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风华路-第3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民间,书本上都是假的。”
几个娃娃若有所思,李继跃眼珠子滴溜溜猛转,李石头表示不喜欢,李天鹰拔出金刀扬了一扬,金铃儿的闺女李新罗则是傲娇嘟着小嘴,道:“人家要做女皇,我才不要这种傻乎乎的伯伯做属下……”
李世民哈哈大笑,伸手帮小丫头编辫子。
经过这一番插曲,韩跃终于理清了思路恢复过来,他再次伸手一指刘弘基,沉声道:“合浦有明珠,渔女谁家采,岭南自古就有采珠行当,乃是这片土地唯一被中原所知的产业,老刘娶了个好媳妇,母族世世代代经营采珠,朕此次来岭南建国,这份产业却需要好好发展一下。”
冯盎默不作声,正襟危坐倾听韩跃说话,他知道眼前这位陛下肯定还没说完,采珠行业自古就有,但是采珠的危险也是极大,每年季风消去之后,穷苦的渔家女儿会赤身潜入大海,然后在深水之中寻找老蚌打开,十条人命有时候才换来一颗明珠。
世人只看到明珠璀璨,无人知道颗颗染血,这个行当都是穷到吃不下饭的渔家才会干,冯盎坚信韩跃不会为了钱财去卖人命。
采珠业确实赚钱,甚至是岭南唯一能养活民众的行业,但是这个行业冯盎始终没去发展,反而每年都派兵把守海岸严令下海,怕的就是听到又有谁家女儿下海采珠淹死了。
即便管控如此严格,岭南一年采珠仍能售卖几十万贯,如果真要放开了鼓励开采,怕是一年几百万贯也能赚到。
但是死的人恐怕也无法计算。
人命换钱,老冯不想!
现在韩跃拿采珠业说事,冯盎立时察觉这里面有机缘,他知道眼前这位陛下比他更加爱民如子,绝不会做出拿人命换钱的恶事,既然不会拿命换钱,想必是有其他好办法。
旁边老刘抓耳挠腮,这货没有冯盎想的深远,骨子里又十分心疼媳妇家族培养的采珠女,他憋吃老半天终于忍耐不住,小心翼翼提醒道:“陛下,采珠这行业没法发展,发展的越大赔的人命越多,您是不知道啊,我媳妇母族每年都要赔偿很多钱财给渔家女,一年采珠所得,大半化作赔偿,去深海里采珠那是拿人命换钱啊……”
韩跃瞥他一眼,微笑赞许道:“老刘你很不错,知道人命宝贵。但是采珠这个行业朕必须发展,它是一门极其来钱的大产业。”
……
第792章 做皇帝,不能随便乱说话
韩跃说着慢慢站起身来,负手眺望着远处波光粼粼的大海,此际有一轮明月在海上初升,大海潮汐带着浪花拍打岸边。
韩跃微微吐出一口气,缓缓道:“天然珍珠,深海能采,采珠会赔上渔家女儿性命,所以这事朕会下令予以杜绝,我真正想发展的是人工养殖珍珠,人工养殖可以放在浅海,一年便可以采收一轮,最重要的是不需要渔家女儿再入深海,摒弃了珍珠染血的弊端……”
冯盎轰隆一下站起来,刘弘基也蹭蹭从地面爬起,两人都是熟知岭南采珠行当之人,声音颤抖道:“陛下您说什么?珍珠可以人工养殖?”
韩跃呵呵一笑,突然伸手朝着不远处一堆篝火招了招手,沉声道:“过来一个人,给两位国公讲一讲。”
那堆篝火围坐的都是研究院学子,有人听到招呼连忙站起来身来,看年龄也就十六七岁,然后说话之间却神采飞扬。
胸有成竹者,干什么都有底气。
只听他缓缓道:“老蚌因病,所以生珠,人工养殖珍珠其实很简单,我们研究院早已有了成熟技术,只需在蚌肉之中注入砂砾,老蚌自然会分泌液体层层包裹,待到液体慢慢硬化之后,取之便是一颗颗美丽的珍珠。此产业何其简单也,所需只不过去抓一些海蚌繁殖,然后在浅海区里随意放养,一年采收一轮,何必再往深海……”
冯盎和刘弘基面面相觑,忍不住同时脱口而出道:“竟然如此简单?”
韩跃呵呵一笑,点头道:“而且采珠之后,蚌肉还可以加工成肉干,此事一举二两得,即可赚钱又可得粮。蚌肉可以自己吃,也可以销往中原内地周围各国,朕曾暗中估算过,光是采珠行业这一项,每年收益不下五百万。”
“陛下!”
刘弘基噗通一下跪倒在地,急吼吼道:“这事就交给俺老刘吧,我家娘们除了会撅屁股乱哼哼,她也只会养珠的行当了,您可怜可怜俺老刘把这行业赐下来啊。”
韩跃一脚将他踹开,大喝道:“以后再听到你说媳妇的坏话,朕绝不给你留半点颜面,赶紧给朕滚远,滚去养你的珍珠吧。”
刘弘基还想再求,女眷那边他媳妇早已一声欢呼,这娘们也顾不得丢脸害臊,跑出来一把按住老刘脑袋,然后夫妻两人一起给韩跃磕头。
老刘直到此时才反应过来,原来韩跃已经把行业赐给了他,这货一边磕头一边哈哈狂笑,兴奋的老脸全是通红血色。
韩跃摆了摆手,沉声道:“此事虽然赐给你们,但是朕要从里面抽取五成的税收,以后可能会增加到七成,税赋很重,属于苛税,所以你俩可要想明白了,如果不愿意接朕可以找别人。”
“接,接,接,哪能不接?陛下给的赏赐,俺们哪里敢拱手让人。”老刘媳妇眉花眼笑,大声保证道:“奴家别的本事没有,采珠绝对是一把好手,以后采了珍珠给陛下八成都行,还会挑出最好的进贡给娘娘们赏玩……”
韩跃微微摇了摇头,轻叹道:“朕倒不指望你们采珠给我妻子赏玩,我只希望你们能多多培养一些采珠女,这个行业应该世世代代发展下去,它会成为岭南百姓吃饭的一项支柱,老天给这里赐下大海,咱们必须好生利用起来。”
老刘夫妻连连点头,就差拿刀断指来明志,韩跃生怕刘弘基真会犯浑这么干,挥挥手将两口子喝退下去。
这时天色渐渐晚了,偌大营地篝火依旧熊熊,一口口大锅早已撤了柴火,香喷喷的炖肉吃了个精光光。
百姓们个个吃的满嘴流油,很多人直接躺在地上大喘气,一些小孩躺在父母身边嬉闹,慢慢的小脸带着满足昏昏睡去。
营地虽然巨大无比,然而人声渐渐不再嘈杂。
百姓的生活就是这样简单,有饭吃,能吃饱,就行了。
知道此时才轮到负责做饭的伙夫们吃饭,一个个轮着大勺子不断在锅底刮着,大锅炖肉早已没了,勉强还能从锅底刮下一点干结的锅巴,然而没一个伙夫心中不满,个个捏着锅巴蹲在火边吃的很香甜。
韩跃忽然轻轻吐出一口气,小声对身侧坐着的几个官员道:“从明天开始,伙夫的俸禄涨一倍。身为看守米粮者,吃锅巴都能吃得这么香,可见无人监守自盗,单凭这份忠厚就该赏。”
几个官员连忙点头,有人从怀里掏出小本子专门记下来,韩跃已经是皇帝了,一言一行都要记载起居注。
这时忽然远处一声咳嗽,却是李世民端着酒杯慢悠悠走了过来,冯盎等人连忙起身行礼,韩跃也朝李世民弯了弯腰。
李世民目光有些异彩,端着酒杯朝众人举了一举,最后目光落在韩跃身上,意味深长道:“万丈高楼平地起,事非经过不知难,产业如果只是嘴上说说,任何人都能说出许多项,真正艰难的是去做,做到了才叫真本事!”
说到这里拍了拍韩跃肩膀,悠悠又道:“吾儿已经不是小孩子,你身后有几百上千万人要跟着要吃喝,今夜你说了好几项大产业,为父只希望这不是安抚臣民的话!”
韩跃连忙拱手,面色肃重道:“父皇放心,今夜之言皆都发自内心。”
李世民微微看他一眼,笑呵呵又道:“当王爷可以随便乱说,但是当了皇帝你说什么就得做到什么,自古天子一言驷马难追,我儿一定要谨记这句话,这话的意思不是说皇帝说的话不能反悔,而是说皇帝一旦说了就要努力去做,做不做到是一回事,去不去做又是另一回事……”
这算是一位老父亲的谆谆告诫,韩跃再次拱手表示谨记于心。
李世民忽然把酒杯塞到韩跃手里,然后负手眺望着远方的大海,接着道:“伐木业,香料业,占城稻,养珍珠,嘿,吾儿好大的手笔,每一项还都是来钱的大产业,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些产业弄起来之后,如何才能变成钱?”
说着再次看了韩跃一眼,目光灼灼道:“或者说,怎么把这些东西销给别人,把我们的东西换成别人的钱?”
韩跃微微皱眉,随即若有所思。
……
第793章 大哥,我被人欺负了
李世民忽然一拍韩跃肩膀,沉声叮嘱道:“勿要雄心壮志太早,须知做事要徐徐图之,朕给你一个建议吧,在你开启这四大产业之前,先搞好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再谈其他,岭南僻居偏远,货物无法行销,记得吾儿曾跟为父说过一句话,唯有货通天下,经济才能繁荣,你得想个办法把岭南和大唐打通,再把大唐和草原打通,此三大地域臣民不下两万万人,货物流通起来大家才会富。”
这一番长篇大论,听得韩跃不断深思,远处那帮研究院学子啧啧称奇,想不到太上皇李世民竟然是个懂经济的大行家。
韩跃静静沉思半天,忽然转身看向篝火众人,他口中长长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两个字道:“修路!”
岭南僻居一隅,想要繁荣不能只靠地大物博,自古至今想要商贸繁荣,最主要一点是得有条畅通的路。
韩跃猛然转首看向女眷那边,大声道:“静儿,过来。”
这一声静儿喊出之后,罗静儿和任静同时站起身来看着他,韩跃怔了一怔,连忙摆手道:“任静,我让任静过来!”
罗静儿翻个白眼,轻哼坐下暗自撒气,她是武功高强的女子,但是对于政事却比不过任静。旁边豆豆伸手拍她一下,微笑拉着罗静儿聊天。
任静一路小碎步跑了过来,躬身先给李世民和韩跃施了一礼,然后才甜甜一笑,柔声道:“夫君唤我何事?”
在场众人连忙低头,全都装作没有听见这话,毕竟任静以前是韩跃的女徒弟,如今却成了华夏帝国第十二位妃子,身份转折不为世人所喜,大家装作没听见也免得尴尬。
韩跃倒没觉得如何,后世老师娶学生的事情多了去,八十多的老头尚且能娶二十八的媳妇,韩跃和任静年龄其实差不多大呢。
他伸手一拉这个最小的媳妇,沉声问道:“岭南直通中原,此事须得修路,但是路有五千之遥,货物仍有腐烂之忧,我来问你,当如何?”
扑棱棱!
四周众臣全都竖起耳朵,大家都知道眼前这位娘娘如今掌控陛下的各种神奇技术。就连李世民都一脸好奇,不断拿眼睛打量任静脸色。
任静嘻嘻一笑,调皮道:“夫君您就直说了吧,何必如此卖关子?五千里虽远,天堑变通途,静儿有船队,是为水路,夫君有神器,可走旱路,水路旱路同时并行,运什么货物不能运?”
韩跃哈哈大笑,忽然转头看向远处火堆,大喝道:“西府三卫何在?”
轰隆隆——
李风华等一群将领全体起身。
韩跃目光爆闪精光,再次沉声大喝道:“朕命尔等调拨兵马二十万,同吴国公冯盎所部二十万,一起组成修路工程队,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给你们五年时间,把岭南到中原中间的大山大河,给我炸平了……”
“喏!”众将轰然领命!
韩跃目光再转,看向研究院学子那边,大喝又道:“至于尔等,不需要朕多说了吧?”
那群学子全体起身,高声大呼道:“院长放心,五年时间,五十万吨炸药,再建大型钢厂十座,炼制钢轨五千里,只要累不死,就往死里干。当世第一条神路,当由我华夏帝国来建设。”
李世民听得玄乎,陡然脑海中闪过两个字,这位大唐太上皇猛然一把抓住韩跃,声音颤抖道:“吾儿,你终于要弄那东西了?”
韩跃哈哈一笑,缓缓点了点头,大声道:“此项大事,我准备了十年!”
任静口中的神奇,学子们口中的神路,李世民口中的那东西,韩跃口中的准备了十年……
大家说的全都是一件事!
修铁路,开火车。
一条神路通南北,从此天堑变通途,岭南有浩大国土,大唐同样有浩大国土,背部草原面积更是广袤无比,三大地域生活着民众不下两万万。
财富是从哪里来的?
财富其实是通过货物转运来实现的。
一贯铜钱放在家里不叫钱,拿它去买一贯钱的东西,这叫做购买力,买了东西卖到需要的地方,赚取的差价叫利润,钱财只有不断流通,才能凸显财富的价值。
草原有畜牧业,中原百家各业,然后岭南专门发展自己的独特产业,三个地域相互补充相互经商,货物运通天下,经济自然繁荣。
一贯钱流转三地,产生的价值就是三贯钱,到时候不但华夏帝国会变富裕,大唐和草原同样会变富裕。
钱还是那一贯钱,但是财富却翻了至少三倍,这是经济学原理,想必很多人一听就明白。
而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就得有一条畅通无阻的路,倘若像以前那样从岭南到中原一走大半年,什么狗屁财富也被时间耽误了。
韩跃定下修路之事,满场之人神情振奋,有老国公早年间就听过火车的名头,联想到韩跃那艘铁甲舰的神奇,顿时更加渴望要见识见识这东西。
就在众人翘首以盼的档口,忽然听到夜色中传来一声厉喝,似乎是某个巡夜小队发现了什么敌情,铿锵锵抽刀喝问道:“汝等何人,竟然能深入至此,速速停下接受检查,否则休怪刀枪无眼……”
这声音听起来隔着不远,似乎就在几百步开外的地方,韩跃微微一怔,在场众人也转眼看向那边。
其中英国公李勣目光闪动几下,面色冷厉道:“好厉害的藏身本事,竟能避过西府三卫巡查,然后深入接触此间,听这声音怕是隔着不到两百步,不知是岭南哪一个土著势力,莫非也想学吴国公投诚?”
说话之间还看了一眼冯盎,却发现冯盎眉头紧皱,满脸都是茫然和迷惑。
也就在这时,猛听夜色中有个女子幽幽叹息,柔柔凄苦道:“岭南要富裕了,大唐要腾飞了,游游嫂嫂的草原更是富裕不虞寒苦,我今夜就想来问一问大哥,妹子坐镇的吐蕃怎么办?我今年一直受人欺负,母后说过大哥会去吐蕃看我,结果妹子在高原等了八年……”
砰——
李世民的酒杯顿时掉在地上。
长孙皇后霍然起身,眼中泪水汹涌飞溅,她提着裙角直接飞奔,冲着声音传来处踉跄而去。
“我的女儿,你怎么来了?是谁欺负你,快跟母后说!”
夜色之中,但见一个妙龄女子满脸是泪,她一步一步慢慢走来,缓缓跪倒在长孙皇后的身前。
“母后,女儿好苦啊!我想您了,想父皇了,也想……也想大哥了!”
夜风沙沙袭来,吹起她破烂的裙角,长孙皇后泪眼模糊,忽然发现这个女儿的鞋子竟然磨烂了。
她的脚趾头露在外边,不用看也知道乃是走了无数的路。
莫非,竟是从吐蕃一路走过来的?
来的不是别人,赫然是大唐的长乐公主,她在吐蕃坐镇八年时间,高原的风霜没有磨掉她俏丽容颜,但是长久的思念却折磨她有了皱纹。
……
第794章 从来只有我们欺负别人
夜色迷离,篝火雄壮,一抹微风荡漾吹来,景色很是让人迷醉。
但是,人心却带着惆怅。
偌大营地之中,无论文臣还是武将,所有人全都紧紧握着拳头,冷峻的脸庞带着勃然怒气。
终于有人按捺不住,轰隆从篝火旁冲了出来。
这货不是旁人,赫然是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他如今已经和高阳公主完婚,按道理应该喊长乐公主一声姐姐。
历史上的房遗爱是个窝囊废,在这个时空却是有名的大将军,他从火堆里抽出木棍狠狠一砸,熊熊火光照亮他愤怒的脸,大吼道:“从来只有我们欺负别人,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敢欺负我们,打,必须打,竟敢欺负长乐姐姐,这口气绝对不能忍……”
后面又有十几个青年将领走出来,虽然口中不发一言,但是神情同样冷峻,在场众人拿眼微微一扫,发现这些青年全是娶了李世民公主的驸马爷。
驸马爷这个词并不是个好词,一般会让人先想到入赘没本事的男人,整天被公主压着窝窝囊囊,身上没有一丝男子气概。
然而错了,大唐的驸马不是这样。
纵观历史风云,唯有大唐的驸马经常领兵,其中不乏能征善战的将领,这是李世民收拢能臣的一种手段。
闺女嫁谁不是嫁?
嫁给百姓就一定幸福么?
寒门能出贵子,毕竟还是少数,事实上古代绝大多数精英都来自豪门,因为豪门子嗣从小到大接触的教育完爆穷苦之家。
无论古今中外,教育始终是培育人才的最根基土壤。
虽然韩跃影响了这个时代,做主让公主们自己选婿,但是公主们最终选的还是豪门之子,如果非要和历史上的选婿做个区别,或者也就是李世民给她们选的她们不喜欢,自己选的则全是心上人。
大唐二十一个公主,成年者足足一十八人,这就代表着又十八个驸马职位,偏偏这十八个驸马全都加入了韩跃一方。
随便拉出一个人来,全是能征善战的人物,当然也有几个是文才之官,目前负责华夏帝国的内政事务。
这十八个驸马一溜排开,突然同时单膝跪地双手抱拳,由房遗爱领头,众人一齐开口,个个满脸愤怒,目中爆闪精光,遥遥对韩跃请令道:“大哥在上,求赐兵马,我们要去报仇,不管是谁欺负大姐,吾等一定要干了他……”
长乐公主是谁?
她是大唐的长公主!
虽然血脉上和李世民长孙没有关系,但是这个隐秘只有李世民两口子知道。
在所有人眼里,长乐公主就是大唐的长公主,温柔,典雅,关爱弟弟妹妹,像韩跃那样令人孺慕。
这样一位好姐姐,结果却被人给欺负了,看看她身上的衣服破烂,看看她脚下的鞋子破损,俏脸虽然容颜未改,但是眉宇之间却有浓浓的苦楚。
能让一位公主把脚丫露出鞋外,不用想也知道这是仓惶逃命走了很久,也许是从吐蕃一路奔逃到这里,千里迢迢也不知吃了多少苦。
整整十八位驸马爷,怒目圆睁单膝跪在那里,所有人全都看向韩跃,期待着华夏帝国的皇帝定下决心。
从来只有我们欺负别人,绝不允许别人欺负我们,哪怕我们做错了事,那也得关起门来自己人教训,外人不管是谁,敢动一个汉人你试试。
况且动的还不是普通汉人,动的乃是大唐最受人尊敬的长乐公主。
这位公主八年前听闻韩跃在剑南道出事,直接向李世民请命前往搜寻,她没能找到哥哥的尸首,于是继承了哥哥的遗志。
从那一天开始,大唐少了一位风华正茂的公主,多了一位坐镇吐蕃的普赞,虽然出身汉人民族,然而却一直善待吐蕃的百姓,高原牧民甚至给她供奉牌匾,尊称她为雪山天女娘娘。
整整八年,高原的风霜,长久的思念,这位公主经历的一切谁能体会?或者也只有同样孤守草原的游游,才能体悟这一份刻骨铭心的疼痛。
于是游游站了起来,俏脸含着一片冰霜,她没有去看十八位请命的驸马,甚至没有去看正在皱眉思索的韩跃。
这位风华绝代的草原圣女直接冲长乐招了招手,温声道:“长乐妹子你过来,不管谁欺负了你,姐姐去帮你出这口气。如果夫君不发兵,我便发兵,如果夫君不愿打,我帮你打,如果对方是个国家,咱们灭了他的国,如果对方是一个人,姐姐去杀了这个人……”
她武功天下无敌,想杀谁都是一句话的事。大草原有几千万民族,随便拉出来一个突厥男子就是骑兵,所以游游有资格聚集大军,聚集起来的势力甚至比韩跃更强大。
毕竟当初西部突厥并不是靠武力平定,而是这位草原圣女强行逼迫各个部族解散了武装,冷兵器时代聚集军队何其容易,只要有青壮牧民存在,吹一声号角就是百万大军。
十八位驸马请命,游游直接开口要给长乐报仇,周围一票老国公虽然稳重,但是脸色明显也带着愤怒和不平,尤其长孙无忌表现最为独特,双目之中已经泛出了阴冷的光。
这位大唐老国舅最疼爱长乐公主,看到外甥女被人欺负早已气炸了。
群情激奋,硬按下去肯定不行。
但是韩跃自始至终竟然没有发话,反而一直皱着眉头不断沉思。
“走,回家,跟朕回家!”
终于李世民也按捺不住,陡然暴怒发出一声怒吼,大喝道:“既然没了亲情,徒留此地无益,观音婢快去收拾东西,咱们今晚就回归长安,朕虽然是大唐的太上皇,但是在长安说话应该还有人听,咱们回去起兵报仇,给受了欺负的闺女报这个仇……”
这话里分明有话,显然是恼怒韩跃一直不做表态。
长孙张了张口,她一手搂着长乐公主呵护,一手轻轻拨开豆豆等几个媳妇,眼光却一直悄悄看着韩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