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风华路-第2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世民目光微怔,显然不懂穿线为什么要用这么多不相干的东西,不过皇帝随即将大手一挥,沉声下令道:“速速去准备……”
  几个太监慌不迭时转头就跑,不多时就从内务府找齐这几样东西。
  此时已经是夜色初来,整个皇宫门前全是密密麻麻闻讯而来的百姓,只因皇帝没有下令撵人,所以百骑司无数探子只好化妆隐入人群警戒。
  颜静之单手托着明珠,先是让人拎过来那个凉水桶,脆声道:“明珠穿线,首先涉及到流体力学,我把明珠放入水中,让明珠里的孔洞灌满水流……”
  说着真的把珠子沉入水桶,细细让明珠内的九曲盘桓沁满凉水。
  “然后呢?”李世民明显不是个有耐心的人。
  颜静之嘻嘻一笑,双手手指各自堵住明珠的一个细微小孔,转头却对皇宫侍卫道:“劳烦大哥把硝石扔进凉水桶,辛苦您了啊。”
  那侍卫连忙躬身,道:“不敢称辛苦,您是殿下高足。”说着取来几斤硝石,一发都扔到水里。
  这玩意扔进水桶之后,不多时就有强烈的化合反应,但见丝丝白气不断上冒,水桶隐隐竟有结冰迹象。
  在场使臣啧啧称奇,不少人以为见到了神迹。
  颜静之陡然拿过宫女托盘里的丝线,小心贴在明珠的孔洞口处,然后又将明珠轻轻放在结冰的冰碴上,所有动作都显得小心翼翼。
  众人看的茫然不解,李世民看着凉水结冰皱眉沉思,忍不住道:“娃娃,说说其中道理……”
  颜静之轻轻擦了一下额头,恭敬道:“硝石入水,吸热结冰,这是热冷转化之学,当世之间只有研究院传授此道。徒孙把明珠灌满水,再把蚕丝贴近明珠孔洞,珠子内部的水流受冷也会结冰,然后将孔洞口处的丝线冻住。”
  说着轻轻一提丝线,竟然把珠子给提了起来,他指着明珠对皇帝解释道:“陛下您看,蚕丝已经黏在孔洞口了……”
  “那又如何,并未穿过!”李世民不知是真不懂还是故意配合,总之每一句话都问到点子上。
  颜静之提着明珠走到热水桶旁边,缓缓将明珠的下半部分放进热水,接着道:“以热水温暖明珠下部,下部里面的结冰会首先融化,上部的结冰则是随后融化,在融化的过程中,结冰可以随着融化的水液流动,这是冰水流体力学,天下间也只有研究院才会教授……”
  他边说边仔细看着明珠,陡然眼疾手快将明珠拿了出来,举着给众人观看道:“陛下娘娘且看,这明珠有两个孔洞,刚才我故意分成上下方位沉入热水,下方的结冰已经融化,但是上方才刚刚开始融化。”
  众人无不点头,李世民和长孙对视一眼。
  颜静之继续解释道:“珠子通道里的结冰已经能缓缓动弹,所以下方的孔洞不断有水液流出,然而上方孔洞的还未融化,并且这个孔洞处的结冰冻住了丝线。”
  说到这里,有聪明人已经隐隐猜到答案。
  禄东赞目光闪动几下,猛然道:“本相明白了,冻住丝线的冰块随着水流流动,会拉着丝线在明珠里面慢慢穿行,只要不断翻滚珠子调整方位,最终冰块会拉着丝线会穿过明珠的九曲盘桓。”
  颜静之点头嘿嘿一笑,得意道:“这就是万物引力学,必须保证水流始终向下才可以。”
  旁边那个家和雅秀眉头轻皱,出声道:“此法虽然离奇,道理却和本女所想的蚂蚁穿线一样,都是用别的东西引动丝线穿行,然后通过明珠的九曲盘桓……”
  颜静之瞥她一眼,哼哼道:“说的好听,你去找个能钻此珠的蚂蚁来?我老师早就预料到有人会出这个办法,所以才寻到了一颗孔洞细如发丝的明珠。想破家师的题,天下尚无人可。”
  家和雅秀轻叹一声,眸子不断闪烁发光,忽然又问道:“刚才静之公子说了好几门学问,这些学问都能在研究院学习么?”
  颜静之骄傲仰头,大声道:“包罗万象之学,穷极天地之理,世间学问三千,皆可在研究院问道……”
  家和雅秀点了点头,忽然转身冲着李世民跪拜倒地,哭泣道:“大唐皇帝陛下,我东瀛乃海上小国,国内民生艰难,饱受各类疾苦。然而东瀛百姓心慕大唐,自东汉之节便有使节至,今东瀛再派人来,小女子带领三千遣唐使,我们飘越大洋不惊惧,风餐露宿不觉苦,路程可算万里迢迢,心中却盼大唐繁华。求陛下天恩浩荡,让东瀛学子可以拜入研究院,此事若成,千年万年铭感于心。”
  李世民沉吟一下,目光有些贪婪落在家和雅秀曲线毕露的娇躯。家和雅秀顿时嫣然一笑,这一次动作和神情却显得楚楚可怜。
  皇帝正要点头答应,忽然旁边颜静之故作夸张大叫,同时四周也传来一片欢呼之声,只听禄东赞大笑道:“穿过了,明珠丝线穿过了。”
  李世民有些懊恼,但又不便在此发作,皇帝目光转向颜静之,见这小子手里提着已经传了丝线的明珠。
  禄东赞越众而出,郑重拱手行礼道:“大唐皇帝陛下,如今明珠穿线已过,第一个题目已完,因颜氏小哥乃是所有使臣同时所请,不知陛下可否算作所有人全都过关?”
  这话说出了众多使臣心声,在场之人全都眼巴巴看着皇帝。
  李世民重重一挥袍袖,点头道:“既然共同请人,自当算你们全都过了。”
  众人登时大喜。
  禄东赞目光灼灼,忽然再次拱手发问,郑重道:“大唐皇帝,曾言四题,既然第一题已经完结,不知可否继续第二题?”
  ……


第644章 各方手腕,谁家最高?
  李世民深深看了一眼禄东赞,缓缓点头道:“天子之言,从无儿戏,既然解了第一题,自可求请第二题。”
  禄东赞连忙整理一下衣裳,郑重双手作揖道:“敢请问,请赐下……”
  他依足了礼仪,本是想在这皇宫门口拿到第二题,哪知李世民忽然转身便走,后面长孙等皇妃同样回转。
  禄东赞呆了一呆,在场使臣也都面色发愣,众人急急追问道:“大唐皇帝陛下,您的题目呢?”
  夜色中传来李世民悠悠之声,淡然道:“朕曾说过,四道题,每题六天,今日才是第五日,须得明天才能再出题。”
  禄东赞有些焦急,忍不住道:“莫非一定要等明天,陛下何不趁早赐下?”
  可惜李世民的声音再没有传来,皇宫大门却轰隆一声关闭了。在场使臣面面相觑,人人脸上都带着不甘之色。
  禄东赞暗暗咬了咬牙,眼中明显有一股喷火的冲动。
  这时颜静之忽然凑了过来,嘿嘿笑道:“吐蕃大相,别忘了你答应的一百金,还有你们这些使臣,每个人都欠本公子债务……”
  禄东赞正当恼怒之时,闻言忍不住冷喝一声,咆哮道:“没有百金,一文都不给你。”
  颜静之哈了一声,满脸鄙夷道:“都说吐蕃人贪婪,今日一见才发现还要加一句没有诚信。本公子刚刚帮你解答难题,事成之后你立马就敢翻脸,很好,真的很好。”
  禄东赞双目厉光一闪,森冷道:“整个大唐满朝文武都难奈我何,你这小小少年又能拿我怎样?”
  “不怎么样!”
  颜静之仰脸望着夜空,笑嘻嘻道:“我只是想要告诉你,本公子乃是家师的第四个亲传弟子。陛下刚才为什么不肯立即出题,那是因为第二个题目须得明天召开一场百国使臣宴会,借着宴会才能开展第二个题目……”
  这话含有深意,禄东赞这种聪明人一听便知,但见此枭雄猛然一改颜色,躬身道歉道:“老夫收回刚才的话,今晚我让人送一百金前往颜家。”
  在场使臣不知他为何突然反复,皆都皱眉暗暗在那里瞎琢磨。
  家和雅秀忽然吃吃轻笑,点醒众人道:“这位公子的意思很明白,他知道第二个题目是什么,吐蕃大相突然道歉并非出自真心,人家只是赔偿黄金继续示好……”
  众人恍然大悟,看向颜静之的目光顿时又热切起来。
  禄东赞勃然怒视家和雅秀,恨恨道:“东瀛小国,安敢坏我吐蕃好事?”
  家和雅秀嘻嘻几声,满不在乎道:“国之大事者,远交而近攻,原本东瀛和吐蕃路途遥远,按理应该是天然的同盟伙伴,但是大相您喜欢翻脸,小女子忽然不敢跟您合作了。”
  禄东赞鹰目森闪,阴冷道:“彼国不怕吐蕃出兵攻伐乎?”
  家和雅秀嗤笑撇嘴,淡淡道:“你们先能越过大唐再说吧,左右不过是一群粗鄙番子,整天仗着高原地势耍赖,这种国家不会太持久,终有一天会灭亡。”
  禄东赞顿时大怒,拔刀便欲行凶。
  家和雅秀陡然娇斥一声,同样翻脸道:“我劝大相最好省省,小女子擅长的可不仅智慧。”
  言下之意很是明白,她家和雅秀不是那种任人威胁的乖乖女。这女人袖子中赫然滑出一柄短剑,看其持剑架势就是个绝顶高手。
  禄东赞目光飘忽一闪,忽然展颜微笑道:“老夫刚才略作演戏,只为活跃此间气氛也,东瀛使臣勿要生气,咱们可以多多亲近些……”
  家和雅秀同样露出微笑,娇柔媚态道:“大相此心,本女亦然。”
  两人明争暗斗,表面笑如佳朋,暗中却相互警惕,都觉得对方不是好相与的路数。
  他俩正勾心斗角,陡然发现周围使臣少了许多,禄东赞愕然转头,这才发现一群人竟然拥簇颜静之偷偷想跑。
  禄东赞顿时大怒,他再也顾不得眼前的东瀛女人,当下拔脚猛追过去,愤怒咆哮道:“庶子敢尔,颜家小哥请慢行……”
  一群使臣很快被他追上,相互又是指责争吵,颜静之却一直冷眼旁观,最后众使臣和禄东赞达成协议,大家依照前面例子共同再请颜静之。
  可惜当他们问询题目之时,颜静之却陡然冷冷一笑,道:“陛下尚未出题,你们以为我会泄露么?明天就会召开百国使臣宴会,你们连一夜时间也不能等么?”
  众使臣面面相觑,忍不住还要涎着脸再问,颜静之嘿嘿一甩袍袖,抛下众人扬长而去。
  家和雅秀目光灼灼盯着少年背影,忽然纠结道:“一个弱冠少年,气势盖压全场。徒弟已经如此出色,真不知他的老师何等竣秀。小女子真是好期待,真想见见那一位人物……”
  禄东赞目光一瞥,语带深意道:“你想见西府赵王?”
  家和雅秀缓缓点头,神色严肃道:“甚想。”
  禄东赞哼了一声,忽然仰头眺望西南方天空,傲然自得道:“可惜至少要等八个月。”
  家和雅秀微微发怔,忍不住道:“为何如此之久?”
  禄东赞继续眺望西南,仿佛目光被天空的繁星吸引,他淡淡又道:“其人率领大军奔赴剑南道,光是巴蜀栈道就会阻拦他四个月行程,到达之后必然见到满目疮痍,最少也要一个月时间才能理清乱局,就算他狠心不理乱局立马回转,归途仍旧还要耽搁四个月,巴蜀栈道鱼凫难行,不是那么好走的……”
  家和雅秀眸子闪烁,忽然道:“赵王率领西府大军,应是去打你们吐蕃吧?”
  禄东赞哼了一声,满脸自信道:“他见不到吐蕃大军,松赞干布会提前后撤。此子要用四个月时间才能到达剑南道,那时候我吐蕃早已杀完抢足,然后带着海量财富和奴隶撤回高原也。”
  他陡然转首回头,目光幽幽盯着在场使臣,感慨道:“西府三卫确实天下无敌,当今之世无有敌手。但是他拿我吐蕃没有办法,因为再厉害的军队也上不了高原。”
  家和雅秀同样目光幽幽,低声而又坚定道:“我东瀛同样如此,没人能带大军跨越海洋。即使能够跨越,海战东瀛无敌……”
  两人相互看了一眼,忽然同时一哼,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勾心斗角真是累。
  此时街面上隐约有梆子声音传来,同时又有巡街的武侯似乎在呵斥。
  禄东赞忽然抬起手腕低头看了一眼,沉声道:“已经晚上八点,长安马上宵禁,本相还要回鸿胪寺准备一番,诸位使臣有事请自便。”
  其他使臣闻言几乎同时做了一个动作,那就是各自抬起手腕低头观看,然后各自惊呼道:“竟然已经八点,果然又要宵禁。”
  家和雅秀目光迷惑,盯着众人手腕上的手表满是不解,她忽然凑到禄东赞身边,巧笑嫣然道:“吐蕃大相,您手上是什么宝物?小女子刚才听您意思,似乎此物可以计量时间呀……”
  这女人真是个人物,神情和动作可以一时三便,每一个神情和动作搭配起来都给人别样之感,比如她面对李世民时能勾人遐思,和众人交锋之时又软中带硬,现在有问题需要求问,立马就变成一副怜楚生生的味道。
  可惜禄东赞只是看她一眼,随即就大笑抬脚离去。
  周围众使臣相互对视一眼,有人嘿嘿坏笑凑过来道:“东瀛使臣,你想知道这个宝物是怎么吗?今晚佳月有风,不如去咱们回使馆秉烛夜谈。本使可以仔细告知你大唐的一切,尤其是西府赵王的很多神奇……”
  此人明显不带好意,满脸一副贪婪之色。
  家和雅秀娇笑掩嘴,羞涩生生道:“那可真是感谢您了,小女子正有好些疑惑呢。阁下是高昌国的使臣吧,您今晚不会对人家使坏吧。”
  说话之间,脸色竟然有红晕出现,这女人也不知如何训练的手段,各种风情能够随人变幻,每一种都能引动别人遐思。
  贪婪她美色的正是高昌使臣,忽然一把抓着家和雅秀就走,口中急急嘿笑道:“咱们回去,我有好东西给你看。本使来长安已有半年,我记载了很多本出使记策。”
  家和雅秀被他拉着手,乍一看仿佛是高昌使臣很用力,但是细看似乎这个女人似乎一直在顺着走,其他使臣则是三三两两边谈边走,目的都是大唐接待外使的鸿胪寺。
  夜色笼罩长安,街面渐渐宵禁。万家灯火次第熄灭,满城变得静悄悄。忽然皇宫城头人影一闪,李世民和长孙的身影竟然出现其上,李世民负手望着西南天空,长孙却把目光垂向朱雀大街。
  皇后一直盯着众使臣身影不见,突然轻哼道:“陛下须得小心这个东瀛女人,妾身觉得她心中没有一丝真情。您知道我并不反感后宫添人,但是有些女人陛下最好不要碰……”
  说了半天却没听到丈夫回应,长孙诧异扭头去看,却见丈夫目光炯炯望着西南夜空,脸上似乎带着担忧,又似很是期待。
  “陛下在想跃儿?”长孙轻轻抱住丈夫胳膊。
  李世民悠悠吐出一口气,轻声道:“周边诸国战,吐蕃最难平,这次朕又帮他拖了六天时间,不知道现在那边是个什么情况。”
  长孙眸子晃动几下,忽然从怀里掏出一样物事,低声道:“要不臣妾跟他通过话,问问跃儿现下如何?”
  说着就要拨动那物,却被李世民急急阻拦,皇帝目光炯炯,但却缓缓摇头,肃重道:“大军征战,非急事不可滋扰,这电话你先别打,等着他给我们报捷便可。”
  ……


第645章 大战若想赢,得去找几个人
  大唐西南,巴蜀之地。
  韩跃领大军沿水路溯流而上,大江滚滚向东而去,江上千舟竞发扬帆,浩浩荡荡遮掩江面。水路只要有船,速度远超陆路,短短六日时间转瞬即逝,不知不觉已经千里之地。
  这一晚所有大船陡然停下,韩跃负手站在船头,身后是一众将领,任静恭声禀告道:“师傅,地方到了。”
  是的,地方到了。
  二十万大军乘船疾驰,仅用六天时间就进入巴蜀,这里是大唐的剑南道,也是吐蕃入侵和肆虐的地方。
  韩跃静静站在船头,负手望着天空,后面众多将领屏气凝息不敢说话,都在等着听那一声“全军出击。”
  可惜众人等了良久,最后只听到韩跃淡淡一声,缓缓道:“全军下船。”
  李风华忍不住踏前一步,轻声提醒道:“此地已是剑南,各处都有战祸,按理应该驱动大军立即出征,挽救剑南道于水火之中……”
  这个建议符合实际,因为西府三卫就是来救场的,偏偏韩跃却摇了摇头,淡淡又道:“安营扎寨。”
  刚才下令全军下船,现在又下令安营寨扎,在场众将领全都不解,李风华张了张口想要说话,最终强行忍下没敢说。
  众人不说话,韩跃却继续下令,再次道:“汝等各回本部,命令大军好生休憩,休憩时间宽放三日,三日之后再行出征……”
  “殿下,剑南战事紧啊!”李风华终于忍耐不住,压低声音提醒一句。
  “我知道!”韩跃喃喃一声,忽然回首眺望长安方向,目光灼灼道:“时间已经过去六天,想来第二个难题已经开始了。”
  这话在场众人都不明白,因为他们不曾知晓李世民选婿之事。
  李风华小心翼翼看了一眼韩跃,硬着头皮再次开口道:“殿下还请速速下令,剑南道战事拖延不得,每拖一天就要多死很多人,您不是一向最为庇护百姓么?”
  韩跃陡然将眼睛闭上,但是脸上神色却无比坚定,忽然睁开眼睛咆哮一声,对李风华厉喝道:“是我的命令不管用了,还是你的耳朵变聋了?本王下令安营寨扎,汝等还敢聒噪乎?”
  李风华吓了一跳,后面众将同样噤若寒蝉,在场将领再也不敢耽搁,急急下船去安排扎营之事。
  最后船头上只留下两个人,一人是少女任静,一人是大儒娄乘风,直到此时韩跃才忽然一声长叹,满脸黯然道:“我岂不知拖一日要死很多人,但是大军千里迢迢需要休憩,此次和吐蕃大战乃是硬仗,错一步就是个满盘皆输的局。”
  娄乘风点头赞同,分析道:“西府三卫只有二十万,松赞干布却有一百万。虽然殿下先前有三十万破掉一百六十万的战绩,但是那是因为您在掖城埋伏了火油弹,并且侯君集亲自上阵当做诱饵,所以才能毕其功于一役。这一次却不相同,剑南道遍地都是烽烟,吐蕃大军四处分散抢掠。这一场仗没法大军团作战,我们的各种优势全都显不出来……”
  “所以师傅要养精蓄锐,让西府三卫休憩三天!战士精力充沛,才能好好作战。”任静小丫头显然也懂军事,站在一旁小声补充两句。
  韩跃看了两人一眼,目光越过江面看着南方,忽然轻声道:“三天时间,怕是又要多死几万人。”
  娄乘风目光一闪,满脸肃重道:“成大事者,当忍得住悲凉。剑南道已经牺牲很多,殿下切不可仁慈冒进,事实上我认为大军应该休憩四天,这样才能祛除所有疲惫……”
  古代舟车之劳最为辛苦,战士们坐船整整六天,整支大军可以说人困马乏,最主要还是因为不久前刚刚经历大战,虽然西突厥那一场战事赢了,但是战士们的心理还没有调节回来。
  这样的情况去打仗,赢或者还是能赢,但是牺牲一定会很大,偏偏西府三卫不能太多牺牲,否则后续没法上高原追击松赞干布。
  “已经牺牲了这么多,真的不想再牺牲!”韩跃陡然轻叹一声,缓缓闭上了眺望南方的眼,任静在一旁心中发酸,小丫头分明看见自家师尊眼角有泪。
  “千百年后,也许有人会骂我!”韩跃陡然睁开眼睛,满脸苦涩道:“他们会骂我为了胜利不择手段,放任剑南道百姓被屠杀。毕竟我大军已经来了,但却安营扎寨原地休憩。如果我能及时出动,也许会救下很多人……”
  娄乘风踏前一步,面色肃重道:“殿下勿要悲伤,成大事者须得如此,吾虽然出自颜师门下,也曾饱读儒家史书,但是我却有一言要告殿下,心若不狠,大事不稳。”
  “我心已经够狠了!”
  韩跃吐了口气,喃喃道:“陛下一直教我要心狠,我一直顾左右而言他。我自以为是个善良的人,以为自己一生都不会为了目标而变得心狠。但是不知从何时而起,我的心竟然变得有些狠了。我会为了大目标牺牲小人物,我再也不是百姓眼中永远善待穷苦的咱家王爷……”
  “师傅,您没有变!”任静陡然鼓起勇气,用手抓住韩跃手掌,小丫头另一只手去帮韩跃擦掉眼角泪水,大声道:“虽然拖延三天军情会死很多人,但是师尊解救的是整个剑南道。”
  娄乘风也大声道:“还要平定整个吐蕃,为大唐打下数百年的和平。”
  两人对视一眼,同时道:“殿下没有变,您庇护了更多的人。”
  韩跃面色怆然,目光怔怔望着天空,他心中忽然有强烈愤然,忍不住念出一首小诗,道:“为何君王皆好武,时有枭雄起战鼓。一人穷奢千民死,天下兴亡百姓苦。”
  娄乘风和任静感同身受,一时之间竟不知如何劝解。
  韩跃陡然纵身一跃,身躯直接弹离船头,他的声音在夜色中缓缓飘来,沉沉道:“你俩在军中盯看三日,本王先去拜访几个人。此事勿要被将领得知,防止大家心中慌乱。三日内不管谁来求见我,你俩一律用善言骗之,必要之时可以撒谎告诉众人,就说本王正在闭关突破武功。”
  说话之间,人影飘然而去。
  任静心中一急,担忧轻喊道:“剑南道四处都是战火,师尊您要去哪里涉险?”
  夜风之中,韩跃声音形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