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风华路-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便在这时,东方忽然有尘土飞扬,但见一匹快马奔驰而来,转眼之间便到了近前。马上骑士翻身而下,几步走到李世民面前,单膝跪地道:“小人乃泾阳侯麾下家臣李风华,拜见陛下!”
  李世民微笑道:“朕认识你,不用自我介绍!”皇帝挥了挥手,淡淡道:“起来说话吧,你此来所为何事?”
  李风华道:“回禀陛下,小人受我家侯爷所托,特来向陛下禀告。侯爷欲在辽河一代发展,当地有粟末部靺鞨人员数万,侯爷想要收归己用,请陛下发兵予以震慑配合。”
  “粟末部?”李世民沉吟一声。
  旁边走出一员武将,低声解释道:“陛下,靺鞨是白山黑水一代的土著民族,人口大约有十万之众,粟末部是其中最大的部落。”
  李世民缓缓点头,转而问李风华道:“你家主人要收服的就是这个部落?”
  “正是!”李风华恭声回答,接着道:“侯爷说过,靺鞨生长在白山黑水之间,人人都是穿山越岭的好猎手,只需稍加调教,便能成为一支精兵。”
  他说到这里看了一眼皇帝,小心道:“此次侯爷派我前来,便是想让陛下授他征兵之权。”
  李世民哼了一声,有些不悦道:“如此大事,他自己不来向朕求取,却派一个家臣过来,臭小子真是无礼。”
  皇帝的火气简直说来就来,忽然怒喝道:“自古有云,礼下于人必有所求,那民间百姓尚且知道礼仪,村子里的男儿想让爹娘给他出钱盖房,都要亲自到爹娘面前低眉顺眼小声小气商量。他这算什么回事?自己不来,派个属下来,张口就要征兵之权,当朕是他爹娘老子吗?”
  周围众臣面面相觑,人人感觉有些忍俊不禁,程咬金在心中暗暗偷笑道:“陛下这话真是有意思,您可不正是韩跃的老子么……”
  不过这话没人敢说出,皇帝自己发了半天火,猛然怒色一收,失笑道:“朕这几天不知为何,情绪很是不对!”
  他看了一眼李风华,淡淡问道:“说吧,你家主人到底在忙什么?授权征兵何等大事,朕不相信以他的聪慧想不到这其中门道。”
  李风华面色有些古怪,他踟躇半晌,小心翼翼道:“陛下,我家侯爷说了。收服粟末部迫在眉睫,时间越快越好,他不会骑马只会骑驴,如果换他亲来求取,恐怕光路途就得走上三个月……”
  “一派胡言!”李世民大喝一声,气忿忿道:“他如今身有武功,想要骑马一天就能学会。托词,分明是托词。”
  这又是要发火的迹象,群臣相互对视一眼,心头都暗暗感觉好笑。陛下何等英明神武,每逢大事皆镇定,偏偏对泾阳侯的事情特别容易发火,还真是应了那句老话,老爹和儿子天生是冤家。
  要说还是长孙无忌心疼外甥,眼见群臣都默不作声,他只能越众而出,恭声道:“陛下,您生气归生气,那泾阳侯所请之事,还望陛下圣意裁决。”
  李世民沉吟起来,缓缓道:“朕也知东北有靺鞨,不过这个民族生性骄傲,岂是说收服就收服的?”
  他说到这里看了一眼李风华,沉声问道:“你家主人准备怎么做?”
  李风华拱手一礼,小声道:“侯爷说了,靺鞨虽桀骜,收服并不难。关键要掌握八个字……”
  “哪八个字?”
  “以利诱之,以势压之!”
  李世民目光一动,沉吟道:“所以,他才派你过来,请朕发兵助他一臂之力?为的不是打仗,而是震慑靺鞨?”
  “正是如此!”李风华连忙点头,恭敬道:“侯爷请陛下赐下三千玄甲兵,陈于辽河之畔驻扎,只要有这股兵力震慑,他就能想办法去和靺鞨人谈判。”
  “三千玄甲兵!”李世民哼了一声,气恼道:“他当年出关之时,朕便赐了他三千玄甲。结果这小子自己不在乎,撇下互市跑去了辽西,现在遇到困难知道要兵了?”
  李风华干咳一声,硬着头皮道:“陛下,我家主公说了,如果您不派兵给他,也不给他征兵之权,那他就窝在白山黑水种地打渔,这辈子正好悠闲渡过……”
  嘶——
  周围众人倒抽一口冷气,人人面色古怪,小心翼翼看着李世民。韩跃这话哪里是求人办事的口吻,分明就是在强行逼迫。
  你给我兵权,我就给你办事;你不给我兵权,我正好逍遥自在快活去。
  长孙无忌微微有些担心,自古皇帝皆有雄霸之心,最不喜欢的便是被人逼迫。李世民这人尤其如此,不管谁敢逼迫他,下场都有些不妙。
  “今次之事,恐怕要谈崩啊!”
  他心中担忧,众臣也都这么以为,偏偏李世民却忽然仰天大笑,喝道:“好得很,不愧是朕最喜欢的泾阳侯,连朕都敢逼迫,这天下还有什么是他不敢的?有气魄,朕支持,朕喜欢!”
  一连三个赞词,众人都是一怔,有那聪明之人已经隐隐猜透了皇帝的心思。
  耳听李世民大声道:“传朕旨意,封泾阳侯为河北道行军大总管,给他征兵十万之权!”
  众人震惊,王珪一脸焦急,跳出来道:“陛下不可,河北道行军大总管已然是封疆大吏,再加上十万征兵之权,您不怕培养出一个国中之国吗?”
  可惜李世民看也不看他,继续又下一道旨意,大声道:“再传令,朕再设一军,番号为天龙军,由玄甲骑兵之中挑选一万精锐作为骨干,以靺鞨各部族民为兵卒,令程处默和尉迟宝林充作副将,泾阳侯韩跃亲掌兵权……”
  嘶——
  众人再次震惊!陛下这是铁了心要扶持泾阳侯啊,一万玄甲精锐,外加十万征兵之权,大唐哪个将领能享受这种待遇。
  偏偏这还不算,李世民猛然抽出自己的天子剑,大声道:“他不是做过一首诗吗?吾求天子乾坤剑,一扫白山黑水宁。他这诗只是一种寓意,但朕却把它当真,这把天子剑你给他带过去……”
  嗡一声响,李世民将天子剑重重刺在李风华身前,淡淡道:“手持这把剑,如朕亲临。你回去告诉你家主人,以后整个辽东他说了算!”
  李风华如遭雷击,满脸都是狂喜之色!
  他是韩跃的家臣,主辱臣死,主贵臣荣,李世民亲赐天子剑给韩跃,他这个家臣与有荣焉。
  以后辽东他说了算!
  听听皇帝这话,多么带劲!


第212章 朕再给他三十万民夫
  大唐有十二个道,共设三百六十州府,其中京畿道隶属帝都,除此之外,河北道幅员最广。
  若是从后世地图看,河北道简直占了半壁江山。黄河以北,东海以东,囊括整个东三省,外加整个河北,再加半个山西,又加半个山东,还要加半个内蒙。
  “封韩跃,河北道行军大总管……”皇帝旨意通过军队邸报飞传开来,举国一片震惊哗然,感慨又一个大佬冉冉升起。
  十七岁少年,尚未及冠,不但领河北道行军大总管之职,而且手握天子亲赐宝剑,这个待遇可比其他道的行军总管高了太多。
  大唐十二道,行军大总管一般都由皇子充任,即便是皇子也只能遥领,挂个虚名不给实权。
  韩跃得到的却是实权,而且是拥有天子剑的实权。
  李世民亲自打破了他当初的誓言,他曾说过此生不让韩跃进朝堂,然而仅仅两年过去,皇帝一改初衷。
  ……
  这一日傍晚,有小雨纷飞,滴答而下。
  李世民居住的独院小楼静谧无声,唯有红泥小火炉上的水壶在吱吱作响。皇帝仰躺在摇椅上,他手上又拿了一卷古书,不时翻看一页。
  房间之中,李恪正趴在一张小桌上乖乖写字,旁边杨妃眉头紧紧皱着,猛然一巴掌抽在李恪头上,气怒道:“又错了一道!”
  李恪眼泪汪汪,抹眼擦泪道:“娘亲,孩儿不是故意的,实在是这些题太难了。”
  “再难也得做!”杨妃叱喝一声,狠心不去看儿子眼圈的泪水,坚定道:“这是你师兄留下的习题,别人想做还求不到,满天下只有你才能享受,你一定给娘争口气。”
  长孙有些看不下去了,走过来温声道:“妹妹,李恪今年才多大?十岁都不到的年纪,这些习题本宫看着都头疼,你怎能要求他丝毫不出错?”
  皇后伸手帮李恪揉了揉脑袋,继续又劝解杨妃道:“看看你这几日都打他多少回了?都是做母亲的人,怎能这般心狠……”
  杨妃幽幽一叹,低声道:“慈母多败儿,棍棒多孝子。姐姐啊,您莫怪妹妹心狠,我这辈子就指望恪儿能够成才,现在对他狠一点,将来他的生活会好一些。”
  “看你这话说的!”长孙有些不悦,训斥道:“李恪是响当当的皇家子孙,生下来就有王爵封赏,他将来的生活再差又能差到哪里去?”
  杨妃缓缓摇头,轻声道:“姐姐,您不明白的!”
  长孙怎能不明白?她是一国皇后,掌管李世民的三宫六院,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她的眼睛。
  “是不是萧家又递话过来了?”长孙随手拉了一张凳子,坐在杨妃身边温声询问。
  杨妃小心翼翼看了一眼门口,眼见李世民正在悠闲读书,她幽幽叹息一声,惆怅道:“怪只怪妹子以前贪心,总想着积攒一些私房钱,等到恪儿将来长大也好补贴于他。唉,吃人嘴短,拿人手软……”
  “所以你就把火气撒到孩子头上?欠了萧家的钱财,还他们便是,以后可不敢再打孩子。”
  “姐姐,他们不要钱,他们要习题,说是族中幼子羡慕泾阳侯学问,此生无缘拜师,但求习题一阅!”
  “让他们找本宫来要,跃儿的学问惊天动地,岂是说给就给的?”
  杨妃苦笑一声,哀怨道:“妹妹自然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们每次递话我都婉言拒绝,一次行,两次行,次数多了他们终于翻脸。不但断了我的钱财供应,而且还要追索以前的财物。”
  长孙有些愤怒,重重一拍桌子,气呼呼道:“萧禹怎么做舅舅的,世人都称赞他年高德昭,连陛下都曾夸奖过他,想不到竟是这样一个人。”
  杨妃连忙摇头,小声道:“不是舅舅的问题,是舅母,是舅母在逼我。”
  长孙哼了一声,依旧替她打不平,忿忿道:“不是亲舅亲母,总是不肯真心对你。”
  “那有什么办法?”杨妃凄苦一笑,喃喃道:“姐姐您执掌六宫,当知后宫生活并非风光无限,尤其妹子还是前朝亡国之女,虽然挂着个正妃头衔,但是靠那点月俸哪里够用。其它妃子都有世家支撑,唯独妹子我孤苦伶仃……”
  她在这里自怨自艾,忽然门口响起李世民的话,皇帝冷冷道:“民间百姓,糠菜半年粮,朕也没听他们抱怨过什么?你身为四大正妃,月俸高达五贯,另有布匹绸缎粮食等物按时发下,何来凄苦一说?”
  李世民说到这里重重把书一摔,大声道:“依朕看来,还是贪图享乐的心思在作怪。哼,后宫嫔妃接受世家钱财,此事若是传到民间,朕岂不是令人耻笑?自古有云,嫁汉嫁汉,穿衣吃饭,你们嫁给朕之后真的连饭也吃不起,需要受人接济吗?”
  皇帝大发雷霆,杨妃只能唾面自干,她不是长孙,不敢跟李世民反驳。深宫之中许多阴暗事,不能说给皇帝听。
  好在长孙慈厚,又和杨妃一向交好,连忙将事情揽了过来,微笑道:“陛下要骂就骂臣妾,后宫乃是臣妾掌管,世家以钱财资助妃子之事乃是臣妾默许的。”
  李世民微微一怔,疑惑道:“这却为何?”
  长孙幽幽道:“穷!”
  一个穷字,说的皇帝登时呆住!
  长孙看他一眼,柔声解释道:“陛下,您不当家不知油盐贵,后宫有嫔妃数十人,宫女八百,太监上千。臣妾的内务府一向紧巴,经常有拖欠月俸之事发生。”
  皇后说到这里羞涩一笑,淡淡道:“便是臣妾,三年前也还是紧衣缩食,经常一件裙子磨破花边都舍不得扔。”
  “朕的后宫,竟会如此?”李世民满脸震惊,打死他都不相信这是真的。
  长孙噗嗤一笑,咯咯道:“臣妾还能骗您不成?”她看了一眼丈夫,接着道:“不过现在好多了,自打跃儿建立关外互市,臣妾的内务府很是做了几笔大买卖,拖欠嫔妃月俸之事再也没有。”
  李世民面色阴晴变幻,良久才长长一叹,缓缓道:“朕一向自认广有四海,却不知后宫竟然如此穷困,若非臭小子出现,你们岂不是还在受苦?”
  他双手负于背后,喃喃道:“朕现在方知,为何臭小子坚持要搞互市,搞完互市他又急匆匆去了东边。原来一切都是钱闹的,原来我大唐还很穷……”
  长孙点了点头,趁机道:“陛下,跃儿去那边无人无兵,此事您可得早点安排。”
  “朕早就安排了!”李世民猛然一挥手,解释道:“不但封他做河北道行军大总管,而且亲赐天子之剑,又专门抽调一万玄甲铁骑给他做家底,这样的支持力度够大吧。”
  “不够!”长孙直接反驳,一脸郑重道:“跃儿曾经说过,白山黑水,地大物博,那里遍地都是财富,一旦开发起来甚至能养活半个大唐。陛下您只给他一万精兵,怎能快速开发那里?跃儿现在最缺的是百姓啊……”
  “百姓?”李世民微微一怔,陷入沉思之中。
  长孙悄悄推了一把杨妃,杨妃连忙道:“是呢是呢,陛下,白山黑水乃是一片原始之地,您光给泾阳侯兵权可不行,还得给他百姓。”
  她说到这里看了一眼长孙,转头对李世民又道:“这几日臣妾辅导恪儿,顺便接到了泾阳侯写给恪儿的一封劝学信。那信上谈及了开矿,伐木,建设农场,发展综合性农业等词汇,臣妾感觉泾阳侯要下很大一盘棋。皇后娘娘说的一点没错,他缺百姓啊……”
  “缺百姓,那朕便给他!”李世民猛然一咬牙,一脸郑重道:“朕决定了,发河北山东两地民夫三十万,充往辽西一代,任他驱使。”
  长孙和杨妃对视一眼,偷偷笑了起来。
  手掌一万精兵,外加三十万民夫,那孩子的地位再没人能撼动了。


第213章 但愿后人不要骂我
  现在大唐的太子是李承乾,他虽然才十四岁,但是手中权力已经很大。比如人才方面,李世民给李承乾派驻了上百名东宫属官,个个都是饱学之士,太子六师更是闻名天下的大儒。
  武力方面,李承乾有自己的太子左右卫率,人马总共两万人,皆是大唐精锐之兵。
  勋贵方面,李承乾有赵郡王李孝恭,宋国公萧禹,褒国公段志玄,陈国公侯君集……
  甚至皇帝出关巡游,还让李承乾留守长安负责监督国事。
  李世民给他如此大的权利,明显是照着接班人培养,然而最近几年李承乾的所作所为却有些不像话,让长孙和李世民越来越感到失望。
  年纪才十四,已经开始玩弄宫女,搞大了好几个女人的肚子。搞大了还不准人家生下来,他为了保护太子名声,让人把那些怀孕的宫女活活打死。
  “承乾怎能如此凶残?手染这种鲜血,如何折服百官,本宫怎么生了这样一个虎狼孩儿……”长孙生性慈厚,当初闻听此事之时,几欲昏厥当场。
  作为母亲能说出虎狼孩儿这种话,可见她心中多么失望。
  李承乾还崇尚突厥习性,曾言自己身有胡人之血,在东宫暗设帐篷,模仿突厥人生活,手下觐见的时候要喊他某某族长,而不是太子……
  套用后世的话说,这是百般花样作死,不断挑战李世民的忍耐极限。
  世人皆有私心,长孙的私心在皇位。她是一国皇后,然而历史上并非每个皇后的儿子都能继承皇位。
  即使被册封了太子,一样有被废的可能。太子唯有手掌大权,大到无人可以撼动之时,才能顺理成章登基为帝。
  李承乾虽然手掌大权,但是这个权利是皇帝所给的,并非他自己亲手建立,一旦李世民恼怒,随时可以收回来。
  “这世上,或者只有跃儿才有资格……”长孙在无数个夜晚里喃喃自语,她深知皇家无亲情,一旦李承乾将来失势,必然有无数皇子跳出来争位。
  所以她未雨绸缪,现在就开始帮韩跃争权。
  杨妃也有私心,她的私心在李恪。
  她出身前隋皇宫,父亲是隋炀帝杨广,这就注定了她所生儿子永远与皇位绝缘,既然不能当皇帝,那就要当皇帝之下第一王爷。
  女人天生有一份机敏,杨妃选择将宝注压在了韩跃身上。
  如果她现在带着李恪去投奔李承乾,非但不能受到重用,甚至还会被人排挤。但是押注韩跃则不同,首先韩跃心性善良,其次他还是李恪的师傅。
  虽然名义上是代师收徒,但是紫阳真人早就离世,李恪真正的师傅是韩跃。自古师徒之情最是重要,如果将来韩跃登基为帝,李恪绝对会成为第一王爷。
  丈夫,孩子,这是女人一生的寄托。如果丈夫和儿子的事情起冲突之时,女人绝对会选择站在孩子一边。
  所以,长孙和杨妃联手坑了李世民一把。
  枕头风厉害啊,两个女人一出手,就帮韩跃弄来了三十万民夫。大唐总人口才多少,不到三千万……
  ……
  韩跃手持一个火把,静静立在一片荒原之上。
  他目光带着几丝感慨,也有几丝回忆,思绪仿佛要穿越时空,再回到千年之后的世界。
  火把熊熊,热力四射,现在还是白天,他点燃火把不为照明,而是想要烧荒。
  东北大地沃野千里,眼前这一片荒原足足有上万亩,全都生长着两尺高的蒿草,只要他将火把投下去,很快就会烧出一大片土地。
  然而韩跃却很纠结,几次想要投掷火把,却又长叹将之收回。
  火把扔下去简单,烧荒也很简单,但是韩跃就是不愿意去点这把火。刘黑石站在旁边直抓脑门,憨厚道:“主公,这荒山野岭的地方有啥可惜,烧便烧呗。”
  “是啊侯爷,烧吧,烧了这片荒野,能尽早开辟土地!”李风华也在劝解,他恭声道:“十日之前,陛下的旨意传遍山东河北两地,已有第一批百姓出关而来,据红翎急使快马来报,这批百姓已经抵达关外互市,在那里稍作停歇之后继续北上,估计再有半月便能到此。”
  他说到这里停了一停,接着又道:“侯爷,烧吧,烧了这片荒野,正好让第一批百姓负责开垦!”
  韩跃缓缓摇头,喃喃道:“你不懂,你们都不懂……”
  烧荒容易,无非将火把投下去而已,眼前这上万亩荒地长满蒿草,一把火就能烧出来。
  投掷火把简单,投掷之后的事情却不简单。刘黑石和李风华都不明白,一旦这根火把投掷下去,便等于是星星燎原之火,从此白山黑水再无宁静。
  东北大地千里原始风貌,日后将会慢慢消失。
  唯有韩跃自己明白,他来东北可不是种地这么简单。他要开启的是一个大时代,一个提前千年到来的时代。
  手中这个火把,就是点燃这个时代的引子。
  日光和煦,风吹草声,众人都默默看着他,场面寂静无声,只有火把的噼啪燃烧声。
  如此过了良久,就在那根火把几乎将要燃尽之时,韩跃终于长长一叹,猛然将火把狠狠扔了出去。
  “但愿后人不要骂我!”
  火光之中,众人都在欢呼,唯独小豆豆细心,她看到了韩跃眼角分明充满泪水。
  “相公!”小丫头温柔的抱住他胳膊,幽幽道:“您心里很难受对么?”
  韩跃仰天一笑,忽然大声道:“再见了,白山黑水。欢迎你,大工业时代……”
  他这话没人能听懂,一根火把烧荒地,并非代表开良田,这是要建立大唐的工业基地。
  东北地大物博,土地所产之粮几乎可供应半个大唐。有了粮食,就不缺人手。有了人手,就能开山,挖矿,伐木,建城。
  这里将会成为整个大唐最闪耀的明珠,等到工业基础成型,便有雄厚实力横推辽东。昔年隋炀帝三征高丽,汉家儿郎之耻,将会从他手上完结。
  韩跃望着越烧越远的大火,不断蔓延向整个荒地,他寄望未来,双手紧紧攥起。
  “我来此间游,总要留足迹……”
  便在这时,远处忽然响起马蹄声,李风华极目远眺,低声道:“侯爷,是熟人!”


第214章 长孙无忌有目的?
  但见几十匹快马飞速而来,其中一人高声叫道:“韩跃小娃,陛下于十日前启程,率领文武百官并后妃皇子等人,连同河北山东两地第一批百姓五万人,由雁门互市直往此地而行,如今已过幽州,再有数日便可到达……”
  韩跃闻言一震,忍不住看向奔来之人,赫然发现高声喊话的竟是长孙无忌。
  户部尚书,当朝大员,他竟然会亲骑快马赶来,韩跃和身边众人对视一眼,都觉得有些惊讶。
  那几十匹快马眨眼便到,长孙无忌翻身而下,捋须长笑道:“泾阳侯是不是感到震惊,以为老夫乃是文官,所以吃不得苦?”
  韩跃连忙摇头,一脸郑重道:“赵国公春秋鼎盛,虽是文官,却有武勋,在下从不曾小觑于您。夫老者,或因年龄,或因子嗣,您不是因为年龄才自称老夫,您现在正值壮年……”
  他这话一点没错,其实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