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风华路-第2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时铁甲舰上众人全都反应过来,老程等一票国公勋贵全都呼啦啦过来行礼,岸边那个青年百姓目瞪口呆站在那里,忽然只觉的两腿颤颤浑身都在打摆子。
“俺滴个老娘,我刚才呵斥皇帝和皇后?”这货咯的一声翻了个白眼,直接干脆利索昏了过去。
李世民虎目一扫,忽然对岸边轻轻一声,道:“好好善待,不可追责。”
这话是跟隐藏在人群里的百骑司所说,皇帝知道自家的狗腿子最喜欢干什么,想了一想又道:“等他醒来之后不准吓唬,毕竟这百姓也是一番好心,给他赏赐一些银钱田地,算是朕退位之后的最后一道口谕吧。”
岸边人群中有人跪地答应,不用说也是百骑司的那些探子们。
李世民说完之后再不管岸边,又一脸讨好围着小石头几个孩子说话,皇帝虽然无所谓,但是周围国公们却吃惊,老程憋了半天终于忍耐不住,小心翼翼道:“陛下,您真要去岭南?”
“去,为什么不去?”李世民一抖小包裹,同时指了指身上的布衣,笑呵呵道:“看到没有,朕连行头都置办好了……”
老程嘴皮子哆嗦几下,忍不住又道:“那皇位?”
李世民看他一眼,面色微笑不予解答。
也就在这时,远方忽然有帝王出行鼓声,但见渭水东方的官道上尘土狼烟,两家巨大的车架轰轰隆隆驶来。
那车架一辆是为帝撵,另一辆赫然是凤撵,前头有御林军开道,后面却跟着几十辆皇族马车。
龙凤双撵在前,后面马车全是王爵或者公主座驾,庞大的车队在皇家御林军护卫下疾驰而来,那等气势远远看去就夺人眼球。
铁甲舰上一众国公愕然眺望,李世民弯着腰继续逗弄孩子们开心,口中淡淡笑道:“程知节现在不用担心了吧,接手皇位的人已经来了。”
老程若有所思,小心翼翼凑道皇帝身边,低声道:“陛下传位了?那龙撵上的是储君?”
“现在已经不是储君了,是大唐的第三位帝王陛下……”李世民依旧没有起身,继续弯着腰和几个孙儿玩耍,微笑又道:“承乾这几年做的不错,青雀又明确表示不与争锋,所以这次朕的传位十分顺畅,把孩子往龙椅上一按就算完成了。”
说到这里忽然有些感慨,终于直起身子看向岸边,口中有感而发道:“说来都是跃儿的功劳啊,弥消了我李家无数的刀兵和内斗,朕偶尔回想七八年前,那时候承乾和青雀何等混账,如果不是跃儿强行打压,说不定就会走上兄弟相残的路。”
一众国公静静听着,谁也不敢打断李世民话头。
皇帝退位,自古罕见,除了上古之时有所禅让,还没听说哪个皇帝能够自觉放弃大权的。
然而现在,这一刻,他们追随了一生的帝王陛下,却真的退位了。
远处车架不断驶来,转眼就到了渭水大河之畔,但见龙撵之上有人纵身一跃,噗通一声直接跪倒在河岸边。
这人正是李承乾,身上穿着帝王服。岸边泥土潮湿,又有碎石嶙峋,然而李承乾全然不顾,双膝触地恭恭敬敬泥中。
后面凤撵同样人影一闪,身披凤衣的侯海棠面色异样走了下来,她缓缓走到李承乾身边,同样选择了跪倒在地。
“父皇,母后,大哥……”李承乾跪地大声,然后说到一半忽然哽咽难言,他脸上既有激动也有不舍,双目之中明显蕴含着晶莹的水花。
李世民慢慢走到船头,负手看着李承乾夫妇跪地,他忽然哈哈一笑,点头赞许道:“不错不错,很是不错,你这身龙袍穿着很合体,海棠穿的凤衣也贴身,但是汝夫妇二人切要记住,为皇为后不是穿上龙袍披上凤衣这么简单……”
李世民说到这里微微一停,随即语气严肃又道:“我和你母后会在岭南盯着你们,你们大哥也会在岭南盯着你们,如果汝夫妇二人不能担负大唐的重任,朕和你大哥会重新选一个皇帝出来。”
李世民虽然退位了,但是按照规矩还是太上皇,太上皇也可自称为朕,而且他这个太上皇还不似李渊那般没有实权。
李承乾恭恭敬敬聆听教诲,后面那些皇子公主也都跟随着跪倒在河边,李世民忽然哈哈一笑,转身将面色发怔的韩跃拉了过来,沉声道:“要启程了,跟你的弟弟妹妹们说几句,无论是教导还是告别,你这位大哥说的话他们必须听……”
……
第753章 武则天的猜测
韩跃能有什么话说?这一刻他只感觉自己无话可说!
他面色有些复杂,心情也有些沉重,然而李世民却不管这些,强行把他硬拉到舰船边缘。
舰船下方,渭水涛涛,一阵秋风来袭,大江河水浪花涌动,李承乾和皇族子弟们仍旧跪在河边,但是大家全都抬头目光热切看了过来。
韩跃忽然心中一动,陡然想起有这么一首诗来,他目光缓缓扫视河岸众人,仰天清啸一声,朗朗开口道:“年年柳色春如故,霸凌离别最伤情,承乾吾弟,青雀吾弟,海……海棠妹子,今日一别,他年再见,勿要做儿女忧伤姿态,这天下终将是我们大唐的……”
他越说语气越激昂,忽然仰天再次发出一声轻啸,大声又道:“待到为兄功成之日,青天之下皆是大唐,你我兄弟共处一片天地之中,虽然远隔千山,其实照样一家,都起来吧,为兄去也。”
说完赫然转身,大喝对着铁甲舰里面下令道:“任静吾徒,还不开船?”
嗡,嗡嗡!
铁甲舰发出一声乌沉闷响,随即巨大的舰身摇晃一下,岸边众人只见水面浪花浑浊,然后听到河底有巨大的推水之声。
“大哥,一路慢走……”
李承乾陡然从地上站起来,对着铁甲舰上放声大喊。
喊完之后再次跪倒下去,流泪哽咽又道:“父皇,母后,岭南若是难开,盼望早早回来啊。”
李世民哈哈长笑,长孙皇后却擦眼抹泪,岸边一众皇族跪地不断摆手,望着铁甲舰渐渐从慢速变得飞驰。
乘风破浪,轰声震天,一条渭水向东而流,铁甲舰顺着大河横冲直下,仿佛转眼之间,已经变成黑点。
这时猛听不远处几声炮响,忽感脚下大地簇簇晃动,但见远处有冲天尘土狼烟,随即便响起惊雷一般的马蹄声。
蹄声之中,隐约听到有人暴喝一声,大吼道:“西府三卫,全力驰骋,殿下走水路,吾等走旱路,此去岭南五千里,一路开山且架桥,弟兄们,再启征程吧。”
轰隆隆!
蹄声如雷,大地摇晃。
岸边无数百姓垫脚眺望,看着前方的尘土狼烟面带羡慕。
大殿下走了,曾经的皇帝陛下也走了,带走了五十万西府三卫大军,此去岭南必然为大唐开拓新的天地。
据说岭南极其浩瀚,几乎有两个中原那般国土,而且还听说殿下要开辟海外之地,到时岭南和海外必然会无比的富饶。
古时岭南,泛指从江苏南部开始,一路囊括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然后是越南,老挝,柬埔寨,整个东南亚,甚至大半个南亚……
这些土地一直都是中国的地方,从春秋战国之时就有史书记载。
李承乾慢慢从地上站起身来,陡然仰天发出隆隆帝王之音,大声道:“传令,下旨,山东,河南,江淮,河北,各启民夫五十万,再从关陇抽调十万,剑南巴蜀抽调十万,其余大唐各道皆出十万,统共凑成四百万移民大军,五年之内分批次前往岭南,大哥要开辟江山,不能让他无民可用……”
移民令,这是大唐建国以来最为声势浩大的一次移民令,如果上溯历朝历代,怕也是最为浩大的一次移民令。
李承乾继承皇位的第一道圣旨不是宣扬自己,而是在这渭水河畔直接下达了移民令。
自古天子一令,自有大臣恭听,四百万民夫需要慢慢征发,一旦开始很可能是拖家带口一起上路,这将是李承乾王朝的最大考验,同时也将是整个大唐能不能腾飞的最大考验。
民夫征往岭南,中原必然会空出无数土地,土地多了就会廉价,而且会减缓土地兼并导致的灭国。
然后岭南慢慢开发,海外再有财富涌入,到时大唐必然代代国力强横,百年千年都未必改换。
时值深秋,寒冬将至,忽有北风凛冽而来,吹得渭河之水哗哗作响。
李承乾负手站在河边,眺望着已经看不到踪影的铁甲舰离去方向,后面侯海棠牵着李象慢慢过来,忽然轻声一叹,幽幽道:“大哥走了也好,免得你心中总是难堪。”
李承乾怔了一怔,转身看向自己的结发妻子。
如今他登基为帝,侯海棠自然成为了新的皇后,然后这位大唐皇后面上没有一丝欣喜,反而眉宇之间带着浓浓的别愁。
李承乾忽然叹了一声,脸色怅然道:“皇位是大哥给的,传承也是大哥给的,其实你刚才那句话不对,我心里并没有感觉难堪……”
他说完慢慢俯下身子,弯腰摸了摸李象的小脑袋,李承乾眼中有浓浓的疼爱,忽然温声道:“象儿,你大伯今日离开,我看你眼中很有不舍,为父知道你大伯教过你不少东西,不知可有送别之类的诗词?”
李象歪着头想了一想,随即慢慢摇了摇小脑袋,郑重道:“大伯教我的都是欢喜鼓舞之词,并无离别伤感之句。”
李承乾若有所思点头,喃喃自语道:“是了,你大伯纵横天下,眼中从无困难凄苦,别人会伤离别,但他绝不会伤,岭南虽然遥远,在他心中也是大唐。”
说着转向侯海棠,小声道:“那么你呢,可有送别的诗?勿要过多迟疑,此处只有你我一家,其他皇族都在远处,他们听不到咱们的交谈……”
侯海棠怔了一怔,面色复杂看着这个大唐的新皇帝,他名义上是自己的丈夫,然而自始至终都没有碰自己半下。
李承乾目光很是平静,负手眺望远方再次发出一叹,轻声道:“有送别之言就大胆发出来吧,这次本该放你和大哥一起离开,但是你也知道我刚登基需要颜面,为了我的颜面让你苦守皇宫,此事我有亏欠,所以心中很是难安。”
他说着再次看向侯海棠,面色带着复杂,但却张口鼓励,郑重道:“我去后面帮你赶走众人,你带着孩子在河边开口相送吧……”
“相送?”
侯海棠喃喃一声,转目看向渭水东方,只见天水交接至于波光点点,然而那艘铁甲战舰早已无影无踪了。
她面色有些凄惶,下意识揽住李象在怀,李象这个小家伙聪明伶俐,已经从“父母”口中听出一丝异常,他趴在母亲怀里露出小脑袋,学着母亲那样远远眺望大伯离开的方向。
李承乾忽然拔脚便行,一路爬上岸边走进人群,然后似乎他下达了一个命令,整个渭河之畔所有人开始撤离。
如此过了良久,岸边渐渐冷清。
李象探出小脑袋向后张望几下,小声小气对侯海棠道:“母后,人都走了,父皇喝令大家离开,似乎三叔也跟着喝令大家离开……”
侯海棠娇躯一震,随即用手使劲揽住自己的儿子。
她猛地向前踏上两步,放声唱出一首歌谣,歌声悠扬曼妙,然而听起来却蕴含浓浓别情: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煮酒尽于欢,今宵别梦寒……”
歌声之中,泪水簇簇而落,李象十分懂事的伸出小手,慢慢帮母亲把眼泪擦掉。
远处岸边之上,李承乾和李泰缓步行走,两人听到风中传来的若有若无歌声,忽然同时发出了一声叹息。
李泰看了李承乾一眼,突然咬牙道:“要我说你干脆别要这个脸面,看看海棠嫂子多么可怜,你就忍心让她在清冷皇宫苦守?大哥厚赐你我良多,为什么咱们做弟弟的不能回报?”
李承乾怔怔不语,好半天之后才闷闷道:“一年,只需要拖上一年。一年之后我会找个借口,就说海棠生病归天了……”
李泰哼了一声,道:“这话我可记住了,一年后你敢反悔别怪我骂人。”
李承乾苦笑几下,回头看了一眼渭河。
河岸之畔,侯海棠揽着李象还在歌唱,虽然儿子不断给她擦拭眼泪,然而眼中泪花却依旧簇簇滑落。
李象突然探头往岸上看了一眼,然后小心翼翼扯着侯海棠衣服,轻轻问道:“母后您告诉我,孩儿的父亲是大伯对不对?”
侯海棠身躯又是一个摇晃,伸手下意识捂住了李象的嘴巴。
然而她这动作瞬间将一切都暴露,李象漆黑的眼珠子滴溜溜不断滚动,小家伙心里竟然有些窃喜,忽然觉得自己再也不用羡慕李天鹰那个坏家伙。
只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伟大的爹。
渭河涛涛,北风萧萧,铁甲舰顺流疾驰而下,当真有风驰电掣的感觉。
舰船之上到处都站着人,李世民在陪孩子们玩耍,长孙和豆豆等人在看浪花,老程等国公则是站在甲板上手舞足蹈,有懂水性的老家伙甚至想跳下战舰去抓鱼。
此时东方天边旭日攀升,浩浩阳光在河面射出鱼龙乱舞,韩跃负手站在战舰船头,呼呼河风吹得他衣衫烈烈作响。
身后忽然有脚步碎响,似乎有人在小心翼翼接近,韩跃转头看了一眼,展颜微笑道:“不错不错,换上少女服饰之后,果然有国色天香之姿。”
原来接近他的正是武曌,少女俏脸简直有风华绝代之感,这种容貌韩跃只在一个女人身上见过,那就是他远在草原的妻子游游圣女。
武曌慢慢似乎有些晕船,脸上带着一丝苍白,她扶着船邦慢慢凑近过来,忽然小声低语道:“殿下,我从银子上发现一样东西,这银子是乡试那天一个奇怪汉子给我的,今日才察觉这银子有些特别。”
韩跃目光一凛,心中顿时留意。后世传闻武则天聪明绝顶,能从蛛丝马迹推测出无数事情,她既然专门来找自己说一点银两的事情,想必已经有绝大把握这银子有问题。
第754章 众人暴揍夔国公
“你跟我来,咱们说说这个事……”韩跃深深看了武曌一眼,然后转身直接离开了船头。
他一路直奔船舱而去,期间穿过甲板上嬉闹的人群。
此时老程等国公蹲正在炮台旁边细看,刘弘基看到韩跃经过刚想开口询问这大炮厉害吗,忽然看见韩跃身后弱弱跟着一个少女,这货脸色顿时古怪,愕然怔在那里没敢开口。
过了良久之后,韩跃领着武曌消失在船舱门口,刘弘基这才嘿嘿两声怪笑,顺手一拉旁边的某个国公道:“好家伙,看到没有,殿下又弄了一个,简直国色天香的极品。啧啧啧不得了,这怕是第九个王妃了,唉哟……”
他话未说完,陡然惨叫一声,原来是老程抡起拳头狠狠给了一个封眼锤,直接把刘弘基揍了一个大趔趄。
“程知节,你想死不成……”老刘也不是吃素的,大吼一声跳起来就要反击,都是开国大将国公,论起脾气来没一个是善茬。
可惜他才要反击,忽然感觉四周气氛不对,但见十几个老国公目光闪闪看着他,其中牛进达和张亮已经开始摩拳擦掌了。
“这是咋了?难道我又犯了众怒?”
刘弘基早年间是个混混,做混混的最懂得见风使舵,他一见情势不对,立马满脸堆笑,讪讪道:“诸位老哥哥能不能告知一声,是不是俺老刘又做错了什么事情。”
“倒也没犯什么大错,顶多就够一顿暴揍的……”英国公李勣笑呵呵一声,忽然抬手缓缓一挥,淡淡道:“大家还愣着干什么,揍啊,揍完再告诉他,这蠢货到底哪里该挨揍!”
大唐军神下令,十几个国公嗷嗷几声,所谓老当益壮,又言将帅狂横,别看一个个头发都有些白了,揍起人来还真不输于年轻的将领。
老刘被围着一通暴揍,已经谈不上什么双拳难敌四手,幸亏这货早年间做过混混,风势不对立马用手抱住了脑袋。就算这样依旧被揍了个滚地葫芦,口中不时发出嗷嗷嗷嗷的惨叫声。
此时甲板上可有不少人,看见一票国公围殴顿时好奇,年轻一辈没资格凑近看热闹,李世民等老人可是完全不在乎这个。
比如长孙无忌就是呵呵一笑,手抚长须满脸有趣道:“刘弘基又在挨揍,不知这一次是因为什么?”
李世民眺望两眼,转头继续拉着小石头等人看浪花,口中淡淡哼了一声,道:“想必又在犯浑,所以李勣他们才教他长长记性,这个蠢货一辈子就这样了,说话办事从来没有靠谱的时候……”
长孙无忌再次一笑,忽然轻声道:“但是跃儿很信任刘弘基,有什么好处都想着让他沾一沾。”
李世民头也没回,抱起一个孙女举起来看河面水花,淡淡又道:“和朕一样,朕信任程知节。孤家寡人做久了,必须得有个信任的人。程知节对我忠心,刘弘基对跃儿忠心,帝王的信任只会给忠心之人,无关乎他们是否聪明不聪明……”
这位大唐崭新的太上皇如此说话明显是在教导孩子,忽然俯下身子摸了摸小石头的脑袋,笑呵呵道:“乖孙你要记住,咱们皇族用人第一先看忠诚,第二才看这个人聪不聪明,满天下聪明之辈多了去,只要想用大把人才给你用,但是忠诚之士很难寻,一旦发现定要好好收拢。”
小石头缩缩脖子,弱弱道:“皇爷爷,这是不是帝王之术?娘亲说您是天下第一帝王,很可能会开始教授我这些。”
李世民怔了一怔,下意识抬头去看女眷那边,只见一群儿媳妇正和长孙聊天,其中豆豆正乖巧的给长孙缓缓捶背。
李世民忽然轻轻吐气,转头对长孙无忌感慨道:“当年那个穷苦的小女娃,想不到今日成长到这个地步,不但治家有方条条有理,而且能够猜到朕的心思和意图,无忌啊,你说这是天生的还是锻炼的?”
长孙无忌想了一想,沉吟道:“怕是锻炼而出,并非天生如此,豆豆从小孤苦,养成了坚韧性格,这么多年她和跃儿聚少离多,身为正妻要担负一个家族的所有事,她不得不刚强起来,也不得不振奋起来,女子一旦刚强振奋,很容易迸发出旁人难以预料的能量!”
“怕是如此了……”
李世民点头认可,由衷称赞道:“我李氏皇族又多了一位掌舵后宅的好女子。”
石头听到赞扬自己的母亲,小脸顿时显出欢喜之色,旁边李天鹰骄傲一挺胸口,大声道:“我娘亲也很厉害,整个大草原都听她的,豆豆大娘也曾说过,我娘亲是家里贡献最大的一个女人。”
李世民哈哈一笑,俯下身子摸摸李天鹰的小脑到,点头道:“说的对,你母亲可是真的了不起,而且对你父亲的情意坚比真金,当初她还只是个牧羊女,然而就敢一个人横越草原来找你的父亲,皇爷爷还记得那一年下着大雪,你父亲骑着一头白毛老驴……”
“是老白,是老白吗?”几个小孩都围过来,扯着李世民要他讲讲自己父亲早年的事。
李世民哈哈大笑十分开怀,趁机把所有孩子收拢在一起,他仿佛民间那些老年人一样,开始给孩子们讲些往昔岁月的事情。
长孙无忌悄然退了下去,把这个地方留给了皇帝一家子。
没有多远依稀有听到李世民开始教导孩子们帝王之术,好像在说:“你们父亲的第一忠臣是刘黑石,第二个忠臣则是李冲,那个刘弘基其实是皇爷爷我的臣子,但他同时也算是你父亲麾下的忠臣,娃娃们,爷爷给你们讲讲如何收取忠臣,咱们再说一说如何治理天下……”
长孙无忌笑了,笑得很是开心。
他一路慢慢走远,期间经过了女眷扎堆的地方,忽然长孙皇后抬头问了一句,道:“大兄笑得如此畅怀,可是心中有什么喜事?”
长孙无忌伸手一指李世民和孩子们聚集方向,语带深意道:“看到陛下老怀大慰,又见重外甥们用心向学,我这个做舅爷爷的岂能不开心?咱们大唐的小雏鹰快要长大了啊!”
皇后转头看了一眼,明明一脸骄傲得意,嘴上却浅笑自谦道:“大兄勿要夸赞了,明明是一个老不羞在哄孩子玩。他都退位不干了,有啥帝王之术可以教?”
长孙无忌不置可否,背着双手慢慢走开。
他一路慢慢穿过铁甲舰的甲板,最后走到炮台区仰头观望,忽然口中发出一声赞叹,喃喃道:“前代潜龙,果然厉害,老夫原本以为这等物事只有跃儿可造,想不到潜龙早已造出了更加厉害的铁甲巨炮!”
说着上前几步,用手抚摸大炮的炮神,啧啧又赞道:“厉害,比第三代红衣大炮还要巨大,哪怕我在关外沈阳也能听闻,殿下归来之时曾用这门大炮轰击了整个长安……”
此时国公们已经围殴完毕,正三三两两蹲在炮台区晒太阳。
老程眯缝着眼睛斜躺在大炮旁边,闻言哈哈大笑道:“赵国公不用一口一个殿下,你该喊跃儿还是喊跃儿,此地没有外人,无需装模作样。”
说着伸手拍了拍屁股旁边空处,示意长孙无忌过去坐下说话,同时笑呵呵开口又道:“你赵国公一向双眼不揉沙子,忽然跑到我们这边怕不是过来看大炮的吧,你是想问问为什么暴揍刘弘基,怀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