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风华路-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一种示好,也是一种情分,韩笑眼珠转了几转,忽然从手腕上褪下一个手镯,塞给宫女道:“姐姐整晚辛苦忙碌,我这个东西送给你戴。”
  宫女吓了一跳,连连摇头推辞道:“此镯奴婢见过,乃是皇后娘娘心爱之物,娘娘赏赐给您乃是出于宠爱,我一个小宫女哪敢戴这个。”
  “让你拿你就拿着!”韩笑使劲把镯子一塞,嘻嘻道:“你若不拿就是看不起我,看不起我就是看不起我家夫君。”
  宫女一呆,转头偷看韩跃一眼,也不知她心中想到了什么,突然俏脸红润发烧……
  ……
  便在这时,猛听李世民哈哈一笑,扬声道:“诸位爱卿为何迟迟不肯动筷?来来来,今晚虽是皇家的皇族晚宴,但也是朝堂的庆功之宴,家都把酒杯端起来,咱们君臣共饮一杯……”
  皇帝有令,谁敢不从?大殿中无论皇族还是朝臣全都恭敬起身,端着酒杯一口干掉。
  第一杯酒下肚,代表宴会正式开始了。
  今晚即是皇族宴会,也是庆功宴会,庆功就要涉及封赏,程咬金忽然大声道:“陛下,如今草原已经平定,突厥之战威震天下,阵斩一百万,俘虏一千万,此战堪称大唐立国之后最大的胜利,臣请陛下不吝封赏,以慰征战将士之心。”
  此话才一说出,满殿落针可闻,许多人眼中精光悄然一闪,心中暗暗道:“要开始了!”
  杜如晦手抚胡须一脸笑眯眯,转头对房玄龄低声道:“程知节最擅长虚报战功,如今又是西府赵王麾下第一马前卒,他帮将士们请功是假,帮西府赵王邀功才是真。”
  老房缓缓点头,淡淡道:“正该如此!”
  两位宰相对视一眼,随即抬眼去看李世民脸色,大殿众人也是如此,人人都想看看皇帝的反应。
  只见李世民端着酒杯浅饮一口,不断点头道:“自古有功必赏,若是苛待有功之人,以后谁还肯为国尽忠?”
  他缓缓沉吟一番,忽然反问程咬金道:“知节你不但是开国国公,而且还是行伍之家出身,不如你来给朕一个建议,此次该如何封赏才好。”
  皇帝此言一出,满场无不惊愕,大殿之中突然站起来一个武将,大声反驳道:“陛下万万不可如此,程知节最喜夸大军功,您安敢让他建议封赏?方才臣听他说话就有气,明明阵斩五十万,他却虚报阵斩一百万,明明俘虏三十万,他却虚报俘虏一千万,此獠无耻之极,臣请陛下严惩之……”
  程咬金勃然大怒,跳起来大骂道:“草你姥姥个蛋,我们明明抓了四百三十万俘虏,如何到你嘴里就变成了三十万?抹去大头说零头,那四百万战俘让你吃了啊?”
  那武将抱着膀子嘿嘿发笑,故意引诱道:“刚才你还说一千万,现在怎么又变成了四百三十万?”
  程咬金想都不想,指着他鼻子骂道:“老子虚报战功不行吗,陛下尚且不予揭穿,你他娘算是老几?今晚谁家的裤裆没有夹好,竟然把你这龟孙漏了出来……”
  滚刀肉就是滚刀肉,压根就不在乎对方引诱他说实话。老程不但自承虚报战功,而且张口骂对方是个傻逼,满堂之人无不哄笑,到处一阵喷酒之声。
  那武将怒发冲冠,厉声喝道:“姓程的杂碎,有种咱们出宫一战,信不信老子弄死你。”
  “我呸!”程咬金重重吐了一口吐沫,满脸不屑道:“想跟老子单挑,你他娘不够资格……”
  “大家都是国公,老夫凭啥没有资格?”
  老程牛眼一翻,哼哼道:“都是国公又如何,陛下曾经说过,国公与国公,其实大不同。你才打了几场胜仗,身上又有几多战功……”
  武将反唇相讥,大声道:“你打的胜仗很多么,你身上的战功很厚么?”
  老程哈哈一笑,满脸得意道:“这话你还真是问对了人,咱打的胜仗虽然不多,但是一场抵上你一百场,此次平定草原突厥,一战拿下颉利汗帐,俺当时是左翼先锋……”
  那武将脸色一怔,突然闷闷无法做声。
  战功就是战功,这是实打实的战绩,任谁也污蔑不来。
  韩跃一直正襟危坐,仿佛没有听见老程和武将的吵骂,早先那个宫女悄悄凑到他桌旁,压低声音道:“王爷需得小心一些,此人名叫武士彟,爵封大唐应国公,曾任利州大都督,他是追随太上皇起兵的老人,以前东宫设有太子左右卫率,这武士彟担任卫率大统领,麾下整整三万人马……”
  韩跃恍若未闻,拎着酒壶自斟自饮,忽然笑呵呵道:“这个酒水不行,味道喝起来太淡,不如本王酿造的高度酒带劲。”
  宫女一呆,张口还想继续,韩跃轻轻一摆手,示意她不要再说话。
  便在这时,李世民忽然起身而立,手端杯盏淡淡一笑,道:“程知节无须再争,武士彟无须羞恼,封赏之事朕已思忖良久,你们且都坐下吧。”
  老程连忙拱手,武士彟也弯腰一礼。
  李世民慢慢扫视大殿,突然对着韩跃喝道:“我儿还不起身,速速上前听封!”


第390章 天策上将
  皇帝开口相喝,显然是要直接宣布封赏,众目睽睽之下韩跃只能硬着头皮站起身来,冲李世民恭敬行了一礼。
  “陛下万安,儿臣在此!”
  李世民目光炯炯看着韩跃,忽然把手中的酒杯重重往桌上一放,道:“汝乃吾子,自幼沦落民间,然骨血传承皇家,是为嫡氏之主脉,自古国有国法,都说家有家规,你乃李氏嫡长子,天潢贵胄无法平凡,汝当为一国之储君……”
  哗——
  满堂哗然,人人震惊!
  什么是天子之音?
  这就叫振聋发聩!
  伴随着李世民不断开口,大殿众人的脸色渐渐变得精彩。有欢欣鼓舞的,有恍如所料的,有面色如常的,也有焦急万分的。
  李承乾和李泰同时色变,两人各自在人群中不断扫视,目光盯着某些大臣,示意他们出声反对。
  便在这时,猛听李世民再次开口,对韩跃郑重喝道:“我儿仔细听封,如今东宫之位空缺,朕欲让你坐镇其中,汝可愿意乎?”
  韩跃顿时就是一呆,怔怔不知该怎么回答。
  殿中忽然站起几个大臣,同时急叫道:“陛下万万不可……”这几人快步离开桌案,走到中间屈膝跪地,大声道:“储君乃是国之重任,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传承国家气运,位列皇爵第一。封储之事需得小心谨慎,非德才兼备者不能加之,否则国朝难传千载,大唐未来堪忧!”
  这几人很是聪明,不说直接反对,只说封储必须小心,顾左右而言它,目的却十分明确。
  李世民虎目闪光,盯着几人淡淡而笑,问道:“尔等此言何其可笑,朕之嫡长子号称奇才,天下万民敬仰,又有平定草原不世之功,若是连他都算不上德才兼备,那么皇家还有谁是德才兼备?”
  皇帝这话说的阵地有此,几个大臣垂头沉默,好半天过后,才有人抬头挺胸,跪在地上大声道:“陛下恕罪,臣等不是世家之臣,臣等乃是忠于皇家之臣。我们出言反对封储之事,虽然存有一些私心,但也是为了大唐江山着想……”
  李世民冷哼一声,道:“你们也承认自己有私心?”
  “臣等承认,也不辩驳!”几个大臣同时点头,接着又道:“我们虽有私心,却是出于忠诚,国之储君非同小可,西府赵王虽然天生奇才,但他暂时还没有担当储君的资格。”
  “此言何意?”皇帝森然而问,虎目冷厉道:“尔等若是说不出个一二三来,休怪朕翻脸无情……”
  几个大臣昂首挺胸,大声道:“原因很简单,西府赵王自幼流落民间,他对皇家礼仪一窍不通,虽然天生奇才聪明伶俐,但他擅长的是格物知识。”
  这几个人目视李世民,一脸郑重道:“陛下您是天子,当知治国不需格物,治国需要的是帝王之术,天下万民之人皇,可不是会造水车大炮就行!”
  李世民冷冷一声,道:“帝王之术可以学,人皇之道可以教。”
  “那得很久才行!”几个大臣缓缓摇头,一人伸手指着远处的李承乾,大声道:“当初面壁王被封为太子,他从小学习帝皇心术,十二岁开始监国上朝,如此常年熏陶锻炼,举手投足充斥贵气,这是刻到骨子里的能力。西府赵王和面壁王比起来,差的就是这种能力……”
  另一个大臣则指着李泰道:“魏王自幼聪慧,八岁之时崭露头角,饱读圣家之言,曾经著书立传,西府赵王和魏王比起来,也差了一些能力……”
  李世民重重一甩袍袖,大声斥责道:“若是照你们说来,朕的大儿子反而比不上两个小儿子?”
  大臣们垂首下去,虽语带恭敬,却脸带肃穆,郑重道:“流落民间之人,身上没有皇族贵气,陛下封他为王可以,但是封为储君不行。”
  “荒唐!”李世民勃然作色,厉喝道:“以成长经历论断能力,此言何其可笑?尔等速速闭口,再敢胡搅蛮缠,休怪朕翻脸杀之……”
  皇帝雷霆暴怒,几个大臣低头不语。
  便在这时,忽听门外有人高声道:“他们说的并没有错,成长经历决定出身,朕支持这几个大臣……”
  说话之间,但见殿门口人影一闪,一个精神矍铄的老头跨步走了进来。
  他口出称朕,而且身上穿着龙袍。满天下敢这么做的只有两人,一个是皇帝李世民,一个就是太上皇李渊。
  这老头正是李渊,他一路走进大殿之中,直直走到李世民面前,淡笑道:“二郎想要册封储君,此事问过老夫没有?”
  李世民拱手行礼,恭敬问道:“父王怎么此时才来,宴会已经开始很久了。”
  李渊呵呵一笑,语带深意道:“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朕退守大安宫享福四年,二郎日日供我锦衣玉食,朕不差今晚这一顿吃喝……”
  他边说边笑,目光盯着李世民又道:“朕来晚只是小事,二郎封储才是大事,一个流落民间的皇子,他有何德何能可以坐守东宫?”
  李世民沉声道:“跃儿是朕的长子,也是您的嫡孙,他有资格担任储君。”
  “二郎说这话为时尚早,我观此子行径,怕是有些来历不明!”李渊森森一笑,忽然指着韩跃道:“如今民间有流言传播,说是真正的皇子早已死于乱世之中,真皇子若是死了,他身份岂不就是假的?”
  李世民大怒,对着李渊大声道:“父王安敢如此说话,跃儿容貌与观音婢八分相似,他的身份毋庸置疑。”
  李渊笑眯眯一捋胡须,淡淡道:“世间之大,无奇不有,容貌相似之人也不是没有,二郎万万不可马虎。”
  李世民更怒,虎目都要喷出火来,错非眼前之人是他父亲,皇帝真可能抽剑砍人。
  砰——
  大殿上忽然响起一声摔东西的声音,众人心中微微一惊,顺着声音抬眼望去,但见长孙皇后一脸怒色,愤愤然走上前来。
  “公公万安!”皇后先是屈膝一礼,随即大声道:“儿媳一生,相夫教子,嫁入李家,冰清玉洁,我之孩儿身世可怜,他从小受了数不清的苦,我这个做母亲的痛彻心扉。好不容易母子相见,想不到却有恶言流传出来,今日儿媳在这里放肆一回,谁敢拿跃儿身份说事,休怪我抓破他的脸皮……”
  哗——
  满场震惊,都被长孙吓了一跳。
  古代以孝治天下,李渊乃是皇后的公公,就算有错做儿媳的也不能指责,然而现在长孙却开口硬顶,虽然没有明说,但隐含之意就是要抓李渊的脸。
  “好,好得很,这就是朕的儿媳,这就是二郎的皇后!”李渊怒极而笑,忽然大袖一挥,愤然对李世民道:“四年之前你让朕退位,朕限于亲情和疼爱,所以退让了。今日你要册封储君,朕绝不会同意,如果二郎坚持己见,朕一头撞死在这里。”
  这摆明是耍无赖的手段了,满殿之人面面相觑,房玄龄忽然低头一叹,压低声音对杜如晦道:“太上皇老矣,身上已无当年血性,他出此下作手段,就算赢了也是输了……”
  李世民脸色变幻不断,忽然仰天大笑数声,拱手对李渊道:“既然父王如此逼迫,孩儿只能退让一步,你不顾祖孙亲情,朕却念父子之意。”
  他猛然转头,对着怔立一侧的韩跃大声道:“我儿听真,朕现在以李家族长身份,宣布你为皇族嫡长子,改韩跃为李跃,确立皇家之血统。因你从民间归来,朕再特取一字给你,曰,天赐!”
  改名李跃,字天赐,皇帝这是直接告诉李渊,也是在警告众臣,以后谁也别拿韩跃的身份说事。
  李渊轻哼出声,眼见李世民一脸铁青,并且没有坚持册封储君,所以他没有出声阻拦。
  李世民看了他一眼,随即目光缓缓扫视群臣,最后慢慢落在韩跃身上,大声又道:“汝乃皇家嫡长子,虽然暂时不能封为储君,然而你平定草原有不世之功,朕现在按大唐律例封赏,赐你王爵玉印,黄金万两,白银十万两,丝帛十车,侍女百人。”
  韩跃躬身跪地,沉声道:“谢陛下赏赐,儿臣五感莫名。”
  旁边李渊再哼一声,他见李世民封的只是一些钱财,并未涉及权利职位,所以继续默不作声。
  这是皇家父子的交锋,满殿之人只敢静静观望,无人敢参与进来。
  众臣之中唯有杜如晦捻须沉吟,他忽然轻轻一碰房玄龄,然后把目光望向大殿中央,语带深意道:“房乔吾兄,你有没有发现一件怪事,咱们陛下生性强横,他一生很少做退让之举,然而今晚陛下似乎一直在退让,那几个大臣反驳的时候陛下退让,太上皇反驳的时候陛下也退让,此事古怪的很啊!”
  房玄龄微微一怔,脑中忽然灵光一闪,脱口而出道:“莫非陛下早有预谋,他压根没急着册封储君?”
  李世民果然别有目的。
  他赏赐了韩跃黄金白银之后,目光隆隆爆闪几下,突然暴喝道:“汝为西府赵王,麾下拥有西府三卫,因你平定草原功劳盖世,朕今日再给你加一个职位,我封你为天策上将,许你自主招揽天策属臣,别的亲王开府仪同三司,朕封你位列三公之上,上马可以管军,下马可以管民……”
  皇帝说到这里,突然探手入腰一把抽出自己的天子佩剑,他将天子剑直接扔给韩跃,大声道:“此剑你继续拿着,以后执掌天策府,朝堂谁敢不服,砍了他!”
  哗——
  满殿一阵哗然,人人面带震惊。
  李世民赐下天子剑众人还无所谓,毕竟韩跃此前就执掌过此剑,再次给他也不算离谱。
  真正吓人的乃是天策上将,这可是李世民当年的职位,不但可以私自招收属臣,而且可以拥有自己的兵马,皇帝如此之举,几乎是让韩跃建立一个小朝廷。
  除此之外,还让韩跃上马管军下马管民,别的王爷开府仪同三司,韩跃直接位列三公之上,这种封赏虽然不是储君,但是权利已经完爆储君。
  李渊面色大变,张口便欲反对,李世民突然一声轻喝,目光幽蓝看着李渊,沉声道:“父王,你已经阻拦了封储,莫非还要阻拦封将不成?事可一,不可二,给孩儿一点面子吧。”
  语气虽然柔软,语意却坚定万分,李渊面色阴晴变幻,最终仰天一声长叹,忽然袍袖一甩,踉跄出门而去。
  恍惚之间,众人发现他的身躯都有些佝偻,似乎一刻之间老了不少。
  “天策上将,竟然封他为天策上将……”宴会大殿之中,李承乾脸色苍白,他喃喃自语半天,突然起身大喊道:“父皇厚此薄彼,儿臣心中不服!”


第391章 你若不服?我就暴揍
  谁也没想到李承乾会突然冲出来,而且出言反对皇帝对韩跃的加封。
  李世民目光冷厉,他盯着李承乾细看半天,忽然微微叹息一声,语带深意道:“今晚的皇族宴会,朕不应该让你来……”
  这话说的耐人寻味,乍听似乎气话,但若仔细一想,寓意十分严重。
  此次皇家聚宴之会,李世民却说李承乾不该来,隐隐有削他王爵贬为庶民的意思。
  若是换一个聪明的人摊上这事,最好的办法就是立即告罪退下,可惜李承乾被妒火冲昏头脑,他压根没有听出皇帝的隐喻,反而继续又道:“父皇厚此薄彼,孩儿心中不服……”
  这已经是他第二次口称不服,李世民眼中厉光一闪,忽然负手仰天而望,脸上神情变幻纠结。
  李承乾心中一喜,以为李世民听进了自己的建议。
  旁边长孙却俏脸发白,突然站出来挡在皇帝面前,对李承乾道:“乾儿胡闹,还不快快退下,你父皇乃是天子,天子口含天宪,封赏言出法随,容不得谁来反对……”
  她说到这里微微一停,幽幽叹息道:“乾儿快快下去吧,今晚宴会菜肴丰富,你可以多吃点喝点。自从你搬离东宫,身体瘦弱了许多……”
  皇后这是在保护儿子,可惜李承乾却领会差了。这小子眼珠转了几转,双手一下抱住长孙小腿,呜呜大哭道:“母后,儿臣心里苦,我不服啊!”
  他满脸泪水横流,哭声又悲又切,起初还有些伪装,后来想到自己被削太子储君之事,哭得倒是真有几分伤心。
  “够了!”李世民突然暴喝一声,皇帝脸色很不好看,指着他喝道:“自作自受,怪得谁来?你母亲已经暗示良多,朕乃一国天子,口含天宪之言,我既然出口赐封,便代表天意如此,你心中不服就忍着,如果忍不住……”
  皇帝说到这里微微一停,随即厉喝道:“如果忍不住那就给朕滚,这个宴会大殿你以后再也不要来了!”
  他猛然抬起右脚,重重向李承乾踢去。
  李世民突然如此,众人都被吓了一跳,长孙想要阻拦,最终却幽幽一坛,周围几个大臣张口欲言,但也不敢顶风冒险。
  毕竟大家都看出来了,今夜的李世民很狂躁,先被几个大臣乱说一通,又被太上皇李渊强逼一次,皇帝心里压抑的怒火可想而知。
  他这一腿踢出,目标正对着李承乾脑袋,看能风声呼呼大作力道十足,恐怕一下能把人踢昏过去。
  众人皆不敢阻拦,唯独韩跃离的很近,他猛然闪身上前一步,直接迎上李世民的右脚。
  砰——
  一声闷响,韩跃小腿受击,他顺势噗通跪在地上。
  此举说来话长其实很短,从皇帝暴怒踢人到韩跃闪身阻拦再到他受击跪地,前后也不过一两个眨眼的功夫,李世民一怔,长孙同样一呆,满殿之人面面相觑。
  “臭小子你干什么?”李世民怒喝一声,收回阵阵发痛的右脚,韩跃内力当世第一,刚才他踢中韩跃,感觉像踢到一块石头。
  “陛下!”韩跃缓缓从地上起来,拱手道:“自家之人,何须动武?儿臣是家中长子,此事让我来处理如何?”
  李世民又是一怔,旁边长孙却连连点头。
  皇后伸手硬拉丈夫,口中急急道:“跃儿你说的对,你来处理此事,我陪你父皇在一旁消消气。”
  李世民轻哼一声,他看了李承乾一眼,目光有些纠结和冷厉,但是最终还是选择沉默。
  世间做父母的都心软,李世民闭口不说话,这便是默认了让韩跃处理此事。
  韩跃拱手在此一礼,然后转头看向李承乾,温声道:“二弟也别跪着了,有话起来慢慢说,人间最贵的是真情,古人也常说父慈子孝,兄谦弟恭,你刚才一直大呼心中不服,到底不服在哪里,不妨跟大哥好好说说……”
  他如此行事,看的房玄龄等人一阵点头,偏偏李承乾完全不领情,大声道:“”“装什么儒雅良善,充什么皇家长兄?我就是不服你,你演得再好也没用!”
  李承乾愤然起身,指着韩跃大吼大叫道:“我做了四年太子,兢兢业业坐守东宫,满朝文武无不交口称赞,结果就因为你突然出现,身上挂着个莫须有的嫡长子名头,不但夺走父皇母后对我的宠爱,连我的东宫太子也给削了。你让我服,我凭什么服?”
  砰——
  大殿中忽然传来一声闷响,韩跃还没说话,程咬金直接掀翻了桌子,大声道:“面壁王此言当真可笑,你为人不修德行,有什么资格坐守东宫?陛下削你储君算是削对了,若是不削的话留着权利让你殴打自己大嫂么?”
  老程这话很诛心,方才众人听李承乾哭诉可怜,心中隐隐对他有些同情,然而现在经老程一搅局,大家忽然想起李承乾在大理寺干过的恶心事,心中那点同情顿时烟消云散。
  李承乾恶狠狠看了老程一眼,目光伸出悄然闪过一丝阴毒,他突然转头对韩跃道:“这就是你要做的解释?自己装出一副儒雅良善的面孔,却让麾下的走狗出来咬人,韩跃你的虚伪令人作呕……”
  ……
  ……
  哗——
  满殿哗然!
  李世民脸色猛然一冷,口中沉沉叹息一声,萧索道:“这个孩子,不能要了!”
  程咬金是什么人?他是皇帝最信任的臣子,曾经两次救过李世民的命。
  当年天下群雄征战,李世民曾被敌军俘虏,眼看第二天就要被斩首祭旗,是程咬金偷偷将他私自放掉,并一路护送五十里,这才保下皇帝一命。
  第二次救命之恩更重要。
  武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