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风华路-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话其实已经露出许多讯息,分明暗指众位国公站队韩跃,李靖却份属太子那边。
  李勣眉头紧锁,深深陷入沉思。
  自古皇权之争刀光剑影,有时候争斗起来比对待外人还狠,李靖手握大唐重兵,不趁机灭掉韩跃的军队都算有良心,怎会给众人可乘之机?
  “若是不能借势,此次出兵恐怕有些麻烦。咱们只有一万三千兵力,而且不能全军皆动,必须留下半数守城,如此算下来的话,这仗几乎没法打。”
  冷兵器时代打仗靠的是人,再厉害的将帅若是没有兵马,一样要瞪眼抓瞎。如今草原还有几十万兵马,单凭沈阳城这点兵力,简直像小十字扔进大海,连个响声都不带有的。
  李勣皱眉,老程等人也犯愁,他们都是当世名将,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手中无兵还怎么打?
  “他奶奶的,陛下给了泾阳侯征兵之权,若是能拖一年再打,咱们必然能发展五万雄兵。”刘宏基咬牙切齿,心中很是不甘。
  老程看他一眼,嗤笑道:“拖一年再打?李靖大军已经驻扎雁门关,你觉得以他的军事头脑和目光,会让咱们安心发展一年再去抢功吗?”
  刘宏基怒哼一声,挥拳重重砸在一面墙上,震的积雪簇簇落下。
  直到此时,韩跃忽然出声,淡笑道:“有一件事我没跟大家说,若是攻打草原突厥,我能动用的兵力绝非一万三。”
  众人一怔,李勣目光闪动,追问道:“难道你还有隐藏之兵?”
  “不错,我有隐藏之兵!”韩跃缓缓点头。
  李勣大喜,再次追问道:“有多少人马?能不能凑足五万之数?只要有五万兵马,老夫就敢硬撼草原……”
  韩跃哈哈一笑,他一手抱着韩丫,另一只手却弹出两根手指,淡淡道:“沈阳城兵力再翻二十翻,约莫就是我那隐藏之兵的数量。”
  嘶——
  众人倒抽一口冷气,李勣还不等说话,刘宏基已经出声,震惊道:“沈阳城有一万三千兵力,若是翻上二十翻的话,那岂不是,岂不是……”
  这货嘴角哆嗦,脸皮抽搐,自己先被这个数字震惊的两眼发直。
  一万三乘以二十倍,那可就是二十六万兵力!
  如今整个大唐的常备兵力才多少?李世民虽然号称有百万兵马,但是有七十万都是府兵,只有战时才会集结,平时可都是种地的农夫。
  大唐真正的常备军力,其实只有三十万。
  现在韩跃却告诉大家,他隐藏了二十六万大军,此事不啻于天方夜谭,直令众位国公一脸震撼。
  李勣目光炯炯盯着韩跃,一脸肃重道:“泾阳侯,自古征战无小事,你可不要为了面子吹嘘。老夫且来问你,兵从何来?”
  韩跃没有直接回答,反而仰首向天,淡淡道:“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我已足足筹划四年,当初建设关外互市,满朝谁肯支持?”
  这话说的无头无脑,众人皆是满脸茫然,唯有李勣瞳孔闪亮,似乎想到一种可能。
  韩跃忽然顾左右而言它,手掌轻轻拍打怀中的韩丫,微笑道:“这是我新收的闺女,至今还没有踏入家门,诸位国公若是不嫌弃,不妨和我一起前往大都督府,你们皆是长辈人物,正好帮我做一个收义女的见证……”
  说完此话,他抱着韩丫当先举步,一路直往城中的大都督府行去。
  后面几个国公面面相觑,刘宏基摸着脑袋茫然道:“这是干啥啊?正说着出兵之事,怎么突然扯到收义女上面了?俺老刘也是有数的人精,怎么越来越看不懂泾阳侯的行事。”
  长孙无忌抬脚便走,边走边笑道:“老夫乃是文臣,打仗的事情我不热心,但是韩跃收义女乃是大事,我必须去掺和一番,否则将来被妹妹得知我不在场,必然会生气埋怨于我。”
  老程哈哈一笑,追着长孙无忌道:“老夫的长子和泾阳侯八拜之交,我也要去掺和一番,今天不醉不归。”
  秦琼甩了甩手,他看了一眼柴绍,语带深意道:“咱俩都是长辈,不去不行。”
  柴绍点了点头,抬脚和秦琼同行。
  转眼之间,原地只剩下李勣和刘宏基两人。
  老刘满脸迷惑,忍不住请教李勣道:“英国公,这都是咋了,怎么一个两个突然口吻大变,不说出兵之事,反而要去给一个小女孩做见证?”
  “你这蠢货!”李勣看他一眼,指着他鼻子骂道:“大家都猜到了泾阳侯的意图,他现在不想说出隐藏之兵在哪,所以众人也顺着他的意思。唯独你却追着问,你想干啥?贪图他那二十六万大军,还是想上书向陛下告密?”
  李勣点醒一番,抬脚也追着众人去了。
  刘宏基怔怔站在原地,依旧喃喃道:“俺老刘就是想知道,到底哪里突然多出二十多万大军?这股实力简直和朝廷不相上下,泾阳侯只用了四年,他怎么搞出来的啊……”
  “难道是问他的新罗岳父借兵?那个小国也没这实力吧?”
  这一刻才看出来,大唐的国公也有高低之分,李勣老程等人聪慧,刘宏基就逊色多了。
  他到现在还不知道韩跃的兵在哪里。


第305章 家门口也有探子
  偌大沈阳城,全城分四个区,中心之处却有一座巨型府邸,此府占地足有五十亩,分为前后两个部分。
  前部分雕梁画栋,总共建有六幢三层高楼,乃是安东都护府所在地,也就是老百姓口中的大都督府。
  古代百姓信奉朝廷威严,大都督府是整个白山黑水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哪怕韩跃不想劳民伤财,也得硬着头皮建一座雄伟的衙门。
  因为这是底气,让老百姓能够直观看到的底气。
  六幢楼,分为三个部分,中间两栋乃是都护府正衙,负责处理一切军民事务。左边两座乃是军事衙门,由十几个国公亲自坐镇,无论征兵还是打仗,所以的指令都从这座衙门出。
  右边两座乃是户粮衙门,由长孙无忌领衔负责,此衙人手最多,整个白山黑水所有民生军用之物皆由此衙署办,比如调拨粮食,征发劳力,修建房屋等等等……
  甚至老百姓的婚丧嫁娶,新生孩儿出生的户口报备,皆要到这个衙门进行办理。
  这六栋楼三个衙门,已经隐隐有小朝廷的影子,朝堂有六部,大都督府有三个衙门,当初这个规划并非韩跃手笔,乃是李世民亲自传旨,专门从长安送来的图纸。
  “那小子该好好练一练了,整天想着种田赚钱,何时才懂治理之道?朕要给他建立三个衙门,让他好好熟悉一番……”这是李世民的原话,当时听众只有一人,就是当朝长孙皇后。
  夫妻俩目的若何,沈阳城的十几个国公一眼便知,所以长孙无忌心甘情愿留了下来,老程等人心甘情愿被皇帝发配。
  国公们到达沈阳城那天,李勣曾经召集众人议事,毫不避讳道:“咱们来此是要帮陛下培养接班人的,太子有东宫属官,泾阳侯有六部衙门,太子监督国事,泾阳侯经略辽东,至于未来成败如何,那就看咱们底下人怎么争了……”
  沈阳城目前已有接近四十万人居住,所以大都督府每天都很忙,其中又以户粮衙门最为繁琐,办事的差役俸禄很高,皆选脾气温和之辈充任,原因无它,韩跃不想看到百姓办事之时拿笑脸去应办事员的冷面孔。
  平时都是老百姓来办事,今天有点奇特,整个白山黑水的最高长官忽然出现在门口。
  当是时,正有十来个百姓在门口排队,两侧有卖茶的卖饭的卖菜的各种小摊,这可不是后世,后世你在衙门门口摆摊试试,城管不揍死你才怪。
  但是唐朝不同,韩跃从来不去管这些,衙门两侧有小摊才好,衙役们下了差就能在门口吃上一口热乎的,有时候韩跃都会跑过来弄点零食吃。
  “哎呀,是咱家侯爷……”一个买水酒的小贩眼尖,看见韩跃抱着个孩子施施然过来,他连忙拿出一个瓷碗使劲擦了擦,然后盛满一碗酒水,端着大叫道:“侯爷,好些日子不见了,俺孙三请你喝一碗怎么样?”
  韩跃停下脚步哈哈一笑,语带深意道:“今天还真是适合饮酒,本侯爷心中高兴,你这碗酒说什么也得喝了。”
  酒贩孙三大喜,恭恭敬敬端碗上前,脸上带着期待之色。
  韩跃接过酒碗一起干掉,微笑道:“很不错,还是老味道,似乎又加了蜂蜜……”
  “侯爷就是侯爷,什么东西一尝便知!”孙三呵呵直笑,接过空碗朝着四周的商贩看了一眼,得意道:“侯爷有神仙之法酿造高度酒,那个俺孙三没法比,不过咱家酿的果酒也是秘方,就连侯爷都说好喝。”
  韩跃哈哈一笑,指着他笑骂道:“我就说你这家伙没安好心,请我喝一碗果酒,立马就要借我的名声打广告……”
  孙三怪笑一声,周围百姓也都发出善意的笑。
  有个老嬷嬷瞥见韩跃怀里的韩丫,眼见小丫头嘴咬手指一脸馋样,显然也想尝尝果酒的味道。
  “这是谁家小娃娃,生的这般可爱。”老嬷嬷赞了一句。
  韩跃用手轻抚韩丫的小脑袋,淡淡道:“这是本侯爷的女儿,取名叫做韩丫,若是按照辈分计算的话,她以后可算是侯府大女……”
  “侯爷的女儿?”周围老百姓面面相觑,眼睛里都有些发亮。
  古代最注重子嗣后代,满城百姓早就渴望韩跃能有个孩子,那样韩家就能公侯万代,百姓们也能继续跟着享受韩家的庇护。
  “哎呀,竟然是小娘子,可了不得!”老嬷嬷夸张的叫了一声,弯腰从自己摊子上抓起一把糖炒松子,柔声道:“孙家的果酒虽然好喝,但是小孩子不能沾,会喝醉的,小娘子试试这些糖炒松子,味道很是不错。”
  眼见韩丫想接又不敢接的可爱模样,老嬷嬷越发笑的慈祥,温声道:“小娘子不要怕,这个糖炒松子秘方还是侯爷赐下的,乃是你们韩家独创之法,小娘子以后每天都可以来吃,老妪一律给你免费。”
  “爹爹,可以要吗?”韩丫尽管馋的口水直流,但却没有去接松子,反而抬头去看韩跃。
  韩跃哈哈一笑,伸手把那些松子接过来,随即一屁股坐在孙三的酒摊前,柔声道:“长辈送你的零食自然可以收下,来,乖乖张开嘴巴,为父剥给你吃。”
  韩丫甜甜一笑,张开小嘴静静等韩跃剥松子给她吃……
  ……
  ……
  一父一女天伦之乐,旁边几个百姓看的眼睛发亮,相互对视一眼,都看出对方眼中的惊讶。
  “侯爷对这个小娘子很是疼爱啊!不知是谁家的祖上积德行善,后代子孙才能被侯爷看上,从此脱离百姓之身,跃上枝头变凤凰……”
  这些老百姓都是早年跟着韩跃的老人,大家都知道韩跃今年还未及冠,虽然娶了五房美眷,但因时间还短所以没有血脉子嗣诞下,眼前这个小娘子分明有六七岁年纪,显然是收养的螟蛉义女。
  “侯爷,您今日怎么有闲暇来街面上逛逛?俺听家中的小子提了一嘴,说您最近忙着收拾汉奴……”孙三又盛了一碗果酒,站在旁边小心翼翼伺候,他是最早一批跟着韩跃的老人,虽然不是田家庄出身,却是田家庄旁边的孙家庄人士,因此有些话也敢直接向韩跃询问。
  一边询问,一边还把酒碗向前一递,嘿嘿笑道:“侯爷,再来一碗。”
  韩跃看他一眼,挥手道:“不喝了,你这果酒虽然香醇,但是本侯爷不胜酒力,今天家里还有大事,恐怕要举办一场酒宴,我得留点肚子应付那帮国公……”
  他说到这里缓缓站起身来,抱着韩丫淡淡道:“本侯爷也不是闲逛,我新收了义女,按例应该到户粮衙门报备,否则闺女就成了黑户。”
  “原来是要领户籍啊!”孙三恍然大悟,笑嘻嘻道:“这事还用您亲自来,派人给衙门里的办事先生知会一声,让他们直接给小娘子上了户口,再把制作好的户籍送家里不就行了?”
  韩跃顺势踢了他一脚,笑骂道:“衙门里有办事章程,哪能因为我是侯爷就得特殊?你也是跟着本侯爷的老人了,以前穷的家里吃不上饭,怎么现在也产生了特权思想不成?”
  “那不能,那不能!”孙三连连摇头,讪讪笑道:“俺这不是觉着侯爷您忙么,一点小事犯不着亲自来跑!”
  “这可不是小事……”韩跃微笑一声,语带深意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小事撕开一个口子,以后就会有大事犯了忌讳,本侯爷是大都督,更加不能带头犯错。”
  一边说着一边起身,抱着韩丫向衙门口行去。
  此时衙门口还有十来个百姓在排队办事,看见侯爷过来都想让开,韩跃摆了摆手阻止大家,抱着韩丫站在队伍最后面排队。
  小女孩双手搂着他的脖子,乖巧问道:“爹爹,户口是什么?”
  “户口就是身份证明,只要把你的名字做了户口报备,衙门里会给你发一张户籍证明,爹爹管这个东西叫身份证,有了身份证你就是大唐的子民,从此再也不是突厥汉奴的身份,而是爹爹的好宝宝,没人敢欺负你……”
  韩丫一声欢呼,搂着他脖子娇声道:“那爹爹快点,丫丫想要身份证。”
  韩跃哈哈一笑,抬手捏了捏她的小琼鼻,打趣道:“急什么急,没看爹爹正在排队么。”
  一父一女欢笑打闹,远处一群百姓踮起脚不断张望,酒贩孙三一脸感慨道:“看见没,这就是咱家侯爷,身份那般高贵,却抱着闺女在衙门口排队。衙门里的办事先生可都是他的属下啊……”
  旁边那个老嬷嬷不断点头,她一边捶打腰部,一边小声道:“咱们都是侯爷的老邻居了,按照乡里习俗,侯爷收养小娘子咱们得送一份礼。”
  孙三眼睛一亮,一拍大腿道:“田大娘此言有理,咱们跟着侯爷大享其福,是得准备一点礼物。”
  旁边一个青年商贩皱眉道:“就怕不准进门啊,侯爷住在大都督府后院,门口可是有兵将把守……”
  这青年显然不是跟随韩跃的老人,孙三看他一眼,嗤笑道:“不准进门?咱家侯爷从来没这规矩,大前天我果酒卖不掉,豆豆夫人还专门让我送进府中,让我陪下人们一起吃喝。”
  “是么?侯爷竟然这般平易近人?老百姓也能随意出入府邸?”那青年有些不信,一连发出三声疑问。
  便在这时,远处的韩跃忽然高声道:“今天家里要准备宴席,乡亲们若是给我面子,晚上一起过来喝一杯啊。”
  那青年一怔,孙三却哈哈大笑,得意道:“你看吧,侯爷专门开口邀请咱们呢……”
  街面上晃晃悠悠走来一票国公,赫然正是李勣等人,老程冲着孙三大喝一声,道:“兀那孙三,晚上把你的果酒多带几坛,老夫拿高度酒跟你换。最近天天喝高度酒,倒是想换一换口味。”
  “好嘞,卢国公吩咐,小人哪敢不从!”孙三大声答应,他瞥了一眼青年,脸上越发得意。
  “竟然真的可以随意进出侯府……”青年目光闪烁,喃喃自语。
  此人趁着百姓们不注意,悄悄回望街边一个角落,那里隐约站着一个身影,状似清闲逛街,其实一直把目光注视着这边。
  他见青年看过来,手掌悄然一番,暗暗做了一个奇怪的动作,随即身形一闪,隐没在众多逛街的百姓之中。
  若是田二狗在此,必然能发现此人很熟悉,赫然是他的便宜大舅哥赵灵运。
  这青年得了赵灵运暗示,转头再看大都督府之时,眼睛里悄然闪烁出一抹贪婪。
  “控人花已经进府,今夜韩跃要做宴会,正好让控人花协助于我,趁乱行窃他的宝库,若是能寻到图纸秘方,我功劳必然大矣……”


第306章 韩跃的官职太吓人
  大都督府有三大衙门,其中户粮一部最为繁琐,涉及民生之事,看似简单其实麻烦。
  韩跃足足排了一个时辰的队,终于轮到他开始办理户籍,这还是衙门里的办事员听说侯爷在门口,各个环节拼了命加快速度节省出一些时间。
  没办法,户籍钱粮就是这么麻烦。
  十几个国公本来也想陪着韩跃排队,可惜武将们大多没有耐心,只等了一会便兴趣缺乏。
  老程提议去侯府里喝茶聊天,然后刘宏基等人全都赞成,李勣这时候肯定随大流,秦琼想去看外甥女,长孙无忌惦记着唐瑶的茶道……
  十几个老不死转眼之间各找借口,呼啦啦撇下韩跃,施施然走向大都督府后方,前面是府衙,后面是侯府,那里有专门的进出通道。
  “爹爹,那群老爷爷好像不喜欢排队!”谁说小女孩不懂事,韩丫分明看穿了老程等人的想法。
  韩跃淡淡一笑,柔声道:“他们是武将,必须有力争第一的气势,这是写进骨子里的性格,没法改,也不能改,改了就是不将军了。”
  韩丫歪着小脑袋,脸蛋显得有点迷茫。
  一个办事的衙役小跑着走过来,小心翼翼道:“侯爷赎罪,今日办事的百姓太多,大多是给家里孩子报备户口,最近城里也不知咋了,新生的娃娃扎堆,每天都有上百个,小人们也是没办法,让侯爷久等了。”
  韩跃哈哈一笑,挥手道:“此乃好事,本侯高兴还来不及,怎会怪罪你们。”
  他将韩丫向上一举,微笑道:“若是不嫌辛苦,就帮我把孩子的户籍办了吧。”
  “不辛苦,不辛苦!”衙役连连点头,转身回到一张桌子后面坐着,抄起笔墨开始询问韩跃,轻声道:“侯爷哪里人啊?”
  “原籍长安西郊二十里,渭水河畔田家庄。”
  “姓啥?”
  “韩!”
  “可有官身?”
  韩跃想了一想,沉吟道:“就写大都督吧!”
  那衙役把笔一放,脑袋摇的像个拨浪鼓,低声道:“侯爷您自己定的规矩,千万别让小人为难,户籍乃是大事,不能随意书写,有一项就得记一项。”
  “我这是给闺女上户口,不是给我上户口。”
  “收义女,类同生娃,父亲一代必须登记清楚,这是侯爷您定的规矩。俺不是为难您,此乃照章办事……”这差役倒是有种,刚才还陪着韩跃说笑,干起事来却一脸正经。
  “我这算不算是搬起石头砸自己脚!”韩跃无奈苦笑,这个户籍制度是他借鉴后世,然后又稍许改变添加了一点规则,想不到竟然这般繁琐。
  差役也苦笑一声,讪讪道:“还请侯爷配合一番,马上就可以结束了。”
  “那来吧!”韩跃缓缓点头,他心中已经有了打算,办完此事之后,需得赶紧修订户粮衙门的办事章程,有些东西必须来源于实践。
  以前他觉得自己挺善待老百姓了,今日亲自来办事才知道这其中大为不妥。当初选择这些衙役之时,全都找了脾气温和之人,他们绝不会为难前来办事的百姓,真正为难百姓的是自己定下的规矩。
  有句话说得对,高高在上者,哪里能懂民间疾苦?
  错非今日韩跃带着韩丫来上户口,恐怕他很久都不会发现这里面的问题。
  “侯爷,您可有官身?”那衙役正襟危坐,再次出口询问。
  韩跃抓了抓脑门,一边回忆一边道:“有,我官封河北道行军大总管,大唐征东大帅,大唐骠骑将军,安东都护府大都督,沈阳城城主,新罗国国主女婿,大唐渤海国诸侯国主……”
  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那个衙役听得两眼发直,手中奋笔疾书,忙到满头大汗,等到所有官称全部写完,他忍不住吁了一口气,擦汗道:“侯爷再想想,还有没?”
  “呃……”韩跃仰头回忆,不确定道:“陛下赐我手掌天子剑,紫金鱼袋在身,可以宫中骑马,这些算不算。”
  衙役双眼发呆,怔怔道:“这个,应该算吧!”说话之间,提笔又在户籍上记下一笔,随口又问:“还有么?”
  这是职业病,一般百姓来办事都要问一句,收到的回答大多是没有。
  可惜他今日遇到了狠人,韩跃为了遵守自己定的章程,无奈只得回答道:“我还是勋贵,爵封一品国候,赐田……赐田……赐田没法算,陛下说整个东北和辽东都是我的。”
  “还……还有呢?”衙役目瞪口呆,问完此话,真想抽自己一个耳光。
  韩跃苦笑摇头,喃喃道:“还有食邑,陛下刚刚下旨,再发民夫五十五万前来,沈阳城总共会有一百万人,加上整个白山黑水的各种部族,本侯爷的食邑应该是……应该是……”
  他计算半天,有些不确定道:“八百万左右。”
  嘶——
  衙役倒抽一口冷气,差点昏死过去。
  开国国公的食邑也就一千人,咱家这个侯爷食邑八百万,历朝历代都没有听过。
  他看着写满长长一张纸的户籍证明,苦笑道:“幸亏天下只有一个泾阳侯,否则小人干这个差事肯定累死。”
  记完了韩跃的身份,下面就可以记载韩丫了,小女孩的身世倒很简单,差役问明缘由,提笔轻轻写上了一行字。
  “韩丫,原名丫丫,生辰不详,年约六岁,曾为突厥汉奴子女,于大唐贞观四年一月,拜泾阳侯韩跃为父……”
  登记完户籍,衙役长出一口气,边擦汗边道:“侯爷,这个户籍还不算完全,按照朝廷章程,侯爷长女可享受萌荫,小人还需寄书长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