黄射人头,二来害怕主公占据坚城,久攻不下,必定也留下老弱新兵,率领精锐在后急追,那时候,我们伏兵四起,黄祖一鼠辈,反手就可覆灭!黄祖既灭,江夏一战可定!”
  刘尚佯作大惊,离席摆手道:“死者为大,子扬此计,欲陷我于不义耶?还是别寻计策,我宁败,也绝不为此!”
  众将也是心惊,脸上的神色也是复杂,很明显,这条计策极为的阴损,就是他们听了,背心也是发寒,没有想到,一向给人温文尔雅的刘晔刘军师,竟然想出了这样一条计策,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如果真的这样做了,黄祖必定疯狂,不拼死来追才怪,哪里还有心情细想其中的猫腻。
  所以,听完刘晔的计策,在坐的众人有的欢喜,有的恐惧。欢喜的大多是原来就是盗匪出身的人,这些都是杀人如麻,把脑袋栓在裤腰带上的人,只要能够打胜仗,他们才不管这计策阴损不阴损呢,反而,对于刘晔使出这样的计策,心中还颇有好感,恐惧的就是原来官兵出身的人,这些人都是良民出身,虽然好勇斗狠,到底多有顾忌之处。
  只是,现在敌强我弱,稍不注意,大军就可能倾覆,尽管明知道这条计策不妥,但是,在没有想出更好的办法来之前,这无疑是最有效的做法。不管大家心里如何作想,却都是沉默无言,显然颇有默认的意思。
  对于众人的反应,刘晔早就料到,他也不理别人,却把目光转向甘宁,眨了下眼睛,然后换了种低沉的语调,道:“古语有云,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不如此,不足以确保万无一失,用一人头,保证数千伏兵的安危,孰轻孰重,还望主公慎思之!”
  甘宁看到刘晔把目光扫了自己一眼,心中就是一动,老实说,对于这条计策,他虽然意外,却并非不能接受,他也是惯于厮杀的,当然也看出了其中巨大的好处。刘晔又来目光示意,不用说,其中含义一点就透,不等刘晔说完,甘宁也是起身,离席跪在地上,大声叫道:“刘军师所言,乃是良策,黄祖父子依仗军威,侵凌百姓,破家者何止万人?主公此举,也是为民除害!”
  看到甘宁也来相劝,刘尚脸上明显犹豫了,假装思考了一番,还是有些拿不定的主意的样子,敷衍道:“现在时候还在,你等可退下,容我再想想。”
  刘晔眼色一变,浑身挺得笔直,语气坚定的说道:“军情紧急,必须当机立断,现今黄祖随时可能进攻,主公再有犹豫,必将错失良机!我们这一万水军的性命安危,可全在主公一念之间!”
  刘尚一愣,看了眼刘晔,在原地踱了几步,然后长叹一声,亲自扶起地上的甘宁,令其回坐,道:“既然子扬如此说来,我再犹豫,却是令人寒心,既然如此,可令人把黄射人头悬于水寨高处,遍视军中!现今雾气将散,你等可各安本职,务要同心协力,守住这一天!”
  众将得令,纷纷出了大帐。为了防备黄祖即将开始的疯狂攻击,刘尚又调集了剩余箭矢的三分之一,然后还有大量的火船,一切准备妥当,天色已经开始变得明亮,远处的江面上,大片战船的身影渐渐清晰。无数的江夏探子开始划着小舟,前往水寨外围窥视军情。
  森严的水寨之上,一杆高高的竹竿,上面一颗黑乎乎的人头,就是隔着老远,那也是一眼就能看见。哨探的水军大惊,不知道刘尚要搞什么鬼,加上心中好奇,又是划的近了一些,依稀可以看到上面人头脸上的轮廓,内中有识得的人,见过黄射多次,不由哎呀一声,跌足叫道:“不好,这是大公子的人头,必须快速通报主公才行!”
  其余水军也是大惊,纷纷张眼细看,依稀间还能认得出来,大家心中恐惧,纷纷掉了船头,飞速的窜回了黄祖军中。早有一名哨探的小校,连滚带爬的跑上黄祖的主舰。
  这时候的黄祖,因为年纪大了,长时间的养尊处优,已经令其身体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健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