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以权以谋-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凌云就是要把这些流寇逼落水面,好来个“痛打落水狗”。
这一夜,趁着夜色,凌云派毛晋等人坐着船,悄悄的往流寇聚集的岛划去。〃
1/31 21:25:33|49847129
第304章 西北危矣
由于大船的声音太大,于是,凌云他们就征用民间的小船。
或许天都要帮凌云,这一天夜里,突然起了大雾。
凌云觉得,这就是最好的时候。
趁着雾气笼罩,凌云指挥着船队,慢慢靠近了岛屿。
大约有百来只小船,从不同的方向依次驶向岛屿,渐渐的,将这座岛屿团团围住,但却离岛屿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就是不想让岛上的流寇发现。
此时,水面上的雾越来越浓,根本就没有办法看清水面上的人,但是,岛屿的轮廓却是可以看得清楚。
随后,凌云所在的船只上,突然对着岛屿就放起了火箭。
一支支火箭就像夜空中的流行一般,跨过天空,准确的就落在了岛屿上。
紧接着,其余的船只全部向岛屿发起了射击。
同时升起的火焰把水面上的雾气都驱散了。
虽然雾水让岛上的草木微微有了些湿润,不容易着火,但是这么多的火箭同时射进岛屿里,在岛屿里同时烧起来,一下就把那些植物上的水全部烧干。
而且,还有不断的火箭对着岛屿射来,让岛屿上的火始终都没有熄灭,这样一来,火就变得越来越大。
岛上的流寇也终于在凌云发射火箭的时候发现了问题。
但是此时水面上仍然是雾气重重,根本看不清是谁来进攻,又是从哪个方向进攻的。
岛上的流寇终于向无头的苍蝇开始乱窜起来。
可是这个时候,风也起来了,风一刮过,火势更是猛烈。
渐渐的,靠近岛屿旁边的雾气,也被岛上凶猛的大火一点点蒸发掉,凌云那一百多只渔船也终于是慢慢显露了出来。
但是凌云根本不在乎身边的情景有什么变化一双眼睛紧紧听着岛屿上。
终于,有一些流寇不想被活活烧死,开始往水里跳进去。
可是,在船上守着的士兵哪里会让他们逃走。
只要有人从岛屿上跑出来,那些弓箭手便万箭齐发,把他们全部射死。
被射死的流寇身上又开始燃烧起来,使得整个岛上的火越发的旺,凌云站在船上都觉得自己的脸上有些烫。
但是,这些流寇并不甘心就这样被烧死,也终于有人乘着一艘小船从岛里出来了。
可是,这岛已经被凌云带着士兵团团围住,没有了一丝一毫的出路。
这些流寇便开始用手中的弓箭对着凌云他们射去,可是,他们的弓箭怎么可能有凌云调制过的弓比?
一看这些流寇开始拉弓射箭,凌云身边的士兵没忍住,拔出箭来,对着那个拉弓的流寇就是一箭。
那流寇也在同时松开了手,箭对着凌云笔直的射来。
可是,凌云却站在船头一动不动,流寇的这支箭射到凌云正前方三丈处就开始往下掉,终于“笃”的一声,插在了船板上。
距离太远了,普通的弓箭根本就射不到这样的距离。
可是,那个流寇的心口,此时却中了一箭,那箭穿胸而过,箭尖都已在后背露了出来。
那流寇死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大家都是一样的弓箭,自己的箭射不到凌云那里去,凌云那边的箭却可以准确的射中自己,而且凌云那边还是逆风的情况,可箭的力量还是那么足。
那流寇带着满脑子的疑问,双手抓着胸前的箭,身体往后一仰,“扑通”一声从船上掉进了水里,成了水里那些鱼儿的美食。
这些流寇来自海外的一个岛国,由于岛上资源匮乏,这个岛国的人便开始抢夺其他地方的资源,现在更是慢慢侵略到了金朝的领土,还在沿海地区如此嚣张。
尤其是当战争开始后,这些留着小胡子的流寇更是劫掠百姓的粮食,看到好看的女子也强行掠走,所到之处,基本上都是一片废墟。
凌云拿定主意,眼前的这些流寇,一个都不能放过。
而凌云今天带出来的士兵,有很多人都是来自这些被劫掠的村子,他们心中对于这些流寇可以说是恨之入骨,更加不可能放他们离开。
等到岛屿上的草木都烧的差不多了,凌云一挥手,百来只渔船开始慢慢向岛屿靠近。
等到那船底一碰到岸边,有的士兵率先就冲了出去,朝着岛屿深处跑去,寻找那些幸存的流寇,并将他们一一结果。
随着登岛额士兵越来越多,岛屿上也开始展开了一些战斗。
这些流寇在平时也都是勤练武艺,有些士兵一见面,居然就被杀死。
更有些士兵,连人影都没看到,就莫名其妙的死了。
看来这些流寇还非常善于隐藏。
可是,不管他们怎么藏,终究是抵不过人多,加上刚刚那一顿大火,此时岛屿上能躲的地方十分有限,很容易就被找到。
士兵们一路找过去,这些流寇也慢慢聚集到一起,到后来,一共还有三百人。
这三百人,看上去似乎是这支流寇对于的头目,每一个虽然都有受伤,但仍然精神抖擞,杀气凌厉。
只不过,杀气再凌厉也杀不了人,凌云此时也来到了这些流寇的眼前,一挥手,四面八方围上来无数的弓箭手,凌云没有丝毫的废话:
“杀!”
简简单单的一个字,却直接要了这群流寇的命。
收拾完这些流寇以后,那些没办法回到岛屿上去的流寇,就成了瓮中之鳖,那可就太好抓了。
凌云调动江湖、民间、军队以及官府的力量,在整个沿海地区开始严抓这些流寇里的“漏网之鱼”。
不出一个月,所有的流寇全部被找出来,就地解决了。
南方这些战事结束后,凌云就打算只身前往西北,帮助陈耀戟打退吐蕃的进犯。
其余人等,全部去北境帮助李虎退敌。
但是此时,西北的战况已经是十分的不堪,吐蕃国新训练的战象简直没有任何能克制它的兵种,如果是正面交锋,根本打不过,可若是用计谋,对方却能识破,根本就不上钩。
在武力和智力都没有优势的情况下,西北军只能选择一撤再撤,都快要撤出西北地区了。
西北危矣。
(本章完)
第305章 暂退吐蕃
等到凌云赶到西北地区的时候,发现原本有十五万的西北军,到现在只剩下不到六万了。
吐蕃国的象兵是在是太厉害,不管是用什么方法都没有效果。
这些大象身上还披着铠甲,更加是刀枪不入了,这根本就让人没有办法去反抗。
陈耀戟能带着军队一直坚守到现在,也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了。
此时,在陈耀戟的军中,除了陈耀戟的西北军以外,还有西北的整个陈家,以及青禾会的成员。
当然,凌云一眼就看到了站在人群中,眼中含泪,看着自己的穆老伯。
对于穆老伯,凌云心中有的就是万分的感恩,要不是穆老伯,他凌云绝对没有今天,穆老伯在凌云的人生发展轨迹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看到这些久违的面孔,凌云不由得心中感慨。
但是现在,可不是叙旧,嘘寒问暖的时候。
此时,陈耀戟把军队驻扎在一处关卡处,这里地势较高,吐蕃的象兵只能在平地里才能发挥出优势。
现在遇到这较高地势,象兵的优势一下子就没了。
但是,象兵虽然没有办法攻打,可是吐蕃的士兵却可以对着关卡发起进攻。
关卡里的士兵只能是守在关卡里,没有办法出击。
就算是有一次,陈耀戟的守城军队把攻城兵打的落荒而逃时,也没有办法追击。
因为只要陈耀戟带兵出去,迎接他们的,就是那一头头庞然大物。
可是这样一直守着根本不是办法,只要陈耀戟这边的军队消耗到一定程度,吐蕃就可以选择硬攻,到时候,破城只是迟早的问题。
面对这一群象兵,就连平时一向足智多谋的凌云也没了办法。
毕竟,天机奇巧里画的,都是战争可以用到的工具,又不是兵书,没有可以借鉴之处,凌云在脑子里把整本的书都翻遍了,还是没有找到相关的办法。
所有人都一筹莫展。
一股悲凉的情绪在军中逐渐蔓延开来,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自己这一次,肯定是死定了。
而且,这道关卡是西北的最后一道防线,只要吐蕃军突破了,就可以直插金朝腹地,逼近京城。
这些西北军大部分都是西北人士。
有些人想到自己从此就和家人阴阳两隔,心中悲痛,但同时又不想让别人看出来,便开始唱起了西北独有的民歌。
西北民歌有一些节奏自由,旋律高亢辽阔、起伏较大。
或是声音直入云霄,或是低沉直击心底,原本是应该自由疏放的歌曲,可在所有的士兵听来,这无疑不是另外的一种表达。
于是,越来越多的士兵开始唱起了歌。
这让凌云不禁想到一个成语,“四面楚歌”。
“没想到西北军的士气已经低落到如此程度。”
但是,这是一种来自心底的绝望,就算是凌云,也没有办法彻底扭转过来。
如果一直这样下去,等到下次吐蕃军队再次进攻,那这道最后关卡,是不可能再保得住了。
不过,就在军中唱响起民歌时,山林间突然传来几声狼的嚎叫。
紧接着,越来越多的狼叫了起来,随后,漫山遍野都是狼的声音。
而慢慢的,这些狼的声音越来越接近,仿佛是朝着凌云他们所在的方向而来。
等到足够近了,一些站在城墙上的士兵就喊道:“好多狼啊!”
众人闻言,登上城楼去看。
只见满山遍野的,几乎全部都是一双双碧绿碧绿的眼睛,让人看得毛骨悚然。
而这些眼睛所看着的方向,却是让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因为这群狼盯着的,就是在关卡前扎营的吐蕃军队。
这满山遍野的狼群,少说也有几千只!
“从哪里出来的这么多狼?以前从来没有见过,听都没听说过啊。”
几个常年镇守关卡的士兵开始觉得疑惑了。
不过,等到领头的两只狼走出树林时,接着月光和城墙上火把的光,凌云看的清清楚楚,领头的两只狼,竟然是追风和逐影这两只狼。
这两只狼自从和陈婉妤手中的少宰待过一段时间后,就变得十分不同。
这些年,不管凌云在哪里,它俩总是在一旁的树林里,自己找些野物来吃吃,绝对不去农家里偷鸡,这对于一只狼来说,是很难得的。
两只狼似乎是有意在保护着凌云。
现在,他们似乎看出了凌云他们的处境不好,便各自着急了大批的狼群,前来关卡帮助凌云他们退敌。
不过,令人感到惊喜的是,这群狼一出现,吐蕃大营里开始出现了一些骚乱,远远的就能听到象群在嘶叫的声音。
大象的鼻子很是灵敏,它们能闻到藏在地底下的水,并且能一找一个准。
此刻,大批大批的狼出现了,大象的鼻子立刻就捕捉到了狼的气味。
如果是一只两只狼,哪怕是十几只狼,这些大象都不会放在眼里。
对于它们来说,狼这种动物,根本没有资格成为它们的对手。
可是现在,当这些大象问道成千上万的狼散发出来的气味时,它们终于开始有些不安了。
正所谓,双拳难敌四手,就算是在动物界,也是通用的。
等到狼群越靠越近,这些大象终于不再服管,挥起长鼻子一下把几个看守它们的士兵拍到一边,然后撞破栅栏,就往军营外面跑去。
一只大象跑起来的声音就很大了,更何况是一群大象,而且还是上千只大象,这跑起来的声音,简直就像是地震一样。
而吐蕃军队哪里能挡得住这些大象在军营里横冲直撞,不断的有惨叫声响起。
那是吐蕃士兵被大象踩死,撞死前发出的声音。
“吐蕃军营大乱!大家冲啊!”
陈耀戟看到眼前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立刻打开城门,率先冲了出去。
看到陈耀戟如此的勇猛,这些士兵终于也被感染,一个个大喊着冲向吐蕃军队。
而此时,吐蕃军队除了要对付大象,哪里还有精力对付陈耀戟的军队,只能是落荒而逃。
吐蕃的军队终于收到了一次大的拦截。
(本章完)
第306章 琅琊阁
在象兵的影响下,吐蕃士兵被踩死无数,陈耀戟的军队更是乘胜追击。
不过,出了陈耀戟的军队对吐蕃军队进行打击以外,那些群狼居然也参与了战斗。
一只只狼朝着吐蕃士兵扑去,只要扑倒了就是一顿撕咬,随后一旁的狼也会加入,没几下,就把一个士兵的脖子咬断,接着,这群狼再去寻找下一个士兵。
就这样,在人和狼的配合下,吐蕃士兵根本就没有了还手的能力,一路倒退。
但是陈耀戟哪里肯松口,这是陈耀戟这么多年来败得最惨的一次,他根本不可能就这样放吐蕃军队回去。
凌云也骑着马,跟在大军后面。
只是在吐蕃军队的队伍中,有个人的身影十分熟悉,这人一副儒将的打扮,在全是铠甲的士兵中,显得极其显眼。
这是一个青年,并不是陈阳。
待到大军渐渐逼近,凌云终于看清楚这个人的面孔。
“许延松!”
许延松在逃到吐蕃以后,经欧阳先生的推荐,他在吐蕃国的军队里有了地位,随后,他不断给吐蕃军队出谋划策,而且按照金朝的样子,将军队里的一些东西进行改革,使得吐蕃国的军队越来越有战斗力。
这一次发动战争,就是许延松从中搞的鬼。
他要接吐蕃国的手,来报自己的仇。
只是可惜,眼看他就要攻下整个西北,然后进军京城,却没想到被一群狼给拦住了。
凌云冲着前方的骑兵大喊:“抓住那个儒将打扮的人!他是主帅!”
骑兵队听凌云喊道,拍马就朝许延松而去。
听到身后有人高喊要抓自己,许延松不由得回头看了一眼,这一看,就看到了凌云。
似乎只要有凌云出现,他许延松就没有顺利过。
“等着,等我再来攻打金朝,一定打进京城,刨了皇甫瑞的陵墓,报我一家之仇。”
许延松回头驾着马,想要赶紧离去。
但是这一次,凌云却并不想让许延松就这样逃掉。
许延松这样的人,就是毒蛇,所谓“打蛇不死,蛇必伤人”,更何况还是一条剧毒的蛇。
凌云看出许延松的意图,喊道:“陈将军,快用箭!”
陈耀戟听到凌云的喊声,用马鞭一抽马屁股,那马不要命似的往前跑去。
待到许延松进入了射程,陈耀戟拉弓搭箭,对准许延松的后心,“咻”的就是一箭。
陈耀戟的弓也早就让凌云改造过,此时射杀许延松,真是易如反掌,果然,许延松中箭后从马上掉了下来。
后面的骑兵立刻赶上,将许延松围了起来。
其他吐蕃士兵,看到许延松被抓了,一个来救的都没有。
在这些吐蕃士兵看来,让一个金朝人指挥他们,他们是非常不情愿的。
所以看到许延松被围,他们更是一下作鸟兽散,心中还暗暗高兴。
许延松被抓,凌云上前后更是没有客气,对着许延松一顿拳打脚踢,口中骂道:“畜生!你居然通敌叛国!”
直到把许延松打得奄奄一息,这才收手,然后几个士兵上前,把许延松捆了,其余士兵则是没有丝毫停歇,接着追杀吐蕃军队。
一直从晚上杀到第二天清晨,地上血流成河,尸体遍野。
不过,令人高兴的是,十五万的吐蕃大军,几乎被杀光,只剩下一两万打算逃回吐蕃。
但是就在金朝的边境上,突然出现另外一直军队,这支军队并不是吐蕃的,也不是属于金朝的。
领头的是个中年人,只见他将手一挥,身后三千骑兵顿时杀出。
早就没有了任何斗志的吐蕃军队,在骑兵的冲击下,最后只有四五千人逃回吐蕃。
而这个领头的人,正是陈阳。
凌云在抓到许延松后,将其绑在柱子上,先是不停地鞭打,一直打到许延松昏死过去,再用水把许延松浇醒,随后再令人把许延松凌迟处死。
许延松的哀嚎在军队的上空久久回荡。
“这就是叛国通敌的下场!”
凌云对着下面的士兵喊道。
那些士兵也终于见到了凌云可怕的一幕,简直就像是吃人的魔鬼。
最终,许延松没挨几刀,就因为失血过多死了。
“真是便宜他了。”
在一旁的凌云看到后,不由得骂道。
西北这边总算是平息了,北方则是因为有南方的军队加入,李虎终于腾出手来,把这些西域诸国收拾了个遍。
并一直打到他们的家门口,直到这些小国拿出大量的供奉,这才收兵回来。
而经过这样的一场战事,这些西域诸国,包括吐蕃,已经没有实力在进行攻打,而金朝更是下令这些西域国家的募兵不能超过规定的数量,否则就起兵攻打,没有办法,这些国家只能是同意。
接下来,金朝就要好好的将民生和政策发展起来。
而经过了大大小小的战事,凌云的名声已经是举国皆知,凌云也知道,为人主者,最怕臣下功高震主,于是凌云明智的选择了解甲归田,不再参与朝中的任何事情。
凌云一决定要走,连带着李虎他们也要跟着凌云一起走。
在李虎他们看来,凌云去哪里,他们就跟到哪里。
尽管皇帝有心要留凌云,但凌云还是下定决心要走。
此时,钱文显在琅琊山上将凌云阁已经发展的很好,根本就不用担心以后的事情。
为了彻底告别朝廷,凌云决定,对所有的农具,军事都不再进行改良,凌云阁只做消息收集和出售消息的事情。
一时间,所有的农具坏了没人修,大家就只好又重新用老办,猎户们又拿起了原来的弓。
但是,凌云相信,这只是暂时的,以皇甫靖宗的雄韬伟略,必定可以将金朝带入一个新的巅峰。
而为了避嫌,也为了躲避一些人的寻访,凌云将自己的名字改为“蔺云”。
只因“凌云”二字太大,皇帝是天,凌驾于云之上,凌云的名字就是“天”的意思,所以凌云将其改掉。
而在琅琊山上的凌云阁,凌云根据所在的山头,干脆就改名叫做“琅琊阁”。
从此,凌云和皇甫静蓉,以及一家老小,还有自己的兄弟,一起开创“琅琊阁”的江湖传奇。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