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刀客-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他们驾驶的小舟接近夏口水寨之时,发现码头的战船并不多,仅有几艘随着江浪飘荡,寨后的江面上却传来轻舟破浪和兵器交击的声音。段大虎奇道:“发生了什么事?”操舟的士卒本就是荆州水军,便说道:“该是关将军正在操练水军。”段大虎道:“绕到后面看看。”
小舟绕到了背后,只见广阔无垠的江面上,百余艘战船交错纵横,桅帆点点,波澜壮阔,在月光下就如一个幽灵组成的海军。段大虎打小便是在山上长大,本就是旱鸭子,尚是次见识水军操练,不禁眼睛一亮,连声声彩。
江面正中停泊着一艘巨大船只,船高近六丈,甲板巨大,船高首宽,外观似楼,应该就是那艘“楼船”了。楼船不仅外观巍峨威武,而且船上列矛戈,树旗帜,戒备森严,攻守得力,宛如水上堡垒。
赵芸熟读兵法,并且曾经和黄祖一起对抗过东吴兵马,这时说道:“水战多以弓箭对射和船只对撞为主,舰船的大小直接决定单舰所能容纳的水军数量以及舰船的撞击力,所以一经开战,楼船便是主力。但只是船只过高,重心不稳,却又害怕大风大浪。”
段大虎极目看去,只见这楼船分为三层,兵甲霍霍,关羽手持青龙偃月刀,身穿青蓝色长袍,手握令旗站在顶层的甲板上指挥训练,游刃有余。段大虎在战船上几次轻点,每次一跃十余丈,轻飘飘便上了楼船的甲板,拱手道:“关二哥,我来看看你。”
紧接着,赵芸和公输羽也都先后而至。关羽一见之下大喜,大声笑道:“段兄弟,赵云兄,好久不见你们呐!”段大虎又向关羽介绍了公输羽,关羽一听知道他是能工巧匠,又是墨家高徒,也是大喜。
“关将军,你这么晚了还操练水军,真是辛苦你了。”段大虎说道。
“曹操屯兵乌林,离夏口不过百里之遥,他拥兵百万,犹自勤练水军,可是万万不能大意。我可不想再有新野之败呀!”关羽说道。
段大虎笑道:“二哥,我们定当旗开得胜,何须这般忧愁?”
关羽看他信心百倍,也笑道:“来,我为你们介绍下现在的水军布阵。”关羽出身于兵家,对于行军打仗自然颇有心得,不论是陆地短兵相接还是水军艨艟直撞,都是信手拈来。
在关羽的详细介绍下,段大虎也算是初步了解到了水战的精妙之处。原来,关羽将战船分为四种战法,各有作用,阵法又自不同。
第一种便是船阵了,虽然战船并不多,但遇上敌船却也不是没有主次直接发起冲锋。关羽将令旗一战,大小船只顺势排开,只见七八艘大小战船为一队,以品字状排开,小船在外,大船在中,无论如何行使,船与船的间距始终一样。百余艘船排列成一条直线在江水中遨游,从远处看倒像是一群母鸭领着小鸭戏水。
第二种战法是近船作战,这在遭遇战中不可避免。段大虎只见一对对的战船排成三列,甲板上的士兵使用长枪,鱼叉,长弩等兵器隔船相斗,然后互放跳板练习登船作战。
接着关羽又是令旗一挥,只见大船之上众人纷纷吆喝了起来,大船的船头都设有十余丈的拍竿,上放巨石,下按轱辘,一拉绳索便可射巨石,若是准头好的话可击穿敌船,打中小船更是一下便沉。其中,犹以他们站立的楼船投石力道最大、射程最远。这便是第三种战法,投石战了。
第四种战法,士卒们站在船上向空地的箭靶射箭,水军交战先比弓箭,谁能在摇晃的甲板上射的准谁就能把握主动,获得先登敌船的机会,放完弓箭后由岸上的士兵收箭,船上的士兵则练习近身作战。
段大虎看着心惊肉跳,没想到水战的学问如此之大,可真要好好研究一番才行。他正看得入迷,只听关羽说道:“我知兄弟你很少水战,所以讲给你听,他日真正上了战场,相信定有增益。”
段大虎抱拳谢道:“水战战法原来并不比陆战少,获益良多,多谢二哥教诲!”关羽捻须笑道,“你才是大元帅,我们兄弟之间不必客气。”赵芸站在一旁,见平时冷傲无双的关羽对段大虎如此热情,倒也是暗暗称奇。
关羽请段大虎站在船头,笑指道:“我为兄弟你所演练的,只是水战中的基本技巧而已,打仗时还要注意河水的深浅,河道的宽窄,风向的变化,水流的度,任何一点都有可能影响到战局的胜败。陆战中排兵错了还可以及时纠正,而水战只要错一步,士卒可一时无法纠正,便是无可估量的损失。”
段大虎见船只在水上掉头运转确实不如陆地上方便,武功再强却也不能控制战局,叹气道:“这水战看来还得二哥你来,我可做不了这个的统帅。”
“统帅负责谋略全局,而我可以协助指挥水战,兄弟你也不必担心。”关羽道,“不过这里面确实有很多诀窍,例如江水的深浅决定战船的规格,吃水浅的渡口万不能行走大船,一旦触礁撞底就麻烦了,可江水的深浅也随着季节变更而有所改变,只有深悉当地水域的人方能把握利用。江中也有不少芦苇荡,芦苇荡中水道的宽窄有时也直接影响战役的胜负,如果能充分利用地形,便可以寡击众。”
段大虎听他忽然说起了芦苇荡,便仔细听了起来,关羽自然是有问必答。段大虎这时才知道,原来诸葛亮早已为关羽做了吩咐,让他为自己讲解水战之法。
只听得关羽又说道:“风向和水流可混为一谈,顺风顺水无疑最佳,可以放火船冲击敌军船阵,船和火箭也更有优势。所以顺风顺水时必战,逆风逆水必不战。”
段大虎忽然想起一事,说道:“曹操水军既然在乌林,现在又是冬季刮西北风,那么,就是他的兵马顺风顺水了?”
第二百七十四章 第一战(九更求月票)
当时已经是十月,夜风中已经逐渐有了寒意。正是刮的西风,吹的楼船上的旗帜霍霍作响。
关羽拍掌道:“段兄弟举一反三,智慧不错,现如今局面正是如此。曹操不仅在兵力上占有优势,况且在更占有天时地利,此战确实不易打。”
公输羽道:“穿山甲在设计上,也考虑到了这个因素,逆水行船却也未必就慢了。”当下,又将穿山甲船的构造设计对关羽说了,关羽本是行家,一听之下大为赞赏,对公输羽的欣赏之情又多了几分。
“关二哥,事到如今我们也是无法躲避了,请你整肃军马,我们三日之后前去乌林,诱曹操水军出战,以探虚实。”段大虎道。
“好!”关羽笑道,“我正要看看北方军队如何水战!此战,定要胜了曹操,一挫他的锐气。”
众人告辞,又回到了小舟之上,回归江夏。赵芸道:“段兄,你三日后真的要以身为饵,前去和曹兵交战吗?”
段大虎听出了她语气中的关怀之意,故作轻松道:“怎么,怕我打不过曹操的水军啊?”
“单打独斗这江湖上没有几人是你对手,可你不熟悉水战,恐怕难以得心应手了。”赵芸嘟起了嘴。
要不是公输羽在此,他非要去亲上一亲。此时月光皎洁,水波荡漾,正是卿卿我我的好时机。
但此情此景,也只好洗洗睡了。
既然确定了主动与曹军一战的时机,三日里,段大虎便和诸葛亮、刘备反复推演行军路线,并备好了一应军械物资,只等来日开战。
到了第三天傍晚,日已偏西,段大虎乘坐穿山甲船身先士卒,朝着曹操水军的驻扎地乌林发起了进攻。穿山甲果然船如其名,在江中乘风破浪,如履平地,只是造型看上去有些奇怪。
负责乌林水军操练的正是曹操的水军都督蔡瑁,以及副都督张允。这两人虽然不是什么当世名将,但对于水军的各种战法,实有独到之处,恐怕并不亚于关羽。
段大虎心里很清楚,自己带的八千士卒,还不够曹军的二十万水军塞牙缝的。此战并不指望能够攻下乌林,目的只为试探曹军虚实,为东吴和曹军决战做准备。
红日偏西,江流滚滚,帆影船舷出江口,气势汹汹地直奔乌林而去。
设在乌林顶上的瞭望哨立即发现这一情况,击鼓传讯,三通鼓过,蔡瑁接到斥候来报,说道“有贼船劫营”,心中冷笑:老虎不发飙你真以为我是病猫啊,我不发兵去灭了你也就罢了,你们竟敢欺负到爷爷头上来了。
随即命令曹军水师立即扬帆起航,戒备迎战。蔡瑁上了楼船,又比江夏的楼船高了两层,为五层高楼,船高十丈。他有心炫耀水师实力,特命十万水军出战,正好借此机会给东吴展露下实力。
远远只听得段大虎大声骂道:“蔡瑁,你个卖主求荣的反贼,速速出来受死!”
海浪呼啸声中蔡瑁听得真切,大怒道:“段大虎你个鸨妈养的王八蛋,该死地小血巴子诶,今天爹让你好看!”
他一急怒,便用上了当地骂人的方言。
不多时,两军便在江上相遇,这年头战船上并无火炮,水战之时无非是射箭伤人,或是用火箭焚毁战船,抑或使用钩锁铁锚等破坏木船,使之进水下沉,或是等两船靠近,直接撞击之后登船短兵相接。
一瞬间两军箭矢飞舞,你来我往。但蔡瑁水军船多势重,段大虎所率领的战舰虽然训练有素,但依然被射杀兵卒无数。段大虎哪见过战船之上万箭齐发,慌忙命令后面的战船拉开距离,远远擂鼓助威,当然打不过嘴上的声势却不能落于下风。
段大虎自领穿山甲战船横在水寨之前,按下机关射出两只长矛,摧毁了水寨前的两支箭塔。蔡瑁水军万箭齐发,射向穿山甲,但它好似乌龟背上了壳,任你有多少弓箭也无法伤得。蔡瑁站在楼船之上看得分明,心中甚是奇怪:这个莫非是万年乌龟成了精,却来与我作对?
但他自持兵精船多,就是龙宫的虾兵蟹将全出来他也不放在眼中,挥动令旗,指挥斗舰前去撞击穿山甲,意图登船近战。
一时间,有四艘斗舰越众而出,撞上了穿山甲战船,段大虎在船舱之中感觉数阵摇晃,犹似风浪扑及,让人站立不稳。凑在船舱中的射击孔向外看去,只见几艘斗舰撞上了龟船,都被穿上的钢铁尖刺肢解,顿时变成了粉碎。段大虎暗暗赞叹公输家族的技艺高超,公输羽这小子真是个人才。
但他看向江面,看到曹军战船数量和规模时,便觉察到这还并不是主力,多半是试探的先锋。曹军此番出动的船只都比较小,在段大虎军水师的的艨艟巨舰面前,只能徒呼奈何。且曹军并不擅长水战,只要应对得当,应该没有什么悬念。
随着天色渐晚,江水被夕阳映照的通红,东方的水平线上隐约已经有了暮色。
但蔡瑁谨慎,依然不肯动用主力冲击,虽然发兵十万,但也只是让其他船只列好阵势,射出箭雨。
段大虎暗付:“即便我们战船更大,还有穿山甲战船为助,但若一战不能引诱蔡瑁出击,按预定路线埋伏,其便可退回乌林休整,尔后卷土重来。曹军兵力众多,我们兵力捉襟见肘,次数多了,怕是消耗不起。”
曹操号称有三十万水军,虽有吹嘘,但至少有十余万,段大虎军加起来不过堪堪八千,兵力悬殊。说句丧气话,即便在江上全面决战,东吴和江夏联军纵有水战优势,拼上所有人性命,恐怕也未必能让曹军全军覆没……
此时,江夏城中,诸葛亮和刘备正在看着地图。斥候刚刚来报了水战结果,双方僵持之中,蔡瑁不知段军为何贸然进攻,担心夜晚不明敌情,出兵迎敌但又谨慎为之。
诸葛亮沉吟许久道:“所谓迟则生变,此战不可迁延,若能引得蔡瑁主力尽出,失了乌林水寨为屏障,将其诱入水面绝地,便可兵不血刃……”
刘备道:“如此当然最妙不过,只是……如何才能办到呢?”
诸葛亮沉吟道:“首先,若能制造紧迫局势,让东吴佯攻荆州,则蔡瑁水军必然成惊弓之鸟,想要回援荆州,便大有希望。”
“军师啊,”刘备思索道:“可以让东吴战船北进,造成合围襄阳的假象,想必蔡瑁怕曹操怪罪,会有压力,但即便如此……”
诸葛亮盯着长江水域地图瞧了一会,沉吟道:“等蔡瑁主力出了乌林,若我军战船阻断下游,且战且退,让蔡瑁看到可以突围回援荆州的希望,那曹军奋力追攻我军战船。”
刘备眼前一亮,点头道:“没错,他追赶主公,主公却向西北突围而走,蔡瑁必然以为趁他回援荆州之时,主公又要返回偷袭乌林,必然要一战而剿灭主公战船。”
“没错,”诸葛亮手在地图上一指,笑道道:“玄德兄,瞧这里!”
天〃√ ̄迹〃√ ̄社〃√ ̄区〃√ ̄小〃√ ̄说〃√ ̄下〃√ ̄载〃√ ̄网
第二百七十五章 东吴来援(十更求推荐)
江夏的水军一会攻一会退,飘忽不定,蔡瑁正在犹豫要不要追击,忽然斥候来报,江东孙权起兵数万,趁夜偷袭襄阳。
蔡瑁一拍大腿,惊道:“差点中了贼人的调虎离山之计!段大虎用江夏水军来拖住我,却让东吴去袭击襄阳,真是用心歹毒!”
一想曹操那副笑里藏刀的模样,蔡瑁脊背上一阵冷汗,如果被东吴拿下了襄阳,那曹操还不杀了自己喂鱼。正思虑间,忽见襄阳方向江面上忽然火光冲天,蔡瑁大惊,哪还惧怕什么埋伏,大声命令道:“命令全军出击,突破段军重围,顺流而下去回援荆州!”
实际上襄阳城池坚固,易守难攻,曹操又有北方主力兵马在那里,东吴兵马就算是倾巢而出,哪能一时半会儿攻下襄阳?但蔡瑁本就是降将,又被曹操委以重任,曹操本就多疑,襄阳一有风吹草动,他又如何能不去求援?
段军水师胜在早有埋伏,但己方兵力更多,可以调动更多的船只,可以一战。此时已经是朝阳初升,一层淡淡的薄雾在江上若隐若现,曹军大批大船出了乌林水寨,直奔襄阳而去。
段大虎早已经得到了诸葛亮的快报,急速反应,以穿山甲战舰为首,几艘大船很快出现在曹军右侧下游的江面上。曹操见此状况,心中了然,知道段军只不过是江夏的兵马,不过虚张声势。当下顺流而下,速度和攻势更为凌厉,段大虎沉着指挥,坚守阵线,做出一副死战阻挡曹军去回援荆州的架势。
但终归是船少箭少,隔不多会,段军水师便已经伤亡惨重,不少士兵都被乱箭射中,掉在了江中。段大虎眼看不敌,便下令溯江绕过蔡瑁水师,往西北仓惶而走。
蔡瑁大怒,心道:“你让我去回援荆州,你却又去偷袭乌林?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当时看段大虎战船不过还剩下七十余艘,一个大大的段字大旗迎风招展,蔡瑁又想道:“如果失了乌林也是死罪,但如一举歼灭段大虎水师,攻下江夏,岂不是又是奇功一件?”
他计较已定,便又挥动令旗,千船竞轲,朝着段大虎的龟船杀去。其他船只并不放在蔡瑁眼中,而他却知道这只龟船上一定有着段大虎。因为龟船令旗招展,显然是主帅的用船。
曹军战船鼓起满帆,不断朝着江中逼近。龟船自然而然驶来阻挡,满身尖刺的穿山甲气势迫人,即便是直接相撞,便能将曹军的小船撞沉在江中。
让曹军最为忌惮的便是这艘船上吐出的尖刺了,锋利尖锐,大船乘风破浪而过,但凡被铁刺钩到的小船顿时破损,甚至直接倾覆于江中,许多曹兵因此坠江落水。曹军难免畏惧,一时间竟不敢靠近,只能远远地用弓弩一类的武器远程攻击,但收效甚微。
蔡瑁见此情形不禁皱起眉头,但此时已经是骑虎难下了,当即下了严令,不惜代价也要打尘这艘乌龟王八船,毕竟段军水师船只并不多,只要击沉了这艘龟船,其它船只焉能是十万水军的对手?
张允作为副将,自然不敢耽搁,只得硬着头皮发起进攻。但龟船上机关重重,不时又有钩锁攻击,曹军本就不习水战,站在船上都已经晕头转向,此时更是死伤惨重。但张允也杀红了眼,顾不得许多,不断催促麾下将士逼近龟船,然后射出箭镞伤敌,或直接放火箭烧船。
这样一来果然效果明显,龟船遍布弓箭,燃起了熊熊大大,蔡瑁大喜,立即率领主力跟进,数万曹军乘坐的战船,向着段军水师紧逼了过去。
猛然间,龟船上蹿起一人,如鹰起鹄落,将龟船上的大火扑灭。虽然龟船的隆起部分是铁甲造就,但甲板和船舱毕竟是木头的,遇到少数火箭无事,但此时蔡瑁孤注一掷,船身上已经插满了火箭,大船岂能不备点燃?
段大虎双脚并用,上下狂扫,便将一堆火箭扔下了江中去。但也是颇为狼狈,被烧中了衣衫。但没有了助燃之物,大火自然小了不少。
“放箭!”蔡瑁大声命令道。
一时间万箭齐发,射向段大虎。段大虎抽刀挥舞,将自己罩在其中,又是一记“断瀑刀”,刀罡穿越而去,劈中了蔡瑁楼船前面的一艘小船,将那艘船劈的裂开,转眼就沉了。但毕竟长枪、长箭太多,段大虎也只能推进船舱。
此时朝阳升起,在长江上空当空闪耀。江上的浓雾已经散去,目光掠过滚滚江水,甚至已经能看到东吴的南岸,很多曹军将士脸上都露出了笑容,蔡瑁紧锁的眉头也渐渐舒展,这一战怕是要立下盖世奇功了,此后飞黄腾达在望。
然而谁也没想到,当船队绕开江中一块沙洲,准备转向北面追击之时,蓦然有阵阵鼓声从江中传来。顿时心头一震,转身瞧去,但见一列艨艟巨舰从三岛与沙洲之后快速驶出,在江心连成一线,恰好挡住了曹军北渡的去路。
这是从哪来的船只?
难道……蔡瑁心中暗叫不妙,极目望去,只见当中的楼船上挂着一个大大的“周”字。
周瑜?!
东吴兵马不是去攻打襄阳了吗,怎会出现在这里?
蔡瑁心思急转,他熟悉水战,此时已经知道是中了段大虎和周瑜之计,原来东吴并不是要攻打荆州,而是要引诱自己主力出击,好一举歼灭自己。
不等蔡瑁水师靠近,一根根箭杆便急速而来,尖锐的箭镞或凿破了船体,刺破了船帆,或者击杀了舵手;最糟糕的是带着火苗钉在船舷,或者是桅杆船帆之上,火苗顿时蔓延整条船。
曹军尚未靠近东吴舰队便损失惨重。余下为数不多冲到近前的小船,迎接他们的是楼船上垂下的铁钩、铁索,以及漫天的箭雨。
东吴水师战力竟如此强悍?
蔡瑁现在终于知道为何当时江夏的黄祖和东吴几次交战,屡战屡败了。此时他既然已经生了惧意,哪里还敢和东吴战船正面交锋?不过此时要再想返回乌林已经没有了可能,数百艘战船难以掉头,何况后面有东吴楼船追击而来,后路已经被截断。他当机立断,再次传令,命令战船朝西而去,避开东吴水军,寻找时机返回乌林水寨。
而东吴此时穿山甲战船再次扑上前来,船顶甲板上站着一人,手持大刀,正是段大虎。只见段大虎刀映朝阳,青芒闪烁,一刀劈下便是一阵飓风,当头的一艘小船被从中劈为两半!
这是惊涛骇浪之力?
世间有人能有如此武功?
蔡瑁水师慌不择路,驶入了一处芦苇荡中。直进了这处芦苇荡十余里,蔡瑁才从后军的追击中缓过神来,可眼前这片芦苇荡差点没让他从楼船上跌落下来。
这根本不是路,而是一个死地!
第二百七十六章 金砂荡
只是方才水面追逐,来不及细看,见到一处江湾之时,便当即命船队驶入,当时的情形下,水师也没有别的水路可走,亦算是唯一的选择。
但等待蔡瑁看清了地形之后,一颗心顿时坠入万丈深渊,一片冰凉。这片水域是他熟悉的再也不能熟悉的,只有入口,并无出口,乃是一处死水绝地。
此地地处荆州和东吴的中心,此地水流偏缓,造成了其中大片的滩涂、沙洲,以及无数条细小水流。
这里本来应该是一处港口,有宽阔的河道贯通东西,但随着长江携带的泥沙不断淤积,上游的河口沉寂了大量泥沙,已是一片沙洲,渐渐与陆地相连,而今是一眼看不到边的芦苇荡,港口也因此废弃多年。
唯有下游的开口与长江相连,慌乱之下,他们冒然驶入,本是为了躲避追兵,暂时休整,却不想竟是一处绝地。
夕阳下,远处的江面上,段大虎和东吴的艨艟战舰已经围了上来,堵住了江口。换句话说,曹军彻底被围困在这条断头港中,正经的龙困浅滩,成了瓮中之鳖。
蔡瑁自怨自艾了一番,忽然心中敞亮:这是段军的计策,段大虎率军挑战,东吴又故意造势去打荆州,引诱自己出战,是故意把自己逼向此处的?!联想到今日交战的种种细节,蔡瑁连连顿足,悔之晚矣。
当时完全是被战船追着跑,说是慌不择路,误入歧途,其实压根就没有别的路可选……
越想下想,蔡瑁越觉得手足冰凉,此时不过才十月,他就已经瑟瑟发抖了起来。这下别说升官发财了,自己这条小命估计都要断送在这里了。
江中战船之上,段大虎与关羽站在船头眺望远方。看到曹军上百艘船驶入断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