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风华路-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政。要爱民,要良善。德者要教化天下,君者要庇护万民……”
  皇帝侃侃而言,忽然看了李承乾一眼,意味深长道:“你跟朕说说,这上面哪一点你能做到?”
  “儿臣能做到,儿臣都能做到!”李承乾忙不迭失大喊,拼命抓住最后一棵稻草,不断发誓道:“儿臣以后一定养德,勤政,我会教化天下,我也会庇护万民。”
  李世民轻哼一声,嗤笑道:“你做得到么?”
  “做得到,做得到,父皇还请相信儿臣,我一定做得到。”
  “既然做得到,为什么要等到今天?”李世民原本声音淡淡,此时忽然声音变冷,语带愤怒道:“非得等到事情不可收拾,非得等到朕来逼你,非得等到天下人都对你失望,你才会说自己做得到。李承乾,你自己觉得你的保证可信吗?”
  皇帝猛然眼神一寒,怒吼道:“为了得到皇位,你连自己的大嫂都想打杀,天下还有什么人你不敢杀的?朕你会不会杀,皇后你会不会杀?”
  突然雷霆暴怒,满堂瑟瑟发抖,李承乾欲要杖责打死韩跃的妻子,这才是李世民最为生气,甚至是感觉恐惧的地方。
  他自己就是皇帝,深知权利的味道是多么令人迷醉。
  当初他为了皇位杀掉亲哥,逼父退位,他为大唐的皇权交替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所以才更加担忧自己的孩子会走上老路。
  长孙皇后忽然幽幽一叹,低声道:“陛下,您不要再训斥他了,该说正事了。”
  李世民缓缓点头,猛然跨步走到门口,仰天高声大喝道:“朕,李世民,以大唐皇帝之口禀告上天,我子承乾,不修德行,今削其太子之位,贬为普通皇子,着令克日搬出东宫,于长安西麓建府居住,特赐封号,面壁王……”
  皇帝心肠还是软,只削了李承乾的太子之位,仍然保留他皇族身份,并且还赐下王爵之位,以后还能享受皇家俸禄。
  然而李承乾却呆呆滞滞,这货徒然瘫软地上,喃喃道:“面壁王,面壁王,好一个面壁王……”
  李世民封他面壁王,其实有面壁思过之意,可惜这货完全不领其情,眼中悄然闪过一丝阴狠。
  从一国太子骤然变成王爷,他不服气,他不甘心,他想杀人。
  “韩跃,本孤还有兵马在手,我必杀你妻子泄愤……”
  可惜他小觑了皇帝的手腕和谋略,这个念头才一生出,猛听皇帝接着又道:“太子之位既去,不可再领东宫兵权,你那左右两卫朕收回了,先交给千牛卫大统领尉迟恭掌管,待到大唐有了新的储君之后,朕再把兵权交给他。”
  李世民是什么人物?前半生纵横天下,后半生谈笑朝堂,他一辈子都在与人争斗,怎能给李承乾留下霍乱的机会。
  先削太子之位,再收东宫兵权,两招一下,宛如打断了李承乾的脊梁,让这货心如死灰。
  偏偏皇帝似乎还不满意,突然又开口道:“朕之长子,自有流落民间,然而亲修德行,爱民如子。制水车以利天下,建互市以养众生,事成前往东北,筑城庇护万民,败突厥辽东联军,解救汉奴十数万,如此劳苦功高,堪称皇家表率……”
  满堂之人目光热切,裴矩老头心中悄然一惊,暗暗道:“陛下莫非现在就要易储?这可是惊天大事,就算陛下现在易储,朝堂上恐怕也要有一番纷争。”
  事实确实如此,太子之位涉及国体,储君是未来的皇帝,代表着将来的天下人王。自古至今皇族与世家共治,韩跃一向和世家不对付,如果李世民想把他推上太子之位,恐怕还要经过一番争斗。
  此事李世民显然也有深思,皇帝沉吟一下,最终没有说出众人期盼的话,只是道:“吾之长子正帅大军征战草原,沙场之事,历来凶险,朕决议暂时不立太子,待韩跃归来重改其姓,再于朝堂重臣商议。”
  没有易储,皇帝没有易储,裴矩等人悄然一叹,虽然明知皇帝做的正确,心中却隐隐有些失望。
  便是长孙皇后都轻轻一哼,明显有些小脾气。
  李世民似乎也知道众人心中不甘,微微一笑接着道:“众人听真,朕今削去泾阳侯之爵,改赐皇族王爵,此子师承汉人护族紫阳真人,与朕之四弟李元霸同门师兄,特赐西府赵王之号,传承师长遗志,愿其继往开来,做一个庇护全天下的强者。”
  这话说的有些意味深长。
  什么人才能庇护全天下?除了一国皇帝,再也无人能有这个权利。李世民虽然没有立韩跃为太子,然而此举和太子又有什么区别。
  皇帝如此行事,满场韩跃一方无不欢欣鼓舞,李承乾的东宫旧势力却面色惨然,人人犹如死了爹娘。
  那个手持法棍的卫士浑身发抖,忽然口吐白沫摔倒地上,喃喃道:“我竟然打了西府赵王之妃,我竟然打了西府赵王之妃。”
  卫士旁边还有躺着一人,赫然是受伤很重的程处默,这货一边吐血一边哈哈大笑,忽然问皇帝道:“陛下啊,俺听说老爹说过,以前的西府赵王乃是大唐最高王爵,泾阳侯改封之后有没有区别?”
  他是韩跃的结义兄弟,这时候自然要想尽办法帮兄弟要好处。
  李世民是何等人物,一下就看穿这小子的心思,不过皇帝也不责怪,反而笑眯眯道:“并无区别。”
  他看了众人一眼,缓缓开口解释道:“昔大唐之初,封有顶尖两王,一曰秦王,二曰西府赵王。秦王乃朕,登基封号自削,西府赵王乃朕之四弟李元霸,可惜他遭天之妒,死在大雨雷霆之中。我今将西府赵王之位传给长子韩跃,一者是有纪念四弟之意,二者也有敦促他继承四弟遗志之意,愿他能成为大唐新一代守护神,庇护我汉家千万百姓……”
  皇帝说到这里微微一顿,继续又道:“韩跃封西府赵王,位列大唐所有王爵之上,所到之处,皇子拜迎。”
  程处默登时一喜,嘿嘿道:“陛下行事就是大气,如此说来,我兄弟岂不是要雄起了?”
  这货得意直笑,忽然牵动身上伤势,忍不住又口吐鲜血。
  “你这小子倒是个忠诚的娃娃!”李世民笑骂一声,语气却带着称赞之意,淡淡道:“胆敢孤身独战大内高手和东宫卫士,身上颇有几分程知节的影子。”
  程家人历来是皇家的铁杆,程处默又是韩跃的结拜熊掌,李世民对他不免爱屋及乌几分。
  这货嘿嘿一笑,有些腼腆道:“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可惜小臣功夫不行,最终还是没能护住弟妹,眼睁睁看着她被人打了。”
  说到这里,语气突然变得有些消沉,喃喃道:“也不知我那兄弟听到以后心中会是何等难受,他一向最疼媳妇……”
  李世民目光闪动,沉吟道:“如今他领大军出征,此事需得隐瞒一阵,否则难免乱了心神,到时怕又惹出一番乱子。”
  众人连连点头,都觉得皇帝所言有理。
  沙场之事可不是闹着玩的,领兵之人需得冷静,坚韧,不受外界一丝影响,如此才能全副身心扑在战事上。
  若是今天家里传来一件坏事,明天家里传来一则噩耗,那这个领兵大将也不用打仗了,心思慌乱之下,很可能发挥失常。
  兵败,往往便意味着死亡。
  皇帝下令隐瞒唐瑶被打的消息,显然是要韩跃不受此事影响。地上瘫软的李承乾忽然眼睛一亮,瞳孔伸出猛然闪过一缕杀机。
  “你们要瞒,我偏要泄露……”这货脸色不知不觉变得狰狞,暗暗想道:“若是他听了消息惊慌失措那最好,正好被突厥人打死在疆场上。若是他没有战败,也会被这个消息弄得气怒攻心,一旦率兵入关,那可就是涉嫌谋反。韩越出事,本孤才有机会东山再起……”
  这货目光不断闪烁,突然感觉浑身都充满了力气,猛然从地上爬起来道:“父皇,母后,儿臣自知罪孽深重,欲告退回家面壁思过,还请父皇恩准。”
  李世民长长一叹,语带深意道:“回去吧,让人好生收拾一番,朕给你半个月时间搬离东宫。”
  半个月时间,新的府邸基本也就建成了,皇帝还是心软,对自己孩子面面俱到。
  可惜李承乾一点也不领情,这货低头行礼,眼中却闪着森森杀机。他生怕被众人看到自己脸上的阴狠,就那么垂着头倒退出门,表面看上去却像是羞愧不敢抬头一般。
  “陛下,真希望承乾别做傻事!”长孙目送着儿子的身影消失,忽然幽幽叹息一声。
  李世民再次长叹,忽然大有深意道:“始终是朕的儿子,再给他一次机会吧!”
  皇帝是什么人物,长孙又是什么人物?这俩夫妻几乎是整个天下最强大的人,李承乾想在二人面前演戏,明显还差了一丝火候。


第349章 老道去草原,帮一帮韩跃
  大理寺之事眼看就要告一段落,有皇帝和皇后亲自出面,天下谁敢再打豆豆四女?不但法棍杖责全部免除,天牢显然也不用蹲了。
  就在众人都长出一口气的时候,外面却突然传来一个狂放的笑声:
  “李世民,老子还真是看不起你,皇帝你都做了,竟然不敢直接封大儿子储君。我说你到底怕个鸟啊?只要你敢开口,老子看哪个世家敢放屁?谁要是不服让他跳出来,老子回山去取我的凤翅镏金镋,一个两个都帮你打死当场……”
  哗——
  这话才一传来,顿时满堂哗然,堂上众人面面相觑,人人一脸目瞪口呆。
  乖乖俺的娘,竟然有人敢嘲讽皇帝?等等,外面之人说他的武器是凤翅镏金镋。
  明白了,原来是宇文成都,此人生平有四件宝贝,分别是双凤紫金盔,锁子黄金甲,坐骑是黄花千里马,武器正是赫赫有名的凤翅镏金鎲。
  这凤翅镏金鎲重达四百斤,先不说宇文成都武功如何,光是这么重的兵器就能吓死人,四百斤重的武器轮起来一砸,虎狼黑熊也能砸成肉泥。
  什么是天生神力,这就是天生神力,除了李元霸谁也压不住他。
  李世民和长孙对视一眼,皇帝面色有些赤红,忽然轻哼道:“这家伙还是一身臭毛病,当了道士也不知道改改。虽然他横勇无敌,但却不懂朝堂之事,储君又岂是打打杀杀就能确立的?就他这脑子也配嘲讽朕,朕早晚要让他好看……”
  长孙皇后吃吃一笑,压低声音道:“陛下,这是好事。您也不要忘了,此人一向凶焰高涨,天下只服四弟一人。如今他是咱家儿媳的舅舅,等于和您做了亲戚,有他赫赫威名震慑,您在朝堂上也能轻松几分。”
  李世民呆了一呆,好半天才猛然一拍大腿,眉飞色舞道:“观音婢说的对啊,朕怎么没有想到这一点。这家伙一辈子只服四弟,余者在他眼中都是插标卖首之辈,啧啧啧,朕忽然想到了,以后朝堂上哪个世家找我麻烦,朕就请这家伙去对方家走走。”
  皇帝越说越兴奋,忽然嘿嘿笑道:“道教乃是大唐国教,这家伙现在是个道士,朕正好请他去各个世家宣讲教义,用国教思想化解世家的戾气……”
  此言一出,满场痴呆,大家目瞪口呆看着皇帝,人人都有些瞠目结舌。
  让宇文成都去给人宣讲教义?这种事您也想得出来!
  还化解戾气?
  您这明明是让他带去杀气好吧……
  众人一脸古怪之色,仿佛首次认识当朝皇帝一般。
  原来大唐最腹黑的不是卢国公程咬金,也不是夔国公刘宏基,更不是河间郡王李孝恭,大唐最腹黑之人赫然是咱们的陛下。
  难怪人家能当皇帝,果然脸厚心黑!
  只听外面哈哈一笑,宇文成都高大的身影跨步而进,这货完全不把满场百骑司护卫当回事,一路直接走到李世民面前,施施然道:“老道要去皇宫找你,结果你却来了大理寺,害的我白白跑了一趟冤枉路,还和你皇宫的大内高手干了一架……”
  李世民一怔,脱口而出道:“你没杀人吧?”
  “没杀人,就打伤了百来个蠢货!”
  “打伤也不行!”李世民眉头一竖,冷哼道:“朕的皇宫乃是国体象征,大内高手肩负守护之责,你安敢随意打伤?”
  “得了吧!”宇文成都嗤笑一声,淡淡道:“大家都是老朋友,何必拿这些冠冕堂皇的话糊弄人?”
  他看了皇帝一眼,略作解释道:“老道现在脾气已经改了很多,也就是教教他们如何做人。这些大内高手实在有些眼高手低,明明功夫不咋地,个个还狂的没边。其中一个叫嚣自己是皇宫第一高手,结果老道一巴掌过去,他直接飞出去十丈还远,贴在宫门上揭都揭不下来……”
  揭都揭不下来,这还叫没杀人?
  李世民直接把眼睛闭上了,一脸无语道:“朕的大内高手啊,我苦心经营多年才招募百人,想不到全被你给打杀了,这事咱俩没完,你得给我赔。”
  皇帝眼珠突然一转,试探道:“不如你留下来,朕封你做千牛卫大将军,负责长安京畿守卫?”
  “想都别想!”宇文成都冷哼一声。“老道准备云游天下,顺路去草原看看我的外甥女婿,你那大儿子叫韩跃对吧,老道要去看看他到底有何本事,凭什么让我家璐璐死心塌地跟着……”
  李世民微微一怔,像他们这种人说话从无废言,宇文成都说是顺路去看韩跃,恐怕暗地里还有深层原因。
  皇帝皱眉沉思,缓缓道:“莫非江湖上有什么风吹草动不成?”
  他是一国皇帝,虽然掌控天下,但是毕竟居庙堂之高,不似宇文成都孑然一身游荡江湖,有什么事立马就知道。
  长孙突然插口,有些焦急道:“孩子他舅,你是不是听到了什么,快点跟我们说说,我家臭小子树敌不少,若是真有人要找他麻烦,咱们也好做到心中有数。”
  韩跃树敌确实不少,突厥,世家,佛教,儒门,还有高句丽,这些敌手任何一个拿出来都是天下顶尖势力,也难怪长孙焦急出声。
  皇后很聪明,她知道自己没法压制宇文成都,所以张口就喊孩子他舅,拉着韩笑的关系做大旗,不怕对方不给面子。
  这一招果然有用,宇文成都看了韩笑小丫头一眼,沉声道:“佛门表面有十万僧侣,暗地里却有三万佛兵,这事你们应该有所了解吧?”
  长孙一呆,李世民却虎目爆闪,勃然作色道:“莫非他们要帮颉利?”
  “不是帮颉利,而是帮突利……”宇文成都微微一笑,淡淡道:“颉利是东突厥可汗,突利是西突厥可汗,怪只怪你家小子心胸太大,他这次不但要扫平东突厥,连西突厥也要一起打,老道这么说,你们懂了么?”
  明白人不需多言,窗户纸一点就透,李世民缓缓点头道:“原来如此,佛门和西域僧侣本为一家,西突厥更是他们的大本营,朕明白了,臭小子要打西突厥,佛门必然着急上火。”
  “不是着急上火那么简单,三万佛兵早已悄然出关,如今恐怕已经和西突厥会盟阴山了。”
  “悄然出关?还会盟阴山?好得很,既然他们做初一,那就别怪朕做十五,我让他们永远无法回中原,就此埋骨阴山去当佛……”
  李世民虎目森光一闪,忽然看着宇文成都道:“老朋友,朕知你并非甘心出世,只是迫于当年四弟逼你发下的誓言,咱们打个商量如何,朕以天子之口解你誓言,你帮朕领兵打仗,让那些异族好好看看汉人的威猛。天宝无敌大将军,也该再次出世了。”
  宇文成都哈哈大笑,忽然大手一伸,淡淡道:“拿来!”
  这话说的无头无尾,众人都茫然不解其意,偏偏李世民却眼睛发亮,皇帝猛然探手入腰,狠狠扯下一块玉佩,郑重道:“拿去!”
  一个说拿来,一个说拿去,两人说话仿佛打哑谜一般,周围之人满脸迷惑,唯有少数几个人才明白。
  宇文成都说拿来,这是要兵权。
  李世民扯下玉佩,这是给私兵。
  虎符才有率领大唐正规军的权利,皇帝的私人玉佩只能率领皇家私兵。
  两人为何如此?
  第一层意思,李世民不会真的封宇文成都大将军,毕竟是前朝之人,曾经还是生死敌人。
  第二层意思,宇文成都也不会给李世民做手下,他也曾称王称霸,早年地位比李世民还高。
  至于第三层意思最为深远,主要还是解决罗静儿偷盗虎符之事。宇文成都要去草原帮韩跃,皇帝便赠送了私人玉佩,这类似后世的介绍信,勉强也算半个圣旨。
  宇文成都拿着玉佩便可以调用韩跃手下的兵,此举在外人看来,等于是皇帝收回了韩跃的二十八万大军。
  事实上呢?
  兵权还在韩跃手上,皇帝赠与玉佩只是遮挡外人的眼,堵上朝堂的口。
  “老道去也!”宇文成都霍然转身,临行之前看了一眼韩笑,独眼之中闪过一丝温柔,随即大踏步长笑而去,声音隆隆如雷声,震的屋瓦簇簇乱颤。
  “我有凤翅鎏金镗,与君决战紫金颠,西府赵王已不在,我今终于又出山……”
  但听他边走边作歌,每走一步身上的杀气便浓重一分,待到行至大门口之时,整个人突然变得如山如岳,纵有尸山血海,虽千万人,我往矣。
  歌声之中,那个瞎眼瘸腿的老道不见了,那个横勇无敌的天宝大将回来了。
  满堂之人目送他的身影离去,耳听着他豪放作歌,脸上无不生起敬佩之情。
  长孙忽然扯了扯皇帝衣角,压低声音道:“陛下,臣妾恭喜您,收了天下第一猛将。”
  皇后说的一点没错,如今李元霸已经不在,宇文成都就是天下第一猛,无论秦琼,程咬金,还是尉迟恭,大唐所有的将军栓在一起都不是他的对手。
  李世民转头看了一眼长孙,同样压低声音道:“观音婢,朕也要恭喜你,你大儿子麾下有天下第一猛将。”
  夫妻二人相视一笑,莫逆于心,不用言表。
  宇文成都此去草原,不需多说也会帮韩跃杀出一片尸山血海,像他和李元霸这种人物,手中有没有兵都无所谓,上了战场一个人就抵得上千军万马。


第350章 这件凤衣,豆豆你留着吧
  宇文成都要去帮韩跃,无论是李世民还是长孙都心怀大慰,夫妻俩人勉强放下心中一块大石。
  韩跃本就有二十八万大军,麾下也聚集了十几个国公,李勣是大帅,程咬金福将,秦琼是猛将,柴绍是阴将,但是在皇帝和长孙眼中,这些大将加起来都比不上一个宇文成都。
  宇文成都到底有多猛?
  看看他的宿命之敌李元霸就能推知。
  当年四明山一战,李元霸匹马双锤面对185万军队,两柄铁锤如拍苍蝇般,只打得尸山血海,将185万军队杀得只剩65万。逼得李密献上玉玺,逼得各路反王递上降表。
  虽然有民间演绎成分,但是历史无风不起浪,李元霸实在是个非人类一般的存在。
  这家伙不怕暗器与偷袭,也不怕飞石暗箭,一个人上了战场就等于百万军队,打起仗来就是个永动机,几乎不存在力气消耗的情况。
  李元霸如此,其实宇文成都也同样如此,只不过他是万年老二,风光被李元霸盖去了太多。
  当年天下能接李元霸三锤者没有一人,同样的道理,能接宇文成都三镏金鎲的也没有一人。
  李元霸和宇文成都,这是两个唯一不需要带兵就能打仗的将军,因为他们自己就是大军,杀人跟拍苍蝇一般,而且不怕飞石弓箭偷袭。
  李世民忽然一声低叹,有些无奈道:“可惜宇文成都心性骄傲,他这一辈子都不会做朕的手下。唉,昔日敌人,也是故友,朕真是有些怀念当初。那时大家都是隋朝的臣子,少年无忧无虑,整日走马章台,奈何时光荏苒,终于各奔前程,转眼二十年过去,朕觉得自己有些老了……”
  皇帝的语气有些消沉,当年隋唐十八条好汉,如今大多已经凋零,李元霸死了,裴元庆死了,罗成也死了,剩下寥寥数人,不复当年之勇。
  长孙幽幽一叹,柔声道:“臣妾也老了,记得那时候我能连续熬夜,晚上织布抽纱,白天还能再做刺绣。现在就不行了,想给孙儿们缝些衣裳,一到晚上就看不见,点多少油灯都白搭。”
  李世民伸手揽着妻子肩膀,夫妻两个神情都有些萧索。
  自古美人叹迟暮,不许英雄见白头,这是最大的遗憾,却是自然的法则,就算贵为一国皇帝皇后,终究还是难逃天地光阴。
  “幸好孩子们都长大了,臣妾心中觉得并无遗憾!”长孙的语气忽然转变过来,柔声道:“等到孙儿们出世之后,臣妾天天可以含饴弄孙,我这辈子没有白活。”
  李世民点了点头,目光落在昏迷的唐瑶背上,眼中闪过一丝沉痛,低声道:“这一次是朕耽搁了,总是想着冷眼旁观,结果却害得孩子们受苦,唉,帝王心术,可笑的帝王心术……”
  这话没人敢接,连长孙都不敢接,大堂上的气氛一时有些压抑。
  “说起来还是观音婢你做得对,早早就送来凤衣庇护,完全不惧流言蜚语,朕以后需得像你学习,我要做一个强硬的父辈,好好给孩子们张开羽翼,想得太多,有时候是一件坏事。”
  长孙幽幽一叹,柔声道:“陛下勿须太过自责,一切都是承乾的错,臣妾送来了凤衣,他也只饶了豆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