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风华路-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嘘!”韩跃长出了一口气,一颗提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暗暗想道:“这个名词可是你自己说出来的,犯了忌讳不能怪我。”
  为啥?
  只因李世民身有胡人血脉,如果韩跃直言不讳说出杀胡令这种字眼,那摆明是当着和尚骂秃驴,纯粹没事找抽型的。
  让皇帝自己说出来,那就没问题了!
  李世民何等精明,岂能猜不透韩跃这点小花花肠子。他虽然也恶心杀胡两个字,但这小子毕竟是善意献策,只不过用的方法让他有些不爽。
  皇帝要是不爽了,必然会有人倒霉。
  于是,那一直没有踢出去的脚,终于还是揣在韩跃的屁股上。
  “臭小子就是欠揍,想说杀胡令就直接说,何必去学那些老狐狸的弯弯绕,朕又不是无道昏君,还做不出因言施罪的事情来。以后再敢这样耍滑头,小心腿给你打折。”
  这已经是今夜第几次威胁要打折腿了?所谓虱子多了不愁,韩跃反而不害怕了。
  他伸手揉了揉自己的屁股,嘿嘿笑道:“陛下您是圣明之君,岂会不知道杀胡令的典故,臣只不过借花献佛而已,没必要说的那么清楚。此计您觉得可行吗?”
  “可行!完全可行!”李世民郑重点头,感慨道:“我大唐今有兵马二十万,而突厥有控弦之士百万,二十对阵一百,实力太过悬殊。朕本担心此战艰难,但是现在好了,有你这么一策,朕便可驱动天下人为兵,哈哈哈,一个人头两贯钱,就算掏空了国库这买卖也得做……”
  他看了一眼韩跃,对于第三策的下半部分更加期待,追问道:“明杀暗害万年休,如今明杀你已经说了,杀胡令朕也决定采用。那么暗害呢,又是怎么个章程?”
  “这个么……”韩跃还是有些迟疑。
  “速速说来!”李世民暴喝一声,威胁道:“再敢吞吞吐吐,小心腿给你打折。”
  好吧,您也就会这一手,都快成口头禅了。
  韩跃腹诽一句,他现在压根就不怕了,反正只要皇帝不说砍他头,那么就说明人家没生气。
  不过既然李世民焦急动问,再拖下的话挨揍肯定难免。
  他心中组织了一下语言,一边悄悄查看皇帝脸色,一边缓缓说出了“暗害”之策。
  “暗害,就是下毒!”


第104章 咱们给突厥人来个断根
  “下毒?”李世民微微一怔,不知为何竟有些失望,缓缓摇头道:“朕还以为你有何良策,原来说的只是下毒。此计不妥,不妥……”
  韩跃微微一呆,随即反应过来,连忙道:“陛下说的很对,下毒之策太过狠毒,确实非君子所为。”
  “朕何曾说过是因为狠毒了?”李世民斜了他一眼,有些恨铁不成钢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只要能达成目的谁管它是毒计还是良策?你这臭小子哪里都好,就是性子不够坚决,你给朕记好了,古来成大业者莫不有一颗凶狠果决之心,曹阿瞒曾言宁让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这话说的在理,你须好生体会。”
  “那陛下的意思是?”
  “朕的意思是此计很好,但却不容易施行。”李世民看了他一眼,淡淡道:“你以为行军打仗是小儿过家家么?几十万上百万兵马,每当宿营要么背山要么近水,领兵大将只要不是白痴,肯定会派出无数斥候在营四周守卫,你如何接近下毒?”
  “陛下,臣的意思是……”
  “你什么意思都白搭!”李世民直接打断他,没好气道:“投毒之事最犯兵家之防备,突厥人虽然没什么名将,但也不会出现这种纰漏。你小子这一计有些异想天开了,还是太年轻啊。”
  他说着再次看了一眼韩跃,似乎觉得自己不该打击少年的上进心,想了一想忍不住又道:“退一万步讲,就算你能投毒成功,此计也起不到多大功效,要知道大军埋锅造饭和进食都是轮换进行,每批每次绝不超过万人,如果第一批吃了有毒食物,后面之人立时便能查知,你觉得他们会傻到继续进餐吗?”
  韩跃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李世民是在担心这个。
  他嘿嘿一笑,解释道:“陛下您误会了,臣所说的下毒之机可不在战争,而是在战争之后。”
  “战争之后?”李世民茫然了,忍不住道:“这是何意?”
  韩跃咳嗽一声,他没有直接回答李世民疑惑,反而道:“陛下您可曾在心中预测过这一场战争的结局?”
  “战争的结局?”李世民再次茫然,他感觉有些跟不上韩跃的思绪。
  “这和战争结局有何关联?”
  “有!”韩跃郑重点头,他小心看了一眼李世民,试探道:“臣想先问一问陛下,您觉得这一场战争,咱们能赢吗?”
  “这个么……”李世民面现沉思,良久才轻叹一声,有些泄气道:“突厥人毕竟势大,一旦他们尽起雄兵,咱们大唐绝对难以抗衡。就算用上你所说的坚清壁野和妖言祸心之策,那也不过是削其战力、乱其军心,效果固然巨大,但却难保输赢。”
  “对啊!”韩跃一拍大腿,接着道:“陛下说的没错,想要打赢一场百万级的战役,光靠辅助计策肯定不行,恕臣斗胆直言,我认为这场战争咱们必输无疑。”
  “你就直接说有何良策吧,婆婆妈妈叽叽歪歪,到底还是不是个男人。”李世民有些恼怒,做皇帝的都有一颗雄霸之心,虽然他明知输掉战争是因为兵力不足,但是心里依然窝着一股子邪火。
  韩跃嬉笑道:“陛下别急,且听臣细细道来。”他脚下悄悄后撤几步,直到离开李世民有三尺之远,这才道:“臣以为这一战咱们虽然会输,但是绝对不会输得太惨。突厥人跃马中原靠的是以战养战,而咱们的坚清壁野之策恰恰可以削减其续航战斗力,只要拖上个十几天,他们肯定会因补给不足而打退堂鼓。”
  李世民点头认可,随即又问道:“还有呢……”
  “还有谣言祸心之策啊,随着谣言的不断散播,突厥各部族之间的仇恨必然越来越重。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一支窝里斗的军队就算再怎么强横,估计战场上也很难齐心协力。那突厥可汗只要不是傻逼,自然会顾虑这个因素,这又能坚定他退兵的决心。”
  他说到这里咽了口吐沫,顺便整理一下思绪,接着又道:“但是突厥人豺狼之辈,必然不甘心就这么白白撤出,所以臣猜测他们肯定会以势压人,强行向咱们大唐索要巨额财物。”
  “哼!”李世民鼻尖重重一声,皇帝都有强烈的占有欲,想到属于自己的财物必须拱手给人,这让他如何不觉气氛。
  偏偏韩跃却还在伤口上撒盐,继续道:“突厥人不但会索要财物,甚至还会让咱们岁供。不过这也无所谓,臣听闻陛下当年随着太上皇打天下之时,因为兵马不多势力不强,也曾向突厥人纳岁称臣,现在不过是再走一次老路罢了。”
  这话说的有些戳心窝,摆明是在揭李家人的伤疤。李世民脸上红白不定,几次想要把这臭小子按倒在地暴揍一番。不过他能忍,而且又期待着韩跃还有下文,所以才强行按住怒火。
  韩跃肯定有下文,不然打死他也不敢这么撩拨皇帝。
  “陛下,您可知道臣这最后一策为何不叫明杀而称暗害?因为它正是要借岁供之时暗中下毒。那突厥人常年吃肉,肉食难以消化,所以他们缺茶。臣猜测他们纳供之时必会索要大量茶叶,而这正是咱们下毒的良机。”
  “在茶叶里下毒?”李世民眼睛一亮,他仔细琢磨半天,有些不确定道:“此事听起来倒是可行,不过却有一个难题无法解决,我大唐百姓采收茶叶之后,多是将其制作成为茶饼。这就有问题了,茶饼不是一次用完,而是每次掰下一小块煮泡。唉,下毒之策虽好,但却只能毒死第一批喝茶人,后面就再也无用了。”
  “不怕,咱们可以控制下毒的剂量!”
  “控制剂量也不行。”李世民缓缓摇头,沉吟道:“一国岁供何等重要,突厥人虽然大多愚昧,但也不乏聪慧之士,他们收到茶饼之后肯定会进行检验,就算咱们减少剂量,但是有毒就是有毒,他们只要找几个人喝茶后拖上三五天,自然可以察觉茶叶不妥。”
  “陛下无需担忧,臣恰巧知道有一种东西,此物并非毒药,所以不惧短期检测,但是长期服用又能严重伤害人之身体,完全可避免突厥人察觉。”
  “噢?还有这等奇物?”李世民大感兴趣。
  “不错!不是毒药,却能害人。”韩跃缓缓点头,解释道:“此物本是一种矿物质,乃是臣于无意间发现,因它性质特殊,用好了很是凶猛,所以臣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做锰矿!”
  “锰矿?”
  “对,就是锰矿!”韩跃轻吸一口气,低声道:“这玩意研磨之后呈现灰色,恰好和茶叶的颜色类似,将它加入茶砖之后,就算制作者都分辨不出来。”
  “那么毒性呢?”李世民急急追问,他最关心的就是这个。
  韩跃嘿嘿一乐,坏笑道:“不算太毒,勉强也就让人变成痴呆,陛下啊,咱们给突厥人来个断根!”
  “好!”李世民一拍大腿,仰天长笑起来。他神情有些振奋,呐呐道:“有此锰矿一物,朕竟然忍不住想要输掉战争了,颉利啊颉利,你不是想要岁供吗,朕给你,朕一定给你。”
  自古称臣纳岁者,还从来没人能像他这样吐气扬眉。皇帝要是爽了,必然会有人跟着沾光。李世民忽然大有深意看了一眼韩跃,淡淡道:“臭小子表现不错,你且走上前来,朕……要……加……封……”
  一字一顿,声音虽然不大,却似震彻山巅,韩跃只觉脑海轰然一阵巨响,整个人都有些呆滞。
  “卧草,不过动了动嘴皮子,这就要给好处了……”
  ……
  确实给了好处!
  爵位轻拔一级,从一等县男变成了五等县候,从今以后再也不怕有人称呼咱男爷了。
  韩跃有些兴奋,他倒不怎么关注爵位的提升,主要是这个称呼让人别扭。现在好了,泾阳男升级为泾阳侯,虽然只改了一个字,但这可是十足真金。所谓沙场何所惧,唯求万户侯,爵位想升到侯爷这个层次可不容易,很多大将军百战而死,最终都不一定能封个侯爵。
  偏偏李世民竟然还有些遗憾,他拍着韩跃肩膀道:“臭小子莫要嫌朕小气,封爵一事非同小可,虽然朕很想给你个国公,但是朝堂上肯定难以通过。暂时就先挂个侯爵混着吧,田地也不给赐了,免得世家那些杂毛又跳出来生事。”
  这话说的有些感人,韩跃心中有些激动,连忙躬身塌腰行礼道:“陛下天恩,小子感激万分。”
  李世民哈哈一笑,挥手道:“感激不感激的朕也不是特别在乎,只要你过得好就行,能为富家子,莫到朝堂来。官职什么的你就别打算了,朕这一辈子只给你爵位,实缺那是万万不会给的,这事你心里还要提前留个谱,免得将来长大了责怪朕心狠……”
  韩跃连忙摇头,嬉笑道:“臣虽然性子油滑,但是脾气却有些臭,尤其说话也不着调,很多时候得罪了人都不自知。陛下不愿意让臣当官,正好打消了臣的顾虑,免得将来上朝惹人烦,平白树下无数敌人。”
  “树敌人?”李世民嗤笑一声,淡淡道:“树敌人又如何,有朕和皇后给你撑腰,你就算把天捅破又何妨。朕不愿意让你入朝为官乃是别有原因,你这臭小子不要瞎想,以后行事该怎么来就怎么来,无需太多担心,谁敢惹你,直接硬干。打不赢,喊朕……”
  卧槽,打不赢,喊朕!这话简直就是一面免死金牌啊。
  韩跃两眼泛光,他忽然想到,好像太原王氏的后宅还没炸呢。


第105章 如果臣气运加身呢?
  老话说的好,别人投之以桃,我必报之以李。皇帝已经表示了他的诚心,如果韩跃再藏着掖着的话,那他自己都感觉对不起良心。
  混混这个词眼虽然不好听,但是很多时候却讲义气。
  “陛下!”他轻轻拱了拱手,郑重道:“那锰矿一事便让臣来解决吧,您若交给工部去办,可能会耽误了大事。”
  “耽误大事?这却为何?”李世民不解道。
  “无它,唯熟悉也!”韩跃解释道:“锰矿这东西是臣最先发现的,整个大唐再无第二人知它功效,由臣来施行此事最是靠谱。若是让工部去办,不但要花费时间去教会他们寻矿,而且还容易泄漏风声。行事不密,必生事端。”
  他说到这里看了一眼李世民,发现皇帝有打断他的迹象,连忙加快语速道:“况且下毒一事太过绝户,两国交战固然要各出机锋,但是肯定难逃史书骂名,陛下您要做千古仁君,这个黑锅就让臣来背吧……”
  “你来背?”
  “不错,我来背。”韩跃点头,笑嘻嘻道:“反正臣只是个混混,卖妻买玉的名声早已臭大街了,再添一笔劣迹也没什么,臣不在乎。”
  “我在乎……”
  一个声音忽然从不远处响起,入耳清脆好听,但却隐含怒意。韩跃微微一呆,他忍不住转头去看,却见长孙怒气冲冲走了过来,一把就揪住了他的耳朵。
  手法娴熟,力道干脆,韩跃登时感觉疼痛钻心。
  “娘娘饶命,再扯就掉啦!”
  长孙铁青着脸道:“本宫就是要拧死你这臭小子,你说你学什么不好,偏偏去学人家做大丈夫?那千古骂名也是你能背的么?”说话之间越发气愤,揪着他耳朵又使劲拧了半圈。
  韩跃疼的脸都歪了,大声叫道:“娘娘,我和陛下谈的是国家大事,妇人不得干政。”
  “哎哟!小小屁孩好大口气,就你这混混德行还谈论国家大事,我呸!”一口口水直接喷到脸上。
  李世民笑的满脸抽搐,不但不加阻拦,反而煽风点火道:“观音婢再使点力,这臭小子傻的很,今天正好给他长长记性。”
  这是为什么么啊?
  刚才说话还好好的,怎么转眼之间就变脸了。
  不但长孙无故打人,李世民也跟着幸灾乐祸,莫非这两口子真有暴利倾向,混合双打很好玩吗?
  韩跃满脸憋屈,他实在想不明白到底哪里错了,明明是好心想帮皇帝背锅,怎么长孙突然跳出来发威?
  耳听长孙愤怒道:“臭小子你知不知道,骂名太多有损阴德,严重了甚至能消折寿命?你替陛下去背骂名,你背的动吗?”
  “还有这讲究?”韩跃有些傻眼。
  “当然有!”李世民微笑看他一眼,意味深长道:“自古圣贤有云,天道昭昭,不欺暗室,大概的意思便是告诫人们行事需得光明磊落,又比如那有德行的猎户,就算快要饿死了也不会在夜间捕抓鸟类,因为鸟在晚上是睁眼瞎,抓它们属于暗算无常,这些都是要折人阳寿的!”
  韩跃渐渐有些明白,却又不是完全明白,他搔了搔脑门道:“那娘娘更不该发这么大火啊。臣是替陛下去担罪名,娘娘应该鼓励才对。”他说着自觉十分委屈,忍不住指了指自己的耳朵,可怜兮兮向李世民说道:“陛下您看,臣耳朵都给拧肿了。”
  “活该!”李世民哼了一声,耻笑道:“你不懂量力而行,皇后教训你很对。实话说了吧,刚才要不是皇后出来拧你耳朵,朕早就动手揍你这傻瓜了。”
  “为啥啊?”
  “因为你不够资格,只会白白送命。”李世民没好气的翻了翻眼皮,他见这小子还是一副似懂非懂的样子,忍不住指点道:“那突厥虽然地广人稀,但是也有几百万人口,若是战场争锋各凭本事,那么死再多人都没问题。可咱们用的却是下毒……暗害如此多人命,你想想这得是多大的恶行?将会招致多大的骂名?”
  “骂名就骂名被,难道还真能折我阳寿不成?我看陛下您和娘娘纯粹就是迷信……”
  “呸!”长孙直接又是一口口水吐他脸上,气鼓鼓道:“你这臭小子无知无畏,你真以为骂名是那么好背的?”
  “是啊,臣以前经常被人骂,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那是因为骂你的人少!”李世民哼了一声,好心解释道:“古语有云,众口烁金积毁销骨,几千个人对着一个庙宇骂,神像就会崩塌。百姓如果全都对朝廷不满,天地就会生出大灾。人心意志很微妙,力量也很强大,一个人两个人或者还看不出什么,一旦人数成千上万,那么意志的力量凝聚起来甚至可以影响天地自然,这也是为什么每当改朝换代之时,天地都会生出大灾难的原因。”
  他说到这里停了一停,看着韩跃道:“这种说法涉及天地大密,任何史书上都不会记载,世间也从来不曾有流传,只有得到天下的皇帝才明白,而任何一个朝代的当权者都会限制这个秘密的传播。唯有各国皇族才懂,大家心照不宣。”
  韩跃目瞪口呆,这说法太也玄奇了,简直和他穿越之事有的一拼。
  耳听李世民又道:“皇后为什么会发火,那是因为她气你不懂事,同时也是疼爱你。你也不想想,一旦突厥人几百万人受毒所害,他们所产生的怨念会是何等巨大?下毒放火历来为人所不齿,虽然你是为了大唐,但是仍会招来骂名。突厥人的怨念和天下人的辱骂这两大重压真要落在你身上,臭小子别说折寿了,你能活到十八岁都算有福。”
  “那咋办?”韩跃有些傻眼,不甘心道:“毒不下了?”
  “毒还是要下!”李世民瞥了他一眼,淡淡道:“不费一兵一卒便可让突厥衰落,这等好事朕怎能放弃?”
  “可是您又说怨念和骂名……”
  “自然是让陛下去背!”李世民还没张嘴,长孙却先开口了。这话听的韩跃一个愣神,整个人差点都傻了。不是说长孙是有名的贤后么?怎么看起来不像啊。明知巨大怨念和骂名会折寿,还让自己丈夫去承担,这貌似有些说不过去吧。
  他心中暗自怀疑,脸上不由就流露出几分。
  李世民何等人物,一眼便看穿韩跃心中所想,他轻哼一声,忽然抬腿便是一脚,有些恨铁不成钢道:“臭小子还没想明白吗?朕是天下人王,身具王朝气运。自古开国之帝哪个不是满手血腥,你看有谁因此折寿了?”
  “还有这等讲究?”
  “废话!”李世民轻喝一声,道:“当年赤壁之战,东吴和蜀国联盟定下毒计,一场大火烧死几十万人,那放火和下毒没什么两样,都属于天怒人怨之手段。死去的战士们怨气冲天,导致诸葛亮和周瑜都不得善终,但是孙权和刘备却屁事没有,这就是人王气运在保护。”
  “听您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是!”韩跃缓缓点头,诸葛亮自从火烧赤壁后身体就一直走下坡路,最后病死五丈原,周瑜更惨,年纪轻轻就没了。
  长孙在一旁没好气道:“现在明白了?”
  “明白了!”韩跃再次点头。
  “明白了就老老实实做你的混混,以后这种事少搀合。”长孙温声相劝。
  韩跃却摇了摇头。
  他心中忽然生出一个念头,目光炯炯看着李世民和长孙,小心翼翼问道:“陛下,娘娘,如果臣也有气运呢?”
  “你也有?那怎么可能……”
  这一回,轮到李世民和长孙傻眼了。


第106章 你这小子好大福分
  秋风未动蝉先觉,暗算无常死不如。青山只会明今古,绿水自有恶人磨。
  气运这个东西听起来很是高大上,现代人很是不理解,总觉得这是神神叨叨的迷信。但是这个东西的的确确存在,乃是古老中国最宝贵的学问。它不是玄幻,而是宇宙轮转之密。什么是气运,简单点说就是运气,运气好的人,干什么都一帆风顺,运气差的人,喝凉水都会塞牙。
  比如古代大将出征,必要拜天地四方,现代人以为这是求个吉利,古人却知道它有独特的奥秘在其中。圣贤有云,时来天地皆同力,远去英雄不自由,大将军出征向天地求运气,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再比如大家都熟悉的老流氓程咬金,这家伙一辈子顺风顺水,打得仗比任何人都多,但是无论胜仗败仗,他却从来就没有性命之忧。
  为什么呢?民间传说这家伙有土德气运庇护,所以只要脚踏大地,他就不会战死,因为土德气运会源源不断保佑他。有一回程咬金被敌人抓住,挂在旗杆上晒了三天三夜,敌军都以为他死了,结果有个蚂蚁含了一点土爬到旗杆上送给程咬金,竟然保留了一命。
  但是这老流氓最终怎么死的呢?他死在铁山!古代有大将犯地名之说,虽然铁山这个地方到处都是土,但是它的名字却叫铁,所以程咬金在此处没有气运保护,以八十三岁高龄出征,战争赢了,他因兴奋长笑而跌落马下,竟然摔死了。
  这就是运气衰落的表现。
  气运,虚无而缥缈,但却真是存在,时刻左右着天地自然,宇宙人生。
  现在韩跃却说他身具气运,李世民和长孙如何不能吃惊。
  “臭小子,有些话可不能乱说。小心气运反噬遭到果报……”李世民面带怒色,长孙也很紧张,双手十指乱动,分明又有揪他耳朵的迹象。
  这两口子显然是在担心韩跃。
  自古至今,唯有皇家才是真正信奉气运之说的人,因为他们真的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