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刀客-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辽惊诧不已,回过头来,只是举起月牙戟,却只见月牙戟歪歪扭扭的,原来是被太史慈这一枪的神力。将月牙戟打弯了。
  张辽纵横沙场多年,即使在长坂坡败于张飞,也未到兵刃被折的地步,看了看太史慈,只见太史慈气定神闲,恍如无事,心中当真是又惊又恐:“此人神力惊人,若是硬拼只怕有败无胜,不如与其拼拼巧力。”
  太史慈也是心中惊异:“这张辽竟能抵得住我这全力的一枪,倘若战马神骏些,兵器趁手些,只怕功力不在自己之下。”
  四周的战士叱喝声登时听了,沙场寂静下来,气氛一时沉闷之极。
  张辽眼中闪着惊异莫明的神色,瞪大眼睛,一瞬不瞬盯着太史慈,沉声道:“将军好气力。”
  太史慈冷哼一声,手中的烂银枪像一道闪电般由下挑至,斜取张辽的咽喉。无论速度或角度,均与他的座骑配合得天衣无缝。
  张辽的兵刃虽然不称手,但是骑术仍在。
  张辽侧身伏在马腹上,手中弯曲的月牙戟一带一拖,便将他雷霆万钧的一击化去。
  两骑擦身而过。
  太史慈飞起后腿,竟直踢向张辽。。
  太史慈手下的兵士看到这里齐齐一愕,想起这一招与前日战败李典的一招相似,这才爆出震天价地的欢呼和呐喊声。
  张辽回月牙戟一隔。
  “嘭”的一声宛如一个几千斤的大锤砸在自己身上,险些跌下马去。
  两骑马再次擦肩而过,太史慈已经占据了绝大的优势。张辽却仍在勉力支撑。
  太史慈一声长笑,勒马回奔,直取张辽。
  张辽催马上前,狂喝一声,挺手中的月牙戟,直向着太史慈刺了过来。
  太史慈冷哼一声,手中的烂银枪往前挑去,正中张辽的戟尖。
  “当……”
  张辽的臂力虽好,但是月牙戟已经弯曲了,受力不均,不由自主的向上一扬,但是张辽硬生生的止住,在半空之中变招再攻来。
  太史慈却没什么再杀下去的兴致了。
  刹眼间太史慈带马抢入张辽左侧的死角,烂银枪种种打在他月牙戟把手处,同时扶住马鞍,飞起一脚,踢向张辽的小腹。
  “不好。”
  张辽一声惊呼,见机飞快,人往后仰,月牙戟撑住了地面,再次化险为夷。
  太史慈这一脚只擦着张辽的肚皮蹭了过去,但是带起的劲风压迫仍让张辽觉得十分的不适
  张辽阵中的士兵们,不由得为张辽捏了一把冷汗,爆起震天喝采声。
  一声呼啸。
  “撤。”张辽喊道。
  “给我杀。”太史慈手中的烂银枪直指苍穹,东吴大军士气大震。
  太史慈初入战阵,连声曹操手下两名上将,不由得豪情奔涌,一声长啸,双腿再夹,战马如闪电一般冲向敌阵。。
  耳内贯满风的啸叫。
  一抽马头。
  战马在长嘶中飞跃而起,数十把各式各样的兵刃直向着太史慈递了过来。
  手中的烂银枪一搅,递过来的兵刃齐刷刷的被尽数折断,再次一枪刺出,登时死伤大片。太史慈手中的烂银枪所过之处,上一秒生龙活虎的战士,顷刻之间就变成了死气沉沉的死尸。
  孙权见太史慈再次得胜,不禁对身旁的凌统道:“我有太史慈将军,又何惧那段大虎手下的张飞,关羽,这次若能拿下合肥,我定提拔太史慈将军做我东吴的副都督。”
  说着孙权催军掩杀,大胜张辽一阵。


第三百七十章 善败将军
  孙权催军大杀一阵,将张辽杀得大败,张辽弃了营寨,后撤二十余里,安营扎寨。孙权占了张辽的营寨,将大军提至距张辽营寨十余里处。
  太史慈得胜回营,见了孙权不禁拜倒在地:“承蒙主公厚福,末将又胜一阵。”
  “全赖将军之勇,方有此大胜,将军快快请起,老待在我的身边未堪大用,实在是委屈将军了,此一战若是能拿下合肥全歼张辽,我定要升任将军做我东吴的副都督。”
  “谢主公,主公的知遇之恩太史慈永不敢望唯有勇敢杀敌,报效主公。”太史慈感激涕零。
  凌统听得真切,只觉得孙权所说的副都督一事,难以理喻。此中的利害关系实在是复杂,自己欲要相劝,却不知如何规劝,只得作罢。
  “两位将军且下去好生歇息,来日再战,定要再拜张辽,好教此人知道,咱们东吴的厉害。”连胜两阵,孙权心情不禁大好。
  “只要咱们拿下了合肥,东吴便可高枕无忧了。”孙权笑道。
  “主公要进军合肥,属下以为还是将此事报与大都督知道,听听大都督意下如何?”凌统建议道。
  孙权脸色一沉阴恻恻的看着凌统,凌统自觉失言,看着孙权阴恻恻的眼神,不禁打了个寒颤,向孙权连连施礼,与太史慈一同告退了。
  对面张辽大营之中,张辽卸了铠甲,手下侍从接过了扭曲的兵刃,进了大帐,早有李典将张辽迎进大帐之中。
  “这太史慈真乃当世虎将啊,不亚于段大虎啊。”张辽不禁叹道。
  “若不是我见机得快,只怕今日你我不能相见了。”卸去盔甲,只见甲内的衣衫已经尽数被冷汗浇湿
  “前往乐进将军出送信的斥候,派出去了吗?”张辽问道。
  “已经派出去了,要乐进将军早做准备在四顶山谷准备设伏。”
  “将军,咱们接下来怎么办?”李典问道:“太史慈如此骁勇,如何能敌?”
  “就是再骁勇,也不过是有勇无谋之辈,战场杀敌,不是呈匹夫之勇,靠得是脑子。”张辽道。
  “道理我都明白,可是连日战败,将士们那若是不给个交待,只怕将士们会有怨言啊。”李典不禁有些担心。
  “说得对,你去安抚他们一下,咱们还有许多败仗要打,告诉将士们这几天吃饱喝足了,只管跑就是了,没有用的东西一概扔掉,咱们的人物就是将孙权引向四顶山谷,在那里全歼孙权的军队。”张辽道。
  “是,将军。”李典领命下去安排了。
  次日,艳阳高照,两军阵前,月牙戟仓促之际不能修复,张辽手持长矛,竟直来阵前叫骂讨战。
  斥候通报孙权,孙权不禁大怒:“张辽匹夫欺我太甚。”
  太史慈正要请战,一旁的凌统道:“太史将军连番出战,今日还是休息一日,让我为将军代劳吧。”
  孙权心中一喜道:“将军的伤可好利索了吗?”
  凌统点点头道:“没什么大碍了,请主公放心。”
  “好,此乃我东吴的幸事,此次就让凌统将军出战。”孙权笑道。
  “是,主公。”凌统转身离去,下去准备去了。看着凌统的背影,孙权的笑意缓缓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阴毒的神色。
  凌统提了金刀,胯下战马,便披挂出阵。
  阵前张辽叫阵,本以为会是太史慈出来应战,却未想到是凌统,两人倒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你的伤好了?手下败将快快回去,换太史慈过来,你还不是我的对手。”张辽笑道,神色之中颇有不屑之意。
  “前日若不是你暗算与我,咱们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凌统怒道。
  接着一声清啸,如脱弦之箭般向前冲去,横刀劈去,刹那间把剑法发挥至极尽的巅峰。
  张辽手中长矛微动,疾磕在凌统这一刀之上。
  “叮!”
  ,兵器交触之声音响彻阵前,盖过了远近所有战马兵士的叱喝声。
  张辽手中长矛一紧化为漫天矛影,如水银泻地般往凌统正面刺来。
  凌统带马速退两步,手中金刀由下贯上。
  “叮叮当当”
  一连串金铁交鸣声伫,连续挑开张辽似暴雨般的漫天矛影。
  张辽手中的兵器甚是不称手,若换作月牙戟使出来,凌统完不敢如此轻而易举的格挡下这一招。
  凌统纵马上千,手中金刀乍出,借着阳光的折射,张辽不敢直视,却也不知那金刀往那砍去。
  也不知是诈败,还是真的被那阳光晃了眼睛,竟被凌统手中的刀势迫退了三步,挡得左支右绌,甚是狼狈。。
  张辽虽被迫退了三步,但是招式之中丝毫不乱,转瞬守稳阵势,矛势转趋凌厉,挡住了凌统一刀快似一刀的金刀,一声清啸,招式大变突然暴起,手中长矛像一道闪电般激射而至。
  凌统只觉得身前尽是张辽手中的矛影,忙勒马急退。
  “嘭”的一声巨响
  张辽手中的长矛,竟在地上砸出了一道十多尺长,深数尺的长坑,直激得尘土四溅,声势骇人至极。
  双方阵中的兵士登时哑口无声。
  张辽哪容凌统有喘息之机,挺矛跟进直刺。
  凌统猛一矮身,避过这一矛,手中的金刀竟直往张辽的小腹掠了过去。
  凌统全力施为下。
  “嘭!”的一声
  张辽的长矛不禁凌空激起,竟被凌统的刀将长矛震离脱手,险些跌下马来。
  “不好。”张辽拨马回撤,诸兵士见主将再次败逃,扭头便跑。
  孙权看得真切,喜道:“曹操有张辽李典,我有太史慈凌统专克他的,给我杀。”说着,手持金刀,一马当先的率大军掩杀过去。缴获兵器钱粮无数,张辽再次弃了营寨,后撤了五十余里安营扎寨。
  孙权又将兵马,向着张辽的营寨迫近至数里。
  凌统不禁劝道:“张辽屡败屡战,此间恐有蹊跷。主公岂不知“善阵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终胜”的道理吗?”
  孙权笑道:“张辽这厮已经被我的太史慈将军吓破了胆,现在的他还说什么善败者终胜,恐怕就是个善败的将军而已。”
  “万万不可大意,还是禀报大都督为好。”凌统劝道。
  “好,好,你告诉大都督,我在合肥城等着他。”


第三百七十一章 四顶山伏兵
  一连半个多月,张辽连战连败,连弃二十多座营寨,败了二十多阵。孙权节节大胜,张辽一路败,一路缓缓撤向合肥,孙权一路胜,一路攻至合肥。
  “主公,前方就是四顶山谷了,过了这四顶山谷,咱们就离合肥不远了。”太史慈指了指前方的山谷道。
  孙权放眼望去,只见山林丛生,地势险峻,烟雾缭绕,天空中飘荡着蒙蒙细雨,孙权点点头得意的笑道:“什么五子良将看,我看也不过如此吗!”
  “主公还是不要大意,此地地势险峻极易设伏,主公还是小心为妙,莫要中了张辽的伏兵之计啊。”凌统不禁劝道。
  “张辽半个月以来,连败二十多阵岂能有假,定是被我的太史慈将军吓破了胆子。休要多言,我定取了合肥,好教周郎和张昭看看,我孙权离了他周瑜一样可以攻城掠地,无往而不利。”
  凌统心知多劝无益,心下暗暗叹了口气,心想:“这大都督如何还不回信?”
  四顶山大营,李典看着孙权大军迫近谷口,不禁冷笑一声:“他们还真来了。”
  张辽望着远处飘荡的“太史”字的大纛旗,眼神中无尽的惋惜之意,也有微微的得意之情,轻叹道:“孙权黄口孺子,死不足惜,可惜了,太史慈,太史慈,太史慈。。。。。。”
  山路之中,云雾缭绕,孙权驱大军尽数进入四顶山山谷,遥遥望见张辽的军队正在逃窜,大纛旗上隐隐约约的看到一个“张”字。
  孙权朦胧里望见旗号,看了看左右,对身边的太史慈令道:“是张辽,斩了张辽,合肥唾手可得。”
  “是!”
  太史慈策马疾驰,怒吼道:“张辽休走。”
  张辽回马,挺手中长矛来与太史慈占了两个回合,气力不佳,拨马便走。
  孙权看得真切,急摧大军追赶,两只队伍越追越近了,忽的斜地里,冲出一支人马,为首一人正是李典,舞枪来战太史慈,战不数合,李典又再次败走。
  孙权大喜,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笑道:“夺得合肥。我记太史慈将军首功。”
  说着,急驱大军在后追赶。至此,后军已尽数进入了四顶山谷之中。
  太史慈与孙权策马疾驰,紧追不舍。
  道旁的丛林之中,一大队人马偃旗息鼓,藏在其中,可以看到放倒在一旁的“乐”字大纛旗。
  绊马索隐藏在有些泥泞的山道之中。
  乐进一声令下,太史慈,孙权“噗通”一声被绊倒在泥泞之中。
  乐进将手中大刀一横,自山道之中冲了出来,怒吼道:“乐进在此。孙权休走。”
  说着,手中的大刀以雷霆万钧之势压向孙权。
  太史慈大惊,却见那乐进的一刀原来是奔着孙权来的,仓促之间取兵刃招架,已经来不及了,孙权倒在泥泞之中,尚未起身,情急之下纵身扑在孙权的身上。
  “喀拉”一声,乐进的大刀砍破太史慈的背甲。陷入肉中。太史慈惨叫一声,运起神力,飞起一脚将乐进踢出数尺之外。
  两侧山道的丛林边上登时响起了呐喊之声。冲出早已经埋伏多时的魏乐进的军队,张辽复又引军杀回,将孙权围在山谷之中。
  太史慈重伤之下,一手勒住马缰,运起神力,大吼一声:“起!”
  将孙权的战马自泥泞之中扶了起来:“有埋伏,主公快走。”
  埋伏在山道两侧的伏兵登时万箭齐发,羽箭穿透雨幕激射而来,太史慈挥枪为孙权挡开箭雨,自己却身中数箭。
  山中烟雾缭绕,只觉得四下里喊声大作,实在数不清到底有多少人马,张辽,乐进,李典三人直取孙权。
  太史慈此刻已经身负重伤,拼死力战三将,目眦尽裂,大吼着:“主公快走,快走。”
  孙权双目含泪,见着太史慈身受重伤,尚且还在拼力死战,不禁痛呼:“太史将军,你死于非命,是我之过也。”
  说着便要上前去救太史慈,却被凌统一把拉回。
  太史慈犹如濒死的野兽,发狂一样的抵挡张辽,乐进,李典三人。重伤之下,失血过多不,怎能敌得过这三将联手。
  斗了三十余合,肩头中了张辽的一矛,腿上被乐进的大刀砍中,肩膀被李典的长枪刺中。
  太史慈一声怒吼,奋起最后的神威,奋力一掷,手中的烂银枪如闪电一般向着张辽飞去。
  张辽侧身一避,那烂银枪直穿透身后数位兵士,力道方才停滞。
  凌统与极为亲兵踉踉跄跄的护着孙权策马奔逃。
  太史慈此刻已经是强弩之末。却仍自硬撑着站在那里,双目呆滞,望向远方,体内最后一丝气力也流失殆尽,却迟迟不曾倒下。。。。。。
  “孙权跑了,咱们还要不要再追?”手下士卒问道。
  张辽惋惜道:“司马懿说了,要让孙权继续活着,他对咱们还有用。”言语之中,带着些许的惋惜。
  李典不禁指了指没了生机太史慈的尸体:“他的尸身该当如何啊?”
  张辽心神一动,向着太史慈的尸身行了一礼,对李典道:“将他的尸身送还给孙权。”
  凌统护着孙权拼死杀出一条血路,杀出四顶山谷,回到营寨,清点人马,阵亡两万余人,轻重伤,不计其数。
  “痛煞我也!太史慈将军啊。。。。。。”孙权不住的悲呼。
  一个斥候进来禀报道:“主公,张辽将太史慈将军的尸首,送到了营门之前。”
  “太史慈,太史慈,何在?”孙权推开众人,跌跌撞撞的走出营寨。
  营门之外,一匹马拉着一辆板车,拖着王双的尸体,悠闲的踏着地上的泥泞,来到孙权的大营之外。
  孙权推过众人。扑上前去,看着太史慈的尸体,不禁泪流满面,不禁大哀:“痛哉,太史将军,哀哉太史将军啊,此皆我的过错啊。。。。。。”
  “主公,切莫伤悲。眼下咱们仍然身处险境,还不是悲伤的时候啊。”凌统不禁劝道。
  孙权不禁泣道:“我悔恨,未听将军之言,方有今日之祸啊,痛煞我也。”


第三百七十二章 周瑜来袭
  “快,快速派人去告知大都督,让他速速赶来。”危急时刻,孙权第一个想到的还是周瑜。
  “是主公,我这就去。”凌统道。
  彝陵城,周瑜大寨之中。周瑜与甘宁正在对弈,纵横十七道方格上黑白交错,局势纠缠不定。周瑜思考良久却迟迟无法落子,心神不宁的将棋子投入棋奁之中。
  “大都督?”甘宁小心翼翼的问道。
  周瑜起身重重叹息道:“在这彝陵对峙近半个月了。司马懿只坚守不出,而我们连司马懿的真实意图都搞不清楚,当真是太被动了。”
  忽的门外斥候狂奔进来,对周瑜道:“大都督,凌统将军在三江口派信使前来,有要事通报大都督。”
  周瑜“嘭”的一声跳了起来:“在哪里,快请。”
  心中一股不详的预感涌上心头。
  一会,信使慌忙的走进帐中拜见了周瑜,周瑜问道:“凌统将军,让你前来,通报我何事?”
  “回大都督,凌统将军接大都督将令镇守三江口,未到数日,张辽便引军来犯。。。。。。”
  未等信使说完,周瑜只觉得脑袋嗡的一声,忙走到一边墙上看着墙上悬挂着的地图。
  “。。。。。。凌统将军率军出战败了一阵,便紧闭寨门不再出战,向东吴主公求救。主公自引太史慈将军引数万大军,驰援三江口。屡战屡胜,张辽节节败退,主公说是要趁势拿下合肥,凌统将军觉得此事不妥,特要我来告知大都督,大都督有何见解,还请告诉小人,小人回去叮嘱大将军。”
  周瑜看了看地图,险些晕了过去,甘宁忙上前扶住周瑜:“大都督。。。。。。”
  周瑜长叹一声:“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司马懿,好手段!好手段!”
  甘宁心中不解问周瑜道:“大都督这是什么意思?”
  周瑜充耳不闻,回身问信使道:“你是哪天从何处出发到此的?”
  “半月前自三江口大寨。”信使答道。
  周瑜微微地颤抖:“此话当真?”
  “当真,半月前属下奉凌统将军的将令前来拜见都督,怎会有假?”
  “传令大军,后军变前军,韩当,周泰两位将军断后。今夜连夜撤退,兵发合肥接应主公,希望还来得及。。。。。。”周瑜不禁叹息道。
  “大都督,这是。。。。。。”甘宁不禁疑惑道。
  周瑜摇头叹息道:“司马懿从一开始的目的就不在我们,而是在主公,他的目标从始至终都是主公。好毒的计策啊,希望咱们还来得及。。。。。。。”
  甘宁恍然大悟不禁道:“这司马懿当真是厉害啊。”
  然而他们还是小瞧了司马懿,司马懿军中大帐,司马懿正在看着竹简,早有斥候前来禀报:“先生,周瑜大军已经全数撤退。咱们是否应当前去追赶。”
  司马懿摇摇头笑道:“周瑜精通兵,难道会不知道咱们要前去追赶?”
  “传令曹洪将军,仅在南郡外静候周瑜即可,不必费神追赶,咱们就在那里守株待兔。将周瑜,孙权一网打尽。”
  “是。”手下副将领命而去。
  看着随从远去的背影,司马懿不禁洋洋得意了起来,这一战之后,东吴孙权的政权就不复存在了,三分天下也就不复存在了:“师弟啊,师弟,我看你拿什么跟我斗。”
  想到这里,司马懿不禁得意的笑了笑。
  周瑜为了救孙权。吩咐部队连夜拔营。连行数天,在路上未曾想遇到了孙权派来的使者,使者哭诉道:“主公中了张辽的伏兵之计,数万将士,血洒四顶山,太史慈将军为了保护主公,也战死沙场。”
  周瑜险些晕倒,不禁道:“凌统将军为何不劝谏主公?”
  使臣道:“凌统将军三番两次的劝谏主公,可是主公不听啊,还说什么等到拿下了合肥,要让太史慈将军做东吴的副都督。”
  “什么主公真的这么说了”甘宁听了这话,心中不禁一惊。
  “是啊。。。。。。”信使道。
  “大都督主公若真是这么说的话,咱们。。。。。。”甘宁还未说完。
  周瑜怒斥道:“切莫听信谣言蛊惑,我与主公情同手足,怎会如你想得那般,此事休要多言。。。。。。”
  甘宁惭愧不已,不敢多言。
  可是此时此刻周瑜的心中却响起了一个声音:“真的是情同手足吗?还是你自己安慰自己呢?醒醒吧,孙权对你手握重兵心存忌惮,想提拔副都督,分解你的兵权。”
  “自己安慰自己?”周瑜心中笑道:“等到完成这一仗,主公忌惮我也好,不忌惮我也罢了,我自当解甲归田,与小乔归隐于林田之间,再不问战事。”
  “你以为孙权会放过你吗?”心底的声音不断想起:“只是孙策带你如同手足,睁开你的眼睛看看,眼前这位不是孙策,而是孙权。”
  “你是谁?”周瑜不禁问道。
  “。。。。。。”
  回答他的只是一阵沉默。
  那个声音既然消失不见,周瑜的心中不禁松了口气。对甘宁道:“大军轻装前行,加速前进,东吴的生死存亡就在你们了。”
  “是。”诸兵士得了周瑜的将令,丢掉身上的背囊行装,全速向着四顶山的方向推进。
  周瑜看着越奔越快的大军,右手不禁捂了捂胸口,自那日听闻司马懿弹奏伏羲琴的时候,自己的身体似乎正在起着一种莫名的变化。
  可是这种变化,周瑜却说不上来,那种感觉就像是一颗种子,正在慢慢的生根发芽,肉眼察觉不出来,但是那是实实在在的在慢慢在成长。
  周瑜心中不禁感到阵阵害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