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风华路-第1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田秀儿一呆,连忙想要推辞。
长孙悠悠一笑,打趣道:“收下吧,你杨妃姨奶奶别的不会,生平就喜欢送人镯子。豆豆她送过,罗静儿她也送过,还有唐瑶和韩笑,人人都送镯子。杨妃妹妹啊,你这几年的俸禄怕是都买手镯了吧。”
杨妃讪讪低头,羞涩道:“姐姐勿要捉弄人家哩,您也知道妹子我私房钱少,别的礼物我买不起,只好买些手镯存着,我如今也是奶奶一辈的人了,见到下下代必须给点赏赐,否则面上总归不太好看。”
田秀儿听她这么一说,下意识又想把手镯还回去。
长孙抬手阻拦一下,微笑道:“收起来不要还,好好戴在自己手腕上。你若真的还了,她才感觉难受。”
田秀儿这才乖巧答应一声,将手镯套在自己臂腕上,起身向杨妃恭敬施礼,郑重答谢道:“长者赐,不敢辞,孙女给姨奶奶见礼,祝您事事顺心。”
“看看,多么懂事的孩子……”
杨妃赞叹一句,伸手扶了扶田秀儿额头。
便在这时,门口突然有脚步传来,皇后寝宫可不是普通人随便出入,众人连忙扭头去看,却见韩跃手里抱着十几个琉璃瓶踏进门中。
那些琉璃瓶晶莹剔透,在灯光下显得迷醉诱人,瓶中有清澈液体不断晃动,引得众人直勾勾猛看。
李世民满脸差异,随即大喜而笑,振奋道:“这才两炷香时间过去,臭小子竟然配好了药物……”
韩跃一路走到床榻旁边,口中微笑解释道:“主要还是父皇准备的充裕,儿臣到了那僻静房间才发现,您已经让人把各种药材备好放满,我只需要挑选入症之药配伍,压根耗不了多少时间。”
他说着拿起玻璃瓶慌了一项,又笑道:“真要说起来,还是炼制琉璃瓶浪费时间最多。”
李世民连连点头,韩跃说什么他都觉得对。
倒是旁边有个太医满脸敬佩,下意识说了一句,恭维道:“殿下真乃神人也,短短两炷香时间,不但配置神仙之药,而且炼制出这么多琉璃瓶,先不说仙药何等宝贵,单就这些琉璃瓶放在外面也要引起争抢。”
韩跃心中一抖,咳嗽道:“琉璃瓶烧造不易,若是按照正常程序自然没这么快,不过本王心急母后病症,所以我用内力进行了加速……”
他这完全是信口胡说,好在寝宫里谁也不懂这个技术,田秀儿虽然在研究院上过学,但是小丫头也不知道内力能不能加速烧造琉璃。
韩跃深知有些事情越解释越容易出纰漏,当下不再和众人说话,他小心翼翼将药瓶挂好,然后抬起长孙臂腕,将注射的针头慢慢刺进血管。
下一刻,晶莹的药水缓缓滴下去,一点一点进入长孙体内,看得众人啧啧称奇。
李世民顿时长出一口气。
太医们同时长出一口气。
寝宫里负责伺候的宫女,值更的太监,乃至那些太医带来的太监小药童,还有杨妃娘娘,加上田秀儿小丫头,所有的人全都长出了一口气。
药水进入长孙体内,虽然暂时还不见成果,但是韩跃神仙之药的名头太响了,没人会觉得这事失败。
打吊水速度很慢,一滴一滴往下面滴,众人屏气凝息安静守着,足足半个时辰过去,第一瓶药水终于打完。
韩跃起身又换上一瓶,忽然冲太医首座招了招手,轻声道:“你过来帮母后号号脉……”
太医首座连忙上前,虽然不明白韩跃为什么不自己号脉,不过殿下有吩咐他自然恭敬遵从,一脸肃重帮长孙号脉。
此时长孙已经睡了过去,口鼻之间发出平缓的呼吸,太医首座号脉半天,然后小心翼翼把手指抽回。
他抬头看了一眼韩跃,然后又看了看李世民,最后又看了看太医院的同僚,忽然小声带喜道:“娘娘的脉象显示,她身体正在康复之中……”
李世民双目顿时爆闪精光。
韩跃缓缓起身,直到此时才对皇帝郑重说道:“陛下,儿臣要去揍两个人。”
第491章 第一要忍,第二要狠
“不行!”
李世民冷冷一喝,突然意识到自己声音有些大,他小心看了一眼熟睡中的长孙,然后一把抓住韩跃往外拖,这才肃重道:“今天晚上你哪里也不能去,乖乖在皇宫里待着。”
韩跃胸膛有些起伏,冷着脸扭头不看皇帝。
李世民自然知道他为什么如此,皇帝口中无奈一叹,谆谆低语道:“朕知道你要揍谁,也知道你心中有气,严格说来你确实有资格动手,自古长兄如父,你的弟弟们犯了错误,你这做哥哥的应该打骂、责罚……”
韩跃微微一怔,扭过头看着李世民,他心中有些迷惑不解,忍不住道:“既然我有资格,父皇为何还要阻拦?”
李世民微微一笑,拉着韩跃走到寝宫门口,父子二人并肩站立,遥遥望着漫天繁星。
皇帝沉吟道:“之所以拦你,是因为不到时候。”
“不到时候?”
韩跃心中一动,越发有些不解。
李世民忽然大有深意看他一眼,笑呵呵道:“跃儿可还记得么,当年你在长安郊外田家庄生活,朕带着你母后和杨妃过去,还有小兕子那丫头,咱们一家人在小荒山上相聚,山巅围炉夜话,也曾指点夜空。那时朕便想传你帝王之道,可惜你害怕躲避不听。”
韩跃轻咳一下,小声道:“儿臣现在也不想听。”
李世民缓缓点头,道:“朕知道你性格烂漫,行事喜欢一往无前,但是啊,你是皇家的长子,是传承朕之血脉和奋斗的唯一人选,就算帝王之道你再怎么不喜欢,朕还是要把这些东西传授给你。”
皇帝说到这里微微一笑,盯着韩跃问道:“当年你在小荒山左推右辞,最终还不是被朕逼着你听了几句帝王之道?虽然那几句话十分简单,但却是帝王之道最核心的东西,朕现在来问问你,你现在还记得多少?”
韩跃下意识把脸扭到一边,小声道:“时间过去很久了,儿臣这几年日日忙碌,那时候的事情好多都没了记忆,您当初那些话更是没敢留心。”
李世民哈哈一笑,猛然伸手抽了韩跃脑门一下,笑骂道:“你这臭小子,还是那么油滑。”
韩跃悻悻后撤半步,眼角余光悄悄一扫寝宫里面,小声道:“儿臣如今都是当爹的人了,父皇不要动不动就抽我。天下百姓一提起西府赵王个个崇拜,您好歹给我留点颜面行不行?”
李世民愕然一呆,随即又是哈哈大笑,点头道:“好,朕以后不动手了,你确实已长大成人,需要蕴养威严和气势……”
皇帝说到这里忽然转口,紧跟着道:“帝王之道,朕以前教过你,既然你说已经忘了,那么今晚我再跟你说上一说。”
韩跃微微一怔,下意识道:“父皇……”
李世民摆手止住他,语带感慨道:“虽然你明确提出不要皇位,但你自己也说了要去打江山建帝国。跃儿啊,打天下容易,守天下很难,就算你再怎么不喜欢,该学的必须还得学,该掌握的必须还得掌握。”
韩跃轻咳一声,垂着头不好接茬。
李世民看他一眼,忽然伸出两个手指头,口中悠悠道:“所谓帝王之道,其实也很简单,无外乎平衡和王霸,说白了就是用人和打人。朕总结了历代雄才大略帝王的生平,把他们的心性归拢概括,最后发现帝王之道就只剩下两个字……”
“两个字?”韩跃愕然,这次他是真被勾起好奇了。
“对,两个字!”李世民肃重点头,脸上显出冰冷之色,沉声道:“第一个字忍,第二个字,狠。”
韩跃微微一震,心中若有所思。
李世民接着道:“所谓忍,谈何容易,忍这个字拆开来看,就是心头上放了一把刀,动不动割你一下,动不动割你一下,你想想这种痛苦有多难受?所以忍字很难,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事情。那民间百姓尚且有句话,叫做匹夫一怒,血溅五步,匹夫为什么会发怒杀人,就是因为有些事很难忍。”
韩跃大有体悟,喃喃道:“儿臣的性子就不喜欢忍,当年我还是个小烂泥人物,就敢对着太原王氏出手抗衡,不是不害怕,而是忍不住那种欺压……”
“所以你不是个好皇子!”李世民直接断言,沉声道:“就比如今晚之事,你母后才刚刚有一点起色,你立马就想去揍人,朕知道你恼怒承乾和青雀气昏了你母后,但是你心性太急了,一点都不懂的隐忍。”
韩跃呆了呆,忍不住反驳道:“母后差点病危,儿臣心中何其气愤,我若是不去揍一顿那两个小子,这辈子心念都难以通畅。”
李世民微微一叹,有些惋惜道:“这就是你不能忍而朕能忍的地方,承乾和青雀气坏了观音婢,朕心中难道就不气吗?我也很生气,恨不得把两个忤逆之子削爵罢官,甚至最气的时候都想抽剑杀了他们……”
皇帝说到这里停了一停,接着道:“但是朕没有这么做,从你母后病危到现在已经三天,朕不但没苛责那两个小子半句,而且还躲在深宫里朝也不上。帝王要学会忍,哪怕你恨死了某个人,也要先以大局为重,朕为什么让你隐藏身份偷偷回来,我就是要借这个机会好好杀一杀人。”
“杀人?父皇要杀谁?”韩跃下意识问了一句,其实他心中已经隐隐有些猜测。
李世民看他一眼,叹息道:“摆在朕面前的有三个敌人,个个都不是等闲势力。世家和佛门支持承乾,儒家则属意青雀,朕和你母后想立你的儿子为皇太孙,必然要招致这三大势力的反对,所以我忍住暴怒不去收拾承乾和青雀,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世家佛门和儒家身上,这次你隐藏身份提前回归,那些人却不知道这件事,他们这段时间先是忙着截杀送信的红翎急使,再过四五天就会想办法截杀你……”
韩跃心有所悟,轻声道:“偏偏儿臣早就已经回来了,甚至把母后的病症也治好了。如此一来父皇就能腾出所有心思去排兵布阵,趁着他们截杀我的机会狠狠灭掉一些势力。”
他说到这里忽然灵光一闪,脱口而出道:“父皇你找人冒充我?让他一路杀回来?”
李世民呵呵一笑,点头道:“不错,朕找人冒充你,而且找的都是狠人,我宫中圈养的几位大内高手已然起身辽东,此外为父还请动了宇文成都,还有杀人疯子薛英,还有公孙婉娘的父亲公孙璐……”
皇帝故意隐下潜龙没有说,但是他所说的这几个人也都是超一流高手。
韩跃下意识张了张嘴巴,好半天才道:“父皇这是铁了心要灭杀世家和佛门吗?您先前不是警告过儿臣,说是世家和佛门不能靠屠杀,只能靠软刀子炖肉慢慢消磨?否则我那次也不用含愤离开长安,自己带着西府三卫就把天下世家全干了……”
李世民缓缓摇头,伸手请怕韩跃肩膀,郑重道:“你想错了,世家传承千载,佛门信徒万千,想要靠一次杀局灭掉他们谈何容易,朕这次请动许多人物冒充你去杀,顶多也就削弱他们三成势力而已。”
皇帝负手看着夜空,仔细解释道:“我要杀的不是世家和佛门本身,而是他们几十年几百年建立的脉络和盟友,比如这次太原王氏就跳的很凶……”
他忽然回头看向韩跃,肃重道:“朕接到消息汇报,说是他们在你母后昏倒当天就派人去了河北,这次是要舍下几百万贯巨资,然后邀请那些绿林大豪。跃儿你说这些绿林势力为什么能被邀请?那是因为太原王氏经营多年,很多悍匪势力都是他们盟友……”
韩跃心中不知为何生出一股暴虐,道:“大唐立国已然十四年,河北道竟然还有绿林敢截杀皇族。”
李世民满不在乎道:“自古至今,皇朝和江湖共存,不管多么强大的朝廷,始终扫不平匪患。朕说的这个匪患不是饥荒之年被逼上山的百姓小匪,而是世家大族千百年来一直暗中支持的巨匪。说是匪,其实都是兵,每当战祸之时,这些巨匪一夜之间就能变成叛乱大军。横扫天下,争夺江山,我李家能够坐上龙椅,当初也偷偷支持过几只巨匪。”
韩跃目瞪口呆,好半天才喃喃道:“父皇为何不早告诉我,儿臣麾下西府三卫当世无敌,我若领兵扫匪天下,这些势力一两年全都杀光。”
李世民哈哈一笑,谆谆告诫道:“臭小子你太自信了,你知道我大唐有多少匪患吗?足足三百万人!虽然你的西府三卫不惧征战厮杀,但是你知道这三百万人在哪里吗?他们平时隐藏民间,甚至就是种田的百姓,你麾下大军再猛,难道带着人去屠杀百姓不成?”
韩跃张了张嘴巴,不知该如何搭话。如果事情真像皇帝说的这样,那还真没法用大军去扫平匪患。
人家平时都是种田的百姓,你如何确定哪一个暗中是绿林之匪?
第492章 李世民烧火做饭
李世民拍拍他肩膀,笑呵呵道:“傻小子你可要记住了,擒贼先擒王,只有把巨匪的头领们找出来灭掉,那三百万匪患才会慢慢沉寂变成大唐的民,做事以小搏大,牺牲最小的力气,获得最大的成果,这才是一个帝王应该掌握的治国之道。”
韩跃心有所悟,忽然脑中灵光一闪,脱口而出道:“儿臣终于想明白了,父皇您这次找人冒充我,不是为了大杀四方震慑世家佛门,而是想引诱那些巨匪的头领出来,杀掉巨匪头领,大唐匪患自平。”
“不错!”
李世民很是欣慰,点头赞许道:“这就是为父要教你的东西。做事之前先要忍,忍住一时之怒气,忍住一时之不爽,待到所有铺垫准备完成,立马使用另一招,狂风暴雨,屠刀猛杀,静如处子,动如脱兔,不给敌人一点反抗机会,这时候你的心一定要狠……”
皇帝眼中忽然闪过杀机,森森然道:“天下有三百万匪患,暗中几乎都有势力支持,这些匪患的头领至少有几千上万人,此次朕设下计谋隐忍不发,就是要把这几千上万人一下全杀了。”
他看向韩跃,沉声道:“为了做成这件大事,你这几天必须给朕忍着。否则让人知道你已经回到长安,无论世家佛门还是儒家都会偃旗息鼓。”
韩跃不发一言,转身朝寝宫里面走去,语带不甘道:“儿臣去看看母后,说不得要开始换药了。”
李世民在后面看着他背影,面上苦笑一下,道:“臭小子忍忍吧,你必须适应这种隐忍。朕可以答应你,等到杀光匪患头领,朕再也不会拦你出宫,到时你想打就打,想揍就揍……”
韩跃一路向寝宫里面走去,语气隐隐带着一丝消沉,他没有回头,脚下也没有停顿,只有轻声说了一句,黯然道:“母后被气病濒危,父皇却要借机做大事。都说自古皇家无亲情,难道权势真的这么重要?儿臣从来不会为了利益隐忍,照样发展了三十万大军。如果谁要惹我,我第一时间就会打回去。报仇不隔夜,隔夜难安心。”
他这话有很深的抱怨成分了,李世民呆了一呆,心中隐隐也有些怒气,轻喝道:“臭小子安敢无礼,朕这是教你怎么做皇帝……”
韩跃不想接口,转而道:“儿臣只想知道,您让我隐忍几天?李泰我肯定要去教训,李承乾也在责难逃。”
李世民深深吸了一口气,把心头的窝火狠狠压制下去。这个世间上的事就是如此,儿子长大了,总归会和当爹的有些冲突,但他毕竟是爹,左右还得让着孩子一些。
“你给朕十天时间,十天之后朕放你出宫,到时你出完气立马给朕滚,滚回你的辽东去打天下,朕这辈子不想再看到你……”
韩跃脚下终于一停,回首看着李世民温和一笑,恭谨道:“既然如此,儿臣就等父皇十天。”
“臭小子!”李世民恨恨一声,气的扭过头不看这个儿子,皇帝仰脸望着一夜繁星,胸膛不断起伏鼓胀。
儿子大了,动辄就会惹当爹的生气。只不过这个大儿子他实在太过喜爱,而且也只有这个儿子敢和自己顶嘴炸毛。
“说起来朕当皇帝久了,偶尔被孩子气上一气,倒忽然感觉心思不那么冰冷,反而有点人情味了!”
李世民鼓气半天,眼见韩跃不回来向他低头,皇帝自己就给自己找了个台阶,心中隐隐又升起一个念头,暗暗道:“要不十天之后先别放他去辽东,臭小子回来一趟不容易,得让他留在家里过完年节再走……嗯嗯呃,朕其实不是舍不得这臭小子,朕只是要留下他教点东西,免得他这倔毛驴的脾气将来会吃亏,嗯嗯嗯,就这么定了。”
韩跃不知李世民心中天人交战,从生气到改主意前后也不过一转瞬的功夫,可怜天下父母心,他抱怨李世民为了大局不顾亲情,其实李世民心中真的很宠爱他。
此时已是入夜亥时三刻,搁在后世大约是晚上十点半的样子,虽然夜有些深了,但是寝宫里的众人没一个敢瞌睡。太医们一直在小心守着,伺候的宫女太监也围在熬药的火炉边。
虽然不用再熬中草药,但是参汤还是要时时准备,另外还要熬制药膳,以便给皇后滋补身体。
韩跃走来之后,发现原本酣睡的长孙竟然醒了,那吊水的药瓶已然换了第四瓶,小丫头田秀儿正拿着第五瓶准备换下,见到韩跃过来,甜笑吐了吐舌头。
韩跃伸手抚了抚她的额头,温声道:“如果困了就去睡一会,这里有为父看着不打紧。”
田秀儿摇头一笑,柔声道:“父亲放心,秀儿觉得不困。”她忽然举起自己手腕,喜滋滋给韩跃检查道:“父亲您看,杨妃姨奶奶送了女儿一只手镯,皇后奶奶也让我收下不准推辞,女儿心里很喜欢……”
其实她这是讨好义父,同时也是融洽家人亲情,小丫头聪明伶俐,刚才已经听到韩跃和皇帝吵架,所以故意提这种事转移义父的心思。
毕竟只是一直玉镯而已,她如今是牛家镇的经济属官,牛家镇现在建立了蓝田县最大的玉石加工作坊,小丫头近水楼台先得月,什么上好的玉镯她没见过。
韩跃看她一眼,面色柔和点了点头,目光落在小丫头臂腕上的手镯,称赞道:“带着不错,十分好看……”
说着拱手对床榻边坐着的杨妃轻施一礼,恭敬道:“儿臣感谢杨妃姨娘,赐我孩子女配之物,我这做义父的毕竟是个男子,不合适送这些配饰给女娃娃。姨娘想的周到周全,儿臣给您施礼了。”
杨妃连忙起身,肃重道:“大殿下万万不可如此,一只玉镯而已,哪用得上施礼感谢,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既然是长辈奶奶,第一次见孩子自然不能空手。可惜姨娘私房不多,只能送这种上不了台面的薄物。”
韩跃满脸严正,道:“长辈之赐,礼轻情意重。况且这玉镯带着挺好,秀儿显得很开心。”
“孩子喜欢就行,大殿下不用再说了。”杨妃慢慢又坐了下去,她毕竟是个长辈,刚才起身一下那是表示对韩跃的尊重,如果老是站着可就不合适了,会让人抨击她举止轻浮。
韩跃“嗯”了一声,目光转向床榻之上,语气轻柔道:“母后为何不再小睡一会,睡觉乃是最好的调理手段,您若老是睁眼不睡,神仙也头疼您的病症。”
长孙脸上其实很困倦,但是醒来后却坚持不肯再睡,她目光直直看着自己的大儿子,忽然幽幽一声轻叹,温柔道:“跟你父皇吵架了?”
韩跃微微一呆,下意识转头去看,只见李世民不知何时也进了寝宫,此时正负手在不远处溜达。
皇帝看见韩跃来看,口中顿时轻哼一声,转身装作去检查宫女们熬制药膳,把一个后脑勺留给了大儿子。
韩跃同样翻个白眼,悻悻然扭回脑袋。
长孙噗嗤一笑,伸手抓着韩跃手掌,温声劝慰道:“你父皇一辈子都是个硬脾气,生平没人敢和他争吵顶嘴,就算母后我也要小心让着。偏偏你却是个倔毛驴的臭脾气,父子俩难道就不能一人退一步,非要一见面就吵架?”
“儿臣觉得他不疼你……”韩跃忿忿一声,气哼哼道:“您重病临身,他还想着借此机会去做大事,都说自古皇帝无亲情,母后不如跟着孩儿去辽东过日子,免得天天受他冷落。”
“傻孩子,尽说气话!”长孙轻轻抽了韩跃手背一下,想要去揪韩跃耳朵,忽然又收了回来,感慨道:“你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心思,按说母后和父皇不该再把你当小孩子看,但是世间当爹当娘的又怎能做到不把儿子当小孩子看?”
这话说的有些绕口,不过饱含的爱意却让人感动,韩跃轻轻哼了一声,垂头认错道:“母后教训的是,孩儿以后改改脾气。”
“你父皇也要改……”
长孙到底还是站在儿子这边,她说话声音故意有些大,气呼呼道:“儿子三天三夜狂奔几千里回来,不想着嘘寒问暖也就罢了,竟然还惹儿子生气,我看有些人就是没有个当爹的模样,总归把孩子再气回辽东他就满意了。”
不远处传来一声闷哼,显然李世民对长孙指桑骂槐很是不满,皇帝心中有气不敢过来撒,只能找了两个倒霉的宫女太监呵斥,怒气声声道:“烧个炉子都不会,照你们这样熬下去,药膳何时才能煮熟,都给朕滚开滚蛋,朕要亲自来熬……”
皇帝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