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亲临东周-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性本来如此。

贫苦人听到温饱已经很满足了,可是温饱的人就不能向往贫困的生活,必须大富大贵的生活才能令他心向往之。所以曾经有穷人幻想,皇后娘娘过什么生活?皇后娘娘天天吃白面烙饼卷大葱,想蘸大酱蘸大酱,想蘸面酱蘸面酱。皇后娘娘早起喝豆浆,想放白糖放白糖,想放红糖放红糖。

如今齐桓公被鲍叔牙的话惊呆了,原来诸侯还能当得这么威风八面,无所不能,拉风啊……

半响齐桓公才醒过神来,忙问鲍叔牙,你说的这么热闹,那现在有没有这样的能人呢?

鲍叔牙微微一笑道,“您要是不找此人便罢,要找此人,可不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吗?管夷吾是也!”

根据猎头鲍叔牙的分析,管夷吾有五大优点:宽柔惠民,治国有术,能以忠信结于百姓,能以礼仪施与四方,能令百姓卫国而战。

齐桓公心想这还成神了呢,于是说那你把他叫来,我问问他到底怎么样。意思是还是先面试一下再说。

鲍叔牙正色道,“您假如要用管夷吾,必须立他为相,增加俸禄,以父兄之礼对待他。所谓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您这么召见他,那就是对他的轻视。非常之人,必须用非常之礼对待。您还是占卜一下,选一个黄道吉日迎接管夷吾,全天下听说您尊贤礼士不计私仇,还有谁不能归顺您呢?”

鲍叔牙的意思是,特殊人才必须有特殊待遇。

这事处理好了肯定有很好的社会影响。

齐桓公听从了鲍叔牙的意见。

于是齐桓公命令占卜出一个黄道吉日,郊应管夷吾。鲍叔牙特地先将管夷吾送到郊外的公馆中。为什么不能去鲍叔牙府上直接迎接管夷吾?从郊外迎接以显示隆重其事。

等到吉日一到,管夷吾沐浴更衣三次,更换上大夫的朝服,齐桓公亲自去郊外迎接,并且和管夷吾同坐一辆车入朝。

一路之上,老百姓听说齐桓公亲自去迎接管夷吾,都轰动了,追着跑着看,而且还议论纷纷:

“哎,快快看啊,那个就是我们齐侯最看好的大臣,听说他还曾经箭射我们齐侯呢!”

【文】“据说是公子纠的师傅。”

【人】“射死了吗?”

【书】“废话,射死了还能有现在的齐侯吗?”

【屋】“我们齐侯可真是大人有大量啊!”

齐桓公重用管夷吾,最大的影响当然是为日后霸业争取到最关键的助手,但是不可估量的潜在影响是,齐桓公重用贤臣,宽宏大量的美名从此传开。

管夷吾入朝之后,先跪下谢罪。齐桓公亲手将他扶起来,再赐座。管夷吾当然谦虚一番,罪臣何敢如此啊!

齐桓公说道,“因为寡人有话问你,你要坐下,我才能问你啊!”

管夷吾又一番谦让,方才坐下了。

齐桓公问道,“齐国,是千乘大国。在整个周朝中也是数一数二的大国了。先君齐僖公威服四方,被称为小霸。先君齐襄公由于种种原因,号令不齐,导致国内屡生大变。现在寡人即位,要修正国政,整顿国法,应该先如何做呢?”

齐桓公果然不是一介庸主。

这些话虽然是在先前恭敬的环境中提出的,也都是治国之道,但是对于管夷吾来说,无疑是上任前的面试。也就是说,虽然鲍叔牙为齐桓公描述了那么美好诱人的前景,齐桓公也按照鲍叔牙的意见去做了,但是他还是坚持要去面试管夷吾。

能够听从别人的意见,并且不随波逐流,有自己的主见,的确是一个领导非常难得的品质。

管夷吾当然知道齐桓公不会那么容易相信自己,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如何治国,管夷吾自然胸中有丘壑,他回答道,“礼义廉耻,国之四维。这四个方面如果不能做好,国家必然灭亡。现在主公想要整顿国政,必须张此四维,这四个方面做好了,以此引导民众,国势必然大振。”

齐桓公又问,那如何引导民众呢?

管夷吾回答道,那必须爱民,先爱民,才能引导民众。

齐桓公又问,那爱民之道是什么呢?

管夷吾回答道,公修公族,私修私族,相连以事,那么人民将相亲;赦免旧的罪过,修葺旧的宗族,让无后的人有继承人,人民就可以不断增多了;减少刑法,减轻赋税,那么人民就可以富裕了;选拔贤士,让贤士来教育人民,人民会更加有礼仪;出令不改,人民就能更加正直,这就是爱民之道。

其实说白了就是统治者应该给人民休养生息的空间,爱护人民,那就是爱民。

第五章   十万个为什么

齐桓公虽然听从鲍叔牙的建议将管夷吾聘为丞相,但是第一次见面就对管夷吾进行了一次面试。管夷吾提出要用礼义廉耻来教育人民,要给人民宽松的生活环境,这实在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

齐桓公明白了管夷吾提出的爱民之道,进一步提出,那什么是处民之道呢?意思是如何管理人民呢?

管夷吾对此也胸有成竹,他认为士农工商谓之四民,要想管理好人民,就要让这四类民众不经常跳槽,在自己的领域好好工作,这样社会自然会安定,人民自然会安定。

看来彼时管夷吾已经对就业与社会稳定问题有了自己的见解。

齐桓公又提出一个问题,人民安定了,那如何甲兵不足怎么办?侵略与反侵略,这是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可主要依靠的是军队。

管夷吾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罚款制度。如果犯法的人,可以允许他赎罪。怎么赎罪呢?重罪赎以犀甲一戟,轻罪赎以革贵盾一戟,小罪分别交纳金属,嫌疑犯则可以宽恕他。假如原告与被告都有道理,那好了,各打五十大板,让他交纳束矢,允许他们和解。等收集好了这么多原材料,那就可以用来铸造武器了。

齐桓公又问,甲兵足了,如果钱财不足怎么办?

管夷吾说那必须发展国家经济事业。我们齐国有着靠近大海的自然便利条件,大可以销山为钱,煮海为盐,这买卖全天下通行,咱的事业可就做大了。这些钱到手之后,您可以用来购买天下百货便宜的,等待时机进行贸易;选择美女三百,安顿商旅。商旅如能感觉宾至如归,齐国百货俱全,您又可以收集赋税,来促进军事发展。那时候我们国家的财政就可以大发展了。

看来管夷吾还具有经济学家的头脑,既能看到齐国商机所在,还懂得资本流通,再次投资,甚至还明白国家可以自己做买卖赚钱,又能通过赋税赚钱。而且具有将齐国建立成为经济强国的信心与办法。当然美女那段可以忽略,有点过分,属于糟粕思想。

齐桓公听到此处已经激动起来了,原来一样的国家在不同的人眼中有这么不同的发展前途。他进一步提问道,既然经济发展了,那如果军队不多,兵势不振该怎么办?

管夷吾立刻回答道,兵贵精不贵多;君强于心,不在于力。意思是要那么多兵不能打仗也是白扯,您必须有精兵。而且不能总想着用军队讨伐别人,武力征伐并不是最高水准,能够让人心服那才是最高明的。您要是整顿军队,扩大规模,那别的诸侯也可以整顿军队,扩大规模,也不见得您就能比别人强!您要真想强兵,还不如隐藏实力,暗地增强,还是要从内政方面加强。

这见解即使今日也不是每个国家都能领悟到的。君不见,多少国家为证明自己实力,不断扩张势力范围,管你什么南海东海,我看中了就是我的。你要反对,我就派军队。其实肤浅之极。真正的威慑由内而生,是对你品德、实力的真正佩服,绝对不是靠单纯武力征服能够做得到的。假如只要靠武力那么简单,恐怕当日二次大战,法西斯就是最强的。为什么日本军国主义在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遭受惨败,那是因为我们有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在为我们的国家浴血奋战。武力侵略他国,带来的长远影响必然是负面的。

齐桓公说既然你提到了内政,那我应该如何加强内政呢?

管夷吾回答,那必须建立制度。我们可以将国家分为二十一乡,工商之乡六,士之乡十五,工商用来丰富财富,士用于扩张军士。

齐桓公说既然可以扩张军士,那么具体如何去做呢?

管夷吾说道,要扩张军士,必须建立军队制度。您可以五家为轨,十轨为里,四里为连,十连为乡。分别设立长官,这样一乡为一旅,由良人统帅,共两千人;五乡为一师,共有万人。十五乡为三军,共三万人。您可以自己率领中军,其余再另派将领带领一军。军队在四季交替的时候可以从事田猎,让老百姓熟悉军事。整顿好了队伍之后,就不允许再迁移,这些编制内的人们一起田猎,一起祭祀、居住,所以他们互相熟悉,打仗的时候可以互相配合。居则同乐,死则同哀。守则同固,战则同强。有这样三万人,您就可以横行于天下了。

管夷吾此举看似是将百姓组织在一起,其实对于当时社会是很好的管理方法。尤其是在生活战斗中建立起来的亲情、友情,更加有利于凝聚战斗力,形成团队精神。的确是高见。

齐桓公一听赶紧问,那如果有这样的军队,我是不是就能讨伐诸侯了?

管夷吾却回答说不行。您要做的,最好是尊周而亲邻国。

齐桓公问,那应该怎么去做呢?

管夷吾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首先查看我们的疆域,侵略别人的地方,您就换个人家,并且重新准备礼币聘问,但是别接受人家的礼物。这样四邻之国都会亲近我们。然后您应该聘用游方之士八十人,带足了车马皮裘,多带聘礼,让他们聘请天下贤人;然后带够了礼物去查看各位诸侯,看着有缺点的您就攻打他,看着淫乱谋逆的您可以诛杀他,这样可以立威。如此,天下诸侯都会归顺于您,那时候您就可以率领天下诸侯朝见周王,尊崇王室,这样霸业可成!

齐桓公就这样和管夷吾说了三天三夜,好不疲倦。

其实,从这些对话中可以看出来,齐桓公确实虚心好问,并且有雄心壮志,这也是他能够成就霸业的基础。而管夷吾的确对于国政、经济、军事、谋略以及天下大势了如指掌,并且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的确和一般群众、一般大臣甚至一般诸侯、一般天子不是一个档次的。

齐桓公开始想做的,是通过武力去征服诸侯。但是管夷吾为他指出的,是一条发展国内经济,壮大自身实力,通过仁义道德建立威信,推崇周王,从而获得霸业的道路。可以说这是一条踏实的路,也是符合当时社会正统的道路。

通过这一席长谈,齐桓公真的服了。鲍叔牙说的没错,管夷吾的确是经天纬地之才。齐桓公心悦诚服,重新斋戒三日,在太庙祈祷一番,准备正式拜管夷吾为丞相。

没想到,管夷吾居然拒绝了。

齐桓公这下子觉得奇怪了,我已经决定采用你的建议了,为什么你不接受丞相这个职位呢?

管夷吾不接受丞相的职位?那就不是个人主义者管夷吾了!辛辛苦苦辅佐公子纠是为了什么?在鲁国受辱求生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今天吗?但是单纯从知识上征服领导还不行,还必须有别的。

管夷吾正色奏道,“臣听说一枝独秀不是春,滴水难成东流海。主公要成就霸业,必须任用五杰。”

齐桓公迫切的问道,那什么是五杰?

五杰是什么东东?

管夷吾心中早有人选,于是仔细为齐桓公分析,升降都很平和,进退也都很淡定,辩论词锋都很稳妥,臣不如隰彭,请您用隰彭为大司行;开垦土地,汇聚利润,使田地尽可能出产,臣不如宁越,请您用宁越为大司田;在平原上放牧,能让车马不碰撞,能让行人不犹豫,鼓舞三军将士让他们视死如归,臣不如王子成父,请您用王子成父为大司马;公平判决,不滥杀无辜,不让无辜之人蒙冤,臣不如宾须无,请您用宾须无为大司理;犯颜觐见,忠贞无比,不畏强权,臣不如东郭牙,请您用东郭牙为大谏之官。主公如果要富国强兵,请您一定用五杰为臣;如果您还想称霸诸侯,臣虽然不才,甘愿效劳。

原来齐桓公想的是任命管夷吾一人为丞相,而管夷吾推荐的是整个执政班底,涉及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各个方面。

个人主义者管夷吾什么时候开始为别人着想了?

这当然有管夷吾为给齐桓公留下一个好印象的成分在里面,但更主要的还是管夷吾的处境决定的。

从一个谋杀囚犯直接到丞相,这的确是惊天大手笔。虽然管夷吾已经令齐桓公心服口服,可是回顾他的出身,他毕竟曾经是齐桓公的对头:小白的师傅。管夷吾被提升为丞相,天下人怎么看?齐桓公曾经的追随者怎么看?他们能心服口服吗?管夷吾以后在齐国开展工作能顺风顺水吗?

必须有一件事情,能够扭转大部分人对管夷吾的看法和认识。

而这一推荐,就给大部分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你看人家小管同志其实很好相处很高风亮节么,当时肯定是各为其主,也不能怪人家啦!

而被推荐的这五个人,肯定都会涂上管夷吾这一派的影子,不管他们怎么想,总是受了管夷吾的恩惠。

工作局面,一下子就此打开。

第六章    从管夷吾到管仲

齐桓公被管夷吾的才华震惊的同时,也被管夷吾的气度征服。

看看人家,政治经济的大人才,先想着推荐别人,这风格挺高啊!不过齐桓公还是觉得管夷吾技高一筹。人家说了呀,说谋取霸业他愿意尽力,那说明人家有帮助自己称霸的能力。

齐桓公听从管夷吾的建议,一一将这五人拜官;并且拜管夷吾为丞相,赐给国内租税一年。齐桓公还在国门悬榜,征求富国强民的建议,只要有好的建议都逐步的实行。

有一天,齐桓公看着麾下这几员大臣开心不已,我们齐国腾飞指日可待了!可是不一会儿又愁眉苦脸起来。齐桓公问管夷吾道,“寡人不幸喜欢打猎,又有些好色,这些对于霸业有损伤吗?”

原来齐桓公是想到了自己的缺点。看来他对于自己的缺点心里很明白,而且害怕会影响到自己的事业,所以才这么发愁。

管夷吾却回答说道,“没事,不影响!”

齐桓公问那什么影响霸业呢?

管夷吾说,要影响到您的霸业,除非是您不知贤臣,或者知贤臣而不能用,或者是用贤臣而不能信任他,或者是信任他、用他却用小人去扰乱他。这就会影响您的霸业!

齐桓公长出一口气,那寡人就放心了。

看起来管夷吾这样的说法是为了讨好齐桓公,但是也有科学的成分在里面。有这样一份材料:

现在要选举一名领袖,而你这一票很关键,下面是关于3个候选人的的一些事实:

候选人A:跟一些不诚实的政客有往来,而且会星象占卜学。他有婚外情,是一个老烟枪,每天喝8到10杯的马丁尼。

候选人B:他过去有过2次被解雇的记录,睡觉睡到中午才起来,大学时吸鸦片,而且每天傍晚会喝一大夸特威士忌。

候选人C:他是一位受勋的战争英雄,素食主义者,不抽烟,只偶尔喝一点啤酒。从没有发生婚外情。

请问你会在这些候选人中选择谁?

候选人A是富兰克林罗斯福,候选人B是温斯顿丘吉尔,候选人C是亚道夫希特勒。

这个结果并非说明有恶习的就是好的领导,但是能看出来,领导个人素质与领导好坏并无直线联系。

当然管夷吾当时并不可能知道这个故事,因为这个小故事的主人公还得个两千多年才能出世。不过这个道理管夷吾应该是明白的。

但是仔细分析一下,管夷吾的这个回答,貌似还是和他个人主义者的头衔有关。在事业中,个人主义者总是先想到自己,而不是那么多的想到别人。所以管夷吾认为齐桓公好色、喜欢打猎对于霸业不会有损坏,但是不能充分信任、任用贤臣却会损伤到霸业,也许有这样一个大胆想法:在他心里,一方诸侯成就霸业,主要靠的不是诸侯,而是贤臣。具体说来,齐桓公能否称霸不是因为他自己,而是靠管夷吾。所以齐桓公的一些缺点根本不会对齐国称霸产生影响,因为是次要人物啊!

这在当时可以说是先锋前卫想法了。

但是不如此,不能解释为何管夷吾能轻易背叛公子纠,投靠公子纠的对头小白。因为无论是公子纠还是小白,都是管夷吾实现自己理想的一座桥梁,不是甲,就是乙,那又有什么分别呢?

齐桓公对于管夷吾的信任和崇拜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尊称他为仲父,恩礼在高国之上。并且命令,国家一旦出现大事,必须先告诉仲父,后告诉寡人,国家一切行动,听凭仲父指挥。然后又禁止国人冒犯管夷吾的名字,无论贵贱,都要尊称管夷吾为“仲父”。

管夷吾,成功变身为管仲。

理想的舞台拉开大幕,精彩的剧情即将上演!

但是有一个人听说了此事并不高兴,简直怒不可遏。

他就是鲁庄公。

怎么你们齐国这么没有是非观念呢?管夷吾是要杀你们主公的人,居然接回去当祖宗供起来,还成了宰相,称什么仲父?你们脑子有问题啊?有问题你吃药啊!干嘛忽悠我呢?我招你惹你了!将来什么时候人家说起来,那管夷吾怎么从鲁国回去的呢?别人都会说,是鲁庄公那个大傻子给人家放回去的!你们齐国做事太不讲究了!

这时候他早忘了当年被齐国在乾时打的满地乱跑的时候了。

鲁庄公一生气就犯糊涂,这口气不出不行。

齐襄公杀害他爹的气,他倒能忍了。

鲁庄公在国内大举验兵,准备兴兵伐齐,以报乾时之辱。

早有消息传递到齐国,说鲁国准备打你们呀!齐桓公这个郁闷,刚一登基,怎么还和鲁国干上了!可是齐桓公真的不想总让鲁国先打自己,太被动了!于是齐桓公问管仲,既然鲁国都准备打我们了,我们也不能死等着,不如我们先打他们吧!

管仲回答道,“军政未定,此时不宜出兵。”

齐桓公实在忍不住了,这鲁国欺负我们齐国不是一次两次了,是可忍孰不可忍!叔可忍婶儿不可忍!齐桓公这次没听管仲的话,拜鲍叔牙为将,率兵直犯长勺。

鲁庄公得到齐国出兵的消息,急忙召见施伯,说这齐国真是欺人太甚!本来我们准备打他们的,谁知道还没准备明白呢,他们先动手了!果然是小人!你看我们如何防御?

施伯启奏道,“臣举荐一人,可退齐兵。”

原来施伯举荐的是曹刿,据说此人隐居于东平之乡,从未出仕,但是非常有才干,是将相之才。

鲁庄公急忙命令施伯前往召见曹刿。

曹刿见了施伯哈哈大笑道,“肉食者没办法,来找我们霍食者了吗?”意思是你们这些吃肉的贵族没办法了,找我们吃素的老百姓来了?

施伯知道曹刿是讽刺说笑,也不以为意,只说道,“霍食者能谋划,马上就要变成肉食者了!”

于是施伯带着曹刿一同拜见鲁庄公。

鲁庄公心急如焚,之前已经被齐国打得苦不堪言,再输可太难看了。一见面,鲁庄公就问曹刿,有什么退敌良策?

曹刿郑重回答道,“打仗需要临机制胜,臣不能预言。请您赐给臣军队,让我能够到达战场,观察情况,先有所预谋。”

鲁庄公觉得曹刿这人行,稳重,说的还都是内行话,很喜欢他,于是共乘一车,直达长勺。

鲍叔牙听说鲁庄公来长勺,立刻摆阵迎战。鲁庄公这边也严阵以待。

乾时之战,带给鲍叔牙许多自信,说实话,他还真没瞧得起鲁国。鲍叔牙下令,齐国军士如有先攻破鲁国阵地者,重赏。

鲁庄公听见对方阵地鼓声阵阵,也准备命令击鼓对敌。不料曹刿说道,“齐国士气正高,我们不如静静等待。”传令军中,有敢喧哗者斩!齐兵攻击鲁军阵地,鲁军阵地铁桶般坚固,齐军只能退却。

过了一会儿,齐国军队再次击鼓进攻,鲁国这边依然充耳不闻,但是还是击退了齐军进攻。

这真是奇特的战争。一方鼓号喧天,杀声阵阵,另外一方却沉默着抵抗。而叫嚣的这一方还就冲不过去。

鲍叔牙恨恨的说道,“鲁军胆怯,给我再冲!”

曹刿耳听得鼓声又起,说道,“打败齐国只在这次,立刻击鼓进兵!”

这次鼓,惊天动地。

齐国第三次击鼓,鲁国第一次击鼓。

齐兵以为鲁国就这么回事了,装耳朵聋呢?可是鲁国士兵早就急的摩拳擦掌,好容易听见进军号令,人人争先,杀的齐军措手不及,七零八落,四散奔逃。

鲁庄公看的激动不已,准备命令追击齐兵。

曹刿却制止了鲁庄公,先下车仔细查看齐军列阵之处,然后登车远望,之后才告诉鲁庄公,可以追击了。

鲁庄公于是命令火速追击,缴获齐军兵甲无数,直击三十里。

凯旋之后鲁庄公问曹刿,“为什么我们一次击鼓反而胜于齐国三次击鼓呢?”

按照常人看,当然是三次击鼓比较厉害。

可是曹刿回答道,“打仗主要是依靠士气。士气高,那就肯定能获胜;士气低,肯定得失败。打鼓,就是为了激起士气。所谓一鼓气盛,再鼓气衰,三鼓气竭。我们之所以不击鼓,就是为了继续士气,而齐国三次击鼓,士气早就没有了。我们士气正足,而齐国已经没有什么士气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